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及达标测试题 (2)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北京的春节》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体会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详写略写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5分钟)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土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民族,各民族的生活习惯、节日、服饰等等都不同。

这些点点滴滴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单元,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欣赏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吧!这第一幅画画的是《北京的春节》,咱们天津与北京毗邻,春节的风俗习惯也大同小异,大家能不能说说看,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8分钟)1、默读课文。

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喜庆、隆重等)2、师生交流生字词和专业词汇。

(1)课件展示生字词,学生轮读,强调“蒜瓣、翡翠、榛、栗、爆”等字词的写法。

(2)通过问答“腊月、初旬”具体指什么日子?让学生发现其他节日并归纳了解春节、小年、元宵等具体指哪些日子。

(3)班级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少见词汇,如“空竹、守岁”等。

三、理清课文的整体脉络和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

(11分钟)1、快速浏览课文,合作填表。

2、汇报交流表格,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3、根据表格,分清详略。

四、自由朗读,重点朗读详写的部分,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5分钟)1、自由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将自己着重练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一课时主题:《北京的春节》进修目标:1.了解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如春联挂起和家人团聚等;2.理解春节在北京的重要性以及北京特色年货;3.培育同砚的爱国情怀和传统文化认识。

进修重点:1.精通北京春节的传统文化;2.进修北京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3.了解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历史渊源。

进修过程:一、导入请同砚观看一段介绍北京春节传统文化的视频,并结合图片引发同砚对于北京春节的爱好。

二、进修活动1.讲解北京春节的起源和历史渊源,引导同砚了解传统文化。

2.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如春联挂起、贴福字、看春晚等。

3.分组谈论北京春节和自己家乡春节的异同的地方,培育同砚的比较能力。

4.展示北京特色年货,如糖葫芦、北京烤鸭等,激发同砚的好奇心。

5.与同砚一起制作春节手工作品,如剪纸、书法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拓展延伸1.组织同砚在班级举办北京春节文化展,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文化沟通。

2.组织观看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录像或直播,让同砚们近距离感受节日的氛围。

3.鼓舞同砚写作关于北京春节的作文或演讲,呈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忱。

四、典型案例李华同砚家住在北京,每年春节期间家里都会挂上大红灯笼,贴满春联,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过年。

李华说:“春节是我们家最重要的节日,我特殊喜爱和家人一起吃团聚饭,感受到家庭的温温顺幸福。

”五、总结反思通过进修,同砚对于北京春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期望同砚能够传承和宏扬传统文化,珍惜家庭和亲情,共同感受节日的喜庆和幸福。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北京的春节》,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培育同砚对传统文化的熟识和理解。

一、课前预习1. 你知道什么是春节吗?春节在中国有哪些习俗?2. 你了解北京春节的特色吗?北京的春节和其他地方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 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了解?你认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二、教室进修1. 阅读《北京的春节》,了解北京春节的特色和习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到民俗背后的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回顾课文内容2、给这些词语排序,找出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3、导入课文:老舍先生仅用了一千多字就把老北京过春节的一幅幅欢乐喜庆的画面呈现了出来。

那么他是怎么写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4、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认真阅读感受深的部分,请简单写出批注。

(3)练习有感情朗读。

二、深入课文,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一)对照自学提示,自学课文(二)交流汇报,提示学生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汇报,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读悟结合。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体会到腊八粥材料的丰富及作者运用到了打比方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腊八粥不仅材料丰富,还表达了丰收的景象,是丰收的代表。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

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

“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12篇)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12篇)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12篇)《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篇1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生字的读音;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预习内容:一、我会读腊八粥蜜饯掺和黏稠通宵小贩水浒传娴熟毛驴翡翠熬粥榛子二、我会填腊七腊八,。

灯庙七八万象不同三、我知道1.文章按顺序,以人们的活动为线索,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就开始了,到才结束的民风民俗。

2.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

”四、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收获,请写在下面:《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2.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1.默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内容,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2.默读静思,整体把握《北京的春节》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完成下表:(教师可以画在黑板上,在授课时让学生到黑板板书)时间风俗习惯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和同组同学讨论一下。

3.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感兴趣的,可以简单写一写。

三、深入探究: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或者民风民俗的认识。

四、积累提高: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或者诗词,请写在下面:五、布置作业:你是怎样过春节的?选择你认为最有趣或者印象最深的风俗习惯写一段话。

《北京的春节》板书设计时间风俗习惯热闹隆重祥和注:表格中的内容可以在教师授课时,检查小组探究中适时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北京的春节》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汉字:xún cùjiǎo biānzhenɡ初 ( ) 酿 ( ) ( ) ( ) 子 ( ) 炮风 ( )bànɡuànɡsuàn mài杂儿庙会腊八芽糖二、回顾课文,回答问题:1、春节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部编版《北京的春节》达标测试卷含详细答案-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北京的春节》达标测试卷含详细答案-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北京的春节》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蜜饯.(xiàn)掺.和(chān)通宵.(xiāo)B.小贩.(bǎn)娴.熟(xián)水浒.传(hǔ)C.毛驴.(lǘ)黏.米(nián)正.月(zhēng)2.下面三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祟山峻岭节然不同野马脱缰B.青面獠牙随心所浴载歌载舞C.和睦相处豁达乐观勤俭持家3.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答案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A.老北京人在腊八这天纷纷拿出自家的农产品,展示一年来的丰收成果。

B.粥中米、豆、于果品种多,材料丰富,表达了对丰收的自豪4.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答案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A.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人们来观看戏剧化装排演,表现了春节的热闹。

B.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就有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气氛,表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

二.填空题(共12小题)5.给多音字选读音。

jiǎjià(1)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了。

(2)爸爸问起这件事,他却假.装不知道。

chàchāi(3)爸爸今天到北京出差.了。

(4)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6.多音字:(进行正确读音的选择)万象更.(gēng gèng)新间.(jiān jiàn)断铺.(pūpù)户天气转.(zhuàn zhuǎn)暖分.(fēn fèn)外热闹摇曳.(yìyè)7.拼一拼,写一写。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的chūxún就开始了。

áo腊八粥、泡腊八suàn、用zhēn子、lì子等做成的zábàn、买fēnɡzhenɡ、放biān pào、ɡuànɡmiào hu ì……这活动真是一个连着一个。

1《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

1《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人文主题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语文要素为:1.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1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学案设计:蓟州区第六小学蔡国立一、默读课文,回顾感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试着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介绍了北京人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过春节时的热闹情景,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2.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隆重的。

3.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作者抓住了哪些天来写北京春节突出其特色的?分别介绍了哪些习俗?(1)作者描写了北京的春节写了这些天: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2)分别介绍了这些习俗: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大扫除、备年货、做年饭、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吃团员饭、放鞭炮、守岁、拜年、逛庙会、挂灯笼、吃元宵。

二、分清详略讨论:作者在写春节这些天的习俗时哪些天的内容写的详细?哪些简略?1.这些天作者进行了详细描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2.这些天略写:正月初六、正月十九三、重点研读,感悟写法1.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的习俗以及人们的活动,请你默读这些段落,思考作者在写这些日子时分别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详细描写的?(1)作者写腊八这天的习俗时重点从哪些方面去写?作者在写熬腊八粥这个习俗时,把腊八粥比作了“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了腊八粥用料之丰富;写泡腊八蒜的习俗时夸赞了腊八蒜的色味双美;然后用通俗的语言细致地写了孩子们过年时要准备的三件事,即: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2)腊月二十三这天作者是怎样进行详细描写的?先概括地说腊月二十三这天就像是春节的彩排,然后详细地介绍了旧日里祭灶王的风俗。

(3)除夕这么重要的一天作者又是如何展现其热闹的?本段采用总分的方式,先总的写“除夕真热闹”,再分别从香味到色彩,再到声音全方位地描写了人民的活动: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北京的春节目的本导学案的目的是帮助六年级学生了解北京地区的春节文化和特色。

教学内容本导学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 北京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 北京春节的传统活动和习俗 - 北京春节的美食文化北京春节的起源和历史1.传统的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它起源于战国时期,大约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末国时期就形成了春节的概念。

当时人们用战钟、虎鼓等打击乐器唤醒天地万物,祈求一个丰收的年景。

2.相传,在古代北京,春节的时候,皇帝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参加庙会的百姓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和游园赏花。

在庙会上,人们还会放鞭炮,烟火燃放、祭祀先祖等。

这些活动是北京春节独特的文化特色。

3.如今的北京,春节依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回到自己的家乡陪伴家人,或者外出旅游,庆祝新年,体验春节的氛围和文化。

北京春节的传统活动和习俗北京春节的传统活动和习俗有以下一些: 1. 春联: 春联是指贴在门上对联,内容与新年有关。

北方人会在年末时将自己的房子用倒映在水中的那口井作为参考,贴上红色的门神与春联,以寓意辟邪、福禄。

2. 爆竹: 在北京的春节,人们会放鞭炮来庆祝。

炸炮会带来响声和烟雾,据说这个习俗可以赶走邪祟。

但是,在现代都市化的大城市里,这个传统已经被逐渐地淡化了。

3. 贺年片: 北京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写贺年片或者打电话祝福亲友。

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他们更加重视过年时和亲友之间互相问候、祝福和交流。

4. 吃饺子: 吃饺子是北京春节的传统食品之一。

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古代的银元,所以吃饺子在民俗中也代表着赚钱。

同时,吃饺子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

5. 贴春贴: 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贴春贴。

春贴上写着祝福和吉祥话语、寓意等,贴到房间里或是家门上,以此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北京春节的美食文化北京春节的美食文化是独具特色的,以下为几种较为典型的食品: 1. 饺子: 通常是在新年除夕夜吃的。

数量一般为一个人吃一口,有的地方则吃八口饺子,或是一家子人数多时煮数十斤饺子,边煮边吃,煮好一锅就又开始煮下一锅。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一、导入
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时刻。

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春节的庆祝活动更是热闹非凡。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北京的春节》,了解北京人是如何庆祝这个重要节日的。

二、理解
1. 请大家观看视频《北京的春节》,回答以下问题:
- 视频中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有哪些?
- 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 为什么说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热闹非凡?
2. 请大家阅读文章《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 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起源是什么?
- 北京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 为什么说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了浩繁游客参与?
三、拓展
1. 请同砚们自行搜索资料,了解一下其他城市的春节庆祝活动,与北京的有何不同的地方?
2. 请同砚们谈谈自己家乡的春节庆祝活动,有哪些特色传统习俗?
四、实践
1. 请同砚们分组,设计一份关于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海报,展示给全班同砚。

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作文,分享自己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
通过进修《北京的春节》,我们不仅了解了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也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春节中,能够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让中国文化的奇特魅力得以传播和传承。

部编教材六年级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导学案Word版

部编教材六年级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导学案Word版

1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活动方案】
活动一: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填写表格中所有空白的部分。

①理一理,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北京人过春节的?
②想一想,按照这样的顺序写,有什么好处?
2.我的回答:
我的思考:
活动二:把准“详”“略”
1.比较文章各部分内容,分别用“详”“略”对“活动一”中的表格进行标注。

①作者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
②课文中哪个段落着重描写了老北京的孩子过春节,该部分详细描写了什么?
2.我的回答:
我的思考:
活动三:学写“热闹”
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

1.读一读,文中体现了春节期间热闹景象的句子。

2.写一写,你过春节时热闹的场景。

★做到点面结合,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我的创作:
词语库:火树银花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欢歌笑语门庭若市
载歌载舞锣鼓喧天欢天喜地普天同庆高朋满座
【检测反馈】
1.“阅读链接”中舒乙和斯妤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老舍写过年是按顺序,有详有,给我们展示的是老北京的画卷;
舒乙写春节详细地介绍了风俗和春节的,把春节风俗写得;
斯妤写过年既写了,又写了自己的,传达的是。

2.给下列中国传统节日排排序。

清明节、重阳节、腊八节、寒食节、中秋节、端午节、七夕节、除夕、春节、元宵节3.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完成“初显身手”。

学生讲自己查资料了解的情况。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⑵、出示13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驴恰盏预吉(请每组2、4号同学起立教读)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规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亲戚逛街恰好几百盏灯预示吉祥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老北京的春节怎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⑵、指名接读。

⑶、齐读课文,分组讨论: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哪些日子是最热闹的?勾出这些日子来。

⑷、齐读课文4—6自然段,谁用一名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⑸、接读1—3自然段,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⑹、齐读1—3自然段。

⑺、齐读7自然段。

⑻、朗读全文。

⑼、分小组学生谈自己家乡过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12、过年开始(腊月初)除夕老北京的春节初一高潮元宵结束(正月初十九)五、教学后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2】篇〗最新《北京的春节》教案最新《北京的春节》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最新《北京的春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安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

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

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

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

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象,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印象深刻)3.对比写法。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地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他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导学案
1.默读课文,自主、合作完成阅读思考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合作填写学生活动卡。
2.全班交流,理清顺序,说说对北京春节的总体印象。(年前——繁忙;过年——热闹;结束——祥和。)
3.朗读,体会。
1.浏览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梳理顺序。
2.在合作中对答案进行归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注重朗读的指导,在读中悟,在读中有所收获。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课题
北京的春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热情、自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热 闹、喜庆的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春节图片和视频。(教师)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所得。
2.完成作业。
关注学习所得,学后有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认知。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7.品读课文,交流体会。
1.围绕问题,读书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思维碰撞,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学习,在小组内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3.研读课文,领悟写法,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的好处,为自己写作做准备。

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县级优质课导学案+作业设计】

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县级优质课导学案+作业设计】
提示:老舍,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春节的描写井然有序。
舒乙:详细地介绍了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
把春节的风俗写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
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来对比。
拓展阅读
过年的味道 周友斌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6、默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看看元宵节是什么景象,人们是怎么度过的?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1)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一、复习回顾、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醋搅拌擦除亲戚截然不同眨眼通宵
骆驼摆摊张灯结彩
2.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上节课填写了表格,大家想想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学习目标。
家长念,自己默,争取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大家按时间的顺序,从腊八开始回顾。学而0自然段,总结一下正月初一人们都有哪些活动?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北京的春节(含答案)导学案 (2)

北京的春节(含答案)导学案 (2)

北京的春节班级:小组:组号:姓名【预习导航】一、资料链接北京春节儿歌:儿童儿童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日,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屋;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夜晚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二、预习课文1.初读课文。

碰到生字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并写在书上。

(1)给以下带点的字注音:()()()()()()()()()下旬熬腊八粥蒜瓣醋翡翠榛子栗子爆竹逛庙会..........(2)写出以下节日的阴历时间。

腊八()大年夜()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本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请你边读边理清文章次序。

2.再读课文。

本文作者 _____,原名 _____,代表作有 _____。

本文按 _______次序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_________就开始了: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好过春节的充足准备。

紧接着,详尽描绘过春节的三次热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思联合。

思虑【讲堂研究】中带▲的问题,并试着达成。

4.学贵有疑:【讲堂研究】一、学习课文,感觉北京春节的风俗。

▲1.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你跟着老舍先生的描绘,感觉老北京过春节的盛大和喧闹,意会中华风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尽,哪些部分写得简单,为何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利处?作者是如何把节日的气氛写得如今生动的?二、精练反应,联系自己实质谈谈你是如何过春节的,写出一个最出色的片段。

( A :能写出家乡的春节风俗特点,语句通畅,标点正确; B:能联合自己的感觉,写出春节风俗,详细生动,用上详略的方式。

)三、讲堂摘记【拓展延长】阅读“阅读链接”的两段资料,和课文中的大年夜比较,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迪?【答案】【预习导航】一、1.(1)xúnāo suàn cù f ěi cu ìzhēn l ì bi ān guàng(2)十二月八日十二月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2.老舍舒庆春《骆驼祥子》时间腊月初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置年货、过小年大年夜家家灯火彻夜,爆竹声昼夜不停,吃团聚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出门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儿童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爆竹、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略4.略【讲堂研究】一、略二、能够从:吃团聚饭(座位安排、菜肴寓意、敬酒祝词、喧闹喜色)、放爆竹、收压岁钱、游大龙、赏花灯等方面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感觉最深的一个来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学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学案(第二课时)

我国的民风民俗---《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学案
1.通过搜集关于北京春节的图片和文字,《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北京的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这一天我们要()、()。

大人们在做过年的准备,孩子们又是怎么样准备过春节的呢?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是()、第三件事是()。

3.“除夕真热闹”作者从、、、、、
、、写出了“热闹”。

最能体现“除夕真热闹”的句子是()。

4.多数店铺在初六开张……那正月初一到初六人们都有哪些活动?()。

5.“元宵节”也很热闹,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我能找到体现“灯数量多”的词语有()、()()。

6.“一眨眼……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和文章的()首尾呼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北京的春节》(导学案)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作者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学习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课时:建议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导语。

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

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3.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预习提示单一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工具书来理解。

2、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各有哪些风俗习惯?三、自学检测默读课文,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四、学习反馈。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买杂拌儿、买爆竹、买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初六店铺开张、逛庙会、逛天桥、听戏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根据表格的提示,发现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五、朗读指导与训练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

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六、结束语与作业布置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

2、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

【达标测评】一、我会读。

腊八粥蜜饯掺和黏稠通宵小贩水浒传娴熟毛驴翡翠熬粥榛子二、我会填。

腊七腊八,。

灯__庙七八万象_________ 不同三、我知道。

1.文章按顺序来写,以人们的活动为线索,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就开始了到才结束的民风民俗。

2 读完课文后,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拼音写词语。

ɡuīju zhǎn lǎn mìjiàn bào zhútōnɡxiāo ( ) ( ) ( ) ( ) ( ) jiérán bùtónɡfěi cuì suàn bài fēnɡzhenɡ( ) ()()()biān pào xiǎo fàn sì yuàn áo tánɡ()()() ( ) 五、形近字组词。

眨()筝()饯()许()宵()泛()挣()践()浒()销()拌()旬()醋()饺()伴()甸()醒()皎()六、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请你在下面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写出下列节日及月份的农历时间。

除夕()重阳()腊月()正月()元宵节()中秋()八、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鲁智深李逵凤姐属于《水浒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红楼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家长听写)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复习提示单一现在回忆回忆,: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预习提示单二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四、自我检测。

1.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

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五、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预习提示单三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

2、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重点感悟: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

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

“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

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

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六、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七、拓展阅读、布置作业针对性作业:1、请按详略的不同将下列内容分类1腊八这一天要做的事2孩子们为过年做准备3大人们为春节做准备4过小年5小年后的准备6除夕夜7大年初一的景象8店铺开张9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景象10春节结束(只写序号)详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节日活动()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泡腊八蒜过年吃饺子用。

()买杂拌、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3、拓展阅读:过年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

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

“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

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

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

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