高层建筑学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1.了解高层建筑的定义
2.了解高层建筑的特点
3.了解国内外高层建筑发展概况及趋势
要点、难点分析:
学习高层建筑的特点时注意从其建筑功能和结构受力两方面来了解,尤其注意水平力的作用的影响。
第二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
学习要求:
1.熟悉高层建筑常用的各类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和变形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2.了解水平力对结构内力及变形影响;
3.了解结构总体布置的原则及需要考虑的问题;
4.了解各种结构缝的处理及地基基础选型等;
5.了解各类楼盖结构形式及适用范围。
要点、难点分析
一、高层建筑常用的各类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和变形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其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体系、筒体结构和巨型结构等。在学习过程中,
注意从各个结构体系的概念、优缺点、受力变形特点及适用范围几方面来考虑;主要掌握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体系
1、框架结构
概念:框架由杆件——梁、柱所组成的结构;
优点: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比较方便;
缺点:由于框架梁柱截面较小,抗震性能较差,刚度较低,建筑高度受到限制;
变形特点:剪切型变形,即层间侧移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适用范围: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中。在考虑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应用不多;高度一般控制在70m以下。
2、剪力墙结构体系
概念: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优点: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
缺点:主要是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此外,结构自重往往也较大。
变形特点:当剪力墙的高宽比较大时,是一个受弯为主
的悬臂墙,侧向变形是弯曲型,即层间侧移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适用范围: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及旅馆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这种剪力墙结构适合于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
3、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概念: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就组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如果把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又可称为框架—简体结构体系。
优点:综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避开两种结构的缺点,应用较广。
受力特点: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中,由于剪力墙刚度大,剪力墙将承受大部分水平力(有时可达80一90%),是抗侧力的主体,整个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提高.框架则承担竖向荷载,提供了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也承担少部分水平力。
变形特点:框架本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呈剪切型变形,剪力墙则呈弯曲型变形。当两者通过楼板协同工作,共同抵抗水平荷载时;侧向变形将呈弯剪型。其上下各层层间变形趋于均匀,并减小了顶点侧移。同时,框架各层层剪力趋于均匀,各层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也趋于均匀。
适用范围: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比框架结构的刚度
和承载能力都大大提高了,在地震作用下层间变形减小,因而也就减小了非结构构件(隔墙及外墙)的损坏,这样无论在非地震区还是地震区,这种结构型式都可用来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4.筒体结构
单个筒体可分为实腹筒、框筒和桁筒。平面剪力墙组成空间薄壁筒体,即为实腹筒;框架通过减小肢距,形成空间密柱框筒,即框筒;筒壁若用空间桁架组成,则形成桁筒。
实际结构中除烟囱等构筑物外不可能存在单筒结构,而常常以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多筒体结构和成束筒结构形式出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参考书学习。5.巨型结构。
巨型结构一般由两级结构组成。第一级结构超越楼层划分,形成跨若干楼层的巨梁、巨柱(超级框架)或巨型衍架杆件(超级衍架),以这巨型结构来承受水平力和竖向荷载,楼面作为第二级结构,只承受竖向荷载并将荷载所产生的内力传递到第一级结构上。常见的巨型结构有巨型框架结构和巨型桁架结构。
不同的结构体系所具有的强度和刚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适合应用的高度也不同。一般说来,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度低,层数少,设防烈度低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在层数很多或
设防烈度要求很高时,可用筒体结构。
二、结构总体布置及变形缝
在进行结构总体布置时,在遵循结构布置原则的前提下,还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考虑各类结构缝的布置或处理。
结构的平面布置必须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途径清楚;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避免过大的外伸、内收,以减少地震层害的影响。一般从控制结构高宽比,结构平面形状和结构竖向布置等方面来考虑,另外要考虑缝的设置。这部分的内容在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但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是结构布置,而不是建筑布置。
关于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要注意设缝的原则是尽量少设缝或不设缝。在缝的设置的学习中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在什么情况下要考虑设缝;2)设缝要遵循哪些原则;3)如果不设缝,如何消除由结构不对称、高差和温差引起的不良影响。
三、楼盖结构的布置
常见的楼盖结构体系有梁板式楼盖、密肋楼盖、无梁楼盖、非预应力平板、预应力平板、等在学习中注意各类楼板的结构布置,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四、基础埋置深度及基础型式
高层建筑高度大、重量大,在水平力作用下有较大的倾覆
力矩及剪力,因此对基础及地基的要求也较高:要求有承载力较大的、沉降量较小的、稳定的地基;有稳定的、刚度大而变形小的基础;要防止倾覆和滑移,也要尽量避免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与低层和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当大一些。在《高层规程》中对基础埋深作了详细的规定。
在高层建筑中常采用基础有箱形基础、筏形基础和桩基。如果天然地基可以满足承载力及沉降差限制的要求,选择天然地基比较经济。
在基础选择时,也要主要各类基础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要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地基条件,例如是否有地下室,是否为软弱地基等。
五、结构方案的确定
通过以上各部分的学习,在确定建筑方案后,要确定结构方案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根据建筑高度、功能要求和各结构体系的适用范围选择出较经济合理的抗侧力结构体系;2)初步确定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3)选择合适的楼盖体系;4)确定基础埋深和基础型式;5)初估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一般结构的方案确定需要反复考虑,协调建筑和结构之间、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且要传力明确,经济合理,因而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对结构方案的确定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