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重大灾害诊断

合集下载

大平、陈家山矿瓦斯事故分析与反思 (1)

大平、陈家山矿瓦斯事故分析与反思 (1)

两起煤矿瓦斯事故分析与反思煤矿瓦斯灾害,是我省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从我省情况看,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中有高瓦斯区、瓦斯异常区,有的出现过[瓦斯动力]现象。

尤其是在济宁,枣庄新投产的部分矿井中煤层由于受火成岩侵入产生[高瓦斯包],在瓦斯抽放和火与瓦斯并存治理技术方面我省刚起步,这些对矿井安全生产形成潜在的威胁。

下面通过分析两起煤矿瓦斯爆炸、突出事故,并结合我省实际,进行认真分析和反思,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

一、河南大平煤矿2004年“10.20”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一)矿井及事故概况大平煤矿隶属于郑州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属国有企业。

矿井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与新密市交界处(郑州市西南60 km)。

井田东西走向长5 km,南北倾斜宽2 km,面积10 km2。

1982年开始建井,1986年建成投产,原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

2000年、2001年分别进行了矿井通风系统、提升系统改造,2003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30万吨/年。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

矿井开采煤层为二1煤,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1.1~30 m,多为5~7 m,煤层倾角浅部大、深部小,一般7~19°。

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老顶为砂质泥岩或泥岩。

2003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6.16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47 m3/t,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6.2%。

煤层不易自燃(自燃等级为Ⅲ)。

矿井采用抽出式混合通风方式;有两个回风井,其中西风井担负13,15,11采区和21下山的回风,风量为5536立方米/分。

井下建立了局部瓦斯抽放系统,对13、16两个采区进行瓦斯抽放;矿井安装有KJ90安全监控系统。

2004年10月20日22时09分,21岩石下山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瓦斯逆流进入西大巷主要进风流中,导致13、15采区巷道和工作面的瓦斯浓度突然上升,并造成西大巷局部地段和13采区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浓度。

煤矿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煤矿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煤矿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一、矿井灾害风险矿井灾害风险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带来的风险。

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矿井灾害风险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

1. 高风险:灾害发生概率高,损失严重,影响范围广,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瓦斯爆炸、水灾、火灾等。

2. 中风险:灾害发生概率较高,损失较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顶板垮塌、煤尘爆炸、中毒窒息等。

3. 低风险:灾害发生概率较低,损失较小,影响范围较小,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局部冒顶、轻伤事故等。

二、生产工艺风险生产工艺风险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问题导致的各种风险。

根据工艺的复杂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生产工艺风险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

1. 高风险:工艺复杂,操作要求高,事故发生概率较高,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高瓦斯矿井的瓦斯抽放、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防突等。

2. 中风险:工艺有一定复杂程度,操作要求较高,事故发生概率适中,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采掘工作面的支护、提升运输设备的维护等。

3. 低风险:工艺较简单,操作要求较低,事故发生概率较低,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矿井通风、排水等。

三、机械设备风险机械设备风险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问题导致的各种风险。

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机械设备风险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

1. 高风险:设备复杂,操作要求高,事故发生概率较高,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大型提升运输设备、液压支架等。

2. 中风险:设备有一定复杂程度,操作要求较高,事故发生概率适中,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采煤机、掘进机等。

3. 低风险:设备较简单,操作要求较低,事故发生概率较低,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局部通风机、水泵等。

煤矿井下灾害发生前预兆(瓦斯涌出预兆、顶板冒顶前预兆、冲击地压灾害、硫化氢涌出预兆)

煤矿井下灾害发生前预兆(瓦斯涌出预兆、顶板冒顶前预兆、冲击地压灾害、硫化氢涌出预兆)

煤矿井下灾害发生前预兆一、瓦斯涌出预兆瓦斯涌出前,一般都有预兆:1.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变软、变暗、变干燥、易粉碎;煤层倾角变大,厚度变化大;煤层出现断层、裂隙带发育、波状起伏、煤岩严重破坏等。

2.工作面矿山压力增大、掉渣、片帮、煤壁外鼓等。

3.瓦斯涌出量增大或忽大忽小。

4.煤层中有煤炮声,岩缝、煤墙顶板等裂隙中发出丝丝的响声或蝉鸣般的尖叫声。

5.若巷道有水,则有气泡从中冒出。

二、自然发火之前的预兆煤炭在自燃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分析,判断煤炭的自燃发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预兆特征有:1.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壁“挂汗”。

2.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3.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煤壁温度高于正常温度。

4.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

5.已封闭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高并呈数量级变化,CO浓度相对增大,O2浓度相对降低,且采空区气体发现C2H4,即可判定采空区自燃。

三、顶板冒顶前预兆(一)采煤工作面冒顶的预兆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老顶断裂发出闷响。

2.掉碴;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现象增加,随后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现象,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就越大。

3.煤体压酥,片帮煤增多;冒顶前煤壁所受的压力增加,煤壁变得松软,片帮煤增多。

4.顶板裂隙增多,裂缝变大。

5.顶板出现离层突然增大或者离层值变化较大。

6.漏顶;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出现漏顶;漏顶如不及时处理,顶板围岩会继续冒落,造成冒顶。

7.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8.顶板淋水明显增加。

9.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大面积明显增大,安全阀开启,支架高度明显下降。

(二)采煤工作面容易发生冒顶的地点1.开切眼附近;在这个区域顶板上部硬岩基本顶三边都受煤柱支撑不容易下沉,为下部软岩层直接顶的下沉离层创造条件。

2.地质构造带(断层、褶曲)附近;在这些地点顶板下部直接顶岩层破断后易形成大块岩体并下滑。

井工重大风险分析1

井工重大风险分析1

6.井工矿重大危险源评估6.1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评估6.1.1 事故特征根据煤矿八大类事故类型,此类危险源发生事故类型属瓦斯事故。

6.1.1.1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发生瓦斯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5%~16%;2、氧气浓度不低于12%;3、有650℃~750℃的引爆火源存在。

在这三个条件中,氧气无法进行控制,所以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取为: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针对性)6.1.1.2事故危害程度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摧毁整个矿井、井巷、采煤工作面,导致大面积顶板垮塌冒落,压埋井下作业人员,堵塞通风断面;损毁矿井设备设施,吹起设备、煤石块与井巷之间的撞击,导致人员伤亡;冲击波可以通向地面的井筒、冲击破坏与井筒连接的地面厂房,造成地面作业人员伤亡。

(地面少提)2、形成高温气流,引燃井下可燃物,灼伤作业人员甚至引起局部积存的瓦斯发生爆炸,造成事故灾害进一步扩大。

3、产生以CO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随风流扩散,造成下风巷道内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4、瓦斯爆炸易引发煤尘爆炸。

5、瓦斯浓度升高造成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

6.1.1.3事故发生征兆瓦斯浓度升高,安全监控系统发出声光报警。

(征兆内容再详细一点,煤壁涌出等)6.1.1.4事故发生地点瓦斯超限主要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掘进工作面高冒区、密闭墙前、盲巷内、停风期间的掘进工作面、采空区、盲巷恢复通风排放瓦斯的回风路线、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前的停风区,。

回采工作区高冒区,工作面,井下煤仓、井下微风或无风区域6.1.2瓦斯事故树分析6.1.3防范措施要发生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瓦斯浓度达到5~16%、引火温度达到650~750℃和氧气浓度大于12%,只要杜绝三个条件的同时出现,就可以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6.1.2.1防治瓦斯积聚1、要高度重视全矿突然停电全矿井突然停电,造成主扇突然停风,往往是引发大型事故(如瓦斯爆炸)的前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煤矿重大灾害辩识和控制信息系统范本

煤矿重大灾害辩识和控制信息系统范本

煤矿重大灾害辩识和控制信息系统范本煤矿重大灾害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为了预防和控制煤矿重大灾害,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个煤矿重大灾害辩识和控制信息系统的范本。

一、概述煤矿重大灾害辩识和控制信息系统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煤矿重大灾害的辨识、预警和应急控制等功能,旨在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系统架构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和应用服务子系统组成。

1. 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采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瓦斯浓度、煤尘浓度、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

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仪、通信设备等。

2. 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煤矿重大灾害风险。

数据处理子系统采用数据挖掘和智能识别技术,建立预测模型,为后续的预警和决策提供支持。

3. 决策支持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基于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决策建议。

该子系统采用专家系统和知识库,结合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预警。

4. 应用服务子系统应用服务子系统为煤矿管理人员提供各类服务,包括实时监测、报警提示、预警信息查询等。

该子系统可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三、系统功能煤矿重大灾害辩识和控制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数据采集功能:实时采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瓦斯浓度、煤尘浓度、温度等参数。

2. 数据处理功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和挖掘,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煤矿重大灾害风险。

3. 风险评估功能:基于数据处理结果,评估煤矿重大灾害风险,为后续的灾害预警提供依据。

4. 灾害预警功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供灾害预警信息,包括声光报警、短信通知等方式。

5. 应急控制功能:在发生煤矿重大灾害时,提供应急控制指导,包括疏散路线、救援方案等。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评价与预测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评价与预测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评价与预测煤矿瓦斯爆炸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瓦斯爆炸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对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价和预测,对于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风险评价与预测进行探讨。

一、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特点煤矿瓦斯爆炸灾害是指在采掘作业中,由于煤层中存储的瓦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

瓦斯爆炸灾害的发生不仅与煤矿的地质条件有关,还与采煤工艺、采煤设备、通风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瓦斯爆炸灾害具有爆炸威力大、蔓延速度快、造成损失严重等特点,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风险评价是指通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评判,判定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风险评价包括静态风险评价和动态风险评价两个方面。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预测是指通过对煤矿瓦斯赋存条件、采煤工艺、通风系统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计算,预测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地点和影响力。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预测主要包括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两个方面。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风险评价与预测技术主要包括瓦斯涌出规律分析、地质条件评价、采煤工艺仿真、瓦斯扩散模拟等方面。

瓦斯涌出规律分析是通过对煤层瓦斯赋存条件、煤层构造、煤体孔隙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煤矿瓦斯涌出的规律和趋势,为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风险评价和预测提供依据。

地质条件评价是通过对煤矿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地下水分布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地质风险。

采煤工艺仿真是通过对煤矿采煤工艺、采煤设备等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可能发生机理和影响范围。

瓦斯扩散模拟是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煤矿瓦斯在采煤工作面和煤矿井下的流动和扩散进行模拟,评估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扩散规律和影响范围。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风险评价与预测还可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煤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井下火灾等隐患重重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井下火灾等隐患重重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井下火灾等隐患重重煤矿重大危险源概念及其辨识煤矿产业是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与此同时,煤矿生产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危险源,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煤矿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其辨识,主要包括矿井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井下火灾、顶板事故、水灾、机电事故、运输事故以及其他事故等方面。

1.矿井瓦斯爆炸2.矿井瓦斯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到火源极易引起爆炸。

矿井瓦斯爆炸不仅会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引起煤尘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等次生灾害。

预防措施:加强矿井瓦斯浓度的监测和报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源,加强通风,降低矿井中瓦斯浓度。

3.煤尘爆炸4.煤尘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屑和尘土等细小颗粒。

当这些颗粒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会引发爆炸。

煤尘爆炸会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有毒气体,造成人员灼伤、中毒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降低矿井中煤尘浓度,定期清扫和洒水除尘,加强通风和抽尘系统的维护管理。

5.煤与瓦斯突出6.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和瓦斯在地质作用和采掘应力影响下突然喷出,造成人员伤害和风流紊乱等灾害。

这种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范围广、伤亡人数多的特点,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预防措施:采用卸压钻孔、抽放瓦斯等措施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风险,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维护管理,确保风流稳定。

7.井下火灾8.井下火灾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的火灾,主要由电气设备故障、电缆短路、煤炭自燃等原因引起。

井下火灾不仅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引起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

预防措施:加强电气设备维护和电缆管理,定期检查并处理煤炭自燃隐患,建立完善的灭火设施和应急预案。

9.顶板事故10.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岩层因压力过大等原因突然断裂或垮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沁海煤矿瓦斯重大灾害及生产动态安全状况诊断

沁海煤矿瓦斯重大灾害及生产动态安全状况诊断

Abtat T ippr an sssfycekisacri 00 vri f C a MieSft R gltn) src: hs ae iyue a t hclt co n t2 1 es no 《 ol n ae euaos m l e s d go o y i )
m to n ytm a a s to i n s ehd e a gr f a r yt o n .t an i n ss e da dss nl ime dt da oe h id nd ne j s msnca mi Im il da oe h e ys h o g t om o s e i l e y g
沁 海 煤 矿 瓦斯 重 大 灾 害及 生产 动 态 安全 状 况诊 断
苗 永 春 , 玉 凯 , 佳 瑜 付 霍
( 中国 矿 业 大学 ( 京 )北 京 北 , 10 8 ) 0 0 3

要 : 照《 矿安全规程) oo版制成安全检查表 , 按 煤 2l 运用安全检 查表法和 系统 分析的方法对 煤
a d t lmi a e t e i e i e r b e n p o u tp o e s o p e e tc a mi e a c d n s El nai g p tn i n o ei n t h d nt d p o lms i r d c r c s t r v n o i f l n c i e t. i mi tn oe ta l c u e fa cde t cual i h c i e ti h u t mp o e t e p o u to e e fc a n aey a s so c i n s a t l n p t e a cd n n t e b d,o i r v h r d c in lv lo o lmi e s ft . y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煤矿常见的地质灾害特征主要有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爆炸、煤与瓦斯重大火灾以及顶板事故等。

首先是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中的煤与瓦斯突出是指煤层瓦斯通过煤体裂隙或煤体毛细管向矿井工作面喷出,造成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矿井事故。

常见的特征是矿井工作面回风边出现瓦斯比较突出,瓦斯抽放效果较差等。

其次是煤与瓦斯爆炸。

瓦斯是煤矿中的一种有毒气体,当瓦斯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电火花等能源的引爆就会发生煤与瓦斯爆炸。

煤与瓦斯爆炸的典型特征是事故现场有明显的爆炸痕迹,如瓦斯爆炸区域瓦斯矿尘飞扬、爆炸坑道内无尘、裂缝增大等。

再次是煤与瓦斯重大火灾。

煤矿中的瓦斯与矿井煤层发生火灾就是煤与瓦斯重大火灾,瓦斯发生火灾与矿井尘埃、煤层自燃、机械操作等相关。

煤与瓦斯重大火灾的特征是有火焰燃烧、瓦斯烧灼现象等,同时也伴有烟雾、热气以及有震源振动等现象。

最后是顶板事故。

煤矿中的顶板事故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坍塌、冒顶或者发生支承失效等事故。

顶板事故常见的特征是采掘工作面或者巷道的顶板发生严重的坍塌或者支承结构损坏等。

对于煤与瓦斯突出,主要的对策是采取有效的瓦斯抽放措施,通过增加通风、井下抽放瓦斯等方式,减少瓦斯积聚和突出的可能性,同时也要加强瓦斯抽放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针对煤与瓦斯爆炸,重要的对策是加强瓦斯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和通风系统,确保瓦斯浓度低于爆炸极限。

还要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和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确保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对于煤与瓦斯重大火灾,主要的对策是加强瓦斯与煤尘的管理,确保矿井内瓦斯和尘埃浓度低于爆炸极限,防止瓦斯与尘埃的混合爆炸。

还要注重煤层自燃预防和监测,及时处理煤层自燃的险情,防止火灾的扩大。

针对顶板事故,主要的对策是加强对矿井地质条件的认识和评价,提前预测和预警顶板事故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和技术手段,加强顶板监测,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瓦斯灾害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瓦斯灾害评价

0 引 言
瓦斯是 严重 威胁 煤 矿安全 生 产 的主要 因素之

系。然后将各指标合成一个能从总体上衡量矿井 瓦斯危险的综合指标 。通过结合煤矿瓦斯评价指
标 选取 的具 体情 况 ,采用 层 次分析 法对 煤 矿 瓦斯 灾 害事 故进 行评 价 , 减少 了评 价 的主观 性 , 加 评 增
性。 尤其是解决多因素变权问题的动态求解 问题 ,
克 服 因素权 重 由专家 打分 、 为确定 方 法 的缺 陷 , 人
和原因分析 ,得 出诱 发瓦斯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
矿 井 瓦斯 等 级 ; 井 瓦 斯管 理 ; 矿 矿井 通 风 管理 , 矿
选择 的评价方法适合煤矿现场应用 ,其评价结果 能 够客 观 的反映煤 矿 瓦斯 事故 现状 。
[ 摘
要 ] 瓦斯 灾 害一 直是 影 响我 国煤矿 安全 生 产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在 综合 分 析各 种评 价 方 法 的基础 之 上 , 用层 次分 析 法并且 建 立评 价 指标 体 系对 煤矿 瓦斯 进 行 综合评 价 。 选 根 据 指标 体 系构 造 比较 矩 阵 , 出各 个 指标 的权 重 , 终得 出煤矿 瓦斯 灾害 的总得 得 最 分, 与煤矿 瓦斯 灾害等级进行 比较得 出当前我 国煤矿 瓦斯 灾害等级 。 [ 键 词 ] 综合 评 价 ; 次 分析 法 ; 标体 系 : 关 层 指 权重 [ 中图分 类 号 lT 1 [ D72 文献标 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17 -932 1)40 9 - 629 4(0 0 -04 3 1 0 建立 一套 能从 总体 上反 映评 价对 象本 质 的指标 体
由于煤矿 的安 全 状态 涉及 的 因素众 多 ,必须
井检查员素质 ; 栅栏管理 ; 机电设备 以及采掘面通 风状况 。各个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频率如表 1 所

煤矿开采的灾害风险评估

煤矿开采的灾害风险评估

05
煤矿开采灾害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矿瓦斯爆炸事故风险评估
瓦斯爆炸事故风险评估方 法
采用危险指数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 ,对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 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该矿存在较高的瓦斯爆炸事故风险, 主要原因是通风不畅、瓦斯浓度超标等。
风险控制措施
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与法规
完善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 职责和要求。
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加强对煤矿开采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推行灾害风险管理法规
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灾害风险管理行为, 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风险因子识别
评估过程中识别了多种灾害风险 因子,如地质条件、采掘方法、 安全管理等,为针对性地降低风 险提供了方向。
灾害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展望
技术进步
法规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先进的技术 和方法应用于煤矿灾害风险评估和控制, 提高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法规和标准, 强化对灾害风险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促进 煤矿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
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定期检查排 水系统、建立应急预案等措施,降低矿井水灾事 故风险。
案例三:某矿顶板垮塌事故风险评估
顶板垮塌事故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对顶板垮塌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该矿存在一定的顶板垮塌事故风险,主要原 因是支护措施不到位、采空区处理不当等。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 调查认定,虽然这起事故灾难是由严重自然 灾害引发的,但也暴露出有关地方政府、部门 和2021企/8/5 业在应对极端天气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27
特别重大事故情况
• 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山 东省有关方面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 依纪对26名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其中,对山东 华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名公煤矿矿长等6名 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20名有 关责任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罚。 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中,有地(厅)级干 部3人,县(处)级干部5人。
• 2008年,全国煤炭产量27.2亿吨,煤矿事故 死亡人数3200人,百万吨死亡率1.2
• 三、新疆
• 2008年发生事故75起,死亡93人,比2007年 减少23起、减少29人,百万吨死亡率1.67,
2021/8/5
21
特别重大事故情况
• 三、全国特别重大事故情况
• 1、4月16日,河南平顶山宝丰县王庄煤矿煤尘 爆炸特别重大事故31人死亡,伤9人,救护队在 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造成15名救护队员受 伤,直接经济损失1088万元。
• 2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83.44万元。
2021/8/5
24
特别重大事故情况
• 3、 5月5日,山西临汾蒲县蒲邓煤矿煤矿瓦斯 爆炸特别重大事故28人死亡,2人失踪。23人受 伤(其中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183.44万 元。
• 事故的直接原因:矿井南部205工作面内的 1#掘进头巷深70米没有安装局部通风机,无风 作业,造成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作 业人员在打眼时,煤电钻127伏动力电缆裸连短 路产生火花,引爆瓦斯。 (处理如下)
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张振玉、王庄煤矿安全矿长陈 振国、王庄煤矿生产矿长阮青来等16人移送司法 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已采取措施;

煤矿安全小知识(灾害征兆)

煤矿安全小知识(灾害征兆)

安全小知识1、突水征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顶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2、煤层发火征兆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壁挂汗;⑵风流中出现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火灾气味;⑶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⑷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不舒服的感觉。

3、顶板事故征兆(1)发出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出很大声响。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出现顶板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3)片帮煤增多。

因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要多。

(4)顶板裂缝。

顶板有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

(5)顶板出现离层。

检查顶板要用“问顶”的方法,俗称“敲帮问顶”。

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

(6)漏顶。

大冒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形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而造成冒顶。

(7)有淋水。

顶板的淋水量有明显增加4、氧气浓度的人体各种反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05。

氧气很活跃,易使多种元素氧化,能助燃。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

一般情况下,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0.4L/min;在工作时为1~3L/min。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05。

氧气很活跃,易使多种元素氧化,能助燃。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

一般情况下,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0.4L/min;在工作时为1~3L/min。

表1-1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在正常通风的井巷和工作面中,氧气浓度与地面相比一般变化不大,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

但在井下盲巷、通风不良的巷道中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应特别注意对氧气浓度的检查,以防发生窒息事故。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安全中的一种重大灾害,在煤矿生产中给工人和设备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将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进行详细介绍。

一、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1.人员伤亡:煤与瓦斯突出会导致煤矿内气体浓度突然升高,煤矿工人若未及时撤离,就有可能因高浓度的瓦斯和煤尘中毒、窒息而导致死亡。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煤与瓦斯突出导致的矿难事故造成大量工人伤亡。

2.生产设备破坏:煤与瓦斯突出时,高压气体的爆炸冲击力极大,会造成矿井内的设备损毁,甚至引发更严重的二次事故。

煤矿内往往存在大量的火花和高温源,一旦瓦斯爆炸,会导致火灾,进一步加剧矿井内的危险。

3.经济损失:煤与瓦斯突出不仅使工人伤亡和设备破坏,还将导致煤矿生产的停工和延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事故发生后,煤矿可能还要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进一步加大经济压力。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1.瓦斯浓度升高:煤与瓦斯突出之前,矿井内瓦斯浓度往往会有明显的上升迹象。

煤矿通常会设置瓦斯浓度监测仪器,一旦发现瓦斯浓度升高,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风量、停产排瓦斯等。

2.冒顶、爆炸和塌方:煤与瓦斯突出时,往往伴随着冒顶、爆炸和塌方等现象。

煤矿工作面周围的煤岩变形增大,甚至出现大面积冒顶、爆炸和塌方,这些都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3.地质构造异常:煤矿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如断层破碎带扩大、岩层变形等,都可能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前兆。

这些地质变化都会导致瓦斯在煤矿中聚集,并有可能突然释放出来,形成煤与瓦斯突出。

4.地震及地表变形:在煤与瓦斯突出前,地震和地表变形也常常出现,较大的地震甚至会引发煤矿地表的塌陷。

地震和地表变形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之一,也是矿山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

5.矿井风压变化:煤与瓦斯突出时,矿井风压会发生明显变化。

特别是瓦斯浓度升高后,瓦斯在矿井内积聚,使得瓦斯压力迅速增加,从而引起风压的突变。

6.异常声响:煤与瓦斯突出时,矿井内可能会发出不同寻常的声响,如爆炸声、扑哧声、冲击声等。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家解读第一条为了准确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判定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下列15个方面:(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二)瓦斯超限作业。

(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

(七)超层越界开采。

(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

(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

(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

(十一)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

(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施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

(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

(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十五)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第四条“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煤矿全年原煤产量超过核定(设计)生产能力幅度在10%以上,或者月原煤产量大于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的10%的。

【解读】1.调度室综合台账记录超过设计生产能力;2.主井提升煤炭量超过设计生产能力;3.洗煤厂销售量超过设计生产能力产出量;4.财务收入报表超过矿井生产能力销售额;5.采掘工程平面图工作面推进度和动用储量超过生产能力动用范围;6.擅自修改数据满足生产能力要求。

7.煤矿应当按照均衡生产原则,安排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

煤矿灾害分析报告

煤矿灾害分析报告

煤矿灾害分析报告引言煤矿灾害是在煤矿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灾难。

它们可能导致许多人员伤亡、环境破坏以及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矿灾害的现状和原因,本文对煤矿灾害进行了分析,旨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供进一步研究和预防煤矿灾害的工作。

煤矿灾害类型煤矿灾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是指在煤矿内部,由于煤尘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当其遇到明火、电火花等点火源时,产生爆炸现象。

煤尘爆炸通常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是指煤矿内部积聚的可燃瓦斯(主要是甲烷)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当其遇到明火、电火花等点火源时,产生爆炸现象。

瓦斯爆炸同样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突水事故突水事故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开采空间和煤层之间的水体压力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大量水体突然涌入采煤工作面,造成事故和灾难。

突水事故会对矿井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煤矿灾害原因分析煤矿灾害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面是常见的煤矿灾害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采矿设计一些煤矿采矿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地质条件、瓦斯分布、煤层厚度等因素,导致采煤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增加了煤矿灾害的风险。

作业规程不严格一些煤矿的作业规程不严格,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程进行操作,这可能导致煤矿灾害的发生。

例如,操作人员未循规蹈矩,引发煤尘爆炸或瓦斯爆炸的风险增加。

监控系统不完善一些煤矿的监控系统不完善,无法实时监测瓦斯浓度、温度等关键参数。

如果这些参数超过安全范围,煤矿灾害发生的风险将会增加。

煤矿灾害防范措施为了预防煤矿灾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煤矿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煤矿安全的意识。

通过开展安全培训课程、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对煤矿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强化监控设备加强煤矿的监控设备,提高其实时监测能力。

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技术,确保瓦斯浓度、温度等关键参数的准确监测,及时预警和处理可能的安全隐患。

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

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

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存在诸多危险源。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对井下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

以下是我对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的详细分析,有效控制这些危险源对矿工的威胁,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1. 煤与瓦斯爆炸危险源a. 煤尘:煤矿井下常常有煤尘堆积,煤尘是一种易燃物质,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b. 甲烷瓦斯:煤矿床含有大量的甲烷瓦斯,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或者高热源,就会发生爆炸。

2. 煤尘爆炸合成危险源a. 瓦斯爆炸引发的煤尘爆炸:一旦瓦斯爆炸发生,会引发煤尘爆炸,造成事故规模扩大。

b. 煤尘爆炸扩散传播:煤尘爆炸的蔓延速度非常快,可能在短时间内影响到整个井下工作区域。

3. 矿井火灾危险源a. 火源:井下存在各种可能引发火灾的明火源,如电器设备、施工作业等。

b. 可燃物质:矿井中存放了大量的易燃物质,如油漆、润滑油等。

c. 高温环境:井下温度高,易导致可燃物质自燃引发火灾。

4. 矿井通风不良危险源a. 缺氧:矿井通风不良可能导致氧气不足,使矿工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危害。

b. 有毒气体积聚:矿井中存在一些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通风不良会导致这些气体积聚,对矿工造成危害。

5. 地质灾害危险源a. 地震:地震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地质灾害,地震会导致矿井坍塌,直接威胁矿工安全。

b. 煤与岩板顶板坍塌:煤矿井下顶板容易发生坍塌,若不及时控制,会威胁到矿工生命安全。

6. 机械设备故障危险源a. 井下机械设备磨损:井下工作环境恶劣,机械设备容易受到磨损,若不及时维修或更换,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

b. 机械设备操作失误:由于许多机械设备操作复杂,矿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事故。

7. 井下运输危险源a. 矿车意外倾覆:井下常常需要使用矿车进行物料运输,若在运输过程中矿车发生倾覆,会造成工人伤害。

b. 矿车重量超载:井下运输矿车超载,会增加井下道路的磨损,可能导致道路坍塌,威胁到人员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煤矿瓦斯重大灾害诊断
【摘要】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煤矿的主要系统存在的隐患进行逐项诊断,主要诊断矿井的瓦斯抽放系统、矿井的通风系统,诊断主要是针对瓦斯重大灾害及矿井生产过程中违章违规现象以及矿井自然属性带来的系统固有隐患,对矿井中员工的操作规范情况也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隐患和员工的错误操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促使煤矿及时对矿井存在的系统固有隐患和人为隐患进行整改,以消除在生产动态过程中查出的隐患,从而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消灭了事故隐患,实际上也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安全检查表;瓦斯防治;煤矿安全;隐患诊断
0.引言
瓦斯是煤形成过程中伴生的气体,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性,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如果对其预防不当,管理措施不到位,就会酿成瓦斯事故。

要消灭或减少事故,首先应该从源头着手,消灭一切事故隐患,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消灭了一切事故隐患,实际上也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因此,诊断事故隐患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本文主要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煤矿自然属性
带来的系统固有隐患和矿井生产动态管理隐患进行诊断,找出煤矿生产动态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煤矿自然属性带来的系统固有隐患诊断排查
1.1矿井瓦斯防治措施诊断
1.1.1安全检查表诊断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对沁海煤矿瓦斯防治措施进行生产动态考察诊断,其瓦斯防治措施齐全,未见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现象。

1.1.2瓦斯抽放系统诊断
利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近六个月的瓦斯浓度日报表和风量旬报表,统计沁海煤矿的瓦斯涌出量,其统计程序如下:
图1 瓦斯涌出量统计结构图
1.2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考察及其对策措施
1.2.1安全检查表诊断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运用安全检查表对沁海煤矿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进行了生产动态考察诊断。

对策措施:
⑴扩大回风井断面,使其风速在8m/s以下。

⑵扩大硐室断面或采取其它措施,增大硐室风量。

1.2.2通风系统稳定性诊断
为了判断各巷道通风系统的稳定性[3],把沁海煤矿主要巷道近六个月的测风记录进行了汇总,以每十天为一个测点,做成风量波动曲线。

可得,总回风巷通风系统风量变化是比较小的,说明通风机是比较稳定的,但是13505工作面进回风巷、北大巷、皮带巷地
点的风量出现大幅度波动情况,且波动幅度达到20%~80%,说明大巷和工作面通风管理存在问题,建议加强通风管理,检查通风设施是否安全可靠,对不可靠的通风设施进行更换。

2.矿井瓦斯治理和生产动态管理建议
⑴完善矿井瓦斯参数、瓦斯等级、突出危险性鉴定等技术工作,以便制定矿井中、长期规划,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⑵进行抽采效果考察工作。

根据《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以及国家有关瓦斯治理要求,矿井瓦斯抽采达标后,方可进行开采,所以,应对矿井瓦斯抽采效果进行考察,制定矿井瓦斯抽采规划和生产规划,合理安排生产地区,保证矿井生产衔接和安全生产[2]。

⑶加强现场动态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要落实责任,监督到位[5]。

⑷充分发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的作用,按时进行调校、维护,设置专门人员值班,及时发现、处理监控系统出现的问题,保证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55-61.
yu qi-xiang.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of mine gas.xuzhou: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1992:55-61.
[2]于不凡.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修订版)[m].北
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89-99.
yu bu-fan.technical manual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of damp disaster and utilization on mine gas(revision)[m].beijing:coal industry press,2005:89-99.
[3]张国枢.通风安全学(修订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33-148.
zhang guo-shu.ventilation and security science(revision)[m].xuzhou: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7:133-148.
[4]徐永欣.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91-120.
xu yong-xin.mining science[m].xuzhou: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3:91-120.
[5]徐永欣.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80-94.
xu yong-xin.mining science[m].xuzhou: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4:80-94.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第三版)[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75-88.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safety assessment (third edition)[m].beijing:coal industry press,2005:75-88.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12-19,26-29,39-59.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coal mine safety regulations[s].beijing:coal industry press,2010:12-19,26-29,39-59.
[8]王德明.矿井火灾学[m].徐州: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44-47. wang de-min.mine fire science[m].xuzhou:coal industry press,2008:44-47.
[9]陈宝智.矿业安全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46-51.
chen bao-zhi mining safety engineering[m].beij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09:46-51.
[10]徐景德.我国煤矿瓦斯爆炸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5(2):5-8.
xu jing-de.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 gas explosion in china[j].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5(2):5-8. [11]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42-53.
zhang tie-gang.technology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about coal mine gas[m].beijing:coal industry press,2001:4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