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周跃

合集下载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Deramond等将此技术用于椎体肿瘤及骨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
Theodo rou 等采用经皮穿刺气囊椎体成 形矫正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畸形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Hijikata 于1975 年首创了经皮穿 刺髓核摘除术
1985年Onik 设计的经皮髓核切吸术 Choy于1987 年报道的经皮穿刺激光
核心
手术技术和技能的训练 解剖结构的认识 保护和手术目的无关结构 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保护软组织:在创伤骨科微创具体内涵
AO原则发展到 直接解剖复位到 骨折块间加压固定到 机械稳定固定转为 微创技术操作
BO原则的骨折治疗 间接功能复位 弹性固定 稳定性的生物学固定 无痛功能练习
组织轻柔操作
手术野清晰
避免大块组织结扎
最佳缝合
3手术切口 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 最少的瘢痕愈合 更好的医疗效果 更短的医疗时间 更好的心理效应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目标
手术的微创 心理的“微创”
经济的“微创”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MIS的范畴
减少创伤 缩短疗程 恢复功能 节约费用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基本概念
不仅涉及对解剖结构包括皮肤、各 层软组织、血供、神经支配等的保 护,从而维护局部和全身的生物学环 境不再受到进一步干扰,还涉及对体 内力学环境的维护。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内涵
解剖间隙自然分离
正确止血
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三零六医院 骨科 邹德威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之源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就 告诫医生”不要做的太多”,自然是疾病的康复者, 医生的责任只在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过程, 而非 阻拦这个过程。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高新技术手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这种手术是指利用先进的微创技术,通过小切口或针孔,直接进入椎间隙,矫正椎体畸形,隆起塌陷的椎体等,通过电子显微镜、内窥镜等仪器,进行精细手术操作,达到恢复椎间盘、减轻肌肉痉挛和神经压迫等疾病的良好效果,是一种低创、高效、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式。

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全球脊柱领域的热门技术,使得传统的开放手术技术逐渐被微创手术技术替代。

据医疗专家研究调查显示,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以下几种市场发展现状:一、市场规模扩大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尤其是针对股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等临床,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主流的手术方式。

据相关数据统计,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20亿元逐年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过800亿元。

二、技术不断进步随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和设备不断更新,为脊柱微创手术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同时对术者的操作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为了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现在的微创手术手术器械已经从单一的刀片切割演变为更加复杂多样的模块化设备。

三、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家医疗企业纷纷进军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国内的脊柱微创手术企业主要有人福医药、安琪酵母、朗迪医疗等,国际上也有美敦力、梅医旗下的孟德尔生物、德泰生物等,他们都把脊柱微创手术作为集团的重点发展领域,力求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四、市场人才缺口由于目前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因此对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相当大。

在国内百家脊柱手术中心中,脊柱微创手术只有少数医生能够进行,并且医生的操作技巧和设备的配备程度,也因地区和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异。

五、政府政策推动随着国家医改的推进和利润严厉的管制,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医疗制度的发展趋势,政府也正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脊柱微创手术的发展,助力行业发展。

2024年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成为脊柱手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脊柱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减少组织损伤和术后恢复时间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快速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对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挑战。

2. 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现状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微创手术技术的引入使得脊柱手术的成功率大幅提高,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也得到明显降低。

同时,脊柱微创手术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脊柱微创手术市场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微创手术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较为复杂,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其次,脊柱微创手术的费用相对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患者的选择。

3. 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前景在当前技术和需求的推动下,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技术不断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微创手术的技术将变得更加成熟和精确。

先进的成像技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3.2 人口老龄化的推动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脊柱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因此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将在老龄化社会的推动下获得更多机会。

3.3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也将推动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发展。

优惠的医疗保险政策和资金补贴将吸引更多患者选择微创手术治疗,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4 患者需求的提高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要求提高,脊柱微创手术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这符合了患者对手术效果和恢复速度的期望。

4. 发展趋势和挑战4.1 发展趋势脊柱微创手术市场有望向以下方向发展:•技术不断创新,推动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提升;•设备和材料的进一步改进,降低手术成本和风险;•医疗机构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脊柱微创手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各种脊柱疾病和病变的治疗。

创伤脊柱手术和展望

创伤脊柱手术和展望

2、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分类
A:后外侧椎间孔镜下微创椎间盘切除术
2、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分类
B:后外侧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MED) 下椎间盘切除术
2、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分类
C:经皮腰椎融合术
2、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分类
D:微创后路腰椎体融合术
2、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分类
E: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2、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分类
应用MED对影像学不明确、典型根性痛等进行针 对性的神经根探查治疗术
手术适应症从MED只能治疗单纯 侧方腰椎间盘摘除,扩展到多节段, 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椎管、根 管狭窄等病种。
MED单一切口治疗两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使用单一切口双侧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 突出症引起两侧神经根症状者
椎间盘镜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 退行性疾病
窥镜对 焦、调
整图象
方向
识别椎 板、椎 板间隙
劈开黄
韧带, 剥离神 经根, 切除病 变组织
缝合伤口
改良的体位及麻醉
俯卧位 腹部悬空
硬膜外麻 醉或局麻
切口长 1cm~1.8cm
X线下定位 放入定位导针
定位,切开
放入套管
连接摄像系
统对焦及图象 方向调整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MED是近年来微创外科在骨科 领域内的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2000年我院与国内同步开展MED技术
MED的特点
360°自由旋转的自由 臂,可自由固定。
直径1.6~1.8cm金属工 作通道
液体光纤与冷光源、摄 录系统,术野放大 16~64倍

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在过去的十年中,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由于脊柱微创手术对软组织的牵拉和剥离较少,因而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组织牵开器及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出现,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一个小切口来完成以往的手术操作。

与开放手术相同,微创手术的目的同样是对神经结构进行充分减压,稳定脊柱运动节段,以及脊柱畸形的矫正。

本文概述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并对后路腰椎管减压及后外侧融合技术的关键生物学概念进行讨论。

一、传统腰椎手术面临的问题腰椎微创后路手术建立在以下几个重要概念之上:(1)避免自动撑开器对肌肉的挤压伤,(2)避免剥离和切断重要肌肉的腱止点,尤其是多裂肌在棘突上的止点,(3)尽量利用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肌肉解剖间隙入路,(4)通过减小工作通道的宽度来降低对周边软组织的损伤。

脊柱后路微创手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对后方两组椎旁肌肉的损伤。

(1)一组是深层的旁正中横突棘肌群,包括多裂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短回旋肌。

(2)另一组是较表浅的侧方竖脊肌群,包括最长肌和髂肋肌。

这些肌肉从胸腰段脊柱开始一直延伸到尾端。

其中多裂肌在脊柱动态稳定的维持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后路腰椎管减压和融合手术对椎旁软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传统手术操作范围大,多裂肌的腱止点部位被广泛剥离,自动牵开器的使用造成肌肉的挤压伤,所有上述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继而造成肌肉力量的减弱。

Kim等比较了传统开放固定手术和经皮固定手术病人的躯干肌肉强度,结果发现接受经皮固定手术的病人其腰椎伸肌力量改善了50%,然而开放手术病人无改善。

在进行脊柱翻修手术病人的肌肉活检组织中可以发现选择性的Ⅱ型肌纤维萎缩,广泛的肌纤维重组(一种神经再支配的表现)以及肌纤维虫蛀样改变。

导致上述病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术中自动撑开器的使用。

Kawaguchi等认为自动撑开器对椎旁肌肉的挤压损伤机制同止血带对四肢肌肉的损伤类似。

一位医者的妙手仁心

一位医者的妙手仁心

一位医者的妙手仁心作者:王颖来源:《当代党员》2017年第06期午休时间,周跃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

“这就是医生的生活。

”他笑着说。

今年1月,周跃全票当选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候任主席。

这是自该组织成立以来产生的首位华人主席。

消息传回国内,周跃以及微创脊柱手术这一领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56岁的周跃从事脊柱外科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已经30年,成功完成各类微创脊柱外科手术9800余例。

他引领创新,在手术中应用新技术,发明新器械,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多项空白,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脊柱微创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可这样一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会在门诊时细心地为每一位病人锁上门,以保护病人的隐私。

在同事和病人眼中,周跃是个温柔的医生。

他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善良而柔软的心。

“手术也是一门艺术”不穿白大褂的时候,周跃更像个歌唱家。

白衬衣搭配暗底花纹领带,然后规规矩矩地套上一件黑色心领毛衣,外面再搭配深灰色条纹休闲西装和同色系的围巾。

有些老派,但很儒雅。

如果这时给他一个话筒,无需其他修饰,他就可以上台高歌一曲。

《鸿雁》是周跃近几年最爱唱的歌,医院开联欢会他要唱,跟友人一起喝了酒也要唱,不仅会用普通话唱,还会用蒙语唱。

周跃常常开玩笑说:“我是歌唱界开刀开得最好的。

”年轻的时候,周跃是个文艺青年。

除了音乐,他还擅长绘画。

差一点他就学了建筑专业,可当医生的妈妈偷偷改了他的高考志愿,最后他成了第三军医大学的学生。

一开始,周跃不喜欢学医,觉得很枯燥。

他还是对艺术更感兴趣,甚至利用业余时间在歌厅里兼职做乐队主唱。

但成为医生后,周跃渐渐爱上了这行。

“因为当医生是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新鲜感,有挑战性,需要不断学习,而且不枯燥,不是千篇一律的”。

这种转变更重要的原因,是周跃在医学和艺术之间找到了共通点。

在一次骨科手术中,周跃看到老师们要用斧子剖开患者的骨骼才能进行手术,这给他以深深的震动。

他想,手术不应该都是血淋淋的,也应该追求精美,让创伤更小。

我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现状

对我 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述评 , 以期
与各 位 同道共 同为 稳 步 推 动 我 国微 创 脊 柱 外 科 技 术
的发 展 而努力 。
微创腰椎椎 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 型腰椎 问盘突 出症
5 2例 , 取 得 了 良好 的疗 效 。学 者 们 还 将 脊 柱 内镜 技 术 应用 于 上颈 椎 疾 病 的 治疗 。 吕 国华 等 在 内镜 辅
技术 、 经皮脊柱 内固定技 术及 脊柱介入技 术发展迅速 , 新技 术、 新理 念不断 涌现 。但 目前微创 脊 ̄ s , 1 - 科 手术并 不能完全替代 传统
手术 , 临床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 杜绝盲 目扩 大微创脊 柱手术适用范 围。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手 术的 医生不仅 应具有丰富的传统手术
中医正 骨 2 0 1 4年 3月第 2 6卷 第 3期

( 总1 6 3 )・ 3・
专 家述 评 ・
我 国微 创 脊柱 外科 技 术 的发 展 现 状
池 永 龙
( 温州 医科 大 学附属 第二 医院 , 浙江 温州 3 2 5 0 2 7 )
摘 要 微创 脊柱外科技术是脊柱 外科领域发展 的主要 标志 , 近年 来我 国微创脊 柱外科 事业蓬勃发展 , 脊 柱显微 外科技 术 、 内镜
髓 损伤 专业 委 员会 微 创 脊 柱 外科学组 副主任 委员 , 中 国老 年学 学会老 年脊 柱关 节疾 病 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中国脊柱 脊髓 杂志》 《 中国矫形 外科 杂
中, 尤其 是椎 管 内肿瘤 摘 除术 、 脊髓 减 压术 等 , 是 脊柱 外科 医生 必须 掌握 的基 本技 术 。 内镜 技术 主要 包括 胸 、 腹腔 镜技 术 及脊 柱 内镜技

L1.1-03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L1.1-03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误区
+ 小切口
昂贵的设备
=微

没有疗效的微创手术是最大的创伤
2020/12/18
误区
• 忽略手术本身“微创”化 • 忽略手术时间的“微创” • 忽略出血的“微创”化 • 忽略麻醉的“微创”化
2020/12/18
MIS目的
副损伤 手术时间
出血量
功能 疗效
最小的局部与全身附加损害为 代价,换取最好疗效
Anthony Tung Yeung
2020/12/18
Advances in Endoscopic Disc and Spine Surgery: Foraminal Approach
2020/12/18
Advances in Endoscopic Disc and Spine Surgery: Foraminal Approach
2020/12/18
三零六医院骨科全 军脊柱外科中心
Surgical Technique
2020/12/18
三零六医院骨科全 军脊柱外科中心
PolAr(Posterior Oblique Lumbar Athrodesis)术 式,即腰椎斜后方重建术
2020/12/18
误区
• 小切口操作不等于微创技术 • 破坏内环境稳定不是微创技术 • 只凭手感和经验操作不属微创技术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球囊后凸成形术
1)通过较小的工具,球囊放入到骨折的椎体中
2020/12/18
球囊后凸成形术
2)球囊膨胀,升高了终板,恢复了椎体高度

微创理念引领脊柱外科发展--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微创理念引领脊柱外科发展--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微创理念引领脊柱外科发展--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佚名【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2页(P181-182)【正文语种】中文周跃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脊柱外科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目前重点研究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内窥镜下颈椎、胸椎、腰椎等二十余项微创外科治疗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填补了国内微创脊柱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目前已成功完成各类微创脊柱外科手术 9000余例,手术例数、手术效果、技术方法与水平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手术的微创化、功能化和智能化是现代外科技术的标志,也是未来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

脊柱微创手术将传统脊柱手术与微创技术结合,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不适,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功能的康复,并努力保持脊柱正常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术后保留脊柱正常生理功能的最高目标。

然而,脊柱微创手术不仅需要先进仪器设备的辅助与支撑,而且还要求术者具有很高的触觉敏感度、空间辨别能力及能够通过狭窄的工作管道熟练操作的能力。

特别是脊柱前方比邻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脏器,给脊柱前路微创手术的开展带来极大的技术困难与挑战。

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中美微创脊柱高峰论坛上,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就脊柱微创外科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接受了记者的提问。

问:在脊柱微创手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周跃:单从脊柱微创手术技术来看,我们国家这几年有很快的进步和发展。

从技术本身来讲,我们现在不但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差,甚至在某些技术方面超过了他们。

原因就在于我们病人最多,手术量最大。

昨天我们手术室进行了一场脊柱微创手术演示,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专家前来观看,大家都觉得我们自己的医生做同样的手术,比外国医生演示手术做得还好、还快、还精准。

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吴俊龙;张超;周跃
【期刊名称】《骨科》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微创脊柱内镜技术是指在透视或导航的辅助下置入管道,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的手术操作。

对脊柱结构的损伤较小,术中视野清晰、直观,可以很好地治疗各型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椎体滑脱等。

但由于内镜技术的手术技巧较难掌握,加上脊柱解剖结构的相对复杂性,使该技术的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用于脊柱手术的内镜技术主要包括腹腔镜技术、胸腔镜技术及脊柱内镜技术等,本文针对上述内镜技术在微创脊柱手术中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进行归纳和评述。

【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吴俊龙;张超;周跃
【作者单位】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脊柱外科的微创内镜技术发展及应用 [J], 黄洪超;陈晓鹏;苗军;胡永成;桂晓臣;郭林;王硕;马剑雄;马信龙
2.我国脊柱微创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J], 宋跃明;孔清泉
3.脊柱内镜技术应用于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J], 徐远林;郭剑;贺振年;曾杉;戴波;韩明远
4.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在脊柱疾病的应用进展 [J], 何升华;赖居易;冯华龙
5.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技术与显微镜微创通道下治疗腰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J], 俞云龙;徐杰;林院;郑武;肖毓华;郑益新;田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锥形内镜实现脊柱手术“表里如一”——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锥形内镜实现脊柱手术“表里如一”——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家庭医药 2017.0432名家面对面 ·人物专访通过一个圆锥形的手术路径,就能巧妙完成腰椎内固定操作,一改传统脊柱微创手术创口“外小内大”的形式,实现脊柱微创手术“表里如一”。

近日,62岁患者李女士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接受这个革命性的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标志着该院专家将现有脊柱微创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那么,这套用于腰椎微创融合的手术内镜系统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器”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它的发明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锥形内镜 实现脊柱手术“表里如一”□特约记者 曾 理——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方面不断探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大家认同,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强盛和发展,特别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近十几年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开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虽然开展的时间相对国外较晚,同时也经历了反对、怀疑和徘徊时期,但近几年发展迅速。

在引进和开展国外先进手术的基础上,又改进和创新出许多微创脊柱外科新术式,不但临床病历数量较多,而且微创脊柱手术种类也较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记者:谈谈您刚刚完成的这个手术吧。

周教授:患者李女士半年前发现双腿不能久采访前,记者还得知一个好消息:2017年2月5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第35届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年会(ISMISS)上,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以全票通过,被正式任命为该学术组织2017-2020年候任主席,2020-2023年学会主席。

据悉,这是该国际学术组织成立近30年来,第一位华人担任该主席职位。

采访就从周跃教授的当选开始。

记者:首先恭喜您成为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成立近30年来第一位担任主席的中国专家,对此您有什么感受呢?周教授:首先,我感到非常荣幸。

说实话,能够获得这项荣誉,表明我和我的团队近十几年来在33。

脊柱病不再“伤筋动骨”微创技术轻松解忧愁——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脊柱病不再“伤筋动骨”微创技术轻松解忧愁——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

家庭医药 2016.0732名家面对面 ·人物专访名家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脊柱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并以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最高。

老年人由于骨质的退化,成为脊柱疾病的高发人群。

但由于体质较弱,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老年人较难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不少人因此失去康复的机会。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体表和体内组织的创伤、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已成为众多脊柱外科专家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脊柱病不再“伤筋动骨”微创技术轻松解忧愁□特约记者 曾 理周 跃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际微创技术外科学会(ISMISS)侯任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骨科——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目前,脊柱疾病已成为“世界十大被忽略的健康问题”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颈椎、腰椎疼痛等毛病。

在中老年人中,97%的人患有脊柱疾病,比如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脊柱疾病有些很轻微,有些却很严重,其中有10%~15%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脊柱外科手术除了一般的手术风险,还存在切口较大、出血较多、康复时间较长等弊端。

因此,医患双方都对医治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恢复正常功能的基础上,希望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不留后遗症。

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研究及应用逐步推广,其在脊柱疾病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日前举行的第34届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上,国际微创技术外科学会(ISMISS)侯任主席、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就脊柱微创技术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脊柱微创技术是怎么一回事儿?周教授:现在所谓的微创外科手术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小切口技术,实际上它是把现代医学高科技发展,如数字、智能、导航、机器人技术、内镜技术等融合在了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微创外科手术涵盖了现代医学很多高科技设备、技术得理想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周跃在过去的十年中,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由于脊柱微创手术对软组织的牵拉和剥离较少,因而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组织牵开器及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出现,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一个小切口来完成以往的手术操作。

与开放手术相同,微创手术的目的同样是对神经结构进行充分减压,稳定脊柱运动节段,以及脊柱畸形的矫正。

本文概述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并对后路腰椎管减压及后外侧融合技术的关键生物学概念进行讨论。

一、传统腰椎手术面临的问题腰椎微创后路手术建立在以下几个重要概念之上:(1)避免自动撑开器对肌肉的挤压伤,(2)避免剥离和切断重要肌肉的腱止点,尤其是多裂肌在棘突上的止点,(3)尽量利用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肌肉解剖间隙入路,(4)通过减小工作通道的宽度来降低对周边软组织的损伤。

脊柱后路微创手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对后方两组椎旁肌肉的损伤。

(1)一组是深层的旁正中横突棘肌群,包括多裂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短回旋肌。

(2)另一组是较表浅的侧方竖脊肌群,包括最长肌和髂肋肌。

这些肌肉从胸腰段脊柱开始一直延伸到尾端。

其中多裂肌在脊柱动态稳定的维持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后路腰椎管减压和融合手术对椎旁软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传统手术操作范围大,多裂肌的腱止点部位被广泛剥离,自动牵开器的使用造成肌肉的挤压伤,所有上述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继而造成肌肉力量的减弱。

Kim 等比较了传统开放固定手术和经皮固定手术病人的躯干肌肉强度,结果发现接受经皮固定手术的病人其腰椎伸肌力量改善了50%,然而开放手术病人无改善。

在进行脊柱翻修手术病人的肌肉活检组织中可以发现选择性的Ⅱ型肌纤维萎缩,广泛的肌纤维重组(一种神经再支配的表现)以及肌纤维虫蛀样改变。

导致上述病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术中自动撑开器的使用。

Kawaguchi等认为自动撑开器对椎旁肌肉的挤压损伤机制同止血带对四肢肌肉的损伤类似。

在自动撑开器的使用过程中,椎旁肌内压力升高,继而导致肌肉内血液灌注的减少。

肌肉损伤的程度与肌肉内压力和牵拉时间呈正相关。

Stevens采用磁共振评估了手术后多裂肌的改变。

手术后6个月,接受传统开放TLIF手术病人呈现出明显的肌肉内水肿,然而采用小切口TLIF手术的病人,术后肌肉的MRI表现几乎正常。

Tsutsumimoto等亦应用MRI评估比较了传统后正中切口的PLIF手术,小切口Wiltse入路的PLIF术病人的术后多裂肌改变。

与后正中切口相比,采用小切口Wiltse入路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多裂肌的萎缩和肌肉内T2信号强度的升高。

导致传统术后肌肉退变和萎缩的另一机制是肌肉的失神经支配。

多裂肌的神经支配是单节段的,这一特点使得该肌肉很易造成失神经支配。

对肌肉的长时间牵拉导致神经肌肉连接部的损伤亦会导致肌肉的失神经支配。

有研究对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的病人进行肌肉活检,结果同样发现显著的慢性肌肉失神经支配。

对软组织的损伤不但能够造成手术局部的损伤反应,也可造成全身系统性的影响。

Kim等比较了接受微创脊柱融合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病人血液循环中组织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发现与微创手术病人相比,开放手术病人的肌酸激酶,二磷酸果糖酶,促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抑炎症细胞因子(IL-10和IL-1受体拮抗剂)水平出现成倍的改变。

在微创手术组,大多数的标志物在术后3天便回到了基线水平。

而开放手术组,需7天时间。

甘油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而甘油是甘油磷脂的重要组分。

当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甘油便被释放到组织液中去。

Ren研究发现,对于接受腰椎后外侧融合手术的病人,其椎旁肌肉中的甘油浓度显著高于其三角肌内的浓度。

微创脊柱外科的另一重要目标是对骨性结构进行有限切除,进而减少术后脊柱失稳的可能。

在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中,关节突关节完整性遭到破坏,加上中线棘突间韧带-肌腱复合物的丧失会导致脊柱的屈曲不稳定。

为了克服由此带来的潜在脊柱失稳的可能,半椎板切除术应运而生,继而保留了棘突结构,相应的多裂肌在棘突上的腱性止点,以及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

有限元分析表明尽量减少对骨性结构和韧带组织的切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腰椎正常的运动功能。

二、微创腰椎减压1、微创通道下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通过微创通道下进行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美国最常应用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这套系统由Foley和Smith 发明,由一系列同心扩张套管和不同长度的薄壁管状工作通道组成。

经典工作通道的直径为18mm,手术通常是在工作通道下采用显微镜完成。

最近一些研究比较了微创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传统的开放手术,结果表明微创手术中组织损伤小,神经干扰轻,失血少,术后疼痛症状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和返回工作岗位快。

对于传统开放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微创通道下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微创通道下手术安全有效。

特定部位的病理改变决定工作通道的安放位置。

微创腰椎减压术可以对中央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区域进行充分减压。

此外还可以对椎间孔外的椎间盘组织进行切除。

对不同区域进行减压之前需要计划手术路径。

对于椎间孔外神经减压可以将工作通道安放在横突间的横突间膜上,首先确定横突间膜并打开以显露出行根,一旦出行根被确定便可在神经根的深部找到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2、微创腰椎半椎板切除术微创腰椎减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留多裂肌在棘突上的腱性止点。

在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中,棘突被切除,多裂肌被牵向两侧。

在关闭伤口时,多裂肌的起点不可能被修复到棘突上。

然而,采用半椎板切除技术,通过工作通道可以在单侧进行彻底的椎管减压。

将工作通道向背侧倾斜可以看到棘突的下面和对侧椎板,将硬膜囊轻轻下压,切除黄韧带和对侧上关节突,从而完成双侧减压。

上位腰椎的解剖结构与下位腰椎不同。

在L3及以上水平,在棘突和关节突关节间的椎板很窄,若采用单侧入路,为了对同侧侧隐窝进行减压,必须对同侧的上关节突进行较多切除。

另一种选择可以采用双侧入路技术,通过左侧半椎板切除来完成对右侧侧隐窝的减压,反之亦然。

一项初步研究采用此双侧入路技术对4个病人7个节段进行减压,总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2分钟每个节段,平均失血量为75ml,平均术后住院日1.2天。

所有病人术前神经源性跛行消失,并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

多项研究对微创后路腰椎减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微创脊柱手术的学习曲线受到关注,在一些研究的起始阶段,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Ikuta报道了他们采用单侧入路进行双侧腰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经验,44个病人中有38个病人短期疗效好。

JOA评分平均改善了72%。

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开放手术对照组相比,术中失血量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的需要量降低,住院时间缩短。

存在25%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4例硬膜撕裂,3例入路侧下关节突骨折,1例术后发生马尾神经综合症需要再次手术,1例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需再次手术。

在Yagi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将41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0例)进行微创显微内镜减压,另一组(21例)采用传统椎板切除减压,平均随访18个月。

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组相比,微创减压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失血量少,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酶的肌肉同工酶水平低,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低,恢复更快。

本组90%的病人获得满意的神经减压和症状缓解。

没有1例发生术后脊柱不稳。

Castro采用18mm的工作管道对55例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进行显微内镜下椎管减压术。

通过平均4年的随访,72%的病人获得优良或极好的效果,68%的病人主观满意度为优良。

ODI评分平均降低30.23,腿痛的VAS评分平均降低6.02。

Asgarzadie 和 Khoo 报道了48例通过微创腰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

28例病人进行了单节段的减压,另外20例接受两节段减压。

同对照组相比,即传统的开放椎板切除术,微创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较少(25 vs 193ml),住院时间较短(36 vs 94小时)。

48位病人中有32例得到了术后4年的随访。

术后6个月,所有病人的行走耐受力得到了改善,且80%的病人一直维持到术后平均38个月。

在随访期间,ODI评分和SF-36评分的改善一直得以维持。

在该组病例中,没有1例发生神经损害的并发症。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可能更适合于老年,体弱或肥胖的病例。

在一项回顾性病例研究中,Tomasino分别对一组肥胖病人和正常病人采用扩张通道进行单节段显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或椎板切除术,对两组病例的手术结果比较发现,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例,不进行融合的微创腰椎管减压术也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Pao对13例腰椎管狭窄同时合并Ⅰ度腰椎滑脱的病例仅进行微创腰椎管减压。

术后所有病例临床效果良好,并未出现滑脱程度加重。

Sasai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了2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例和2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病例。

经过两年的随访,虽然退变性腰椎滑脱组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评分结果和ODI 评分稍差,然而总体来讲,两组上述两种评分结果相似。

在2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例中,有3例病人术后滑脱程度加重≥5%。

Kleeman应用保留棘突和棘间韧带的减压技术治疗15例合并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病人,平均滑移6.7mm。

经过平均4年的随访,2例病人滑脱程度和症状加重,12例病人获得良好或极好的临床效果。

3、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最早由Blume和Rojas提出,Harms和Jeszensky 推广。

该技术是由Cloward最早提出的经后方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演变而来。

PLIF手术需要广泛的椎管减压,双侧神经根牵拉来显露椎间隙,而TLIF手术是经过椎间孔从单侧显露椎间隙。

因而与需双侧完成的PLIF手术相比,TLIF手术对神经结构的牵拉较小。

TLIF手术的一个主要优点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后方切口可以同时完成后方的腰椎管减压和前方的椎间融合。

Peng比较了微创TLIF手术和传统开放TLIF手术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两年随访结果相似,但是微创组最初术后疼痛较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Dhall回顾性比较了各21例的微创TLIF手术病人和传统开放TLIF手术病人,经过两年随访发现,两组临床结果无差异,但是开放组出血量显著增加,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

Selznick认为微创TLIF手术用于翻修病例在技术上可行,并不像最初报道的出血量和神经损害并发症发生率会增加。

然而,翻修病例中硬膜撕裂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微创TLIF手术处理翻修病例是具有挑战性的,应该由微创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