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上海市西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上海市西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上海市西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直接把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B.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炸裂——在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C.粗盐提纯实验后所得产率偏低——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D.用6%NaCl溶液加水配制3%NaCl溶液结果偏小——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2.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

A N2O2碳粉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B NaOH溶液Na2CO3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C氯化钠固体泥沙水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D KC1溶液K2SO4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6.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C.稀释pH =2的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7.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全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全

8.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9.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10.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段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D.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1∶1

11.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的铁10g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4g,则杂质的质量为()

A.4.6 B.4.4g C.2.8g D.5.6g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Al2(SO4)3溶液H2SO4溶液加入足量Al2O3粉末后过滤

B Cu CuO通入氧气并加热

C CaO CaCO3高温煅烧

D H2气体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 B.B C.C D.D

14.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B.H2O2、H2O、O2

C.KOH、K2CO3、KNO3D.Fe2O3、FeCl3、Fe(OH)3

15.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

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再通CO2,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16.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试管中溶液为浅绿色

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D.右试管比左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17.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

A.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强热

B.镁条燃烧

C.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把一定质量的铁片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1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丙溶液为蓝色。

下列能替代图中丁物质的是()

A.Ag B.NaOH C.BaCl2 D.CuO

19.中考复习阶段,小胖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③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使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⑤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⑥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5 B.4 C.3 D.2

20.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

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

A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烧碱溶液

B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C镁铝合金稀盐酸

D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

A.A B.B C.C D.D

21.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2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

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

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高

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

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A.A B.B C.C D.D

23.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24.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A.Na2CO3→NaCl→NaNO3→NaOH B.C→CO→CO2→Na2CO3

C.Cu→CuO→CuSO4→Cu(OH)2D.CaCO3→CaO→Ca(OH)2→NaOH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二、实验题

26.已知: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溶质NH 和OH-,某同学对其制备与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NH3?H2O能解离出

4

(1)氨气制取;固体NH4Cl与足量消石灰混合加热可以制取氨气。

①图中e所指仪器的名称是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选填大写字母)。

②检查你所选择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③结合选择的装置完成氨气的制取、收集并吸收氨气制取氨水,按气流顺序各装置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吸收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

④用装置D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还可以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在D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填“b”或“c”)端通入。

⑤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残余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水溶解,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2)性质探究:向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再滴加足量Al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2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向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

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

____,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此实验是想从____角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

(2)(实验二)实验装置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氢氧化钠碳酸钠

溶解性

溶剂

水极易溶易溶

乙醇易溶微溶

(温馨提示)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①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从_____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2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重要的科学方法,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某同学欲配制500g0.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同学用图A所示操作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g(1g以下用游码),最终该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0.9%(填“大于”或“小于”或“无法确定”).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不能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任写一条)

(3)某兴趣小组同学课后设计如图丙所示创新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说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任写一条)

(4)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一般思路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_________的差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 29.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

(1)操作1把废渣粉碎的目的_____。

(2)在废渣粉末中加入NaCl2的目的是:_____;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和Na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查阅资料):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如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Fe(OH)3Cu(OH)2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操作3的名称是_____,其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在此操作之前,为了使溶液中的Fe3+变成Fe(OH)3沉淀而除去,你认为调节溶液的pH到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4)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和水。

30.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A. 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试纸用水润湿。故A错误。B. 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与试管口有没有放一团棉花没有关系。故B错误。C. 粗盐提纯实验后所得产率偏低——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故C正确。D. 用6%NaCl溶液加水配制3%NaCl溶液结果偏小——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结果的成因分析。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稀释酸性溶液,溶液pH升高;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温度不变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

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I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对应关系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D

解析:D

【解析】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故B错误;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C错误;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像分析问题。

4.B

解析:B

【解析】

碳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气体,不会和氮气反应,但是用碳粉去除去氧气容易引入新的杂质,A选项错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易溶于水氢氧化钠,故在通过过滤就可以将二者分开达到实验的目的,B选项正确;加水,氯化钠溶解,但是泥沙难溶于水,若不过滤除去就蒸发结晶,样品中的泥沙依然存在;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溶于水的硝酸钾,故加入硝酸钡会引入新的杂质,D选择错误。

点睛:除杂考虑的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容易将杂质和物质分开;不能减少非杂质物

质的质量等。

5.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灼烧Cu可得CuO. CuO和硫酸反应生成CuSO4。CuSO4。+Fe反应生成Cu.故①正确。在催化剂作用下双氧水分解为水和氧气,水在通电作用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由氧气到双氧水一步不可实现,故②错误。二氧化碳通入NaOH溶液可得碳酸钠,碳酸钠和石灰水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煅烧生成CaO,故③正确。

考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转化关系。

6.B

解析:B

【解析】

A. 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沉淀;剩余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其质量在反应中增多,反应结束不再改变;

C. 稀释pH =2的稀硫酸,随水的增多,硫酸被稀释,酸性变弱,但PH始终小于7;

D.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碱性到中性,酸过量,溶液呈酸性pH小于7.选B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关系图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关系为:X>Y>Z,则金属X为镁,Y为锌,Z为铁;

等质量的镁、锌、铁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关系为:镁>铁>锌,而在关系图中三种金属反应停止后产生氢气质量关系为:铁>镁=锌,说明等质量的镁没有完全反应有剩余,铁消耗盐酸量最大且可能完全反应。

【详解】

A、由于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而图中X反应速度最快,说明X是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镁;所以判断正确;

B、图中铁生成氢气最多,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可判断铁消耗盐酸质量最大;所以判断正确;

C、图中镁、锌产生氢气质量相等,说明镁没有完全反应,但不能确定锌也没有完全反应;所以判断错误;

D、从图中看到镁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消耗的稀盐酸一样多,那么镁一定过量,锌可能过量或反应完,所以判断正确;

故选C。

8.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A、a至b段是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没有蓝色沉淀生成,故说法错误;B、d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溶质种类为两种,故说法错误;C、c至d段,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氢氧化钠增多,碱性变大,pH变大,故说法错误;D、c点时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溶质种类最少,故说法正确。故选D。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9.D

解析:D

【解析】

A、Zn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证明了Zn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B, 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证明了Fe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C, Zn、Fe都能置换CuCl2溶液中的铜,,可以得出Zn、Fe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D, Zn能置换FeCl2溶液中的Fe,Cu不能置换FeCl2溶液中的Fe,可以得出的Zn活动性比Fe强,Fe的活动性比Cu从而确定了三者的活动性顺序强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A. 设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20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选项正确;

B. 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剩余的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硫酸铜等三种,选项错误;

C. 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是碱和盐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不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选项错误;

D. 2NaOH+ H2SO4 = Na2SO4+2H2O,2NaOH+CuSO4= Cu(OH)2↓+Na2SO4,可得关系式:

CuSO4~2NaOH~ H2SO4,所以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分子个数比为1∶1,质量比为160:98,选项错误。

故选A。

解析:B

【解析】解答图像题,应抓住三点一走势,三点即起始点(一般表示反应的开始)、转折点(表示反应的结束)、终点。氢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加入的盐酸开始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所以开始没气体,后来有气体生成,A正确;B.HCl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B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所以镁比铁和酸反应快;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Mg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反应速率更快,所用时间更短,且相对原子质量更小,故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多,正确;D、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入水,并不能改变盐酸的酸性,所以PH无限地接近7,错误,选B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详解】

设铁的质量为x

Fe+H SO=FeSO+H

溶液质量差量

2442

56256-2=54

x55.4g-50g=5.4g

5654

=

x 5.4g

x=5.6g

则杂质的质量为10g-5.6g=4.4g

故选B。

13.B

解析:B

【解析】

A、除Al2(SO4)3溶液中H2SO4溶液,加入足量Al2O3粉末,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过量的氧化铝经过滤除掉,所得只有硫酸铝溶液;

B、Cu中有CuO杂质时,通入氧气并加热,使主要成分铜变成杂质氧化铜;C 除CaO中碳酸钙,高温煅烧时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得固体只有氧化钙;D除H2气体HCl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可将杂质氯化氢反应掉,,再通过浓硫酸,除掉水蒸气,最后只得氢气。选B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C

解析:C

A、C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燃烧(或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CO2、C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CO,正确;

B、H2O2分解生成H2O、电解H2O生成O2、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正确;

C、氢氧化钾与碳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碳酸钾、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但硝酸钾无法一步转化为碳酸钾,错误;

D、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Cl3)、Fe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正确。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应用①是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选项A正确;

B、应用②是电解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在这个过程中,食盐和水是反应物,生成物是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水参与了反应,选项B正确;

C、应用③中先通NH3使食盐水呈碱性,有利于CO2的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钠,提高产率,该反应中同时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C正确;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aOH、Na2CO3,最后蒸发得到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OH、Na2CO3,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选项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粗盐提纯过程中,每一步加入的过量试剂必须在后续步骤中除去,否则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16.A

解析:A

【解析】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故右试管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但消耗的锌的质量更多,故左边试管中溶液的质量更大,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即左右两边的压强相等,那么U型管中液面持平,错误;D、锌比铁活泼,故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更快,即左试管中产生的气泡速率快,错误。故选A。

点睛:等质量的金属(生成物中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与相同的酸反应,若酸过量,那么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越多;若金属过量,那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强热,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镁也是固体,故固体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C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 、把一定质量的铁片加入硫酸铜溶液中,44=Fe+CuSO FeSO +Cu ,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8.B

解析:B

【解析】丙溶液呈蓝色,则丙是硫酸铜;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则乙与戊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甲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甲为碳酸钠;那么丁为铁。铁能与硫酸铜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故戊是盐酸,乙是氢氧化钙。分析所给选项,只有氢氧化钠既会与盐酸反应,也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能替代丁物质的是NaOH 。故选B 。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出各种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就是均一稳定的,但水属纯净物不属溶液,故错误; ②活泼金属也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故正确;

③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

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所以使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故正确;

⑤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错误;

⑥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盐,也可能是酸,故错误。 正确的有2个。

故选:D 。

20.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的图可知生成气体和沉淀不是从开始产生的,这就说明反应的物质应为酸碱盐三者之间的反应,符合要求的是选项A

考点:物质的转化和性质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C不正确;

D、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pH不可能小于7,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释pH不可能小于7。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溶液无论如何加水不能变为碱溶液,pH不能大于7,故A不正确;

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起点不能从0点开始,溶液中本身含有硝酸钾溶液的质量,故B不正确;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因为生成氧气的散失到空气中而增大,故C不正确;

D、选项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中,酸碱先发生中和反应,然后在发生盐碱反应产生沉淀,故D正确。故选D。

考点:酸的稀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酸碱盐的性质23.D

解析:D

【解析】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正确;

B、由图可知,t2时,X已经消耗完,Y还没有

上海市西初级中学物理电压 电阻单元培优测试卷

上海市西初级中学物理电压电阻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三物理电压电阻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 (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 (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 == U? 2 1.5V3V 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 ?= 2V+0.1V2 2.2V (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2.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了四条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并按图电路图进行连接,A、B间接入电阻丝.取得数据填入下表: 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流(A)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 :如U=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4.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逆否命题 否命题?逆命题 5.充分必要条件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P ? p 是q 的必要条件:q P ? 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 6.复合命题的真值 ①q 真(假)?“q ?”假(真) ②p 、q 同真?“p ∧q ”真 ③p 、q 都假?“p ∨q ”假 7.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M, p(x )否定为: ?∈M, )(X p ? ?∈M, p(x )否定为: ?∈M, )(X p ? 二、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0>a ,02 =++c bx ax 有两实根βα,)(βα<,则 02<++c bx ax 解集),(βα 02>++c bx ax 解集),(),(+∞-∞βα 注:若0a 情况 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a x a a x <<-?a x a x >或a x - 0) () (>x g x f ?0)()(>x g x f ?>)()(x g x f a a )()(x g x f >(a >1) ?>)(log )(log x g x f a a f x f x g x ()()() >

(完整版)2017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理化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化学部分2017.4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Zn-65 Ag-108 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7.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是() A.Al B.Cl C.Ag D.Si 28.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0 C.+4 D.+6 29.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B.碳酸钙C.一氧化碳D.木炭 30.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草莓酱B.蔗糖C.牛奶D.食用油3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B.石墨、金刚石C.水、过氧化氢D.干冰、冰 3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烧碱:Na2CO3B.胆矾:CuSO4 C.生石灰:CaCO3D.红磷:P 3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B.NH4NO3 C.K2CO3D.Ca(H2PO4)2 34.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D.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35.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干冰用于食品冷藏 C.氦气填充气球D.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36.用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 A.紫色B.黄色C.白色D.红色37.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均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 B.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酸遇指示剂变色 C.滴有品红的水呈红色,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 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 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 A.A B.B C.C D.D 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25% D.40%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 ...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5.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6.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c物质会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 C.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髙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8.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上海名校试卷--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英语Unit2测试卷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 英语Unit2测试卷 Part 2 Phonetics,V ocabulary and Grammar(共40分) 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共15 分)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nderlined part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pronunciation? A. She was specially patient with her students. B. He just vanished and was never seen again. C. Do something that you know relaxes you. D. Typhoon is a kind of natural disaster in the Pacific. 【答案】A 2.We use______electric kettle to boil _____water. A)an;/ B)a;the C)a;/ D)an;the 【答案】A 3.I wonder what Tony and Sunny mean_____ saying that. A)for B)by C)with D)to 【答案】B 4.Miss Lin didn't teach_____ English last term. Their English teacher was Mr Zhao. A)they B)them C)their D)theirs 【答案】B 5.There are often_____ choices on the menu in the restaurant.

中学数学核心期刊名录

中学教学核心期刊名录数学中学数学月刊 数学中学数学教与学 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数学中等数学 数学通讯 数学教学 数学中学理科(数学) 数学数理天地(数学) E-mail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主办: 陕西师范大学 地址: 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 邮编:710062 电话: 主编: 石生民 网址: http: E-mail:

《数学教学》(双月刊)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编辑部 邮编:200062 主编: 张奠宙 E-mail: 《中等数学》(月刊)主办: 天津师范大学 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天津师范大学甘肃路校区《中等数学》杂志编辑部邮篇:300020 主编: 庞宗显 数学竞赛核心期刊 《数学通讯》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等 地址: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通讯》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 主编: 邓引斌 《中学数学》(月刊)主办: 湖北大学等 地址: 湖北大学《中学数学》编辑部 邮编:430062 主编: 汪江松 E-mail: 《中学教研》,主办: 浙江师范大学 地址: 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杂志社邮编:321004 主编: 张维忠 《中学数学月刊》主办: 苏州大学等 地址:

苏州大学《中学数学月刊》编辑部 邮编:215006 主编: 唐忠明 《中学数学研究》,主办: 华南师范大学 地址: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研究》编辑部邮编:510631 主编: 曹汝成 《数学教学通讯》主办: 西南师范大学 地址: 西南师范大学《数学教学通讯》编辑部 邮编:400715 电话: 主编: 陈贵云 《中学数学教学》,安徽教育学院等 地址:

2020年上海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套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20.0 分) 1.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Al B. Cl C. Ne D. Si 2. 下列气体含量过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A. 二氧化碳 3. 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食盐 4.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 烧碱 B. 石灰石 5. 属于钾肥的是( ) B. 氮气 C. 氧气 D. 水蒸气 D. 食用油 D. 稀硫酸 D. CO 2 C. 牛奶 C. 熟石灰 C. CO (NH 2)2 C. CuCl 2 A. K 2CO 3 B. NH 4NO 3 6.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是( ) A. KNO 3 B. Mg D. NaCl 7. 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酒精 B. 二氧化碳 C. 活性炭 C. +2 D. 碳酸 D. +5 8. KNO 3 中,N 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0 B. -3 9.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钻石 B. C 60、石墨 10.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C. 氧气、液氧 D. 银、汞 A. C. 加热液体 B. D. 取块状固体 滴加液体 读取液体体积 11. 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硫 B.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上方有大量白烟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 12.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大理石做建筑材料 B. 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C. 氢氧化钠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D.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三年办学规划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三年办学规划 (二OO五年九月-----二OO八年八月) 一、办学目标:创设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业务精、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营造人文精神和科学管理制度相融合、师生员工和谐共奋进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办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优质学校,在教育思想、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诸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二、办学思路:继续以“拓展教育时空”的课题引领学校全局工作;以“学生即主体”为教育理念,创新领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二期课改”为契机,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创建“数字化学校”为切入口,优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机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努力奋斗。 三、分类计划 (一)两个《纲要》为主线,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是学校的核心,德育的核心是树魂立根,德育要渗透于教学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目标以贯彻两个《纲要》为主线,全体教工确立大德育观念,加强德育工作“立交桥”机制的建设,积极探究新目标落实的方法、途径,形成有市北初级中学特色的育人环境。 措施 1、认真贯彻两个《纲要》,全员共抓“树魂立根”。 (1)全校教工牢固树立大德育观念。通过学习与引导,使全体教工真正认识学校教育的本质,认识到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具有教育性,明确自己肩负教育的责任,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制定两个《纲要》实施方案。成立德育、教学、教科研三方组成的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落实计划,各教研组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挖掘各学科显性的、

隐性的育人内容;德育处也要将重大节庆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方法明确下来。 (3)认真贯彻、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总结、交流、积累德育渗透的好教案、课堂教学的好案例,连同实施方案、实施计划等,编印实施两个《纲要》专辑。 2、强化自主教育,促进主动发展。 (1)行规教育:从他律到自律。行规教育要纳入学校主课题中,行规教育的落脚点是自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六年级以《中学生守则》的教育与训练为主;七、八年级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行为规范的内化,积极开展自主教育,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九年级引导学生自理,并担负起行规表率的责任。要建立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行规教育评价制度。 (2)建立学生自主教育的活动体系。广泛地开展学生活动,包括基础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团队活动、课间拓展型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的“三节”活动等,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理念体现在活动之中。 (3)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班主任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交流、研讨、考察等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改进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拓展德育时空,全面提高素质。 (1)深入开展“德育立交桥管理体系”的研究。德育处牵头,要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做深入地研究和实践,使“立交桥”的线路更加清晰,使每个教职员工的位置和责任更加明确,使相配套的制度和措施更加完善。 (2)扩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和内容。总结“交通小卫士”、“家政作业”活动的经验,完善操作方法,扩大参与学生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生活实际的各类社会活动资源,形成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及相应的评价办法。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设置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结合生命教育,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上海市西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式》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将分式2 +x x y 中的x ,y 的做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到原来的3倍 B .缩小到原来的13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2.分式293 x x --等于0的条件是( ) A .3x = B .3x =- C .3x =± D .以上均不对 3.若关于x 的方程 121m x -=-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 >- B .1m ≠ C .1m D .1m >-且1m ≠ 4.计算:2x y x y x y xy -?-=( ) A .x B .y x C .y D .1x 5.计算()32 22()m m m -÷?的结果是( ) A .2m - B .22m C .28m - D .8m - 6.若整数a 使得关于x 的不等式组3(1)32(1)x a x x >??-+>+? 的解集为2x >,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 21111ax x x +=---的解为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和是( ) A .2- B .1- C .1 D .2 7.若数a 关于x 的不等式组()()11223321x x x a x ?-≤-???-≥-+? 恰有三个整数解,且使关于y 的分式方程13y 2a 2y 11y --=---的解为正数,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之和是( ) A .2 B .3 C .4 D .5 8.分式242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2- B .2-或2 C .2 D .1或2 9.计算 221(1)(1)x x x +++的结果是( ) A .1 B .1+1x C .x +1 D .21(+1)x 10.从7-、5-、3-、1-、3、6这六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k ,若数k 使关于

上海市北初级中学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上海市北初级中学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 dX(NO2能与NaOH反应)。取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B.生成X的质量为21.6g C.X是银 D.c: d=1: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说明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氮9.2g,氧气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X一定含有银元素,它的质量为34g-9.2g-3.2g=21.6g。34g硝酸银中银元素 的质量为, 34108 21.6 10814163 g g ? = ++? ,X一定是银。 【详解】 A、AgNO3见光易分解,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X的质量为21.6g,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X是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3.221.6 32108 g g c b =,c:d=1:2,符合题意。 故选D。 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选项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B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D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郑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郑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 CO2CO点燃 B CaO CaCO3高温灼烧 C NaOH溶液Na2CO3适量稀盐酸 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D.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童 6.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 A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B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C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4 A.A B.B C.C 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A—F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物质X能用于金属除锈 B.反应②是中和反应 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A、B、E、F一定是氧化物 9.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和Zn(NO3)2 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可能有Zn(NO3)2、一定没有Cu(NO3)2

上海名校英语--2017学年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初级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测试卷

2017学年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初级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测试卷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语音,词汇和语法) I.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分) 25. It is possible for him to finish the work in three hour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for 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sentence? A. /’p?sibl / B. /’p?s?bl/ C. /’p?sibl / D. /’p?s?bl/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nderlined parts is different in pronunciation with others? A. I am very pl ea sed to meet you. B. This computer is much ch ea per. C. Don’t l ea ve the cat in the street. D. They are r ea lly nice people. 27. There is “s” in the word “shirt”. A. a B. the C. an D. / 28. Most people go to work Monday Friday. A. on; to B. on; on C. from; to D. from; and 29. The black shoes are for you, and the red are for Mary. A. one B. ones C. shoe D. pair 30. When Ben is 20 years old, he will be 180 centimeters . A.tall B. taller C. heavy D. heavier 31. There are more than students in the school. A. hundreds of B. nine hundred C. hundred of D. nine hundred of 32. It’s raining outside, I would rather at home. A. stays B. to stay C. stay D. staying 33. If you have a headache, you should watch television. A. more B. much C. less D. fewer 34. Look, there enough space for your clothes, don’t worry! A. has B. have C. is D. are 35. you your camera yet? A. Do; bring B. Did; bring C. Will; bring D. Have; brought 36. We don’t know she will be like in 20 years’ time. A. how B. when C. what D. who 37. I have a new watch, it is a present my uncle. A. from B. to C. of D. in 38. Betty’s sister enjoys pop music very much. A. listen to B. hearing C. listening D. hear 39. is my favorite indoor activity. A. Playing football B. Having a barbecue C. Flying kites D. Reading 40. Tom has books about history, so he can read them when he is free. A. little B. a little C. few D. a few 41. The little boy has never been to country. A. other B. another C. others D. else 42. My mother always tells me in class.

【中考化学】2019-2020最新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中考化学】2019- 2020最新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选择题:共20分。 1.(1分)(20xx?上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O2B.N2C.H e D.C O2 A .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O2占21%,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N2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中的一种,体积分数小于0.94%,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 误. D、二氧化碳占0.03%,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2.(1分)(20xx?上海)属于氮肥的是() A.K2CO3B.N a2SO4C.N H4HCO3D.C a(H2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Na2SO4中不含氮元素,不属于氮肥.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1分)(20xx?上海)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北京第一一九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北京第一一九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段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D.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1∶1 2.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3.如图所示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 4.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铜粉,过滤 B 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Zn)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D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A.A B.B C.C D.D 6.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8.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9.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B.X可能是铁,Y一定是铜

2019学年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英语测试卷(无答案)

2019学年市西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英语测试卷 (卷面总分:100分) Part 1 Listening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6分) A B C D E F G H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5._______ 6._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 (8分) 7.A) An astronaut. B) A Movie star. C) A doctor. D) A businesswoman. 8.A) At 6:30. B) At 7:00. C) At 7:30. D) At 8:00. 9.A) By underground B) By bus. C) By bike. D) On foot. 10.A) Doctor and patient. B) Brother and sister. C) Husband and wife. D) 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 11.A) To have lunch with the photographer. B) To put up the advertisement poster. C) To have a talk with the woman. D) To prepare photos for the advertisement poster. 12.A) Because the bulb hasn’t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 B) Because she is too young. C) Because they are not sure if the ladder is safe to use. D) Because they haven’t switched off the electricity. 13.A) She isn’t going to buy the camera.B) She has wasted a lot of money. C) She wants to have this type of camera very much. D) She doesn’t have money for sightseeing. 14.A) They would like to tour around Shanghai this coming Saturday. B) Neither of them seem to show any interest in the visit. C) They won’t pay the visit if it is not free to students. D) Their student cards will help them save money for the entrance fee.

沪教版(上海)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 .b 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Ag + C .c 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332=Zn(NO Zn+2AgN )O +2Ag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置换出来银后,溶液质量减小;再跟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3232=Zn+Cu(NO )Zn(NO )+Cu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置换出来铜后,溶液质量增大。 【详解】 A 、由以上分析可知,a 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但锌还未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B 、由以上分析可知,b 点时加入的锌恰好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了,也就没有Ag +了,b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故选项错误; C 、由以上分析可知,bc 段是锌在置换铜,c 点时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为银和铜,故选项正确; D 、由以上分析可知,d 点时锌粉已经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不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看清楚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出金属与溶液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最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求解。 2.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 应:3NaOH+AlCl 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 2+2H 2O 。已知NaAlO 2易溶于水,则

上海初中排名

静安区 静安区(新)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市北初级,民办杨波,市西初级,静教院附中,田家炳中学 同济附七一中学,青云中学,回民中学,育才初级,静安外国语 (根据15、16、17年中考预录取成绩排名) 一线:市北理(在全市都是牛班) 二线:市西理、民办扬波、静教院、风华 风华初级中学: 热烈祝贺我校须百川、陈文怡等同学被上海中学、华二附中等市重点高中录取。36.36%的同学达到零志愿投档分数线。71.16%的同学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91.85%的同学达到普通高中投档分数线。 静教院附校: 我校中考成绩整体蒸蒸日上,2018届毕业生市示范性高中以上预录取比例达60%,创历史新高。 黄浦区 黄浦区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民办立达,格致初,向明初级,卢湾初级,大同初级 永昌学校,民办明珠,黄教院附中,大境初级,尚文中学 (根据2018年中考预录取成绩排名) 一线:立达理,立达,民办明珠,永昌学校 二线:格致初级向明初级卢湾初级大同初级 格致初级中学: 四校9人,格致45人,大同6人,向明15人; 杨浦区 杨浦区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兰生复旦,上外双语,复旦二附中,存志中学,同大实验 控江民办,杨浦实验,凯慧中学,上音实验,铁岭中学 (根据近几年中考整体综合成绩和老师、学生、家长反馈排名) 一线:兰生复旦(整体全市第二) 二线:上外双语,复旦二附中,存志 三线:同大实验,杨浦实验,控江民办 杨浦实验学校: 市重点录取率84%,区重点录取率100%。杨实验16个600+,分613.5,学校平均分587.3。 其中: 复附1人,复附青浦1人,华二紫竹1人,交附8人,交附嘉定1人,建平3人,曹二1人,复兴1人,格致奉贤1人,松二1人,控江32人,杨高26人,同济一附17人,上理附9人,市东2人,上财附3人,复旦实验2人,同济1人,中原1人; 鞍山初级中学: 高中达线率81%,市、区重点高中达线率62%,市重点中学达线率26%; 闵行区 闵行区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