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合集.pdf

合集下载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2020年整理).pdf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2020年整理).pdf
(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1s 、2s、3s……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22:32……n2; 在 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2n-1); 在第 1
米内、第 2 米内、第 3 米内……第 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2 − 1) : 3 − 2) ……
11、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 ma 或者 Fx = m ax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3)独立性 (6)同单位制
Fy = m ay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 1 a t2 2
几个重要推论:
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 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 静 fm 说明:
(f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1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 n − n − 1)
(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 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
间隔的时间)
13、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
3
过程是初速度为 VO、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 上升最大高度: H = Vo2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汇总-精选.pdf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汇总-精选.pdf

5.往返时间 t=2V_o /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 全过程处理 :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 分段处理:向
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 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如在
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抛运动
1 / 13
1.水平方向速度 V_x= V_o 2.竖直方向速度 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 S_x= V_o t 4. 竖直方向位移 S_y=gt2 / 2 5.运动时间 t=(2S_y / g)1/2 ( 通常又表示为 (2h/g) 1/2 ) 6.合速度 V_t=(V_x2+V_y2) 1/2=[ V_o2 + (gt)2 ] 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 β: tg β=V_y / V_x = gt / V_o 7.合位移 S=(S_x2+ S_y2) 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 α: tg α=S_y / S_x= gt / (2V_o) 注: (1)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 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 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 h(S_y) 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 关。( 3)θ与 β的关系为 tg β= 2tg α 。(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 t 是解题关键。 (5) 曲线运 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 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 (加速度 )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 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 V=s / t=2 π R/ T 2. 角速度 ω =Φ / t = 2 π / T= 2 πf 3.向心加速度 a=V2 / R=ω 2 R=(2 π /T)2R 4.向心力 F 心=mV2 / R=mω 2 R=m(2 π / T)2 R 5.周期与频率 T=1 / 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 ω =2 π 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 (S): 米 (m) 角度 ( Φ):弧度( rad) 频率( f ):赫( Hz ) 周期( T):秒( s) 转速( n): r / s 半径 (R): 米( m ) 线速度( V): m / s 角速度( ω): rad / s 向心加速度: m / 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 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 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 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 T2 / R3=K(4 π 2/ GM) R: 轨道半径 T : 周期 K: 常量 ( 与行星质量无关 ) 2.万有引力定律 F=Gm_1m_2 / r2 G=6.67 ×10-11N ·m2 / 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GMm/R2=mg g=GM/R2 R: 天体半径 (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 =(GM/R3)1/2 T=2 π (R3/GM)1/2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精心整理)高中基础物理公式大全

(精心整理)高中基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1.平均速度:总总t s v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①at v v t +=0②2021at t v s +=③as v v t 2202=-④t v v s t⋅+=20 ⑤221at t v s t -= (2)辅助公式①平均速度:20t vv v +=②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v v t =中③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220t s v v v +=中 ④逐差法:21234569Ts s s s s s a ---++=(3)比值公式①速度:v Ⅰ:v Ⅱ:v Ⅲ=1:2:3②第N 秒内的位移:s Ⅰ:s Ⅱ:s Ⅲ=1:3:5 ③前N 秒内的位移:s 1:s 2:s 3=1:4:9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 N -s N -1=aT 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t 1:t 2:t 3=1:(12-):(23-) 3.力学公式①重力:mg G = ②弹簧的弹力:kx F = ③滑动摩擦力:N f μ=④合力的范围:21F F -≤合F ≤21F F + ⑤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下滑分力:G 1=mgsinθ垂直分力(压力):G 2=mgcosθ 4.牛顿第二定律:ma F =高中物理必修2公式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3.绳拉船问题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①末速度:gh gt v t 2==②下落高度:221gt h =③下落时间:gh t 2=5.竖直下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6.竖直上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③上升时间:gv t 0=上 ④总时间:gv t 02=⑤最大高度:gv H 220=7.平抛运动①分速度v v x =gtv y =③两个分运动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2.船渡河问题时间最短:α=90°,船v L t =路程最短:船水v v =αcos ,s=L②合速度:2220t g v v t +=③速度方向:0tan v gt =α⑤位移方向:02tan v gt=β ⑥飞行时间:gh t 2=,与v 0无关8.斜抛运动③飞行时间:gv t θsin 20=④射程:g v X θ2sin 20=⑤射高:gv Y 2θsin 220=————————————————————— 9.线速度:Tr ts v ⋅==π210.角速度:Tt πϕω2==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ωr v =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 T 1=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f n 60= 14.向心力:22222244f mr Tmr mr r v m F ππω⋅=⋅===向15.向心加速度:r f Tr r r v a 22222244ππω====向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gr v =17.方程格式:所需的向心力实际力向==F—————————————————————18.开普勒第三定律:k Ta =23 19.万有引力定律:221rmm G F =,G=6.67×10-1120.中心天体质量:2324GTr M π= 21.中心天体密度:)( 33423为近地卫星周期T GT ππR Mρ==22.卫星的运行速度:rGM v =2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R GM g =24.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km /s 9.71==Rg v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 25.功的计算:αcos Fs W = 26.变力做功的计算:①摩擦力做功:f = f s ,s 为路程②图像法:F-s 图象围的“面积”代表功 ③功能关系:间接计算功 27.动能:221mv E k =28.重力势能:mgh E p = 29.弹性势能:221kx E p =30.重力做功的特点:只与高度有关,p G E W ∆-=31.动能定理:21222121mv mv E W k -=∆=总32.机械能守恒定律:2222112121mv mgh mv mgh +=+ 33.功率:αcos Fv tW P ==34.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m fv P =→fPm v =②分位移tv x ⋅=θcos 02021θsin gt t v y -⋅=④分位移t v x 0=221gt y =①分速度θcos 0v v x =gt-θsin 0v v y =选修3-1公式一、电场1、电荷先中和后均分:221q q q += (带正负号) 2、库仑定律:221r q q kF = (不带正负号)(k=9.0×109 N·m 2/C 2,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3、电场强度定义式:qF E =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场强:2AA r QkE = (Q 为场源电量)5、电场力做功:AB AB qU W = (带正负号)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P E W ∆-=电7、电势差的定义式:qW U ABAB = (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qW APA =ϕ (带正负号)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B A AB U ϕϕ-=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dU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mqUv 2=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加速度——mdqUa =偏转量——222v md l qU y ⋅⋅=偏转角——2tan v md lqU ⋅⋅=θ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122122422dU l U mqU md l qU y =⋅⋅= 14、电容的定义:UQC =单位:法拉 F 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kdS C ⋅⋅=πε4二、电路1、电阻定律:Sl R ρ= (l 叫电阻率)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2121R R U U =,总U R R R U 2111+=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221R R I I =,干I R R R I 2121+=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1nR R R R =+=串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121nR R R R R R =+=并6、I-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Rk 1tan ==θ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U I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R E I +=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r I E U ⋅-=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电动势E :等于U 轴上的截距 内阻r :直线的斜率短I E r ==θtan11、多用电表: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n 倍,需g R n R )(串1-= 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n 倍,需1-=n R R g 并欧姆表:调零内R E I g =,测量RxR E I x +=内12、电功(电能):Pt UIt W ==对于纯电阻t R U Rt I UIt Pt W 22====13、电功率:UI tW P ==对于纯电阻R U R I UI t W P 22====14、电热:Rt I Q 2= 15、热功率:R I P 2=热16、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I U I U EI 内外+= 17、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当r R =时,输出功率最大,rE P 42出=18、电源的效率:rR R E UEI UI P P +====总出η 三、磁场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方向。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精编版】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推荐】.pdf

【精编版】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推荐】.pdf

公式
线膨胀: lt l0 1 t
体膨胀:Vt V0 (1 t)
T t 273K
Q吸 cmt t0
Q放 cmt0 t
Q m(熔化) Q Lm(汽化) Q qm (燃烧)
p1V1 p2V2 或 pV C
p1 p2

T1 T2
1 1 1 … 1
R并 R1 R2
Rn
U外 U内
部分电路: I U R
全电路: I Rr
U Ir
U U r R
IR Ir W UIt I 2 Rt U 2 t
R P UI I 2 R U 2
或p

p0 1
27t 3
V1 V2

T1 T2
或Vt
V0 1
27t 3
p 1 v 2 gh 常量 2
p 1 v 2 常量 2
p1V1 p2V2 (m 一定)
T1
T2
pV m RT (克拉珀龙方程) M
W Q E
E增 E减
三. 电磁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真空中:
F

k
Q1Q2 r2
介质中: F k Q1Q2 r 2
定义式: E F q
公式
电场力 电场力的功
电势差 点电荷电势
电势能 电容
串联电容 并联电容
电流 电阻定律 串联电阻 并联电阻
电动势 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常用规律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y

v0
sin

t

1 2
gt

高中物理公式表.pdf

高中物理公式表.pdf
弹簧、皮筋等软性物体的弹力不能突变, 桌面、绳子等硬性物体的弹力可以突变, 重力、电场力不能突变。
⑤连接体问题:下图中无论地面是否有摩擦力,中间绳子的拉力
均为: T
=
m1 m1 + m2
F
F
m2
T
m1 T m2
F
m1
②逐差法: a = s6 + s5 + s4 − s3 − s2 − s1 9T 2
(3)比值公式
①第 N 秒末的速度(v0=0):vⅠ:vⅡ:vⅢ=1:2:3 ②第 N 秒内的位移(v0=0):sⅠ:sⅡ:sⅢ=1:3:5 ③前 N 秒内的位移(v0=0):s1:s2:s3=1:4:9 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N-sN-1=aT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v0=0):
t1 : t2 : t3 = 1: ( 2 −1) : ( 3 − 2)
T 4
,且为正弦交流电时:
E
=
2
Em
选修 3-2 公式
一、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①动生电动势——右手定则 ②感生电动势——楞次定律 2、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
①动生电动势—— E = BLv sin
②感生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f = 1 , = 2 f
29.功率: P = W = Fv cos t
30.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vm
=
P f
31.动能: Ek
=
1 mv 2 2
32.重力势能:EP = mgh
33.弹性势能: E p
=
1 2
k x2
34.动能定理: W总
= Ek
=
1 2

新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新版-精选.pdf

新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新版-精选.pdf

F2
F
α
θ
F1
注意: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 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 Fx=0
(2n-1); 在第 1 米内、第 2 米内、第 3 米内……第 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 (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
··
~
常数: s = aT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
13、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
(适用条件 )
9、 电场力: 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
10、磁场力:
( 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方向一左手定 ( 2)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 B I)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 牛顿第二定律:
Fy=0
推论: [1]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完整版)高一高二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一高二物理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6.位移S=V平t=V ot+at2/2=Vt/2t7.加速度a=(V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1)初速(Vo):m/s.(2)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3)时间(t):秒(s)位移(S):米(m)(4)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1.位移S=V ot-gt2/22.末速度Vt=V 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t2–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 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V 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 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 o7.合位移S=(Sx2+Sy2)1/2.8.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x=gt/2V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x = v0cosθt二、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公式:K = 1/2mv^25. 势能公式:Ep = mgh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7. 动能定理:W = ΔK8.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9.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0.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三、能量与动量1. 动量公式:p = mv2. 动量守恒定律:在系统不受外力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3. 能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4. 动能定理:W = ΔK5. 动能公式:K = 1/2mv^26. 势能公式:Ep = mgh7.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8. 动能定理:W = ΔK9.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10.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1.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电场强度公式:E = F/q3. 电势差公式:V = W/q4. 电势能公式:Ep = qV5. 电容公式:C = Q/V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C = 1/C1 + 1/C2(串联),C = C1 + C2(并联)7. 欧姆定律:I = V/R8. 电阻定律:R = ρL/A9. 电功公式:W = UIt10. 电功率公式:P = UI11. 电能公式:E = Pt12.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F/IL13. 磁场力公式:F = BIL14. 磁通量公式:Φ = BS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ΔΦ/Δt)16.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公式汇集(理)PDF版

高中物理公式汇集(理)PDF版

十三、电流定律: q It ;
十四、电动势定义式: E W ; q
十五、欧姆定律: I U ; R
十六、串联电路电阻: R R1 R2 ;
十七、并联电路电阻: 1 1 1 ; R R1 R2
十八、电阻决定式: R l ; S
十九、电功率决定式: P IU ; 二十、焦耳定律: Q I 2Rt ;
第二章 电学
注释:○1 本表中基本单位:(力学单位于此亦适用) 电荷量 q,单位 C;电场强度 E,单位 N/C 或 V/m; 电势φ,单位 V;电压 U,单位 V; 距离 d,单位 m;电容 C,单位 F; 电流 I,单位 A;电阻 R,单位Ω;
三、点电荷电场公式:
E
k
Q r2
四、静电力做功定义式:W qEl ;
六、巴尔未公式*:
1
R
1 4
1 n2

七、频率条件: h Em En ; 八、质量亏损公式: E mc2 .
○4 式 20 中 Q 指热量,其余公式中,Q 与 q 均指电 荷量,其中 Q 单指点电荷的电荷量,或数值较大 的电荷量;
○5 式 22 中 R 指线圈的外阻,r 指线圈的内阻;其 余公式中,R 指电阻,r 指距离或半径; ○6 式 31,32 中,I、U 分别指电流、电压的有效值; Im、Um 分别指电流、电压的峰值 ○7 式 11 中ε指的是相对介电常数,无单位; ○8 式 35 中 n 指的是线圈匝数; ○9 本表中带*号的公式可以不要求掌握.
五、不确定关系: hp
h 4

注释:○1 本表中基本单位:(力电学单位于此适用)
频率ν,单位 s;能量子ε,单位 J; ○2 本表中基本常量: 普朗克常量 h=6.626×10-34J·s; ○3 式 5 中Δx 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Δp 表示粒 子在 x 方向上动量的不确定量; ○4 本表中所有公式中,E 均表示能量; ○5 本表中带*号的公式可不要求掌握.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公式(超全版)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3、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扩展资料4、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5、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6、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2、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3、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2、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3、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4、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5、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6、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动力学: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汇总.pdf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汇总.pdf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2)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高中物理公式.pdf

高中物理公式.pdf

的范围
F1-F2 F F1 +F2
平行四边行定则
物体平衡条件
F=0
合力为零
直线运动
公式用途
公式内容
说明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末速度 位移与时间关系 位移与速度关系
v=Vt -Vo a=Vt-t Vo
Vt = V0 + a t
S
=
vo
t
+
1 2
a
t2
Vt2 - V02 = 2as
需要设正方方向 负号只表示方向 注意 a 的正负 注意 a 的正负 注意 a 的正负
( n − n − 1)
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差 s = aT2
适用与打点计时器
牛顿运动定律
公式用途
公式内容
说明
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 ma
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
滑的加速度
a= gsin
物体沿粗糙斜面自由下
a= gsin-gcos 滑的加速度
有力必有加速度 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物体在粗糙水平面自由
滑动的加速度
a=g
学海无涯
也适用于刹车情况
失重情况的支持力
N=mg-ma
匀加速下降或者匀减速上升
超重情况的支持力 曲线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N=mg+ma
公式用途
公式内容
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 小船过河的最短位移 水平位移
d t=v船
v水 S=v船 d x= vo t
竖直高g t2 2
力、物体的平衡 公式用途
学海无涯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公式内容
说明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和单位也需要我们掌握,例如:重力加速度:g = 9.8 m/s^2真空中的光速:c = 3 × 10^8 m/s真空中的电常数:ε0 = 8.85 × 10^12 F/m真空中的磁常数:μ0 = 4π × 10^7 T·m/A了解这些物理常数和单位,有助于我们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pdf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pdf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an 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F N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完整版)高中生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生物理公式大全

高 中 物 理 公 式 大 全一、力 学1、胡克定律: 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 0 或 F x 合= 0 F y 合= 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1)公式:F = G 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 = 向心力 F 万 = 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全集.pdf

高中物理公式全集.pdf

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Q
I=
t
2、电阻定律:( 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1+R2+R3 +……+Rn
并联: 1 = 1 + 1 R R1 R2
两个电阻并联:
4、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 = U R
学海无涯
13、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 是初速度为 VO、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 上升最大高度: H = Vo 2 2g
(2) 上升的时间: t= Vo g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Fy = m ay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几个重要推论:
Vt = V0 + a t
1
S = vo t + a t2
2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8 功 :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点电荷的场强:
EA
=
k
Q rA2
(Q 为场源电量)
5、电场力做功:WAB = qU AB (带正负号)
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电 = −EP
7、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
WAB q
(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 A
=
WAP q
(带正负号)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 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 = A − B
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 = U d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v = 2qU m
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 a = qU md
偏转量—— y = qU l 2
2md
v
2 0
偏转角—— tan = qU l md v02
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学海
高中物理必修 1 公式
1.平均速度:
① v = s总 (通用) t总
②v
=
2v1 v 2 v1 + v2
(s1=s2 时,v1、v2 为前半程、后半
程的平均速度)
③v =
v1 + v2 2
(t1=t2 时,v1、v2 为前半段时间、
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④ v = v0 + vt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U1 U2
=
R1 R2
,U1
=
R1 R1 + R2
U总
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I1 I2
=
R2 R1
, I1
=
R2 R1 + R2
I干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串 = R1 + R2 (= nR)
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R并
=
R1 R2 R1 + R2
(=
R) n
6、I-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 k = tan = 1 R
11、质谱仪测粒子荷质比: q = 2U m B2r2
12、回旋粒子加速器:动能 Ek
=
q2B2r2 2m
13、霍尔效应:①测速U = Bvd
②测流量 Q = I (bR + c )
B
a
15、热功率: P热 = I 2 R
16、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 EI = U外I +U内I
17、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v = r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T = 1 f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n = 60 f
14.向心力: F向
= m v2 r
= mr 2
= m 4 2 T2
r
15.向心加速度: a向
=
v2 r
= 2r
=
4 2 r T2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学海无涯
y
=
v0
s in
θ
t

1 2
gt 2
③飞行时间: t = 2v0 sin θ g
④射程:
X
=
v
2 0
sin 2θ
g
⑤射高: Y = v02 sin 2 θ 2g
—————————————————————
9.线速度: v = s = 2 r 单位:m/s tT
10.角速度: = = 2 单位:rad/s tT
2、中性面:线圈与磁场垂直的位置,此时 最
大,但
t
为零,故
e
=
0
3、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1)正弦交流电:U = U m 2
(2)非正弦: U12 R
t1
+
U
2 2
R
t2
=
U2 R
(t1
+
t2 )
或:
I12R t1
+
I
2 2
R
t2
=
I 2R (t1
+ t2)
4、交流电压(电流)的平均值:
t1 : t2 : t3 = 1: ( 2 −1) : ( 3 − 2)
无涯
3.力学公式:
①重力: G = mg
②弹簧的弹力: F = kx
③滑动摩擦力: f = N f m 静摩擦力:0 f静 f m ,平衡时: f静 = F动力
④合力的范围: F1 − F2 ≤ F合 ≤ F1 + F2 当 F1=F2 且夹角为 120°时:F1= F2= F 合
v
2 0
+
vt2
2
②逐差法: a = s6 + s5 + s4 − s3 − s2 − s1 9T 2
(3)比值公式 ①第 N 秒末的速度(v0=0):vⅠ:vⅡ:vⅢ=1:2:3 ②第 N 秒内的位移(v0=0):sⅠ:sⅡ:sⅢ=1:3:5 ③前 N 秒内的位移(v0=0):s1:s2:s3=1:4:9 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N-sN-1=aT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v0=0):
14、电热: Q = I 2 Rt
无涯
辐射对称磁场中磁力矩最大: M = nBIS 8、洛伦兹力: f = qvBsin (θ 为 B 和 v 的夹角)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半径: r = mv qB
周期: T = 2 m (与 v 无关) qB
10、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 v = E B

R
=
r
时,输出功率最大,
P出
=
E2 4r
18、电源的效率: = P出 = UI = U = R P总 EI E R + r
三、磁场 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 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
线管的磁场方向。
3、磁感应强度: B = F 单位:特斯拉 T I l
4、安培力: F = BILsin (θ 为 B 和 L 的夹角)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 vt = v0 + gt
②下落高度:
h
=
v0t
+
1 2
gt
2
6.竖直上抛运动 ①末速度: vt = v0 − gt
②上升高度:
h
=
v0t

1 2
gt 2
③上升时间: t上
=
v0 g
④最大高度:
H
=
v
2 0
2g
7.平抛运动
无涯
①分速度
vx = v0 vy = gt
②合速度: vt = v02 + (gt)2
28.摩擦发热:Q = f ·s 相对
29.功率: P = W = Fv cos t
30.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vm
=
P f
31.动能: Ek
=
1 mv 2 2
32.重力势能:EP = mgh
33.弹性势能: E p
=
1 2
k x2
34.动能定理: W总
= Ek
=
1 2
mv22

1 2
mv12
35.机械能守恒: mgh1
,smin=L
②如果 v 船<v 水, cos = v船 ,v 船⊥v 合 v水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的运动进行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绳子伸缩 ③两个分运动 绳子摆动
v1 v2 θ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 vt = gt = 2gh
②下落高度: h = 1 gt 2 2
③下落时间: t = 2h g
学海
高中物理必修 2 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0 与 F 合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 v0 的方向转向 F 合的方向
2.船渡河问题(v 船与河岸的夹角为 α):
(1)时间最短:α=90°, tmin
=
L v船
(2)路程最短:
①如果 v 船>v 水, cos
=
v水 v船
学海无涯
y = qU2 l 2 = U 2l 2 2md 2qU1 4dU1 m
内阻 r:直线的斜率 r = tan = E I短
14、电容的定义: C = Q 单位:法拉 F U
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
4
S kd
二、电路
1、电阻定律: R = l (l 叫电阻率) S
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
Rg n −1
欧姆表:调零 I g
=
E R内
,测量 I x
=
E R内 + Rx
12、电功(电能):W = UIt = Pt
对于纯电阻W = Pt = UIt = I 2 Rt = U 2 t R
13、电功率: P = W = UI t
对于纯电阻 P = W = UI = I 2 R = U 2
t
R
v = gr 17.方程格式:F 向=实际力=所需的向心力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a 3 = k (圆轨道 r 3 = k )
T2
T2
19.万有引力定律: F = G m1m2 ,G=6.67×10-11 r2
20.中心天体质量: M = 4 2r 3 GT 2
21.中心天体密度:
ρ = M = 3π (T为近地卫星周期) 4 πR3 GT 2 3
+
1 2
mv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