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发展史
骨科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未来
骨科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
骨科学,又称为矫形外科学,是一门研究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学科。
它涵盖了对人体骨骼系统的全面了解,包括关节、韧带、肌肉和神经等组织的生物学、力学和病理学。
一、骨科学的发展历史
1. 古代: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尝试修复骨折和进行截肢手术。
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在《论疾病》中描述了多种骨折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2. 中世纪:在欧洲的中世纪,虽然医学知识相对匮乏,但一些医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金属板和螺钉来固定骨折。
3. 近现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和无菌术的发展,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此外,X射线的发现也为骨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二、骨科学的未来发展
1. 精准医疗:随着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未来的骨科将更加注重精准医疗。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型,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已经成为骨科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未来的骨科手术将会更加精确和安全。
3.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通过细胞移植和生物材料的应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为治疗骨关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基于这些技术的新型疗法。
总结来说,骨科学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
面对未来的挑战,骨科学将继续致力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创伤骨科发展史
创伤骨折内固定的发展1902 年在埃及Naga ed Der出土的木乃伊中发现了最早骨折治骨折治疗的历史非常悠久。
El Zahrawi300 年。
公元100 年,阿拉伯外科医生发明了用面粉疗证据,其时间为公元前1852 年,荷兰和蛋清包裹患肢的方法。
中医治疗骨折,据文献记载也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130~200 Mathijsen年,在Galen 早期著作中医生公元开始使用石膏绷带对患肢进行固定。
1767 年,世纪中叶开始对骨折进行持续的牵引治疗。
19 出现了对骨折进行牵引治疗的描述。
Sarmiento使用了石膏与支架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各年后,200 Gooch 介绍了功能性支架。
种石膏材料和热塑支架才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
19世纪上半叶,骨科手术总是摆脱不了感染的困扰,只有在极其良好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骨科手术。
1828~1850 年,欧美的Rodgers 、Cheesman和B?ranger-F?raud等人开始用银丝1870 年,B?ranger-F?raud出版了《Trait de l'对肱骨和股骨进行缝合和环扎固定。
》一书,总结了当时大immobilisation direct des fragments osseuxdans les fractures1870 年法兰西-普鲁量的骨折手术治疗病例。
150 年以前,开放性骨折意味着截肢或死亡。
41%。
由于改善了术后治疗方法,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开放士战争中开放性骨折的死亡率高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股骨枪弹伤的死亡率高达性骨折的死亡率降至80%。
随着对细26%开放性骨折的截肢率和死交叉感染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医生对开放伤口的引流处理,菌污染、于1867 年发明了化学消毒剂,随着巴氏物理消毒法的出现,亡率有所下降。
Joseph Lister外科无菌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为骨科内固定手术的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1875 年,Franz Konig 首次报道使用螺丝钉固定骨其后,骨折内固定手术取得了巨大发展:1907 年,折。
骨科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未来
骨科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科学科是医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壮大。
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骨科学科在治疗和研究各种骨骼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骨科学科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来探讨骨科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骨科学科的发展历史骨科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人类的早期发展阶段,人们对骨骼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狩猎中观察动物骨骼,以及直接观察人类的遗骸。
古代的医学家和外科医生都对骨骼有着一定的了解,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骨折治疗。
到了中世纪,骨科学科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欧洲,一些著名的医学家和外科医生开始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骨骼结构和功能的理论。
一些手术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包括骨折的治疗和骨髓炎的手术等。
19世纪以后,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学科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一些先进的手术和治疗方法被引入到骨科学科中,比如骨科手术、关节置换和骨折复位等。
一些重要的骨科学家和医学家也相继涌现,为骨科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骨科学科的未来展望将会更加广阔和光明。
在未来,骨科学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 生物材料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材料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生物材料的植入和移植将会成为治疗骨折和骨缺损的重要手段。
2. 个性化治疗:随着基因技术和精准医学的发展,个性化治疗将成为骨科医生的重要选择。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分析和研究,医生可以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
3. 机器人辅助手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辅助手术将在骨科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手术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4.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骨科医生教学和手术的重要工具。
骨科全国排名
委员: 邱贵兴候任主任委员: 王岩副主任委员: (4名)曾炳芳裴福兴陈仲强金大地常务委员: (22名,按姓氏笔划为序)卫小春王岩王义生(河南)王坤正王栓科田伟严世贵张英泽杨述华杨惠林邱勇邱贵兴陈仲强周跃金大地侯树勋姜保国赵群袁文高忠礼曾炳芳裴福兴委员: (42名,按姓氏笔划为序)卜海富马宝通马信龙尹培荣王跃王义生(广东)史晨辉刘强刘璠刘尚礼吕龙吕国华吕德成孙天胜朱悦朱振安张伟滨李明李建民李康华杨杰山沈宁江肖德明邹云雯邹德威陈伟高陈安民陈海啸周东生林建华练克俭罗卓荆郑稼姚猛姜建元赵劲民赵胡瑞徐永清蒋电明廖威明穆广态薛庆云陈仲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46岁。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AO(内固定学会)脊柱理事会理事,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
擅长于脊柱外科,尤其在颈椎病、胸腰椎疾病、脊柱畸形与创伤及滑脱的治疗方面达国内较高水平。
“每一位医生都是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当中也包含着失误和教训。
因此,无论他名气有多大,技术有多精,都不能对病人有任何懈怠。
”陈仲强这样说。
在陈仲强的时间表里,患者永远排在第一位。
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挽救生命更重要。
因此,不管是白天黑夜,不管患者是贫是富,只要有急事,他总是随叫随到。
2003年,他的母亲因病在该院去世。
由于该院很多护士都是他母亲的学生,医院准备安排遗体告别仪式。
陈仲强拒绝了,他说:“我是院长,如果职工都来了,肯定会耽误了其他病人的诊治。
对于老人,还是厚养薄葬好。
”在学术上,他始终瞄准医学的最前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在国内率先采用动态椎动脉造影的方法,证实了颈椎病患者头颈活动对椎动脉的影响,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
他还首先系统论述了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率先采用经峡部外缘入路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该病,获得良好效果。
他采用脊柱截骨术治疗各种脊柱后凸畸形,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他在椎间盘疾病特别是胸椎及腰椎疾病的研究、诊断与治疗以及腰椎体滑脱、再次复发病例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很深造诣。
骨科发展历史
骨科发展历史
骨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的治疗。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骨科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在古埃及,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木制的夹板来固定骨折。
在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骨折应该尽早复位”的治疗原则。
在古罗马,医学家加林巴就发明了一种用铁丝固定骨折的方法。
中世纪时期,骨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由于宗教和文化的原因,人们对解剖学的研究受到了限制,这也导致了骨科的发展缓慢。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开始重新关注骨科的研究。
19世纪是骨科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麻醉剂和消毒剂,这使得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同时,人们也开始使用X光技术来诊断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
20世纪是骨科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各种新的材料和技术来治疗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
例如,人工关节的发明使得关节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此外,人们还发明了各种新的手术技术,如微创手术和腔镜手术,这些技术使得手术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21世纪是骨科发展的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3D打印
技术来制造人工骨骼和关节。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造定制化的人工骨骼和关节,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骨科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DDH患儿手术前后足底压力分布及平衡功能的研究
实用骨科杂志第27卷,第1期,2021年1月・37・DDH患儿手术前后足底压力分布及平衡功能的研究孙洁,王楠,李燕华(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北京100035)摘要:目的评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手术前后足底压力分布及平衡功能的变化情况。
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5例DDH患儿术前及术后资料。
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45〜93岁,平均(71士25)岁。
采用Zebris FDM(德国)系统评估患儿的足底压力及平衡情况。
评估平衡功能的参数包括椭圆摇摆区域面积、压力中心路径长度及压力中心平均移动速度。
通过术前及术后的参数对比,分析DDH患儿术后足底压力分布及平衡功能的改变。
结果患者术后1年双侧足底压力分布较术前更均匀,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术后1年代表身体平衡功能的3个参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结论DDH患儿行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手术,术后的足底压力分布较术前更均匀,而身体平衡功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足底压力分布;平衡参数文章编号:1008-5572(2021)01-0037-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R318.01文献标识码:BStudy on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Balance of the Plantar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Children with DDHSunJie,Wang Nan,Li Yanhua(DepartmentofPediatricOrthopaedics BeijingJishuitan HospitalBeijing10003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balance of the plantar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DDH children.Methods From June2013to June2017,25cases of DDH children treated injishuitanhospitalwereco l ectedbeforeandaftertheoperationTherewere12malesand13femalesangedfrom45〜9.3years,with an average age of(7.1土2.5)years.The plantar pressure and balance of the children were assessed using theZebraFDM(Germany)system.Theparametersfortheevaluationbalanceincludedthee l ipseswayarea,thepres-surecenterpathlength,andtheaverage movingspeedofthepressurecenterThechangesofplantarpressuredistribu-tion and balance in children with DDH after operation we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bilateral plantar pressure was more uniform in one year after the oper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犘<0.05).The3parameters representing the body balanc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one year after the oper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Iu-sion For DDH children underwent open reduction and pelvic osteotomy,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plantar pres-sureafteroperationismoreuniformthanthatbeforeoperation,andthebalanceofthebodyissignificantlyimprovedaf-tertheoperation.Key words: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plantar;balance function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疾病g。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黄聪;吕学敏;周达飞;郭源【期刊名称】《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年(卷),期】2018(003)001【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2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7例,女11例.末次随访时,观察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外固定架结构的稳定性,针道感染情况,以及膝、踝关节活动度等;同时使用儿童疗效数据收集工具(PODCI)评估患儿的预后.结果随访1年以上.28例患儿骨折均愈合,延迟愈合2例,平均愈合时间16周(12~28周).所有患儿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未出现畸形愈合,术后均回归正常生活;肢体过度生长6例,但均未超过1cm;膝、踝关节活动均不受限.PODCI评分:移动能力和基本活动能力平均94分,运动功能平均86分,舒适度和(或)疼痛平均89分,个人满意度平均78分,总体功能平均91分(满分均为100分).术后发生针道感染(Paley Ⅰ级)7例,通过加强护理均得到控制.所有患儿的伤口均未发生感染,无外固定架失效情况.结论对于儿童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具有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练、利于伤口的观察及处理等优点.因此,外固定架是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骨折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总页数】5页(P34-37,42)【作者】黄聪;吕学敏;周达飞;郭源【作者单位】100035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100035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100035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100035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开放性骨折 [J], 黄聪;吕学敏;周达飞;郭源;2.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疗效比较[J], 谷铭勇3.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疗效比较[J], 谷铭勇;4.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J], 施伟业5.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施伟业;黄家基;吴江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骨科简介
小儿骨科简介
小儿骨科是专门研究儿童骨骼和关节疾病的医学分支。
儿童骨骼和关节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专门的医生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小儿骨科中,医生主要处理以下问题:
1. 先天性骨骼和关节异常:包括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髋脱位等。
2. 骨折:儿童骨骼比成人柔软,骨折的类型和治疗方法与成人不同。
小儿骨科医生擅长处理儿童骨折。
3. 骨肿瘤:儿童中最常见的骨肿瘤是骨肉瘤和骨母细胞瘤。
小儿骨科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4. 骨关节感染:儿童骨关节感染常见于早产儿和免疫系统低下的患者。
小儿骨科医生会进行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治疗。
5. 步态异常:儿童的步态发育需要时间,一些因素可能导致异常,如扁平足、内外旋股骨等。
小儿骨科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康复。
小儿骨科医生通常需要进行额外的专门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儿童骨骼和关节问题。
他们会使用针对儿童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以确保孩子们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班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班
每年一期,分A、B两组,每年7月份开学,每期招收70名进修生。
A组:创伤科、手外科各半年
B组:小儿骨科、矫形骨科、脊柱外科、骨肿瘤科各3个月(详见第一轮通知)
对骨科进修医师的要求:本科毕业、主治医师、从事骨科工作5年以上(含5年)
骨科进修费用:进修费8000元/全年;
住宿:因我院无住宿条件,故进修人员安排在院外附近招待所,住宿费交招待所。
北京积水潭医院带教情况:来医院进修的骨科医师,每年安排百余次进修课程,均由知名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及高年主治医师授课。
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历史:1959年10月卫生部委托承办。
拟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的程序:从网上下载进修表,如实填好,由单位主管进修部门盖公章认可以后,将进修表寄到:
北京积水潭医院教育处207房间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16793/58516795
备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表适用于各专业医师进修
进修人员申请表
姓名
工作单位
邮编
填表日期。
中国骨科的过去和现在
中国骨科的过去与现在冯传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骨科起源于医学的两大支,即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
祖国医学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唐代(618-907)以来,陆续撰印了关于骨折、脱位治疗和矫正畸形的经典论著,描述了复位手法,小(短)夹板固定及促进循环消肿散瘀的方药(见表一)。
表一.祖国医学骨科历史概略创作者朝代公元年代骨科贡献华佗汉200麻佛散麻醉扩创蔺道人唐841骨折、脱位处理,小夹板《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危亦林元1337脊柱骨折治疗《世医得效方》吴谦清1742总结正骨八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西医东渐,始于明代(1368-1644),经天主教传教士及欧洲商人传入我国。
鸦片战争(1840-1842)之后,建立了一些西医医院和医校。
英国医生B e n j a m i n H o b s o n(1816-1873)取名合信,在广州、上海行医,1987年曾以中文出版《西医略论》,该书有介绍骨折处理和肢体外科的章节。
1950年代,我国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求取祖国医学精华并探索其科学基础。
中西医结合在骨科的第一个重要发现是前臂双骨折的治疗。
中医治疗前臂双骨折,强调“分骨”法,方先之等在解剖学研究中,观察到前臂在旋转的中立位时,桡、尺骨之间的骨间膜张力与间隙最大。
在中立旋转位分骨,骨折四个断端排列成类似单骨骨折的上下两段,很利于整复。
这一发现为“分骨”手法提供科学依据。
小夹板固定前臂骨折不超过肘及腕关节,因之任何活动,均可由上述两关节承荷。
相反,用长管型石膏固定,透视观察证明活动发生在断端之间,不利骨折愈合。
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法研究阐明了骨折愈合需要骨折部静止和肢体活动的一对矛盾获得统一,达到“动静结合”。
这项工作,方先之等曾发表于1963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82卷493-524页)。
1996年C l i n i c a l O r t h o p a e d i c s a n d R e l a t e d R e s e a r c h杂志(323期4-11页),作为“经典论文”重新发表。
G型臂-骨科手术定位的革命
G型臂-骨科手术定位的革命是什么原因使中国最大的骨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医院陆续购买了12台(截至到2014年)G臂?这得从骨科手术中定位设备的进化开始说起。
骨科手术从最早期的无定位设备,经历了在放射科用普通X光机定位,发展到了在手术室用C臂X光机进行手术定位。
C臂的广泛应用确实给骨科医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医疗结果越来越挑剔,使得以前不敢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业进入了手术适应症的清单。
同时,微创手术的发展也对骨科术中定位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骨科医生们开始追求更先进,更方便的术中定位设备来支持高难度、高风险手术的实施。
瑞典斯威麦克公司发明的世界上首台G臂双向X光机biplanar的问世,解决了骨科手术,特别是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中反复定位的问题。
瑞典G臂解决了医生在使用C臂进行术中定位时遇到的问题,其主要临床价值如下:1.世界上唯一可以正侧位同时点片、同时透视及同时显示的设备,精确定位,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2.无需转臂,可缩短手术时间50%。
3.用较少的曝光次数就可以完成手术,减少吃线。
4.减少出血。
手术时间缩短。
5.降低感染发生机率。
6.减少麻醉剂用量。
瑞典G臂减低了手术的难度,使资深医生可以更早放手让年轻医生承担手术重任,有利于技术队伍建设。
在瑞典G臂发明之后,又有公司推出了三维重建C臂、O臂等产品。
但无论从实用性和性价比都不能超越G臂。
国内也有公司模仿瑞典G臂,生产自己的G臂。
但从未有厂家做的像瑞典G臂那样轻巧,耐用,低射线泄露量,高图像品质,低故障率。
瑞典斯威麦克医疗器械公司原本是世界著名的军工产品供应商瑞典SAAB集团旗下的独立子公司。
公司致力于研制生产高端的骨科手术X线设备、X线防护设备、骨科手术模拟器及骨科植入材料,并拥有全套核心技术专利。
公司沿袭了瑞典萨博集团在航空航天、国防安保、汽车制造、野战医疗等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产制造细节的苛刻标准,不断推出独特的,满足特殊临床医学需要的,高可靠性的创新产品。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1年期进修班招生简介
• 64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7年1月第2卷第1期J Clin Orthop Res,Januaiy 2017, Vol. 2, No. 1
•消 息•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1年期进修班招生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受原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委托,自1959年起承担全国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
骨科1年期进修班 常年招生:
学制每期1年,每年7月开学。
招生计划每期招收学员70名,分为A,B两组:
A组进修创伤骨科专业和手外科专业各6个月;
B组进修矫形骨科专业、脊柱外科专业、小儿骨科专业和骨肿瘤专业各3个月。
详见北京积水潭医院官网通知。
教学安排全年安排理论课程百余次,每次课2小时,均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知名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及副主任医师 授课。
报名条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从事骨科专业工作5年以上(含5年)。
进修费18 000元/期。
住宿学员自行解决。
报名方法登陆北京积水潭医院官网下载进修申请表,填写并由报名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加盖公章后寄至北京市西城 区新街口东街31号北京积水潭医院教学楼207室。
邮 编 100035。
联系人及电话孙贵红(010)58516793;
杨林(010)58516375。
儿童骨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儿童骨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骨科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领域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儿童骨科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儿童骨科已经成为医学专业领域之一,专注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的骨骼问题。
骨科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领域是骨折和畸形矫正,尤其是在儿童发育的关键阶段。
随着人们对儿童骨科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儿童骨科专科医生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目前,儿童骨科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儿童骨科的手术和治疗方法更加精确,更加安全。
例如,计算机导航手术系统的应用使得手术过程中的定位更加准确。
同时,儿童骨科还借鉴了成人骨科领域的一些技术,如骨折修复中的内固定技术和螺钉应用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为儿童骨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研究和教育在儿童骨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儿童骨科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儿童骨科医生。
同时,研究机构和专业协会也在积极促进儿童骨科领域的科研和学术交流。
这些努力为儿童骨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再次,儿童骨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儿童骨科的重要性备受重视。
父母意识到儿童期的骨骼发育对成年后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他们更加愿意为孩子寻求儿童骨科专家的帮助。
这也促使了儿童骨科领域的发展,并为儿童骨科医生带来更多的职业机会。
在未来,儿童骨科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首先,儿童骨科将更加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
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儿童骨科将更多关注骨骼的预防保健,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包括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的体育锻炼和营养饮食来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
其次,儿童骨科将更多借鉴成人骨科领域的先进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人骨科领域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技术和方法。
儿童骨科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并将这些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儿童的骨骼问题中,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科普系列小儿外科学发展史
科普系列小儿外科学发展史科普系列小儿外科学发展史发表时间2010-09-17发表者耿伟民访问人次128科普系列小儿外科学发展史一、建国前我国小儿外科及同期国外情况一祖国医学在小儿外科方面的成就有人类以来婴儿出生时断脐由咬断俗称咬脐部到割断剪扎就反映了孩子对外科要求与实践同样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跌打损伤、感染脓肿等小儿对外科的需要和实践更多于成人。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略举祖国医学中有关防治小儿外科疾病的一些文献记载如下秦汉以来就出现为人们熟知的阉人宦官。
quot七岁净身quot就是以睾丸切除为主的quot手术quot。
尽管这是为封建皇帝服务而摧残人的残酷quot手术quot但被害人能够大多数都活下来这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没有一套熟练的操作技术恐非易事。
从泌尿科角度来讲这可能是最早的睾丸切除术的记载了。
早在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关于脐炎的描述quot初生断脐因浴水入脐或尿湿包裹风邪侵入故疮久不痊风入伤经脉则变为痫quot形象地说明了脐炎发生的原因和并发破伤风的可能性。
对于膀胱结石巢氏亦有很好的观察quot小儿石淋者淋而出石也。
其状小便时茎中痛尿不能速出此时自痛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
甚者水道塞痛令人闷绝。
quot宋代著名儿科学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其中不少述及小儿外科疾病如丹瘤丹毒、嗓口、脐风破伤风等。
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一书中对于先天性畸形疾患如并指、缺唇、侏儒、肢废等都有阐述。
元代儿科学家曾世荣著的《活幼心书》中记有quot小儿瘰疬多生于耳后及颈项两旁。
初发只一枚次必连生大小十数缠绕项下累累如贯珠。
逐个先肿作脓穿破。
轻者可愈重者难除。
疮穴流脓终岁不干谓之瘘管quot。
明代医学家王肯堂著的《外科准绳》中也述及许多小儿外科疾病多属感染脓疡。
还有对肠套迭的描述quot儿生五月至七岁有结癖在腹成块如梅核大来去或似卵大常叫痛者左胁下名痃气右胁下名癖气如面黑目直视泻黑血口鼻手足冷不进食者死。
骨科疾病的医学史和文化传承
骨科疾病的医学史和文化传承在人类发展史的长河中,骨科疾病一直是人类身体健康的难题。
从最早期的古代文明到现代医学,骨科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骨科疾病的医学史和文化传承。
一、古代文明的骨科治疗在古代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骨科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传统的草药疗法。
例如,古埃及人在治疗骨折时使用的草药有木香和丝柏等。
此外,古印度和古中国也有类似的草药疗法,如在印度用姜和大蒜熬制的药水来治疗骨科疾病。
但是,古代文明中骨科疾病的治疗并不仅仅是草药疗法。
在古埃及,医生还通过绷带和木板来固定骨折的部位。
而在古中国,古代医学家华佗发明了“白洋河定骨法”,可以固定骨折并加速愈合。
二、现代骨科医学的起源虽然传统的草药疗法和固定方法对骨科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骨科疾病的治疗方式得到了重大的革新。
19世纪末,英国医生威廉·欧文·斯通(William Owen Stone)开始研究人体骨骼的解剖和生理学,创建了现代骨科学的基础。
他发现人体的骨骼是和周围的组织连续的,而不是独立的部分,因此人体的骨骼病变会影响到周围的组织和器官。
20世纪初,美国医学家休斯顿( Virgil. P. Houston ) 创立了脊椎矫正学校,开展了脊椎矫正术和脊骨神经运动学研究。
这是骨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现代骨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20世纪30年代,著名骨科医生安立果(Gavril Abramovich Ilizarov)发明了伊利扎罗夫外携式骨科床,这种床可以使患者受到适当的拉力,对骨骼进行拉伸和治疗。
三、骨科医学的文化传承除了医学发展的历史,骨科医学也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骨科医学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医学领域之一。
特别是在古代,骨科医学是与传统武术密不可分的。
中国传统武术与骨科医学有着极大的联系。
武术练习者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免在激烈的训练中受伤。
【骨科 关节资料】第三代骨水泥技术——积水潭
评估结果
• 年轻患者:
•
<50岁 共计21例31髋
•
除前2例AS余共计19例27髋
•
随访时间51个月(27-88)
•
术前评分平均 28分
•
术后评分平均 94分
•
优良率100%
评估结果
• 影像学评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股骨侧假体骨水泥固定质量全部A级
• 股骨侧无肯定松动
• 髋臼侧无肯定松动和濒临松动
评估结果
例髋
12 12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手术方法
• 手术入路:
•
外侧Hardinge入路 64例 78髋
•
后外侧入路
3例 4髋
• 假体:
•
ScanⅡ型髋假体 (瑞典)
• 骨水泥:
•
palacos骨水泥 (德国)
•
手术方法
• 假体固定: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即在
•
第二代基础上加用
• 真空搅拌骨水泥
壳,保持假体前倾15度,稳定10min直到水泥凝固。
评估方法
•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
• 优 90—100分
•
良
80—89 分
•
中
70—79 分
•
差 〈70 分
评估方法
• 股骨侧假体固定质量:Barrack标准
• A级:股骨髓腔完全由骨水泥充填,骨水泥—
• 骨界面呈一片白色,无透亮带。
• 真空搅拌还能减少骨水泥—假体界面的孔隙以及未能结合在一起 的骨水泥颗粒的数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精图治,风雨兼程—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发展史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从设立专门收治小儿病人的房间到正式建立小儿骨科病房,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和努力,目前的小儿骨科拥有两个病区、共77张病床,全日专科急诊、门诊,形成了医、教、研全面发展并且特点突出的良好势态。
小儿骨科的今天凝聚着许许多多医护人员的智慧、心血和奉献。
历史回顾:小儿骨科源自创伤骨科的矫形专业组,50年代末期及60年代初期,骨科的小儿患者分散收治于矫形、创伤、手外等各专业组。
矫形组收治的小儿病人主要为先天畸形、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及少量的骨肿瘤与类肿瘤疾患。
早期王桂生、周同轼、宋献文、崔甲荣、郭兴唐、郭荻萍、梁栋等医生都参与小儿矫形的治疗,对于罹病儿童最为关注的是中国骨科泰斗孟继懋教授,60年代初期在孟老指导下由崔甲荣医生主管集中收治过一批小儿麻痹病人,其中大部分为儿童,王承武医生当时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了此项工作,治疗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1962年张光铂教授协助梁栋教授在国内最先引进了当时先进的Zahradnicek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1963年将原北楼一层日光室改为小儿病室,共设10张小儿病床,形成了小儿骨科最早的雏形。
1964年9月,在时任积水潭医院院长的孟继懋教授积极倡导以及张彤、郭子恒、徐化民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崔甲荣、郑允谊等同志经过一个月的积极筹备,将门诊楼三层东侧原女医生宿舍改建为小儿骨科病房,设病床36张。
新组建的创伤骨科小儿组医生有崔甲荣、梁栋、贾佑民、荣国威、吴仲秀、崔寿昌、范源等,郑允谊、李琇增担任正副护士长。
小儿病房成立后立即开始了小儿骨科专业组的第一次创业过程。
1965年崔甲荣医师率先引进髋骨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手术)。
此后各种小儿矫形治疗相继开展,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不幸的是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被完全打乱,创伤骨科各个专业组分工亦被打乱,甚至医护分工也被混淆,小儿病房刚刚开创的大好局面损失惨重。
70年代初期进行了数次骨科人员调整,其中1971年崔甲荣、荣国威调出,程绪西、苏碧兰调入小儿骨科。
1972年贾佑民、吴仲秀调出,王承武、高国训等调入。
1973年重新组成的小儿专业组成员有梁栋、王承武、苏碧兰、高国训、范源、郑允谊、范丁安、史颖奇等,李英莲、夏丽英先后担任小儿病房护士长。
随着政治形势的逐步稳定,小儿病房也开始了其二次创业的进程。
其间得到重新工作的孟继懋院长对小儿病房的工作给予鼎立支持,孟老虽然年事已高仍按时参加小儿病房的查房,有问必答,耐心地讲解如何认识小儿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诸多方面的疑难问题,分析病情变化,引导大家自己判断并最后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为小儿骨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结束后,小儿专业组的业务得到飞速的发展,1983年改为独立的科室,1986年为配合院内改造而暂时迁入西楼三层,设立病床36张。
1989年迁入新北楼一层小儿骨科病房,设立病床46张,王金玉担任病房护士长。
这段时间小儿骨科专业工作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常见的儿童先天性畸形的治疗方法系统化,如对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最早提出闭合复位前行髂腰肌松解与有限制动的观点;对适龄患儿比较早地引进各种类型的髋臼成型术式,尝试并总结了对学龄儿童手术治疗的规律与利弊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治疗的水平。
此项工作在国内是领先的,也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和赞扬。
同时对儿童相对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例如先天性高肩胛症、先天性垂直距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先天性尺骨假关节、半肢骨骺异样增殖;复杂的周身多发畸形如多发关节挛缩症、成骨不全等都在国内领先开展治疗工作,并率先发表论文。
对一些过去不太认识的软组织挛缩,如臀肌挛缩、三角肌挛缩、股中间肌挛缩、髋外展肌挛缩等也都较早地开始治疗,形成了较为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
在学术会议上报道后起到了指导基层医生工作的目的。
对儿童肘关节骨折与骨骺损伤做了比较多的工作,特别是较早地开展了陈旧性肱
骨外髁骨折与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探索出成功的系统经验。
对儿童股骨头骺无菌性坏死、小儿麻痹的肌力重建、距下关节外融合、类肿瘤疾患、髋内翻等均有论述。
在国内比较早地开展了肢体延长工作。
自80年代初期,恢复高考后的医学专业毕业生陆续进入到小儿骨科。
郭源、王丽、朱振华、崔泓、俞志涛、安捷等先后来到科室工作,增强了科室的后备力量。
1986年小儿创伤急诊从成人创伤中独立出来,建立了24小时全日小儿创伤急诊。
此时的小儿骨科已经形成有自己特点、同时又全面发展的特殊专科,在国内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梁栋、王承武先后被选任中华小儿外科学会矫形学组的学委与副组长,王承武被接受为北美小儿骨科学会的通讯会员。
进入90年代,小儿骨科的工作量不断扩大,1997年在急诊楼地下室增设20张周转病床,2000年6月在北楼地下室正式开设第二个小儿骨科病房,设病床30张。
至此时小儿骨科共拥有病床数77张,成为国内最大的小儿骨科专业科室。
董秀丽、李燕华分任病房护士长。
1993年,张建立调入小儿骨科工作,开展了治疗脑瘫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
1995年王承武退休,范源担任小儿骨科主任,范丁安任科室副主任。
为适应科研工作的要求,建立小儿骨科资料室,配备专职资料员负责资料的收集工作,代少君等护士分期担任资料员工作。
1996年郭源任科主任助理,1998年范源退休。
郭源接任小儿骨科主任,范丁安任副主任。
2002年朱振华担任小儿骨科副主任。
90年代至21世纪初,小儿骨科经历了人员剧烈变动的过程,并逐步趋于稳定。
在保持了科室优良传统和临床优势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多发骨折的抢救和治疗、儿童骺损伤的骺开放术、类肿瘤疾患的多种选择治疗、肢体延长、儿童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发育性髋脱位的规范化治疗等等方面继续保持在国内先进水平。
小儿骨科今天的辉煌是一代代前辈们艰苦创业、辛勤耕耘的结果!特向为小儿骨科发展壮大付出过心血、奉献了聪明才智的医生和护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们也深深地怀念为小儿骨科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范源主任和范丁安主任!
附表:小儿骨科人员名单
1964年9月建科时人员
医生:崔甲荣梁栋贾佑民荣国威崔寿昌吴钟秀
护士长:郑允谊李锈增
护士:林保关淑泉李润袁永玲赵云清邓秋芬杨幼兰侯东华
护士助理:李淑惠
2005年12月科室人员
科主任: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