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文献信息概述讲述介绍
第一讲 科技文献概述
![第一讲 科技文献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d36c40f844769eae009edec.png)
政府出版物:
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发表的各种 文献的总称。
包括行政文件和科技文件。
特点:
内容广泛、可靠,与其它信息有一定的
重复。
标准文献:
标准是按规定程序制订, 经权威机构公认或主管部门批 准的在特定范围内执行的规格、 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件。
特点:
计划性、协调性、法律约束性。
科技档案:
印刷型图书的结构: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序言
目录
正文
附录
参考文献
封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ISBN 978-7-81082-183-4
前言页
目录页
正文页
附录页
参考文献页
类型:
阅读类
参考工具类
教科书、专著、文集、科普读物等
词典、 百科全书、
年鉴、机构指南、
人名录、手册等
科技图书的特点
学位论文
张志涛. 基于无模型技术的有源噪声控制及
DSP实现[D]. 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2005
专利文献 特征是:专利文献号。
标准文献 特征是:标准号。
档案文献 特征是:档案号。
综合举例
1. 陈向东,蔡文学. 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 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J] . 自然灾害研究,
1996,(4): 22-27
不同加工深度的科技文献
不同出版形式的文献(按出版类型划分):
图书、期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
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
标准文献、档案、产品样本
图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图书的定义是:
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 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 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 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版 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
第1讲_文献信息概述
![第1讲_文献信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51367c88bd63186bcebbce6.png)
研究成果的确认与评价文献
文献,特别是科技文献中记载有学术研究的成果,同 时也记录有从事研究的人和完成研究的时间,这是对 人的确认,也是对研究水平衡量的重要依据。从文献 发表的数量、质量及其波及的范围和产生的影响、被 他人引用的情况等统计分析,可以对个人、团体以致 国家的研究实力、水平和前景作出客观、公正、公平 和公认的评价。这种评价有利于激励人们的创新精神, 去获得更多的成果。文献是一种凭证。 研究人员充分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他人的文献 信息,通过自身的研究活动去产生新的知识,总结成 新的文献,再供其他人享用。这样,形成一个知识、文 献信息不断充实、增长的信息流和知识链。人们在推 动世界进步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
基本点三:信息检索必要性
科技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由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和借鉴性决定的
有助于节约时间、提高科研效率
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必要手段
科技人员工作时间分配表
60 50 40 30 20 10 0 计划思考 实验研究 数据处理 收集资料 系列1
基本点四:信息检索技能学习的必要性 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日益庞大
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
基本点一: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贯穿研究的全过程 •提供了选题的依据 •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创新的起点
基本点二:信息检索基本过程
查什么内容(确定检索主题) 到何处去查(确定检索途径) 如何查(检索工具使用方法) 整理获得的信息(综述)
存在形式:图书、报刊、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 物、学位论文、档案资料、小说或非小说等文学作品,以 及对零次文献内容进行编辑处理的各种其他材料。 实例: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b8e94f04693daef5ef73d22.png)
信息源
文献信息源 口头信息源 体语(体态)信息源 实物(现场)信息源
文献信息检索的实例:
查找经典作家或权威人士对某一问题的论述。 某一丽词骈语的出处、古今纪年的换算、成语典 故。 查找某一事实、数据、知识单元。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获得前人和他人已经具有的 成果。 网上搜索(专业资料可利用网络信学术信息资 源)。 …… 总之,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许许多 多的问题,都需要查找文献资料,才能获得准确 的答案。
人才观
知识型人才 能力型人才 创造型人才 各类人才的两个必备能力:自学 能力和研究能力。而这两个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献信息的 检索能力。
(二)终身教育的需要
终身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于欧洲 的一种教育思潮。观点与认识不一,较为普遍的 解释是“人们一生中所受到的培养的总合”。
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资源 信息(检索)技能
教学内容: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 ; 文献信息知识基础; 图书馆利用; 参考工具书的使用; 中文期刊论文的检索; 主要英文检索刊物概述; 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概述; 网络信息与搜索引擎; 特种文献信息的检索。
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的优缺点及辨证关系:
直接检索的优点:(1)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式,符合人们的检索
习惯。(2)易于掌握文献的实质内容,可直接判断其情报内容是否符 合自己的需要。(3)简便易行,可及时获得最新情报。缺点:盲目性、 偶然性大,在现代文献量激增、高度分散背景下,无法查全资料,且费 时费力。 间接检索的优点:是由检索工具的特点决定的。检索工具一般是由 权威部门和专业人员来编制的,因而能够把分散在不同学科、不同语种、 不同类型和不同发表时间,但学科内容相同的文献分门别类的集中编排 在一起,从而使盲目的分散的检索变成了有目的的集中检索,避免了直 接检索的分散性、盲目性和偶然性,提高了检索效率,节约了检索时间。 所以间接检索被称为科学的检索方法。缺点:间接性,无法直接判断 文献内容是否符合需要;存在时差问题,不能获得最新信息。(时差: 指检索工具的出版时间与原始文献的出版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辨证关系:二者各具优缺点,且具互补性。检索实践中,应二者并用, 相互补充。
第一讲_课程导入与文献综述
![第一讲_课程导入与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68e7cdf6f1aff00bed51ea5.png)
考核
课堂笔记(要求做课堂笔记)、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 课堂笔记(要求做课堂笔记)、平时作业、课堂讨论、 )、平时作业
分组 课堂讨论
围绕上次上机课的6个题目, 围绕上次上机课的6个题目,开展课堂讨论
综述CNKI 万方数据、维普咨询、读秀。 CNKI、 (1)综述CNKI、万方数据、维普咨询、读秀。 (2)文献综述的概念 与一般的学术论文相比较,综述性文章有什么特点? (3)与一般的学术论文相比较,综述性文章有什么特点? (4)怎样进行进行文献综述 (5)那些情况需要进行文献综述 列举3篇综述性文章的例子(需要由学校图书馆登录CNKI CNKI检索相关文献并下载 (6)列举3篇综述性文章的例子(需要由学校图书馆登录CNKI检索相关文献并下载 第 5 页
设计性论文 调研报告 等
第 10 页
第一讲 课程导入与文献综述
怎样写综述性文章? 包括怎样写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 怎样写综述性文章?(包括怎样写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续) 综述性文章(或文献综述) 综述性文章(或文献综述)
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展。 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展。从其历 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第 3 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讲 课程导入与文献综述 2、教学方式
讲授
讲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讲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课堂演示常用信息检索系统
上机检索与文献综述
先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学科热点问题, 先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学科热点问题,然后大家在上机课和课后进行文献调 并进行文献综述。 研,并进行文献综述。 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信息检索的理论只要求一般 理解和了解,但要注重实用,强调实践,掌握方法,所以, 理解和了解,但要注重实用,强调实践,掌握方法,所以,一定要重视上 机实践和文献综述。 机实践和文献综述。
文献汇报演讲稿范文
![文献汇报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8ea3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e.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汇报我近期阅读的一篇文献,题目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献的简要介绍和心得体会。
一、文献概述这篇文献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通过对大量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并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数据、算法、伦理等问题。
二、文献主要内容1.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医学影像、病理切片等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2)治疗方案制定: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基因信息等,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健康管理:人工智能可以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预测疾病风险,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2.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1)数据质量:医疗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人工智能的准确性。
如何获取高质量、多样化的医疗数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算法局限性:人工智能算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能存在局限性,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
(3)伦理问题: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涉及到患者隐私、数据安全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
3.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1)跨学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医学、心理学等相结合,为医疗领域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服务。
(2)智能化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三、心得体会通过阅读这篇文献,我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减轻医生负担。
2. 面对挑战,我们需要从数据、算法、伦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健康发展。
3. 作为医学生,我们要关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好准备。
第一讲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第一讲文献信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4b8014fab069dc51220116.png)
核心期刊
• 少数刊载某一学科大量高质量专业论文的期刊。 • (1)刊载专业文献密度高,信息含量高; • (2)水平较高,代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 • (3)利用率和被引率较高。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 该书每4年修订一次,已出版了1992年版、
1996年版、2000年版、 2004版、2008年版和 2012版
(3) 标准文献(standard)
含义:标准化组织或有关机构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 设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 是生产和建设的共同依据。 特点: (1)标准的制订、审批程序有专门规定,并有固 定的代号,格式整齐划一; (2)一个标准一般只能解决一个问题; (3)时效性强; (4)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标准在 不同范围内执行; (5)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按 出 版 形 式 分
图书 连续出版物 特种文献
期刊 报纸 年鉴
会议文献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 政府出版物
产品资料
科技档案
1、图书(boo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图书定义为“除封面外 不少于49页的非连续出版物”。 ❖ISBN(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根据国际标准 化组织制定的文献工作国际标准分配给每一 种图书的世界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2021/8/2
15
2)报纸(Newspaper)
• 定义:指定期出版的、报导时事新闻为主的出 版物。。
• 特征:有ISSN和CN;内容丰富,报导及时, 传播面广。
• 类型:按出版周期分,有日报、双日报、周报、 旬报等;按范围划分,有全国性报纸、地方性 报纸、系统性报纸等;按内容划分,有综合性 报纸、专业性报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87d707b9f3f90f77c61b5c.png)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31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32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33
期刊(Journal)
特点
A、多数是原始文献,能够及时显示出科学研究 的新成果、新水品、新动向; B、优点:周期短,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及时、 广泛; C、定期出版,有半月刊、月刊等。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34
• “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 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 ——著名控制论专家维纳《信息控制论》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具有广泛影响的定义为:“信息是指应用 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 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的客观事物在运 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内容的总称。”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知识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是知识产生的原料,知识来源于信息,是信 息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信息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而且还要根据所获得的信息组成新的知识。
知识的传递和交流,也必须依赖文字、语言、符 号、代码、图像和实物等消息的表现形式进行表 现。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2.1.3 文献(document/literature)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1.信息、知识、文献 2.文献类型 3.文献发展的趋势 4.信息检索的类型 5.检索工具 6.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2.2 文献的类型
2.2.1 按知识载体类型 2.2.2 按照出版形式的不同进行划分 2.2.3 按文献的加工深度进行划分
第一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文献 (literature or document)
(1)文献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4894-85
第一讲_文献与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讲_文献与检索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9c1deceda38376baf1faea6.png)
卢 坚
Lujian@ 班级EMAIL:kjwxjs2010@ 密码kjwxjs
20年=5000年 20年=5000年
• 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新书 80余万 种,期刊40万种,专利50多万 项登记,25万份 学术报告、会议文献 10多万篇,每年发表的科技 论文500多万篇。《纽约时报》一周 刊登的信息量,相当于18世 纪一个专业学者穷极一生 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 • 仅2002 年,全球由纸张、胶片以及磁、光存储介质所记录的信息生 产总量达到 5万亿兆字节,如果以馆藏 1.2亿册书籍的美国国会 万亿兆字节 图书馆为标准,5万亿兆字节信息量足以填满50万座美国国会图书馆。 • 19世纪人类知识倍增周期为 50 年;20世纪前半叶,缩短为10 年; 70年代,再次缩短为 5 年;80年代之后,几乎每 3 年人类知识的总 量就翻一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知识增加速度进一步加快, 每12个月翻一番,据测算到2010年,每72小时 现有资讯就会翻一倍。
“文献检索课是中国高校开展信 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为 系统地了解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 系统地了解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 了解信息组织和加工的基本方法; 了解信息组织和加工的基本方法;以图 书馆的电子资源为基础,学习和掌握我 书馆的电子资源为基础, 国和世界上几种常用的文献检索系统 数据库)的内容、特点、 (数据库)的内容、特点、使用方法和 检索技巧; 检索技巧;掌握有效索取原始文献的各 种途径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 种途径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以提高 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③
学位论文 thesis,dissertation ,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
![第一讲 文献信息检索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83ea95c03d8ce2f01662310.png)
二、知识
1、知识的概念:一切经智力加工了的信息概 称为知识,是信息的有序结晶;是指人类社 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 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2、属性: (1)意识性 ; (2)实践性
(3)信息性 ; (4)规律性 (5)继承性 ; (6)渗透性
三、情报 1、情报(Intelligence)的概念 : 有用情况的报道;指传递着
文献是用各种形式的载体记录下来的一切有价值的人类知识,是以 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人类最宝贵的物 质和精神财富的载体。现代文献囊括了各种信息载体,如传统的书 刊、文稿,如今的音像制品、机读资料、电子出版物等。
文献信息是从文献实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内容,它借助于文献这种 载体显示出知识的信息,通过文献进行存贮和传播,无论是自然信 息还是社会信息,只要借助于文献来传递内容,都属于文献信息。
一、 信息 1.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反映, 是通过人的感官获得的各种有用的思维异动,影响或 支配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即人们通过感觉器质世界 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
2.信息的属性
客观性; 普遍性; 中介性; 共享性; 扩散性; 可知性; 时效性; 增殖性;
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是具有时效性和对象性的传递着的信息。 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 信息。 情报是对搜集到信息经过整序、分析和深化认识之后得出的解决特 定问题的知识,是我们对于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 最大价值的能力。
2、情报的属性:
(1)知识性;(2)传递性 (3)效用性;(4)可塑性 (5)时间性;(6)保密性
信息检索则是每个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一 种基本技能 , 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第一讲文献信息概述
![第一讲文献信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b68d72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5.png)
第24页,共36页。
❖ 识别期刊的主要依据有:期刊名称,期刊出版的年、卷
、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等。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由8位数字分两段组成,如 1000-0135,前7位是期刊代号,末位是校验号。 ❖ 我国正式出版的期刊都有国内统一刊号(CN),它由地 区号、报刊登记号和《中图法》分类号组成,如《聊 城大学学报》自科版CN37-1418/N。 ❖ 其中:37 表示山东,1418期刊登记号,N表示自然科 学类。
第11页,共36页。
2、文献构成的五要素
❖ 信息内容:文献的灵魂,构成文献的基本要素。 ❖ 信息符号:提示或表达信息的符号,如语言文字、声像、
图片、数据等 ❖ 记录方式: 刻、写、画、印刷、录音、拍摄、扫描 ❖ 载体材料:信息存储的载体和传播的媒介,甲骨、竹木
、纸陶、胶片、磁带、光盘、芯片等。 ❖ 载体形态:文献的外部形式,主要有装订、装盒等
❖ ISBN号是由10位数字组成,共分四段: ❖ 1、组号:代表出版者的国家、语种等。我国的组号为“7”。
❖ 2、出版者号:代表组内所属的一个具体出版者(出版社,出版公司等 )。
❖ 3、书名号:代表某出版社的一种具体出版物的书名。
❖ 4、校验位: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字,用以检查ISBN号转录过程 中有无差错。
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
政府出版物
技术档案 产品样本第Biblioteka 0页,共36页。(1)图书
图书:一种按章成册的出版物,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生产技 术、实践经验或某一知识体系的论述或概括。
第一节课 文献信息概论 PPT课件
![第一节课 文献信息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047cd6e87101f69f319516.png)
第一个百万条 1907-1946年 历时40年 第二个百万条 1947-1960年 历时14年 第三个百万条 1961-1967年 历时7年 第四个百万条 1968-1971年 历时4年
第五个百万条 1972-1975年 历时4年 第六个百万条 1976-1978年 历时3年 第七个百万条 1979-1980年 历时2年 第八个百万条 1981-1982年 历时2年
一个科研人员的时间分配表
写报告 10%
查资料 50%
实验研究 30%
计划思考 10%
查资料 计划思考 实验研究 写报告
得到的启示
信息检索课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最忌重复,因为这是不必要的浪费。 在研究工作中,任何一个课题从选题、试验直 到出成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
研究人员在选题开始后就必须进行信息检索, 了解别人在该项目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哪些 工作目前正在做,谁在做,进展情况如何等。 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 行再创造,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少走或不走弯 路。
第一节课 文献信息概论 PPT课件
绪论
▪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 如何学习这门课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 课程。也是一门工具课,它的原则就是 实用。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文献信息数量激增, 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信息知识的有 效期在缩短,信息获取已成为一门专门的 技术,文献检索课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举个例子,有十个人,两两传递一句话,“我告
诉你一句话!”到第十个人那里的时候,可能听到的
是这样的,“火车什么时候出发?”这说明什么问题
呢?耳提面命,两两传递,语言失真!一句同样的话,
经过十个人,九次传递,面目全非。
第一讲:文献信息源概述1
![第一讲:文献信息源概述1](https://img.taocdn.com/s3/m/bb591516a21614791711286e.png)
统计资料表明,大学生毕业一年后,其在校所学的知识大 约老化15%,五年后老化50%--70%;学位论文5-7年, 期刊3-5年,标准5年,图书10-20年。 ③文献的载体类型、出版类型、传播手段、组织形式十分复 杂,迅速、准确、完整地获取所需信息已成为一项专门的 技术。 ④78年我国有104家出版社,每年出版15万种图书。2003年 大陆有图书出版社570家,年出版19万种,新版11万多种。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1989提出: 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
地搜集、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 德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信息 意识;信息搜集、鉴别、综合分析、运用等
各种处理能力和技能;积极的信息心理 和良好的信息道德
2 如何判断自己已具备了信息素 养呢
如何利用 文献信息
怎么查找 文献信息
学习内容(1):
了解科技文献(信息)
认识文献(信息):类型、特点、作用 认识检索工具:构成原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特点
检索的原理、方法和途径
学习内容(2):如何查找文献信息
掌握常用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介绍和使用 网上资源的查找 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查找
学习内容(3):如何利用文献信息
我国近几年平均每年批准专利8000多件,专利局专 利文献的利用率仅为1.1%,在有限的书刊中,利用 率不超过30%
科研人员收集信息在整个科研工作中所占的工作和 时间比例为5-15%,而美国为59%
我国科研人员中能阅读外文资料者占30%左右, 90%的人从未受过信息培训,近20%的人对信息检 索还一无所知
第1讲 专利文献概述(讲)
![第1讲 专利文献概述(讲)](https://img.taocdn.com/s3/m/5c7a818e71fe910ef12df81a.png)
本课程考核方式及所占比例
1、平时作业: 5分/ 4 次,共20分; 2、课堂表现:占10分; 3、上机实习: 4分/ 5 次(有实验报告),总 计20分; 4、试卷考试: 50 分;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专利文献的概念 二、专利文献的特点 三、专利文献的作用
一、专利文献的概念
现代专利制度的基本理念
瓦瑞金发明的电视 惠特尔发明的喷气式推进器 卡尔松发明的施乐静电复印术 雷德勒发明的CT扫描仪 斯迪贝茨发明的现代数字计算机等。
我国及世界各国专利文献的出现
美国现存的第一件有正式编号的专利说明书是1836年7月 15日颁发的专利。另外,在1790年至1836年间还有9957件 美国早期专利说明书。 目前,部分国家保存的第1件专利说明书的时间如下: 法国 — 1791年; 俄国 — 1814年; 德国 — 1877年; 瑞典 — 1885年; 瑞士 — 1888年; 丹麦 — 1894年; 奥地利 — 1899年; 澳大利亚 — 1904年; 荷兰 — 1903年; 波兰 — 1924年; 韩国 — 1948年。
为什么专利文献量这么多?
一、专利文献的概念
据欧洲专利局(EPO)的一项最新统计,由 于重复研究,欧洲每年大约浪费200亿美元 的投资;在最近5年内,只有大约1/3 的欧 洲公司使用了专利系统,而剩下的2/3的公 司却没有使用;若能应用好专利文献,能 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少花60%的研 究开发时间。
--“以技术的公开换取保护” 部分国家保存的第一份专利文献 英国 1617年 美国 1836年 德国 1877年 韩国 1948年
一、专利文献的概念
记载和说明专利内容的文件资料及有关出版物的总称。 内容包括:
1文献概述
![1文献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de28aa10029bd64783e2c31.png)
文献的定义、产生及作用、原始文献的类型及特点 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主页、图书、期刊、学位论文) Internet-网络信息查找 图书馆 PK Internet 查馆藏(馆藏目录)
花芳 20090918
本讲要解决的问题
文献的产生及类型 文献在研究活动中的作用 原始文献的类型及特点 从何处入手收集资料?图书馆 PK Internet 查找馆藏
–
消息来源:北京晚报2008-9-1,第10版-警法新闻
花芳
原始文献的利用
以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研究为例,说明各种 原始文献的利用。 确定核心概念-与他人交流对话的基点 – 什么是学位论文?即定义是什么? 名词概念的权威解释来源:词典、百科全书、 教科书、法律法规及标准等
花芳
学位论文的定义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学
二次文献(检索工具)
–
将一次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提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加以组织, 使之序化,如作者索引,以提供查找原始文献的途径。
三次文献(工具书)
–
根据一定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综合浓缩所得到的成果,如百科全 书、词典、年鉴、手册等工具书。
花芳
20100424
图 科技文献的类型-按出版形式分
原始文献 图书 会 议 文 献 特种文献 政 府 出 版 物 期刊
科 技 报 告
专 利 文 献
学 位 论 文
标 准
其 它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
起因: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侵权案 – 2008年9月初,480名博士和硕士告北京万方 公司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侵权 – 索赔总额预计高达35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包括磁带、磁盘、光盘等。
优点是: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原记录可以修改、删除
或更新等 。
缺点是设备投资高、价格昂贵。
(三)按出版类型划分
人们在进行科研及技术工作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十种情报来源
图书
期刊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
政府出版物 技术档案
特点(科技期刊):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数
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新颖,能及时反映当代社 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动向;发行流通面很广;连 续性强,它所刊载的科学事实、数据、理论、技术、 方法、构思和猜想,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信息。
出版收藏情况:目前全世界出版的期刊约 10 万余
种,而且正以每年1500种的速度递增。国内公共图 书馆和省级以上的科技信息情报所都有收藏,期刊 原文比较容易获得。
2、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
即检索工具,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
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 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
常以题录、书目、文摘、索引等形式出现。
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搜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等特点,它是
1、组号:代表出版者的国家、语种等。我国的组号为“7”。 2、出版者号:代表组内所属的一个具体出版者(出版社, 出版公司等)。 3、书名号:代表某出版社的一种具体出版物的书名。
4、校验位: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字,用以检查ISBN号 转录过程中有无差错。
例如:《植物学》一书的ISBN号是:7-04-003388-7,其中: 7代表中国,04代表高教出版社,003388是书名号,7是检 验码。
识别期刊的主要依据有:期刊名称,期刊出版的年、 卷、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等。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由8位数 字分两段组成,如1000-0135,前7位是期刊代号, 末位是校验号。 我国正式出版的期刊都有国内统一刊号(CN),它由 地区号、报刊登记号和《中图法》分类号组成,如 《聊城大学学报》自科版CN37-1418/N。
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信息性:信息时产生知识的原料,是再创造的信息 规律性:知识揭示了事物内在变化的规律 继承性:新知识依旧知识为前提而深化发展 渗透性:知识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构成网络
3、情报(Intelligence)
情报顾名思义就是有用情况的报道。 它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 知识或信息。 情报是对搜集到信息经过整序、分析和深化认识之后得出的 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是我们对于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研究从而获得最大价值的能力。 情报的基本属性: 传递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是具有时效性和对象性的传递着 的信息。 知识性:本质是知识,没有知识,不会有情报 传递性:激活的知识,运动的知识,需借助于一定媒介 效用性:满足特定要求,实现特定目的 可塑性、时间性、保密性,等等
产品样本
(1)图书
图书:一种按章成册的出版物,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生产
技术、实践经验或某一知识体系的论述或概括。
图书的基本素材来自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学
位论文等一次文献和著者本人的研究和学术成果。
优点:内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有一定的新颖性。
缺点:编辑出版时间较长,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一般只 反映3-5年以前的研究水平
(2)科技期刊(serials)或(periodical)
科技期刊:又称连续性出版物是一种定期或不定期
连续出版的文献载体,它一般有同样的名称,按一 定时间编定卷号,每一卷又分若干期。
又称杂志是一种有固定名称,有一定的出版规律,
每期有多篇论文组成的连续出版物。
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知识体系简介
第一讲:文献信息概述
第二讲:信息检索 第三讲:文献信息的获取 第四讲:论文写作与投稿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第一讲
文献信息概述
一、信息、知识、情报
1、 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反映,反映事物内外关系,通过人 的感官获得并影响或支配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即人们 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信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运动,信息是物质世界 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 信息包括:自然信息和人为信息。
其中:37 表示山东,1418期刊登记号,N表示自 然科学类。
(3)专利文献 主要由专利说明书构成,指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递 交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文件,只有符合新颖性、 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才能获得专利权,是一种切合实际、 启迪思维的重要信息源。
(4)标准文献 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是经过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 的标准化工作成果,主要为有关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 格、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是科研 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和信息来源。 (5)会议文献 指在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宣读发表 的论文、报告,学术性强,内容新颖,质量较高,可了解国内外 科技发展趋势,参考价值较大,是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6)学位论文 指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生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学 术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对科研有一定参考价值,为难得文献。
文献的载体形式、级次与类型
文献的载体形式
纸前文献
甲骨文献信息 金石文献信息 简牍文献信息 羊皮文献信息
印刷型,又称纸质型 缩微型,即缩微复制品 声像型,又称视听资料 电子型,又称机读型 多媒体
现代文献
3、文献分类
(一)按信息内容的加工层次划分 1、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 即原始文献,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 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 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 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 常以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 书、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形式出现。 一次文献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一次文献是文献检索的直接对象,文献检索的直 接目标就是找出所需的一次文献。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009年2月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授课方法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文献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面 的方法、技能的应用性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讲授目的: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开设。以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为今 后顺利地进行论文写作打好基础,为今后更新知识、 适应社会、从事科研以及技术开发打好基础。
信息的基本属性
普遍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及其思维活动中
客观性:来源于物质,存储和传播依赖于物质
中介性:非物质、非意识,介于物质与意识之间的东西 共享性:可以多次传播,与人共享 扩散性:即可转移性,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 可知性:通过技术手段识别,为人类感知
可储性:可以收集、加工、筛选、综合、整理并储存
4、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
• 信息是情报处理的原材料,是一种未予以评估和分 析的数据资料 ; • 情报是一种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由信息转 化和加工提炼出来的; • 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的关系:信息>知识>情报, 三者是同心圆的关系。
二、科技文献(Literature)
1、文献的概念
国家标准局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以一定物质形 态固定下来,以便于保存和传播的知识。 文献是用各种形式的载体记录下来的一切有价值的人类知识, 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人类 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载体。现代文献囊括了各种信息 载体,如传统的书刊、文稿,如今的音像制品、机读资料、 电子出版物等。 文献信息是从文献实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内容,它借助于文 献这种载体显示出知识的信息,通过文献进行存贮和传播, 无论是自然信息还是社会信息,只要借助于文献来传递内容, 都属于文献信息。
授课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与上机、手工实 习为主要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达 到教学目标。
“鱼” and “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Give me a fish, I'll eat for a 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ll eat for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ife time."
增殖性:认识不断深入,信息量不断增殖 时效性:使用价值的时效性
2、知识(knowledge)
它是信息的有序结晶,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 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一句话凡是经智力加工了 的信息统称为知识。 知识的基本属性:
意识性: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须经人类认识、创造和利用
literature )
即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
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
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
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原始性、新颖性、分散性和非检索性等特征 。
科技文献性质、特征比较 (一次——>二次——>三次)
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
我们学习信息检索的方法,主要是指二次文献的利用
方法。
3、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
即参考性文献,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
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如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鉴、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