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台儿庄古城区规划设计与实施经验探讨

台儿庄古城区规划设计与实施经验探讨

采用传统的院落布局方式外,还根据
保 留建筑的现状,对部分 2 O世纪 6 0 年代 ~7 年代建造的建筑群 进行了 0
图3 古 城 区效 果 图 ( ) 一
现代改造,并 适 当引进现代水院理 念,形成现代与传统相呼应的格局。
4 靓 师 Ln s 6 划 p n
图4 古 城 区效 果 图 ( 二)
系两岸的建设 中要充分 展示水文化
台儿庄古城区 “ 南北文化交融之地, 杂而有序的建筑风格” ,体现古城 区
的多元文化特征。
建筑的影响,均体现出了传统的官式
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垂脊和正脊的
的丰富内涵,本着由宏观到微观, 由 抽象到具象的设计思路,对水文化内
涵的各个层次进行诠释 。例如,规划
图 5古 城 区效 果 图 ( 三)
3. 2街 巷 空 间 强 调 运 河 古 城 的 重建中,对建筑风貌的控制与引导十 及装饰 、柱饰和壁柱的运用中;古城 分重要。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体现 区内大部分公共建筑 受庙宇和官署 水 文 化诠 释
为 了充分营造 台儿庄 古城 区的 风貌特色,在台儿庄沿运河和城 内水
“ 河坊街” ;丁字街主要布局咖啡店、
地形地貌 的实际情况 以及古城保 护
积约为 9 5hl ( . i。( l 台儿庄古城 区沿街 西点店等西式餐饮店及药铺;顺河街 与重建的要求,基本维持了原有的街 2 及重点景点建筑方案设计 主要针对 为古城美食一条街,主要布局以运河 巷格局,力求重新 l复古城的水系风 灰 重要街道 ( 如繁荣街 、车大路 、箭道 文化为背景的餐饮业,并适当布局酒 貌 (逐汪而居”的汪塘风貌) “ ,构成 街、越河街等) 、重要水巷 ( 如古运河、 吧、茶社等;月河街为古城陶瓷一条 具有台儿庄古城区特色的水系结构。 银沟巷 、板桥巷等) 和重要景点 ( 如参 街,重点发展陶瓷交易与展示;船形

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一、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一)古城简介及发展历史台儿庄古城,坐落于枣庄市辖区台儿庄区,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占地2平方公里, 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

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京杭运河仅存的最后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是京杭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7公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古水城。

同时这里也是国台办批准的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成为世界上继华沙、交流的重要平台,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

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帝帝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繁荣景象。

泇运河开通不仅为运河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台儿庄成为了明清十大商帮汇集之地,而且也促进了南北、东西文化与中外文化的大交流,燕京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接触、融合。

宗教文化与地方文化和谐共生。

各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汇,形成了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

作为文化载体,城内建筑风格多样、融南汇北,既有北方建筑的沉稳,又兼具南方建筑的灵秀,形成了“七分雄、三分秀”的建筑特点。

地理位置优越、建筑遗迹众多为台儿庄古城的发展创造了外在的物质基础。

但是这座美丽的古城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

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

运用SWOT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运用SWOT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乡村 ・ 旅游
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 2 0 1 7 年 第 2 8 卷 第 1 பைடு நூலகம் 期( 总 第 4 1 8 期)
运用S W OT 分析文化旅游产业 的发展
以 台儿 庄 古城 为例
黄敬梅
( 西藏 民族大学 ,陕西
[ 摘
建议 。
咸阳
7 1 2 0 8 2 )
要 】通过 对 台) L  ̄- g - 城旅 游产业的发展进行 了S W OT  ̄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 对当地旅 游产 业的发展提 出了合理的
容 主要 包 括 :
枣庄从长久发展考虑 ,开始挖掘 自身的有 利资源 ,大力 发展 旅游业 ,台儿 庄是重点开发地 区之一 。台儿庄 古城 的重 建工作是
1 . 游客性 别 、年龄 、来源地 、职业 。通 过本次调查得 知 : 游 枣 庄旅游业 发展 的重点 ,这里 曾是著名 的台儿庄大 战的发生地 , 览参 观 台儿 庄古城 的游客 中男性游 客居多 ,女 性游客相 对少些 。 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且 ,作 为京杭 大运河 流经地区之一
[ 关键词 ]台儿庄 ;旅 游产业 ;S WOT分析 ;建议 [ 中图分 类号 ] F 5 9 2 . 7 [ 文献标识码 ]A
. 2 台 儿 庄 古 城 重 建 的 背 景 本次 调查 主要采用观察法 、访谈法 ,地点在 台儿庄古城景 点 1
出口处 。本次 调查主要针对进 出的游客进行调查访 问 ,调查 的内
能 使 台儿 庄 古 城 依 据 自身 特 色 科 学 、有 效 抢 抓 机 遇 ,及 时 调 整 策 略 以更 好 地 回避 潜在 的威 胁 ,继而 使 自身 的发 展 能 力 得 到提 高 。 2 . 1 优 势 分 析 2 . 1 . 1 丰 富 的文 化 资 源 台儿庄 的文 化古 迹很 多 ,比如,台儿 庄运 河段 被专 家学者

台儿庄运营方案

台儿庄运营方案

台儿庄运营方案一、目标定位1. 确定台儿庄古城的品牌定位。

台儿庄古城作为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应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品牌定位,打造成一个富有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2. 定位目标客群。

以文化历史爱好者、古迹考古研究学者、国内外游客等为目标,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到台儿庄古城。

3. 定位核心竞争力。

以台儿庄古城独特的古建筑、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等为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产品开发1. 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对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和挖掘,保护好古城内的文物古迹,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更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2. 拓展旅游服务内容。

丰富台儿庄古城的旅游服务内容,开发出更多的主题游、体验游等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台儿庄古城的游览中有更加丰富的体验。

3.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加强对台儿庄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等,保障游客的旅游需求。

三、市场宣传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渠道进行全面宣传,介绍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等,吸引更多的目标客群前来参观。

2. 开展促销活动。

定期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统民俗展示、特色美食节等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3. 联合合作伙伴。

与旅行社、酒店、景区、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台儿庄古城,拓展宣传渠道。

四、管理运营1. 规范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流程,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2. 加强员工培训。

培训景区员工,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3. 强化客户体验。

从客户角度出发,不断优化景区的服务体验,提高景区的满意度。

五、安全风险管理1. 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对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 完善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妥善应对突发事件,保护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安全;3. 保障游客权益。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基本情况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基本情况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基本情况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50亩,其中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为1亿元人民币。

该产业园于2005年开工建设,于2024
年建成并正式开园营业。

产业园依托台儿庄古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旨在传承和挖掘台儿庄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建筑风格以明清古建筑为主,融合了中国传
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理念,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

产业园内设有古色古香
的宫殿式大门和四合院式建筑,配以精美的园林景观,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代的氛围。

此外,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戏曲
演出、民俗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产业园还提供文化创意产
品和纪念品的销售,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回忆和留念的方式。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产业园带来了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
定的工作。

同时,产业园还加大了对台儿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力度,
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综上所述,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是一个集旅游、文化、商业于一体
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
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产业园还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事业,保护和传承了台儿庄的历史文化。

未来,随着文化产业的持续
发展,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和层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运用SWOT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运用SWOT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运用SWOT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网络、电视、广告、报刊、报纸等,还有旅行社、他人介绍等方式。

然而,本次调查,发现在众多的渠道中,国内的游客主要还是通过旅游社获取到台儿庄古城的旅游信息的。

1台儿庄概况及台儿庄古城重建的背景 1.1台儿庄区概况台儿庄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台儿庄区属于枣庄市,面积为538.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0多万,由5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组成,有两百多个村庄。

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端,是江苏省与山东省的交界处,北与曲阜相连,南面连着徐州市,东面是沂蒙山,西面邻着微山湖,台儿庄的综合交通网络很完善。

人文资源较独特,是一座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古城,它是以河而闻明的古城,故被称为“水旱码头”。

台儿庄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体现在古城文化、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三种文化资源上,而这三种文化资源又是台儿庄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性资源,这三个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儿庄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使台儿庄成为生态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2台儿庄古城重建的背景枣庄从长久发展考虑,开始挖掘自身的有利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台儿庄是重点开发地区之一。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工作是枣庄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这里曾是着名的台儿庄大战的发生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且,作为京杭大运河流经地区之一的台儿庄运河段被称为“京杭运河第一湾”。

这些都是台儿庄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台儿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坚实基础,加之文化旅游业具有环境污染小、可持续性强及可有效增加就业机会等特点。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拥有较好的条件及良好的市场基础。

同时,台儿庄古城也是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运用SWOT 分析法分析台儿庄古城的发展现状我国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地数量较多,易发生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相似的现象,而且现代社会游客的休闲消费需求不断变化,致使国内、省内的旅游市场呈现出竞争激烈的态势。

分析台儿庄古城历史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分析台儿庄古城历史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1012015年11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分析台儿庄古城历史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韩政君近年,台儿庄古城重新建立,迅速成为旅游热门景区。

台儿庄古城的成功,与历史资源的应用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台儿庄古城历史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重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启示。

台儿庄属于枣庄市,过去的枣庄因煤而建,近代发展也一直打着“煤城”旗号;但在2009年,枣庄被划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枣庄大力开发自身的历史资源,发展旅游业并选中台儿庄作为龙头旅游产业,做好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

直至今日,台儿庄古城作为5A 级景点,已帮助枣庄成功转型,并带动枣庄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历史资源的开发(一)运河古城作为漕运枢纽,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个商贸重镇,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商人。

正是因为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使台儿庄呈多元化发展。

比如,台儿庄是唯一拥有北方大院等八大建筑风格的城市,道观等七十二庙宇在城内交相辉映,足以展现当时的繁荣。

作为京杭大运河流经地区之一,台儿庄的运河段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一个东西方向的最大弯道,被誉为“京杭运河第一湾”。

这不仅是台儿庄的宝贵遗产,也成为整个京杭大运河的珍存。

(二)古城建设2008年,枣庄市政府抓住时机,采取“整体保护”和“修旧如旧”的政策,开始进行台儿庄古城建设。

本着“存古,复古,创古”的“三原则”,进行古城的规划与重建。

在古城的修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这使得整个古城风貌还原度极高,中国台湾地区的散文家郁化清在看到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时曾说:“我记忆中的台儿庄,就是这个样子。

”一句话,足以说明台儿庄古城给人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古城建成,如果仅仅以博物馆的形式对外开放游览,其吸引力肯定大打折扣。

因此,必须构成产业化力量,带动经济增长。

台儿庄古城一方面通过专题博物馆等展示运河文化,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商业业态。

台儿庄古城开发与效益研究

台儿庄古城开发与效益研究

台儿庄古城开发与效益研究齐鲁之南台儿庄,游人如今可以舟楫摇曳,体验运河古城、江北水乡百年之前“天下第一庄”的“一河渔火、十里歌声”;也可以在弹痕累累的墙边沉思凝望,去回顾74年前那场烽火硝烟的抗战大捷;还可以驻足街头倾听一曲“拉魂腔”,或观看一场鲁南皮影戏……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从2008年宣布重建古城,枣庄用了4年时间在台儿庄古运河边,重建了一座规划面积为两平方公里的台儿庄古城文化旅游景区。

2012年“十一”黄金周,枣庄市共接待游客43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5亿元。

特别是台儿庄古城共接待游客70.5万人次,同比增长170%。

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枣庄高速公路各出口车流量为42.55万辆,高铁站到达人数为6.3万人。

这些持续增长的数字,向枣庄市的文化旅游建设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已经探索出一条以龙头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业,打造城市支柱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成功之路。

市长抢遗迹 50万吨煤换来一座千年古城建设一个景区,传统的融资模式较多,而台儿庄古城却是用50万吨煤“换”出来的。

6年前,刚到枣庄市任市长不久的陈伟叫停了一个即将签约的6亿元的房产项目,而这个项目就计划建在现在的台儿庄古城址上。

陈伟叫停的理由是:台儿庄文化遗产资源独一无二——台儿庄大战是八年抗战正面战场的第一场胜利,尚有53处战争遗存;这里拥有中国运河最完整的遗产体系,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汇集了鲁南、徽派、欧式等8大建筑风格、世界5大宗教和72座庙宇。

枣庄不能毁了“遗产”搞“房产”!从那时起,陈伟就下定了建设台儿庄古城的决心。

2008年4月8日,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

枣庄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的历史有近千年,近代大规模工化业开采也有130多年的历史,煤炭资源几近挖尽掏空,地方财政根本无力支撑如此巨大的投入。

社会融资,又因看不到前景,得不到投资商的关注。

台儿庄古城运营方案

台儿庄古城运营方案

台儿庄古城运营方案一、品牌建设1. 品牌定位:将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强调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2. 品牌形象:优化古城形象,设计吉祥物、标志、口号等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古城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景区规划1. 融合古今:保护古代建筑和文物的基础上,适度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古城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2. 文化传承:在古城内开辟文化展览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让游客了解古城的历史文化。

3. 设施完善:完善古城内的设施设备,提高游客的停留舒适度,增加游客在古城内的停留时间。

三、活动策划1. 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节日庆典、民俗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感受古城的魅力。

2. 特色体验活动:引进特色工坊、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等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增加互动性和游玩乐趣。

3. 主题活动:定期举办文化讲座、书画展览等主题活动,丰富古城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四、商业策划1. 客户满意度:优化古城内商业街区的布局,引入优质特色餐饮、小吃等商家,满足游客的吃喝需求。

2. 旅游商品:推广古城文化衍生品,如古城纪念品、特色手工艺品等,丰富游客购物选择。

3. 电子商务:开发古城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交易,方便游客购物和预订服务。

五、服务质量1. 培训人员: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清洁卫生:加强古城内的环境管理,保持景区的整洁和卫生,为游客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

3. 安全保障: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巡视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游览体验。

六、营销推广1. 合作联盟:与相关景区、旅行社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联合营销活动,扩大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政策,推出特价门票、优惠套餐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3. 会员制度:建立古城会员制度,为会员提供专属服务和折扣优惠,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和留存率。

台儿庄区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典型材料.

台儿庄区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典型材料.

台儿庄区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典型材料中共台儿庄区委台儿庄区人民政府近年来,我区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繁荣与管理齐抓、继承与创新并举的新路子。

文化阵地建设亮点纷呈,群众文化活动叫响品牌,文艺精品创作成效斐然,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不仅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占领了文化主阵地,而且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推进文化机构改革,加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一)改革完善文化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稳定的文化投入机制1、抓好文化行政体制改革。

台儿庄区原有的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实行“两局合一,设立文化新闻出版局,统一履行原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两个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

将原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交叉的职能合并为一,既简化了管理程序,又提高了对 - 1 -文化事业服务和管理的效率。

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改革原则,广播影视局没有合并,依然为独立的事业单位,达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改革目的。

为了理顺关系,提高行政效能,2009年5月,我区将隶属于文化局的电影公司整体归并到区广电局,进一步明确了职能,强化了文化管理机制。

2、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一是积极引进创意机构。

完善文化发展激励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品生产创作和服务领域。

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利用一切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创意氛围。

二是积极宣传创意创新理念,推动台儿庄区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意发展环境。

三是积极推动台儿庄文化品牌升级,提升台儿庄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台儿庄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创新。

区文化部门研制了文化“四宝”(琴棋书画)投放市场,深受客户欢迎。

3、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区委、区政府始终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并在领导、机构、制度、设施、经费、管理等几个方面予以全力保证和扶持,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枣庄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2023)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枣庄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2023)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枣庄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202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1.09•【字号】枣政办发〔2023〕1号•【施行日期】2023.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枣庄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枣政办发〔2023〕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市发展改革委《枣庄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枣庄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月9日枣庄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2年,面对宏观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和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扰动,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成效显著,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动能转换加快突破,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疫情防控有序有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严格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和省委“5+1”“4+3”“4个3”部署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上下联动、全员出击,建立一体化、扁平化高效指挥体系,加速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能力,成功处置两轮突发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88亿元,增长6.3%;预计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100亿元,增长4.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进出口总额增长36%左右,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论台儿庄城市转型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论台儿庄城市转型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论台儿庄城市转型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台儿庄为枣庄市辖区,位于山东省最南端,鲁苏交界处。

其煤炭开采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一直是鲁西南重要的煤炭重工业基地。

但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大批以自然资源开采等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面临转型,2009年枣庄被国家正式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台儿庄面临城市转型,必须对过去简单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将其上升到兼顾文化环境、人居环境、物质环境的立体层面。

从2006年开始,为推动城市转型,台儿庄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以“留古、复古、承古、用古”为理念,创造性地实施了台儿庄古城的重建。

在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城市转型战略性支柱的同时,以古城重建为基点,着力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积极构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打造“文化古城、生态古城、数字古城、节能古城”。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一个城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与它所集中和流传的文化之规模和复杂程度密切相关……人类社会的文化成就、文化积累越是广博丰厚,就越显出城市在组合、开发这些文化成果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以台儿庄历史文化起源与演变为基点,以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为主要特色,并推行“北方民俗”与“江南秀美” 融于一体的古城重建,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促进台儿庄城市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文化传承、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

1 将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以文化产业推动城市转型在人类历史上,每座城市的繁荣都伴随着文化的复兴,同样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富足也必定促成城市机能的强化。

芒福德认为,城市应该是文化的容器,他对城市的定义饱含人文主义理想:“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更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

台儿庄古城从历史上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产业招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枣政办发[2013]11号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产业招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枣政办发[2013]11号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产业招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正文:----------------------------------------------------------------------------------------------------------------------------------------------------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产业招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枣政办发〔2013〕1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枣庄市产业招商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3月19日枣庄市产业招商实施方案(试行)为深入实施《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产业招商和重点企业招商的意见》(枣政发〔2012〕7号),确保产业招商取得预期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我市的主导产业为目标,围绕我市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招商,努力引进一批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产业大项目、好项目,推进产业整合重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植壮大我市八大产业集群及四大特色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加快“幸福新枣庄”建设进程。

二、主要产业及重点方向根据我市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及四大特色服务业开展产业招商。

(一)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在精细化工产业链(重点发展碳一化工产品、焦化及下游加工产品、配套气体系列,形成醋酸深加工、甲醛深加工和醋酐深加工等产业集群);烯烃与合成材料产业链(以甲醇制烯烃技术为龙头,重点发展乙烯、丙烯及下游衍生产业,进一步加工为聚丙烯、表面活性剂等合成材料);化肥产业链(合成氨、尿素的延伸加工、发展三聚氰胺、脲醛胶等产品)以及清洁能源、橡胶产业整合重组等方面开展招商。

依托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滕州辰龙集团、市中区中科盐化工有限公司、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八一轮胎等企业,重点对接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联想集团、新奥集团、玲珑集团、台湾和桐集团、韩国OCI株式会社、韩国SK集团、韩国天然气公司等国内外500强企业。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10•【字号】枣政发〔2021〕3号•【施行日期】2021.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枣庄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枣庄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10日目录第一章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6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6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14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8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1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 24第二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转型跨越支撑 25 第一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5第二节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26第三节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28第四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9第三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31 第一节打造“6+3”现代产业体系 32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50第三节培育优良产业生态 53第四章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5 第一节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55第二节扩大精准有效投资 57第三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59第四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0第五章把握数字时代机遇,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62 第一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62第二节推进数字民生建设 65第三节推进数字政府提升 66第四节推进智慧城市升级 68第六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69第一节优化市域发展布局 70第二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72第三节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74第七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77 第一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77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80第三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83第四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84第八章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凝聚时代精神力量 86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86第二节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88第三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89第九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进程 91第一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91第二节推进重点污染系统治理 93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96第四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98第十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100第一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100第二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102第三节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 103第四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105第五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06第十一章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108 第一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108第二节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 110第三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112第四节积极打造健康枣庄 114第五节推进平安枣庄建设 117第六节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120第十二章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22 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22第二节凝聚开拓奋进合力 123第三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124第一章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第二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转型跨越支撑第一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第二节构建创新平台体系第三节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第四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三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第一节打造“6+3”现代产业体系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第三节培育优良产业生态第四章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第一节推动消费提档升级第二节扩大精准有效投资第三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第四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章把握数字时代机遇,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第一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第二节推进数字民生建设第三节推进数字政府提升第四节推进智慧城市升级第六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第一节优化市域发展布局第二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三节强化基础设施保障第七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一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三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第四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八章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凝聚时代精神力量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二节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第三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第九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进程第一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第二节推进重点污染系统治理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四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第十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第一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第二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三节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第四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第五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第十一章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第一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第二节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第三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第四节积极打造健康枣庄第五节推进平安枣庄建设第六节加快法治建设进程第十二章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凝聚开拓奋进合力第三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目录第一章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6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6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14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8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1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 24第二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转型跨越支撑 25第一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5第二节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26第三节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28第四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9第三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31第一节打造“6+3”现代产业体系 32〗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50第三节培育优良产业生态 53第四章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5 第一节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55第二节扩大精准有效投资 57第三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59第四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0第五章把握数字时代机遇,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62第一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62第二节推进数字民生建设 65第三节推进数字政府提升 66第四节推进智慧城市升级 68?第六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69第一节优化市域发展布局 70第二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72第三节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74第七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77第一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77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80第三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83第四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84第八章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凝聚时代精神力量 86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86第二节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88第三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89第九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进程 91第一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91第二节推进重点污染系统治理 93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96第四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98第十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100第一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100第二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102第三节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 103第四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105第五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06第十一章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108第一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108第二节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 110第三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112第四节积极打造健康枣庄 114第五节推进平安枣庄建设 117第六节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120第十二章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22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22第二节凝聚开拓奋进合力 123第三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124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建议》、省委《建议》和市委《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汇聚全市人民共同愿景、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视角下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始于文化,活

生态文明视角下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始于文化,活

72生态文明视角下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始于文化,活于产业,久于创新薄莲莲作者简介:薄莲莲(1991.10-),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管理学硕士,济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市场体系与文化产业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2016年国务院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出,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要努力做好一批文化企业,打造文化品牌,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文化产业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近些年来,台儿庄古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其充分开发了大战、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文化资源,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致性发展,本文将以台儿庄古城为例,从生态文明视角就古城如何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一、台儿庄古城发展概况(一)台儿庄古城优势与机遇分析1.文化资源优势。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古城的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文化资源。

台儿庄古城是二战纪念城市,经历过二战毁坏而后重建新生,重建后的古城成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也是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

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连接中国南北,因此古城文化也呈现出南北交融的特色,建筑形态各异,风格不一,水街水巷交错纵横。

各种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琳琅满目,促进了台儿庄古城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政府政策支持。

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古城重建的过程中,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枣庄市政府也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帮助。

大力支持古城的规划、设计、管理、运营、招商等工作,将古城建设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项目,为古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

台儿庄古城地处鲁苏交界地带,南为徐州市,北连曲阜,东靠沂蒙山,西临微山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台儿庄未来的发展趋势

台儿庄未来的发展趋势

台儿庄未来的发展趋势
台儿庄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台儿庄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将加快。

未来,台儿庄将不断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管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 产业升级:台儿庄将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开放发展:台儿庄将积极融入国际和国内市场,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推动台儿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 生态环保:台儿庄将加强生态环保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未来,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5. 文化旅游:台儿庄将加强文化旅游建设,推广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未来,将发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档次,推动文
化旅游消费升级。

有一种园区,写满创意

有一种园区,写满创意

文化发展 | CULTURAL DEVELOPMENT当产业园区遇上文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年来,产业园区借力文化创意,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在枣庄市,不乏写满创意的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国字号”的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不仅引领着全市大大小小的各级文化产业园集群,也为这座本就绚丽多彩的鲁南文化城市又增添了一笔充满创意的色彩。

园区引领带来辐射作用齐鲁之南台儿庄,游人如今可以舟楫摇曳,体验运河古城、江北水乡百年之前“天下第一庄”的“一河渔火、十里歌声”,也可以在弹痕累累的墙边回顾80年前那场战役的烽火硝烟,还可以驻足街头听一曲“拉魂腔”或观一场鲁南皮影戏……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从2008年开始,枣庄市用4年时间在台儿庄古运河边,重建了一座古城。

重建后的短短几年内,台儿庄古城已对当地经济发挥出明显的推动作用。

2008年以前,枣庄的五星级酒店屈指可数,过夜游客不足1万人次。

如今,枣庄已建、在建五星级酒店林立,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山东最南端的这座城市。

为了进一步延伸古城内涵,扩展古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赫然在列,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入选创建资格园区。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成功上榜,是枣庄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最好例证。

近年来,在台儿庄古城附近,一处8000平方米的楼体建筑里每天都有许多进出的年轻人,不少年轻人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这里就是台儿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

作为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一部分,这里已成为台儿庄区新的文化、商务、金融、科技中心,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实现了自己的拎包创业梦。

“我们生产出产品后,没有地方卖,自己也没有比较成熟的销售渠道,园区带领我们到周边企业进行宣传,我觉得这是全国的园区也很难做到的。

”入驻企业枣庄亿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梓说,“园区又引进了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他们是一个孵化主题,把我们这些企业进行二次孵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台儿庄为枣庄市辖区,位于山东省的最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

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

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黄金水道”京杭运河横贯全境42公里,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

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歼敌万余人,英雄的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2008年起,枣庄市投巨资恢复台儿庄运河古城,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打造成沿运河独有、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枣庄向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国家认可和政策资金支持。

为了在城市转型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台儿庄区政府将以台儿庄古城为起点打造文化产业园,延长枣庄的文化产业链,并发挥古城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效应,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二、规划意义1、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根据中央精神,近年来,台儿庄区坚持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了“大战故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时尚生活”的文化名片,修复建设了台儿庄古城,推动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2009年12月16日,国台办下发了《关于在台儿庄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批复》,并于12月17日在台儿庄运河古城正式挂牌。

这一基地,在全国为首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自基地挂牌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新党主席郁慕明等高官以及经济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100多人、台湾游客2万多人前来台儿庄古城考察、参观和旅游,其中15家台商入住台儿庄古城并投资兴业。

因此,在台儿庄设立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会丰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文化内涵,促进海峡两岸在同一平台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开展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共创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3、推动城市经济转型。

台儿庄区为枣庄市辖区,同“煤城”枣庄一样,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果按现有的速度采掘煤炭资源,那么二、三十年后,将陷入像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的经济困境。

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在国家战略中为城市定位,在结构调整中为民生找出路,提出将煤化工、文化旅游和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三大战役来打,特别把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城市转型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引爆点,从而恢复建设了台儿庄运河古城,初步实现了由“卖资源”向“卖文化”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为20万面临转岗的煤矿工人找到了再就业门路。

但是,发展文化旅游业,需要更大的发展平台,也需要更多的国家政策扶持,所以,台儿庄区先期争取省政府支持,将古城周边10平方公里的土地调整为文化产业园区,现在已有万通、华侨城、华谊兄弟、天下凤凰、联想等文化企业入驻园区。

因此,在台儿庄设立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以强力拉动全区乃至全市城市经济转型,提前为国家解决资源型城市的“老大难”问题。

4、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台儿庄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其中龙山文化时期的晒米城遗址、春秋时期的偪阳城遗址、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水工设施、发生于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遗址,均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护珍贵的文物遗产,使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当前在各级党政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台儿庄区正在实施的“台儿庄大战遗产公园”、“大运河遗产公园”等建设项目,均属合国家文保政策和文保方向。

5、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台儿庄大捷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的胜利成果,深得海峡两岸人民的关注和珍惜,因此,台儿庄被国家列为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定会使台儿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能吸引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来此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产业布局根据园区实际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要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布局和和谐发展,应当着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构建优势门类突出、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1、区域布局:“一核,四区,八园,十二板块”古城核心区(2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是台儿庄历史文化的综合展示区,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

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

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院院不同、院院有水、院院有主题文化、院院有展馆,形成建筑、宗教、雕刻、服饰、灯饰、招幌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古城文化,成为运河文化活化石、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迷人的东方水城、中国唯一的二战纪念城和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台儿庄古城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大战主题区(1平方公里)大战主题区集台儿庄大战文化的收藏、研究、纪念、展示和产业开发于一体,包括已建成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计划在纪念馆西侧建设一处4D影院,主要用于战争题材电影的放映,弘扬大战文化。

同时建设1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与大战纪念馆隔古运河相望,包括可容纳1200万人的剧场、地下射击场、特色影院、四星级酒店等,属群众性文化娱乐休闲场所。

文化产业发展区(5平方公里)文化产业发展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包括创意项目孵化园、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动漫学院、影视文化城、生活服务区五部分。

——创意项目孵化园。

位于台儿庄中正门附近,规划600个创意工作室,配备浪潮云计算等计算机系统,以最低的价格租赁给有文化创意的人才使用,扶持他们低成本创业。

——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位于台儿庄古城东侧,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孵化成熟的文化创意项目在这里投入实施和发展。

——生活服务区。

位于古城东侧,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400套公租房,以最低廉的价格租给文化创意人才居住。

——影视文化城。

位于台儿庄古城东侧,规划面积0.7平方公里,动漫学院南侧,内设战争题材影视拍摄制作区和影视相关产品展示、展映、交易区,以及4D 动感体验娱乐区。

——动漫学院。

位于台儿庄古城东侧,规划面积0.2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培养动漫人才和IT产业人才,属文化创意的生成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位于台儿庄古城东南侧,规划面积100亩,包涵会展、交易、展演、图书、培训等主要功能,同时兼容商业、娱乐及部分商务功能,完善酒店等服务配套。

湿地休闲度假区(10平方公里)该区从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向东至鲁苏边界,南靠大运河,东临涛沟河,水网密布,植物多样,景色优美,生态怡人,是激发文化从业人员创意灵感的最佳休闲空间。

根据需要,湿地周边可规划建设特色酒店、咖啡屋、博物馆等。

(3)八园包括大战遗址公园、运河湿地公园、文化遗产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战争题材主题公园、河港风情园、月河园、水文化体验园。

(4)十二板块包括运河文化展示板块、大战主题文化展示板块、鲁南民俗文化演艺板块、非物质文化博览板块、动漫与软件产业板块、文化地产板块、文化mall板块、文化运动休闲板块、湿地休闲度假板块、乡村风情旅游板块、生态水源涵养板块、高端休闲度假板块。

2、做强十大重点产业紧紧抓住全市城市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古玩字画与工艺品、广告会展、新闻传媒、文化创意、广播影视、印刷发行、休闲健身、网络服务、文艺服务、文化用品生产等文化产业。

(1)文化旅游。

统筹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开发台儿庄区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建设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突出抓好运河古城、运河湿地公园、运河水利风景区等文化旅游景区的宣传推介,筹备建设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历史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郑亦秋艺术馆等100个文化场馆,加强文化景区与特色文化产品、演艺活动的整合,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演艺娱乐项目和文化旅游产品,增强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拉动力,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2)演艺娱乐。

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策划打造一批能够代表台儿庄形象、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创性戏剧。

完善演艺娱乐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台儿庄影剧院、体育中心、白毛女剧场、工人文化宫、府前广场、古运广场等场馆的作用,引进“欢乐中国行”、“中华情”大型演出活动,培育扩大消费市场。

支持社会资本兴建歌舞厅、茶馆、酒吧、咖啡馆、工艺品制作室等休闲场所,培育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文化娱乐企业和连锁网点。

大力提倡演艺团体进景区、进酒店,鼓励文企联姻,开拓和扩大演出市场,增强演出业活力。

(3)古玩字画与工艺品。

大力繁荣古玩字画市场,坚持以运河古城为基地,以区文物部门和区收藏家协会为依托,建设台儿庄运河书画院,组织古玩字画交流会、交易会、展览会等活动,带动全区古玩字画市场有序繁荣,引导古玩字画产业向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门类的艺术品生产企业,推进艺术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

发展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市场,逐步把台儿庄区建设成为区域性民间艺术品创意、生产和经营集散地。

(4)广告会展。

充分整合各类广告会展资源,进一步提高广告会展业影响力,扶持打造一批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广告会展节目,促进广告会展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做大做优以文化旅游、艺术节庆及经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展会,办好运河渔灯节、端午龙舟节、美食文化节、泰山庙会、关帝庙会等重点节会活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

(5)影视产业。

通过挂靠、合作、委托等方式,制作一批高质量影视剧。

深入挖掘台儿庄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借助影视创作优势,进一步提高电影、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高标准高质量制作电影《运河支队》、电视连续剧《血战台儿庄》、电视剧《台儿庄》、《偪阳春秋》等作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扶持影视传媒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探索市场化经营影视业的路子,创新影视剧生产、销售机制,提高影视产品及后续产品的开发能力,促进影视业与旅游服务业的有效对接,不断拉长影视文化产业链。

(6)文化创意。

提高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社团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策划能力,重点发展艺术创作、音乐制作、广告制作、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旅游策划等创意产业,加强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文化产品的设计包装,加快成果转化,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