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习题)29页word文档
防雷和防静电试题及答案
防雷和防静电试题及答案1.雷电流幅值指主放电时冲击电流的最大值。
雷电流幅值可达OOA、数十至数百千安(厂”泠案)B、数至数十千安C、数至数千安D、数十至数百安2.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至数十个冲击。
一次直击雷的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Om/SoA、500(I[确?彳B、600C、800D、1003.防直击雷装置由O组成。
A、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B、熔断器、引下线、接地装置C、接闪器、断路器、接地装置D、接闪器、引下线、电容器4.附设接闪器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OΩoA、4B、10D、305.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不应小于Om。
A、1B、1.5C、2D、36.避雷器属于O保护元件。
A、过电压(正确答案)B、短路C、过负载D、接地7.避雷器的作用是防止O的危险。
As直击雷B、电磁感应雷C、静电感应雷D、雷电波侵入8.FS系列阀型避雷器主要由O组成。
A、瓷套、火花间隙、熔断器B、断路器、火花间隙、非线性电阻C、瓷套、火花间隙、非线性电阻"工―)D、瓷套、电容器、非线性电阻9.氧化锌避雷器采用O密封于绝缘套中。
A、固定电阻B、可变电阻C、热敏电阻、D、氧化锌电阻片(10.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OΩoA、1B、4C、10D、3011.标准上规定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指O电阻。
A、工频B、直流C、冲击D、高频12.避雷器属于对()的保护元件。
A、雷电冲击波HB、电磁感应雷C、直击雷D、静电感应雷13.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地下0.3m至地上Om的一段应加保护。
B、1.0C、1.7D、2.414.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可达()伏。
A、数十B、数百C、数千D、上万15.在具有爆炸性粉尘或爆炸性气体、蒸气的场所,例如(),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A、金属B、木材C、朔料D、煤粉、面粉、铝粉、氢气(:做?’「票)16.单纯为了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接地电阻OΩoA、5ΩB、10ΩC、30ΩD、100Ωo17.消除静电增湿法就是提高空气的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O%以上较为适宜。
防雷工程技术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1)共124页文档
第一部分试题一、填空题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题库(填空部分)(一)雷电原理1、通常雷暴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云底荷少量正电荷。
2、地闪电场的C变化具有大气电场稳定而大幅度的变化。
3、一般轻离子的迁移率较重离子大二个数量级。
4、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与大气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即与大气的密度成反比。
7、晴天大气传导电流是大气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的电流。
9、通常对流云的荷电量较层状云荷电量要大。
10、闪电电流方向向上称为负地闪。
11、晴天大气对流电流是大气离子随气流垂直移动下形成的电流。
13、在第一闪击之后形成的沿第一闪击路径由云中直弛地面的先导称箭式先导。
14、地闪的第一闪击是指由梯式先导到回击这一完整的放电过程。
(二)法律法规1、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了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即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气象法三十一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 (气象法三十一条)9、《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监测与预警、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防雷产品等五个方面做作了规定。
(8号令各章题目内容)(三)技术标准1、电磁感应是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
由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雷电感应。
(GB50057-94 附录八)2、低压线路宜采用电缆埋地引入,当难于全长采用电缆时,允许在不小于2米距离内改用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
(GB50057-94 之 3.2.3条)3、根据GB50057-94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的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10×10m或12×8m。
(GB50057-94 之 3.3.1条)4、根据GB50057—94的规定,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避雷带(网)的引下线应不少于 2 根,其设置间距应分别为 12m 、 18m 、 25m 。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习题)
13.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一、单选题1.下面给出了几组四种雷区平均年雷暴日数,按照标准对雷电活动强弱的分类,其中标准的规定值是( )。
A.少雷区≤10,中雷区10~20,多雷区20~40,特强区≥40:B.少雷区≤12,中雷区12~30,多雷区30~60,特强区≥60;C.少雷区≤15,中雷区15~40,多雷区40~90,特强区≥90;D.少雷区≤20,中雷区20~60,多雷区60~120,特强区~>120。
2.在绝缘配合标准中,送电线路,变电所绝缘子串及空气间隙的绝缘配合公式均按标准气象条件给出。
在下列各组气象条件数据中,标准气象条件(气压P、温度T、绝对湿度H)的一组数据是( )。
A.P=8.933kPa,T=10℃,H=8.5g/m3; B.P=8.933kPa,T=15℃,H=10g/m3;C.P=101.325kPa,T=20℃,H=llg/m3; D.P=101.325Da,T=25℃,H=12 g/m3。
注ImmHg=133.322Pa。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0 绝缘配合10.1 绝缘配合原则10.1.1 按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电压和保护装置的特性来确定设备绝缘水平,即进行绝缘配合时,应全面考虑设备造价、维修费用以及故障损失三个方面,力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不同系统,因结构不同以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绝缘水平。
10.1.2 工频运行电压和暂时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a)工频运行电压下电气装置电瓷外绝缘的爬电距离应符合相应环境污秽分级条件下的爬电比距要求。
b)变电所电气设备应能承受一定幅值和时间的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防雷考试题库(附答案)
防雷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种不属于防雷装置?()A. 避雷针B. 避雷带C. 接地体D. 绝缘子答案:D2. 避雷针的原理是利用()来引导雷电电流进入地面。
A. 电场B. 磁场C. 重力D. 空气答案:A3. 下列哪种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该更加完善?()A. 一般民用建筑B. 重要公共建筑C. 轻钢结构建筑 D. 简易建筑物答案:B4. 接地体埋设深度一般为()米。
A. 0.5~1B. 1~2C. 2~3D. 3~5答案:C5. 以下哪种场所的防雷要求最为严格?()A. 计算机房B. 仓库C. 体育场馆D. 农田答案:A6. 下列哪种设备的防雷措施最为重要?()A. 电视发射机B. 电风扇C. 计算机D. 照明灯具答案:A7. 避雷带的材料一般为()。
A. 铜B. 铁C. 铝D. 以上都对答案:D8.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发生雷击?()A. 晴天B. 雨天C. 雾天D. 雪天答案:B9. 下列哪种装置不是用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的?()A. 避雷针B. 避雷带C. 接地体D. 避雷器答案:D10. 下列哪种场所的防雷措施应该更加重视?()A. 农村B. 城市C. 高山D. 平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防雷装置主要包括()。
A. 避雷针B. 避雷带C. 接地体D. 绝缘子E.避雷器答案:ABCE12. 下列哪些场所需要特别注意防雷?()A. 计算机房B. 仓库C. 体育场馆D. 农田E.高层建筑答案:ABCE13. 接地体的作用包括()。
A. 分散电荷B. 引导雷电电流C. 降低电压D.提高电阻 E. 保护建筑物答案:BCE14.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击的风险?()A. 安装避雷针B. 安装避雷带C. 接地体埋设深度增加 D. 采用避雷器 E. 避免在雷雨天气外出答案:ABCDE15. 下列哪些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该更加完善?()A. 一般民用建筑B. 重要公共建筑C. 轻钢结构建筑D. 简易建筑物E. 高层建筑答案:BC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避雷针越高,防雷效果越好。
防雷考试题库(1-10套)
题库1一、填空题:1、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2、北京市毛主席纪念堂,其建筑物防雷应划为第二类。
3、广州市有一个位于珠江畔的疗养院,建筑物群长200米,宽、高各20米,该疗养院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5 次/a(广州市平均雷暴天数为87.6天)。
( K=1.5 D=0.04171 Ng=8.04 )4、某厂区测得土壤电阻率为1000Ωm,用摇表测得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为15.0Ω,引下线接地点到接地体最远端为25.3m,则计算出接地冲击电阻为8.57 Ω。
(L / Le=25.3 / 63.25=0.4 查图表A=1.75 )5、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为92 米,在此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从30 米起每隔不大于 6 米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30 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6、建筑物的防雷区一般可划分为LPZ0A 、LPZ0A 、LPZ1 、LPZn+1 等区。
7、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系统之间的发生火灾及爆炸危险以及人身事故。
8、防雷击电磁脉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合理选用和安装SPD 、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连接。
9、第一、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200 KA、150 KA、100 KA,其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 KA/μs、15 KA/μs、10 KA/μs。
10、办理新建筑物的防雷手续,须提交设计说明、防雷接地平面图及大样图、均压环设计图及大样图、天面图及大样图(包括避雷针、带、网及其它)、设备布置图、建筑物立面图、总配电系统图。
二、问答题、计算题:1、如何进行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审核?应注意什么?2、有一栋15层二类防雷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该楼设有15根引下线,计算机放在第10层的LPZ1区中,计算机房的六面体由Φ的网格1m×1m 组成,计算机离楼顶为2米,离四壁最短距离,①邻近100米情况下发生首次雷击,求计算机房LPZ1区中的磁场强度和安全距离。
防雷考试题库(附答案)
防雷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
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
电磁兼容: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按系统的接地型式接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称为保护接地。
浪涌保护器:用以限制线路中传导瞬态过电压和引起电涌电流、且具有非线性特点的一种器件。
二.填空(30分)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30 m;二类建筑物为45 m;三类建筑物为60 m。
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5x5 m 或6x4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10x10 m 或12x8 m ;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20x20 m或24x16 m 。
2、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备等的统称。
3、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4、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和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5、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6、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① s 型等电位连接网;②m 型等电位连接网。
7、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检查,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
安装的雷电灾害防御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9、国家鼓励和支持雷电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试题和答案)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设备不属于防雷设备?()A. 避雷针B. 避雷带C. 熔断器D. 浪涌保护器2. 下列哪种接闪器不能有效防止直击雷?()A. 避雷针B. 避雷带C. 避雷网D. 铁塔3. 下列哪种设备属于后备保护?()A. 避雷针B. 熔断器C. 浪涌保护器D. 避雷带4. 下列哪种保护器不能有效抑制电网中的过电压?()A. 避雷针B. 避雷带C. 浪涌保护器D. 电压互感器5. 下列哪种保护措施不能有效降低雷击风险?()A. 接地B. 接闪C. 分级保护D. 不断电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防雷设备的作用及分类。
2. 请简要介绍过电压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3. 请简述防止雷击的主要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4. D5. D二、简答题1. 防雷设备的作用是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不受雷电侵害。
分类如下:(1)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用于引导雷电击中接闪器,将雷电引入地下。
(2)泄放装置:避雷器、熔断器等,用于限制雷电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
(3)接地装置:接地体、接地线等,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降低雷电对地面的电位。
(4)保护装置:浪涌保护器、电压互感器等,用于抑制电网中的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
2. 过电压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电网中的电压,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保护器迅速动作,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气设备。
过电压保护器的作用是防止电网中的过电压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
3. 防止雷击的主要措施有:(1)接地:将建筑物、设备等接地,使雷电通过接地体引入地下,降低雷电对地面的电位。
(2)接闪:设置避雷针、避雷带等接闪器,引导雷电击中接闪器,将雷电引入地下。
(3)分级保护:采用多级保护措施,逐级限制雷电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
(4)安装浪涌保护器:在电气设备入口处安装浪涌保护器,抑制电网中的过电压。
(5)不断电:在雷电天气,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确保人员安全。
防雷设施及过电压保护
单选题3.1.6-1001、对于连接组别为Yyn0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 A )。
A、25%B、10%C、%D、5%出处: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3.2.8条3.1.6-1002、独立避雷针与配置装置的空间距离不应小于( A )。
A、5mB、10mC、12mD、15m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比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 A )。
A、高B、差C、相同D、无法比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04、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绝大部分是( A )。
A、单相接地B、两相接地短路C、三相短路D、两相短路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05、变电所对直击雷的保护是采用( C )。
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针或避雷线D、避雷器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06、大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B )。
A、ΩB、ΩC、1ΩD、4Ω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7、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 D )A、4ΩB、6ΩC、8ΩD、10Ω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8、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应不小于( B )m。
A、4B、5C、8D、10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9、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只发生在( C )。
A、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B、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C、中性点不接地或间接接地电网中D、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即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10、10KV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三角处并接一个电阻的作用是( C )。
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
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防雷技术的范畴?A. 避雷针B. 避雷网C. 避雷线D. 防雷接地2. 避雷针的作用是?A. 接收雷电B. 引导雷电C. 阻止雷电D. 防止雷电3. 下列哪种接地方式不属于防雷接地?A. 环形接地B. 单点接地C. 复合接地D. 星形接地4. 防雷接地电阻的标准值是多少?A. 1ΩB. 2ΩC. 4ΩD. 10Ω5. 下列哪种建筑物需要安装防雷设施?A. 高层建筑B. 低层建筑C. 所有建筑物D. 无特殊要求建筑物6.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建筑物的哪个部位?A. 最高点B. 最低点C. 任意位置D. 靠近电源位置7. 下列哪种防雷设施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A. 避雷针B. 避雷网C. 避雷带D. 避雷线8. 防雷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下列哪个数值?A. 10mm²B. 16mm²C. 25mm²D. 35mm²9.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防雷检测?A. 新建建筑物B. 改建建筑物C. 建筑物使用年限超过10年D. 建筑物未发生雷击事故10. 下列哪个防雷措施属于被动防雷?A. 避雷针B. 避雷网C. 避雷带D. 防雷接地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避雷针的安装高度越高,其保护范围越大。
()12. 防雷接地线的截面积越大,其接地效果越好。
()13. 防雷检测是保证防雷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14.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圆形。
()15. 防雷接地电阻值越小,其接地效果越好。
()16.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越高,其防雷设施越复杂。
()17. 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方式相同。
()18. 防雷接地线的埋设深度越深,其接地效果越好。
()19.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应远离电源。
()20. 防雷检测是建筑物的强制性检测项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简述防雷接地的作用。
22. 请列举五种防雷设施及其作用。
过电压习题
过电压习题一、判断题1、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串联连接。
( )2、内部过电压与电网结构、各项参数、运行状态、停送电操作等多种因素有关。
( )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点包括动作迅速、无续流、残压低、伏安特性差等。
( )4、在正常情况下,阀型避雷器中流过工作电流。
( )5、避雷线又叫耦合地线。
( )6、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点包括动作迅速、无续流、残压低、通流量小、伏安特性好等。
( )7、自动重合闸只对永久性故障有效。
()8、接地装置中的接地线是埋在地下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
()9、避雷器用来防护高压雷电波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损坏被保护设备。
( )10、屋顶上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45°保护角确定。
( )11、消雷器是利用金属针状电极的尖端放电原理,使雷云电荷被中和,从而不致发生雷击现象。
( )12、为降低线路跳闸率,可在大跨越地带杆塔增加绝缘子串数目。
( )13、线路装设自动重合装置后,对提高供电可靠性起很大作用。
( )14、人身伤亡,属于电力系统的事故。
()2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点包括动作迅速、无续流、残压低、通流量小等。
( )25、避雷线又叫架空地线。
( )二、单选题1、下列关于保护变压器的角型间隙安装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远离变压器一侧B、高压熔断器的外侧C、高压熔断器的内侧D、以上都不是2、()用来防护高压雷电波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损坏被保护设备。
A、避雷针B、避雷线C、消雷器D、避雷器3、某变电站避雷针架设高度为20m,则该避雷针地面保护半径是()。
A、30mB、20mC、45mD、35m4、某变电站避雷针架设高度为40m,则该避雷针地面保护半径是()。
A、30mB、40mC、50mD、60m5、某变电站避雷针架设高度为20m,则该避雷针在12m的高度的保护半径是()。
A、10mB、8mC、12mD、6m6、在两块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当()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云层之间放电。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考试试题(二)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考试试题(二)一、单选题(本大题71小题.每题1.0分,共71.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按防雷要求属于( )类。
A 一B 二C 三D 四【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2题防直击雷的避雷带网格尺寸小于或等于20m ×20m 或24m ×16m 属于( )类防雷建筑物。
A 一B 二C 三D 四【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3题防直击雷的避雷带网格尺寸小于10m ×10m 应属于防雷建筑物( )类。
A 一B 二C 三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D 四【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4题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15m 及以上的烟囱、水塔按防雷要求属于 ( )类。
A 一B 二C 三D 四【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5题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防雷要求属于( )类。
A 一B 二C 三D 四【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6题上海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为( )。
A 30.1B 17.6C 32.9D 34.8。
防雷考试题及答案
防雷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雷电放电时,电流方向是()。
A. 从云到地B. 从地到云C. 从云到云D. 从地到地答案:A2.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
A. 吸引雷电B. 引导雷电C. 防止雷电D. 储存雷电答案:B3. 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制作避雷针?()A. 铜B. 铝C. 铁D. 塑料答案:D4.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为()级。
A. 3B. 4C. 5D. 6答案:B5.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A. 经济性B. 安全性C. 美观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情况下,建筑物需要设置防雷装置?()A. 所有建筑物B. 高层建筑物C. 重要建筑物D. 易燃易爆场所答案:D7. 雷电防护系统包括()。
A. 外部防雷装置B. 内部防雷装置C. 接地装置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防雷检测?()A. 建筑物竣工后B.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C. 建筑物改造后D. 以上都是答案:D9.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
A. 无限大B. 有限的C. 与高度成正比D. 与距离成反比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况下,建筑物的防雷装置需要进行维护?()A. 定期检查时B. 遭受雷击后C. 建筑物改造时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外部防雷装置?()A. 避雷针B. 避雷带C. 避雷网D. 接地装置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内部防雷装置?()A. 等电位连接B. 浪涌保护器C. 屏蔽电缆D. 接地装置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避雷针的保护范围?()A. 避雷针的高度B. 避雷针的材质C. 避雷针的直径D. 避雷针的接地电阻答案:ACD14. 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防雷检测?()A. 建筑物竣工后B.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C. 建筑物改造后D. 建筑物遭受雷击后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属于防雷检测的主要内容?()A. 外部防雷装置的检查B. 内部防雷装置的检查C. 接地装置的检查D. 建筑物的结构检查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避雷针只能保护其正下方的区域。
13。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试题和答案)
第 13 套试卷答案查看试卷所属书目:供配电专业试卷所属章节: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试卷备注:防雷及过电压保护第 1 页/共31 页第 3 页/共31 页您的答案: D13.建造物按防雷要求分为()类。
A. 一;B. 二;C. 三;D. 四。
准确答案: C 本试题为13.0 章节试题您的答案: B14.自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线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根引下线。
A. 一根;B. 二根;C. 三根D. 四根。
准确答案: A 本试题为13.0 章节试题您的答案: A15.自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自立的接地装置,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A. 1.0;B. 4;C. 5;D. 10。
准确答案: D 本试题为13.0 章节试题您的答案: D16.第一类防雷建造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第 5 页/共31 页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W。
A. 1.0;B. 4;C. 5;D. 10。
准确答案: D 本试题为13.0 章节试题您的答案: D17.进出第一类防雷建造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造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距离建造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 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A. 5;B. 10;C. 15;D. 20。
准确答案: D 本试题为13.0 章节试题您的答案: B18.第一类防雷建造物应装设均压环,所有引下线、建造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
A. 10m;B. 12m;C. 14m;D. 16m。
准确答案: B 本试题为13.0 章节试题您的答案: D19.第一类防雷建造物,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造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B. 10;C. 15;D. 20。
准确答案: B 本试题为13.0 章节试题您的答案: B20.第二类防雷建造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二)_真题-无答案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二)(总分193,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 引下线采用扁钢时,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A. 16mm2B. 241nm2C. 48mm2D. 80mm22. 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 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
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没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
A. 12mB. 15mC. 18mD. 25m3. 避雷针和避雷带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
A. 8mmB. 10mmC. 12mmD. 16mm4.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
A. 8mmB. 10mmC. 12mmD. 16mm5. 安装在LPZ0A区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面处的第一级SPD应安装符合IEG61643-1所规定的( )的产品。
A. Ⅰ级分类试验B. Ⅱ级分类试验C. Ⅲ级分类试验D. Ⅳ级分类试验6. 当—类防雷建筑高于( )时,应采取防侧击雷的措施。
A. 20mB. 30mC. 45mD. 60m7. 引下线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
A. 8mmB. 10mmC. 12mmD. 16mm8.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
A. 3mB. 2.5mC. 1.5mD. 1m9. 电气设备耐冲击类别是根据对设备( )和能承受的事故后果来区分设备适用性的不同等级。
A. 预期不间断供电B. 供电C. 过电压耐冲击能力D. 过电压10. 材料为铜,等电位连接带之间和等电位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连接导体时,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为( )。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pdf
波过电压的危害。
3) 按标准要求对采用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方案校验时,校验条件为保护接线一般应该保证 2km
外线路导线上出现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时,不引起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
11.2.1.2 变配电所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
(1)变电所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可采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及钢筋焊接成网接地。下列设施应装
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有屏蔽作用的建筑物的车间变电所可不受此限制。
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的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宜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当 35kV 及以下变电所及配电装置室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时,若为金属屋顶或屋顶上有金属结构,
则将金属部分接地;若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则将其焊接成网接地;若屋顶为非导电结构(如砖木结构)
确定。
11.1.3.3 绝缘配合
(1)绝缘配合原则
1) 绝缘配合是按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电压和保护装置的特性来确定设备的绝缘水平;或者根据已有设
备的绝缘水平,选择适当的保护装置,以便把作用于设备上的各种过电压所引起的设备损害和影响连续运
行的概率,降低到经济上和技术上能接受的水平。即进行绝缘配合时,要正确处理各种电压、各种限压措
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1)屋外配电装置,包括母线廊道;
2)油处理室、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及其架空管道、装卸油台、易燃材料仓库等建筑物;
3)乙炔发生站、制氢站、露天氢气罐、氢气罐储存室、天然气调压站、天然气架空管道及其露天贮罐。
(2)为保护其他设备而装设的避雷针,不宜装在独立的主控制室和 35kV 及以下变电所的屋顶上,但采
(3)露天布置的 GIS 的外壳不需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但应接地。
(4)变电所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有可能波及变电所内主设备或严重影响供电的建构筑物(如制氢站、
防雷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1. 防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防雷装置的主要类型有哪些?3. 防雷接地系统的作用是什么?4. 防雷接地电阻的要求是多少?5. 雷击的类型有哪些?6. 雷击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7. 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 防雷装置的安装要求有哪些?9. 防雷装置的维护保养有哪些内容?10. 防雷装置的检测方法有哪些?二、防雷装置1. 避雷针的安装要求是什么?2. 避雷带的作用是什么?3. 避雷针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要求是多少?4. 避雷针的接地电阻要求是多少?5. 避雷针的接地方式有哪些?6. 避雷针的防雷效果如何?7. 避雷带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要求是多少?8. 避雷带的接地电阻要求是多少?9. 避雷带的接地方式有哪些?10. 避雷带的防雷效果如何?三、防雷接地系统1. 防雷接地系统的组成有哪些?2. 防雷接地电阻的要求是多少?3. 防雷接地体的材料有哪些?4. 防雷接地体的安装要求是什么?5. 防雷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测试方法有哪些?6. 防雷接地体的接地效果如何?7. 防雷接地系统的维护保养有哪些内容?8. 防雷接地系统的检测方法有哪些?9. 防雷接地系统的故障处理有哪些?10.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有哪些?四、防雷检测1. 防雷检测的目的有哪些?2. 防雷检测的方法有哪些?3. 防雷检测的周期要求是多少?4. 防雷检测的内容有哪些?5. 防雷检测的报告有哪些要求?6. 防雷检测的结论有哪些?7. 防雷检测的整改措施有哪些?8. 防雷检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9. 防雷检测的记录有哪些要求?10. 防雷检测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五、防雷案例分析1. 某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不合理,导致雷击事故,请分析原因。
2. 某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存在问题,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3. 某建筑物的防雷检测不合格,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4. 某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损坏,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5. 某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电阻过高,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过电压保护试题
过电压保护试题
(一)大气过电压的产生与防雷保护
1、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2、雷电有哪些危害?
3、什么叫做直击雷过电压
4、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如何计算?
5、架空线路上感应过电压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计算?
6、雷电有哪些参数?什么是雷电日(或雷电小时)?
7、阀型避雷器的构造和原理是什么?
8、叙述阀型避雷器阀片的伏安特性?
9、阀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上并联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10、阀型避雷器有哪几种?其型号代表是什么?
11、简述磁吹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12、管型避雷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3、放电间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4、10KV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有哪些要求?
15、多雷区中的低压电气设备应如何考虑防雷保护?
16、架空电力线路应采用哪些防雷保护?
17、在什么情况下变压器中性点要求装设避雷器,110KV系统
中主变压器中性点的避雷器应怎样选择?
18、对于运行中可能经常断开的35~110KV隔离开关或断路器,
在防雷上有何要求,为什么?
19、110KV阀型避雷器上都为什么安装均压环?
20、对10KV线路上断路器的防雷保护有哪些要求?
21、独立避雷针与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是怎样规定的?[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一、单选题1.下面给出了几组四种雷区平均年雷暴日数,按照标准对雷电活动强弱的分类,其中标准的规定值是( )。
A.少雷区≤10,中雷区10~20,多雷区20~40,特强区≥40:B.少雷区≤12,中雷区12~30,多雷区30~60,特强区≥60;C.少雷区≤15,中雷区15~40,多雷区40~90,特强区≥90;D.少雷区≤20,中雷区20~60,多雷区60~120,特强区~>120。
2.在绝缘配合标准中,送电线路,变电所绝缘子串及空气间隙的绝缘配合公式均按标准气象条件给出。
在下列各组气象条件数据中,标准气象条件(气压P、温度T、绝对湿度H)的一组数据是( )。
A.P=8.933kPa,T=10℃,H=8.5g/m3; B.P=8.933kPa,T=15℃,H=10g /m3;C.P=101.325kPa,T=20℃,H=llg/m3; D.P=101.325Da,T=25℃,H=12 g/m3。
注ImmHg=133.322Pa。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0 绝缘配合10.1 绝缘配合原则10.1.1 按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电压和保护装置的特性来确定设备绝缘水平,即进行绝缘配合时,应全面考虑设备造价、维修费用以及故障损失三个方面,力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不同系统,因结构不同以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绝缘水平。
10.1.2 工频运行电压和暂时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a)工频运行电压下电气装置电瓷外绝缘的爬电距离应符合相应环境污秽分级条件下的爬电比距要求。
b)变电所电气设备应能承受一定幅值和时间的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10.1.3 操作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a)范围Ⅱ的架空线路确定其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绝缘水平时,可用将过电压幅值和绝缘强度作为随机变量的统计法,并且仅考虑空载线路合闸、单相重合闸和成功的三相重合闸(如运行中使用时)过电压。
b)范围Ⅱ的变电所电气设备操作冲击绝缘水平以及变电所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绝缘强度,以避雷器相应保护水平为基础,进行绝缘配合。
配合时,对非自恢复绝缘采用惯用法;对自恢复绝缘则仅将绝缘强度作为随机变量。
c)范围Ⅰ的架空线路和变电所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绝缘水平,以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为基础进行绝缘配合。
将绝缘强度作为随机变量处理。
10.1.4 雷电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
变电所中电气设备、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的雷电冲击强度,以避雷器雷电保护水平为基础进行配合。
配合时,对非自恢复绝缘采用惯用法,对自恢复绝缘仅将绝缘强度作为随机变量。
10.1.5 用于操作雷电过电压绝缘配合的波形:a)操作冲击电压波。
至最大值时间250μs,波尾2500μs。
注1 有绕组的电气设备除外。
2 当采用其他波形时,绝缘配合裕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b)雷电冲击电压波。
波头时间1.2μs,波尾50μs。
D1 外绝缘放电电压试验数据通常以标准气象条件给出。
标准气象条件是:气压 101.325kPa;温度 20℃;绝对湿度 11g/m3。
注:1mmHg=133.322Pa,760mmHg=101.325kPa。
10.1.6 进行绝缘配合时,对于范围Ⅱ的送电线路、变电所的绝缘子串、空气间隙在各种电压下的绝缘强度,宜采用仿真型塔(构架)试验数据。
10.1.7 本标准中送电线路、变电所绝缘子串及空气间隙的绝缘配合公式均按标准气象条件给出。
当送电线路、变电所因海拔高度引起气象条件变化而异于标准状态时,可参照附录D校正(海拔高度1000m及以下地区,按1000m条件校正),以满足绝缘配合要求,并有如下规定:a)空气间隙。
不考虑雨的影响,仅进行相对空气密度和湿度的校正。
b)绝缘子串。
工频污秽放电电压暂不进行校正。
c)操作冲击电压波放电电压。
按以下两种方法校正,且按严苛条件取值:1)考虑雨使绝缘子正极性冲击电压波放电电压降低5%(或采用实测数据),再进行相对空气密度校正;2)不考虑雨的影响,但进行相对空气密度和湿度的校正。
10.1.8 本标准中关于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配合的要求,适用于设备安装点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当设备安装点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可参照10.1.7考虑对设备外绝缘的耐受电压要求。
10.1.9 污秽区电瓷外绝缘的爬电距离按GB/T 16434—1997《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执行。
10.1.10 范围Ⅰ的各电压级相对地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的标么值应该选取下列数值:35kV及以下低电阻接地系统 3.266kV及以下(除低电阻接地系统外) 4.0110kV及220kV 3.03kV~220kV电力系统,相间操作过电压宜取相对地过电压的1.3~1.4倍。
当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时,相对地及相间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的标么值需经研究确定。
3.绝缘配合中,操作冲击电压波的波形(极性,波头时间μs/波尾时间μs)应选择( )。
A.+200/2000; B.-200/2000;C.+250/2500; D.-250/2500。
4.以下雷电过电压绝缘配合原则中,不必要的是( )。
A.变电所中电气设备,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的雷电冲击强度,以避雷器的雷电保护水平为基础进行配合;B.送电线路按规程对各级电压要求的耐雷水平进行配合;C.在悬垂绝缘子串的空气间隙绝缘配合中,应计及导线风偏的影响;D.变电站雷电过压的绝缘配合还应对线路的雷电入侵波作配合。
5.对标称电压为230/400V三相系统的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的设备要求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是( )。
A.8kV; B.6kV; C.4kV; D.2.5kV.6.双重绝缘是( )。
A.基本绝缘; B.加强绝缘;C.由基本绝缘和加强绝缘组成的绝缘; D.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成的绝缘。
7.标称电压为230/400V三相系统中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的设备绝缘耐冲击过电压类别应为( )。
A. I类; B.Ⅱ类; C.III类; D. 1V类。
8.标称电压为230/400V三相系统中与变电所配电变压器相连的低压配电设备绝缘耐冲击过电压类别应为( )。
A. I类; B.Ⅱ类; C.III类; D. IV类。
9.标称电压为230/400V三相系统中家用电器及可移动式工具的绝缘耐冲击过电压类别为( )。
A. I类; B. II类; C.III类; D.IV类。
10.采用角钢埋于土壤中作人工接地体,应采取的防腐措施是( )。
A.镀铜; B.镀镍; C.镀锌; D.镀铬。
11.当仅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 )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A.0.3m; B.0.5m; C.0.8m; D.1.0m。
12.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
A.1.5m; B.2.0m; C.2.5m; D.3.0m。
13.建筑物按防雷要求分为( )类。
A.一; B.二; C三; D.四。
14.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线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根引下线。
A.一根; B.二根; C三根; D.四根.15.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
A.1.0Ω; B.4Ω; C.5Ω; D.10Ω。
16.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 Ω。
A.1.0; B.4; C.5; D.10。
17.进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距离建筑物l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
A.5Ω; B.10Ω; C.15Ω; D.20Ω。
18.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 )。
A.10m; B. 12m; C.14m; D.16m。
19.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
A.5Ω; B.10Ω; C.15Ω; D.20Ω。
20.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
A.4Ω; B.5Ω; C.10Ω; D.12Ω。
2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45m,应采取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将(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A.30m; B.40m; C.45m; D.60m。
22.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60m,应采取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将( )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A.30m; B.40m; C.50m; D.60m。
23.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将一幢防雷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对于LPZ0A 与LPZ0B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PZ0A 与LPZ0B区内的各种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B.LPZ0A 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LPZ0B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有衰减;C.LPZ0A 与LPZ0B区之间无界面;D.LPZ0A 与LPZ0B区之间有界面。
24.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和等电位连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B.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C.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D.屋面金属体、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作等电位连接。
25.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当建筑物或房间的自然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时,穿入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导电金属物接地; B.导电金属物与其作等电位连接;C.导电金属物作屏蔽; D.导电金属物与其绝缘。
26.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每幢建筑物本身应采用( )接地系统。
A.独立; B.屏蔽; C.共用; D.局部。
27.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其接地装置处理正确的是将其接地装置( )。
A.互相分开20m以上; B.互相靠近,lm;C.互相连接; D.互相绝缘.28.为防雷击电磁脉冲,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在各防雷区的界面处做( )处理。
A.作电气连接; B.作等电位连接; C.作屏蔽处理; D.作绝缘处理29.为防雷击电磁脉冲,环行接地体和内部环形导体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他屏蔽构件上,宜每隔( )连接一次。
A.2m; B.3m; C.4m; D.5m.30.对于有防雷击电磁脉冲要求采用漏电保护器的建筑物,当供电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 )接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