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营养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人体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制定一份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实验目的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营养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并能够评估和监测其效果。
二、实验内容1. 营养评估实验: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运用营养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包括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体质指数、分析血液生化指标等。
2. 营养干预实验:学生将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包括制定饮食计划、推荐适当的营养补充剂、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等。
3. 营养监测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营养监测,包括测量患者的体重、记录饮食摄入量、分析尿液和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等。
通过监测的结果,学生可以评估干预方案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室模拟: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患者的情况,进行营养评估、制定干预方案和监测效果等操作。
模拟实验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2. 病房实习:学生将在医院的病房中进行实习,亲身参与患者的营养评估和干预工作。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干预。
3. 病例分析:学生将通过分析真实的病例,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方案的制定。
通过病例分析,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四、实验评估实验评估是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评估内容包括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对患者情况的分析和干预方案的制定等。
评估形式可以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小组讨论等。
五、实验教学的意义临床营养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临床营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临床营养学主要研究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并根据病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及疾病的病理特点将营养学知识用于治疗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的科学。
通过本大钢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不仅要解决营养性疾病的,同时还要解决其他各系统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问题,提高全方位的治疗、护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患病人群的合理营养及其护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人民营养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增进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临床营养学的最新国内外进展。
(三)课程教学改革临床营养学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自学、考核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
通过课堂具体病例的讨论,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的。
通过某些章节的自学及根据临床病例进行食谱编制考核,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营养学基础8学时第一节能量 0.5学时知识点:营养素分类;DRIs四项指标;能量系数;能量消耗途径。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 1110128612.课程中文名称:临床营养学3.课程总学时数: 274.课程学分数: 1.55.授课对象:护理本科专业6.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为护理本科专业必修课,是护理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临床营养学是营养学的重要组成成份,是运用营养学知识来治疗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的科学。
营养治疗在临床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合理平衡的营养,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营养日益倍受重视。
掌握和运用营养学知识对所有医学生都是必要的,更是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整体护理所必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通过《临床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不同人群的营养和膳食需求、食品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医院膳食的种类和制备、熟悉各类常见疾病的膳食治疗,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护理工作实践,有效地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选取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内容为教学重点,选取针对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编撰的教材。
三、学时分配四、课程内容第一章营养学基础【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 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2. 掌握人体热能需要量及简易计算方法。
3. 掌握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C 的主要生理功能。
4. 掌握钙、磷、铁、碘、锌、铜的主要生理功能。
5. 熟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的主要表现。
6.了解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7.掌握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生理功能。
8.熟悉水的生理功能和常见的水的种类。
9.掌握膳食纤维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Nutrition总学时:38讲授学时:26实验学时:12学分:2.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医院感染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营养学是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在临床医学的实际应用。
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熟悉健康人群的营养及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临床营养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熟悉不同系统疾病的营养需求、防治及膳食治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疾病提出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营养学基础(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营养学基础”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和能量的来源与参考摄入量,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和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教学要求:识记:(1)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的概念、分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2)能量的应用单位,换算关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3 )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
(4)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概念。
(5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6)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7)水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8 )矿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9)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10 )水的种类和需要量。
(11)膳食纤维的概念,种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理解:(1)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的营养学意义。
(2 )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3 )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4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5 )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营养学意义。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
饮食对于个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探讨,以及课程的设计和评估,以满足学生对于临床营养学知识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简介与基本概念- 临床营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营养需求与营养不足的影响- 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2. 营养评估与监测- 体质指数(BMI)的计算与评估- 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与解读- 饮食调查的方法与分析3. 营养与疾病-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营养与糖尿病的关系- 营养与肿瘤的关系- 营养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4. 营养支持治疗- 人工营养的原理和方法- 营养支持治疗在不同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 营养不良与康复的关系5. 营养与特殊人群- 儿童与青少年营养需求- 孕产妇与哺乳期妇女营养管理- 老年人营养与健康三、教学目标1. 知识层面- 理解临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见疾病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了解营养评估和监测的方法2. 技能层面- 能够进行体质指数的计算和解读-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饮食调查- 能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情感层面- 培养对于个体营养需求的关注和重视- 提高对于营养和健康的责任感- 培养同理心,关注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四、课程设计1.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传达知识和技能-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思考和交流- 实践: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2. 课程安排- 基础理论:第一周至第三周,讲授临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疾病与营养:第四周至第六周,讲授营养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营养支持治疗:第七周至第九周,讲授人工营养和支持治疗的方法- 营养与特殊人群:第十周至第十二周,讲授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课程总结:第十三周,总结与复习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课程中的合作表现- 学习态度: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2. 作业评估- 营养评估报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的营养评估报告的质量和独立性- 疾病营养方案:学生针对某一疾病设计的营养干预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营养支持案例分析:学生对于营养支持治疗案例分析的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结语通过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规划,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评估的确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临床营养学知识的需求。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设计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一门科学,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掌握医院的基本饮食,常用的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应用范围,饮食治疗原则,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
《临床营养学》课程主要介绍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医院营养膳食和饮食治疗等内容。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能应用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配合医嘱和病人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营养实施指南,配制简单的膳食,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且能面向社区所有的服务对象,为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延年益寿,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包括: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
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达到思想教育目标:包括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一门科学,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掌握医院的基本饮食,常用的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应用范围,饮食治疗原则,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
《临床营养学》课程主要介绍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医院营养膳食和饮食治疗等内容。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能应用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配合医嘱和病人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营养实施指南,配制简单的膳食,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且能面向社区所有的服务对象,为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延年益寿,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包括: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
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达到思想教育目标:包括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第一篇: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701113)一、课程说明课程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周学时2,学分2,第四学期开课。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本科专业限选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临床营养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熟悉其研究内容和应用方法。
(2)掌握基础营养、食物的营养价值、公共营养、妇幼及老人营养、临床疾病营养。
(3)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评价机体营养状况;结合临床病例制定营养处方,预防保健治疗临床疾病。
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1---4节(营养素概论)2学时第一章5—8节(营养素概论)2学时第二章1—4节(健康人群的营养)2学时第二章5—7节(健康人群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节(医院膳食)2学时第三章第2节(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3节(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6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7节(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9节(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4学时第三章第10节(烧伤患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1节(肿瘤患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2节(儿科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3节(孕、产妇和乳母的营养)2学时实践教学营养状况的评定2学时一日食谱计算及评价2学时常见疾病营养处方的制定2学时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临床营养学》张爱珍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参考书目:(1)郭红卫主编《医学营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2)高言诚主编《营养学》,北京体院出版社,1991年2月5、课程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临床营养的主要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膳食指导。
难点是将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临床各疾病的营养代谢障碍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相适应的临床营养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供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学分数:2 周学时:2 课程性质:护理专业本科生A类选修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一1.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
2.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
3.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2.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
3.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
2.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3.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基本内容:包括课堂教育及实习两部分:课堂教育部分: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平衡膳食、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调查与咨询、医院基本膳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膳食与试验膳食、食疗与药膳、保健食品与绿色食品、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治疗、循环系统疾病营养治疗、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泌尿系统疾病营养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营养治疗、感染性疾病营养治疗、妇产科疾病营养治疗、儿科疾病营养治疗、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肿瘤患者的营养。
实习部分:膳食调查、食谱制定、匀浆膳的配制、糖尿病病人的食谱设计与评价等。
(参考性)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案例讨论与讲课相1结合。
教学内容:1、营养学基础: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平衡膳食、特殊人群的营养等。
2、临床营养学总论:营养调查与咨询、医院基本膳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膳食与试验膳食、食疗与药膳、保健食品与绿色食品等。
3、临床营养学各论: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等。
4、实习:膳食调查、食谱制定、匀浆膳的配制、糖尿病病人的食谱设计与评价等。
教学用书:焦广宇、蒋卓勤主编,《临床营养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临床营养学》教学时数分配学时顺序内容理论实践合计 1 营养素 6 6 2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2 2 3 平衡膳食 2 2 4 特殊人群的营养 3 3 5 营养调查与咨询 1 2 3 6 医院基本膳食 1 1 7 肠内营养 1.5 2 3.5 8 肠外营养 1.5 1.5 9 治疗膳食与试验膳食 0.5 0.5 10 食疗与药膳自学 11 保健食品与绿色食品自学 12 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治疗 2 2 13 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治疗自学 14 循环系统疾病营养治疗 1 1 15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 4 2 6216 泌尿系统疾病营养治疗 0.5 0.5 17 血液系统疾病营养治疗 1 1 18 感染性疾病营养治疗自学 19 妇产科疾病营养治疗自学 20 儿科疾病营养治疗自学21 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 2 2 22 肿瘤患者的营养 1 1合计 36 6 30《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第一篇:营养学基础【目的要求】了解:基本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内容】1、概述:基本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膳食、食物、营养、营养素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何关系,2、何谓DRIs,有何意义,第一章、营养素第一节、蛋白质【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氨基酸和必须氨基酸;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熟悉:氮平衡;蛋白质缺乏的营养治疗原则。
3了解:血液中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氨基酸代谢;蛋白质的含量、消化率、利用率。
蛋白质过量。
蛋白质缺乏的原因、蛋白质缺乏的临床表现。
【内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血液中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氨基酸代谢;氮平衡。
3、氨基酸和必须氨基酸;4、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含量、消化率、利用率。
5、缺乏与过量:蛋白质缺乏的原因、蛋白质缺乏的临床表现、蛋白质缺乏的营养治疗原则、蛋白质过量。
6、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蛋白质有哪些生理功能,2、何谓氮平衡,各类氮平衡分别常见于哪些人群,3、何谓必须氨基酸,人类必须氨基酸有哪几种,4、何谓蛋白质互补作用,有何实际意义,5、蛋白质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有哪些,第二节、脂类【目的要求】掌握:脂类的生理功能;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熟悉:缺乏与过量;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代谢;【内容】1、脂类:生理功能;2、脂类的消化、吸收、代谢;3、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44、缺乏与过量;5、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脂类有何重要生理功能,为何说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2、膳食中脂类的供给量应如何控制,如摄食过多会引起哪些后果,3、何谓必需脂肪酸,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有哪些,有何主要生理功能,第三节碳水化合物【目的要求】掌握:碳水合化物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碳水合化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熟悉:碳水合化物的缺乏与过量;膳食纤维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了解:碳水合化物的消化、吸收、代谢;【内容】1、碳水合化物的生理功能;2、碳水合化物的消化、吸收、代谢;3、膳食纤维:概念、生理功能、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4、碳水合化物的缺乏与过量;5、碳水合化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碳水化物是供给人体能量的最主要和最经济的来源,2、碳水化物有何生理功能,3、简述碳水化物的节氮作用和抗生酮作用。
4、何谓乳糖不耐受,如何防治,5、什么是血糖指数,有何意义,56、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来源与供给量是什么,7、碳水合化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有哪些,第四节能量【目的要求】掌握:人体的能量消耗;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熟悉:缺乏与过量;了解:能量消耗调查;通过膳食调查和体重变化计算能量平衡。
【内容】1、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能量消耗;体力活动能量消耗;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能量消耗。
2、人体能量需要的确定:能量消耗调查;通过膳食调查和体重变化计算能量平衡。
3、缺乏与过量;4、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人体能量消耗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各有何特点,2、何谓能量平衡,它对机体有何重要意义,3、能量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有哪些,第五节矿物质【目的要求】掌握:钙、磷、铁、锌的营养学意义和食物来源;熟悉:钙、磷、铁、锌的缺乏与过量。
了解:矿物质的概述。
钙、磷、钾、钠、氯、镁、铁、锌、铬、铜、硒、碘、氟的体内分布及状态、吸收与代谢;钾、钠、氯、镁、铬、铜、硒、碘、氟的缺乏与过量和食物来源。
6【内容】1、矿物质的概述;2、钙: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3、磷: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4、钾: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5、钠: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6、氯: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7、镁: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8、铁: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9、锌: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0、铬: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1、铜: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2、硒: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3、碘: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4、氟:体内分布及状态;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教学方式】7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我国人群中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有哪些,2、幼儿、儿童常见的矿物质缺乏病有哪些,3、影响人体对钙、锌、铁吸收的因素有哪些,4、钙、铁在人体内主要有哪些生理功能,缺钙、铁对人体有何影响,5、食物中的铁可分为哪几类,机体对他们的吸收利用有何差别, 6、钙、磷、铁、锌的食物来源有哪些,第六节维生素【目的要求】掌握: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食物来源。
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食物来源熟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供给量。
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食物来源。
了解: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概述、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K的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烟酸的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的的概述、吸收与代谢。
【内容】1、维生素的概述;2、维生素A: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3、维生素D: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4、维生素E: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5、维生素K: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6、维生素B1: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7、维生素B2: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8、烟酸: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9、维生素B6: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0、维生素B12: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8源。
11、叶酸: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2、维生素C:概述、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与过量;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有哪些,2、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缺乏可导致哪些疾病, 3、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4、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5、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可导致哪些疾病, 6、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食物来源有哪些,第七节水【目的要求】熟悉:水的生理功能;水的缺乏与过量;了解:水的体内分布;水的吸收与代谢;水的供给量。
【内容】1、水的概述;2、水的体内分布;3、水的吸收与代谢;4、水的生理功能;5、水的缺乏与过量;6、水的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