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发展史
静脉输液发展史 上课
![静脉输液发展史 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7259b8c2ce2f0066f5332270.png)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
的一种治疗手段。在以前, 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额外治
疗手段。在今天,静脉输液已成为医学护理中治疗与支 持的重要手段。
------ 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
长的过程
静脉输液发展史
17世纪
----- 静脉内治疗实践的开始。
高渗药液:如浓度>10%的葡萄糖、TPN 刺激性或毒性药物治疗 长期静脉输液 外周静脉限制 23 - 30 周的早产儿 ( 极低体重儿<1.5kg) 家庭静脉治疗
肘部血管良好 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 健侧手臂 配合的病人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
主要有肘部静脉 – 贵要静脉----首选
静脉输液发展史
70年代开始 精尖技术在临床应用。 ----如移动式输液装置,输液泵,自控麻醉泵等。 静脉输液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得到认可。 1972年,美国成立静脉输液学会
静脉输液发展史
80年代:医疗中心的成立。
--中国开始应用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工具材料更安全。
静脉输液发展史
90年代:静脉输液工具更先进。 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开始在病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 液。 1999年12月,中国静脉输液学会在北京成立。
静脉输液发展史
1900年科学家发现人体血液的分型。 20世纪初,研制出更安全的静脉注射液体。-葡萄糖,生理盐水,碳水化合物,钾,钠
静脉输液发展史
1940年以前,静脉输液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 额外治疗手段,仅有医生操作,护士只协助 做相关物品准备工作。 40年代以后,静脉输液技术迅速发展,护理 责任范围得以扩展。
– 肘正中----次选
– 头静脉----第三选择
静脉输液的发展史
![静脉输液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24b29c05022aaea988f0f12.png)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PICC
健康教育:
置管24h后做握拳运动,长期坚持,促进血液循环。 置管手臂不可测血压。 严禁使用PICC导管注入造影剂。 不能在穿刺点上方扎压脉带抽血。 每周至少PICC维护一次。 手臂可以弯曲、伸展,提重物不能超过3kg,避免做大范围的手臂旋转运动。如游泳 、打球等。 每天至少饮水2000ml。
静脉输液的发展史
目录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静脉治疗新理念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史
1628年 William Harvey发现血液循环,奠定静脉输液 治疗的基础。 1831年 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煮沸的盐水注入霍乱患 者的静脉,奠定了静脉输液治疗模式。 1972年成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1980年更名为静脉 输液护士协会(INS)INS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地静脉输液治 疗的指南。 1999年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 2014年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静脉输液国家行业标准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628 2014
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史
1964年应用于临 床。
1982年应用于肿瘤 患者。
头皮针
留置针
PICC
输液港
发明于1957年, 之前使用注射器针 头进行输液。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开 始使用,1997年引进我 国,同年改良塞丁格技 术应用于临床。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静脉输液工具
头皮钢针 留置针 中长导管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PIC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优点
插管操作简单可床旁操作
局限性
须有可穿刺的静脉 中长期导管 5天-1年 偶尔发生一过性机械性静脉炎
静脉输液发展史课件
![静脉输液发展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c1c98bb7360b4c2e3f64cd.png)
使用套管针的好处
• 保护血管 • 减轻病人痛苦 • 感觉舒适 • 合理用药 • 合理减少费用 • 提高工作效率 • 提高护理质量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套管针型号的临床选择
国际型号 国内型号 流速
临床用途
18G
12# 76mL/min 快速/大剂量输液,常规手术/输血
20G
9# 50mL/min 常规手术/输血,常规成人输液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发展史
90年代:静脉输液工具更先进。 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开始在病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 液。 1999年12月,中国静脉输液学会在北京成立。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护理的目标
成功穿刺 血管保护 安全留置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治 疗
据统计: • 1990年81% 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 的工作时间。 • 今天,超过80% 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
静脉输液发展史
套管针与头皮针应用时的区别
头皮针
消毒范围直 径 5CM选择血管从小到大
选择穿刺点
血管一侧
进针角度
5-15 度
进针速度
快
进血管后
停止进针
固定
普通胶带
保留时间
2-4 小 时
静脉输液发展史
套管针 直 径 8CM 粗直、血流量丰富 血管上方直刺 30 度 慢 进针少许后退针芯 0.5-1CM 送 软 管 无菌透明敷料 72 小 时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发展史
19世纪 ----- 静脉内治疗发展较快的
一个阶段。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发展史
1832欧洲的一次瘟疫流行,苏格兰医生 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
静脉输液的发展史
![静脉输液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04164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6.png)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制定个性化的 输液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拓展应用领域
将静脉输液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如营养补充、 药物治疗等,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静脉输液与营养支持的结 合
静脉输液还可以与营养支持治疗相结合,通 过静脉输液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保
证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
05
静脉输液的未来展望
个性化输液治疗的发展
总结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个性化输液治疗将越 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舒适度。
详细描述
在未来的输液治疗中,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年 龄、体重、病情、过敏史等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输液方案。例如,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治 疗的患者,医生可以制定一个逐步调整的输 液计划,以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和副作用。
智能输液系统的研发
总结词
智能输液系统是未来输液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输液过程的实时监控和 自动调节,,一些智能输液系统已经问世,它们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 参数和输液状态,自动调节输液速度和流量。未来,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
发展,智能输液系统将更加精准和智能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静脉输液与其他医疗技术的融合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静脉输液与其他医疗技术的融合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的舒适度,例如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 技术相结合。
标准化操作流程
为确保输液治疗的安全和质量,制定了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规 范,包括输液前的评估、药物的配置和储存、以及输液过程 中的监测等。
静脉输液进展及输液工具的选择
![静脉输液进展及输液工具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46a35916529647d27285278.png)
优点 价格低 操作简单,容易穿刺
缺点 活动受限 高渗漏率,不能保留 反复穿刺的痛苦
针刺伤的概率增加
Page 10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适应症: 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 溶液处于或接近等渗状态
溶液处于或接近正常PH范围
刺激性药物:仅为间歇性推注
静脉途径无限制
Page 11
三、静脉输液工具的分类
Page 8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小量一次 • 建议留置时间仅2-4小时 • 非刺激药物/溶液采血 • 溶液处于等渗或接近等渗状态 • 溶液处于或接近正常PH范围 • 静脉途径无限制 • 合作的病人 • 采血
Page 9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优点: • 费用 - 价格低廉 • 方便 - 操作步骤已被广泛接受
• 通常为护士操作
Page 12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特点:
留置时间72- 96小时 需要用肝素盐 水封管
Page 13
四、输液工具的适应症及特点
—留置针
• 缺点:
• 不能超过 96 小时
Page 17
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 病人的考虑因素
病程 年龄性别 病人活动状况 病人的配合程度 皮肤状况 穿刺部位
文化程度
Page 18
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 治疗考虑因素
外周静脉疗法
等渗溶液240-340mOsm/Kg <500mOsm/Kg 正常PH值〉5或〈9 〈10%葡萄糖 非刺激性 非发泡剂
• 堵塞率、脱出率高
• 静脉炎发生率高 • 药物可能过分刺激外周血管
正确选择血管通道PPT讲稿
![正确选择血管通道PPT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7e4d4c240c844769eaeebe.png)
外周中期静脉通道器材 — 中线导管
• 单腔或双腔 – 从儿童规格到成人规格 • 自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末端到达上臂的近
端
• 用于中期治疗(7-49天) • 外周静脉器材 • 硅胶或聚脲胺脂材质
外周中期静脉通道器材 — 中线导管
• 适应症: • 中期治疗 • 持续或间歇型治疗 • 外周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 • 补充电解质,且输注等渗液或接近等渗液
病人:
静脉输液全疗程“一针治疗” 避免反复穿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不限制臂部的活动 降低总治疗费用
疼痛治疗
抗生素 其他药物
血管通道工具的种类
• 外周静脉器材
– 钢针(短期) – 传统套管针(短期)
– 中线导管(中期)
• 中心静脉器材
–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 急性期使用CVC(中期) – 隧道型CVC(中长期) – 完全植入型输液港(长期)
- 经由胸部或手臂埋植
外周短期静脉器材 - 套管针
中心静脉通道器材 — 急救期CVC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急性期导管 ?
短期治疗:< 30天 治疗药物需高度稀释或极高速度 不相容的药物 监测中心静脉压 血滤或血超滤、血透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中心静脉通道器材 — 急救期CVC
• 优点 •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静脉治疗 • 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 • 规格型号全 • 低值器材(300-400元)
三向瓣膜式PICC:“一针治疗”的优点
医师:
保护病人外周血管 保持治疗通道--“生命线” 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血气胸,
大血管穿孔
插管并发症少
三向瓣膜式PICC:“一针治疗”的优点
护士:
可用于所有的输液治疗和采集血样 插管快速方便 , 每周简单维护 减少每日工作量 无需手术室,床旁操作
静脉输液发展史2012-10-10
![静脉输液发展史2012-10-10](https://img.taocdn.com/s3/m/159b930beff9aef8941e06bc.png)
静脉输液发展史
1667年医生试图将动物血输入人体,结果导致死亡
1818年英国医生发现只有人血才能互相替换
1832年苏格兰医生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
1900年科学家发现人体血液的分型二十世纪初,研制出更安全的静脉注射液体:葡萄糖、生理盐水、碳水化合物、钾、钠。
1940年在美国建立起第一支静脉输液队伍,成为静脉输液护士。
静脉输液仅应用于少数病人,使用非一次性物品
1950年一次性物品的诞生
1957年前使用注射器针头进行静脉输液。
57年发明头皮针
1960年各种物品的出现,百花齐放
1964年B-D公司发明了第一代静脉留置针
1970年精尖技术的应用
1972年美国成立INS(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80年代医疗中心的成立。
中国开始应用静脉留置针,但仅限于手术室、ICU、急诊科使用
90年代医疗改革。
中国开始在病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
1999年12月中国静脉输液学会在北京成立
1999年BD上市了第一支专为中国护士设计的密闭式留置针
2003年BD将第一支密闭式安全留置针引入中国
2009年 BD上市了第一支专为中国护士设计的密闭式安全型留置针,该产品荣获全球卓越医疗设计奖。
转抄于-----BD静疗时代
吴玉芬 2012-10-10。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540886427d3240c8447ef32.png)
小而脆的静脉, 22mL/min 小而脆的静脉,常规小儿输液
导管选择的标准
• 在满足输液需要的同时,选择最短最细的 导管。所选择的静脉必须能够容纳导管的 长度与粗细。并满足静脉输液治疗。
THANKS
BD 伴 你 共 度 健 康 人 生
套管针与头皮针应用时的区别
头皮针 消毒范围 选择血管 选择穿刺点 进针角度 进针速度 进血管后 固定 保留时间 直径 5CM 从小到大 血管一侧 5-15 度 快 停止进针 普通胶带 2-4 小时 套管针 直径 8CM 粗直、血流量丰富 血管上方直刺 30 度 慢 进针少许后退针芯 0.5-1CM 送软管 无菌透明敷料 72 小时
常用的静脉输液治疗
• 外周静脉输液治疗 • 中心静脉输液治疗
输液工具的多元化选择 ——
中国静脉输液护理的革新
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
头皮钢针 套管针 中等长度导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导管 2-4 Hours 7272-96Hours 2-4 Weeks 2-4 Weeks - Year 2-4 Weeks
静脉输液发展史
70年代开始 70年代开始 精尖技术在临床应用。 ----如移动式输液装置,输液泵,自控 ----如移动式输液装置,输液泵,自控 麻醉泵等。 静脉输液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得到认可。 1972年,美国成立静脉输液学会 1972年,美国成立静脉输液学会
静脉输液发展史 80年代:医疗中心的成立。 80年代:医疗中心的成立。 --中国开始应用静脉留置针。 --中国开始应用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工具材料更安全。
使用套管针的好处
• • • • • • • 保护血管 减轻病人痛苦 感觉舒适 合理用药 合理减少费用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护理质量
静脉套管针型号的临床选择
静脉治疗发展史
![静脉治疗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6894e837375a417876f8f6b.png)
能摸到动 脉的搏动
时间<2min 伸入1指
一人一根
止血带的位置应 尽可能靠近选择 穿刺部位近端
肢体远端有足够的动 脉压才能使其静脉有 良好的回流,良好的 静脉回流才能保证表 浅静脉的充盈
时间过长会致静脉中 的水进入周围组织, 使组织水肿,过紧止 血带在阻断表浅静脉 的同时,动脉也被阻 断,肢体远端的动脉 血流减少,导致静脉 充盈不良
一次性采血针
带滑动针头套输液器
利器盒
››› 输液工具发展
输液装置—输液接头
肝素帽
三通接头
可来福正压接头 带延长管输液接头
正压接头
正压、负压、平衡压接头?
››› 输液工具发展
输液辅助工具—止血带
橡胶止血带
充气式有囊止血带
一次性止血带
卡扣式止血带
››› 输液工具发展
输液辅助工具—止血带
距穿刺点 6cm
首次人静脉注射
(德)约翰首次成功 完成人类静脉注射
禁止法案
150年静脉治疗 没有发展
››› 静脉输液发展史
快速发展(十九世纪—二十世纪)
1818年
1
1831年
2
1832年
3
19世纪后 半叶
4
20世纪
5
(英)布伦达 尔第一次人与 人之间输血, 2天后病人死 亡;之后9例: 5活4死
苏格兰霍乱流行 英格兰托马斯为
输液药物配置
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03
静脉输液理念进展
››› 静脉输液理念进展
被动静脉治疗
病人的病情
主动静脉治疗
穿刺部位
输液工具特性
既往使用静 脉导管情况
操作者的能力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 PPT课件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722a38fad6195f312ba6ac.png)
空气栓塞
• 原因 :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
漏缝;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 进入右心室。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
发热反应
防治方法 :
• 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
• 重者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予物理降温,必要时
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心力衰竭、肺水肿
• 原因: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循环
血容量急剧增加 • 症状: 突然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 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 快
氨基酸
五、输液反应及防治
常见输液反应
发热反应 心力衰竭、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发热反应
• 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
•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输入液体;输液管 • 症状: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 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 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
• 避免下肢血管穿刺
• 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 ,肠外营养,高渗液避免 使用头皮钢针
选择部位
手背静脉
周围静脉
头皮静脉
下肢静脉
外周静脉导管(留置针)
优越性
• • • • • 减轻痛苦 保护血管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护理质量 合理用药
防针刺伤型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操作方法 :
• 取出静脉留置针,检查静脉导管和针头各部位 →
• 1662年 德国
John Baptiste 首次将药物注 入人体,但因感染,病人死 亡
发展史
• 1831年 • 50年代 苏格兰医生Thomas将煮沸的盐水成功 静脉输液进入中国
输入人体,静脉治疗的奠定人
静脉输液容器演变
![静脉输液容器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d54bda3b83c4bb4cf7ecd1e8.png)
静脉输液系统历史的演变过程
自从1931年有了静脉输液以来,静脉输液容器经过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封闭式系统的发展过程;二战时期,输液疗法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全世界进行了推广。
静脉输液容器经历了从全开放式输液系统到全封闭系统的演变过程。
1、全开放式输液系统
液体之余广口瓶内,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加入液体及药物时打开瓶盖人工倒入或直接注入瓶内。
2、半开放式输液系统
容器为玻璃瓶或硬塑料瓶。
输液时需在瓶口橡胶塞处另外插入通气管,使空气进入瓶内,加压于液体而将其输入人体。
3、全封闭式输液系统
容器为医用塑料软袋包装。
输液在全密闭状态下进行,大气压直接作用于袋体使液体流出,输液过程不需要使用通气管。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342b408ba1aa8114431d999.png)
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
头皮钢针
套管针 中等长度导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导管
2-4 Hours
72-96Hours 2-4 Weeks 2-4 Weeks - Year 2-4 Weeks
套管针广泛应用
三十几 年前 近几年 十几 年前
欧美 中国
亚洲发达 国家和地区
什么是静脉套管针
• 静脉套管针又称为静脉留置针. • 它是由铁针芯;软的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 • 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 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血管中进行输液 的一种输液工具。
套管针与头皮针应用时的区别
头皮针 消毒范围 选择血管 选择穿刺点 进针角度 进针速度 进血管后 固定 保留时间 直径 5CM 从小到大 血管一侧 5-15 度 快 停止进针 普通胶带 2-4 小时 套管针 直径 8CM 粗直、血流量丰富 血管上方直刺 30 度 慢 进针少许后退针芯 0.5-1CM 送软管 无菌透明敷料 72 小时
静脉输液发展史
1940年以前,静脉输液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 额外治疗手段,仅有医生操作,护士只协助 做相关物品准备工作。 40年代以后,静脉输液技术迅速发展,护理
责任范围得以扩展。
静脉输液发展史
50年代,一次性物品诞生。 1957年,发明一次性头皮针。在此前,输液工具为 羽毛卷片,动物静脉,动物膀胱,塑料橡胶制品及 注射器针头。
一个阶段。
静脉输液发展史
1832欧洲的一次瘟疫流行,苏格兰医生 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 成功奠定静脉输液治疗 模式。
静脉输液发展史
19世纪后半叶,静脉输液安全得到保证。 英国医生李斯特创立了无菌的理论和方法 法国巴斯德借助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感染 佛洛伦斯发现热源
静脉输液主题演讲稿范文
![静脉输液主题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6d937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f.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作为现代医疗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对于救治病人、缓解病痛、维持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将从静脉输液的历史、现状、注意事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见解。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静脉输液的历史。
静脉输液技术起源于19世纪,当时的医生们发现通过静脉注入液体可以迅速补充患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治疗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今,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迅速补充患者体内的营养、水分和电解质,还可以输送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
然而,在享受这一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静脉输液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感染。
无菌操作是静脉输液的基本要求,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消毒不严格、设备不完善等原因,感染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加强无菌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其次,静脉输液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再次,过度依赖静脉输液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
一些患者由于对静脉输液的过度依赖,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静脉输液的作用,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无菌操作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其次,推广静脉输液新技术,如密闭式输液系统、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降低感染风险。
再次,倡导合理用药,避免过度依赖静脉输液,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
最后,关注静脉输液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精准化、个体化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静脉治疗历史
![静脉治疗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2e518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c.png)
静脉输液治疗评估
•随着80年代中后期 家庭静脉输液产业的迅速 增长, •静脉输液治疗工具也相应地迅速发展,设计出 方便、 •安全、便于病人使用的产品,这些产品使静脉 输液 •治疗的种类和实践得以扩展并扩展至医院以外 的范围,
目前常用输液治疗技术
今天常用的静脉治疗技术有如下几种:
A. 静脉穿刺工具
无菌意识 正确消毒方法
无菌术 敷料的应用 正确的固定方法
消毒剂的特性 局部麻醉
记录 冲管、封管技术
留置时间
监测评估
病人情况 的评估
穿刺工具 的选择
皮肤准备
护理与维护
成果
1、程序化操作 2、减少穿刺次数 3、减少并发症 4、减少病人费用 5、减少劳动强度 6、提高病人满意
度 7、减少针刺伤 8、安全
现代静脉输液 以病人为中心
• Winged steel needles
1940 1960
1960
1970 1980
1990
• WWII
• Vietnam Korean Wars
• Large scale fluid and electrolytic usage
• Glass bottles replaced by non-vented plastic containers
1 先进的导管材料与设计减少输液期间并发症, 延长留置时间,病人感觉更为舒适,中等长度导 管的发展使通过外(ZHOU)静脉置人中心静脉 PICC 成为可能扩展了院外治疗的种类, 延长了院外治 疗的 时间,
目前常用输液治疗技术
包 括 以 下 几 种 治 疗 工 • 短的外(ZHOU)静脉导管
具:
• 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输液发展历史
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标准[详]
![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92572314336c1eb91a375d7e.png)
(二)导管堵塞
原 因
1.封管不当 2.置管静脉内压力增高 3.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导
管
1.必须采用脉冲、正压封管,必要
堵 塞
预 防
时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 2.健康教育到位,自护良好;下肢 一般不留置导管;置管肢体不量血
细小且脆的静脉 婴幼儿常规输液
小且脆的静脉, 儿童常规输液, 成人输液 常规输血, 常规手术, 成人常规输液 常规输血,常规手 术,大剂量输液, 快速输液
1
静脉输液发展史
2
静脉留置针概述
3
留置针输液方法
4
常见操作并发症
三.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
操作步骤 健康教育 停液拔管
护理
操作前评估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5.1执行)
渗透压
药物
285
阿霉素
280
5-FU
277
环磷酰胺
320
长春新碱
2000
3%氯化钠
250
50%葡萄糖
300
20%甘露醇
510
10%GS
>600(1400)
800
1190
渗透压 280 650 352 610 1030 2526 1100mOsm/L 505mOsm/L
穿刺步骤
1、核对(特殊药物两人核对)
6.2.1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 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6.2.2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 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6.2.3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的使用应该仅限于抽血、短期(﹤4h) 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肠外营养 液、PH低于5或者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 的液体或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
![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3cef6c85022aaea998f0f97.png)
目的:
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
案例分享
• PICC病历(1) C:\Users\dell\Desktop\PICC病历(1).doc • PICC病历(2) C:\Users\dell\Desktop\PICC病历(2).doc
谢谢聆听!!!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
• • • • 头皮钢针 2-4 Hours 套管针 72-96Hours 深静脉导管(CVC) 2-4 Weeks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2-4 Weeks – 1 Year • 植入式输液港 按穿刺隔膜能让19G的 无损伤穿刺针穿刺1000次,蝶翼针连续使 用7天来计算,输液港可使用19年。
>10%GS TPN
2 3 6
3 6
6
4 3 3
3 6 6
6
⒉CCVA
7
1
4
7
1
2
4
<400 mOsm/L
2 4 2 7 2 4 3 4 7 3 4 3 5 6 2 6 3 2 6 2 6
⒊隧道式 Tunneled ⒋PICC ⒌外周植入 Port ⒍植入式 Port ⒎中等长度 Midline
2.穿刺感染危险性评估 多腔导管>单腔导管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
• • • • • 满足输液治疗需要 穿刺次数最少 留置时间最长 对病人损伤最小 风险最小
良好的开端
• 在治疗的初期正确地预计整个疗程、评估 治疗的合理需求 • 满足治疗要求 • 最少的留置物 • 使用最少数量的导管 • 权衡利弊, 利多于弊
INS标准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 最短的导管。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 局部条件、输液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 及患者的活动需要。
大输液发展史
![大输液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a5e10e9b8f67c1cfad6b8b3.png)
一、静脉输液发展史1656年,伦敦的Christopher Wren教授,第一次把药物注入病人的静脉,后人把Christopher Wren称为输液之父。
1832年,苏格兰爆发了霍乱,Thomas Latta教授和他的助手把大量煮开的盐水输注给霍乱病患者,最终发现,不治疗的病人死亡率大于50%,接受治疗的病人大部分得救,但是一部分人出现了发热现象。
从此以后,静脉输注这种用药方法在临床上广泛的流传开来。
从1920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瓶玻璃瓶装的静脉输液起,至今已近一个世纪。
医学上把输液叫做静脉点滴或静脉输液,是通过静脉把含药物的液体输入到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静脉输液的目的及常用溶液:1、目的:①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③输入药物,过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④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⑤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过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
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过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常用溶液:①供给水分和热量,用5-10%葡萄糖注射液。
②供给电解质:0.9%氯化钠液、5%葡萄糖氯化钠等。
③调节酸碱平衡: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等。
③增加血液渗透压,增加循环血量,有各种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
⑤利尿脱水:甘露醇、山犁醇、50%葡萄糖等。
⑥其它:用于特定治疗目的,如浓缩白蛋白、水解蛋白等。
欧洲静脉输液形式的转变年份:✧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开放式✧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玻璃瓶半开放式✧上世纪50年代全密闭式血袋问世促进封闭式问世✧上世纪60-70年代大量输液事件出现,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对半开放式广泛评价(1965-1978)✧上世纪70年代后封闭式确立了临床地位为了扩大与提高治疗效果和提高静脉输注给药安全性,静脉输液无论从输注内容和输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形式上分,静脉输液经历了三代:开放式、半开放式、全密闭式。
2019静疗标准解读
![2019静疗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6e898b9770bf78a6429540a.png)
输注静脉脂肪乳剂后宜12小时更换一次VAD。因为脂肪乳剂利于微 生物滋生。丙泊酚或随输液瓶一起更换。
补充说明
发疱剂:指静脉输液外渗后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
常见的发疱性药物
抗肿瘤药物
其它肠外输注药物
➢长春碱
➢显影剂
➢长春新碱
➢钾制剂
➢阿霉素
➢50%GS
➢表阿霉素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全国各级医院静脉留置针、picc、cvc普及率达90% 以上,输液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每年因不安全注射死亡约 39万人。
静脉输液治疗的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3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管理规范(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72年成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1980年更名为静脉输液护士学 会(INS),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静疗指南。 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 2013年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静脉输液国家标准。
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
静脉输液
2
的现状
我国静脉治疗现状
我国每年输液50亿次 ,>80%住院患者接受静脉输液, 85%护士>75%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中。
敷料更换
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变得潮湿、有渗出液或者血液、存在穿刺 部位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时,应立即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和更换敷料。
PICC、CVC及PORT的穿刺和维护时,宜使用包含操作所需物品的 专用护理包。
透明敷料应该每5-7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应该每2天更换一次 透明敷料之下放置纱布敷料被视为是纱布敷料,应每2天更换一次 消毒面积:PVC≥8cm,CVC≥15cm,PICC≥2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2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中期静脉输液工具—中长导管
禁忌范围:
n 插管途径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 外科手术史。
n 上腔静脉压迫或阻塞综合症的患者。 n 穿刺部位感染。
适用范围:
治疗时间大于7天、小于49天的 患者。
精选PPT
18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CVC
适用范围:
外周置管困难 输入大剂量或高浓度血管活性药物 输注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药物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快速扩容
股静脉穿刺:双侧颈部手术、上躯干 受伤、上腔静脉综合症
禁忌范围:
穿刺静脉局部感染 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低下 免疫力低下 严重心肺疾病
精选PPT
19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急救期CVC
优点
缺点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静脉治疗
插管操作较为复杂,损伤较大
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
可能发生血气胸、大血管穿 孔,威胁到生命安全
规格型号全
感染的发生率高其他并发症 发生也较多
1999年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 2014年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静脉输液国家行业标准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628
2014
精选PPT
3
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史
1964年应用于临 床。
1982年应用于肿瘤 患者。
头皮针
留置针
PICC
输液港
发明于1957年, 之前使用注射器针 头进行输液。
免使用。
❖ (6)头皮静脉:输注后外渗存在一定的风险,静脉输液行业标准已明确: 小儿不宜使用头皮静脉。
精选PPT
8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输液工具---留置针
适用范围:
慎用范围:
输液时间>4h且输液量较多者。 老人、儿童、躁动不安者。
静脉推注或滴注刺激性药物。
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
精选PPT
14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输液港
适用范围: 需长期或重复输注药物 需长期间歇性输注化疗药物
TPN 输血、采集血标本
禁忌范围:
1 任何确诊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 患者 2 患者体质、体型不适宜植入式输液港 3 确定或怀疑对输液港的材料有过敏的患者 4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5 严重的肺阻塞性疾病 6 预穿刺部位放射治疗史 7 预插管部位有血栓形成迹象或经受过血管 外科手术
精选PPT
15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输液港
精选PPT
16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输液港
❖ 优点: ❖ 更低的感染率和其它并发症: 埋置体内,受皮肤保护 ❖ 维护简单:工作量小、换药频次少 ❖ 使用时间长(8-10年) ❖ 不影响外观:无导管外露 ❖ 不影响日常生活:可洗澡、游泳 ❖ 增加活动自由度、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 优于外周静脉导管
静脉推注发疱性药物。
每天需多次推注无刺激性药物者。 需做糖耐量实验的患者。
静脉推注ph<5或ph>9的药液。
肠外营养液(TPN)
渗透压>600mOsm/L的液体。
精选PPT
9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输液工具---留置针
INS标准推荐:留置时间为72-96小时。
在紧急情况下放置的血管通路应在48h内尽快替 换。
静脉输液的发展史
目录
静脉输液发展史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静脉治疗新理念
精选PPT
2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史
1628年 William Harvey发现血液循环,奠定静脉输 液治疗的基础。
1831年 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煮沸的盐水注入霍乱 患者的静脉,奠定了静脉输液治疗模式。
1972年成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1980年更名为静 脉输液护士协会(INS)INS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地静脉输 液治疗的指南。
精选PPT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 开始使用,1997年引进 我国,同年改良塞丁格 技术应用于临床。
4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静脉输液工具
头皮钢针 留置针 中长导管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中心静脉导管(CVC) 隧道式导管(TCVC) 植入式输液港(IVAP)
输注低刺激性、等渗或接近等 渗的药物。
外周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
精选PPT
13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输液港
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
什么是输液港?
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 输液系统,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及静脉导管 系统组成。
用配套的一次性无损伤针穿刺注射座来建立 输液通道。
儿童留置针可以留置到治疗结束,除非有静脉炎、 外渗等并发症出现。
精选PPT
10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输液工具---留置针
留置针的固定
n 型贴膜:减少压疮的发生
精选PPT
11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中期静脉输液工具—中长导管
自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 脉)穿刺置入腋静脉,末端到达腋窝水平。
精选PPT
7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输液工具---头皮钢针
❖ 穿刺静脉选择: ❖ (1)指端静脉:恰当的支撑和固定。 ❖ (2)手背静脉:首选。美国已立法禁止使用腕部桡静脉作为穿刺血
管。 ❖ (3)前臂头静脉:血流量大,最佳选择。 ❖ (4)贵要静脉:储备穿刺点。 ❖ (5)下肢静脉:有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药液外渗的危险,成脉输液通路分布(2011国内194家医院)
7.20% 1.80% 10.80%
g
35.90%
头皮钢针 44.30%
留置针 安全留置针 PICC CVC
精选PPT
6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输液工具---头皮钢针
适用范围:
用于经周围浅静脉输注无刺激性、无腐蚀性溶液或药物。 单次短时间输液:<4h的静脉输液治疗。 短期静脉输液:输液疗程在3天之内且药量不多者。 许多国家只用于单次采集血标本。
缺点: 植入、注射技术要求高 胸壁切口瘢痕,停用时手术取出 首次投入成本高(>3000元)
精选PPT
17
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
中心静脉输液工具---CVC
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首选)或股静脉穿刺
导管末端最佳停留于上、下腔静脉
单硅胶或聚脲胺脂材质的导管 单腔或双腔,从儿童到成人规格都有
急性期治疗---短期治疗 短期治疗:<30天 INS指南规定: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