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霞之死 揭示了“平凡世界”的真相
理想与现实的痛苦交织——浅析《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理想与现实的痛苦交织——浅析《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悲剧结局的必然性■唐恬甜/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平凡的世界》中描绘了许多出身背景相异、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其中豪迈奔放、开朗独立的时代女性田晓霞,是主角孙少平的恋人,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之一。
而她最后的结局却是在抗洪救灾中牺牲,其中她的悲剧性结局也反映出了一定的必然性,其中有时代的牵制,也有作家路遥个人经历背景的影响。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田晓霞 悲剧结局 时代背景 路遥经历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时代和历史的背景一直笼罩在每一个人物的身后,其间反映的我国城乡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前后长达十年间的社会历史风貌,更是映射在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个家庭和家族身上。
在文中叙述了孙少安、孙少平从少年时期到青年时期,再到成年时期的一系列故事。
《平凡的世界》中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有典型的农村妇女葛秀莲、孙兰花等,还有新思想和旧传统相结合的矛盾者田润叶,而她的妹妹田晓霞则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形象,于少平来说是一位完美的恋人,于田福军来是一个令人骄傲的女儿,于领导同事来说更是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
正是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却在工作岗位的奋斗中随着洪水永远地消逝了。
我们为之流泪,为之惋惜,但从深层的社会和心理层面上分析,田晓霞的悲剧结局似乎在那个时代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田晓霞的死,包含着时代的无奈之感和作者自身的创作影响。
一、理想撞上现实的“头破血流”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田晓霞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善良,应该是《平凡的世界》中塑造出的最美好、无暇,也是最为理想化的人物,可以说田晓霞是一位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下茁壮成长的现代知识女性,她具有现代知识女青年的浪漫、率直、坚强的性格品质,在田晓霞与孙少平交流和对话的故事情节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田晓霞的理想抱负与壮志豪情。
当田晓霞步入大学的殿堂之后,便成为了孙少平的人生导师,在孙少平历经困境时给予鼓舞,当孙少平由县城走向城市的过中,田晓霞更是对其进行了人生引领,不断引领和指导孙少平走向成熟。
【名著细读】《平凡的世界》田晓霞:热爱生活的姑娘最迷人

【名著细读】《平凡的世界》田晓霞:热爱生活的姑娘最迷人【作品简介】《平凡的世界》是乡土作家路遥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的农村与城市“交叉地带”的时代之歌,塑造了黄土高原上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书写了乡村以及城镇十年间的变化。
选文讲述的是田晓霞在电影院门口,意外遇到了昔日好友——已经在城里打工的孙少平的景象,两人之间的情感变化、升华,惺惺相惜的“革命般的友谊”,以及两人的爱情悲剧,都令人唏嘘。
原文解析少平晓霞街头重逢①少平不知不觉遛达到了南关,这里离地委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本城最大的影剧院,他很想去碰碰运气,看现在放不放电影。
②他正在人群瞎挤,突然愣住了。
他看见田晓霞穿件米色风雨衣,两手斜插在衣袋里,正在几步远的地方微笑着看他。
他僵立在原地,脸顿时象火一般烫热。
(孙少平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窘迫脸发烫,而是因为自己当初没有回复田晓霞的信,主动断绝了与晓霞的联系。
时隔多年后再次见到晓霞,孙少平为当时的做法感到羞愧,同时在大学生田晓霞面前,他也有几分拘谨。
)③她走过来,仍然微笑着,伸出手,说:“我以为这是在做梦。
”④“是……我也这样认为……”他握了握她的手。
一阵难言的沉默。
⑤“你现在是去看电影呢?还是到我家里去呢?”她掏出一张电影票递到他面前。
⑥“不,你去看吧……我……”他的脸仍然象火烧一般。
“我已经看过一次了……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建议你也别去看了,咱们到我家里去吧!”晓霞似乎故意表现出一种矜持的态度,但显然很难掩饰她的激动。
田晓霞显然比孙少平更快适应了这场重逢会面,一方面得益于田晓霞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给予了她这样的自信,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田晓霞在两人关系中是采取主动态度的,她是一个敢爱敢恨、勇敢热烈的女孩。
重逢时的激动为感情的升温打下基础,两人的故事由此重新展开。
⑦少平看见,晓霞已经完全是一副大学生的派头了,个码似乎也比中学高了许多。
一头黑发散乱地披在肩头,上面沾着碎银屑似的水珠。
合身的风雨衣用一根带子束着腰,脚上是一双棕色旅游鞋。
浅论《平凡的世界》中情节与人物的失真

浅论《平凡的世界》中情节与人物的失真《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并且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的名作,被许多名人称为激励年轻人奋斗的动力源泉。
但是,文章情节和人物的一些缺陷很明显影响了小说的深刻性和现实性,使小说带有一些鸡汤体,说教性的缺点。
首先,田晓霞的突然去世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情节“机械降神”般的操纵。
在原著中,田晓霞是在一、次洪水中为了救人而去世的。
这时,晓霞正与少平处于热恋之中,二人的感情可以说即将修成正果。
甚至晓霞去世的时机也十分巧合,就在与少平约定见面的期限前,更体现了作者对于情节的操纵。
这使得晓霞的去世十分突兀。
当然,这些操纵只能说是小的问题,看似瑕不掩瑜,无伤大雅。
但笔者推测,作者在二人即将修成正果时刻意安排晓霞去世,是否有避开由于两人家庭地位的巨大悬殊而导致的潜在矛盾冲突之嫌呢?我们畅想一下,如果按照作者本来的情节自然展开的话,那么二人将走到彼此见父母,谈婚论嫁的阶段,从此,这段感情就从两个人的事上升为两个家庭的事。
而在作品讲述的时间,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两个家族的必然会因二人的婚恋生活产生诸多的矛盾。
在这背后,事实上隐藏着千百年来“门当户对”社会观念与新中国建立后名义上确立自由恋爱观念间的种种矛盾。
这本是一个很深刻的社会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是一个热议的问题。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写下去,本可以增加作品思想上的深刻性,拓宽情节展现视角的广度,这会使得作品的现实主义性更加鲜明。
当然作者也可以选择塑造两个开明的家庭,顺利地同意两人的婚姻。
但这样也许会损伤到作品的现实主义性,变得有些理想化,不过作者事实上并没能避免理想化这一点,在后面将会详细论述。
至于秀莲之死其实在情节处理上与晓霞去世类似,都是作者对于情节的操纵。
秀莲去世也是在少安的二次创业处于红火期发生的。
按照一般的理论,情节的安排是按照作者意愿的。
很明显,作者的这一安排是为了传达人生是悲喜交集的这一理念,但作者后面为了迎合主旋律,或者说改革小说的同病,着力在描写少安之后的事业,试图体现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普通农民靠勤劳致富的主题。
田晓霞之死揭示了“平凡世界”的真相

田晓霞之死揭示了“平凡世界”的真相田晓霞之死揭示了“平凡世界”的真相田晓霞之死揭示了“平凡世界”的真相田晓霞:她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的女勇士。
她敢想、敢说、敢做,她是一个异彩的存在,她不仅自己光芒四射,同样感染着在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更是少平身边温暖的太阳。
如果没有晓霞,好像整个故事就会黯淡许多。
她的性格是那样的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当你遇到这样的朋友,怎么能不被她的精神所激励?她虽是干部家庭的子女,却没有干部家庭子女的做派;相反,她是那样的正直勇敢、淳朴又美好。
她似乎从不知“畏惧”是何意,她敢于批判虚伪的社会现状;真心实意地想尽办法帮助少平赚得更多的学费,又努力维护对方的自尊心;更敢于向心爱的人先一步表达内心的感情。
在孙少平与田晓霞浪漫主义的爱情不断发展中,而作者无法冲破平凡的世界这一篇文章现实主义写作的基调,所以用田晓霞之死来处理这一爱情的结局。
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疑惑,路遥为什么把这个故事叫做《平凡的世界》呢?什么才是平凡的世界呢?故事快结束的时候,看到田晓霞的死,秀莲的死,田福军的孤独,我终于明白了,路遥笔下的平凡世界,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
其实,非常简单,路遥的脑子里,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想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也可以叫做真实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虽然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但是,脑子里,总是希望自己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
所以,现实中,绝大多数影视作品,都是在讲理想世界的故事,在画大饼,因为,这些大饼符合普通人的.普遍需要,市场大得不得了。
而真正反映现实世界的作品,往往凤毛麟角,《平凡的世界》,恰恰就是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把一个人从理想世界拉回到真实世界,这种做法虽然非常残酷,但这就是路遥要表达的平凡世界,非常了不起。
在理想的世界里,我们自己会很完美,无所不能,我们喜欢的人也很完美,经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
路遥也是如此,他喜欢田福军这样的大官,田福军就很完美,一心为公;他喜欢贤妻良母型的婆姨,秀莲就很完美;他喜欢完美无瑕的爱情,田晓霞就是神仙姐姐;他喜欢抛开世俗,做精神上的贵族,所以,笔下的少平是他的男一号,近乎完美,什么都没有,但活的很崇高。
田晓霞为什么必须死掉

田晓霞为什么必须死掉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而虚构最讲究的是故事布局。
在故事布局中,情节的冲突越强烈,所产生的情节张力就越强。
也就是说,田晓霞越是死去,对读者的冲击也就越大,读者反而越容易记住,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都都是悲剧。
2、在《平凡的世界》的叙事逻辑上,其实路遥早有预谋。
田晓霞一出场,就被路遥描绘成一身男孩子气,且颇带理想主义色彩的知识女青年。
田晓霞一类的女性是路遥青睐有加的人物类型,她们往往富于独立的冒险精神,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田晓霞会牺牲不是路遥刻意为之,她这样的女性在路遥的描写下:注定会去参加那场抗洪救灾,也一定会去救那个被困于洪水中的小女孩。
这是田晓霞的个性以及她纯善的正义感所致。
4、除了有田晓霞的个性与品质所致,更为重要的是:田晓霞的死是孙少平三观甚至人生境界发生根本升华的关键事件。
5、正是因为田晓霞的死,孙少平才逐渐放下对于煤矿之外的世界的想像,直至全身心融入了煤矿。
这是路遥塑造“孙少平”这一精神偶像,同时寄托他本人满腔理想主义情怀的必经之路,也是路遥才会有的处理方式。
田晓霞形象体现着“自由”的意义在于学会驾驭自由,而不让它趋于"放任”。
在爱情生活中乐于投入的田晓霞,对于社会事业也乐于投入,以至达到献身的高度。
这位解放运动的先驱也是社会建设的先驱。
她像勇纡投身解放运动一样地勇于投身抗洪斗争。
她的智慧、风度、忘我精神在短暂的抗洪一幕中得到升华。
田晓霞的死亡是以“平凡”情节见长的《平凡的世界》众多主人公发生的唯一的死亡,但又是最为不朽的。
她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另一个更年幼的生命。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一书时,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经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并且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哀伤之情,打电话把远在外地的弟弟叫到跟前,只是告诉他这样一件事情:“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仿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似的。
他是如此的钟爱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以致于为这个美丽生命的消逝而情不自禁地洒下悲伤的泪水。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最后真的死了吗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最后真的死了吗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最后真的死了吗一、田晓霞真的死了。
作者安排田晓霞早死的原因如下:1、因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田晓霞不死,孙少平一定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的煎熬,而田晓霞一死,他就能彻底回到现实中,脚踏实地追求自己的生活幸福。
而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作者的一个解脱,因为田晓霞不死,作者很难在与整本书真实性风格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更好的演绎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感情。
或者说作者在所处的年代,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并且他知道还会有更大的变化,但他却不能准确预测社会趋势,因此为了保持真实性,他选择了让田晓霞戏剧性的死去。
田晓霞的死保持了作品的真实性,或者说杜绝了出现不真实的可能性反应,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无奈与那个年代带给作者的不确定的感受。
2、田晓霞是一个神化的形象,当然不能存在于世界上,所以,她只能死去。
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否则,这个作品就会是必然的败笔,如果楼主不信,可以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就知道了。
田晓霞的存在,更多是象征意义,象征了路遥对于美好东西,诸如爱情,理想等的向往。
这些东西的幻灭,方能让读者和主人公回到现实。
二、作品简介:《平凡的世界》是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由毛卫宁执导,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刘威、吕一、尤勇、汪芦云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著的追求的故事。
该剧于2015年2月26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
三、剧情简介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文革的余波仍在社会各个角落震荡,无情摧毁著每个人的生活。
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孙少平(袁弘饰)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即使在好友田润生(尹智玄饰)面前也不愿展露寒酸的一面。
他和地主家的女儿郝红梅(汪芦云饰)虽然身份有着天壤之别,类似的心境则让他们彼此相知。
哥哥孙少安(王雷饰)是家里的脊梁骨,父亲的意外去世让他必须选择更加坚强,他与润生的姐姐田润叶(佟丽娅饰)青梅竹马,互有好感,怎奈那时的爱情身不由己,有情人儿往往无法走到一起。
田晓霞之死

田晓霞之死读罢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巨作,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似乎还不能马上从书中走出来。
在我读到田晓霞因在洪水中救落水女孩而英勇牺牲的时候,我是万分悲痛的。
我就像是被作者打了一棒,久久不能清醒和平静。
前文似乎没有任何暗示,因此我对她不幸的结局没有任何心里准备。
在恍惚之中,我是如此痛恨作者无情,将如此一位脱俗的女子给剥夺了性命。
在之后的几天里,我仍然为一位小说中人物的逝去而伤痛。
在我知道田晓霞的结局之前,我自以为不是很庸俗的推断她最后该是顶住家庭的压力和孙少平结合的。
孙少平是双水村一个乡巴佬,和原西县副革委主任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是高中同学。
在高中时,两人在对时事人生等问题的思想交流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两人身处不同的阶层,田考上了黄原师专,孙随后赴黄原打工,两人的生命航线似乎再也不会交汇。
但两人在电影院门前的邂逅,拉开了两人感情继续发展的序幕。
通过周六孙在田父亲办公室借书并与田交流思想这一浪漫的秘密活动,两人之间迸发出爱的火花。
他们相约到麻雀山,在一棵木梨树下的一个拥抱一次接吻定义了两人新的关系,并相约两年后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会面。
但两人身份相差悬殊,我原先料想两人注定是和孙少安(少平哥)与田润叶(晓霞堂姐)悲剧式的结局。
孙少平很有自知之明,他身为铜城大牙湾煤矿工人后面对当了省报记者的田晓霞,内心无可避免的产生巨大的自卑,对这份感情充满了悲观情绪。
但田一次次热热烈烈的爱表现,似乎让他看到了这份感情冲破束缚的曙光。
孙少平沉浸在爱的潮水之中,他忘却了煤矿生活的辛劳,干活甚至有点心不在焉。
可就在临近他们相约再次相会的时间时,作者充斥全篇的悲剧式风格在田牺牲的事迹上得到了体现。
田随省领导乘机到了省南部被洪水吞没的城市做跟踪报道。
当田听到洪水中有一个女孩在喊救命时,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将一块浮木推给了女孩,接着是一个浪头将她吞噬。
孙少平在赴约之前,早就把两人的终身大事想好了。
他准备趁这次回黄原,赴约后将田带回双水村面见父母。
试析《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1)

论《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摘要:路遥作为当代文坛上一位璀璨的星星,他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
仅仅活了四十来岁,但他却为世人留下了几百多万字的文化遗产,其中,《平凡的世界》获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是一位用心和生命创作的作家,他的小说气势磅礴,令人震撼心灵。
在他过世多年以后,其作品仍越过时代的变迁,被阅读者所喜爱,尤为青年人,到现在仍把《平凡的世界》看成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本论文通过对《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悲剧性和爱情悲剧性的叙述,分析造成他们命运悲剧的原因。
在《平凡的世界》中,悲剧性贯穿始终。
为何作家路遥要给《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赋予悲剧的命运呢?我个人认为这和作家自身的经历以及悲剧性的艺术追求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人物悲剧悲剧原因悲剧意识路遥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仅仅活了四十二岁,但他却为世人留下了三百多万字的丰厚遗产。
其中,《平凡的世界》获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和良知进行创作的作家,他的小说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在他逝去多年以后,其作品仍越过纷繁喧嚷的时日,被众多的人所喜爱,尤其是许多青年人,至今仍把《平凡的世界》视为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平凡的世界》立足于特定的时间(1975——1985)和空间(陕北黄土高原),全景式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陕北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从苦难中自我救赎、寻找生存之路。
但是,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悲剧色彩一直笼罩着这块苦难的大地。
作品中的主人公一直在承受着来自生活道路方面和爱情方面的悲剧。
可以说,路遥把他的悲剧理论真实含蓄地、毫不夸张地、一点一滴地渗透到这个叫做双水村村民的普通生活中来。
作品中虽然没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但是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真实的悲。
究其原因,作品中的人物的悲剧命运是由社会、性格、宿命造成的。
为什么作家路遥要给他笔下的人物赋予悲剧的命运呢?一、人物悲剧命运的表现作者一开始写到:“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弥补浪漫与现实的裂痕——解读《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之死

弥补浪漫与现实的裂痕——解读《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之死黄海荣【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3页(P87-89)【作者】黄海荣【作者单位】江西宜春市丰城四中【正文语种】中文作为“改革先锋”,路遥以其作品《平凡的世界》鼓舞了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
作为省部级高官的女儿,田晓霞善良、大方、热情、敬业。
煤炭工人孙少平以自己的热爱劳动、执着,赢得了工友们的尊重,赢得了田晓霞的爱恋,赢得了惠英嫂的体贴,赢得了金秀的追求。
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发展得纯粹、唯美,如梦、如幻。
这着实让世间一切处于困境的青年看到了希望。
然而,一朵乌云飘来,遮蔽了晴朗的天空,田晓霞的意外逝去给世人留下了难解的伤痛,等待着读者去解读。
一、生命的逝去成就文学之美田晓霞的离去使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强化了作品的悲剧之美。
田晓霞的根虽在农村,但她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母亲是医生,父亲从普通公务员一直做到省部级高官。
家庭温和、平等、自由的环境为她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她大胆、敢于超越自我,作为一名记者,亲自下到险象环生的矿井,在暴雨之夜赴前线捕捉洪水中灾情的第一手消息……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用青春的魅力展示了一代不褪色的新的女性形象,其风采令人难忘。
男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堪称完美的男子汉。
他外表俊朗,关心家人,热爱劳动,热爱阅读,在工作中能文能武,是一名好矿工、一位好班长、孙家的好儿郎。
田晓霞走后,孙少平有过迷茫,但很快他便意识到“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
面对打击,孙少平选择勇敢地站起来,满怀信心地生活下去,从而,男主人的完美形象中添了一份坚强的亮色。
两个相爱的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令人叹息。
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作者设置的感情线索。
孙少安与田润叶,金波与藏族姑娘,一对是青梅竹马,一对是浪漫飘逸,很美,却都未能走到一起。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平凡的世界》是著名的作家路遥的一部小说,它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被誉为: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一次逛书店的时候再次看到了这本书,于是我就把它买回去再次读了一遍。
这本书讲得是中国70年代到80年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孙少安和孙少平,因为作品有一百万字,我怕自己看不完,所以事先看了一遍电视剧。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在被同学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渐变得恶劣,后来郝红梅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他与县里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并在晓霞的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
而此时哥哥少安一直在家里劳动,他和田福堂的女儿田润叶互相都有爱慕之心,但是却遭到田福堂的反对。
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只得含泪和父亲介绍的一直对她有爱慕之情的李向前结婚。
这时农村生活混乱,又遇上旱灾,田福堂为了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竟出了人命。
为了“农业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弄得怨声载道。
小说的人物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些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和他们平凡的生活,通过描写揭示了大时代变化下农民的弱点。
路遥为我们讲了一个平凡的世界,但平凡的世界有不平凡的人生。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感到: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不公,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每个虚度人生的人都应该读一下《平凡的世界》。
只有保持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才能使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出不一样的成绩。
我们面对生活一定要有积极的态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时常在想,那些经久不衰的小说名著,是不是能比得过开在阳光下的鲜花,是不是能比得过山峰上停歇的老鹰,是不是能比得过珊瑚丛中那些贝壳里的珍珠?我不知道,但我要告诉所有爱读书的人,你一定要尝试着去读《平凡的世界》。
田晓霞:美丽光环下的悲剧命运-精品文档

田晓霞:美丽光环下的悲剧命运鲁迅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给别人看。
田晓霞就是《平凡的世界》中最美好的部分,而最终,路遥给她的结局也是最令人痛心的。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本小说化的家族史,在1975年到1985 年这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高度浓缩了中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书中的人物就生活在这样一片平凡的土地上。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面说过:“既然我一直不畏惧迎风而立,那么,我又将面对的鼓励或者说将要进行的挑战,就应当视为正常,而不必患得患失,忧心忡忡”。
【1】路遥不赞成传统大团圆结局的小说模式,想要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小说的结局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田晓霞作为作品中最完美的女性,不仅是路遥的理想型,更是许多男性心目中的女神。
田晓霞无疑是漂亮的,她有思想,有文化,在追求爱情上勇于打破世俗。
她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的女勇士。
她敢想、敢说、敢做,她是一个大放异彩的存在,她不仅自己光芒四射,同样感染着在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但也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较之孙少安与田润叶“平民式”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则带有浓厚的现代意味。
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孙少平,他将“艰苦的生活”当成“苦难的学说”。
他能时刻充满激情、充满斗志。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领导家庭出身的田晓霞美丽大方,才华出众。
她深深地爱着她这个“掏煤的男人”。
在建筑工地上,她去找孙少平,不顾建筑工人的粗鲁叫喊,她很自然地进入孙少平的房间,看到他的被褥破破烂烂之后,主动给他更换了新的,并留下一张纸条:“不要见怪,不要见外。
田”。
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地道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她比田润叶更加勇敢,更具有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
而这个“掏煤的男人”也敢于向她靠近,孙少平没有像他的哥哥孙少安那样直接将爱情的失败归结于现实的差距。
人都具有双重属性,作为自然人,晓霞和少平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征。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1今天终于读完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一书。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陕北气息,书中有陕北农民憨厚纯朴的性格,也有爱情的圆满与破碎。
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两个,一个是煤矿工人,一个是贫苦农民,他们的命运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孙少平,上过高中,当过老师,也当过工人,推过车,也扛过石,但他从没有向命运低过头,一直朝着理想奋斗着。
他一生中喜欢过郝红梅,田晓霞,但田晓霞在采访过程中不幸牺牲。
孙少安上过高小,一辈子当着农民,但他骨子里有一股不屈的精神,踏实肯干让他在农村先富了起来。
他与田润叶青梅竹马,就是因为穷,不得不分开;秀莲是他的婆姨,她深深地爱着孙少安,但好人命薄,秀莲后来得了肺癌。
孙少安、孙少平接触过的女人中,比如:郝红梅,田润叶,金秀,田晓霞我十分喜欢田晓霞,她虽生在干部家庭,但却没有干部子女的傲慢和焦躁,她不但人长的十分好看,而且踏实能干。
大学毕业后投入到艰苦的记者行业中。
孙少平和她志同道合,经常聊文学、聊人生、聊理想,她的品质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路遥先生构思这部小说花了整整三年时间。
在那三年时间中,他到煤矿里住了好几个月,并采访了许多领导,了解了十年间所有的人民日报,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有他的批注,可以说路遥先生写这本《平凡的世界》是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到了里面。
路遥的一本小说《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就是他在写《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写的。
我可以脑补一下,路遥先生在灯下写作,写到早上5、6点钟,睡上三四个小时,起来继续写,真的是他呕心沥血得来的成果啊!路遥先生用一生,用文字为我们描绘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2经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终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日,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有着一句台词让我深为触动:“事实的真实本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哪怕我不情愿,却又能改变什么呢?”现代女作家龙应台曾在其著作《菩提本非书》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人生就是一条线往前走,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语言的力量总是在阅读时抨击我们的心灵,而放到现实中去我们却很难能做到我们所向往的心态。
本书中的其他人物故事同样很精彩,例如李向前和田润叶,李向前是一位非常痴情的男子,而他的婚礼却仅仅只有一纸结婚证,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了。
在田润叶离开他的日子里他度日如年,没日没夜借酒消愁。
直到有一天,他因为事故而残疾了,而就在此时田润叶终于醒悟,终于回到了真心实意对她好的李向前身旁,陪伴着身体残疾的他。
此时我想到了《锦瑟》里的一句诗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得以实现,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书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孙少安,他一生经历了太多了,每天都是在人生的高潮和低潮里往返。
为了活下去的他,为了改变自己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每天每夜都是在勤奋地干活。
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和贺秀莲也算是“一见钟情”,婚姻美满的滋润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妻子对他的爱与支持让他大胆地去拼搏,去赢得那属于自己的未来。
就这样,潮起潮落。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
我坚信,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为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
”古人也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
”孙少安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风雨来临之日是怎样的胆怯,更夸张的还有人去跳楼,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爱,当我们抱怨生活带来的忧愁,有可曾会记得那些淹没在历史的泥土中的那些传奇人物,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
所以,忘记一时的苦感,去寻找永恒的快乐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我最近一直在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一共三大本(上、中、下),这个“食粮”可真“厚实”啊!但是并不难“啃”。
《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死及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理解

《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死及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理解《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死及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理解田晓霞之死是作者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作者本身浪漫主义色彩的冲突下一个必然的结局。
孙少平——孙玉厚的二小子,在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的眼中,我们的主人公在他未来的恋人的父亲就是这一个简单的印象。
而就在这一段的场景里,虽然,田福军在家中,但作者始终以田主任这一官衔称呼,暗示著差别。
在孙少平与田晓霞恋爱时,作者巧妙的没有安排孙少平与田福军的见面,作者现实主义的写作目的无法用中国人一贯的价值观念来处理这一种两个阶层的碰撞,如果在文中,作者将孙少平刻画成一个寒门出身的大学生,田福军也许能够接受,因为田本人也就是这一型别,但由于作者对孙少平的刻画只是一个煤矿工人,即使作者把孙少平刻画的再富有魅力,但冲不破中国五千年的观念,这种矛盾在作者文字里无法处理,如果出现,一种结果是作品变成了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另一种结果就是田福军这个完美的*** 干部人格魅力在女儿婚事上的丧失,两种结果都不是作者所愿看到的,尤其是不愿看到田福堂身上所具有的农民的特性在自己极力刻画的一个将近完美的 *** 干部身上发生。
在孙少平与田晓霞浪漫主义的爱情不断发展中,而作者无法冲破平凡的世界这一篇文章现实主义写作的基调,所以用田晓霞之死来处理这一爱情的结局。
但孙少平与田晓霞浪漫而又悲剧性的另一可能的结局在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结局已经作了一暗示,所不同的是,作者赋予了孙少平更为浪漫的气质,他敢爱田晓霞,而孙少安不敢爱田润叶,应该说孙少安的爱情是作者想表达的,而孙少平的爱情则是作者浪漫主义在作品中发挥的结果。
在田晓霞死去这一前提上,田福军,这个省委副书记与孙少平见面,两个人都沉浸在失去田晓霞的悲痛中,这种场景才无损于两个人物合理的面对。
这种结局对作者来说是一个遗憾,作品饱含热情歌颂着生活中的美好,包含着“作者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与深情”,出现这一个悲剧性的爱情结局,无法与主旋律合拍,所以作者在后记中写到“历史、社会环境、尤其是个人的素养,都在侷限人——不仅侷限艺术作品中的人,首先侷限它的创造者。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了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了读后感
田晓霞在书里就像一道耀眼的光啊。
她那么有思想,那么勇敢,而且还特别善良。
她和孙少平之间的爱情,那简直就是黑暗世界里最美好的存在。
我原本以为啊,他们俩不管生活有多苦,最后总能走到一起,过上那种虽然平凡但是充满爱的小日子。
可是谁能想到呢,作者就这么狠心地把晓霞写死了。
当我看到她被洪水冲走的时候,我都懵了。
就好像我自己身边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突然没了一样。
她那么鲜活的一个人,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还没来得及和少平享受更多的幸福时光呢,就这么没了。
这感觉就像是老天爷开了一个超级大的玩笑,而且是那种一点都不好笑的玩笑。
从这我也明白了,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不会因为谁好谁坏就手下留情。
在那个平凡的世界里,大家都努力地活着,可意外就像个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随时可能跳出来把美好的东西给毁掉。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更佩服孙少平了。
他经历了这么大的打击,还能继续坚强地面对生活。
这也让我觉得,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挫折啊,跟少平比起来真算不了什么。
田晓霞虽然死了,但她在书里的形象永远都那么鲜亮,她的精神也一直在影响着我。
她让我知道,人就得活得像她那样,充满热情,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最后可能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这个过程是特别有意义的。
哎,反正我这心里对她的死是久久不能释怀啊。
平凡的世界里为什么让田晓霞死掉

平凡的世界里为什么让田晓霞死掉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让田晓霞死去在严肃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死亡是整个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作者极为深思熟虑的安排。
这一事件不仅正说明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也暗示了人类的自身弱点。
本文将从社会环境、个人命运和作品主题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首先,田晓霞的死亡可以被认为是社会环境的直接产物。
小说中描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这个时期正是农村改革的初期,社会大变革的前夜。
在改革开放对农村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之下,田家这个小康之家再也无法保持原有的繁荣。
田晓霞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承担了照顾家人和支持家庭的重任,但她的努力似乎微不足道,家庭的贫困状况还是逐渐加重。
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公平和农村资源的缺乏,田家的境遇从艰难变得更加无望。
因此,在这个社会环境的压迫下,田晓霞的死亡可以被视为个人无力面对种种压力的产物。
其次,田晓霞的死亡也暗示了个人命运的悲剧。
田晓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坚强、勤劳并充满希望的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努力在家庭中承担了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然而,命运对于她来说似乎并不公平。
无论是家庭的困境还是在田润受到冤枉时的挣扎,田晓霞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局面。
可是,她最后却因为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辛酸而选择了自杀。
她的死亡不仅是对她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对整个农村女性命运悲剧的一种象征。
她的死亡展现了一个农村女性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无力感和绝望感,更是对现实所带来的压迫和束缚的无奈表达。
最后,田晓霞的死亡是整部小说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凡的世界》以庞杂的家族关系、世事沧桑为背景,运用细腻的文字展现出人性的丑陋和残酷。
小说试图通过田晓霞的死亡来唤起读者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她的死亡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人类自身弱点的揭示。
小说通过田晓霞的遭遇,揭示了社会中普通人所面临的无奈和痛苦,使我们在审视她的命运的同时也反思了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带给人类的冷酷。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了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了读后感一开始知道晓霞这个角色的时候,就感觉她像一道光。
她出生在城市里,家庭条件不错,可她一点都没有那种娇小姐的做派。
她善良、勇敢、有正义感,还特别有思想。
她和孙少平之间的爱情,那简直是平凡世界里最美好的东西。
他们两个来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城里的女记者,一个是揽工汉,但爱情就是这么奇妙,把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我还清楚地记得晓霞去煤矿看少平的情节,她一点都不嫌弃少平工作的环境又脏又累,反而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她能理解少平的梦想,能和他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这种灵魂上的共鸣太让人羡慕了。
每次读到他们俩相处的部分,我都感觉心里暖乎乎的,就像自己也跟着谈了一场美好的恋爱似的。
可是呢,她就这么突然地死了。
当时看到她为了救洪水中的孩子牺牲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
我想,路遥老爷子也太狠心了吧,怎么能把这么好的一个姑娘给写死呢?这就好比在我眼前有一幅特别美的画,突然就被人泼了一大桶墨,把那美好全给毁了。
晓霞死了之后,我心里空落落的。
我为少平感到无比的难过,他好不容易在苦难的生活里找到了这么珍贵的爱情,结果一下子就没了。
少平该有多痛苦啊,就像一个在黑暗里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丝光亮的人,又被无情地推回了黑暗。
我都能想象到少平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绝望,那种感觉就像是天塌了一样。
而且晓霞的死,感觉也让整个故事的氛围变得沉重压抑了起来。
她本来是这个平凡世界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存在,她的死好像也带走了很多东西,比如那种冲破阶层差异的美好爱情的希望,还有那种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感觉。
就像一场美梦突然被惊醒,然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不过后来我又想,也许这就是生活吧,总是充满了意外和无奈。
在平凡的世界里,命运不会因为你是谁就格外开恩。
晓霞虽然死了,但她留下的那些美好品质,还有她和少平之间的爱情故事,就像星星一样,永远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闪耀着。
她的死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本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里有太多的苦难和无奈,但也正因为这样,那些曾经的美好才更加值得铭记。
平凡的世界对田晓霞的感悟

平凡的世界对田晓霞的感悟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大学学历且是一名记者。
她是一个有个性、思想独立,三观正的优秀女孩子。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近似完美的女孩,在小说中田晓霞的结局是让人惋惜的。
她作为记者的前往抗洪一线,为了挽救落水的小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田晓霞的离去,让多少人扼腕叹息,就连路遥自己在写完田晓霞牺牲情节之后,痛哭流涕,把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叫到宾馆,泣不成声地说“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
我认为《平凡的世界》里田晓霞的死意味着理想主义的破灭。
人不能生活在幻想中,要直面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谐,坚定的一路前行,毕竟人生是充满着希望的。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之死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之死读后感篇一平凡的世界田晓霞之死读后感《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田晓霞的死,那简直就是给我心里来了一记重锤!田晓霞,多好的一个姑娘啊!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孙少平黑暗的世界。
她勇敢、善良、有理想,仿佛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可命运咋就这么不公平呢?非得把她从我们身边夺走。
我一直在想,为啥作者要把她写死呢?也许是为了让这个平凡的世界更加真实,更加残酷?可我心里就是过不去这个坎儿!我觉得她本应该和孙少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一起为了理想奋斗,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记得书里描写她在洪水中救人的那段,那叫一个英勇!可谁能想到,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呢?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英雄的宿命?我真的好难接受啊!田晓霞的死,让我不禁反问自己,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意外和无奈?可能前一秒还充满希望,下一秒就跌入深渊。
这世界真的太无常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田晓霞的死,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
她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永恒吧。
篇二平凡的世界田晓霞之死读后感田晓霞死了?我真的不敢相信!当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田晓霞啊,那个如同精灵一般的女子,怎么就这么没了呢?我一直在心里问自己,这到底是为啥?也许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吧,充满了无奈和意外。
她和孙少平的爱情,那么美好,那么纯真,我还一直期待着他们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觉得吧,田晓霞的死,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沉重了。
就好像本来有一丝温暖的阳光照进了黑暗的角落,可突然这束光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无尽的黑暗。
但是,反过来想想,这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正是这些挫折和痛苦,才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我在想,如果田晓霞没有死,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也许会一起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也许会因为理想的不同而产生矛盾。
悲剧大美:田晓霞之死

悲剧大美:田晓霞之死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田晓霞,《平凡的世界》里女主人公之一,她和田润叶一样都构成了这部小说悲剧美的一面,现实生活常常击碎我们的美梦,将它毁灭给我们看。
田家二女与孙家二男的爱情故事给我们说,现实,就是这样!田晓霞是尊爱情女神,同时也是向现实生活不屈不挠举起战斗大旗的战神,她生活在那样一个追求梦想的时代,她纯粹地追求精神层面的美好。
她爱读书,她知道生活不易,但却不向生活妥协,她多才多艺,她爱她知根知底贫贱不移的“掏炭的男人”,她在黄土地上开出了艳丽的理想之花。
她是完美的。
她喜欢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时,读到田晓霞去看望孙少平时,孙少平在那样的环境里依然在坚持读书,当时孙少平是这样的:“孙少平正背对着他们,趴在麦秸杆上的一堆破烂被褥里,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
那件肮脏的红线衣一直卷到肩头,暴露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脊背——青紫黑淀,伤痕累累!”只要精神是充盈的,纯粹的,这个男人就是值得爱的,于是,田晓霞完全不在意外在的物质,这在男女情爱里,多么难能可贵!田晓霞理想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她的日记里看到:“……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
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
这相念象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
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
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
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
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这样的爱情太纯粹了,这样的爱情,人间那有她存活的地方?她敢想、敢说、敢做,她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平凡世界人们一样的华彩存在,她如一尊女神一样光芒四射,她感染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晓霞之死揭示了“平凡世界”的真相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疑惑,路遥为什么把这个故事叫做《平凡的世界》呢?什么才是平凡的世界呢?故事快结束的时候,看到田晓霞的死,秀莲的死,田福军的孤独,我终于明白了,路遥笔下的平凡世界,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
其实,非常简单,路遥的脑子里,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想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也可以叫做真实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虽然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但是,脑子里,总是希望自己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
所以,现实中,绝大多数影视作品,都是在讲理想世界的故事,在画大饼,因为,这些大饼符合普通人的普遍需要,市场大得不得了。
而真正反映现实世界的作品,往往凤毛麟角,《平凡的世界》,恰恰就是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把一个人从理想世界拉回到真实世界,这种做法虽然非常残酷,但这就是路遥要表达的平凡世界,非常了不起。
在理想的世界里,我们自己会很完美,无所不能,我们喜欢的人也很完美,经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
路遥也是如此,他喜欢田福军这样的大官,田福军就很完美,一心为公;他喜欢贤妻良母型的婆姨,秀莲就很完美;他喜欢完美无瑕的爱情,田晓霞就是神仙姐姐;他喜欢抛开世俗,做精神上的贵族,所以,笔下的少平是他的男一号,近乎完美,什么都没有,但活的很崇高。
问题是,凡事必须落地,理想必然回归真实。
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
回到现实世界,路遥会发现,现实中的自我,其实并不完美,工作不顺,生活不幸,身心不健康,问题很多。
同理,自己原来认为很完美的人,回到现实,会发现,其实他们并不完美,生活的越近,越长久,发现的问题和缺点越多,甚至根本无可救药。
比如少平,在理想世界中,抛开现实的身份地位金钱权力,活在精神境界里,非常高尚;但是,真实世界里的少平,是个很“二”,脑子缺根弦的人,所以,很容易遇上倒霉事,一辈子只能撞大运,赶上好的环境,特好,赶上倒霉的环境,也特别倒
霉。
因此,在路遥的平凡世界里,少平的身心,只能是饱受折磨,甚至被毁容,并不奇怪。
再比如田福军,理想世界中的大官儿,应该就是田福军的样子;但是,现实中的田福军,如果真的一心为公,像他这么为人处事,不顾关系,不顾圈子,不给面子,不懂迂回和策略,结果,必然是上下都得罪人,而且事情也办不好,所以,回归现实世界,田福军很容易被说成一个酷吏,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因此,在平凡而真实的世界里,路遥只能让田福军在过年的喜庆中,一个人,如同孤魂野鬼。
再比如中国好婆姨,秀莲,在理想世界里,这类一心为了少安的贤妻良母,好的不得了,人人都想娶这样的女人。
但是,现实中,日子富裕之后,秀莲这种执着和理性,一心为了少安,保护少安,很容易表现为对周围人普遍的挑战和冷漠,所以,在平凡而真实的世界里,路遥不愿让秀莲成为双水村普遍厌恶的人,只能选择让他因病退出历史舞台。
最后是完美的爱人,田晓霞。
在理想世界中,晓霞就是一尊爱情的女神;但是,我们发现,他的大胆仗义,他的正直勇敢,在现实社会中,很容易表现为:即冲动又较劲,其实就是“非常不靠谱”的人,特别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生活,特别喜欢干悬事。
所以,在平凡而真实的世界里,完美的情人,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女生,总在干悬事,总是不让人放心,非常不适合居家过日子。
因此,路遥饱受理想世界与真实世界间反差的折磨,怎么办呢?唯一可行的方案,是“不让晓霞结婚过日子”,在爱情的制高点上,让晓霞英雄般的结束。
路遥真的不易,既要表现自我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又要把人拉回到真实的现实世界里,所以,他会非常痛苦、矛盾。
但是,客观事实恰恰如此,任何人,任何一种性格特征,其实都是有利有弊的,在适合自己特征的环境里,就会展现自己完美的一面,否则,在不适合自己特征的环境里,就会展现出自己很无能的一面。
所以,中国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这个天道,世界本无好人坏人之分,更无理想世界,和完美的好人。
任何人,其实都只是有着自己特征的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任何特征,都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所以,人生智慧,不是幻想自己身处完美的理想世界,而是在真实而平凡的世界里,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里,展示自己的羽毛;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里,学会夹着尾巴。
老慢一直讲的天道思想,核心内容恰恰如此。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田晓霞这个人物。
我们要讨论,他有什么特征?什么环境,适合他展示自己的羽毛?什么环境,他必须学会夹着尾巴?
田晓霞
主要性格特征,就是一个人的特征和天赋所在。
性格密码,决定一个人适合什么环境,不适合什么环境,当然,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和应该怎么去修炼自我。
具体的测评方法,就是老慢的八维测评技术。
八个维度是:1中正、2感性、3务实、4极致、5理性、6关联、7柔顺、8强势。
具体怎么做呢?有两种办法,其一,排除法;其二,三遍法。
排除法:我们按照维度顺序,依次简单测评。
1中正维度:晓霞非常正直勇敢,好处是很正,问题是较劲,他的死因,其实跟较劲的关系很大,所以,晓霞的中正维度,得分应该很高;
2感性维度:我们发现,晓霞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好处是很真、很仗义,问题是任性冲动,他的死因,根本原因就是他的冲动,所以,晓霞的感性维度,得分应该最高;
3务实维度:晓霞根本不在于利益得失,所以,务实维度的得分,应该很低;
4极致维度:晓霞不是追求展示自我和偏激的人,所以,极致维度的得分应该比较低;
5理性维度:晓霞选择少平和冲在第一线救人,其实就是很不理性的表现,所以,理性维度的得分也很一般;
6关联维度:平时,晓霞非常热情,助人为乐,因此,关联维度的得分应该比较高;
7柔顺维度:晓霞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所以,柔顺维度的得分也比较低;
8强势维度:晓霞也不是一个霸气十足的人,领导力并不突出,所以,强势维度的得分也一般。
因此,八个维度中,务实、极致、理性、柔顺、强势,这五个维度都可以排除;剩下三个维度,1中正、2感性、6关联。
然后,我们按照三遍法,依次排出维度顺序,就是田晓霞的性格密码,也是他的天赋所在。
三遍法:看人要看三遍,平时的表现,是第三性格特征;遇到麻烦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第二性格特征;关键时刻,骨子里的决策动机,是第一性格特征。
具体到田晓霞,很明显,
平时,晓霞给人的感觉是热情似火,乐于助人,所以,关联维度,是她的第三性格特征;
遇到麻烦,晓霞敢打敢拼,正直勇敢,所以,中正维度,就是她的第二性格特征。
决策上,骨子里,我们发现,晓霞其实是凡事听从自己的内心的人,仗义而且有灵气,但往往也很容易冲动,所以,感性维度,是他的第一性格特征。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晓霞的性格密码,第一感性;第二中正;第三关联;用序号表示,就是“216”,2=感性;1=中正;6=关联。
因此,晓霞的思维逻辑是:平时热心利他;遇事正直勇敢;骨子里是个性情中人。
故事中的晓霞,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决策,如果按照他这种思维逻辑,都能解释的很通顺,因此,也间接证明了老慢的八维测评技术是简单实用精准的。
前两位数字组合是“21”,在《天道易经》里,是“履卦”性格,恰恰就是一个“探路者特征的人”,勇敢而且非常有灵气,所以,特别适合干悬事,不靠谱的事情,
特别喜欢做有挑战和刺激性的事情。
其实,故事中的晓霞,帮助少平,选择少平,深爱少平,自告奋勇,洪水救人,一系列事件,都是这种“喜欢冒险”特征的体现。
这种特性,好处是敢于挑战,而且挑战和冒险过程中,还是很认真仔细的,所以,也容易冒险成功。
世界也确实需要这种善于挑战、探险和冒险的人。
但是,这类人真的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不可能稳稳当当的居家过日子,天生就不是一个在家的人,所以,如果你希望靠谱而稳定的生活,就绝对不能找这样的人。
任何人、任何特征,都有利有弊,这是天道,这是平凡的世界,不是理想的世界。
不仅如此,后两位数字组合是“16”,在《天道易经》里是“需卦”性格,恰恰就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有些像活雷锋。
平时的晓霞,给大家的感觉,恰恰如此,非常热心,非常乐于给人帮助。
这种特征,好处是利他,符合社会需要;问题是,不顾家,没自我,务虚。
很多人认为,晓霞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其实,这只是她的第二性格特征,平时乐于助人,但骨子里,其实他是个非常敢于冒险的探险家。
所以,综合起来,晓霞其实是个“热心肠的冒险家”,好处是人好,而且富于冒险精神;问题是,不顾家不安分而且容易冲动。
小说中的晓霞其实就是如此,有好处,也有问题,体现在理想化的谈情说爱中,热心的冒险家就是完美的爱情女神,但是,如果结婚过日子,晓霞的问题很容易被放大,很难让人忍受。
善于,任何性格特征的人,都必须学会收敛和抑制自我,都要学会分析环境适合不适合自己。
要知道:你是什么性格,你有什么天赋,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和明确自己的性格特征,然后,只做适合自己的事情,不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
比如晓霞,如果能情醒的接受自己就是个热心的冒险家,那么,还真适合干记者这个职业,但绝对不能冲动和蛮干,要知道,真正的探险不是冒险,不是蛮干和玩命。
更重要的是,晓霞在婚姻中,一定要学会必须的收心,必须学会以家庭为重。
如此修炼自我,晓霞们才会一辈子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