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神经生物学课后习题名词解释_寿天德

神经生物学课后习题名词解释_寿天德

名词解释神经生物学研究人体神经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状态下神经系统变化的科学行为有动机,有目的的行动行为的决定因素:基因和环境髓鞘包裹在轴突外的一层膜,一般在树突没有分布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接触部位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系统内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作用:支持,滋养神经元.静息电位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极化,去极化,超极化极化:神经元膜两侧内负外正的带电状态.去极化:负值减少甚至由负变正.超极化:负值增大局部电位电刺激和Na+通道开放产生电变化的叠加,是去极化电位突触电位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后神经元引起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值阈强度使膜电位降低到能兴奋的阈电位水平的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产生的一系列电位变化,包括去极化和复极化等环节.是神经元兴奋的标志兴奋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具有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的能力离子电导电阻的倒数,反映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化学突触传递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性电信号-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又称电-化学-电传递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能跨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完成信息传递功能.神经调质影响神经递质的作用,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戴尔原则一个神经元中只产生并释放一种递质,其全部神经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的反应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内膜负值变大)的反应突触整合突触后神经元能否产生动作电位,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性质,时间,空间的相互作用突触可塑性在某种条件下突触传递效能的持续性变化,即突触发生适应性变化,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离子通道与离子扩散有关的膜蛋白质,离子通道开放引起带电离子跨膜移动产生电信号.信号传导生物学信息在细胞内或细胞间传递并产生生物学效应门控电流伴随电压门控通道的开闭在膜上有电荷移动,产生的电流称为门控电流膜片钳技术记录离子电流来分析细胞膜上离子通道分子活动规律的技术胞内钙平衡将胞内钙离子浓度控制在生理范围内的能力受体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大分子G蛋白能与GTP结合的蛋白,分为小分子G蛋白,转录因子,三聚体G蛋白GTP:三磷酸鸟苷,传递信号的重要物质神经胚形成神经板发育成神经管的过程神经板:胚胎中将来发育为神经系统的部分视网膜视觉系统的第一级功能结构,眼的感光系统光致超极化光照引起的感受器细胞超极化效应超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改变(与去极化相反)视皮层功能柱在视皮层里垂直于视皮层,呈柱状分布的一系列细胞,具有相似的视功能双眼视差双眼视网膜对同一物体成像的差别,是深度视觉的基础感受野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范围视敏度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微音器电位耳蜗受到刺激时,可记录到一种特殊的电变化,它的波形和频率跟声音的波形与频率一致频率调谐曲线神经纤维的反应阈值与频率的关系曲线(U形曲线,谷的面积称为反应面积)频率调谐曲线中谷的最低点味蕾与神经纤维末梢相接触的味觉感受器嗅感受器鼻腔上部的嗅感受器细胞,与嗅球(嗅神经)相连体感皮层功能柱(感觉柱)大脑皮层感觉区皮层细胞纵向柱状排列,垂直于脑表面.痛感受器(伤害感受器)游离的神经末梢,用于传递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器半规管位于内耳中三个的相互垂直的环状管,与平衡有关耳石器官位于内耳中的石灰质结石,与平衡有关反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随意运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指向一定目标的运动.节律运动介于反射运动(自动发生)和随意运动(意志控制)之间的运动(呼吸,行走等)精神活性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够改变精神状态的化合物,大多数作用机制是干扰化学性突触的传递抑郁症情感紊乱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精神分裂症一种病因未明的重症精神病,临床表现为感知觉出现障碍,幻视,幻听等.思维障碍(被害妄想)情绪一种躯体和精神上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Papez回路把新皮层和下丘脑连接起来的情绪系统神经回路,在情绪体验和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称为papez回路.同步化,去同步化同步化:脑电波波形变为低频率高振幅,抑制过程.去同步化:脑电波波形变为高频率低振幅,兴奋过程REM睡眠快速动眼睡眠,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躯体感觉和运功功能进一步减退,出现梦境.学习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的神经过程记忆对所获取信息的保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联合性学习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接连重复发生,在脑内逐渐形成某种联系.对事实、时间、情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记忆能够用语言来描述称为陈述性记忆。

2、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2、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第九章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01. nerve impulse (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导的一个个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02. axoplastic transport (轴浆运输)轴突内的轴浆经常流动,进行性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称为轴浆运输。

第二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03. synapse (突触)神经元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根据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04.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05.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06. after discharge(后放)在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

07. non-directed synaptic transmission(非定向突触传递)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的曲张体释出后通过弥散作用到达效应细胞,与其相应的膜受体结合而传递信息。

第三节神经递质与受体08. 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膜释放,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09. 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递质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可以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的现象称为递质共存。

第四节神经反射10.nonconditioned reflex (非条件反射)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先天就具有的反射,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11.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反射)指在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在后天形成的反射,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

Neurulation in vertebrate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ural tube, which gives rise to both the spinal cord and the brain.脊椎动物的神经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最终形成大脑和脊髓)的过程,称为神经胚化Neuron proliferation:1.Cell processes extension while cell body stay in ventricular zone(G1,细胞发出突起)2.During the synthesis of DNA, cell body migrate away fromventricular zone (S,细胞向表层移动)3.After the synthesis, cell body move back to ventricular zone alongits process(G2,细胞核返回)4.Cell process retract (突起缩回)5.Cell division(细胞分裂)growth cone (生长锥):The growing tip of a neurite is called a growth cone (生长锥), which is specialized to identify an appropriate path for neurite elongation.Synaptic capacity (突触容量):Each neuron (突触后) can receive on its dendrites and soma a finite number of synapses called synaptic capacity (突触容量)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Hebbian theoryPrimary brain injury: (原发性脑损伤)the damage that occurs at the moment of trauma when tissues and blood vessels are stretched,compressed, and torn.(组织和血管被拉伸,压缩,撕裂。

神经生物学概述

神经生物学概述

新技术治疗
如干细胞治疗、基因 治疗等,为神经系统 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 的可能性。
06
神经生物学的前沿研究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的关键,具 01 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发 02 育和功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如孤独症、智力障碍等,与大脑发育异常 有关。
神经感染性疾病
如脑炎、脑膜炎等,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 起。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遗 传倾向,如亨廷顿氏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环境因素
如长期压力、缺乏运动、 不良饮食习惯等,可能增 加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脑部损伤
如脑外伤、缺血缺氧等, 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 膜组成。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 合,引发电位变化,实现信息的传递。
突触的传递可以是兴奋性的或抑制性的,对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具有重要 意义。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01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信息传递具有重要影响。
感染与免疫异常
如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等 ,与感染和免疫异常有关 。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与进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 病,开发了多种药物 ,如抗抑郁药、抗癫 痫药、抗精神病药等 。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 病,如脑瘤、脑血管 疾病等,手术治疗是 重要的治疗手段。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 起的功能障碍,采取 康复治疗措施,如物 理疗法、职业疗法等 。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量子释放: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神经细胞: 运动单位 反射:皮层功能柱: 最后公路 (fianl common path ):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学习: 神经诱导:
Motor neuron pool Neurobiology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Nerve growth factor(NGF)) Brain Axon Synaps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NE Muscle spindle 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AP) Neuron Resting potential Ion channel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Ach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Golgi tenden organ
问答题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神经递质? 简述海兔缩腮反射习惯化机制 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什么区别? 请说明肌梭的结构、感受机制和功能。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区别是什么? 请绘图简要说明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右顶叶联合皮层受损或病变的病人表现有哪些? 。 弥散调制系统的神经元有哪些共性? 举例区分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化学门控离子通道、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和水通道 绘图叙述内毛细胞的声电换能过程。 帕金森氏病的发病机理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丁字裤:一、名词解释:1.微管结合蛋白(MAP):在细胞内,微管除含有微管蛋白外,还含有一些同微管相结合的辅助蛋白,这些蛋白质总是与微管共存,参与微管的装配,称MAP。

其在细胞中起稳定微管结构、促进微管聚合和调节微管装配的作用。

2.Tau蛋白:有5种不同的类型,由同一基因编码,是一类低分子量辅助蛋白,也称装饰因子,存在于神经细胞轴突。

其功能是增加微管装配的起始点和促进起始装配速度,进而促进二聚体聚合成多聚体。

控制微管延长的作用。

3.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化结构。

分类:化学性、电突触。

4.神经递质:神经系统通过化学物质作为媒介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称为化学传递,化学传递物质即神经递质。

5.神经调质:有一些神经调节物本身并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细胞的功能效应,只是调节传统递质的功能和作用,称为神经调质。

6.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可溶性多肽因子,其表达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周期性,为神经系统提供了一个营养因子的微环境。

7.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导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的过程。

方式:细胞间隙连接、膜表面分子接触、化学通讯。

8.信息物质: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9.细胞间信息物质:是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又称作第一信使。

10.第二信使: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cGMP、Cer、IP3、DAG、Ca2+和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等。

第二信使系统:腺苷酸环化酶系统,NO与鸟苷酸环化酶系统,肌醇脂质信使系统和IP3、DAG 分叉信息转导通路,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11.第三信使:负责细胞核内外信号转导的物质。

是一类可特异结合靶基因、调节基因转录的蛋白,又称DNA结合蛋白。

12.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个别的是糖脂。

神经生物学概述

神经生物学概述

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趋势表明,21世纪的自然科学重心将在生命科学,而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将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领域,必将飞速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宣称:“20世纪是基因的世纪,21世纪是脑的世纪。

”在医学这个大的学科内,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在各个水平,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发育、衰老、遗传等规律,以及疾病状态下神经系统的变化过程和机制的科学。

它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发育神经生物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精神病学等等。

神经生物学的内容非常丰富,研究进展很快,作为医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还要及时了解新的研究进展。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

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

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

本节主要叙述单纯性肥胖症( Simple obesity )。

临床表现: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l岁以内,5~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患儿食欲极好,喜食油腻、甜食,懒于活动,体态肥胖,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与病理性肥胖的不同点,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

腹部偶可见白色或紫色纹。

男孩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掩盖,而被误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

体重超过同龄小儿,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小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智力正常,性发育正常或提前。

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等,可作为肥胖的起因或维持肥胖的因素之一。

解剖学中的神经生物学

解剖学中的神经生物学

解剖学中的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是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发育等方面。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神经系统构造上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分为脑干、小脑、大脑半球等部分。

脑干连接着脊髓和大脑,负责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血压等。

小脑主要负责调节运动的协调和平衡。

大脑半球是脑的主要部分,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负责运动、感觉、思维、记忆等高级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纤维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传入纤维将外界的刺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纤维则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给各个器官和组织。

神经节是神经细胞聚集形成的结构,主要负责传递信号。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十分复杂,包括感觉、运动、思维、记忆等方面。

感觉是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刺激转化成神经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再经过处理产生感觉。

运动功能是指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运动。

思维和记忆是神经系统高级功能的体现,涉及多个脑区之间的复杂信息交互。

三、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脑的形成、神经细胞的迁移和分化等。

在出生前,胚胎经历了神经板形成、神经杆转变等发育过程。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通过迁移和分化,最终形成复杂的神经系统结构。

四、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意义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揭示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以及各种神经调节的作用。

此外,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还有助于发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和技术,为神经系统修复和康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神经生物学重点复习

神经生物学重点复习

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3、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二、问答题:1.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营养和代谢中心)、树突(接受、传导兴奋)、轴突(产生、传导兴奋)。

分类: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2)、根据树突分类:①按树突的分布情况分类:双花束细胞、 a 细胞、锥体细胞、星形细胞。

②按树突是否有棘突:有棘神经元、无棘神经元。

③按树突的构型:同类树突、异类树突、特异树突神经元。

3)、根据轴突的长度分类:高尔基I 型神经元、高尔基II 型神经元。

4)、根据功能联系分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5)、根据神经元的作用分类: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6)、根据神经递质分类: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2.简述突触的分类。

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分类:1)、根据突触连接的成分分类:轴—体、轴—树、轴—轴三种最为主要。

2)、根据突触连接的方式分类:依傍性突触、包围性突触。

3)、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I 型突触(非对称性突触)、II 型突触(对称性突触)4)、根据突触囊泡形态分类:S型突触、F 型突触。

5)、根据突触的功能特异性分类: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6)、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类:化学突触、电突触。

3.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突触。

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1)、突触前成分:神经末梢膨大的部分,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状结构,是递质合成、贮存和释放的基本单位,也是神经递质量子释放的基础,可分为①无颗粒囊泡② 颗粒囊泡。

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神经生物学是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分支学科,专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发育和进化。

该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它的发展已经在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神经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神经元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神经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树突广泛分布于细胞体周围,主要负责接受其他神经元释放的化学物质。

轴突则是在神经元内传递和传输神经信号的长丝状结构。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对我们的学习、思考、感知和行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神经抑制和增强神经抑制和增强是神经系统中两个基本的工作原则。

神经抑制通过抑制细胞的发放,来降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率或者传递效率,并使神经信号停止或减少。

神经增强则是通过增加细胞的发放,来加强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并使神经信号更加强烈。

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匹配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匹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正如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关联的,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也是相互关联的。

神经结构的特点对神经功能的实现与表达都具有关键的作用,因为神经结构的细小差异或异常都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失调或病理变化。

神经系统信号传递的化学分子神经系统信号传递的化学分子主要包括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质和神经激素,它们均含在神经元结构的细节中。

神经递质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神经调节物质与神经递质不同,其作用范围比神经递质更广,在神经系统内部几乎无所不在。

神经激素则是一种直接影响机体内部代谢的大分子链。

神经生物学的应用神经生物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生物医学、药学、神经工程、神经信息学等多个领域。

在生物医学中,神经生物学为解决各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提供了很多研究思路和方法,如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神经细胞修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在药学中,神经生物学则为新药开发提供可能性,在神经系统功能及疾病模型的体内或体外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药物大规模制备提供了基础。

【神经生物学】【考试重点】【懒人版】

【神经生物学】【考试重点】【懒人版】

●什么是神经生物学、它的范畴1.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在各个水平,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发育、衰老、遗传等规律,以及疾病状态下神经系统的变化过程和机制的科学。

2.它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发育神经生物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精神病学等等。

●什么是行为——有动机、有目的的行动●行为的决定因素——人类行为由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

●行为在诺贝尔得奖上的争论?●脑的基本结构、组成——脑包括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小延站在桥的中间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系统,具有的1.共性: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骨架等2.神经元特性1)细胞轴突和树突2)特殊的结构(如突触)和化学信号(如神经递质)3)通过电化学突触相互联系4)不能复制5)膜内外的盐溶液;磷脂膜;跨膜蛋白质3.神经胶质细胞特性1)无突触。

2)与神经元不同,可终身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3)低电阻通路的缝隙连接,无动作电位4)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组织构筑的塑型、修复、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物质转运对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等代谢的调节、维持微环境的稳定、通过对细胞间液中K+的缓冲作用影响神经活动、参与脑的免疫应答反应、神经元新生●细胞骨架:微管;神经丝;微丝1.微管:组成→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tau(与老年痴呆症相关)异二聚体为单位,有极性。

功能:细胞器的定位和物质运输2.微丝:成分→Actin肌动蛋白,组装需要ATP修饰蛋白,微丝是由球形-肌动蛋白形成的聚合体,生长锥运动3.神经丝: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调节细胞和轴突的大小和直径●什么是轴浆运输,它的分子马达?1.指化学物质和某些细胞器在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突起之间的运输,是双向性的。

1)快速轴浆运输顺向运输: 囊泡、线粒体等膜结构细胞器逆向运输:神经营养因子病毒如狂犬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慢速轴浆运输顺向运输:胞浆中可溶性成分和细胞骨架成分2.分子马达:驱动蛋白动力蛋白3.应用:追踪脑内突触连接●髓鞘是什么?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一般只出现在脊椎动物的轴突,在树突没有分布。

神经生物学的专有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的专有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的专有名词解释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发展的学科。

它涉及到众多的专有名词,这些术语在理解和研究神经科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神经生物学专有名词及其解释。

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神经信号。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部分,含有细胞器和遗传物质。

树突是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的突起。

轴突则将信号传递至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化学或电信号传递信息。

2. 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它包括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形式。

化学突触是最常见的形式,通过神经递质分子在突触间隙中传递信号。

电突触则通过细胞间的电流直接传递信号。

突触传递在神经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调节着神经信号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方向。

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是激活或抑制神经元的信号分子。

一些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谷氨酸、丙酮酸、GABA和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释放,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改变细胞膜上的电位,从而传递信息。

4. 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是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机制,它指的是突触连接的强度和效果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发生改变。

突触可塑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增强和抑制。

增强型可塑性增强了突触传递信号的效果,而抑制型可塑性减弱了传递信号的效果。

这种可塑性能够适应和记忆不同的环境和刺激。

5. 神经回路神经回路是由多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

它们负责协调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回路可以是简单的反射弧,也可以是复杂的认知和情感过程所涉及的广泛网络。

不同类型的神经回路在神经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感觉处理、运动控制和决策制定。

6. 可塑性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的改变和适应能力。

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和体验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25. 联合型学习:指在事件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前者指动物或人学会两个刺激之间的关系,一种刺激(条件刺激)预示着另一种刺激(非条件刺激);后者指学会一种特定的行为与一特定的结果相关联。
26. 电突触通过缝隙连接(gap junction)直接完成细胞间的电信息传递。
1.扭体模型The Abdominal Constriction (Writhing) Test
可采用小鼠或大鼠。有多种刺激物都可诱发动物扭体(writhing)行为 最常见的刺激物是醋酸(acetic acid)。将1克阿拉伯胶( rabic gum)加入9ml浓度为1%的醋酸溶液中,再注入实验动物体内,观察注射后90分钟期间每15分钟内出现典型扭体症状的次数 该模型可以模拟腹腔炎症引起的腹痛症状。
22. 学习 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
23. 记忆 获取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编码、贮存和提取(再现)的神经活动过程
24. 非联合型学习:指对单一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的改变,分为习惯化和敏感化。前者指重复的无意义刺激将导致反应的下降或忽略;后者指某些特殊刺激特别是有害刺激即使很弱(本来不会或很少引起反应)但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将引起强烈的反应。
48. 戒断综合症(withdrawal syndrom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药物后或使用拮抗剂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不同的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异,一般表现为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Peculiarity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41. 依赖(dependence)是指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compulsive drug seeking behavior)。传统上,将依赖分为躯体依赖(physical ependence)和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一)2024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一)2024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一)引言: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领域。

本文将对神经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对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

正文:一、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神经元接收到外界刺激后,经过细胞膜的神经冲动传导,通过轴突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细胞。

小点:1.1 神经元的结构组成1.2 神经元的功能和作用机制1.3 神经元的分类和特点1.4 神经元的发育和再生能力1.5 神经元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二、突触(Synapse)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连接点。

它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类型。

突触的形成和功能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小点:2.1 突触的结构和功能2.2 突触的传递方式2.3 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2.4 突触在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2.5 突触失调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三、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用于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

它通过突触结合受体分子与神经元进行信号传导,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和功能。

小点:3.1 神经递质的分类和功能3.2 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3.3 神经递质与神经递质受体的相互作用3.4 神经递质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3.5 神经递质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四、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其他支持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负责感知和传递外界刺激以及内部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小点:4.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4.2 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方式4.3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别和联系4.4 神经系统在行为和认知中的作用4.5 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修复研究五、作用电位(Action Potential)作用电位是神经元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

神经生物学名解修正

神经生物学名解修正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神经元(Neuron):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及其所有突起(轴突和树突)。

核周质:神经元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是一种半液态的粘性物质。

棘突(spine):树突上面常有短而分支的棘状突起,它们是接受神经冲动的突触器官。

轴丘:胞体的锥形隆起,轴突多由轴丘发出,为三角形或扇形区,几乎没有游离蛋白质和粗面内质网,但有大量的微丝和微管。

突触(synapse):是实现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信息传递的机能性接触部位。

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

局限化:感受器在接受一个适宜的阈刺激后,一般仅引起局限的神经反射效应,这种现象称为反射的局限化。

扩散:过强的刺激引起机体的广泛活动,称为反射的扩散。

突触可塑性:突触的反复活动可引起突触的传递效率发生较长时间的增强或减弱,称为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强直后增强PTP: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增强可持续60s。

机制:强直刺激使突触前膜游离Ca2+增高,使递质释放增加。

长时程增强LTP:突触前神经元受到短时间的快速重复刺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快速形成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突触后电位增强。

机制:突触后神经元内Ca2+增加。

长时程抑制LTD:突触前神经元受到频率较低的重复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降低。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NT):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并在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调制作用:调节神经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

递质的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或调质,末梢可同时释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

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发育的学科,是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它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包括神经元、突触、神经信号传递、神经发育、神经可塑性等。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它是一个特殊的细胞,具有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神经元通常分为三部分:树突、轴突和细胞体。

树突是神经元的接收区域,能够接收信息,而轴突则是神经元的传导区域,能够传播信息。

细胞体则是神经元的中心区域,其中包含了细胞核和各种重要的细胞器。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来实现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点,其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连。

突触可以被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化学突触是最常见的形式,它通过神经递质来传输信息。

电突触则是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它通过电信号传输信息。

突触的连接和剪除可以产生神经可塑性,这是神经系统适应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经信号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机制,它非常复杂而精密。

神经信号可以分为兴奋信号和抑制信号,它们的作用是相反的。

兴奋信号可以让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而抑制信号则会阻止动作电位的发生。

神经递质是神经信号传递的重要分子,在化学突触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递质可以兴奋或抑制神经元,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神经递质在神经信号传递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神经发育是指神经系统在胚胎发育和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神经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精妙的过程,它包括神经元的产生、定向、停留和突触的形成等。

神经发育的重要过程包括神经增殖、神经迁移和神经分化。

神经发育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基因和环境。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经历经验、刺激和学习等变化后的可适应性。

神经可塑性是由神经元的连接和剪除引起的,它是神经系统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神经可塑性可以分为学习和记忆、习惯形成和神经修复等不同类型。

神经可塑性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支持神经系统的发育、调节和适应。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

受体:能与内源性配基(递质,调质等)或相应药物与毒素等结合,并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蛋白质。

按跨膜信息转导分为:受体门控离子通道,G 蛋白耦联受体,酶活性受体。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达信息的部位。

神经元: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全部细胞。

拥有支持、滋润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取和调治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参加组成血脑屏障。

曲张体:轴突末梢上形成的串珠状的膨大欢喜性:指可欢喜组织或细胞碰到刺激时发生欢喜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过特色。

极化: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模型,膜内负膜外正。

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静息电位总是牢固在必然的水平上,对外不显电性。

去极化:去极化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状态下的跨膜电位的绝对值较低的状态。

是经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

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面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欢喜组织或细胞碰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

神经元欢喜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息编码的基本单元,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运输、加工和整合的载体。

阈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最小刺激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 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为。

局部电位:细胞碰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稍微电变化。

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突触电位:突触传达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有欢喜性突触后电位和控制性。

刺激的全或无定理:小于阈值的刺激,机体不反应。

加强刺激,就产生固定形态大小的动作电位,跟强的刺激不能够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

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经过必然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治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体:能与内源性配基(递质,调质等)或相应药物与毒素等结合,并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蛋白质。

按跨膜信息转导分为:受体门控离子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酶活性受体。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神经元: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曲张体:轴突末梢上形成的串珠状的膨大
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过特性。

极化: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模型,膜内负膜外正。

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对外不显电性。

去极化:去极化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状态下的跨膜电位的绝对值较低的状态。

是通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

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

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息编码的基本单元,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运输、加工和整合的载体。

阈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为。

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

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突触电位: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

刺激的全或无定理:小于阈值的刺激,机体不反应。

增强刺激,就产生固定形态大小的动作电位,跟强的刺激不能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

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

牵张反射:指肌肉在外力或自身的其它肌肉收缩的作用下而受到牵拉时,由于本身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诱发同一肌肉产生收缩的一类反射。

是脊髓环路所介导的一种最简单的运动反射,它的反射环路仅由2个神经元,即1个肌梭感受神经元和1个运动神经元所构成。

屈肌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如针刺、热烫等),该肢体的屈肌强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出现屈曲反应,以使该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此种反应称为屈肌反射。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与其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就组成了一个完成肌肉收缩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去大脑僵直:在去大脑僵直动物上可以看到,动物伸肌的张力增大,四肢伸直,头
尾昂起,脊柱硬挺,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于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性质的膜电位变化。

去极化超过阈值时,就产生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

IPSP抑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

突触可塑性: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传递能力可受已进行过的递质活动的影响。

如LTP,LTD。

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电位使其去极化,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降低的抑制。

神经递质NT: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

如Ach,DA,NE.
神经调质ND:由神经元释放,本身不具有递质活性,不直接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但调制突触后细胞对递质的反应。

神经胚:早期胚胎发育中继原肠胚后的重要发育阶段。

开始于神经板的形成,终止于神经管的合拢。

生长锥:位于轴突的尖端,呈扁平掌形结构,是神经轴突生长的执行单元。

决定轴突生长方向。

戴尔原则:一个神经元内只存在一种递质,其全部末梢只能释放同一种递质。

递质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存在于同一神经元内。

易化:当突触末梢接触一短串刺激时,虽每个刺激都引起递质释放,但后来比之前的释放量多,Ca高水平。

视网膜:眼球壁的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

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感觉层组成。

双眼视差:由于正瞳距和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

视敏度,视力: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即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视野: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该眼所看到的范围。

微音器电位: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所产生的交流性的电位变化,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的震动完全一致。

痛感受器。

损伤性刺激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皮肤、口腔粘膜、胸膜等处的神经末梢。

即时记忆:信息被接受的那刻在脑内的保留,容量非常有限
工作记忆: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操作,需要临时地、主动地保留或复述某总归有用信息,即时记忆的内容在时间上得到延续
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

可将脑或脊髓所产生的运动冲动传到效应器,支配肌肉和腺体的活动。

α-γ共激活:α运动神经元受到刺激而肌肉发生收缩的时候,梭内肌纤维被放松,Ia纤维的传入放电相应的中断。

在刺激α运动神经元的同时也刺激γ运动神经元,从而造成α-γ共激活。

Ia纤维的传入冲动就不会中断
兴奋收缩偶联:以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行为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绝对不应期:一次动作电位过程中,由于Na+通道失活,无论给与多大刺激,均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强直:运动神经元的发放频率足够高,是的肌肉在相机两次动作电位之间来不及舒
张,则肌肉每次的单收缩将融合起来,从而产生一个平台,这一现象称为强直
佶抗剂:拮抗剂是指与受体只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REM睡眠:异相睡眠,一个睡眠的阶段,眼球在此阶段时会快速移动,有活跃的脑和麻痹的躯体,有梦,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学习:个体通过神经系统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的神经过程。

非联合性学习:简单学习,指刺激与反应之间不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形式,习惯化,敏感化。

联合性学习: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联系的学习过程。

记忆:对所获取信息的保存和再现。

长时程增强(LTP)是指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受到快速重复的刺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快速形成的持续时间较长的EPSP增强,表现为潜伏期缩短、幅度增高、斜率加大。

LTD:突触前神经元受到频率较低的重复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降低。

脑电图:EEG是通过头皮表面放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皮层电图ECOG:颅骨打开后直接记录的皮层表面电位变化。

皮层诱发电位:感觉传入系统激发下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区域出现的电位变化。

强直后增强PTP: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可持续60s.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C,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