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四年级新人教四上一单元)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年级(上)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的,再算括号外⾯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法⼀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画、(画线,哪⼀步先算,就在哪⼀步的下⾯画⼀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后⼤依次算;每算⼀步都检验,⼜对⼜快喜⼼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看”。
“看”,就是先看⼀看题⽬⾥有⼏个什么数。
会有⼏种运算符号;再看⼀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括号;④是⼀道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道带有中括号的⼩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
(⼆)“定”。
“定”,就是对题⽬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画线标序的⽅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②②└──────┘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三、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部分内容。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过三步式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本单元出现的四步主要有小括号、中括号及括号内有两级运算的式题,以进一步巩固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运算,若元括号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为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编排了一定数量的文字题,在文字题教学时要着重说明解题的分析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由文字题动式题的演变过程。
本单元的应用题都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演变成的“有几倍求和或差”的应用题,发展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
教材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应当由数字、图形(线段图)关键词(字),算式统一起来进行分析。
即由式题动文字题动应用题,或应用题动文字题身式题的演变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掌握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
3.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相关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并验算,以及能用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难点: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
教学疑点:求间隔数问题(两端两边的植树问题)1.四则混合运算(1)四则计算的混合式题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步计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
悔,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
(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某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某4÷18+35(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一、单元主要内容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教材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的《四则运算》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进行学习,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
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课件
②
=200-20×7
200-140=60(个) =200-140
=60(个)
答:还剩下60个。 答:还剩下60个。
我能行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并划线标出来,再计算。
50+ 75×4 -90
②
①
③
=50+300-90
=350-90
=260
比一比,哪种算法更简捷
比较这两种算法又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感受。
当堂检测
2、狮子今年28岁,今年大象的岁数比狮
子的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
28×3-25-28 =84-25-28 =59-28 =31(岁) 答:大象比狮子大31岁。
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运算? 2.在计算没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 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1)360÷40+13×8
① ③②
=9+13×8
=9+104
=113
(2)360÷40+13×8
①
①
=9+104
=113
课堂活动:
1.请同学们先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并标出 来,再计算。
100×4-900÷15
=400-60 =340
280-280÷14+44
=280-20+44 =260+44 =304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
课堂探索
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女生做了60个, 男生做了80个。
课堂探索
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一天做了20个, 做7天。
课堂探索 1 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例4书本P10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270位,如果 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比上午多派 几名保洁员? 270÷ 30 = 9(名) 180÷ 30 = 6(名) 9 - 6 = 3(名) 270 - 180 = 90(名) 90÷ 30 = 3(名)
怎样列成一个算式呢?
270÷ 30-180÷ 30
上午所需要的保洁员: 180÷ 30 = 6(名) 多派的保洁员: 9 - 6 = 3(名)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 180位,下午270位,如 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 保洁员,下午比上午多 怎样列式计算呢? 派几名保洁员?
下午比上午多的游人数: 270 - 180 = 90(名) 多的游人数所需要的保洁员: 90÷ 30 = 3(名)
(270-180)÷ 30
270÷ 30 - 180÷ 30 =9-6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 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 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70-180)÷ 30 = 90÷ 30 =3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 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 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 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 运算的顺序。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 下午270位,如果每30位游
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怎样列式计算呢? 下午所需要的保洁员: 270÷ 30 = 9(名)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妈妈用 300 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 她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
300 - (254 +
6)
= 300 - 260
=: 40 (元) 答 还剩 40 元。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导学教案(共5课时)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导学教案(共5课时)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三、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四、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教案
第一单元第4课时: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吕晓金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李文会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添加括号能够带来运算顺序的改变,掌握带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本课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感受添加括号能够带来运算顺序的改变,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然后通过具体的“调整运算顺序以适应实际问题”的活动,感受到中括号产生的必要,从中体会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生经历学习和总结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的探究过程,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二、学习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添加括号带来的运算顺序的变化,知道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2.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添加括号调整运算顺序的过程,在对比不同资源的计算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出示故事情境导语:计算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当我们需要计算来解决问题时,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极大的方便.但是最近聪聪在学习的过程中计算器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视频】2.提出问题:为什么计算的结果不同呢?请你想一想,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呢?3.组织研讨预设:按照混合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乘法。
再算加法,所以手机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回顾A 、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 ,再算 ,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
B 、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a+b)×c=a ×c+b ×cC 、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
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D 、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 a×b÷c=a÷c×b, a÷b×c=a×c÷b,)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12.06+5.07+2.94 30.34+9.76-10.34 83×3÷83×325×7×4 34÷4÷1.7 1.25÷32×0.8102×7.3÷5.1 1773+174-773 195-137-95,二 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章_大数的认识》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6)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章大数的认识》2016年单元测试卷(6)一、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0分)1. 把下表填写完整。
2. 10个一万是________,10个十万是________,10个一百万是________,10个一千万是________.3. 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__,自然数的个数是________的。
4. 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七位是________位,计数单位是________,它左边的一位是________位,它右边的一位是________位。
5. 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图1: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图2:写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6. 30060005000读作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位数,6在________位上,表示6个________.7. 由9个亿、8个千万和6个万组成的数是________,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是________.8. 52□999≈52万,方框里面可以填________.9□6405330≈10亿,方框里面可以填________.9.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005万750007006万7050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用计算器计算“35×28”时,按ON/C打开计算器,先输入________,然后输入________,接着输入________,最后输入________,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________.二、我会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每题1分)下面各数中,最小的数是()A.408065B.408056C.400856下面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A.500600B.5060000C.500600019□789≈19万,方框里最大可填()A.5B.4C.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计数单位B.4936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49C.604000是由6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7040600读作()A.七百零四零六百B.七百零四万零六百C.七百零四万六百一个数的千万位上的数是3,百位上的数是2,其他各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A.32000000B.300200C.30000200三、判断对错,我能行.(对的打“√”、错的打“×”)(4分,每题1分)85003000读作八千五百万三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总 课时 2016 年 月 日
课题
有关0运算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
目的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
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4、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
重点
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
“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
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
复备: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
三、达标测评:
1、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复备: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总 课时 2016 年 月 日
课题
一、二级混合运算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
新授学Βιβλιοθήκη 水平识记理解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
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教学
重点
四则运算顺序
教学
难点
挂图
教具实验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合作
一、复习24点游戏,引入新课。
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
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游人需几名?90位游人呢?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总 课时 2016 年 月 日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
目的
1.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
重点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多媒体出示例3的挂图(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3)师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购买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最后求什么?(4)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5)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点
级运算由高到低
教学
难点
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教具实验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合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媒体演示复习题
15×8÷6 29+34-21 72÷8×6 64-56+58 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复备:
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一)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
谈谈收获和体会。
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具实验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合作
一、 导入
1、出示卡片:150+90= 43-0= 52-25=0 +50 =
0×135= 0÷12=
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如果要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我们以前学习的含有0的减法只说了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但如果是0减任何数还得任何数吗?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
练习一第6、7题。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总 课时 2016 年 月 日
课题
混合运算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
目的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教学
难点
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具实验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合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
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