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纪录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纪录片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纪录片到底讲了些什么吧。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纪录片在一集名为《东源村的修谱师》中,来自温州瑞安飞云江畔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超辉,成了故事的主角。
上线10天,播放数已超过260万次。
活字印刷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如今要亲眼所见,或许只能去博物馆了。
木活字印刷作为活字印刷术一种,时至今日,仍在温州东源村一带流传。
小木块上刻老宋体曲线柔美、古雅动人一个黑漆发亮的长方形小木框里,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厘米见方的小棠梨木块。
每一个小木块上,都刻着一个反写的老宋体汉字,横细竖粗、字形方正却也不失曲线柔美、古雅动人。
蘸了墨汁的棕刷在字模上反复刷涂。
原本浅黄色的木质字模,因为这样长年涂刷,早已和“字盘浑然一体。
等字模着墨均匀、充分后,再用一张上好的宣纸覆于其上。
片刻后,又用另一把棕刷在纸面上轻轻扫动,直到纸背慢慢显出墨迹。
宣纸揭起时,一张竖写繁体宋体书页,飘出了淡淡墨香。
将若干张这样的文稿装帧成册,就成了一本典雅厚重的线装古书——这就是东源村传承了数百年的“木活字印刷手艺。
今年60岁的王超辉,是这门手艺的代表传承人之一,满是划伤的手掌和嵌满木屑的指甲,记录着他坚守的岁月。
微纪录片《东源村的修谱师》在东源村拍摄了7天。
片头解说词中说:“家谱,是一个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的词。
但是仍然有人在坚持谱师的职业……在电子排版和铅字印刷的时代,他亲手在书页里留下墨香。
强烈的宗族观念让这门手艺完整保留记者了解到,像王超辉这样的修谱师,在东源村有20人左右。
温州一带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以及延续至今的修宗谱的旺盛需求,才得以让木活字印刷偏偏在这里完整地传承下来。
据史料记载,浙南、闽北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当地先民或在宋代以前为避战乱迁移到了闽北,然后在明清时期又往北回迁。
颠沛流离、聚族而居的生存背景,造就了温州人强烈的宗族观念,“三世不修谱,当以不孝论,于是,在这里,修谱工作不曾中断。
王超辉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爷爷就做得一手好谱。
因当时家境富裕,并不希望子女分担谱师的这份辛苦,就将这门手艺传给了两名同宗的侄子。
解放后,他只念完了小学便去参加劳动,但他天性爱舞文弄字。
当时授业于爷爷的一名族伯就来询问他是否愿意学谱。
他一口答应。
从此以后的几十年间,王超辉每年要刻1万多个木活字、用掉近100支刻刀、70000多张徽制熟宣……15道木活字印刷工序,他都了然于心。
“刻字要趁天气好,一般在上午做,一个字10分钟,午饭前能刻完15个字。
王超辉说,做好修谱没有捷径,靠的就是一刀一刀刻下去。
老技师都已年过五旬绝技面临后继无人宗谱印量都比较少,一般一次也就印四五套,不需要保留印版,而且每隔20~30 年,甚至有的地方不到10 年就得续修,所以从成本和操作难度上考虑,木活字都是最佳选择。
在温州民间看来,用木活字制作出来的谱牒,年头越久越显醇厚典雅:略泛黄的宣纸上,一个个庄重大气的老宋体字,正是家谱古旧、源远流长这一特性的最佳诠释。
然而,在这门看起来“光鲜的技艺背后,王超辉却有些失落。
“旧时修谱是件大事。
谱师携家带口,带着工具搬入要修谱的祠堂。
客气的家族甚至还会用轿子请谱师来。
工作结束后,宗族在祠堂内大宴四方,举行圆谱仪式。
制谱经常就要一年。
王超辉说,现在修谱的需求没有以前旺盛了,而且电子排版、铅字印刷更受现代人欢迎。
如今,东源村的修谱师大多在温州一带行走、工作,但是能独立完成整个修谱工作的技师,都已经在50岁以上。
王超辉的唯一传人是儿子王建新,今年32岁,当年因为生意失败,亏了几十万元,“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学了这门老手艺。
不过,最核心的老宋体刻字技艺,王建新还不太成熟,他在这道门槛上,停留了近10年,“感觉自己进步缓慢。
然而他并没有给予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算是纪录片,围绕这个问题,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
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扮演,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
而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却是由纳努克"真实"扮演而成,最后由现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纳努克甚至因为缺乏过冬食物而死。
同为纪录片的先驱,他们的风格却迥异,这也成为日后纪录片流派纷争的源头。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
员》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
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
直接电影为观察式电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