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组文化实践探讨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农村小学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从班级结构上来说,它是组建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从班级文化上来说,它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更是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这个班级的班风、学风,而且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

因此,加强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顺应当今新课改精神的,它能实现新课改培养目标的新型的班级文化,用良好的班级文化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1)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

这种竞争不仅仅是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单一竞争,还是学校内在要树整体形象的多层面的竞争,也包括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氛围的竞争,这种竞争把文化渗入校园。

(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为谋求发展,本着“让每个学生成材”的教育理念,始终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

以班为单位全面、深入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活动,让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逐步养成。

我校地处皖江铜陵工业示范园开发区地段,是备受关注的学校。

我校外来务工子女增多,其家长工作忙还不稳定,所以学生呈现出问题多,如个人卫生差,自学能力差,行为习惯不好等。

针对其现状我校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打造“书香校园”、建立“班级图书角”、培养“小读者”、评选“小作家”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读书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

还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化班级美化活动,有着较好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为课题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重提班级文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确实是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受到学校的重视,应该视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

和谐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和谐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和谐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王贯峰李清云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

这一崭新理念的提出,顺乎时代潮流,顺应国情民意,必将给中华民族带来繁荣昌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己任,努力实践义不容辞。

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已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但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普遍重视不够。

班级文化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以爱心作为建立和谐班级文化的核心科学管理。

学校要建设成为稳定、团结、公平、有序的校园,建立文明、向上、创造、竞争、宽松、体恤、包容的班级文化必不可少。

因为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处延,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涵。

班级中专业、年龄、素质不同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感受和认同,只有将校园文化融合到班级文化之中,并结合各个班级不同的状况建立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才能使校园呈现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和谐局面。

班级文化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影响到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这种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室环境,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等。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团体意识淡薄,缺少与社会、自然、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对于集体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研究的现状: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讨、交流,发现班级工作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

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班级工作的唯一标准,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

(2)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

班级工作过分的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不去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

初三年级组工作思路

初三年级组工作思路

初三年级组工作思路初三年级是初中阶段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确保初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工作思路。

一、学生管理方面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鼓励班级制定个性化的班训、班歌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特长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成长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4、加强纪律教育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

对违纪学生进行及时、公正的处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二、教学管理方面1、优化教学计划根据中考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加强教学研究定期组织备课组活动,共同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4、组织模拟考试按照中考的模式和要求,定期组织模拟考试。

认真分析考试成绩,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进修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加强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

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家校合作方面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工作安排。

以决策为动力,以均衡为要务,以文化为引领——谈中学的年级管理

以决策为动力,以均衡为要务,以文化为引领——谈中学的年级管理

117教育管理JiaoYuGuanLi教师·TEACHER2018年2月Feb.2018以决策为动力,以均衡为要务,以文化为引领何良俭(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五中学,湖南 郴州 423000)——谈中学的年级管理摘 要:年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发展。

年级管理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年级实际出发,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年级管理务必做到可持续发展,力求学科均衡、班级均衡、特色均衡三个方面均能平衡发展;年级需要制度管理,但更需要文化的支撑,强调以人为本,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文化、目标文化和反思文化。

关键词:决策;班级管理;均衡发展作者简介:何良俭(1972—),男,湖南郴州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课堂教学、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0-18文章编号:1674-120X(2018)05-0117-01一、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强化领导带头作用提升年级领导的站位高度。

一般来说,年级组的管理层由年级分管校长、年级主任、年级副主任组成。

年级领导的站位高度,直接决定了年级的定位。

一般来说,领导带头是做好年级工作的政治保证。

一是年级领导层要从科学决策和实践上带头,首先从理论上要做到科学领导、方向正确。

年级领导对学校决策的领悟程度、对年级情况的熟悉程度都直接决定了对年级决策的科学性,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成功的领导者,因为领导者承担着管理决策的重大责任,它不允许有任何的臆测和失误;二是年级领导层要从实践上带头,年级领导首先要带头做好学校决策的推行、落实,“其身正,不令而行”。

年级管理人员作为学校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落实者,切记“执行力就是生产力”,切忌务虚空谈,更应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起好模范表率作用。

二、增强年级的均衡性,强化可持续发展强化“均衡发展”在年级管理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年级管理中,学科均衡、班级均衡、特色均衡三个方面不可或缺,非常重要。

第一是要坚持学科之间的均衡,整体提升;第二是要坚持班级之间的均衡,全面推进;第三是要坚持特色之间的均衡,各显其能。

学校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

学校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

学校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一、引言本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是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的,旨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活动期间我们参观了博物馆、举办了传统文化展览和进行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本报告将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参观博物馆我们参观了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代文化艺术品。

通过导员的讲解和展品的观赏,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真实地展示了我国悠久的文化传承和灿烂的艺术成就,让我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三、传统文化展览在学校的活动厅里,我们举办了一次传统文化展览。

学校老师和同学们自愿参与展览,展出了自己手工制作的传统文化作品,包括剪纸、中国结、年画等。

展览吸引了很多师生前来观看,大家互相交流,对展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赞赏。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学校还组织了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茶道和传统音乐演奏等。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书法笔画和茶道礼仪,了解了传统音乐的演奏方式和技巧。

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我们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技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好。

五、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受益匪浅。

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倍加珍惜和传承。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相对较少。

因此,建议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开设相关专题课程或组织更多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另外,学校还可以与文化机构、博物馆等合作,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与实地参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参观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参观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参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情况,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应用。

通过参观和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二、调研内容1. 参观传统文化学校我们首先参观了一所专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学校。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该学校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学校内设有中国书法、传统音乐、武术等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学校还通过各种活动和比赛,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走访传统手工艺坊在此次调研中,我们还实地走访了一家传统手工艺坊。

通过和手工艺匠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传统手工艺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 深入当地民间传统文化表演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还深入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观赏了各种传统舞蹈、音乐、戏剧等表演。

通过观摩传统文化表演,我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和提升。

三、调研收获通过本次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参观调研,我们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1.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根,更是我们社会的灵魂。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责任和义务。

2.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能够帮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3.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责任,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四、建议与展望在此次调研中,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课文化内涵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课文化内涵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课文化内涵一、课堂实录师:这是一个伴随着歌声走来的民族,这是一曲在历史长河中悠悠飘来的歌,他们的歌沉淀着几多磨难,留下了馥郁醇香的故事和传说。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畲乡,一起去领略民歌民谣的神韵。

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就是语文综合实践课——《民歌民谣采风》。

师:“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畲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畲族民歌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在采风之前都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哪位同学能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一下?生:畲族只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许多民族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下来,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体现。

师:人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民歌民谣采风》,我们选择了畲族民歌采风,这是因为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聚居地。

大山深处的畲族聚居区山清水秀,这些灵山秀水造就了畲家人优美的唱腔,畲族民歌的“双音”、歌言、小说歌,入选民间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师:本次采风,我们分成三组,下面由三组同学现场展示采风成果,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实践奖、最佳展示奖和最佳热情奖。

生:我们是第一组,采风的地点是宁德市金涵畲族乡,在宁德畲族宫,拜访了畲族歌言传承人雷仙梅,学唱《祖宗颂》。

我们选定的采风小论文题目是《试析畲族民歌与<诗经>的对比》,本次采风活动,让我们了解畲族民歌的特点,感受畲族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情感和给我们的启迪。

下面由我们组的同学对我们的小论文做个陈述。

生:《诗经》的国风和畲族民歌的杂歌等同,《雅》、《颂》和《祖宗颂》、《祭祖歌》相近,但畲族民歌的“小说歌”,以叙事歌的形式,充实了畲族民歌的内容。

“诗言志”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畲族民歌“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情、歌言俗”,从内容上看,畲族民歌的容量比《诗经》大,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更明显。

师:下面请第二组同学给大家展示采风成果。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研活动(3篇)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日益复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校三年级组特此开展了传统文化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堂实践等形式,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1. 深入挖掘三年级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三年级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备课。

首先,针对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梳理,明确传统文化教育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进行讨论,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明确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探讨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故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传统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针对传统文化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理解困难、兴趣不高、课堂纪律差等,提出相应的对策。

3. 课堂实践在研讨的基础上,教师们开始进行课堂实践。

以下为部分实践案例:(1)教学《春节》一课时,教师通过播放春节的习俗视频,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春节的欢乐氛围。

(2)教学《嫦娥奔月》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月亮的图片和嫦娥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教学《咏柳》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柳树的美丽,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进而感受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之美。

高校二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嘉兴学院商学院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嘉兴学院商学院为例

嘉兴学院商学院依 照学校“ 强经管 ” 做 的理念加强 学科 专业建设力度 , “ 使 商科 ” 内涵愈 加 深厚 。 目前学 院 国家特 色专业建设点 2个 , 省重点建设专业 2个 , 省重点 专业 1 。 个 商乃人术 , 人术 的基础 是 诚信 , 商科 高 校 来说 , 诚 实 守 对 “ 信 ” 不是高 尚品德的泛泛之说 , , 而是学生职业操守和职业生 命根本所在。因此 , 院历来 把 “ 学 诚信 立 人” 置之 于人 才培
高校的一个单位 , 明显 的学科 和专 业特 质 , 有着 具有 不同 的
人 才培养方向和 目标 , 这些更具 实体性的教学 和科 研单位在 文 化建 设中具 有 自己的特质和作用 。 高校二级学 院不仅 在人 权 、 财权 、 教学 和科研 管理 等方
园文化建设 内容也应 该是大 学总 体文化建 设 的一 个组成部
21 0 1年 6月 第3 0卷第 6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u a o i n jn o eeo d ct n or l f l gi gC lg E ua o n Heo a l f i
J n 2 1 u .0 1
V I3 o 6 0. O N .
di1 .9 9ji n 10 —7 3 .0 10 .1 o:0 3 6/.s .0 1 8 6 2 1 .6 0 6 s
院文化传统的认 同。
嘉兴学院商学 院具 有悠 久 的办学历 史 , 院的会计 学、 学
财务管理专业 与 9 O多年的校 史同步 , 人力 资源管理 、 市场营
诚信文化是学 院围绕 自 身学科特点 和办学特色 , 学分 科
析行业导 向提 出的 , 是学 院校 园文化 建设 的关 键。北京 、 上

七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之“水滴班”的实践与思考

七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之“水滴班”的实践与思考

七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之“水滴班”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以七年级学生刚踏入初中阶段为契机,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通过创建“水滴班”为抓手,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班级管理模式,从中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形成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七年级学生水滴班一、问题的提出:七年级新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是学习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次转折点。

他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信心满满地想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开始。

在他们刚进入初中的这段时间,或是七年上的整个学期,有部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比较“独”。

他们往往比较在意自己的学习,对同学的事情表现地比较冷漠,对班级的事情表现地也很冷漠,没有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

怎样让七年级新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愿意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二、班级文化建设之“水滴班”的实践(一)树立目标意识,形成班级文化基于七年级新生的特点,针对七年级学生的集体观念的淡薄,依托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争创美丽班集体,从而提高七年级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激励学生自由地、自觉地实现集体的目标。

”有了班级共同的目标,才会有共同进步的动力。

结合七年级新生的军训汇演的不佳表现,我和班级同学一起思考:在初中阶段,我们要成为一个怎样的班集体,我在班集体中应该成为怎样的一员?通过集体商议和讨论,我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共同目标和自我成长目标:我们的班名为“水滴班”,创班理念是要每个学生都要有水滴精神,“小小水滴,大大作用,可穿顽石,可汇大海”,让班级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目标意识,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是班级的主人公。

我们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小水滴,都要以“争做蜜水,不做墨水”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在开学初便拟定了班级的“水滴公约”。

在为期一年的七年级的学生生活中,逐步实施水滴管理的方式,让学生们将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水滴班这一理念深入内心,并将水滴理念付诸行动。

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一、活动简介文化周是学校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本次文化周活动的主题是“多彩校园,浓情文化”,活动时间为十月十一日至十月十五日,为期五天。

活动内容包括文化展览、传统文化体验、演讲比赛等多项项目。

二、活动准备三、活动内容1.文化展览:在活动期间,我们在学校礼堂设立了文化展览区,展示了各种不同文化的艺术品、乐器、服饰等。

参观者可以通过观赏展品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和特点,增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传统文化体验:我们邀请了一些专业的传统文化老师,为学生们开设了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包括书法、剪纸、茶道等。

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之道。

3.演讲比赛:为了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文化自信心,我们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我的文化之旅”的演讲比赛。

参赛选手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主题,通过演讲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对文化的理解。

评委会由学校教师和文化专家组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四、活动效果通过文化周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得到了很多收获。

首先,他们增加了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其次,学生们通过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最后,在演讲比赛中,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此外,文化周活动也对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与文化机构的合作,学校与外界文化资源的互动得到加强,并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文化教育。

活动的成功举办,提高了学校文化氛围的浓度,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经验总结在本次文化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活动筹备工作要提前确保,包括确定活动主题、组织团队以及宣传等。

其次,活动内容要多样化,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最后,需要增强与外界文化机构的合作,借助外界资源,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题研究
3.主要操作措施: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比较法、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并举进行实验研究,同时选择典型课例进行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对比实验。
4.预期成果:
形成文字稿,对“学会学习”中小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认识,并撰写论文或案例,争取发表或获奖。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1.固定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建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协作,充分发
挥小组的作用,教师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精心地编排合理地划分小组,并进一步培养小组长,指导其组织组员有效地合作学习交流。
2.研究小组中成员的分工为小组有效学习带来的影响。
3.进一步研究小组合作学校中,及时、有效的评价的重要性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产生的效果。
(2010-2011第二学期)
申报人
三、四年级组
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科
语文
任教年级
三、四
课题名称:“学会学习”中小组文化建设的探讨与研究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的学习。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使之不流于形式,而使学生在其中不仅学会交往、合作、竞争、协调,而且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格素养和多方面素养。而现状是我们的课堂中很多时候是个别强势学生的展示舞台,而相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不愿意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就能让那些强势学生带动弱势学生一起去思考,同时在交流中也能让学生在这种小组互动中习得知识和提升能力。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剑河县城关二小课题组我们课题组承担的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该课题于2010年7月30日被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为省级课题。

该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

2010年9月,课题组正式启动“班级文化建设实验研究”。

启动一年以后,课题组感到该课题的研究范围符合我校实际,确定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使得本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核心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一、研究缘起剑河县城关二小,建于1976年,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办学历史长,文化积淀深厚。

由于是一所简易老学校,经历了由搬迁和改革变为重点小学的过程。

加之,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扩建和经济开发,骤然云集了倒迁户、民工和个体工商户,使得近几年学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规模扩大。

但生源质量不高,家长受教育年限偏低,大多没有辅导能力,对子女受教育的认识肤浅,普遍认为孩子的考试成绩就是孩子的学习质量,也是学校的教育质量。

学校部分班主任班级育人理念守旧,班务工作管理水平不高。

针对这一事实,学校行政重心下移,从调查研究着手: 1、农民工子女习惯差,道德教育缺失从我校农民工子女占总人数1/3以上,就学情况来看,存在三种形态:父母在城市务工,子女留在家乡上学,一般由年迈的老人抚养,成为“留守儿童”;由父亲或母亲抚养,成为“单亲儿童”;有的随父母进城上学,称为“流动儿童”。

这些农民工子女介入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他们无法短时间内适应城里的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监护,往往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

加之隔代抚养,老年人普遍存在重吃穿、重身体、轻心理、轻性情,他们观念和教育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这些孩子一般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部分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四年级暑期社会实践

四年级暑期社会实践

一、活动背景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校四年级组组织开展了“探寻家乡历史,传承文化根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3.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团队协作精神;4.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1. 调查家乡历史文化遗产:学生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迹、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2. 采访当地居民:学生们分组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收集珍贵的历史资料。

3. 举办展览活动:将收集到的历史文化遗产、采访资料等进行整理,举办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历史。

4. 编写家乡历史文化手册:学生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编写家乡历史文化手册,向更多的人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活动前,各小组进行分组,明确分工,制定活动计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实地考察阶段:学生们分组前往古迹、遗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3. 采访阶段:学生们分组采访当地居民,收集家乡的历史资料。

4. 展览活动阶段:各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举办展览活动,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

5. 编写手册阶段:学生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编写家乡历史文化手册。

五、活动成果1. 实地考察: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了文化自信。

2. 采访:学生们通过采访当地居民,收集到珍贵的历史资料,为家乡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展览活动:展览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4. 家乡历史文化手册:手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宣传家乡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载体。

六、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寻访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寻访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寻访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地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规划、开展情况,以及项目的特色和影响。

通过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社会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文化社会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此外,调研还有助于了解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参考,提升项目的效益和影响。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对文化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1. 实地走访:以观察者的身份实地考察了多个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运营模式。

2.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问卷调查,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参与者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和信息。

3. 深度访谈:与多位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负责人、志愿者和参与者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项目的理解和看法,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和素材。

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采用,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情况和特点,为后续分析和总结提供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和观点:1. 项目规划与运营大部分文化社会实践项目都有明确的规划,包括项目目标、内容、负责人及组织,运营模式等。

项目运营灵活多样,有的由社会组织或学校组织管理,有的由志愿者发起和组织。

其中,由社会组织或学校组织管理的项目与社区、学校等相关机构有紧密合作,更容易得到资源与支持。

2. 项目特色和影响文化社会实践项目的特色较为突出,有的注重青少年成长、有的关注社区建设、有的强调传统文化传承。

因着力点不同,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些项目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通过参与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一些项目致力于社区建设,通过文化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促进社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有一些项目专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吸引了一大批人群的关注和参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级部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级部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级部文化建设实践思考作者:聂国华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6期[摘要]以级部为单位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本文以我级部开展文化建设为例,试图回答级部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级部文化[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54-01《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

年级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抓好级部文化建设,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

级部文化建设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促进。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积极稳步地推进课程改革,以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建设校园文化,是每位学校管理者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我们年级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以级部文化建设促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级部文化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管理的根本是教师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新课程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

年级应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平台。

(一)建立年级教研新机制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研活动落实在科组。

这种模式有几个局限:首先,我市绝大多数学校是以级组办公,科组教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二,教育与教学容易脱节;第三,对学生的共同培养,学科之间容易脱节。

因此,我们把教育教学的重心下移到级部,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级本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研究制度。

具体做法是定时、定点、定人、定中心,形成“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教研模式。

定时:每周五第八节课。

定点:年级办公室。

定人: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主讲,新老交替。

定中心:发言教师确立一个发言中心,确立一个级本与课改相结合的话题。

长期以来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1.青年教师的成长最明显。

浅谈年级组管理的三个支撑点

浅谈年级组管理的三个支撑点

浅谈年级组管理的三个支撑点作者:陈作林来源:《学园》2012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年级组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班级的一种主要形式。

为了使决策更科学,目标更切实,管理更到位,责任更具体,就需要学校抓好年级管理。

这就要做好年级组管理的三个支撑点:年级长能力管理——协调各种关系的纽带;制度管理——教学计划的保障;文化管理——管理品味的提升。

【关键词】年级组管理能力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72-02近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地扩大,各项教育改革的展开,过去那种只靠学校领导来管理教育教学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办学形势。

于是,年级组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班级的一种主要形式。

一年级长能力管理——协调各种关系的纽带年级组是学校综合管理的前沿阵地,它是在学校的宏观管理规章制度下相对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决策管理本年级的班级、教师和学生,管理本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教师教学工作、学生的全面工作(学习、纪律、生活、卫生、思想品德等)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此,年级长不仅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者,还是学校年级横向管理的重要决策者、管理者。

1.执行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第一,领会计划。

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汇报情况,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引领教师按时完成计划。

第二,落实计划。

协助学校各部门落实教学常规工作计划,并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馈实际情况。

第三,确保工作计划完成的质量。

2.协调好各种关系年级长作为各种关系的纽带,就要协调好与所在年级各岗位教师的关系;协调好与学校各行政部门的关系;协调好年级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协调好所在年级各岗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组织好年级的各种活动第一,制订方案。

抓住年级内的主要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各种年级活动计划或方案,目标要清晰,可操作性要强。

第二,落实措施。

积极执行推进方案的具体措施,能克服执行中遇到的困难或障碍,确保方案有步骤、有层次地完成。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目文化类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目文化类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目文化类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民族的传统、历史和精神。

而史前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部分,更是对其历史、地域、生活等方面的展现。

然而,近年来,史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原因,史前文化的保存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了解史前文化的现状,探讨史前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史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通过制作调查问卷,对史前文化保存单位进行了调研,我们主要了解了他们对史前文化的认识、目前面临的困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情况。

同时,我们也前往史前文化保存的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古文化遗址的保存情况,以及对史前文化的传承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1. 古文化遗址的保存状况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一些古文化遗址由于当地环境恶劣,保护措施薄弱等原因,使得其保存情况堪忧。

例如,有些古文化遗址面临着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以保证古文化遗址的长久保存。

2. 史前文化传承情况史前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进行史前文化传承工作时存在一些困难。

例如,由于群众对史前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同时也造成了人才的匮乏。

因此,对于史前文化的传承工作,我们需要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文化认知,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史前文化传承工作的人才培养。

3. 对史前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期望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史前文化保存单位对于未来发展的期望。

他们希望政府加大对史前文化保护单位的经济支持,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史前文化传承工作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加强对于史前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对策建议1. 加大经济投入针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保存不足的情况,我们建议加大对古文化遗址的保护经济投入,加强对古文化遗址的环境治理,并且加强对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

企业班组文化

企业班组文化

企业班组文化一、前言企业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战略目标在基层的具象表现,也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抓手。

本文将探讨企业班组文化的建设与实践,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企业班组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企业班组文化是班组成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工作习惯。

它具有导向性、约束性、凝聚力和激励性等特征,能够引导班组成员积极向上,推动企业高效运转。

优秀的班组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动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班组文化的建设与实践1. 明确班组使命与愿景班组使命与愿景是班组文化的核心。

一个明确的使命与愿景,能够使班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从而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制定班组使命与愿景时,应充分考虑班组的职责、特点及成员的期望,确保其既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又能激发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营造良好的班组氛围良好的班组氛围是班组文化的重要体现。

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班组氛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因此,应注重加强班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

同时,要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心理需求,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员工感受到班组的温暖与关怀。

3. 建立完善的班组制度体系班组制度体系是班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班组成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班组制度时,应充分考虑班组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诉求,确保制度合理、可行。

同时,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4. 培育优秀的班组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班组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培育优秀的班组人才队伍,是推动班组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应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晋升通道,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组文化实践探讨
概要:“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塑造以“礼”为主线的级组文化,
以礼规行,以礼养德,以礼育人。

在实施过程中,将生硬的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华传统文化“礼”融合起来制定学生学“礼”内容,评选级组的行礼标兵,并推行全级性的“知礼、行礼”积分表,以此促进学生对“礼”的内化。

以“礼”育人的级组文化不仅提升了学生文化底蕴,精神家园也培养了学生道德品质,进而实现以礼育人。

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学生道
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往往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比较生硬,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礼”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也是金道中学
校训“志,智,礼”中的关键词,用“礼”将生硬的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并把“礼”的理念深入浅出的反映在学生日常的行为和生活中,活化德育教育的实施方式,践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到的文化育人。

“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文化底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确立以“礼”育人的级组文化,将“礼”育作为渗透级组德育工作理念的载体,依靠文化的润泽,催生德育工作的活力。

一、以“礼”育人的级组文化实施途径
确立以礼育人的级组文化之后,全级师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以“礼”育
人德育理念渗透到级组日常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通过生成学“礼”内容、“礼”育内容渗透、行“礼”实践、行“礼”评价、家校社携手等途径实施。

1.日常行为规范提炼成学生学“礼”内容
教育以德为先,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
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往往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比较生硬,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

将生硬的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华文化“礼”融合起来,根据我校各年级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内容制定学生学“礼”内容给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注入了活力,活化了日常行为规范。

2.以影像、话剧等形式渗透“礼”育
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不稳定期,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往往停留在表象,他
们对影音、图片等形象材料的感兴趣程度明显超过文字材料,结合“八礼”的具体
内容,按照不同的场景拍成微电影向学生渗透“礼”育内容和具体要求,下一步计划拍摄微电影《身边的无“礼”》,近一步强化学生对“礼”育的理解和对“礼”育的内化。

3.利用班(级)会、行“礼”教育活动、“礼”行级刊等途径强化“礼”育内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要发挥以“礼”育人
的最大效能,首先要强化学生对“礼”育内容的掌握。

在新生入学的学前教育,向学生介绍以“礼”育人的级组文化以及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将生硬的日常行
为规范与中华传统文化“礼”融合起来制定学生学“礼”内容印制给学生,并通过每月一期的“礼”行级刊,每学年开学前的行“礼”教育活动等活动强化“礼”育内容。

4.级组宣传栏、课室布置名言警句和礼行图例,焕发“礼”育活力
级组宣传栏、课室布置名言警句和礼行图例,构建“礼”育的文化氛围,有意
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时时刻刻提醒同学们“礼”的重要性,增强“礼”的存在感,焕发“礼”育的活力。

5.推行全级学生的“知礼、行礼”积分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推行“知礼、行礼”积分表之前,根据学“礼”的具体内容和道德品质培养导向制定积分细则并印发给学生。

“知礼、行礼”积分表是对学生“知礼、行礼”的量化评价,让同学们根据积分表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礼”方式,同时积分的高低也能激发同学之间互相监督,逐步把“礼”内化成个人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自主。

6.评选行礼标兵,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每月根据积分表的积分高低和在“知礼、行礼”的过程中的表现评选“行礼
标兵”,给获得“行礼标兵”称号的学生并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并把他们的相片在级组公告栏里面张贴出来,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7.家校社携手,共促“礼”育
“礼”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利用家长会、家委会等家校交流的机会渗透级组的“礼”育内容,向家长代表们阐述级组以“礼”育人构建思路以及具体的教育内容,争取家长们的认同,并和家委们共同研讨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礼”育的途径。

同时我们还携手社区,把级组的
“礼”育文化与社区文化相融合,推进“礼”育进社区,共促以“礼”育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结语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塑造以“礼”为主线的级组文化,以礼规行,以礼养德,以礼育人。

在实施过程中,将生硬的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华传统文化“礼”融合起来制定学生学“礼”内容,评选级组的行礼标兵,并推行全级性的“知礼、行礼”积分表,以此促进学生对“礼”的内化。

以“礼”育人的级组文化不仅提升了学生文化底蕴,精神家园也培养了学生道德品质,进而实现以礼育人。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它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礼”育人就需要家校社携手推进“礼”育,共促以“礼”育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以“礼”育人的文化育人方式,是学校育人格局的灵活体现,给德育教育的实施注入了活力,活化了德育理念的渗透形式。

当然,级组文化的成熟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去完善,同时级组文化不应局限于面向学生,还应面向级组的老师,这将是我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8.
[2]张志军.年级文化催生年级管理活力[J].基础教育参考,2016.
[3]刘堂利.新课改下年级管理工作初探[J].基础教育管理,2014.
[4]王傳强.浅谈怎样构建和谐班级文化[N].发展导报,2018.
[5]王建华.普通高中阶段起始年级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
[6]巫山.“一体四层二化”主体德育体系下的年级文化建设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