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燃料电池相关国家标准汇总及简述
![燃料电池相关国家标准汇总及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f8df2683d049649a665889.png)
GB/T 37154-201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适用于使用压缩氢的(M类、N类)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30
GB/T 38914-2020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使用寿命测试评价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使用寿命测试和计算方法。适用于道路车辆和非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寿命测试和评价。
25
GB/T 34593-2017
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排放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氢气排放测试方法。适用于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
26
GB/T 34872-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识、包装及运输。本标准适用于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提供氢气的系统,按照储氢的化学形态不同可分为:以气态单质形式储存氢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即将氢气存储于储氢容器直接为燃料电池供应氢气的系统,包括下列单体设备或装置:储氢容器、氢气管路、截止阀、减压阀、压力释放装置、换热装置、监测装置和其他附属装置等。以化合物形式储存氢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即利用产氢物质,主要有金属储氢化合物、液态有机储氢化合物、氨类储氢化合物、甲醇、液态水等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制备氢气,实现向燃料电池供应氢气的系统,包括下列装置:制氢反应装置、防护罩/外壳、散热器、氢气纯化装置、气体缓冲装置、管路、监测装置和其他附属装置等。
19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进行示范运行的压缩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术语和定义、实施示范运行的基本条件、运行中危害的预防、汽车的启动、停放与存放、氢燃料的加注、意外事故的处理预案与培训、行驶等。适用于在指定道路上进行示范运行的压缩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氢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35MPa。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8e42dbab0717fd5360cdc30.png)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1、动力电池能量密度(PED)测试方法1.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1.2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能量E(以Wh计);4)重复步骤2)~3)2次,取3次放电能量E的平均值E average 。
5)用衡器测量测试对象的质量M(以kg计,称重时至少包括GB/T 31467.3-2015附录A.1规定的组成部分);6)计算测试对象放电能量密度PED(以Wh/kg计),计算公式如下:/average PED E M2、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最大充电倍率(CR)测试方法2.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2.2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容量Q 0(以Ah计);4)按照企业规定的最快充电方式(该充电方式应不高于GB/T 31484-2015的6.1.1.3使用的充电方式)充电至8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充电时间t(以s计);5)按照步骤1)相同的电流放电至2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放电容量Q 1(以Ah 计),如果Q 1低于0.55Q 0,则终止试验;6)重复步骤4)~5)10次,如果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温度超过企业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则终止试验;7)取步骤6)10次充电时间t的平均值t average ,并计算测试对象最大充电倍率CR(以C计),计算公式如下:2160/averageCR t 3、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测试方法按照GB/T24554-2009第7.4条规定的方法测量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
能量密度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
![能量密度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6ef5a667fd5360cba1adb63.png)
2、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最大充电倍率(CR)测试方法 2.1测试对象 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 保持一致。
2.2 测试步骤 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 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 静置不小于30min; 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 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 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容量Q0(以Ah计); 4)按照企业规定的最快充电方式(该充电方式应不高于GB/T 31484-2015的 6.1.1.3使用的充电方式)充电至8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 置30min,计量充电时间t(以s计); 5) 按照步骤1) 相同的电流放电至20%SOC (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 , 静置30min,计量放电容量Q1(以Ah计),如果Q1低于0.55 Q0,则终止试验; 6)重复步骤4)~5)10次,如果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温度超过企业规定的 最高工作温度,则终止试验; 7)取步骤6)10次充电时间t的平均值taverage,并计算测试对象最大充电倍率 CR(以C计),计算公式如下:
CR 2160 / taverage
3、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测试方法 按照GB/T 24554-2009 第7.4条规定的方法测量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 定输出功率。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额定输出功率波动应在标称值的±5%范围以 内。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
1、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PED)测试方法 1.1测试对象 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 保持一致。 1.2 测试步骤 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 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 静置不小于30min; 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 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能量E(以Wh计); 4)重复步骤2)~3)2次,取3次放电能量E的平均值Eaverage。 5) 用衡器测量测试对象的质量M (以kg计, 称重时至少包括GB/T 31467.3-2015 附录A.1规定的组成部分); 6)计算测试对象放电能量密度PED(以Wh/kg计),计算公式如下: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方法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e9f9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5.png)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方法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方法,听起来好像很高深,但其实只要好好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其中有趣的地方。
这个电池嘛,顾名思义,就是靠聚合物电解质来工作。
想象一下,就像是用水电来发电,电池的心脏就是这些聚合物。
它们把氢气和氧气的能量转化为电力,真的是科技的小魔法呢!要测试这个电池,得先准备好一些工具,像是电流表、温度计,还有那种看上去很专业的电池测试仪器,别忘了保护眼镜,安全第一嘛。
要把电池连接起来,像搭积木一样。
有些人觉得这很简单,其实呢,里面的学问可多了。
每一个连接都得小心翼翼,不能随便,像是给电池穿衣服,不能有褶皱!然后就可以开始测试了。
注意观察电池的表现,电流表上的数字就像是在和你聊天,告诉你它的状态。
哎呀,这就像是在给孩子上课,得耐心听他讲故事一样。
若电流稳定,太好了,简直是大吉大利!若是波动,那就要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了,可能是接触不良,也可能是电池自身的问题,得细心查找。
还有温度,记得不要让电池过热。
像是喝热汤,得小心烫嘴。
电池如果温度太高,就像生气的小孩,可能会影响性能。
所以,要时刻监控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调理一碗汤,火候不到,味道不正。
测试的时候,最好是记录下来,像是写日记一样,留个纪念。
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会有很大的帮助,就像是在回顾你的成长过程。
每次测试结束,得好好清理仪器,别让它们蒙尘。
像是洗碗一样,保持干净才能继续下一次的“盛宴”。
然后,要认真分析数据,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数据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帮你揭示电池的秘密,了解它的优缺点。
搞清楚了电池的性能,才能优化设计。
就像打游戏,打得越久,越知道怎么过关,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测试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些小麻烦。
这时候就需要灵活应变,像个变色龙,随时调整策略。
可能是气泡在电池内部形成,像是个小小的搅局者,搞得电池性能下降。
这时,就要找到解决方案,反复测试,找出最佳的方法。
燃料电池电堆测试标准
![燃料电池电堆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d8355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e.png)
燃料电池电堆测试标准燃料电池电堆的测试标准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性能符合要求。
以下是燃料电池电堆测试标准的一些关键内容:1. 总则:这部分通常会概述燃料电池电堆的基本要求,包括对测试环境、测试设备和测试程序的一般性描述。
2. 机械冲击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为了确保燃料电池电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冲击和振动,需要进行机械冲击测试。
这包括模拟运输过程中的颠簸、碰撞等情况,以及评估电堆的结构完整性和耐久性。
3. 气密性的测试方法和要求:气密性测试是检验燃料电池电堆是否存在气体泄漏的重要环节。
这涉及到对电堆的各个密封部位进行检查,确保在正常工作压力下不会有气体泄漏,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能源转换。
4. 电气安全的测试方法和要求:电气安全测试是为了验证燃料电池电堆在电气连接、绝缘性能以及在异常条件下的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这包括但不限于短路、过载、电压波动等情况的测试。
5.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通常包括输出功率、效率、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这些测试有助于确定燃料电池电堆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表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环境适应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估燃料电池电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海拔等)的性能和耐久性。
7. 寿命测试:寿命测试用于评估燃料电池电堆在长期运行后的性能衰减情况,以及在预定的使用寿命内是否能够保持可靠的性能。
8. 安全标准:安全标准如GB/T 36288-201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提供了具体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以确保燃料电池电堆的安全性。
9. 国际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还可能参考国际标准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相关燃料电池电堆测试标准。
10. 行业特定标准:某些行业或应用领域可能有特定的测试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可能会更加详细和严格。
综上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测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可靠且高效地运行。
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台架试验方法
![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台架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abe6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a.png)
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台架试验方法1. 引言1.1 概述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加注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然而,要充分发挥燃料电池汽车的潜力,需要对其动力系统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尤其是在多工况下,了解不同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效率特性对于提高其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可靠地评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在多工况下的效率,需要开发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台架试验方法,以帮助实现该目标。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台架试验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阐述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并明确目的;接着,在第二部分中详细介绍多工况测试方法、台架设计与搭建以及实验参数设定与控制策略;第三部分将介绍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展示效率测试结果,并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效率对比分析,同时探究影响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的因素;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主要发现和贡献点,并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台架试验方法。
该方法将有助于准确评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并为进一步提高其整体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空间,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甚至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台架试验方法:2.1 多工况测试方法介绍:在研究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时,多工况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多工况测试反映了实际驾驶条件中动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其性能和效率。
典型的多工况包括城市循环、高速巡航以及加速等几种模式。
2.2 台架设计与搭建:为了进行多工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效率的台架试验,需要设计和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台架。
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a1fb1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f.png)
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设备,具有高效、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在能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燃料电池测试是评估和验证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测试电位则是用来测量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电势。
本文将探讨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方法,并对其原理、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以及结果分析与评估指标进行详细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标,并提供了整体结构的简要介绍。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三种方法。
第三部分将对燃料电池测试电位进行概述说明,包括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关领域和应用场景。
第四至第六部分将依次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以及结果分析与评估指标。
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方法,并详细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以及结果分析与评估指标,以帮助读者对该领域进行深入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阐述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重要性和相关领域应用场景,提高人们对燃料电池技术的认识和关注度。
最终推动燃料电池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燃料电池测试电位的方法燃料电池测试电位是评估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燃料电池领域,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测试和测量燃料电池的工作电位。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2.1 方法一方法一是通过使用标准参比电极来测量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电位。
这种方法需要将参考电极与阴阳极连接,并通过连接桥与被测设备相连。
通过对两个极端点之间加入外部负载,并注入适当的气体和液体,可以观察到所得到的稳定电压值。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直接、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2.2 方法二另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旋转盘(Rotating Disk Electrode, RDE) 技术进行测试。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专项检验项目及标准介绍工信部令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专项检验项目及标准介绍工信部令](https://img.taocdn.com/s3/m/18f8b20c192e45361166f50b.png)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用的连接装置,其交流额定电压 电动汽车 传导充电用 GB/T 不超过690V,频率50Hz,额定电流不超过250A;直流额定电 EE 连接装置 第 1 部分: 20234.1-2015 压不超过1000V,额定电流不超过400A 通用要求 电动汽车 传导充电用 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用的交流充电接口,其额定电压 GB/T EF 连接装置 第 2 部分: 20234.2-2015 不超过440V(AC),频率50Hz,额定电流不超过63A(AC) 交流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 传导充电用 适用于充电模式4及连接方式C的车辆接口,其额定电压不 GB/T EG 连接装置 第 3 部分: 过1000V(DC),额定电流不超过250A(DC) 20234.3-2015 直流充电接口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标准名称 标准号
GB/T 20234.1-2015
备注
1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电动汽车传导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充电用连接装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置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2-2015
适用于以机械更换式作为能量补充方式的电动车用锌 空气电池 适用于电动道路车辆用超级电容单体和模块
适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动力蓄电池
适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锂离子蓄电池和金属氢化 物镍蓄电池单体和模块,其他类型蓄电池参照执行
适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锂离子蓄电池和金属氢化 物镍蓄电池单体和模块,其他类型蓄电池参照执行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车用燃料电池堆气密性综合测评方法及验证
![车用燃料电池堆气密性综合测评方法及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36c6995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4.png)
①基金项目: 中 汽 中 心 指 南 课 题 19223402,Guide topics of CATARC(19223402)。
作者简介: 冀雪峰(1995- ),男,天津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试评价工作。Email:jixuefeng@catarc.ac.cn
Vol.25No.1
stack gas tightness.
下面就具体试验方法进行介绍。
2 试 验 方 案 2.1 试 验 装 置
氢燃料电池堆气密性试验由燃料电池气密性测 试系统(如图1所示)进 行 测 试,其 由 主 气 路 通 道、排 气通道、阳极(氢腔)通 道、阴 极 (空 腔)通 道 和 冷 却 液 (水 腔 )通 道 构 成 ,其 中 三 腔 通 道 的 出 入 口 装 置 了 精 度 为±0.6% rdg±0.1% F.S 的 质 量 流 量 计,可 准 确 测 量 窜 气 和 泄 漏 试 验 中 的 气 体 流 量 。 另 外 ,三 腔 通 道 的 出 入 口 装 置 了 压 力 传 感 器 ,可 以 满 足 不 同 通 道 的 气 体 压 力 测 量 要 求 。 各 气 路 出 入 口 均 可 单 独 控 制 ,满 足 不 同气密性试验的要求。
33
Feb.2021
电 池工业 冀雪峰,等:车用燃料电池堆气密性综合测评方法及验证 Chinese BatteryIndustry
全;二是车载用氢输 送 安 全 的 优 化;三 是 优 化 燃 料 电 池 系 统 安 全 ;四 是 优 化 车 辆 载 氢 运 行 安 全 。 这 些 安 全 问 题 中 ,燃 料 电 池 堆 和 燃 料 电 池 发 动 机 的 气 密 性 是 需 要 关 注 和 研 究 的 重 点 ,燃 料 电 池 堆 的 氢 气 泄 漏 及 气 密 性的测试评价更是重中之重 。 [4]
_能量密度充电倍率测试方法_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_试行_
![_能量密度充电倍率测试方法_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_试行_](https://img.taocdn.com/s3/m/b3c370f119e8b8f67c1cb965.png)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1、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PED)测试方法1.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1.2 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能量E(以Wh计);4)重复步骤2)~3)2次,取3次放电能量E的平均值E average 。
5)用衡器测量测试对象的质量M(以kg计,称重时至少包括GB/T 31467.3-2015 附录A.1规定的组成部分);6)计算测试对象放电能量密度PED(以Wh/kg计),计算公式如下:/average PED E M2、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最大充电倍率(CR)测试方法2.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2.2 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容量Q 0(以Ah计);4)按照企业规定的最快充电方式(该充电方式应不高于GB/T 31484-2015的6.1.1.3使用的充电方式)充电至80%SOC (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充电时间t(以s计);5)按照步骤1)相同的电流放电至2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放电容量Q 1(以Ah计),如果Q 1低于0.55 Q 0,则终止试验;6)重复步骤4)~5)10次,如果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温度超过企业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则终止试验;7)取步骤6)10次充电时间t的平均值t average ,并计算测试对象最大充电倍率CR(以C计),计算公式如下:2160/average CR t3、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测试方法按照GB/T 24554-2009 第7.4条规定的方法测量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
燃料电池发动机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
![燃料电池发动机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9863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0.png)
燃料电池发动机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动力装置,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氢气与氧气转化为电能,并释放出水和热能。
然而,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殊性,燃料电池发动机对电磁辐射的敏感性较高,因此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的研究与评价。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设备准备:选取适当的试验设备,如电磁辐射发射源、电磁场辐射测量设备、电磁兼容性分析仪等。
2.试验样本准备:选择符合要求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样本,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清洁、防护等。
3.试验环境准备:保证试验环境的电磁辐射干扰水平符合要求,同时在试验现场设置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4.试验参数设定:根据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实际使用情况,设定适当的试验参数,包括工作电压、工作频率、工作负荷等。
5.试验过程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记录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电磁辐射水平、接收设备的响应等信息,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价。
6.数据分析与结果评价: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价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电磁兼容性能,包括抗干扰能力、辐射水平等指标。
在具体的试验方法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试验应根据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使用环境和工作特点,选择适当的试验参数,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试验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控制,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保证试验环境的稳定性。
此外,还应注意试验设备的选择和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对试验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燃料电池发动机日益增加的使用需求。
总的来说,燃料电池发动机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是对其工作状态和电磁辐射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手段,其结果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方法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6652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e.png)
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环保、高效、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其整车系统效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有效地测试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的效率,需要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方法,并对其步骤和意义进行详细探讨。
一、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整车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能量输入与输出,来评估整车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该方法主要包括动力源、驱动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和控制策略等方面的测试。
二、实验方法的步骤1. 确定测试工况首先需确定测试的工况,包括静态工况和动态工况。
静态工况下,可以通过实验台模拟整车系统运行的静态工况,例如常规路况行驶、高速公路行驶等;动态工况下,则需要在实际道路上进行测试,例如城市循环行驶、高速公路行驶等。
2. 进行动力性能测试接下来需要对整车系统的动力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加速性能、最高速度、爬坡能力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整车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性能表现。
3. 进行燃料消耗率测试在不同工况下,对整车系统的燃料消耗率进行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整车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能量利用效率。
4. 进行能量管理系统测试通过对整车系统的能量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燃料电池、电池组、电机控制器等,来评估整车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5. 进行控制策略测试最后需要对整车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测试,包括动力分配策略、能量管理策略等,来评估整车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表现。
三、实验方法的意义采用这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方法的意义在于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整车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该方法还能够指导燃料电池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提高整车系统的能效水平。
四、结论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方法是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整车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和严格的实验步骤,可以准确地评价整车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动力电池绝缘检测方法
![动力电池绝缘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49551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1.png)
动力电池绝缘检测方法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动力电池的绝缘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池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对动力电池的绝缘性能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力电池绝缘检测方法。
1. 直流电阻测量法直流电阻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动力电池绝缘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电池的绝缘电阻值来评估电池的绝缘性能。
测量时,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入电阻表的两个测量端口,通过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测量电流值,然后计算得到电池的绝缘电阻值。
2. 交流耐压测试法交流耐压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施加一定的交流电压来检测电池绝缘性能的方法。
测试时,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入交流电源的两个输出端口,通过施加一定的交流电压,观察电池是否发生击穿现象。
如果电池能够承受住施加的交流电压而不发生击穿,则说明电池的绝缘性能良好。
3. 直流耐压测试法直流耐压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来检测电池绝缘性能的方法。
测试时,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入直流电源的两个输出端口,通过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观察电池是否发生击穿现象。
如果电池能够承受住施加的直流电压而不发生击穿,则说明电池的绝缘性能良好。
4. 介质损耗角正切测试法介质损耗角正切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池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来评估电池绝缘性能的方法。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是指电池在交流电场中,介质中损耗的能量与储存的能量之比。
通过测量电池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可以判断电池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
5. 电容测试法电容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容值来评估电池绝缘性能的方法。
测试时,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入电容测试仪的两个端口,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测量电容值。
电容值越大,说明电池的绝缘性能越好。
动力电池的绝缘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流电阻测量法、交流耐压测试法、直流耐压测试法、介质损耗角正切测试法和电容测试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电池的绝缘性能检测。
电动汽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检测方法
![电动汽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c5a9e6d5bbfd0a7956732d.png)
电动汽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检测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由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5月11日批准立项(深市监〔2018〕53号),立项名称为《新能源汽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检测方法》,根据专家组多次讨论将标准名称改为《电动汽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检测方法》。
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北京盛德大业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本标准由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二、立项背景和意义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达到2.7%,比上年提高0.9%,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2018年1月至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9.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7.1%。
而同期,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速分别为-4%和4.3%。
据估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达500万辆。
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市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77914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6359辆、纯电动出租车19703辆、纯电动通勤车2698辆、纯电动物流车37280辆、新能源租赁汽车14484辆、新能源私家车85948辆、纯电动环卫车57辆、其他新能源汽车1385辆。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使用年限的增长,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面临重大考验。
部分消费者因电池续航里程以及售后维修和质保服务的担忧,放弃购买电动汽车;或部分消费者已经因为电池续航不足产生了消费纠纷。
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其中明确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任一1车型在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下称“《目录》”)时,除技术必须满足此前出台的国家标准外,还必须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1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质保”服务。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70dc5a866fb84ae45c8d57.png)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为引导和规范我国电动客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水平,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符合电动客车特点的整车、电池、电机、高压线束等系统的安全条件及测试评价标准体系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6年8月启动了本强标的立项和编制工作。
2、主要工作过程根据有关部门对电动客车安全标准制定工作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组织成立“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系统开展电动客车安全要求标准的制定工作。
(1)GB《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于2016年底完成立项(计划号20160968-Q-339),2016年12月29日在南充电动汽车整车标准工作组会议上组建了标准制定的核心工作组,启动了强标制定工作,并由起草组代表介绍了标准的背景、编制思路、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关系。
(2) 2017年2月-3月,基于已开始执行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工信部装[2016]377号,以下简称《条件》)的工作基础,工作组向电动客车行业主要企业、检测机构等16家单位征求《条件》的实施情况反馈与强制性国标制定建议。
(3) 2017年4月18日,工作组在重庆组织召开标准制定讨论会,会议对《条件》制定情况进行了回顾,对收集到的《条件》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
根据讨论结果,针对共性问题形成了专项征求意见表。
(4) 2017年5月-6月,工作组根据重庆会议讨论结果向行业进行强标制定专项意见征求意见。
(5) 2017年6月6日,在株洲召开工作组会议,会议对专项征求意见期间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研究讨论。
(6)2017年6月-10月,工作组依据意见反馈情况和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标准调整。
(7)2017年10月13日,在天津举行的电动汽车整车工作组第三届第七次工作会议上,对调整版本进行了通报,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草案。
(8)2018年1月16日,在天津召开电池安全标准讨论会议,对电池强标单体过充、电池包或系统热扩散、客车强标热失控等条款进行讨论、协调。
动力电池 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试行
![动力电池 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c57e3cae81c758f5f61f67ea.png)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1、动力电池能量密度(PED)测试方法1.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1.2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能量E(以Wh计);4)重复步骤2)~3)2次,取3次放电能量E的平均值E average 。
5)用衡器测量测试对象的质量M(以kg计,称重时至少包括GB/T 31467.3-2015附录A.1规定的组成部分);6)计算测试对象放电能量密度PED(以Wh/kg计),计算公式如下:/average PED E M2、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最大充电倍率(CR)测试方法2.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2.2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容量Q 0(以Ah计);4)按照企业规定的最快充电方式(该充电方式应不高于GB/T 31484-2015的6.1.1.3使用的充电方式)充电至8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充电时间t(以s计);5)按照步骤1)相同的电流放电至2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放电容量Q 1(以Ah 计),如果Q 1低于0.55Q 0,则终止试验;6)重复步骤4)~5)10次,如果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温度超过企业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则终止试验;7)取步骤6)10次充电时间t的平均值t average ,并计算测试对象最大充电倍率CR(以C计),计算公式如下:2160/averageCR t 3、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测试方法按照GB/T24554-2009第7.4条规定的方法测量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8e42dbab0717fd5360cdc30.png)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试行)1、动力电池能量密度(PED)测试方法1.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1.2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能量E(以Wh计);4)重复步骤2)~3)2次,取3次放电能量E的平均值E average 。
5)用衡器测量测试对象的质量M(以kg计,称重时至少包括GB/T 31467.3-2015附录A.1规定的组成部分);6)计算测试对象放电能量密度PED(以Wh/kg计),计算公式如下:/average PED E M2、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最大充电倍率(CR)测试方法2.1测试对象测试对象为电池系统或电池子系统,且应和GB/T 31467.3-2015的测试对象保持一致。
2.2测试步骤室温(25℃±2℃)环境下,按照如下步骤测试:1)按照企业规定的且不小于I 3(A)的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静置不小于30min;2)按照企业规定的充电方式充电至企业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充电时间不大于8h),静置不小于30min;3)重复步骤1),计量放电容量Q 0(以Ah计);4)按照企业规定的最快充电方式(该充电方式应不高于GB/T 31484-2015的6.1.1.3使用的充电方式)充电至8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充电时间t(以s计);5)按照步骤1)相同的电流放电至20%SOC(SOC值为电池管理系统上报数值),静置30min,计量放电容量Q 1(以Ah 计),如果Q 1低于0.55Q 0,则终止试验;6)重复步骤4)~5)10次,如果测试过程中测试对象温度超过企业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则终止试验;7)取步骤6)10次充电时间t的平均值t average ,并计算测试对象最大充电倍率CR(以C计),计算公式如下:2160/averageCR t 3、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测试方法按照GB/T24554-2009第7.4条规定的方法测量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
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对电池的性能进行准确可靠的测试,是确保电池质量的关键。
一、动力电池的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1.续航里程:续航里程是衡量电池运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试方法可以通过在实际道路条件下驱动电池汽车,以消耗电池能量至电池达到安全极限为止,记录行驶里程并计算。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不同工况,使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例如美国EPA的电动汽车续航工况测试,来评估电池的续航能力。
2.容量:容量是电池储存能量的能力,通常以容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测试方法可以使用恒定电流法,将电池放电至电压达到设定值,同时记录放电的时间来计算电池的容量。
3.充放电效率:充放电效率是电池充放电能量之比,也是电池维持有效能量的能力。
测试方法可以使用交流充放电法,通过测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计算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4.快速充电能力:快速充电能力是指电池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充满电的能力。
测试方法可以使用直流充电法,用一定的电流进行充电,记录充电时间,并计算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
5.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电池经过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性能衰减或失效的次数和循环次数。
测试方法可以使用标准化的循环测试,例如国际电动车技术发展论坛的动力电池循环测试规程,通过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来评估电池的循环寿命。
二、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1.效率:燃料电池的效率是指燃料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测试方法可以
使用恒定负载法,将燃料电池连接到负载电阻上,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
燃料电池的效率。
2.压降:压降是指燃料电池端电压在单位负载电流下的降低量。
测试
方法可以使用恒定电流法,通过将燃料电池连接到负载电阻上,测量电流
和电压变化来计算燃料电池的压降。
3.气体纯度:气体纯度是指进入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气的纯度。
测试
方法可以使用气体分析仪,通过测量燃料和氧气中杂质的浓度来评估气体
纯度。
4.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燃料电池从负载变化时的响应速度。
测试
方法可以使用电压脉冲法,测量燃料电池对负载变化的响应时间。
5.耐久性:耐久性是指燃料电池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测试方法可以使用长期运行法,将燃料电池长时间运行,并记录性能变化
以评估耐久性。
为了确保对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测试前需要对
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程进行测试。
同时,测试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也是评估电池性能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