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1. 森林砍伐:人类大量砍伐森林用于建设、种植农作物等,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平衡被破坏。
2. 工业和交通排放物:工业和交通排放的废气和废水污染了空气和水源,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态环境。
3. 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崩溃。
4. 开采矿物资源:人类大量开采煤炭、石油、金属等矿物资源,对地下水、土地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5. 过度捕捞和攫取土地: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攫取土地会引起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七年级生物《分析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哪些是与人类活动有关
的?这将产生怎样(zěnyàng)的后果?
第六页,共十八页。
除了用网捕杀外,有些人还用哪些手段(shǒuduàn)残害鸟类?如果鸟类 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交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七页,共十八页。
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 一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qīngchè)秀美的貌?
第十七页,共十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森林(sēnlín)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当地居民的生 活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
No 美的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
们自己
八页,共十八页。
第七章 人类(rénlèi)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页,共十八页。
“三北(sān běi)”防护林
第二页,共十八页。
生存 与环境 (shēngcún)
第三页,共十八页。
一、分析人类活动(huó dòng)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四页,共十八页。
1、森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会发生
(fāshēng)哪些变化?植物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
“空中 死神”——酸雨 (kōngzhōng)
第十二页,共十八页。
第十三页,共十八页。
第十四页,共十八页。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想一想: 面对(miàn duì)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 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 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第十六页,共十八页。
保护环境就是(jiùshì)保护我们自己
七年级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3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②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③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
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查找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采取措施的资料;准备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调查或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初三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

初三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1. 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动员令.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相符合的是()A.围湖造田B.随意倾倒生活垃圾C.及时拧紧水龙头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答案】C【解析】A、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系统,A错误.B、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破坏环境,B错误.C、及时拧紧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C正确.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C【考点】人对生物圈的影响.2.不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是A.乱砍滥伐海市B.垃圾迹C.展污染D.退耕还湖【答案】D【解析】选项中的乱砍滥伐、垃圾围城、核污染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这些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而退耕还湖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 2010年恶劣的气候肆虐全球!无论是欧洲、美洲的暴雪,还是我国黑龙江的极寒天气,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损失。
联系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遏制全球变暖,就要节能减排、低碳生活B.气候无论变冷还是变暖,都可能导致物种减少C.气候异常不规律,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和破坏D.地球不能居住了,因该立即开发宇宙中的其他星球【答案】D【解析】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森林乱砍滥伐、变草地为耕地,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发生,全球变暖,因此,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和破坏引起的,气候的剧烈变化致使某些种类的动植物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导致灭绝或濒临灭绝,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主要是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发展绿色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就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地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惟一星球,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初三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以下行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C.少用一次性筷子D.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人类的存在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虽然人类拥有一定的力量来改变自然影响自然.但是却永远也无法背离自然规律,和自然的基础.所以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采取的措施有:①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②开发新燃料,如汽车多采用乙醇汽油,农村减少木柴的燃烧,用生态农业,采用沼气电灯,沼气做饭;③植树造林,绿化荒山;④提倡使用布袋购物;⑤绿色出行,低碳生活;⑥少用一次性筷子等.【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2. 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下列与该通知精神不相符的是()A.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B.最近国际烟草价格猛涨C.使“禁烟令”真正得到落实D.烟草燃烧污染公共环境、损害公众健康【答案】B【解析】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原因是香烟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目的是:使“禁烟令”真正得到落实;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不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是A.乱砍滥伐海市B.垃圾迹C.展污染D.退耕还湖【答案】D【解析】选项中的乱砍滥伐、垃圾围城、核污染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这些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而退耕还湖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4.近几年,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时有发生,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提倡秸秆焚烧还田B.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提倡家庭豪华装修D.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答案】D【解析】焚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因为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粉尘,家庭豪华装修会带来很多粉尘,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都可能引起大气污染,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会减少空气污染,故选D。
分析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感受大自然
白鹭
红嘴鸥
栗喉蜂虎
曙红朱雀
反嘴鹬
翠鸟
翠鸟
红头山雀
叉尾太阳鸟
黑颈鹤
黑嘴端凤头鸥
中 华 秋 沙 鸭
勺 嘴 鹬
仙 人 色 鸫
白 腹 锦 鸡
红腹锦鸡
绿 尾 虹 雉
朱鹮
卷 羽 鹈 鹕
三北防护林
不和谐的音符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 造成的干扰和破坏是触目惊 心的,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 动、植物的生活,也是人类 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后 果值得我们深思。
外来物种
地中海实蝇
薇甘菊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
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想一想: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 是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习题精选
3. 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 害?( C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水体富营 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
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A ) A.容易发生水俣病 B.容易 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容 易发生交通事故
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 1. 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 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 )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 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B ) 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 林,解决烧柴问题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环境的实例

A.海水受化学物质的污染 B.动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 C.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D.大量红色土壤流入海洋
3.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A.可造成水质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 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4.1997年11月26日下午,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 镇一村庄,突然从西北方飞来一大群(约500只 左右)乌鸦,他们在附近的树林、竹丛、河滩里, 飞翔、觅食、栖息。第二天,大群乌鸦突然从天 空中雨点般的坠落下来,顿时,山林大地成了乌 鸦的坟场。造成乌鸦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 遭到大型天敌的捕杀 C. 乌鸦太多,食物不足 D. 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
学以致用: 1.在学校出一版有关环 境保护的墙报 2.借阅或上网查阅有关 污染与防治的书,写一篇 与此有关的小论文
谢 谢 指 导!
设计制作:淄博九中 张洪海 二00九年八月十一日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
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 境保护意识。 3 、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提供的资料进行研
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我为环保献一策
1.假如你是淄博市市长,你将采取什麽措 施治理淄博? 2.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对自 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3.拓展反思: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破 坏环境的实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 现状? 4、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了解我国 对待生物入侵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五.诊断评价: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青岛市第7中学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名称: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教材所在页:七年级(下册)第111—113页一、简介:本节课的主题: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紧紧相依。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以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据调查,有些影响已经涉及到整个生物圈了。
本节课的设置,正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去发现,去思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关键信息:1、本节课的设计依据教材的环保思想为主线,教师大胆的脱离了教材的内容,依据《生物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创新,加强了生物教育和当地学生实际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次历时1个半月的学生研究性学习。
2、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教材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身边的生活为素材,师生集备,组建适合自己的教材。
这就使资料的收集和发布成了学生的一种经常化的学习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发扬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信息搜集、整理、应用的能力,又自然地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3、多媒体课件中音像资料的使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串起了学生的情感线。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
例:课堂引入利用了风光旖旎的欧洲游艇码头风光片配以克莱得曼演奏的钢琴曲《命运》,引起学生深醒,人类的进步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在讨论人类对环境的危害时,用原始惬意的风光图片为背景配上被人类残害过的自然景观,这强烈的感官刺激,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震撼;在即兴演讲“假如你是青岛市市长”这一环节,配以“思乡”为背景音乐的青岛风光片,再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最后在恬静的“星空”下,由学生代表发表“环保小卫士宣言”,把学生的情绪推想最高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高潮。
初二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人口剧增,下列哪些现象可能会发生(1)空气清新(2)资源消耗增多(3)环境质量改善(4)森林砍伐减少(5)山地开发加剧A.(1)(3)(4)B.(1)(2)(4)C.(3)(5)D.(2)(5)【答案】D【解析】人口剧增,会向生物圈索取更多的资源,(2)资源消耗会增多,(5)山地开发会加剧。
不会出现(1)空气清新,(3)环境质量改善、(4)森林砍伐减少等现象。
所以在四个选项中,凡是出现(1)或(3)或(4)的现象均不符合题意,所以A、B、C选项均错,正确选项为D。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剧增带来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2.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畸形鱼等水生动物,你认为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A.生物物种的自然衰退B.生物间的近亲交配C.水源污染现象有日趋严重D.病毒、病菌的感染【答案】C【解析】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域的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胚细胞的分裂受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刺激而产生不正常分裂,有可能导致成体畸形.故选C【考点】水域环境的保护.3.《寂静的春天》所描述的世界A.是人类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所造成B.是自然灾害造成的C.能减少动物对人类的危害D.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答案】A【解析】《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该书描写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农药,导致野生动物全部被消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从自然界中消失,不仅使世界变得寂静,也加快了人类灭亡的步伐.【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4.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氟利昂D.氧气【答案】B【解析】大气污染物中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在空间吸收红外线,这就直接影响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大气中扩散,致使地表和大气下层的温度增高,这种现象就叫温室效应。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好1

•讨论和交
•1、森流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当地
居民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植物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
•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物种消 失(如果是当地特有,将灭绝)。
•2、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 哪些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这 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人类大规模的开垦,过度的砍 伐、放牧导致的土壤沙漠化, 扩大了沙尘暴的沙源。
PPT文档演模板
•捕杀大象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动物摊点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耕地沙化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沙尘暴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PPT文档演模板
•物种灭绝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滚滚沙尘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残害鸟类
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虫害泛滥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 太湖的渔船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富营养化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 大多数入侵的生物对于入侵的生态环境没 有明显的影响
• 有些入侵的物种则会对入侵的生态环境产 生明显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正面的, 如当年欧洲移民将一些农作物和家畜引入 北美;另外有些影响是负面的,如来自欧 洲的野兔和美洲的仙人掌,正在毁灭澳大 利亚的灌木丛。(看书上详细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很 好1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生物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
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下面是整理的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大肆砍伐森林,破坏植被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草原过度放牧,沙尘暴危害严重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等2、环境污染: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书P115.117《新中考》P60.11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见书P118《新中考》P63.33题)水污染:太湖水滋生大量蓝藻,湖水变臭类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控制措施:书P118)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噪音污染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背生物的最快方法有哪些知识浓缩法可借用书店有卖的小本参考书(不要那些又大又厚的全解之类的,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复习好生物,没必要背得那么全面),里面的内容要像笔记一般精炼简单,并有总结各个单元知识要点,照参考书上——背吧!联想记忆法根据生物学科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联系实际记忆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
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
例如: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
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归纳生物进化的历程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树0中学1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
课题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学科生物课型新授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汉满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情感目标: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你知道人类有哪些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吗?请试着总结一下:如滥砍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例题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近一步扩大绿地面积。
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植物如此备受重视的原因是()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C 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D 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E 供给人类各种生活原料
【分组合作】
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结合课本112页图片和四个问题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如:野生动植物种类的减少,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分析举出一些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
(1)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转基因技术,自然保护区),小组探讨:人类对生物圈好的影响,列举实例。
(2)交流讨论:人类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意识到人类活动与技术发展的两面性)。
3、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了解我国对待生物入侵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4、近年来,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
水华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
蓝藻大量发生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并释放出毒素──湖淀,湖淀能杀死鱼虾等水生动物。
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腐败、分解后,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会使水体产生恶臭。
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农田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氧、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这是引起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
1.出现“水华”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水华是一种水污染现象,它有什么危害?
3.针对水华发生的原因,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5、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做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
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
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当地植物,夺取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1.原产南美洲的薇甘菊使引进该物种的地区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这在生物学中称为什么现象?教师修改及学生笔记
2.结合上述资料,谈谈国家对入境旅客所携带的生物进行严格检疫必要性。
【精讲点拨】
谈谈本地的污染情况,你准备怎样去做?
【训练提升】
1.据报道,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势,90年代至今发生过20次特大沙尘暴。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环境过渡开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常年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2.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及其它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捕鱼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形成赤潮的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学物质的污染
B.动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
C.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D.大量红色土壤流入海洋
3.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造成水质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
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4.1997年11月26日下午,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一村庄,突然从西北方飞来一大群(约500只左右)乌鸦,他们在附近的树林、竹丛、河滩里,飞翔、觅食、栖息。
第二天,大群乌鸦突然从天空中雨点般的坠落下来,顿时,山林大地成了乌鸦的坟场。
造成乌鸦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 遭到大型天敌的捕杀
C. 乌鸦太多,食物不足
D. 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
【反思总结,质疑求学】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组长评:好、中、差)
3、达标练习完成情况(教师评:好、中、差)
【作业与实践】1、背诵本节课的有关知识点并完成同步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