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9级财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2009 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204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证券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和金融管理实际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应受到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的教育。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晓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
2、掌握和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工具,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
3、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获得信息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国际惯例。
5、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7、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8、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三、学制:基本学制 4 年,学习期限3-8 年四、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五、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学、成本管理会计、金融学、财务报告分析、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1、教学日历:(见附表一)1、各学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附表二)2、课程设置和安排:(见附表三)3、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见附表四)七、毕业学分要求:课程类别学时数学时百分比(%) 学分数学分百分比(%) 公共必修课672 28.77 39 22.67公选课144 6.16 9 5.23必修院级限选课128 5.48 8 4.65学科基础课640 27.40 40 23.26专业基础课384 16.44 24 13.95实践环节——29 16.86限选专业限选课176 7.53 11 6.40 任选专业任选课192 8.22 12 6.98 合计2336 100.00 172 100.00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附表一、教学日历(2009级)周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学期第一学期$◎☆☆∶∶= = = = =第二学期∶∶= = = = = = =第三学期∶∶= = = = 第四学期∶∶= = = = = = = 第五学期∶∶= = = = = 第六学期∶∶= = = = = = = = 第七学期∶∶= = = = =△第八学期$$$符号:◎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理论教学∶考试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水上训练)生产实习∧&~∞金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机动时间=假期附表二、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周数学期项目入学教育军事公益训练劳动理论教学课程毕业课程技能金工生产毕业毕业考试论文论文实习训练实习实习实习教育设计设计机动寒暑假时间学期小计第一学期 1 2 13 2 2 5 25 第二学期(0.5) 17 2 1 7 27 第三学期(0.5) 17 2 1 4 24 第四学期17 2 1 7 27 第五学期17 2 1 5 25 第六学期17 2 1 8 28 第七学期17 2 1 5 25 第八学期15 1 1 0 17 合计1 2 (1) 130 14 0 0 0 0 0 0 0 1 9 41 198备注:1. 每学期的实际周数视具体情况而定;2. 一般每学年寒假 4 周,暑假7 周(最后一学年不安排暑假);3. 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4. 公益劳动(1 周)安排在第二、三学期,由学生所在学院统筹安排,公益劳动不占课内学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版
专业编号:81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及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基本要求: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理基础;2.系统掌握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3.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较强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7.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8.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主要课程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A、概率统计A、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复变函数与数理方法、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光纤通信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续表)(续表)八、说明1.本专业前4学期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2.建议学生选择计算机学科、数字媒体学科、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相关课程获取任选课学分。
另外,可以选择艺术概论、动画原理等获取艺术素质类课程2学分;选择电信专业英语等获取文科类课程4学分;3.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应选修“电子设计(1)(2)(3)”作为培训课程;4.本专业共开设双学位课程56学分。
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202 ]一、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培养市场营销事业发展急需的,掌握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熟悉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能从事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市场规划、市场策划、市场销售等工作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里有思考技能、眼睛有观察技能和手上有做事技能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毕业后可面向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房地产企业、旅游企业、公关策划部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单位或部门就业.二、培养要求1。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勇于创新.2。
掌握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4.熟悉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5.熟悉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市场规划、市场策划、市场销售等业务。
6.了解市场营销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8.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和能发展。
9.具备英语水平等级证、计算机水平等级证、普通话水平等级证、采购员资格证或物流员资格证或会计员资格证等。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四、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五、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商品学、推销理论与技巧、现代物流管理、服务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分销渠道管理、品牌管理、广告学、电子商务、企业财务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
六、毕业条件修完本专业规定的课程和环节,达到最低的毕业学分要求160学分,其中,通识课50学分(必修38学分,选修12学分),学科基础课33学分(必修23学分,选修10学分),专业课50学分(必修30学分,选修20学分),实践27学分(必修17学分,选修10学分),并符合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
09级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9级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导言:园林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园林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文将针对09级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课程等内容。
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综合素质,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
2.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能够进行科学创新和理论研究,为园林建设提供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3.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
4.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园林工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培养方式:1.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学习包括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实地考察、模拟设计和实际工程实习等,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导师制度培养模式。
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和指导意见。
3.创新创业教育。
在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培养课程:1.基础课程:(1)植物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
(2)设计原理、学科导论、技术经济学、项目管理等。
(3)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学等。
2.专业课程:(1)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等。
(2)园林施工与管理、植物配置与养护、景观绘图与制图等。
(3)景观艺术与文化、园林史与理论、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等。
(4)园林工程勘测与设计、公共绿地规划与建设、城市森林规划与管理等。
四、实践教学:1.实地考察。
在专业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园林植物和景观设计风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009版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专业代码: 110206 专业名称: 旅游管理修业年限: 四年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二、培养目标及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及旅游接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并为部分学生继续深造奠定良好基础。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需要达到以下专业要求:1.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具有创造性地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熟悉我国旅游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能够熟练地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和英语语言工具;5.掌握有关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三、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概论、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室内实训和旅游企业业务实习。
五、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构成比例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构成比例表·1··2··3·七、其他说明1.本专业修满155学分方能毕业。
2.公共必修课为全校各专业必修课程共48学分。
3.专业必修课为本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共58学分。
4.专业选修课共23门47学分,每个学生应选取其中课程集中选修学分。
专业选修合计应修18学分。
5.学生还需跨专业修读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6.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32.5学分(其中含课内实践9.5学分)。
7.“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表”备注栏标注为“D”的课程是学位课程。
·4·。
北京理工大学2009版本科培养方案制订总体框架
附件1北京理工大学2009版本科培养方案制订总体框架1.学期安排四年制本科按每学年两个学期教学,每个学期21周,其中16周授课,考试2周,3周安排小学期实践教学。
在校期间,安排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3.5周,新生入学教育0.5周,时间安排在刚入学的实践周。
2.学分结构理工科类四年总学分为190学分以内,其中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大于总学分的25%(约50学分);管理、经济、文学、法学、艺术类总学分为190学分以内,其中社会实践教学及实验类课程学分比例大于总学分的20%(约40学分)。
3.学分计算一般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1学分为16个课时(含课内实验课时)。
集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以教学周数计算,每参加一周实践教学工作,记1学分,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折合成周数后按周数计算学分。
体育课、按每32个课时,记1学分。
体育课可延伸至第6学期。
军事理论、军事训练3.5周,记2.5学分。
4.学分分配建议学分分配宜采取前紧后松原则,以利学生自主安排后续学习进程,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参加学科知识竞赛和参加科学研究等。
各学期学时学分安排可参考:28×2+26×2+25×2+16×2=190。
部分课程先修后续的进度安排,可通过前后八周的分段教学时间协调。
5.课程分类课程按纵向层次分类为:公共基础课,大类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按横向分类为:必修课,选修课。
课程分类说明:(1) 公共基础课①性质:全校各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或者是若干个专业大类(若干学院)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此类课程在学时数安排、教学大纲设计上,由教务处与相关学院协商研讨后确定。
②计划学期:公共基础课安排原则上以1~3学期为主。
③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为6~8学分,学期安排原则上以2~5;理工科专业实验选修课学分要求为4~8学分,学期安排原则上以3~7学期为主。
(2) 大类基础课① 性质:本科专业大类(以一个学院或若干学院为行政单位)的学生共同学习的课程。
通信工程学院09版本科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学院09版本科培养方案通信工程学院2009年6月通信工程学院College of Tele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通信工程学院是由原吉林工业大学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原长春邮电学院的通信工程系整合组建的。
学院面向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要求,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突出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保持特色的原则,使学生具有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经过50多年的辛勤建设,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而且拥有先进完善的实验系统及仪器设备,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现设有通信工程、测控与通信仪器、控制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工电子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等5个教学系和2个教学中心。
学院现有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128人。
其中, 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53人,高级工程师14人。
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8人。
学院现设有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通信)等5个本科专业,并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前2个专业同时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另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予权专业。
近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部级重点科研项目88项,及一批横向科研任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9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1000篇,其中,收入SCI检索论文55篇、EI检索论文242篇、ISTP检索论文303篇;出版专著与教材36部;获专利29项。
2009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Automation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监控系统以及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还可以继续攻读控剶燑学、电气工程、电寐信息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姫研究生㐂I、Educational ŎbjectivesStuࡤ聥ntɳin this program wiml have a solid if electrot聥chnics, electronic technklogy, control theory, au4omatic measuring and instru䁭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engineerin䁧, and dechnolɯgy &!ѡpplications of t`e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etc. After graduation, the{ may embark on careeRs in systematic analysis, systematic design, systematic opera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f research ij the fields of motion control, procedure control, power alectronics, automatic measurement technique, electric engineering, elecdr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nmpute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network, and other fields of manaGement. They can also further their studies in control sci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other relevant disciplines as master.二、培养要求及特色1.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对管理、艺术和经济等有一定的基础。
2009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Automation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监控系统以及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还可以继续攻读控剶燑学、电气工程、电寐信息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姫研究生㐂I、Educational ŎbjectivesStuࡤ聥ntɳin this program wiml have a solid if electrot聥chnics, electronic technklogy, control theory, au4omatic measuring and instru䁭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engineerin䁧, and dechnolɯgy &!ѡpplications of t`e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etc. After graduation, the{ may embark on careeRs in systematic analysis, systematic design, systematic opera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f research ij the fields of motion control, procedure control, power alectronics, automatic measurement technique, electric engineering, elecdr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nmpute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network, and other fields of manaGement. They can also further their studies in control sci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other relevant disciplines as master.二、培养要求及特色1.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对管理、艺术和经济等有一定的基础。
2009级物流管理本科培养方案20091205
政治与经济系2009级物流管理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方案一、专业代码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代码:110210w。
二、修业年限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相关知识,熟悉国际物流管理、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具备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产业规划、物流系统、国际运输管理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港口物流企业、国际物流企业、贸易公司以及物流中心,从事政策制定和运输、仓储、配送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四、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知识,具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经济、贸易、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3. 掌握供应链管理、运输与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与配送、物流系统分析的知识和技能;4. 具备从事物流管理业务的一定的实践经验,能从事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5.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6.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港口物流、商贸物流等方向,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完全与北部湾物流人才需求对接,立足广西北部湾,服务西南、华南和中南,面向东盟。
大力培养与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运作相关人才,扩大东盟各国语言教育,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一种东盟小语种,突出面向东盟特色。
以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为依托,通过高校与企业互动,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学生发展与就业。
在探索高校与企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突出人才培养的社会性与应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六、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必须修满17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1学分,专业必修课57学分,选修课43学分(其中任意选修课修满19学分),集中实践性教学29学分。
建工09版培养方案
建设工程学院(Colleg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建设工程学院由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工程技术学院和环境与建设工程学院的部分专业组建而成。
学院现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2个本科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
学院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5个硕士点和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2个博士点,并设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工程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9人,副教授19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名,高校青年教师奖获者1名,吉林省高级专家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8名,吉林省科技英才2名。
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每年在研项目资金达1000多万元。
近几年来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10余项。
现有本科生850人,硕士研究生160人,博士研究生80人。
每年本科毕业生的10%被推荐为免试硕士研究生,20%考取了硕士研究生,部分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研究生。
学院各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有40%左右的毕业生分配到北京和上海,其余都到省会及大中城市就业。
近五年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学院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乌克兰、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大学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经常进行专家互访、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依托吉林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优势,以地质工程学科为龙头,带动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等多学科共同发展,为高水平本科人才的培养不断作出新贡献。
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地质与勘察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关于修订2009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关于修订2009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试行)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及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独立学院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苏教高[2010]9号)文件精神,发挥独立学院既充分依托母体办学,又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现决定启动2009级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提出如下原则意见和相关要求。
一、指导思想1、实事求是,走错位发展之路。
从生源质量及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实际出发,以应用型、技术管理型的本科人才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体现“错位发展、突出应用性”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创新求变,使其真正体现出比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同时又比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2、加强素质教育,走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
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学生就业为导向,紧紧依托学校本部的优势学科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
按照基础扎实、口径较宽、适应性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规格,致力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走特色培养之路。
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构建适应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环节比重,放大选修比例,实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推进课内学分与课外学分相配套的学分管理制度。
拓展学生的课外教育环节,设定一定比例的课外学分或课外学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于制订2009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讨论稿)概要
关于制订2009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基本依据。
人才培养以基础强化和素质拓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全面启动2009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现就制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培养“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体系优化、课程融合、素质强化”为基本思路,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基本原则1.坚持“两重两强”原则。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校“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科学合理地制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确定应用型创新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坚持协调、优化原则。
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原则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体现“有用、有效、先进”,力争将专业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传授给学生。
3.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吸收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经验,合理利用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先进资源,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大力开展课程及实验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努力构建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最新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版)
专业编号:82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宽阔的人文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基础教育需求,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为教育硕士提供优秀生源。
基本要求:1.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2.熟悉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了解基础教育状况,能胜任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工作;3.具备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创新;4.具备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文学欣赏、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西方语言学史、写作、民间文学、语文课程论与中学语文教学;文献学、比较文学、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学语文名篇选讲等。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续表)(续表)(续表)八、说明1.本专业1-4学期课程与汉语言文学(试验班)、汉语言专业相同;2.本专业分为文学和语言学两个方向,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3.建议文学方向选修:文学理论与批评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4.建议语言学方向选修:语言与社会文化、中国语言学史、现代汉语语汇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5.建议本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6.教育见习安排在第5、7学期期假进行,时间2周,2学分;教育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时间8周,6学分;7.教师教育类课程选修应在课程编号为36020001—36020023中修取其中的3个学分,选修中学语文名篇选讲和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的2个学分;8.本专业开设双学位课程51学分,其它专业学生至少选修其中45个学分,方可取得第二学士学位;9.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系、部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一览表 (1)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关于修订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2)三、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生素质拓展实施办法(试行) (8)四、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专业通识课程一览表 (11)五、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专业全院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12)六、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5)2.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 (20)3.工商管理专业 (26)4.物流管理专业 (33)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38)6.保险专业 (43)7.会计学专业 (48)8.会计学专业(国际会计方向) (53)9. 法学专业 (59)10. 行政管理专业 (65)11. 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方向) (70)1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乡规划与管理方向) (76)1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81)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86)15. 软件工程专业 (92)1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98)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04)18. 印刷工程专业 (109)19. 表演专业(舞蹈方向) (114)20. 表演专业(音乐方向) (119)21. 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 (124)22.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方向) (129)23. 英语专业(商务方向) (134)2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39)七、全院本科专业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 (144)系、部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一览表关于修订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教务处2008年7月2日)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总体设计蓝图,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具体体现。
为了全面贯彻我院“依托母体保质量,面向市场谋创新,服务东莞求支持,追求卓越创品牌,科学发展作贡献”办学理念,实现“三年打基础,扩规模,五年上水平,创特色,打造省内一流本科独立学院”办学目标,做好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09版培养方案特点分析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09版培养方案特点分析一.特点分析与以前版本相比,改革后的09版本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确立了该专业的核心要求或特色是——“培养基于CAD/CAM 的机械设计、制造及数控技术人才”,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人才不同,本专业要培养的是掌握了多种基于计算机的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为适应专业的核心要求,打造专业特色,09版培养方案在第3学期开设了“UG CAD”三维设计课程,这在全国高校是独创的,它与第1学期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第2学期的”Autocad机械制图”一起形成了由手工绘图到计算机绘图,由计算机二维绘图到计算机三维设计的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大二以后的各种设计中,如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能用三维设计手段表达其设计思想和结果。
而在“数控技术”(第5学期)之后开设的第6学期的“UG CAM”则是培养高级数控自动编程人才的核心课程。
“UG CAD”和“UG CAM”是将传统的以讲解计算机图形学为主的“机械CAD/CAM”课程取消后增设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3.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09版更加强调了“宽口径”和“学科平台”,如:“电路、电路测试实验、模电、数电、电子线路实验、单片机及其实验”系列电类课程、“C语言、C++、JA V A”系列程序设计课程,使学生的就业面更宽。
4.09版的课程安排更加清晰、合理。
所有平台课程在前四个学期学完,以方便学生转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限选(方向)课程安排在前6个学期学完,以保证专业培养质量;由于学生进入大四后要找工作,因此将任选课安排在第7学期。
5.09版更加强调素质教育,明确了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增设了“社会服务”、“创业实践”等课外学分。
6.09版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多了选修课程门数,增大了选修课程和课外学分的比例。
7.09版增加了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要求”的内容,明确了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了对特殊人才的特殊培养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系、部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一览表 (1)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关于修订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2)三、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生素质拓展实施办法(试行) (8)四、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专业通识课程一览表 (11)五、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专业全院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12)六、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5)2.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管理方向) (20)3.工商管理专业 (26)4.物流管理专业 (32)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37)6.保险专业 (42)7.会计学专业 (47)8.会计学专业(国际会计方向) (52)9. 法学专业 (58)10. 行政管理专业 (64)11. 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方向) (69)1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乡规划与管理方向) (75)1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80)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85)15. 软件工程专业 (91)1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97)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02)18. 印刷工程专业 (107)19. 表演专业(舞蹈方向) (112)20. 表演专业(音乐方向) (117)21. 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 (122)22.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方向) (127)23. 英语专业(商务方向) (132)2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37)七、全院本科专业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 (142)系、部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一览表关于修订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务处2008年7月2日)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蓝图,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为了全面贯彻我院“依托母体保质量,面向市场谋创新,服务东莞求支持,追求卓越创品牌,科学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实现“三年打基础,扩规模,五年上水平,创特色,打造省内一流本科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做好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按照独立学院的定位,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要面向东莞(地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基本原则1、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方案整体优化本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认真总结我院办学以来人才培养的经验,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改革创新,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思想贯彻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立足于服务地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突出地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
新的课程体系要进行整体优化和整合,杜绝课程之间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将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
各专业可在总的原则指导下,结合本专业特点,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
2、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根据我院培养目标的定位,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拓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面,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和应用能力的训练;适度增大专业基础课的比例;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专业、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既保证学生在专业上学有所长,又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3、实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好学上进的优良品质。
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组合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要为优秀生、特长生和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践的教学时数,切实改进实践教学效果。
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的教学时数或周数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表中有明确的规定和科学的安排。
实验教学要注重基础实验,要注重实验效果,提倡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5、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创新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
各专业要精心设计素质拓展(课外培养)方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基本内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1、培养目标(必须注明学生要达到中级技术水平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2、专业培养要求3、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4、学制5、毕业规定6、学位授予7、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含“1.理论教学”和“2.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应含“专业选修课一览表”)8、四年教学进程安排表9、学时、学分分配及比例10、英语、计算机课程教学安排表11、其它必要的说明四、总体框架(一)培养方案总体框图(见图1)(二)学时与学分各专业课内总学时安排在2400学时以内(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调整)。
课内总学时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计划学时,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大约为8:2,各专业的周学时数应控制在24学时左右,并尽量做到各学期均衡分布。
理论教学周第一学期按14周计算,其它各学期按16周计算。
学分的计算:理论教学课程每16学时为1学分;所有的实践教学每周计1学分。
学分计算的最小单位为0.5。
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见表1),同时鼓励学生通过选修和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学分。
表1 各类本科专业课内总学时与学生毕业时所需修满的最低学分要求五、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五大类组成。
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45%左右。
通识课程的设置应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训练与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文献检索、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等课程的名称、学分和周学时严格按学院统一规定执行。
其它课程由各专业根据专业教育需要安排。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共2个学分,38个课时,其中课堂教学32个课时,6个课时以讲座或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
经管、理工类专业高等数学为8个学分,其他专业高等数学为4个学分。
文献检索课1学分,安排在第3、4个学期上。
第7学期安排1周时间的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为1学分,由各专业自行安排。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由各专业确定和调控。
各专业要参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的有关课程设置要求,并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确定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规范其名称。
各专业应总结过去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意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占课内总学时的30%左右。
3、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由各专业确定。
在高年级除开设专业必修课外,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修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要体现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传播,为学生构建自己富有个性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创造条件。
专业课程学时数占课内总学时的25%左右。
每个专业至少在专业课里指定一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上机、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理工类专业学生参加的集中实践环节应不少于30周,非理工类专业应不少于25周。
(1)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安排在新生入校后2周内进行。
《军事理论》和入学教育在此期间完成,由学生处、学生所在系负责组织安排。
(2)金工实习:机械类专业4周,理工类、经管类专业1周,其余专业可根据需要安排。
(3)电工实习和电子工艺实习:理工类专业安排1周,其余专业可根据需要安排。
(4)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工科专业课程设计不能少于2门,总学时不少于4周;文科类专业在第四、六学期各安排一次学年论文。
(5)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由社科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联合组织实施。
(6)实习:认知实习1周,生产实习2至6周,毕业实习2至4周。
(7)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不少于10周,第8学期只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如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不安排理论教学。
5、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学院特设定课外学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发表论文、参加各种水平和技能考试等途经获得课外学分,毕业时获得的课外学分应不少于15学分。
课外实践活动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和各系组织,学院统一制定认定标准。
获得课外学分的具体办法见《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生素质拓展(课外培养)实施办法》。
各系、各有关部门应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要精心制订和落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的方案,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六、其他1、学年教学周*实践教学周数由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在第1学期原则上应保证14周的理论教学时间,在第2-7学期每学期原则上应保证16周的理论教学时间。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安排见表2。
思想政治理论课除理论教学外,其余学时安排课外讨论、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
* “形势与政策”课以全校性专题讲座方式分散进行,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负责组织。
3.外语与计算机的教学切实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学。
在前两年内完成基础英语教学,要认真贯彻合格加特长的原则,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可根据需要在全院公共选修课中选修英语提高课程;各系必须设置专业英语课(32学时)。
各专业要保证以后每学期至少有一门课程(或教学环节)有计算机应用或上机操作,保证大学4年学生上机不间断。
4、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公共类三大类别开设。
学生毕业时公共选修课必须修满12学分。
学生不能将与自己主修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程选修。
为加强科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理工类专业学生必须至少选修6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非理工类专业学生必须至少选修6学分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
为了给学生考研提供条件,各专业学生可选修考研的备考课程,这些课程已列入全院公共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