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环境保护法》,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DA、个人B、企事业单位C、生产经营者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关于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表述错误的是DA、具有非法出售行为B、具有非法收购运输行为C、具有非法猎捕、杀害行为D、具有非法人工繁育行为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表述正确的是DA、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回顾评价B、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C、未依法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的,可以补办环评手续D、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符合经批准的环评文件的要求4、关于海域利用与保护,表述错误的是CA、海域属于国家所有B、海域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C、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所称的海域不包括内水D、海域使用权人依法使用海域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受法律保护5、关于排污许可管理,表述错误的是DA、排污申报C、监督管理排污许可证6、下列不属于国际环境法主体的是BA、国家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7、重污染天气发生时,错误的应对措施是A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D、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8、我国《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基本国策是DA、对土地实行特殊保护B、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C、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9、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除了赔偿损失,还应当AA、排除危害B、处以罚款C、限期改正D、恢复原状10、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B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问题D、生态破坏问题11、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是CA、渔业部门B、海事部门C、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卫生部门12、国际环境法实施措施中,属于〃命令与控制措施〃的是CA、保险B、补贴C、环境标准D、联合履约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不包括AA、政策B、综合性规划C、专项规划D、建设项目14、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是DA、流域管理B、区域管理C、用途管理D、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15、根据违法行为主体的不同类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可以分为BA、惩罚性和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B、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C、财产性和非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D、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16、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表述错误的是CA、公民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B、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C、公民个人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D、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17、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有权批准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的部门是AA、国务院B、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C、保护区所在的省级政府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18、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表述错误的是CA、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B、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实行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C、我国实行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并存的矿产资源权属制度D、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19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成果中不包括CA、《21世纪议程》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D、《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0、某化工厂将污水排入王某的果园,造成果园的果树全部死亡,王某起诉要求化工厂赔偿经济损失关于此案正确的说法是BA、王某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B、法定免责事由的举证责任应由化工厂承担C、化工厂非故意排污造成损害不需要承担责任D、化工厂排污行为与果树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由王某承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1、某法学院6名师生共同起诉某化工厂污染河流,请求法院判决化工厂治理污染对此表述正确的是BEA、法院必须受理该案B、本案原告不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C、本案原告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D、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E、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22、体现环境法受益者负担原则的制度有BCA、循环经济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C、生态补偿制度D、清洁生产制度E、环境信息公开制度23、适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活动有ABCDEA、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的活动B、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等活动C、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生产、旅游等活动D、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等活动E、在我国管辖海域外,造成我国管辖海域污染的活动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是ABDE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臭氧E、PM2、525、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应当做到ABCDA、分类投放B、分类收集C、分类运输D、分类处理E、分别管理26、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的主体是ACA、土地使用权人B、地方人民政府C、土壤污染责任人D、林业草原主管部门E、自然资源主管部门27、李某在明知王某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以每车300元处置费的价格委托其处置化工厂的有毒物质,王某将有毒物质倾倒于市区下水道中关于此案说法正确的是ADEA、李某和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B、污染环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C、只有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李某不构成D、如果本案未严重污染环境,则不构成污染环境罪E、如果本案构成污染环境罪且情节严重,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8、可以申请环境行政复议的情形有BCDA、李某对某市发布的《环境保护条例》不认可B、某企业对生态环境局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C、李某对生态环境局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不服D、李某认为环境资源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环境资源保护义务E、李某对某市生态环境局任命王某为综合监督处副处长的决定不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9、简述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答1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心理和感官上对环境和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2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3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4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30、简述预防原则的意义答首先,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环境效益其次,采取预防措施有利于扭转我国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31、简述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含义和意义答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是指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应广泛开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应当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32、简述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与分类答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三类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3、论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和实施该原则的制度措施答公众参与原则也称环境民主原则,是指公众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开发决策、建设项目有相应的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参与的主体是公众,参与的对象是影响到公众的建设项目,参与的方式是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参与的内容包括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与监督权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有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2环境行政许可和环境行政处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4鼓励各类非政府环保组织代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5建立公众参与的司法保障制度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34、2018年6月,一头亚洲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次闯入A 村,毁坏了该村大量庄稼,造成该村村民严重经济损失村民李某年满16周岁损失最为严重,李某为防止亚洲象再次毁坏庄稼地便将该头亚洲象杀害问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A 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答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李某构成犯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李某主观上存在杀害亚洲象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因此构成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2A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能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当地政府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归属于国家,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条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35、2010年,李某经当地政府批准在沿海滩涂上经营了一个鲍鱼养殖场自2016年5月开始,当地的几家化工厂将产生的污水经鲍鱼养殖场所在滩涂流入大海2018年5月,李某发现鲍鱼大面积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经相关部门监测,鲍鱼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养殖海域内存在大量有机物经环保部门对养殖场附近排污企业监测,发现总共有两家排污企业排放有机物其中,A化工厂排放有机物严重超标,B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虽然未超标,但污水所含物质仍为有机物问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3若A 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答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A化工厂和B化工厂都可以作为本案被告企业承担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不以排污是否超标作为判断依据,A化工厂和B化工厂的行为皆构成环境侵权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2条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计算3若A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乙县人民政府和甲市生态环境局环境资源保护行政相对人认为针对其的行政处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向其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2分义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我国在( )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办法》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3、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级人民政府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D、省级环保机构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A、5 日B、10 日C、15 日D、20 日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A、环境行政处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许可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9、在控制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C、国家禁止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的固体废物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4分义5=20分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清洁生产的“清洁”主要表现在( )A、清洁的技术标准B、清洁的能源C、清洁的生产过程D、清洁的产品2、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置B、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接受其指导D、各级监测站是技术事业单位3、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A、责任停业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行政赔偿4、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是( )A、经济刺激方法B、直接管制方法C、间接管制方法D、行政处罚方法5.根据污染的特性,污染可分为( )A、生物污染危害B、化学污染危害C、物理污染危害D、放射污染(5分义4=20分)1、什么是绿色消费?其包含哪三个层次?2、环境法的特点3、什么是自然资源保护?简述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代码】00228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限定在(C)A、社会因素范畴内B、经济因素范畴内C、自然因素范畴内D、人文因素范畴内2、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环境利用行为分为(A)A、本能利用行为和开发利用行为B、本能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C、环境容量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D、环境功能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3、根据《水法》的规定,处理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错误的是(A)A、当事人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B、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C、当事人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4、关于我国危险废物的管理,错误的是(A)A、国家实行危险废物名录和认证制度B、转移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C、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D、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5、秦某未经许可擅自砍伐公益林数额巨大,构成滥伐林木罪,检察机关以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为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关于此案说法错误的是(C)A、检察机关可以要求秦某补植复绿恢复原状B、本案中检察机关是以公益诉讼人身份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C、秦某辩称自己是林木的实际经营者和所有权人,有权砍伐,故不构成犯罪D、秦某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社会公共利益遭受到损害,应当承担生态修复责任6、H公司在正对张某住宅的购物中心外墙上设置LED显示屏播放广告,产生的强光直射进入张某的住宅居室,导致其夜间无法睡眠,影响正常生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综合复习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经中华⼈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为( ) ①实⾏审批制度 ②予以禁⽌ ③征收⼀定的费⽤ ④进⾏监视 2.建设项⽬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件对建设项⽬产⽣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 ①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环境影响登记表 ④环境现状评价书 3.20世纪⼋⼤公害事件,其中发⽣最多的国家是( ) ①中国 ②美国 ③⽇本 ④英国 4.违反我国《⼤⽓污染防治法》规定,向⼤⽓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 ①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②缴纳超标排污费 ③停产整顿 ④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5.被誉为财富之母的是( ) ①森林 ②⼟地 ③湿地 ④草原 6.征收基本农⽥以外的耕地超过多少公顷的,应由国务院批准( ) ①70公顷 ②35公顷 ③3公顷 ④10公顷 7.责令排污企业停业、关闭的处罚决定,只能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下列机关作出( ) ①公安部门 ②环境保护部门 ③⼯商部门 ④⼈民政府 8、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 ) 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②公安机关 ③卫⽣部门 ④⼈民政府 9.下列不属于我国环境资源标准体系的有( ) ①国家环境标准 ②地⽅环境标准 ③环境保护⾏业标准 ④企业标准 10.下列哪⼀标准是认定排污⾏为是否超标、违法 、是否应让排污者承担相应法律义务与责任的根据( ) ①环境质量标准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 ③环境基础标准 ④环境监测⽅法标准和环境样品标准 11.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 ②对所有的建设项⽬都要实⾏环境影响评价 ③其中公众参与的⽅式包括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 ④对规划实施后还应实⾏跟踪评价 12.排污者向城市污⽔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缴纳污⽔处理费⽤的( ) ①仍应缴纳排污费 ②仍应缴纳超标排污费 ③减半缴纳排污费 ④不再缴纳排污费 13.在我国有权颁布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 ①省级⼈民政府 ②省会城市⼈民政府 ③县级以上⼈民政府 ④国务院批准的较⼤的⼈民政府 14.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资源属于( ) ①集体所有 ②国家所有 ③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④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投资者所有 15.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①1年 ②2年 ③3年 ④4年 16.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转移固体废物出省、⾃治区、直辖市⾏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 ) ①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报告 ②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许可 ③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许可 ④经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许可,并报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备案 17.⽤地单位因⾮农业建设占⽤耕地,在办理各项审批⼿续、缴纳各项正常费⽤以后超过1年仍未动⼯建设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 ) ①耕地使⽤费 ②闲置补偿费 ③耕地闲置费 ④保护管理费 18.我国《⽔法》规定,国家对⽔资源实⾏的管理体制是( ) ①以流域管理为主、⾏政区域管理为辅 ②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流域管理机构 ③以⾏政区域管理为主、流域管理为辅 ④流域管理与⾏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19.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为⼈( ) ①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②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③⽆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④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002年l0⽉1⽇起施⾏的《中华⼈民共和国⽔法》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资源的单位和个⼈,应当按照国家取⽔许可制度和⽔资源有偿使⽤制度的规定,向⽔⾏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许可证,并缴纳⽔资源费,取得( ) ①取⽔权 ②⽔资源 ③⽔交易权 ④⽤⽔权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四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的括号内。
2023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答案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D】A:产生时期B:强化时期C:改革完善时期D:发展时期2:不属于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是【D】A:《水法》B:《森林法》C:《草原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3:我国将公众参与原则制度化的第一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A】A:《环境影响评价法》B:《环境保护法》C:《循环经济促进法》D:《政府信息公开条例》4: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属于环境污染中能量污染的是【D】A:固体废物污染B:化学物质污染C:废弃物污染D:噪声与振动污染5:甲某趁乙某不备,将乙某种植在自留山上的2株红豆杉砍伐,经查该被砍伐的红豆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甲某的行为涉嫌构成【A】A: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B:非法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C:盗伐林木罪D:滥伐林木罪6: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禁止新建、改建、护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区域是【B】A:饮用水水源涵养林B: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C: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D: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7: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责监督管理海洋倾倒区的使用,组织倾倒区环境监测的部门是【C】A: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8:关于节能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B】A:实行能效标识强制标注制度B:实行强制性节能产品认证制度C: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D: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9:关于环境与资源行政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A】A:罚款是最常用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方式B: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3个月C:环境与资源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复议程序D: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视情况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10:关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表述,错误的是【A】A:本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B:本罪的主体为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构成本罪D:构成本罪的,对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1: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不属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原则的是【C】99-A:保护优先B:规范利用C:预防为主D:严格监管12:海洋自然保护区可根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和保护需要划为【B】A:核心区、过渡区、实验区B: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C:绝对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D:核心区、缓冲区、相对保护区13: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占用林地的单位应缴纳【D】A:环境保护税B:资源税C:生态补偿金D:森林植被恢复费14:《水法》的保护对象不包括【C】A:河流B:湖泊C:土壤含水D:地下水15:根据《渔业法》的规定,负责批准发放内陆水域捕捞许可证的是【B】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16: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D】A:国际环境习惯B:一般法律原则C:公法家学说D:国际环境条约17: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是【B】A:《巴塞尔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外层空间公约》18: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A:国家对所有大气污染物实行排污权交易B: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C: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D: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19: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是【C】A:1年B:2年C:3年D:4年20:下列环境与资源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国际环境法客体的是【D】A:北极B:公海C:大气层D:长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习题及答案三(含一、二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三)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环境科学中最常用的环境分类法是把环境另为自然环境和()A.生活环境B.居室环境C.城市环境D.人工环境2.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阶段,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立。
()A.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B.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D.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1973年制定的()A.《工业废气排放试行标准》B.《工业“三废”排放标准》C.《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D.《工矿业“三废”排放标准》4.对黄河上游的森林系统应当绝对禁止采伐,其生态学依据是()A.“能流物复”律B.“物物相关”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5.我国设立长江水源保护办公室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体现了环境管理的()A.综合性原则B.区域性原则C.预测性原则D.规划和协调性原则6.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是国家对环境管理的时期。
()A.早期限制B.治理C.综合防治D.总体策略与全面调整7.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实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制定环境保持计划C.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D.实行行政首长环境问责制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为主。
()A.治理B.规划C.预防D.治理与预防相结合9.在我国“三同时”制度最早规定于()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9年《环境保护法》D.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0.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集体所有权取得的主要方式的是()A.天然孳息B.法定取得C.开发利用取得D.强制取得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A.50%B.75%C.80%D.85%12.进行工程建设时因违反规划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的,应当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治理责任13.退耕还林后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可以延长到()A.30年B.40年C.50年D.70年14.根据的生态规律,任何草原都有一定的载畜量。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我国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了环境保护应坚持的原则?A.谁污染谁治理原则B.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C.污染者付费原则D.污染者担责原则正确答案:A2、最先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日本D.英国正确答案:A3、最早实施“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A.日本B.英国C.美国D.中国正确答案:D4、我国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按季申报缴纳的,应当自季度终了之日起几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A.15B.7C.10D.20正确答案:A5、我国最早规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法律是A.《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环境保护税法》正确答案:B6、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A.环保部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B.国务院下达,国务院所属个部门分解落实。
C.国家发改委下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D.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正确答案:D7、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C.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D.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C8、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特征不正确的是A.客体是环境权B.主观方面大部分罪为故意C.单位不能构成本类犯罪D.需要违反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正确答案:C9、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是A.主观方面不同B.客体不同C.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同D.主体不同正确答案:C10、下列不属于公害特征的属性是A.直接致人损害B.伴生性C.累积性D.综合性正确答案:A11、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限期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也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的法律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在立法目的上我国采用()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三元论”D.“目的多元论”2、世界上有名的公害案件大都发生于环境法的()A.孕育阶段B.产生阶段C.发展阶段D.完备阶段3、西周时期颁布了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
()A.《王制》B.《盐铁论注》C.《伐崇令》D.《田律》4、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以外,由所有。
()A.国家国家B.国家个人C.集体个人D.国家集体5、《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环保总局6、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中之所以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依据是()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时空有宜”律7、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A.污染控制B.自然保护C.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8、村镇规划的关键是()A.搞好基础设施B.保护基本农田C.布局合理D.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9、环境影响评价属于()A.回顾评价B.现状评价C.预断评价D.以上皆不正确10、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A.30年B.50年C.70年D.80年11、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A.15%B.20%C.25%D.30%12、中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其本质含义可作解释。
()A.环境破坏B.公害C.环境污染D.与“公利”相对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下列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是()A.江河污染B.湖泊污染C.运河污染D.海洋污染1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方法,由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L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OA.衍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生态环境问题2 .据《全上古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记载,夏代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已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以成鱼鳖之长”。
这一 *规定体现了O A.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 B.将自然资源作为财产C.政府通过立法的手段保护环境D.维持自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3 .以下我国环境法的渊源中,效力等级最高的是()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B.《环境保护法》C.《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D.《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4 . 1968年,萨克斯教授出版了《保卫环境-公民行动战略》- -书,首次提出了()A. “环境权”理论B. “循环经济”理论C.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D. “绿色消费”理论5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江西省环境质量负责的主体是()A.江西省各省辖市人民政府B.江西省人民政府B.江西省环保厅D.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的目标是()A.改善民众生活质量B.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C.保护环境D.环境保护优先7 .我国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机关是()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环保机构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环保机构8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9 .我国现在对主要污染物或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的领域不包括()A.大气污染防治B.水污染防治C.环境噪声污染防治D.海洋污染防治10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向海洋倾倒毒性大的物质,应当()A.远离海岸B.事先取得特别许可证C.获得紧急许可证D.倾倒在试验倾倒区11 .在我国,负责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管理的行政机关是()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公安机关C.交通运输主管部门D.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12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是当地的()A.人民政府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卫生部门D.公安机关13 .我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六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C.《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法》D.《放射性污染防治法》14 .下列关于海岛开发利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无需申请和审批B.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可以在岛上建造建筑物或设施C.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应当依法缴纳使用金D.无居民海岛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物应进行环保处置15 .某化工厂违法排放污染物,环保部门对其处以罚款,并贵令改正。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和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题姓名:一、名词解释(40分)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环境退化:生态:环境规划:环境许可:环境监测:环境民事诉讼:二、简答题(30分)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环境法包含哪些基本制度?3.生态保护法的制度有哪些?4.环境监测法的主要制度有哪些?5环境刑事诉讼的特点是什么?三论述题(30分)1.简述环境损害的种类和特点2.简述生态保护中的许可制度3.简述环境信息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40分)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保护:为了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环境损害,处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的固有秩序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实施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可持续发展: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与欲望,而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中并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用于生产和生活或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
环境退化:自然环境发生的那些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利于人类的缓慢的持续的变化。
生态: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在其生化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
规划:人们通过思考事先安排其行为的过程,是一个以最优方式达到目标而制定未来行为的决策过程。
环境许可:国家为保护环境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施加必要干预的制度。
环境监测:特定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要求,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间接或连续监测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物变化趋势、规律及其对环境应的全部过程。
环境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对平等主体之间有关环境权利义务的争议,按照门市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活动。
二、简答题(30分)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2.环境法包含哪些基本制度?答:环境规划制度、环境预防制度、环境规制制度、环境经济制度、环境引导制度、环境救治制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A. 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B.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C. 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D.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2. 下列关于环境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法律、法规和文件等构成的环境法体系B. 环境法律制度只包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C.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 环境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刑法等各类法律体系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B. 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C. 研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之一是()A. 程序性B. 综合性C. 高度规范性D. 技术性5. 环境资源评价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A. 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开发评价B. 环境风险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C.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D. 环境可持续评价和资源利用评价二、简答题1. 解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旨在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
它既关注于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又注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具有以下特点:- 程序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注重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 高度规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对象是法律规范,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法中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物物相关”律B.“协调稳定”律C.“相生相克”律D.“负载有额”律2.新中国成立后,对防治工业污染作出规定的第一个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B.《工厂安全卫生规程》C.《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D.《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3.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 )A.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B.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4.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 )A.开发者个人所有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C.谁开发谁所有D.全民所有5.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B.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C.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D.2000年的《立法法》6.在发放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程序中,最为核心的工作环节是( )A.排污申报登记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7.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创新之处是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 )A.贸易清单制度B.事前通报制度C.登记制度D.许可证制度8.在国际环境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是( )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B.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C.核试验案D.加拿大金枪鱼案9.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的场所是( )A.机动车停放地B.高速公路收费站C.机动车行驶的道路D.公共停车场10.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除了必须征求海洋、海事和渔业部门的意见外,还必须征求意见的部门是( )A.建设部门B.规划部门C.水利部门D.军队环保部门1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023年全国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3年10月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是 A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同一个地球》C.《21世纪议程》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2.在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允许地方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体现了环境立法应遵循AA.“时空有宜”律 B.“负载定额”律C.“能流物复”律D.“协调稳定”律3.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CA.国家能源局 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C.环境保护部D.国家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4.限期治理制度重要体现了AA.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B.防止为主原则C.公众参与原则D.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5.我国对“三同时”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行政法规是D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B.《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C.《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6.在我国,个人取得自然资源所有权的重要方式是CA.法定取得 B.确认取得C.开发运用和继承D.天然孳息7.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负责统一发布国家水环境状况信息的行政主管部门是B A.国务院水主管部门 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D.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8.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因素而划定的一次性专用倾倒区是A A.临时倾倒区 B.实验倾倒区C.一类倾倒区D.二类倾倒区9.我国大气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是DA.《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工业“三废”综合排放标准》D.《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0.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环境噪声”与“环境噪声污染”的重要区分标准是CA.噪声的物理量B.噪声的声压级C.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拟定的最高限值D.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拟定的最低限值11.违法进口固体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固体废物。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228环境资源保护法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一规定包含的内涵是A.将资源作为财产保护B.维持自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C.生态学的“以时禁发”D.生产与保护、开发与抚育2.首次明确提出“请求将全人类健康和福祉不受灾难侵害的环境享受权利,以及当代人传给后代人的遗产中包括自然美在内的自然资源享受权利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种,并将该原则在法的体系中予以确立”的环境权主张的是A.《东京决议》B.《海牙公约》C.《蒙特利尔条约》D.《联合国宪章》3.关于环境公益诉讼错误的是A.检察机关能够提起环境诉讼B.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民诉讼C.只适用于民事诉讼D.《民事诉讼法》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4.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之一的综合性表述正确的是A.政策与法律的融合B.自然与社会的融合C.公法与私法的融合D.立法与司法的融合5.最有效、操作性最强的环境预防措施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清洁生产制度C.循环经济制度D.三同时制度6.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A.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B.环境基础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7.关于强制性环境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A.强制性环境标准虽属于技术性规范,从法的角度来看其规范性是确定的B.各国制定、适用和解释环境标准的权力一般均由立法机关享有C.对强制性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应该尊重专业判断D.强制性环境标准只需经过立法确认即可以具有相应的法的拘束力8.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超标排污的,按照应缴纳排污费数额A.1倍以上3倍以下处以罚款B.1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C.2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D.3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9.对环境污染实行的限期治理制度最早见诸于1979年的A.《环境保护法(试行)》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10.我国第一部以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法律是A.《海洋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D.《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1.根据海洋污染防治法相关立法规定,符合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情形是指A.违反规定设置入海排污口的B.违反规定不按照指定区域进行倾倒废弃物的C.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进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D.未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拆除海洋工程环保设施的12.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以前的法定期限之内,向工程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提出申报,该期限是指A.7 日B.10 日C.15 日D.30 日13.不属于《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对生产经营者实施清洁生产要求的是A.指导性B.自愿性C.强制性D.规范性14.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规定,海滨风景旅游区属于A.一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B.二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C.三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D.四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15.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A.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70%以上B.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75%以上C.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80%以上D.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85%以上16.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森林可以划分的类别数量是A.四B.五C.六D.七17.针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违法行为者适用频率最高的法律责任形式是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18.在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中最常用的处罚方式是A.警告B.罚款C.责令停产整顿D.没收违法所得19.当前我国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模式属于A.刑法典模式B.附属刑法模式C.特别刑法模式D.混合型立法模式20.第一个旨在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条约是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C.《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D.《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023年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精致排版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1分,共24分)1.下列可以作为环境法律保护对象旳是( )A.太阳B.阳光C.生物圈D.自然环境2.所谓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具有一定构造和功能旳综合体系,它由( )A.生物环境和空间环境共同构成B.生物群体按照自然规律构成C.生物群体和一定旳空间环境共同构成D.生物群体和非生物群体构成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旳法律规范旳总称,其内容是有关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运用与( )A.提高人类生活水平B.保护自然资源C.保护生态环境D.保证资源旳可持续运用4.最早使用“公害”一词旳是日本在1896年颁布旳( )A.《河流与港口法》B.《矿业法》C.《制碱业管理法》D.《河川法》5.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旳汇报《我们共同旳未来》中,初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旳概念,其对“可持续发展”旳解释是( )A.一定要努力满足世界上贫困人民旳基本需要B.既满足现代人旳需要,又不对后裔人满足其需要旳能力构成危害旳发展C.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友好旳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旳生活旳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裔在发展和环境方面旳需要D.应当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旳可持续性有机旳结合起来6.环境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多种影响环境旳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旳在于( )A.保护自然资源B.防治环境污染C.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旳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D.体现国家旳行政管理职能7.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不少国家总结了治理阶段“先污染后治理”旳经验教训后来,变化了单纯治理旳被动政策,采取了( )A.“防止为主,综合防治”措施B.“边污染,边治理”措施C.“限制污染,及时治理”措施D.“浓度控制,净化处理”措施8.我国旳都市规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种是总体规划,一种是( )A.村镇规划B.土地运用规划C.综合运用规划D.详细规划9.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旳范围分为两大类,即( )A.单项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B.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C.规划和建设项目D.现实状况评价和预断评价10.在我国,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旳获得重要有三种方式,除法定获得外,还有( )A.天然孳息和开发运用获得B.继受获得和天然孳息C.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D.自然添附和开发运用获得11.国际原则组织(ISO)制定旳系列环境管理原则是( )A.ISO14000系列原则B.ISO9000系列原则C.GB14000系列原则D.GB9000系列原则12.大气污染旳形成重要取决于排入大气中污染物旳( )A.种类B.浓度C.排放源旳高度D.来源13.海洋环境污染旳特点中,除污染种类繁杂和污染扩散范围大之外,还有( )A.污染危害持续性较差B.污染危害持续性强C.污染危害难以控制D.污染危害对人类影响不大14.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旳合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 )A.地下水体旳污染防治B.海水旳污染防治C.雪山、冰川旳污染防治D.管道水体旳污染防治15.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都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旳,必须事先向当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主要任务是(C)。
A.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B.防治机动车船污染C.防治煤烟型污染D.防治臭氧层破坏2.能起到正反两面作用的经济刺激制度是(B)。
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3.下列不属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的有(D)A.风景名胜区B.人文遗迹C.城市环境D.自然保护区4.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现行政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C)。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B.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C.1994年的《中国21世界议程》D.2000年的《立法法》5.下列哪种环境标准只有国家级而无地方级? (C )A.污染物排放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环境基础标准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6.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是(B)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外围地带7.根据《生产清洁促进法》的规定,有权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染超标或者污染排放总量超过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政府部门是(B)A.省级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8.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是(B)A.自然环境的破坏B.环境污染C.大气污染D.水土流失9.在国际环境法律中(D)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A.国家机关B.联合国C.不同社会D.国家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把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等包括在法律体系之中,这就使环境与保护法成为一个(C)极强的法律部门。
A.综合性B.共同性C.技术性D.社会性11.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C)A.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B.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12.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B)。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我国的一部重要法律,以下哪一年出台的?A. 1979年B. 1989年C. 1999年D. 2009年答案:C. 1999年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B. 促进经济发展,忽略环境问题C. 鼓励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D. 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答案:A. 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3. 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的?A. 随意排放工业废水B. 合法开采矿产资源C. 使用环保设备减少污染排放D. 私人种植花草树木答案:A. 随意排放工业废水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鼓励采取的措施包括:A. 节约资源,优化产业结构B. 不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C. 放宽对企业的环保标准D. 鼓励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答案:A. 节约资源,优化产业结构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对恶意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行为,可以进行以下哪种处罚?A. 行政处罚B. 没有任何处罚C. 警告一次,再犯进行起诉D. 暴力处罚答案:A. 行政处罚二、问答题1. 请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依法管理,加强监督;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这些原则确保了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规范和可持续性,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请简要解释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计划、方案和政策等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测和评估环境变化,减少环境破坏;提供参考意见,优化方案设计;促进公众参与,增加决策透明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和环境的关系。
3.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企业的管理措施。
答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企业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设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制定并执行环境标准,明确企业的环保要求;推行经济手段,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完整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遵守的特殊原则有( A. 综合性原则 B. 区域性原则 C. 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D. 预测性原则E. 技术性原则2.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 )A. 由政府政策决定 B. 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特有 C. 体现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 D. 适用于所有的法律部门 E.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其具体规定包括( )A. 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C.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D.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E.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向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 4. 适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固体废物包括( )A. 工业固体废物B. 城市生活垃圾C.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D. 危险废物E. 放射性固体废物5. 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污染海洋环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可以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生态破坏情形是()A.破坏海洋生态 B.破坏海洋工程 C.破坏海洋保护区 D.破坏海洋水产资源 E.破坏海岸工程6. 自然资源的特征包括( )A. 可使用性 B. 相对性 C. 整体性D. 地域性 E. 有限性7. 依照我国《水法》规定,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资源是( )A.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地下水 B. 流经农村集体组织的河流中的水 C.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 D.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的湖泊水E.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中的水8. 国际环境法实施手段中的“命令-控制措施”包括( )A.环境标准 B.环境影响评价 C. 风险评估 D. 许可证 E. 限制或禁止性措施二、单项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环境要素范围是( )A. 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一切环境要素B. 科学研究证明对人类生存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环境要素C. 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空间和物质构成的环境要素D. 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影响且人类行为可以影响、调节或支配的环境要素2. 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文献是( )A. 《里约宣言》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21世纪议程》D. 《增长的极限》3. 我国《宪法》第一次规定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是在( )A. 1954年 B. 1972年 C. 1978 D. 1982年4. 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 )A.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 《固体废物综合排放标准》5.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专项规划的是( )A. 海域建设规划B. 土地利用规划 C. 城市建设规划 D. 区域开发规划6. 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方式属于( )A. 确认取得 B. 授予取得 C. 转让取得 D. 开发利用取得7.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A. 环境质量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方法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8.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危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行政处理和司法解决等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不属于《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环境”的要素是()。
A.张家界自然保护区B.承德避暑山庄C.南海D.创新创业环境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中心B.生态系统只由生物组成C.生态系统垃以整个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环境等客观存在为中心D.生态系统保持着绝对的静态平衡3、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使用的,根据法律规定有处罚权的部门是()。
A.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B.建设项目的计划部门C.建设项目的审批部门D.批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4、下列关于环境保护法的民亊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侵权责任应当适用民事侵权的过错原则(无过错)B.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C.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害,免予承担责任D.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5、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关于排污标准制定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己做规定的项目,也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己做规定的项目,只能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只能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符部门制定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6、国家建立的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不包括()。
A.统一规划B.共同负责C.统一标准D.统一监测7、某企业违反法律规定,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但该企业拒不执行,继续排放污染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B.情节较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以拘留C.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D.处以拘留后,不再予以其他处罚8、某化肥厂以其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费用高为由,予以停运拆除。
其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是()。
A.未在亊前获得权威性技术论证B.未征得环保部门同意C.未采用替代性的污水处理措施D.未征得附近村民的同意9、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履行的职责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B.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C.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D.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解决10、村民甲准备盖房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砍伐10多棵(8立方米)自留山上的树,在运输途中被林业公安人员査获,其行为构成()。
A.盗伐林木罪B.滥伐林木罪C.非法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D.不构成犯罪11、下列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理论中,作为协调发展原则理论基础的是() 。
A.经济发展优先论B.环境保护优先论C.协调发展论D.先污染后治理理论12.下列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形是()。
A.全球气候变暖B.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C.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的事件D.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13、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对违反者进行处罚的部门是()。
A.环保部门B.当地人民政府C.公安机关D.县级以上环保部门14、下列不属于《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动物的是()。
A.家畜B.金丝猴C.驯鹿D.蟾蜍15、关于沙化土地治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先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B.单位和个人投资进行防沙治沙的,在投资阶段免征各种税收C.单位和个人投资进行防沙治沙的,免征各种税收D.将治理后的土地划为自然保护区的,应当给予治理者合理的经济补偿16、某渔业公司在规定的休渔期私自组织渔船在渔场进行捕捞活动,被渔政部门査获并进行了处罚,下列不属于《渔业法》规定的处罚措施是()。
A.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B.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C.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D.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17、我国实施能效标识强制标注制度,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应当()。
A.由产品质最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B.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C.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D.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18、下列国际文件中明确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关于建立保护自然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文件》B.《内罗毕宣言》C.《斯德哥尔摩宜言》D.《里约宜言》19、2015年12月,国际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
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蒙特利尔议定书》20、《拉姆萨公约》保护的对象是()。
A.湿地B.森林C.濒危动植物物种D.生物多样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保护坚持()。
A.保护优先原则B.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C.公众参与原则D.损害担责原则E.经济发展优先原则2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法律体系的有()。
A.宪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B.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司法解释C.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规聿D.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E.我国未参加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23、政府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权的内容包括()。
A.开发利用环境的决策B.行政处罚权C.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许可权D.行政强制权E.代表国家对环境与资源损害行使民事索赔权24、由国务院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有()。
A. R市核电站建设项目B. S市某区的住宅开发项目C.跨T省和U省的海岸开发项目D.涉及国防安全的绝密工程项目省某市的风力发电项目25、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实施步骤正确的是()。
A.确定总最控制区B.确定重点污染物C.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D.实施排污权交易E.分配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26、我国对新化学物质实行的管理制度有()。
A.风险分类管理制度B.申报登记制度C.跟踪控制制度D.分类管理制度E.自由申报制度27、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方式包括()。
A.有意引进B.无意引进C.自然入侵D.人工培育E.国际贸易28、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允许适度开展的活动有()。
A.生态养殖业B.休闲渔业C.无害化科学试验D.海洋教育宣传活动E.人工繁育海洋生物物种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答:(1)环境问题的第一个阶段为地域环境问题时期(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
这个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国工业区、开发区一带的局部污染损害和生态破坏方面。
在环境问题的对策方面,各国主要采取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在法律对策上也主要采取的是对污染受害者进行事后救济的损害赔偿措施。
(2)环境问题的第二个阶段为国际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60-80年代)。
二战后,世界各国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多。
环境问题开始向国际化的方向演变。
各国之间加强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合作,国内和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迅速发展。
(3)环境问题的第三个阶段为全球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全球环境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环境问题的累积性、渐进性。
污染物的长期积累和生态系统的逐渐破坏,导致环境问题向全球化方向演变,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30、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答:(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具有多重牵连性质的法律关系。
环境利用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既存在民事关系,也存在行政关系,需要同时采用公法和私法的手段和方法予以调整。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以人类平等利用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结合并体现自然生态规律的人类意志。
3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答:(1)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是指接受委托为规划草案或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3)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其资质的环保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2、简述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构成要件的特征。
答: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具有如下特征:(1)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社会管理秩序。
(2)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两类行为,且通常要求以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定为前提。
(3)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两类。
(4)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试述环境法的受益者负担原则,以及实施受益者负担原则的制度措施。
答:(1)受益者负担原则的含义受益者负担原则是指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或者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和危害者,应当支付由其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损害费用,并承担治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责任。
受益者负担原则包括:“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四个方面的内容。
“谁开发谁保护”指开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负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谁破坏谁恢复”是指环境与资源的破坏者,应当承担修复生态环境功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