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写法及范文复习课程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d7d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a.png)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概括、提炼说明文要点的能力。
4. 训练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旨在解释、阐述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 说明文的特点:真实性、知识性、条理性和生动性。
3.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结尾。
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及其写作技巧,结合典型例文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熟悉的事物,尝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编写。
4. 展示:每组选取一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价、探讨,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情况,关注文章结构、内容完整性及表达准确性。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自我修改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2. 修改和完善课后练习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3. 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说明文的其他类型及特点。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顺序说明文。
2. 事理说明文:以阐述事理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事物的分析,说明其原理、规律等。
3. 事物说明文:以介绍事物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展示其特征、功能等。
4. 顺序说明文:以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为线索,对事物进行系统、有序的说明。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说明文类型,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多样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顺序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f5fe4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c.png)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包括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获取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说明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概念。
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授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题和要点,如何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数据和例子。
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讲解如何选择和组织说明对象,如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顺序,如何清晰地表达和解释信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阅读方法和技巧,写作技巧等。
2.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巩固知识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说明文例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说明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
2. 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教授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演练。
4.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分析优秀说明文例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其在理解、分析和写作方面的表现,给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说明文的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七、教学拓展:1. 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说明文与其他文体(如议论文、叙述文)的区别和特点。
2. 说明文的实际应用:讨论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和专业知识领域的应用,如科普文章、产品说明书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说明文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d2af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8.png)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 说明文的分析和理解5.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导: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说明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如引言、主体、结论等,并给出实例进行分析。
3. 阅读: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指导他们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图表等。
4. 分析:让学生分析所读说明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5. 写作: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题目,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如选择适当的事例、组织结构等。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来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通过学生提交的说明文作文来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说明文文章。
2. 说明文写作题目: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写作题目。
3. 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PPT等,用于展示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说明文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讨论结果。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说明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互动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实践:1. 说明文写作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0c44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6.png)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第一篇: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高中学过的说明文《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自然笔记》二、把握考点首先,我们就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呢?(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真题演练】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6小题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4分)【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1分。
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6小题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
(不超过12字)(2分)【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
(各1分)(二)、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明确了对象,抓住了特征,一篇好的说明文,还要安排好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对象。
在阅读时要抓表示说明顺序标志的关键性的词语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三)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下定义打比方列图表『(2017年考纲)(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1.理解(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设计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98cc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4.png)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 说明文的分析和鉴赏5.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以及阅读和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鉴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分析见解。
5. 写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一篇说明文,并进行互评和修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对说明文分析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说明文写作素材:提供一些说明文的写作素材和参考示例,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教学PPT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内容的分析和鉴赏。
2. 分享成果: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他们选择的说明文以及他们的分析和鉴赏过程。
3. 讨论交流:全班同学就各小组的分享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共同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七、写作训练1. 写作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方法和技巧,选择一个主题,编写一篇说明文。
2. 草稿修改:学生完成初稿后,进行自我修改和润色,交给同桌进行互评。
3. 反馈改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改进和提高。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设计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67491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c.png)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 说明文的分析和鉴赏5. 说明文的写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难点:说明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以及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3. 写作练习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让学生实践理解和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说明文分析和鉴赏的心得。
6. 总结与反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心得、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写作练习的质量和创新思维,包括内容准确性、结构清晰性和表达准确性。
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写作练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七、教学资源1. 说明文案例:收集和整理经典说明文案例,用于分析和鉴赏教学。
2. 写作练习素材:提供相关素材和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练习。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说明文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说明文作品,提高阅读广度和深度。
2. 写作竞赛:组织说明文写作竞赛,鼓励学生展示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说明文复习教案
![说明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1f64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8.png)
说明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说明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结构;2. 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策略;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规范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说明文的相关篇章或文章;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素材和示范写作。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说明文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说明文的特点和作用。
2. 展示一篇简短的说明文,让学生观察并提取其中的特征和结构。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解释说明文的定义和写作目的,强调其客观、准确、简明的特点。
2. 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引入、主体段落和总结。
3. 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如使用具体事例、比较和对比等。
步骤三:示范写作(20分钟)1. 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话题或主题,例如“如何使用微信”。
2. 展示一篇说明文的示范写作,并解读其中的写作思路、结构和技巧。
3. 与学生共同修改和完善示范文,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的连贯性。
步骤四:学生实践(2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或主题,开始撰写自己的说明文。
2.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个别帮助和建议,确保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彼此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说明文,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强调重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3. 提供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说明文,拓宽知识面和写作技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撰写一篇说明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写作表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 对学生的说明文进行评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和结构的完整性。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0268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1.png)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策略4. 说明文案例分析5. 练习和巩固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阅读方法和技巧,以及写作技巧和策略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技巧4. 练习:布置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5. 写作练习:布置说明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的情况3.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准确性、语言表达清晰度等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经典说明文供学生阅读和分析2. 说明文写作指导:提供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策略指导3.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4. 作业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作业评价标准,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在阅读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在阅读和写作说明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 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布置具体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 实例剖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技巧。
3.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说明文开始,逐步提高难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能力。
八、教学拓展1. 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加深对说明文特点的理解。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11a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2. 说明文阅读技巧: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如何理解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论据和论证等。
3. 说明文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概念、特点、阅读技巧等内容的PPT。
2. 说明文实例: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学生作业:提前布置相关作业,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回顾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结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让学生明确说明文阅读的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互相学习、交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视野。
五年级说明文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说明文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4f7bcb3186bceb19e8bbad.png)
五年级说明文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说明文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尝试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2通过复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尝试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尝试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尝试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目的:今天上一堂关于说明文的复习课。
板书:说明文复习你觉得说明文会考查你些什么知识?小结并出示【PPT1】:1.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2.词语的表达效果3.文章内容方面二、复习整理:1.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回忆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学生汇报板书: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举例子:用事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比较:突出了……作假设:生动形象地……突出了……2.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练习:这些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在括号中。
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说说这种说明方法好在哪里?【PPT2】(1)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列数字:(板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鲸是很大的动物,而且生长速度快。
(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打比方:把(噪音)比作(“隐身人”),在记叙文中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板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噪音来无影去无踪的特点。
(3)我国曾经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子:曾经、例如、比如这样的字眼,就是举例子。
(板书)用事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鲸很大,更容易懂,有说服力。
(4)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通过与象比较,(板书)突出了鲸很大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明文复习课
![说明文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faeaf00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8.png)
说明文复习课第一篇:说明文复习课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复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弥补知识的缺陷,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考试的要求,尝试采用“练习、归类、反馈、强化”的复习课模式,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益。
现以说明文的复习为例,设计如下程序:(一)练习下发试卷,学生自主答题。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归类与反馈(与试卷试题紧密结合)序曲——明确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第三单元)、事理说明文(第四单元)。
你能说说他们的区别吗?第一乐章——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不同于其他事物或事理的根本属性或标志。
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是说明文最重要的要素。
说明文要授知于人,主要就是把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解说明白。
理解了说明文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本质),就基本上理解了说明文的主要写作意图和目的。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其次,抓中心句。
练习:根据下面的内容,用40字以内的篇幅(含标点),简说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它的叶片较大,呈广卵型,宽10至20厘米。
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
它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又可以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因而降低室内温度。
它的卷须式吸盘能吸收墙上的水分,有助于潮湿房屋的干燥;而干燥季节,有它遮蔽墙面,又可以保持房屋的湿度。
它的绿叶能制氧,是空气中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
它的枝叶攀援在围墙、房屋的墙面上,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答案:爬山虎有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制造氧气、吸收噪音、吸附尘土等多方面的环境保护作用)第二乐章——理清说明顺序通常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从特点到用途、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也可反过来用)。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0c4d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7.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3. 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3. 分析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在阅读中的运用。
5. 总结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并进行案例分析。
四、课堂练习:1. 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2. 选取一个说明文主题,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编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两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写在作业本上。
3. 结合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说明文作品。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和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4. 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说明文的特征。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章解析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实施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共同分析、评价说明文。
4. 运用写作指导法,为学生提供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七、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
2. 说明文写作模板:提供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模板,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1e20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e.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5. 说明文阅读练习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策略。
4. 练习法: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的PPT。
2.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讲解和练习。
3. 说明文阅读练习答案:准备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阅读策略讲解:介绍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5. 练习: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阅读练习评估:评估学生在阅读练习中的表现,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3.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说明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ae7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0.png)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与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说明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说明、解释的一种文体,旨在传递知识、普及科学、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2. 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真实性、知识性、逻辑性、条理性。
3.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抓住说明对象、理解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方法、概括文章要点。
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择合适的事例、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讲解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组织学生阅读精选的说明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进行阅读分析,概括文章要点。
4. 针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进行点评与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基本特征、阅读方法与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自主阅读精选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概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练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的分析、概括与评价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说明文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教学资源:1. 精选说明文阅读材料。
2. 说明文写作练习素材。
3. 相关教学课件与教案。
教学课时:5课时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课时:回顾说明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讲解阅读方法与技巧。
2. 第二课时:组织学生阅读精选说明文,运用方法与技巧进行阅读分析。
3. 第三课时:针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进行点评与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第四课时: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说明文 复习 教案
![说明文 复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bc9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3.png)
说明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说明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常用表达方式。
3. 能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说明文的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学生用品: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短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说明文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如客观性、准确性、逻辑性等。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入、主体和结尾部分。
3.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如科普说明文、操作说明文等。
三、写作技巧讲解(20分钟)1. 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明确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使用恰当的例子等。
2. 分析说明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四、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展示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并解读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给学生分发说明文的写作任务,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撰写一篇说明文。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彼此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说明文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 提供额外的练习材料和阅读资源,鼓励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作者写作技巧的评价。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写作技巧讲解、示范与实践、总结与评价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修改作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10a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3.png)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分析并评价说明文中的信息组织方式,能够提取和概括文中的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说明文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对事物、现象、原理等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文体,其特点是客观、准确、清晰、条理分明。
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结尾三部分,主体部分一般采用顺序、比较、分类等说明方法。
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以及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作用和价值。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引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和特点,概括出文中的关键信息。
2. 让学生练习写作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注重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练习,检查学生对说明文定义、特点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概括能力。
教学资源:说明文阅读材料、写作练习纸张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七、教学方法:1. 阅读分析法:让学生阅读经典的说明文范文,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指导法: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5765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7.png)
说明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与策略5. 说明文练习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部分。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说明文为例,分析其阅读方法与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阅读说明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和讨论。
5. 写作: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提供写作策略和技巧。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说明文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
2. 示范法:以优秀说明文为例,演示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阅读和分析说明文。
4. 写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提供写作策略和技巧。
5. 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说明文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2. 学生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说明文时的表现。
3. 学生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说明文写作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4. 学生展示与评价:评估学生在展示和评价自己作品时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收集一批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说明文文章,用于学生阅读和分析。
2. 说明文写作指导资料:提供一份详细的说明文写作指导,包括写作步骤、技巧和常见错误分析。
3. 评价量表:制定一份针对说明文写作的评价量表,用于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估。
4.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方便展示和讲解。
2. 网络资源:确保学生可以访问到必要的网络资源,如在线说明文数据库和写作指导网站。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0b5c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c.png)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 说明文的分析和理解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如引言、本体、说明、结尾等。
3. 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理解作者的观点。
4.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5.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编写一篇说明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技巧的讨论和案例分析。
3. 实践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对写作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3. 阅读理解:通过测试或提问方式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说明文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写作练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反馈。
在教学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写作练习和阅读理解能力,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主题的说明文,让学生理解说明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针对说明文的主题、结构和写作技巧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写作指导:提供说明文的写作框架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4.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写作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提高写作质量。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519c3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5.png)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说明文写作指导。
(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教学重点:写作教学难点:写作教具:胶片(1张)教学设想: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习。
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
其基本步骤是:(1)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我们的教室"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
(3)写作。
(4)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课:优点:(1)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题目出示练习题目:《我们的教室》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1.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给学生作写作提示: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1.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
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
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248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a.png)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说明文阅读策略5. 说明文练习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法: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结合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5. 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写作技巧运用情况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说明文阅读策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理解和评价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的步骤与技巧关键词和信息的快速捕捉判断信息真实性和重要性的方法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阅读说明文的步骤和技巧。
实践法: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实例,教师指导。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4. 教学步骤阅读示范:教师展示如何阅读说明文,强调关键步骤。
学生实践:学生独立阅读指定说明文,尝试捕捉关键词。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如何判断信息价值。
5. 教学评价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温瓶我叫保温瓶,人送别号茶瓶、保暖瓶、热水瓶。
我诞生在矮人国,身高仅三十五公分左右,腰围却有四十公分。
你可别小看我这五短身材,朋友却是遍布五湖四海。
上至宫廷首相府,下至寻常百姓家,都奉我为尊贵的座上宾。
炎炎盛夏,想沏一杯龙井茶,隆隆寒冬,欲饮一杯热开水,只要提起我来,便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就难怪我要受到人们的青睐了。
其实,从结构上说,我太简单了。
外面一层瓶壳,是我的外衣;内中一只瓶胆,就算我的身体。
瓶胆是玻璃制成,容易碎,这外衣就显得十分重要。
服装也随着时代而变化,开始是竹制的,逐渐换用塑料和钢精的了。
实用、美观、大方,反映出我的审美观。
有人问我,你的身体结构如此简单,怎么能保温的呢?说起来,这主要是瓶胆的功劳了。
瓶口上不是有一只软木塞子吗?就是这个塞子,切断了瓶内热分子与瓶外冷空气对流的道路。
瓶胆壁是双层的,中间夹层抽出了真空(真空是不传热的),这就把热传导的路给切断了。
同时,你们看到瓶胆上亮晶晶的,那是有意涂上的一层薄薄的银,它能像镜子一样将热辐射挡了回去。
有了这三条,热就可以比较长久地保留下来了。
当然,这种绝热还不那么理想,仍然有一部分热能够跑出来,因此我的保暖时间总是有一定的限度。
别看我一贯沉默寡言,有时也会发脾气,“砰”一声,瓶塞一蹦老高。
那当然不是本人的过错。
倒开水时,冷空气会乘机从瓶口跑进去,受热后体积膨胀,这时木塞偏偏塞得过紧,憋不住,就会将瓶塞顶出。
如果你在盖木塞时,先把木塞放在瓶口,留一点缝隙,把水瓶轻轻晃动一下,让水汽微微出来,再把木塞盖紧,我就不会暴跳如雷了。
人们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我不是老虎,可屁股上那个小尾巴──抽气尾管却也碰不得。
一旦碰破,瓶胆夹层进入空气,就会失去保温性能,所以必须对其细心保护。
另外,瓶胆使用久了,内壁会附着一层水垢,不仅不卫生,并且会使瓶胆失去反射作用而影响保温,因此必须及时清除水垢。
清除方法很简便,可用小苏打、温盐水灌进去,再放一些纸屑、碎鸡蛋壳,用双手摇晃几下,水垢即可除去。
南宋华岳有《田家》诗云:“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
”昔日祖辈与今天的我当然不好攀比了。
今天的我正适应时代潮流,不仅外貌上美化,图文并茂,色彩纷呈,而且品种上翻新,什么旅行式,气压式,等等,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我将继续竭诚为人类服务,不辜负朋友对我的信任:外表冷静,心是热的。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从年迈的爷爷奶奶,到十几岁的青少年。
他们都在不断地吸食着这“慢性自杀”的毒药,人们都明白一个理儿——吸烟有害健康,但真正了解吸烟危害的人却廖廖无几。
不知您是否注意观察过,在每一条香烟的外包装上都有这样几个字:吸烟有害健康。
有报道:全球每年有上百万人因患各类疾病而死亡,其中吸烟者约占25%。
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个仅仅长八、九厘米的“慢性杀手”,却这般无情。
为了使这样的悲剧在下世纪不再发生,联合国制定了“戒烟日”,各个国家也相继制定了自己的“香烟法”,以控制死亡人口的增长。
吸烟不仅对吸烟者本身有危害,对身边的人也有危害,因为吸烟喷出的烟害,被不吸烟的人吸入,照样受害,而且比吸烟者所受的危害程度更深,叫被动吸烟。
我们在保护我们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加以保护,因为香烟所释放的烟雾都是有毒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这是公共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为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应该从我做起,从青少年做起,广泛深入地开展限烟、无烟宣传:为了大家的健康,请不要吸烟!雪花的自述“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清晨总遇见你。
小而白,纯又美,总是高兴看到我……”大家好!伴着这优美的乐曲,我——小雪花和各位见面了。
我生活在大自然这个庞大的家庭里,家里的事情千奇百怪很难说清楚,不过有一些还是很有趣的。
就拿水汽来说吧。
每年他和伙伴们都要去旅行。
当走到气温在0℃以下的地方时,他们就受不了,大伙拼命地地往一起挤想取“暖”,这一挤不要紧可就再也分不开了,就形成了我——小雪花。
我和伙伴们飘飘洒洒地在空中飞舞、玩耍,别提多高兴了。
可是就在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用他的袖子接住了我,我这个气呀,可又没办法,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小伙伴去远方旅行了。
“嘿!大家快来看呀,小雪花是六角形的。
”他急忙呼唤别的小朋友。
我一听乐了:“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小雪花就是六角形的。
”“这是为什么呢?”小男孩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不停地挠着脑袋。
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我刚才的气消了一半,大声地说:“我来告诉你吧!其实我的基本组织是冰胚,每一个冰胚是由5个水分子组成的。
其中4个水分子分别在一个四面体的顶角上,另有一个位于四面体的中心,许多冰胚互相连结就组成了冰晶,许多冰晶再结合,就形成了我。
因此,我之所以是六角形的是与水分子怎样结合成冰晶有关。
冰胚的顶底结合,只能使我变胖,冰胚的平排结合,却可以使一个个水分子一层一层结合上来,使我变得更长。
我就是在这左一层右一层中长大的。
光是六角形的结合,并一定能组成很对称的我,我在空中飘浮的时候还会跑跳,我可不是乱跑乱跳而是绕着我的对称点来进行的,这样就保证了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六角形的而不‘驼背’。
至于六角形的千姿百态,则与伙伴们在空中飞舞时,大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不同有关。
”以上就是我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怎么样,很有趣吧! “哈……”我的眼皮又在打架了,说了半天我有点累了,睡一会儿不介意吧!当你看到袖子上有一颗晶莹的水珠时就说明我已经睡着了,可千万不要叫醒我哟,咱们改天再见,拜拜!简评〕:本文用雪花自述拟人的手法来记写说明雪花形成的过程,层次比较清楚,记写比较生动。
特别是篇首的歌曲和文中的问话部分使文章有声有色,避免了平直的叙述,有一定特色。
但冰晶的形成为什么总是六角形,仅凭语言的说,如果没有学过相关知识,读者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吃力。
是不是附一幅插图能更好一些呢?(这也是科技类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手段之一)蜜蜂我是一只小蜜蜂。
我们蜜蜂是过群体生活的。
在一个蜂群中有三种蜂: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几千到几万只工蜂。
我就是这千万工蜂之一。
我的母亲就是蜂王,它的身体最大,几乎丧失了飞行能力。
这没有关系,它有千千万万个儿女,我们可以供养它,也算尽了孝道吧!在我的家族中,只有蜂王可以产卵,它一昼夜能为我们生下15万到20万个兄弟。
蜂王的寿命大约是三年到五年,在我们家族中它可以说是寿星了。
在蜂群中还有一种蜂叫雄蜂,它和我们大不相同,它“人高马大”身体粗壮,翅也长。
它的责任就是和蜂王交尾。
交尾之后,它也就一命呜呼了。
要说家族中数量最多,职责最大的还是我们工蜂。
我们是蜂群的主要成员,工作也最繁重:采集花粉、花蜜,酿制我们的“口粮”、哺育我们的弟弟们、饲喂我们的母亲、修造我们的房子、保护家园、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别看这样,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弱小的,我们的寿命也只有六个月,就像天空的流星一样——一闪即逝,仅有一点儿时间去闪耀自己的光辉。
我们蜜蜂是自然界里最勤劳的了。
开花时节,我们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蜜是很难酿的,我们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如果我们的蜂巢同采蜜的花丛距离一公里半,那么我们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看样子,我们的功业并不次于“阿波罗号”呢!虽然我们采蜜难,但每年一窝蜂都能割几十斤蜜。
在广东的同族们一年四季都不闲着。
如果动物世界也有组织的话,那么我们蜜蜂一定能获得“最热爱劳动奖章”。
也许您要问:在漫无边际的大自然中,你们怎么知道什么植物在哪里开花流蜜呢?告诉您吧,我们有很多“侦探”,派它们去侦察,回来再把结果告诉同伴,我们的“语言”就是舞蹈。
我们的家族就是这样。
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必担心,我们还有兄弟,还有接班人。
它们会像我们一样继续劳动。
我们的家族就这样不断繁衍下去。
〔简评〕:这是篇写动物的说明文,采用自述的形式,以一个“工蜂”的话,介绍蜜蜂家族的生活。
写法上层次比较清楚,先介绍蜜蜂的种类,然后介绍工蜂的职责,然后是信息的获得和传递,最后是家族的繁衍。
文中多处用到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比较生动。
酿蜜的介绍适当了运用了数据,很有说服力。
科学童话两篇:四季吵架一天,春、夏、秋、冬四季,在一起吵起来了。
夏季说:“我应该是你们的头。
因为我是长果子的季节。
那些花草树木和庄稼正是享受了我带来的充足的阳光才蓬勃成长,最后硕果累累。
”冬季听了,怒气冲冲:“你算什么?我可是给庄稼带来雪水的,没有我,庄稼会变绿吗?我应该是四季的头。
”秋季不同意了:“别小看我,是我叫多少叶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也是我让多少果子成熟,我是有力量的,我是头!”春季发话道:“当头,应该是我,所有人啊,植物啊,动物啊,最喜欢我……太阳听了慢慢地说:“做头的要有所有的本领。
你们谁能把冷、热、雨水、庄稼都—一产生出来吗?”这怎么做得到呢?四季觉得自己理亏,都低头不语了。
“看来,你们只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怎么好当头呢?”太阳又笑嘻嘻地说:“你们还是握起手来,像过去一样,一个接一个,好好地工作,为人类、花朵、鸟儿带来美好的一年吧!”说完,太阳继续工作了,发出了耀眼的光。
四季听了太阳的劝告,感到惭愧。
他们又像以前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来到人间……院子里的悄悄话我们院里有几棵槐树。
每当夜深人静、秋风吹来的时候,老槐树和小槐树就悄悄地说起话来。
小槐树像所有聪明的孩子那样爱提问题。
一个晴朗的夜晚,微风吹拂着。
小槐树晃动着脑袋,悄悄地问:“爷爷,您多大年岁了?”老槐树沙沙地说:“我今年150岁了。
”“150岁,您记错了吧?”小槐树有点儿不相信。
“孩子,我可不会记错。
”老槐树回答说,“我的记性可好了。
我虽然不会写字,但是长一岁,就画一个圈,再长一岁,就在原来的圈外再画一个圈。
人们把我画的圈叫年轮,连书上都是这样写的。
”小槐树又问:“您的头发为什么南面多北面少呢?”老槐树笑笑说:“这是因为南面见阳光多,枝叶就长得茂盛;北面见阳光少,枝叶也就稀少。
所以,人们在野外迷失方向的时候,一看我们的头,就知道哪是南,哪是北了。
孩子,人们把我们的头叫树冠,你知道吗?”小槐树点点头:“我知道。
真有意思,这简直是个指南针了。
爷爷,我长大也会这样吗?”“会,你长大也会这样。
不过,现在人们老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给我们修剪枝叶。
经过他们的修剪,我们的模样变了,就不能指示方向了。
但是我们心里是很清楚的,因为年轮也是个准确的指南针,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年轮密集的一面是北。
”小槐树听得出神了:“我真不知道年轮还可以指示方向。
爷爷,我有年轮吗?”老槐树说:“有哇!你也有年轮。
不过,你的年轮只有七圈,因为你才七岁。
”小槐树又问:“爷爷,您这么大年岁,过去的事还记得吗?”“记得!记得!就连这150年里,哪年干旱,哪年多雨,哪年冷,哪年暖,我都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