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鉴定的步骤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一、岩石分类的鉴定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精选】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因此,根据某些矿物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组成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命名涵意也是如此。
矿物岩石标本鉴定指导书
矿物岩石标本鉴定指导书
矿物和岩石的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矿
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矿物和岩石标本需要结合
外部特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
关于矿物和岩石标本鉴定的指导:
1. 外部特征:
首先,观察标本的外部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光泽、硬度、断口等。
矿物和岩石的外部特征常常能够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比
如颜色和光泽可以帮助初步判断矿物的成分,硬度和断口则可以反
映其物理性质。
2.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鉴定矿物和岩石的重要依据之一。
包括硬度、比重、断口、光泽等。
硬度可以通过矿物间的划痕测试来初步确定,
比重可以通过比重瓶进行测定,而断口和光泽则可以通过肉眼观察。
3.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是鉴定矿物和岩石的重要依据之一。
可以通过化学
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矿物和岩石的具体成分,比如酸碱试验、熔融法等。
4. 使用工具: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比如硬度计、比
重瓶、酸碱试剂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鉴定矿物和岩
石标本。
5. 参考书籍和专家指导:
在鉴定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专业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的书籍,比如《矿物鉴定手册》、《岩石和矿物的鉴定与描述》等。
同时,
也可以寻求专家的指导,特别是在鉴定一些复杂的矿物和岩石标本时。
总的来说,鉴定矿物和岩石标本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包括
外部特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
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
工具,并参考相关的书籍和专家指导。
希望这些指导对你有所帮助。
岩石鉴定注意事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岩石鉴定注意事项篇一:岩石鉴定的步骤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一)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二)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篇二:常见岩石鉴别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室内矿物岩石鉴定分为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为:造岩矿物的鉴别、岩浆岩的鉴别、沉积岩的鉴别、变质岩的鉴别及三大岩类的综合鉴别。
实习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别2.实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使用简单的工具:小刀、指甲、放大镜、稀盐酸等,认识矿物的一般物理性质,如硬度、解理、颜色、形态、条痕、比重、磁性、断口、光泽、透明度及与稀盐酸的反应特征等。
表1:主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表1主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2)掌握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一种矿物和其他矿物比较,该矿物所特有的某些物理性质成为它的鉴定特征,例如:白云母为具有弹性的薄片状,方解石与稀盐酸反应起泡等。
3.注意事项: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以及测试硬度时,必须在矿物的新鲜面上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实习二、岩浆岩的鉴别1.实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标本肉眼鉴定方法,根据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认识各种主要的岩浆岩、牢记主要岩浆岩的鉴定特征。
2.实习的内容和方法(1)鉴别岩浆岩的各种矿物成分岩浆岩中的矿物成分反映了该岩浆岩的化学性质,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当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65%时,为酸性岩浆岩,其主要特征是富含石英;当二氧化硅的含量饱和,即为65%-52%时,为中性岩浆岩,其特征为少含或不含石英,而富含长石;当二氧化硅的含量较少,即为52%-40%时,为基性岩浆岩,其特征为不含或少含石英,除长石外,开始出现大量深色铁镁矿物;当二氧化硅的含量极少,即少于40%时,则为超基性岩浆岩,其特征为既不含石英,也不含长石,以大量深色铁镁矿物为主。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顺序观察石英、长石和铁镁矿物的含量大致确定岩石属于哪一类岩浆岩,且熟记各类岩浆岩中常见的几种矿物成分。
常见岩石的辨别
学会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来鉴定火成岩,是野外地质旅行的基本功之一。
特别在填绘地质图、测制剖面图、研究侵入体及其相互穿插关系,观察侵入体与其围岩的关系,以及各种火成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野外鉴定火成岩,大体上应从以下几项步骤入手。
首先观察岩石的颜色、含石英的分量、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这三项指标,估计遇到的火成岩应归属于哪一个大类。
比如淡红色、浅灰色,含石英晶体的颗粒较多,而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较少的,大体上是属于酸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呈灰色、灰绿色,铁镁矿物的含量相当明显,而石英晶体的颗粒大为减少,或偶尔可见者,大体应属于中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的颜色黝黑,并略带橄榄绿,完全看不到石英颗粒,铁镁矿物几乎成为岩石的全部组分,则应属于基性岩类。
基本上分辨出酸性、中性和基性三大类岩石以后,接着就应该鉴定其具体的名称了。
这时候,认识岩石中所含的矿物名称是鉴定的关键,因此,熟悉一下最基本的几种造岩矿物很有必要。
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晶面有横纹。
颜色多种多样,纯净者无色透明,称之为水晶。
常见者有白色、灰色乃至暗灰色。
如含锰质,呈紫色;含有机质,呈烟黄色、烟褐色、墨色。
玻璃光泽。
断口不平,有如贝壳状。
硬度7,超过铁器,故刀口针尖均难以刻画。
正长石:晶体短柱状,常呈粒状或块状。
表面可见解理裂缝。
颜色多呈肉红色、浅黄色。
玻璃光泽。
硬度6,与铁器相近。
斜长石:板状、板柱状晶体,多为白色、浅灰色,有时为浅绿色、浅红色。
常为不规则的粒状。
玻璃光泽。
硬度6~6.5。
黑云母:晶体常呈板状、柱状。
片状解理发育,极易剥落成薄片,故可用小刀、指甲拨开。
具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低,2~3。
薄片富有弹性。
颜色呈黑、褐色。
易风化,成为绿泥石。
白云母:晶体形状与黑云母相同。
片状解理亦发育,极易剥成薄片。
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2~3,颜色白、浅黄,浅灰、浅绿。
不易风化。
普通角闪石:晶体常呈柱状,横断面为假六边形,颜色为黑色。
岩石鉴定的步骤完整版
岩石鉴定的步骤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 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二)
常见沉积岩现场鉴别(-)
注(摘自《普通地质学》):火山碎屑岩与正常碎屑岩的区别:1、火山碎屑一般具尖棱状,没有磨圆现象。
2、火山碎屑大小不等(分选性差),而正常沉积碎屑一般分选性较好。
3、火山碎屑的成分主要为熔岩(除石英、长石外,还常含有玻屑,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而正常砂屑、粉砂屑则很少或没有这样的碎屑。
4、火山碎屑之间的充填胶结物为火山灰尘,风化后往往呈疏松的粉末,与正常碎屑的硅质、钙质、铁质、黏土等胶结物有所不同。
常见沉积岩现场鉴别(二)
本表引自铁道部笫一勘测设汁院主编的《铁路丄程地质手册》1999
注(摘自《普通地质学》):钙丿贞泥鲁和页岩含碳酸钙(5〜25%)。
碳酸钙成分过乡则过渡为泥灰岩。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讣院主编的《铁路丄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二)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丄程地质手册》1999
片岩: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岩质较硬,强度相对较高;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石墨片岩等性质较差,其强度较低。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三)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四)。
岩石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
岩⽯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第三篇岩浆岩岩⽯学实验指导⼀、岩浆岩⼿标本描述的容和⼀般程序⼿标本描述容及程序如下:1、颜⾊及⾊率;2、岩⽯结构的综合描述和命名,根据结晶程度、⾃形程度、相对粒度和绝对粒度等⽅⾯的性质加以综合命名;3、岩⽯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对较特殊的构造要详细描述其特征);4、岩⽯的矿物成分特点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学特证,矿物的外部结构特点,如⾃形程度,粒度⼤⼩等;似斑状结构者,分斑晶和基质描述;5、次⽣变化及其它;6、正确定名。
下⾯详细论述如何观察、描述以上各⽅⾯的岩⽯属性:⾸先要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实验名称、⽇期、,对每⼀块标本要写上标本编号及产地,然后再详细地逐次系统观察。
(⼀)颜⾊及⾊率观察岩⽯标本时,第⼀眼的印象便是颜⾊。
岩⽯的颜⾊是指标本所呈现的总体⾊调。
观察颜⾊时,易远观其整体,看其总体⾊调,忌近观其局部,颜⾊的描述包括颜⾊本⾝及其⾊调的深浅。
描述颜⾊有三种⽅法:(1)标准⾊谱法,⼜称单⾊描述法;(2)⽤复合⾊描述,如浅褐⿊⾊、灰绿⾊、黄绿⾊等,后者为主⾊调;(3)形象化描述:如⾁红⾊,砖红⾊等。
三种描述法前均可加“深”、“浅”等形容词。
岩⽯的颜⾊受以下⼏个因素影响:(1)暗⾊矿物含量,暗⾊矿物含量多则颜⾊深;(2)组成岩⽯的矿物晶体的粒度,粒度越细则颜⾊较深(注:在相同暗⾊矿物含量的基础上⽐较)。
⾊率,⼜称颜⾊指数,是指暗⾊矿物(铁镁矿物)在岩⽯中所占的体积百分⽐。
⾊率是显晶质岩⽯(尤其是具有等粒结构的深成岩)的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因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的岩⽯的颜⾊并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暗⾊矿物的含量,故只能⽤于显晶质岩⽯。
根据⾊率,可以⼤致划分岩浆岩⼤类,反映基性或酸性程度。
超基性岩(超铁镁岩)⾊率 >90基性岩⾊率 40~90(常为50±)中性岩⾊率 15~40(常为25±)酸性岩⾊率 <15(常<10)注意:岩⽯的颜⾊要以新鲜的、⼲燥的断⾯的颜⾊为主,因为蚀变和风化都可改变颜⾊。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一、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岩浆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到最后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一)颜色的观察岩石的颜色是指岩石总体的颜色,它是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
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其颜色也相应地由深变浅。
一般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绿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绿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肉红色等。
因此,根据岩石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岩石的类别。
(二)结构、构造的观察结构、构造是成岩环境的反映。
一般说,具中、粗粒结构,等粒结构以及似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深成岩具细粒,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浅成岩具隐晶质、玻璃质结构者多属于喷出岩。
玻璃质与隐晶质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具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或酷似炉渣后者断口粗糙不平。
浅成岩与喷出岩均可具斑状结构,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质多为细粒,显晶质矿物,斑晶较粗大后者的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粒度较细。
块状构造多属于深成岩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多属于喷出岩。
因此,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可以大致确定岩石的产状。
(三)矿物成分的观察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主要的依据,对于具显晶质结构的岩石需要全面鉴定其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并且估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百分比含量。
在观察矿物成分时,应首先鉴定指示矿物,然后鉴定长石类矿物和其他暗色矿物。
鉴定指示矿物时,石英含量较多者属于酸性岩,橄榄石较多者属于超基性岩,少含或不含指示矿物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
鉴定长石类矿物时,先观察岩石中有无长石,不含长石者属于超基性岩如含长石,则要进一步区分长石种类并估计其相对含量。
一般说,以正长石为主要且含较多石英者属于酸性岩以斜长石为主,不含或极少含石英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这时需根据其暗色矿物再定岩类。
在暗色矿物含量较多的岩石中,需具体鉴定出矿物名称。
以橄榄石为主者属于超基性岩以辉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以角闪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黑云母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岩石矿物鉴定是矿物学和岩石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在矿产资源勘探、矿山开发、地质研究、工程建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综述主要介绍了岩石矿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常用仪器以及一些实用技巧。
(一)宏观观察法宏观观察法是最常用的岩石矿物鉴定方法,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岩石的外部形态、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来判断其成分和组成。
对于某些特定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可以通过宏观观察的方法初步鉴定其成分和分类。
(二)薄片镜检法薄片镜检法是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薄片中各种矿物的形态、颜色、干涉色、双折射性等光学特征,结合化学反应鉴定矿物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此法可以提高鉴定的精确度,常用于研究岩石的成因、变质作用等问题。
(三)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化学试验,测定其中石英、长石、云母、黑云母等主要矿物的含量,从而确定岩石的成分和类型的方法。
此法应用广泛,尤其在矿产资源勘探和矿物加工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利用X射线作用于晶体结构而得出晶体结构信息的方法。
通过测定物质对X射线的衍射图案,可以确定其中的矿物成分及其晶体结构参数。
此法适用于高难度的岩石矿物鉴定,如玉石、宝石等领域。
二、常用仪器(一)偏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是岩石矿物鉴定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它能够对岩石中的矿物进行有力的观察和判断,尤其是对光学性质相近的矿物的鉴别,具有极大的帮助。
化学分析仪是用于化学分析和成分测定的仪器,其主要作用是测定岩石中各种矿物的含量,从而确定岩石的成分和类型。
X射线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晶体结构的仪器,它能够测定出各种矿物的晶体结构信息,从而确定它们的成分、性质和种类。
(四)比色计比色计主要用于测定岩石中各种无色或半透明的矿物的成分,如石英、硅石、方解石等。
三、实用技巧(一)辨别石英石英是岩石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其表面常有许多光泽,但颜色多为无色或白色。
在薄片下,石英呈典型的六边形或稳定的石英双统晶体。
岩石的鉴定
岩石的鉴定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浅谈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
浅谈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岩石矿物分析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岩石样品中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的过程。
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样品采集、样品制备、矿物鉴定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样品采集是岩石矿物分析的基础。
样品采集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从实地采集岩石样品,并且要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集的样品需要在现场进行标注并记录相关的采集信息。
接下来,样品制备是岩石矿物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样品制备主要包括样品的研磨和样品的制片两个过程。
研磨是将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粉碎和均匀混合的过程,研磨后的样品要求颗粒细小且均一。
制片是将研磨后的岩石样品制备成透明的薄片,薄片制备要求样品表面光滑且无气泡和杂质。
然后,矿物鉴定是岩石矿物分析的核心步骤。
矿物鉴定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方法进行。
光学显微镜是常用的鉴定方法,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性质等特征来进行鉴定。
X射线衍射可以通过矿物的衍射图谱来确定其晶体结构和组成。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来进行鉴定。
结果分析是岩石矿物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鉴定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岩石样品中各个矿物的组成和含量,进一步了解岩石的成因和演化过程。
结果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结合地质背景和岩石特征进行解释和综合研究。
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制备、矿物鉴定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岩石野外鉴定
岩石的野外鉴别方法热度4已有657 次阅读2011-5-8 19:57分享到:(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l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l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
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
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
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
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l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
岩石的鉴定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矿产资源勘探标本(岩石)采集操作流程
矿产资源勘探标本(岩石)采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矿产资源勘探标本(岩石)采集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采集地点:根据需要勘探的矿产资源类型,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采集。
- 获取许可:确保获得相关地方政府或业主的采集许可。
- 装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采集工具和器材,例如锤子、凿子、手套、安全帽、安全鞋等。
2. 采集过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矿产资源勘探标本(岩石)的采集:1. 辨别目标:确定采集的目标岩石,了解其特征和产状。
2. 选择采集点:在目标岩石附近选择合适的采集点,确保能够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标本。
3. 清理采集区域:清理岩石表面的杂质,保持采集区域的干净。
4. 预备岩石:使用锤子和凿子将目标岩石打破,获取需要的标本。
5. 采集标本:将打破的岩石标本放入塑料袋或标本袋中,注意标注采集地点和日期。
6. 采集记录:记录采集的标本信息,包括采集地点、日期、样品号码等。
7. 清理现场:将采集区域进行清理,确保不留下任何垃圾或痕迹。
3. 标本保存与处理采集完矿产资源勘探标本(岩石)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处理:- 标本保存:将采集的标本妥善保存,避免碎裂和丢失。
可以使用标本盒、密封袋等进行包装。
- 标本标识:对每个标本进行标识,包括采集地点、日期、样品号码等信息。
- 标本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样品的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处理。
4. 安全考虑在矿产资源勘探标本(岩石)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手套、安全鞋等,确保个人安全。
- 注意岩石的稳定性:在采集过程中要留意岩石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不超出许可范围:严格遵守采集许可的限制,不超出指定范围或采集未经许可的地点。
以上为矿产资源勘探标本(岩石)采集的基本操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岩石薄片鉴定标准
岩石薄片鉴定标准一、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岩石薄片鉴定的程序和方法,旨在明确岩石薄片鉴定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为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工程地质勘察等领域提供准确可靠的岩石薄片信息。
二、鉴定内容1. 岩石类型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结构特点和矿物组成,对岩石类型进行鉴定。
常见的岩石类型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2. 矿物成分通过观察和分析岩石薄片中的矿物组成,确定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以及它们的相对含量。
根据矿物成分可以判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地质历史。
3. 结构构造观察岩石薄片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包括矿物颗粒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等。
根据结构构造可以推断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演化。
4. 岩石学特征分析岩石薄片的光学特征,如颜色、透明度、光泽等,以及岩石的硬度、解理、断口等力学性质。
这些特征可以提供有关岩石的形成环境和晶体结构的信息。
5. 岩石物理性质测定岩石的密度、磁性、电导率等物理性质,为岩石分类和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同时,这些性质也与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化学成分有关。
6. 岩石化学成分通过化学试验和分析,测定岩石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如硅、铝、钙、镁等。
化学成分可以反映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地质历史。
7. 矿物共生组合研究岩石薄片中矿物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了解不同矿物之间的共生规律和演化特点。
这种共生组合关系与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地质历史密切相关。
8. 沉积环境与地质意义根据岩石的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点,推断其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沉积环境。
同时,分析这些特征对地质历史和地层划分的影响及意义。
三、鉴定程序和方法1. 准备工作: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进行挑选和加工,制作成薄片样品。
准备好鉴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2. 观察外观特征:观察薄片样品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等,并记录下来。
这有助于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和性质。
岩石鉴定的方法
岩石鉴定的方法第一步,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第二步,确定颗粒的大小,按照检索,就能找到正确的分类位置,符号眼睛代表粗粒,放大镜代表中粒,显微镜代表细粒;第三步,必须考虑岩石的其他特征(颜色、构造、矿物组合)。
第四步,则是对沉积岩的鉴定检索。
第一步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岩浆岩?紧密连结的晶体难以从岩石中剥离晶体不规则岩浆岩呈晶质结构,是由矿物晶体互相连结聚集而成。
岩石里的晶体或无规律聚集,或是显示出某种方向性。
岩浆岩没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也没有变质岩的片理构造。
有些熔岩充满气孔。
不含化石。
变质岩?呈波状片理的片麻岩变质岩分为两大类,区域变质岩有独特的片理构造,常呈波浪状,不像沉积岩层理面那样干坦,接触变质岩晶体呈较不规则排列。
沉积岩?石英颗粒松散地胶结在一起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颗粒连结松散,用手指可蹭下颗粒。
石英是许多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是石灰岩的重要组分,沉积岩含化石,依此可与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别。
第二步确定岩石成因类别之后,下一步就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划分。
这里指的是组成岩石的颗粒的大小,而不是嵌生于其中的个别晶体的大小第三步通过上两步你已确定手持标本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并已确定其颗粒的大小,如果是岩浆岩,那么下—步就是观察颜色,酸性岩富含密度小的淡色硅酸盐,颜色很浅,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富含密度大的铁镁矿物,颜色深,中性岩恰如其名,其矿物含量处于前两类之间,因此,颜色深浅也居中。
如果是变质岩,那么应观察片理(某些矿物的定向排列)和无片理(结晶,无明显的构造),确定手持标本的所属,然后按表中提供的岩石名称,以获取进一步的鉴定资料。
岩石定名技巧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
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
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l-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
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l-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
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
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
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
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
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
因此,根据某些矿物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组成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命名涵意也是如此。
三大岩类野外鉴定方法
三大岩类野外鉴定方法一、岩石的外观特征鉴定法岩石的外观特征是最直观的鉴定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纹理、构造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岩石类别。
1.颜色:岩石的颜色通常与其中的矿物成分有关。
例如,黑色的岩石可能富含黑云母或其他含铁矿物,红色的岩石可能含有铁氧化物等。
2.纹理:岩石的纹理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大小。
例如,细粒岩石的颗粒较小且难以分辨,而粗粒岩石的颗粒较大且容易观察到。
3.构造: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方式。
例如,层理结构是指岩石中呈层状排列的矿物,节理结构是指岩石中呈柱状或板状排列的断裂。
通过观察岩石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岩石类别,但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确认。
二、矿物成分鉴定法岩石的矿物成分是鉴定岩石类别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岩石中的矿物组成,可以确定岩石的种类。
1.裸眼观察:裸眼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岩石中的主要矿物成分。
例如,含石英的岩石具有玻璃质光泽,含长石的岩石具有亮泽等。
2.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岩石中的细微矿物成分。
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折射率等特征,可以确定其所属的矿物种类。
3.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精确鉴定岩石矿物成分的方法。
通过照射岩石样品,观察其所产生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确定岩石中所有的矿物成分。
通过矿物成分的鉴定,可以准确确定岩石的种类,进而推测其形成环境和地质历史。
三、化学分析鉴定法化学分析是一种精确鉴定岩石成分的方法,通过测定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可以确定岩石的化学成分,进而确定其所属的岩石类别。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1.荧光光谱分析:通过测定岩石样品所发射的荧光光谱,可以确定其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2.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通过照射岩石样品,观察其所产生的X射线荧光光谱,可以确定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3.质谱分析:通过将岩石样品进行离子化,然后在质谱仪中进行检测,可以得到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同位素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鉴定的步骤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一)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二)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沉积岩现场鉴别(一)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注(摘自《普通地质学》):火山碎屑岩与正常碎屑岩的区别:1、火山碎屑一般具尖棱
状,没有磨圆现象。
2、火山碎屑大小不等(分选性差),而正常沉积碎屑一般分选性较好。
3、火山碎屑的成分主要为熔岩(除石英、长石外,还常含有玻屑,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而正常砂屑、粉砂屑则很少或没有这样的碎屑。
4、火山碎屑之间的充填胶结物为火山灰尘,风化后往往呈疏松的粉末,与正常碎屑的硅质、钙质、铁质、黏土等胶结物有所不同。
常见沉积岩现场鉴别(二)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注(摘自《普通地质学》):钙质泥岩和页岩---含碳酸钙(5~25%)。
碳酸钙成分过多则过渡为泥灰岩。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一)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二)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片岩: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岩质较硬,强度相对较高;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石墨片岩等性质较差,其强度较低。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三)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四)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