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k现场总线概述
浅谈CC-Link总线及其应用

信 息 技 术16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CC-Link是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是三菱电机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开放式现场总线,它可以高速处理控制和信息数据,已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
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CC -Lin k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而著称。
2009年3月正式成为我国国家推荐性标准G B /T 19760-2008,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1 CC-Link总体介绍F X 1N /2N /2N C 系列P L C 本身没有C C -L i n k 接口,一个F X 1N /2N /2N C 系列PL C要变为C C-Li nk 的主站必须配备C C -L i n k 主站模块F X 2N -16C C L -M 特殊扩展模块,主站在整个网络中是控制数据链接系统的站。
同样F X 1N /2N /2N C 系列P L C 要想变CC-L ink总线上的从站,就需要另一个称为F X 2N -32C C L 的特殊扩展模块,F X 2N -32C CL 是将P LC 连入C C-Li nk 网络的接口模块,可连接FX系列的小型PLC,作为远程设备站,形成总线控制系统。
2 主站模块FX2N-16CCL-M 2.1FX2N-16CCL-M 主站模块各个部分的作用(1)模块工作指示灯,表示工作状态。
(2)电源指示灯,模块由外部24V直流电源供电,电源正常时指示灯状态为ON。
(3)系统出错指示灯,表示系统问题。
(4)站号设定开关。
“00”为FX2N-16CCL-M模块专用;如果设置为“65”或者更大的数值,“S W ”和“L ERR”LED指示灯为ON。
(5)模式设定开关。
其中“0”为在线;“1”为不可用;“2”为离线;“3”、“4”为测试;“5”为参数确认测试,“6”为硬件测试,“7”~“F”不可用。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第4章

CC-Link的特性
循环通讯
主站
本地站
HMI
主站
Rx/y Bit Rx/y Bit Rx/y Bit Rw Word Rx/y Bit Rw Word Rx/y Bit Rw Word
设定值
说明
0(×10);1(×1) 站号为1
0(1st)
占用1个站
2
2.5Mbps
三、模块设置与连接
1.模块的配置
3) I/O从站
表3 AJ65SBTB1-8D模块参数的设置
设定开关名称 设定值
说明
STATION NO
1
站号为1
B RATE
2
2.5Mbps
表4 AJ65SBTB1-8T模块参数的设置
0
在线
2
2.5Mbps
OFF
三、模块设置与连接
1.模块的配置
2) FX2N-32CCL模块
M3端子螺钉
外部24VDC电源端子 站号设置开关 占用站数设置开关
预留扩展接头
波特率设置开关
三、模块设置与连接
1.模块的配置
2) FX2N-32CCL模块
表2 1号远程设备站参数的设置
设定开关名称 站号设定开关 占用站数 传输速率设定开关
第4章 CC-Link总线及其应用
一、 概述
CC-Link是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 (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的简称,可以同时高速 处理控制和信息数据,是三菱电机于1996年推出 的开放式现场总线,也是唯一起源于亚洲地区的 总线系统。
三菱PLC现场总线CC-link网络应用

三菱PLC现场总线CC-link⽹络应⽤CC-LINK 是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 (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的简称。
是通过使⽤CC-link 专⽤电缆将三菱及其合作制造⼚家分散的I/O模块,特殊功能模块等链接起来,并通过PLC的CPU来控制这些相应模块的⾼效,⾼速的分布式的现场总线系统。
特点、功能11、速率使⽤双绞线,通讯距离为 100 ⽶时通讯速率为 10Mbps,1200 ⽶时通讯速率为 156Kbps。
可以通过增加中继器加长距离,通讯距离可达到 7.6Km,使⽤光中继器时,可达 13.2Km(注:普通RS232,RS485 通讯的通讯速率为112.5Kbps)。
2、通讯数量三菱为2048 个,远程输出(RY)为2046 个。
每个系统最多可处理Q 系列 PLC C -LINK 通讯⽅法的实现,512 个远程寄每个CC-Link系统最多可处理4096个远程I/O点,其中远程输⼊(RX)存器 RW(包括远程写寄存器 RWw 和远程读寄存器 RWr)。
每个系统中最多链接的站点为 64 个,每个远程站或本地站链接的个数为:32 点远程输⼊(RX)和 32 个远程输出(RY),4 个远程写寄存器(RWw)和 4 个远程读寄存器(RWr)。
站类型21、主站控制和处理整个⽹络系统,安装在基板上,站号必须为 0 号。
CC-Link 模块:Q系列:QJ61BT11(V1.0),QJ61BT11N(V2.0)QNA 系列:AJ61QBT11,A1SJ61QBT11A 系列:AJ61BT11,A1SJ61BT112、远程站远程站分远程 I/O 站(R-I/O)和远程设备站。
R-I/O 处理远程开关量信号,远程设备站可处理 I/O 量和模拟量。
在⼀个系统中最多有 64 个 R-I/O。
R-I/O 模块有:AJ65SBT-16D(直流 24V/16 点输⼊)。
远程设备站如:特殊功能模块,变频器,GOT 或感应器等。
cc-link简介

cc-link
CC-Link是Control&Communication Link(控制 与通信链路系统)的缩写。 在1996年11月,由三菱电机为主导的多家公司 推出,其增长势头迅猛,在亚洲占有较大份额,目 前在欧洲和北美发展迅速。在其系统中,可以将控 制和信息数据同时以10Mbit/s高速传送至现场网络, 具有性能卓越、使用简单、应用广泛、节省成本等 优点。其不仅解决了工业现场配线复杂的问题,同 时具有优异的抗噪性能和兼容性。 CC-Link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同时也 可覆盖较高层次的控制层和较低层次的传感层。 2005年7月CC-Link被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 为中国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CC-Link发展
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在中国汽车行业的 应用非常广泛,同时CC-Link技术也在不断 的发展,近期,CC-Link协会推出了CCLink的升级版本CC-Link Ver.2.0(将数据通 信量扩大了8倍),和CC-Link的更底层网 络CC-Link/LT,标志着CC-Link技术在不断 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会为制造业和其他行 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CC-Link是一个能够提供高速的过程控制和 信息数据处理的局部网络系统,为客户提 供高效、综合性产业和过程自动化。使用 CC-Link的用户可以减少控制变量数、复杂 生产线路所需的电源线路。因此用户可以 从支持CC-LINK的其余的354个领域的设备 中选择出合适的设备,那么多供应商环境 的扩展将会变得很容易。
楼宇控制 系统
系统改造后,经精心调试,完全达到各项 控制功能的要求,由于采用了工业控制的 通用设备,系统的实时性较以往有了大幅 提高且稳定可靠,投资和维护费用低,备 件充裕,可确保系统长期可靠使用。特别 是冷热源系统部分的控制程序经多次测试 和优化,不但操作简便且节能效果明显, 平均可达20%左右;同时末端设备控制更加 方便。在举国关注节能减排的形势下,该 控制系统值得在推广。
CC-Link现场总线的结构及应用

CC-Link现场总线的结构及应用融合了控制与信息处理的现场总线CC-Link(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k)是一种省配线、信息化的网络,它不但具备高实时性、分散控制、与智能设备通信、RAS等功能,而且依靠与诸多现场设备制造厂商的紧密联系,提供开放式的环境。
Q系列PLC的CC-Link 模块QJ61BTll,在继承A/QnA系列特长的同时,还采用了远程设备站初始设定等方便的功能。
为了将各种各样的现场设备直接连接到CC-Link上,与国内外众多的设备制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使用户可以很从容地选择现场设备,以构成开放式的网络。
2000年10月,Woodhead、Contec、Digital、NEC、松下电工、三菱等6家常务理事公司发起,在日本成立了独立的非盈利性机构“CC-Link协会”(CC-Link Partner Association,简称CLPA),旨在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CC-Link技术。
到2001年12月CLPA成员数量为230多家公司,拥有360多种兼容产品。
1.CC-Link系统的构成CC-Link系统只少1个主站,可以连接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本地站、备用主站、智能设备站等总计64个站。
CC-Link站的类型如表7-5所示。
表7-5 CC-Link站的类型CC-Link系统可配备多种中继器,可在不降低通信速度的情况下,延长通信距离,最长可达13.2km。
例如,可使用光中继器,在保持10Mbps通信速度的情况下,将总距离延长至4300m。
另外,T型中继器可完成T型连接,更适合现场的连接要求。
2.CC-Link的通信方式(1)循环通信方式CC-Link采用广播循环通信方式。
在CC-Link系统中,主站、本地站的循环数据区与各个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智能设备站相对应,远程输入输出及远程寄存器的数据将被自动刷新。
而且,因为主站向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智能设备站发出的信息也会传送到其他本地站,所以在本地站也可以了解远程站的动作状态。
三菱CC-Link现场总线的通信初始化设置方法和应用概要

CC-Link现场总线是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主推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现场总线,这是目前在世界现场总线市场上唯一的源于亚洲、又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现场总线。
它在实际工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制造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CC-Link现场总线的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对系统进行通信初始化设置。
目前CC-Link通信初始化设置的方法有三种,本文将对这三种不同的初始化设置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寻求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来选择最简单有效的通信初始化设置方法。
这对CC-Link现场总线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则为设计人员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量和节省时间,二则也试图探索一下是否可以进一步发挥和挖掘CC-Link的潜力。
实验系统简述为了便于比较通信初始化设置方法,我们首先在实验室中建立了这样一个小型的CC-Link现场总线系统.整个系统的配置如图1所示。
在硬件连接设置无误之后,就可开始进行通信初始化设置。
三种设置方法的使用通信初始化程序的流程首先采用的是最基本的方法,即通过编程来设置通信初始化参数。
编制通信初始化程序的流程如图2所示。
首先在参数设定部分,将整个系统连接的模块数,重试次数,自动返回模块数以及当CPU瘫痪时的运行规定(停止)以及各站的信息写入到存储器相应的地址中。
在执行刷新指令之后缓冲存储器内的参数送入内部寄存区,从而启动数据链接。
如果缓冲存储器内参数能正常启动数据链接,这说明通信参数设置无误,这时就可通过寄存指令将参数寄存到E²PROM。
这是因为一旦断电内部寄存区的参数是不会保存的,而E²PROM中的参数即使断电仍然保存。
同时通信参数必须一次性地写入E²PROM,即仅在初始化时才予以执行。
此后CPU运行就通过将E²PROM内的参数送入内部寄存区去启动数据链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信参数设置有误(如参数与系统所采用的硬件不一致,或参数与硬件上的设置不一致),数据链接将无法正常启动,但通常并不显示何处出错,要纠正只有靠自己细心而又耐心地检查,别无它法。
CC-Link现场总线模块

启动数据链接过程
注意
在进行系统调试(启动)时,使用“通过缓冲存储
器的数据链接”,调试正常,则把参数写入 EEPROM中;在调试完成之后的操作运行时,使用 “通过EEPROM参数的数据链接”。
7)主站与远程设备站的通信
5)FX2N-16CCL-M的BFM分配
个别BFM的介绍:
a)每个远程站模块的BFM(20H~2EH)地址分配
BFM #20H~#2EH位信息
b)BFM#AH控制主站的I/O信号
缓冲存储器#AH在读取时(FROM指令) 和写入时(TO指令)工作不相同。
系统会自动地根据指令(FROM、TO) 来改变这些功能。
1、FX2N-32CCL与系统的通信接线
FX2N-32CCL与主站及远程站的连接
远程点数和远程编号
在FX2N-32CCL中,远程点数由所选的 站数(1~4)决定。
2、FX2N-32CCL的BFM分配 32CCL的BFM由写专用BFM和读专用BFM组成。编号从0~31
被分别分配给每一种BFM。 远程设备站的PLC:通过TO指令,把数据写入写专用BFM,
6)参数设定到启动数据链接
缓冲存储器、EEPROM以及内部存贮器之间的关系
a)缓冲存储器:临时存储空间,暂时存放将要写到EEPROM 或者内部存贮器的一些参数信息。主模块电 源关闭时,信息擦除;
b)EEPROM:仅当由EEPROM参数(BFM#AH b8)的启 动数据链接的写请求被置ON时,数据链接才 可启动。主模块电源关闭时,信息保留。
一、 CC-Link主站模块FX2N-16CCL-M
CC-Link网络系统配置示意图
现场总线网CC—Link及其应用

三 菱电机 上 海 F A中心 年 1 月 , 96 1 以三 菱 电机 为 主 导
的 多家 公 司 第 一 次 正式 向市 场 推 出 了
合f 厂家 辅 E
日 晶爵
图 7 C -Ln C J k的 系 统 构 成
0 p ,其 数据 传 所 -L n CC—L nk这 一 全 新 的多 厂 商 、高 性 成 如 图 1 示 。一般 情 况下 ,CC ik 度 ,最 高 可 以达 到 1 Mb s i
个 4 能 、省 配线 的 现 场 网络 ,并 于 1 9 9 7年 整个 一 层 网络 可 由1 主站 和6 个 子站 输 速 度 随 距 离 的 增 长 而 逐 渐减 慢 ,传 它 获 得 日本 电机 工业 会 (E A) 发 的 组成 , 采用 总线 方式 通过 屏蔽 双绞 线 输 速 度 和 距离 的 具体 关 系如表 所 示 。 JM 颁
两者 之 间的 距离 不 能 超过 1 0 0 m。 CC i k 供 了 I 0 -L n 提 l Q和 l 0 3 Q两
系 统 特 点
现场 总线 CC- ik的一般 系统 构 Ln
6 5 2 kbp s 1 6 bp 5 k s
种 终 端 电 阻 ,用于 避 免 因在 总 线 的 距
36
MM 0 2年 第 4期 总 第 2 4期 20 4
维普资讯
现 场 总线
< <<
据 包 。瞬 时 传 输 时 的控制 网相 比 ,价 格极 为低廉 。 的 数 据 传 输 帧 格 式
维普资讯
现 场 总线
>> >
现 场 总 线 网 C L k及 其 应 用 O- i n
cc— Li 的 英 文 全 称 是 nk
CC-Link现场总线

CC-LINK现场总线概述摘要CC-Link是一种开放式现场总线,其数据容量大,通信速度多级可选择,而且它是一个复合的、开放的、适应性强的网络系统,能够适应于较高的管理层网络到较低的传感器层网络的不同范围。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PLC为核心的工业控制系统也向着大规模、网络化方向发展,与此相对应,工业控制网络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可以构成各种档次的网络系统, 以适用于各种层次的工业自动化网络的不同需求。
其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网络为:信息与管理层的以太网(Ethernet)、管理与控制层的局域令牌网(ELSECNET/H)、CC-Link 开放式现场总线设备网。
关键词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现场总线;PLC1. 开放式现场总线的技术背景在1996年11月,以三菱电机为主导的多家公司以“多厂家设备环境、高性能、省配线”理念开发、公布和开放了现场总线CC-Link,第一次正式向市场推出了CC-Link这一全新的多厂商、高性能、省配线的现场网络。
并于1997年获得日本电机产业会(JEMA)颁发的杰出技术成就奖。
CC-Link是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k (控制与通讯链路系统)的简称。
即:在工控系统中,可以将控制和信息数据同时以10Mbps高速传输的现场网络。
CC-Link具有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使用简单、节省本钱等突出优点。
作为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是唯一起源于亚洲地区的总线系统,CC-Link的技术特点尤其适合亚洲人的思维习惯。
于1998年,汽车行业的马自达、五十铃、雅马哈、通用、铃木等也成为了CC-Link的用户,而且CC-Link 迅速进进中国市场。
1999年,销售的实绩已超过17万个节点,2001年达到了72万个节点,到2001年累计量达到了150万,其增长势头迅猛,在亚洲市场占有份额超过15%(据美国工控专业调查机构ARC调查),受到亚、欧、美、日等客户的高度评价。
现场总线CC-Link网络结构及传输速度和距离

现场总线CC-Link网络结构及传输速度和距离一般工业控制领域的网络分为3、4个层次,分别是上位的管理层、控制层和部件层。
部件层也可以再细分为设备层和传感器层,CC-link 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同时也可以覆盖较高层次的控制层和较低层次的传感器层。
-link的网络结构一般情况下,CC-link整个一层网络可由1个主站和64个子站组成,它采用总线方式通过屏蔽双绞线进行连接。
网络中的主站由三菱电动机FX系列以上的plc或计算机担当,子站可以是远程I/O模块、特殊功能模块、带有CPU的PLC本地站、人机界面、变频器、伺服系统、机器人以及各种测量仪表、阀门、数控系统等现场仪表设备。
如果需要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主站和备用主站冗余备份的网络系统构成方式。
采用第三方厂商生产的网关还可以实现从CC-link到ASI、S-link、Unit-wire等网络的连接。
-link的传输速度和距离CC-link具有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0Mb/s,其数据传输速度随距离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传输速度和距离的具体关系如表所示。
表传输速度和距离的对应关系CC-link的中继器目前有多种。
第一种为T型分支中继器AJ65SBT-RPT,每增加一个距离延长一倍。
一层网络最多可以使用10个。
第二种为光中继器AJ65SBT-RPS或AJ65SBT-RPG,用光缆延长,因此在一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环境可以采用。
光中继器要成对使用,每一对AJ65SBT-RPS之间的延长距离为1km,最多可以使用4对;每一对AJ65SBT-RPG之间的延长距离为2km,最多可以使用2对。
第三种为空间光中继器AJ65BT-RPI-10A/AJ65BT-RPI-10B,采用红外线无线传输的方式,在布线不方便,或者连接设备位置会移动的场合使用。
空间光中继器也必须成对使用,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00m,还有一些方便接线的中继器和与其他网络相连的网关和网桥。
CCLink现场总线模块

6)参数设定到启动数据链接
缓冲存储器、EEPROM以及内部存贮器之间的关系
a)缓冲存储器:临时存储空间,暂时存放将要写到EEPROM 或者内部存贮器的一些参数信息。主模块电 源关闭时,信息擦除;
b)EEPROM:仅当由EEPROM参数(BFM#AH b8)的启 动数据链接的写请求被置ON时,数据链接才 可启动。主模块电源关闭时,信息保留。
格式:FROM K0 HA K4M20 K1
模块单元号
BFM# 传送源
传送点数 传送地点
即:从特殊单元(模块)
No.0的缓冲存储器BFM#AH 中读出16位位信息传送至 PLC的M20~M35中。
TO指令
功能:BFM写入,是PLC对特殊单元模块(如:FX2N16CCL-M,FX2N-32CCL,FX2N-4DA等)的缓冲存储器 (BFM)写入数据的指令。
3、模块的数量和站的数量 模块的数量:实际的模块个数。
站的数量:被所有模块占用的站的数量。
在上图的系统配置实例中,模块数量 为5,站的数量为9。
FROM指令
功能:BFM读出,是将增加的特殊单元模块(如:FX2N16CCL-M,FX2N-32CCL,FX2N-4DA等)缓冲存储器 (BFM)的内容读到PLC中。
格式:TO K0 H0001 D0 K3
单元号
BFM#传 送地点
传送点数 传送源
即:对特殊单元(模块)No.0的 缓冲存储器BFM#0001H、 #0002H、#0003H依次写入PLC 中D0、D1、D2的数据。
1、FX2N-32CCL与系统的通信接线
FX2N-32CCL与主站及远程站的连接
远程点数和远程编号
在FX2N-32CCL中,远程点数由所选的 站数(1~4)决定。
CC-Link现场总线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CC-Link总线的发展、特点及应用范围
2)学会将FX PLC作为主站的CC-Link总线系统 的构建方法,了解程序结构及设计要点。 3)学会基于Q系列PLC的CC-Link总线系统的构 建方法,了解网络参数的设置方法及程序设计 要点。
重点内容: 1)CC-Link总线系统中的设备的分类和所
FX2N-48MR
FX1S-10MR
三菱Q 系列中大型PLC
型号规格介绍:
扩展I/0 模块
西门子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三菱PLC与西门子PLC模块比较
三菱FX系列PLC
模拟量混合:FX0N-
西门子S7-200系列PLC
EM231 4路模拟量输入
3A(2 路模拟量输入, 1 路模拟量输出) 模拟量输入模块: FX2N-2AD,FX2N4AD,FX2N-8AD
模拟量输出模块:
EM232 4路模拟量输出
EM235 4路模拟量输入、
2路模拟量输出
FX2N-2DA,FX2N4DA
三菱PLC与西门子PLC模块比较
三菱FX系列PLC
CCLINK 模块:
西门子S7-200系列PLC
EM277 Profibus-DP通信
FX2N-16CCL-M 主站
4)智能设备站:既可以处理位信息,也可以处 理字信息,还可以进行不 可以有26个智能设备。 9、CC-Link采用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两种通信 方式。
CC-Link现场总线特点:
1、组态简单 CC-Link不需要另外购买组态软件并对每
个站进行编程,只需要使用通用的PLC编程软
4.1 概述
1、三菱电机1996年推出,唯一起源于亚洲的 现场总线。 2、2009年成为我国国家推荐标准GB/T197602008
3CC-Link现场总线第3章(1)图文模板

任务3 CC-Link站号和专用电缆的连接 1、站号、站数、设备台数
Date: 2020/11/14
Page: 21
CC-Link的特性
循环通讯
主站
本地站
HMI
主站
Rx/y Bit Rx/y Bit Rx/y Bit Rw Word Rx/y Bit Rw Word Rx/y Bit Rw Word
任务1 CC-Link的特点
1、高速、大容量传送数据 最高通信速度是10Mbps。
2、长距离传输
Date: 2020/11/14
Page: 18
3、在控制器间能实现N:N传送 4、丰富的RAS功能
1)具有备用主站功能; 2)可以隔离故障从站; 3)从站异常状态正常复位后自动返回数据链接。
任务2 CC-Link的结构
Date: 2020/11/14
Page: 34
2、LJ61BT11为主站四设备7从站网络组建
要求:LPLC为主站,FX3G为1号站占两站,远 程IO为3号站,QPLC为4号站占三站,变频器为7号 站,传输速度为2.5M
(1)主站的网络参数设置
(2)FX3G远程设备站站号、站数、传输速度的设置
(3)远程I/O站号、站数、传输速度的设置 (4)本地站的网络参数设置及站号传输速度设置 (5)变频器的站号速率设置
2号站,LPLC为3号站,变频器为4号站,传输速度为 10M
(1)主站的网络参数设置
Date: 2020/11/14
Page: 37
(2)FX3G远程设备站站号、站数、传输速度的设置
M3端子螺钉
外部24VDC电源端子 站号设置开关 占用站数设置开关
预留扩展接头
波特率设置开关
通信技术第三章CC-lINK现场总线通信系统的组建

2.软件设置
建立CC-Link系统进行软件设置时需要两个基本设置网络参数 和自动刷新参数
(1)网络参数 在主模块上设置连接模块数、重试次数,自动恢复模块数等。 (2)自动刷新参数 数据在CC-Link的软元件(RX/RY等)和CPU软元件( X/Y/M/D等)之间更新。
3.3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CC-Link现场总线通信系统的组建
3.2.2 CC-Link网络系统的性能规格
2.从站占用的站数、站号和模块数
每个从站能够占用的1-4个,1个从站占用的站数不能超过4个。模 块数是指物理连接中的模块数目,站数是指模块所占用的站数.
3.2 CC-Link 总线的系统结构
3.2.2 CC-Link网络系统的性能规格
3.主站最大连接站数
3.2 CC-Link 总线的系统结构
3.2.2 CC-Link网络系统的性能规格 4.每个系统的最大链接点数
5.从站链接的点数
3.2 CC-Link 总线的系统结构
3.2.3 CC-Link网络系统运行设置
1.硬件设置
硬件设置步骤流程图
3.2 CC-Link 总线的系统结构
3.2.3 CC-Link网络系统运行设置
3.2 CC-Link 总线的系统结构
CC-Link现场总线概述

3.2.2 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
根据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规定总 线存取控制、数据安全性以及传输协议 和报文的处理。
在PROFIBUS中,数据链路层 (第2层)称 为FDL层 (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
PROFIBUS的报文格式
PROFIBUS的 报文格式:
1.有固定信息字 段长度的格式 2.带数据的有固 定信息字段长度 的格式 3.有可变信息字 段长度的格式 4.短应答 5.令牌报文
362profibus362profibusdpdp开发包开发包4kit44kit4开发包4package4是专门对siemem的从站asic芯片spc3开发而提供的它包括spc3与单片微控制器的接口电路图以及主站和从站的所有源代码有了开发包4将会加快用户profibusdp产品的开发siemens公司所提供的接口模块的优点在于开发人员不需要再开发附加的外围电路不同的接口模块可用于各种需求及应用场合
半双工、异步、无间隙同步 NRZ(不归零)编码 “1”——RXD/TXD-P(Receive/Transmit-
Data-P)线上的正电位,而在RXD/TXD-N 线上则正相反。 各报文的空闲(idle)状态对应于二进制“1” 信号 A线对应于RXD/TXD-N信号,而B线对应于 RXD/TXD-P信号。
9、CC-Link采用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两种通信 方式。
CC-Link现场总线特点:
1、组态简单
CC-Link不需要另外购买组态软件并对每 个站进行编程,只需要使用通用的PLC编程 软件在主站程序中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或 者在具有组态功能的编程软件配置菜单中设 置相应的参数,便可完成系统组态和数据刷 新的设定工作。
连接技术 (1)OLM技术 (Optical Link Modu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接线简单 系统接线时,仅需使用3芯双绞线与设备的两个
通信线DA、DB和接地线DG的接线端子对应连 接,另外接好屏蔽线SLD和终端电阻即可完成 一半系统的接线。
3.设置简单 系统需要对每一个站的站号、传输速度及相关信
息进行设置;CC-Llink的每种兼容设备都有一块 CC-Link接口卡,通过接口模块上的相应的开关 就可进行相关内容的设置,操作方便直观。
3.2 PROFIBUS的通信模型 3.2.1 物理层 3.2.2 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 3.2.3 应用层
3.2.1 物理层
1.DP/FMS(RS-485)的物理层 2.DP/FMS(光纤电缆)的物理层 3.PA的物理层
3.2.1 物理层
1.DP/FMS(RS-485)的物理层 屏蔽双绞电缆符合EIA RS-485标准(也
2)远程I/O站:这类站只处理开关量信息,子 啊一个系统中最多可以有64个远程I/O站。
3)远程设备站:可以处理位信息,也可以处理 字信息,在一个系统中最多可以有42个远程设 备站。
4)智能设备站:既可以处理位信息,也可以处 理字信息,还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数据传送,例 如智能仪表,变频器等设备,一个系统中最多 可以有26个智能设备。
(2)总线连接 国际性的PROFIBUS标准EN50170推荐
使用9针D型连接器用于总线站与总线的 相互连接(9针头)。 D型连接器的插座与总线站相连接,而D 型连接器的插头与总线电缆相连接。
(3)总线终端器 根据EIA RS-485标准,在数据线A和B两端均
加接总线终端器。 空闲状态:确定的空闲电位。 可以由跳接器或开关来启动。 传输速率大于1.5Mbit/s时,由于所连接站的
9、CC-Link采用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两种通信 方式。
CC-Link现场总线特点:
1、组态简单
CC-Link不需要另外购买组态软件并对每 个站进行编程,只需要使用通用的PLC编程 软件在主站程序中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或 者在具有组态功能的编程软件配置菜单中设 置相应的参数,便可完成系统组态和数据刷 新的设定工作。
2、Profibus协议要满足介质控制的两个基本 要求:
1)同一级的PLC或主站之间的通信必须使每 一个主站在确定的时间范围内能获得足够的 机会来处理它自己的通信任务;
2)主站和从站之间应尽可能快速而又简单地 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
因此Profibus使用混合的总线存取实现介质存 取控制,即主站之间应用令牌传送方式和主 站和从站之间应用主从方式。
半双工、异步、无间隙同步 NRZ(不归零)编码 “1”——RXD/TXD-P(Receive/Transmit-
Data-P)线上的正电位,而在RXD/TXD-N 线上则正相反。 各报文的空闲(idle)状态对应于二进制“1” 信号 A线对应于RXD/TXD-N信号,而B线对应于 RXD/TXD-P信号。
第4章 CC-Link现场总线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CC-Link总线的发展、特点及应用范围 2)学会将FX PLC作为主站的CC-Link总线系统 的构建方法,了解程序结构及设计要点。 3)学会基于Q系列PLC的CC-Link总线系统的构 建方法,了解网络参数的设置方法及程序设计 要点。
重点内容: 1)CC-Link总线系统中的设备的分类和所 起的作用 2)CC-Link总线系统的通信方式 3)CC-Link总线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4.1 概述 1、三菱电机1996年推出,唯一起源于亚洲的 B/T197602008 3、应用领域:自动化生产线、半导体生产线、 食品加工生产线和汽车生产线等现场控制领域。
4、最高通信速率10Mbit/s。 5、CC-Link网络可由1个主站和64个从站组成。
电容性负载而引起导线反射,因此必须使用 附加有轴向电感的总线连接插头。
(4)传输技术
网络拓扑:线性总线,两端有有源的总线终 端电阻;
传输速率: 9.6kbit/s—12Mbit/s; 介质:屏蔽双绞电缆,也可取消屏蔽,取决
于环境条件(EMC); 站点数:每段32站(无中继),127站(有
6、遵循RS-485通信协议,采用主从通信方式。
7、主站
一个CC-Link只能有一个主站,主站负责控制 整个网络运行。为了防止故障出现从而导致整 个系统瘫痪,CC-Link可以设置备用主站。
8、从站可以分为本地站、远程I/O站、远程设 备站和只能设备站。
1)本地站:设备本身有CPU并且可以与主站 和其他本地站通信,没有控制网络参数的功能。
连接技术 (1)OLM技术 (Optical Link Module)
(2)OLP技术 (Optical Link Plug)
(3)集成的光纤电缆连接 使用集成在设备中的光纤接口将PROFIBUS
4、维护简单、运行可靠
由于CC-Link具有上述优点和丰富的RAS,即 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使得CC-Link系 统的维护更加方便,运行可靠性更高,其监 视和自检测功能使CC-Link系统维护和故障后 的恢复也变得方便和简单。
3.总线存取协议
1、DP、PA、FMS采用一致的总线存取协议, 并且通过数据链路层实现。
中继); 插头连接:9针D型插头
(5)拓扑结构
2.DP/FMS(光纤电缆)的物理层 PROFIBUS第1层的另一种类型是通过光纤导
体中光的传输来传送数据。 站之间的距离最大到15km。 用玻璃或塑料纤维制成的光纤电缆可用作传
输介质。 玻璃光纤能处理的连接距离达到15km,而塑
料光纤只能达到80m。
称H2) 总线段的两端各有一个终端器 传输速率从9.6kbit/s到12Mbit/s可选
RS-485总线段的结构
VP(6) 390Ω 220Ω 390Ω
DGND(5)
RS485段
B RS485总线段的结构
A
....
最多32个站
VP(6) 390Ω 220Ω 390Ω DGND(5)
(1)传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