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舟过安仁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舟过安仁》PPT课件
小孩为何要撑伞?杨万里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眼前浮现出战帆的高
大形象。他不禁微笑起来,猜出了答案:原来两个小孩撑伞不是为了
遮雨,而是想借助风力使船前进呀!他灵感顿生,提笔写下:“ 一
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
使风。”
•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天高云淡。一对小孩,坐在 一叶小舟上。他们俩在互相争辩着今天要去干什么。你一 言,我一语,十分激烈。
立刻来了兴趣,便催促艄公快些行船。
•
•
不一会儿,追上了那叶渔船,杨万里发现两个小孩并没有在撑
船,竹竿和船桨都收到船尾,但船只却缓缓地移动。再仔细看,小孩
的手上还撑着一把伞,他们拿着伞转来转去,摆弄得还很投入呢。
•
•
这时,杨万里朝天上望了望,本以为要下大雨了,没想到天空
仍是万里无云。他的心中打了一个大问号:既然是个大晴天,那两个
从中,体会到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对儿童玩 耍中透露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也看出诗人的童 心未泯。
小练笔: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改写 成一篇短文。
• 《舟过安仁》改写
•
在阳光明媚一天,杨万里行船经过安仁。周围的群山连绵起伏,
湖水波光粼粼,湖旁的花草树木都倒映在水里,杨万里正陶醉其中。
突然,一叶渔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远远望见两个小孩坐在里面。他
(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 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说一说这首词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 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 生活之趣。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 往。)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作者杨万里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
《舟过安仁》作者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
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
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生平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张浚重新起用,杨万里被荐为临安教授,以父丧未能赴任。
服丧期满,改知隆兴府奉新(今属江西)县。
在任时禁吏胥贪赃,甚得民心。
乾道六年(1170),上《千虑策》三十道,陈述关于”君道”、”国势”、"治原”、”人才”、"刑法”、”民政"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受到宰相陈俊卿、虞允文的重视,征召为国子博士。
次年,侍讲张□(张浚之子)因反对任命外戚张说而谪守袁州,杨万里抗疏挽留,又致书虞允文,劝他主持公道。
虽然张□仍被贬谪,但杨万里的言行,却受到公论的赞许。
屡迁至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外出任漳州知州,不久改知常州。
淳熙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监,升任广东提点刑狱.淳熙九年,因母丧去职.十一年服满返杭,任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次年,因地震应诏上书,劝告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治舰扼险",以”足国裕民”。
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
后迁秘书少监。
高宗卒,万里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触怒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杨万里被召入朝,任秘书监。
年底,金谴使来贺正旦,万里奉派为接伴使,此行途中,题咏颇多.绍熙元年(1190),外出任江东转运副使。
这时朝议欲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他上疏反对,并拒不奉诏,因此触怒时相,改任赣州知州。
万里不去赴任,请求还乡.此后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宁宗即位后,屡次召他入朝任职,都坚辞不就。
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临终前索笔写下了"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遗言,和陆游的《示儿》诗体现了同样深沉的忧国感情。
五年级语文下册《舟过安仁杨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诗句默写:要求学生当堂默写课文中的部分诗句,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情感体验:让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一句诗句,进行朗读或表演,感受诗句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逐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首先,解决生字词问题;其次,分析诗句的表层意义;最后,探讨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诗人情感。
3.互动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比较分析等方式,共同探讨古诗的鉴赏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提高鉴赏能力。
3.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古风音乐,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美。
(二)讲授新知
1.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的韵律、对仗、意象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讲解: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舣舟”、“安仁”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其词义和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道德养分,如尊重他人、关爱自然等,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涵,把握诗人在舟过安仁时的所见所感。
3.鉴赏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学会从韵律、对仗、意境等方面分析、品味古诗,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4.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增强语感。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舟过安仁PPT、优质教学课件
深理解,再集体朗读。 (五)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结。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读所勾画 的句子。 (边防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 3.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 板 书 : 7*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
8*中华少年 一、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 中华少年 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 豪之情,同时 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出话题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 真,搜 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 开一次 “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 奉献出 来,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 成果 ,形式不一)
不是遮头是使风。
• 理解诗句意思
• 诗句赏析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 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 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 “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 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 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 吗?为什么?
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五、教学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舟过安仁》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舟过安仁》课文原文及赏析《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原文如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儿童生活画面。
在一只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放下撑船的竹篙,停止划桨,坐在船中。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虽然天上没有下雨,但他们却打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用伞来遮头避雨,而是利用伞来制造风,推动船只前进。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诗人通过对两个小童行为的细致观察和独特理解,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聪明机智。
首句“一叶渔船两小童”,以“一叶”和“两小童”的对比,突出了渔船的小和小孩的少,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孤独和艰辛。
然而,这两个小童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反而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收篙停棹坐船中”一句,描绘了小童们停下手中的工作,静静地坐在船中的情景。
这种平静的气氛与下文的“怪生无雨都张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好奇和疑惑。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两句诗揭示了小童们打开伞的真实目的。
他们利用伞的形状和材质,借助风的力量推动船只前进。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行动,既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舟过安仁》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个小童在渔船上使用伞制造风的场景,展现了儿童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形象、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5.古诗词三首_舟过安仁
这首诗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 满童稚的行为和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 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 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 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 进啊!
小练笔:
把古诗《舟过安仁》改 编成一个小故事。
从这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 么?
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可 以看出他们是怎么样的小朋友 呢?
诗人喜不喜欢这两个孩子?
再读感悟:
话说当年,诗人杨万里划着小船路过 这个地方。万里晴空,碧波荡漾,多么令 人心旷神怡啊!忽然,看到一叶渔船,船 上坐着两个孩子,可是,他们把撑船用的 竹竿和船桨都收起来了?诗人纳闷了?你 能读出诗人的纳闷不解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动听 的歌,是一幅美丽的画,而 我要说童年是一首美妙的诗, 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 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舟
过
宋安
杨
仁 万
里
·
作者介绍: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杰出的诗人,“中兴四大家” 之一。
自读感知: 1、自由朗读。 2、小组赛读,比比谁读得最好。 (有层次的读要做到三点:读准 字音;读准节奏;读出美感。)
小组合作学习: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
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解
棹:船桨。
词
怪生:怪不得。
语
遮头:为头部遮挡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第一二句诗,描写了什么 画面?
为什么要收起竹竿和船桨, 不下雨却要打伞呢?(带着疑问 读诗句)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PPT)2-2
•
•
今日本色在此癫,无人过眼无人厌。 我笑他人伤醉酒,何不学我来发癫。 一笑无人回我语,二笑我心已癫狂。 今夜寒风呼啸,北国风雪飘飘。 顿时举国上下,美梦睡中突醒。 风呼啸,鸡飞狗跳。 一曲清幽,一夜无眠。 万里山水,数亿生灵,尽皆殆灭。 一夜癫狂后清醒,人生能得几回癫。 今朝痛楚随疯去,明日依旧笑人生。 三笑放下心中事,四笑心静如止水。 天降倾盆大雨,地落涛涛江水。 我独一人望月 雨嚎嚎,乱水成荒。 天初晓,鸡鸣不在;日初升,生机不存。 此世独我存!心孤寥,人已亡。
《舟过安仁》诗意:
•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 • 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
了一把伞。 •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 • 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 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 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表现诗人 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 。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学语文《舟过安仁》课件【三篇】
小学语文《舟过安仁》课件【三篇】【篇一】小学语文《舟过安仁》课件一、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会认、会读、会写本课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读文、争论、沟通等过程,借助解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味对儿童的欣赏、宠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满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味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难点】体味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
这首诗中描写了两个非常玩皮得意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玩皮得意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2.教师范读,为学生正音划分节奏,便于更好的把握诗词。
3.学生结合课下解释,初步了解词中的大意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明确:强调学生共性化解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三)深入研读,体味情感1.创境想象,品读体味小童“天真童稚、聪明调皮”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1)让我们都轻轻地划着小船,来到安仁,看一看吧!谁愿意为我们描绘一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呢?明确: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2)能说说此时此刻,孩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明确:无忧无虑、天真童稚的形象。
(3)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配乐读,代表读)2.再次创境想象,品读体味对儿童的欣赏、宠爱之情,及不泯童心:(1)为什么没有下雨偏撑开伞,不是用来遮头而是放在船上呢?孩童的特殊之举让诗人怀疑不解,他会怎么解疑呢?明确: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诗人看到孩童特别的行为,就开头更子细地观看、思索,结果恍然大悟。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及《清平乐·村居》。
店铺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原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注释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一、《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
提示: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二、《舟过安仁》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提示: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 (2)ppt课件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背一背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5、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
诗人简介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 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 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6分钟后检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我好象看到了……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1.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以善写田园著称,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等。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乘船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活动2【讲授】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4.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活动3【讲授】品读感悟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2.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3.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舟过安仁》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教学内容:《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诗。
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闲来一瞥发现两小童撑伞使风行船,便作此诗。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杨万里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还记得杨万里吗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哪些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描写儿童的诗《舟过安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解题。
3、学生交流杨万里的有关知识。
4、教师诵读全诗。
二、初读感知,读顺读熟1、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1)多么有趣的诗句啊!你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读读它吧!下面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2、反复朗读,读出音律。
(1)学生标出节奏,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2)同桌互读互评。
(3)小组赛读。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1、学生回顾交流以往学过的理解诗句的方法。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自学结果。
4、指名串讲诗句大意。
四、感悟童心,走近诗人1、感悟童心:(1)读着全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个小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天真、聪明可爱、有趣、顽皮。
)(2)你能带着天真顽皮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名读。
全班读。
(3)走近诗人的内心:诗人行船途中,偶见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诗人心生疑惑,便仔细观察,欲探个究竟,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若是你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份雅兴呢(预设:闲适的、愉快的、兴奋的。
)从文中哪个词可体现这份愉快五、背诵古诗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全诗,体会诗请画意,进而熟读成诵。
六、课后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找来读一读。
五年级舟过安仁知识点
五年级舟过安仁知识点《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童趣,展示了两个小渔童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聪明伶俐的特点。
以下是关于五年级《舟过安仁》的知识点总结:一、原文及释义“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释义: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二、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 年 10 月 29 日-1206 年 6 月 15 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三、诗歌赏析1、内容理解前两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艘小小的渔船,船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小渔童。
他们把撑船的篙收起来,把划船的桨也停下,优哉游哉地坐在船里。
这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两个小渔童轻松悠闲的状态。
后两句“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诗人心中的疑问和猜想。
诗人看到两个孩子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撑着伞,感到十分奇怪。
经过一番思考,他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把伞当作船帆,利用风的力量来推动小船前行。
这两句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聪明机智和天真无邪。
2、写作手法白描手法: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两个小渔童的形象和他们的行为,生动而传神。
心理描写:诗人通过“怪生”一词,表现出自己看到小渔童撑伞时的疑惑,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3、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对两个小渔童行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古诗词三首之《舟过安仁》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2.激发好奇心: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让学生猜测诗中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互动交流: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学习信心。
3.合作学习: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古诗词教材、卡片、黑板等。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诗词的结构、修辞手法等,便于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2.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诗词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其他古诗词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人的角色,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再现诗人在创作《舟过安仁》时的情境。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舟过安仁》的诗意、诗境和诗情;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如朗读、品味、感悟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舟过安仁》的诗意、诗境和诗情。
(2)通过学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舟过安仁》,并背诵全诗。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部分,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进行针对性辅导。
2.组织课后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创作能力。
部编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
①三万里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摩天: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
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外阅读。
望天门①山
李白
天门中断②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④出,孤帆⑤一片日边⑥来。
[注]①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②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③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④相对:互相争比。⑤孤帆:指一只小船。⑥日边:指太阳偏西。
(1)填空。
A这首诗用“ ”描写山的险峻,用“ ”描写山的秀美。
B这首诗用“ ”描写水的湍急,用“ ”描写一叶孤舟。
(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8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
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1]“两小童”可爱、稚气的行为是( )
A.懒得划船,收好船桨,让船自由漂荡。
B.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C.明明没有下雨,却撑着伞玩。
[2]这首诗写出了“两小童”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之所以会有诗中的发现,是因为他的心情是_________的。
舟过安仁
5 古诗词三首
教师导学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 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个体自学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 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 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多的生气勃勃的儿童形象,保存了那么多率真活泼
的生活气息。与这一本质特征相联系,诚斋诗融入
或借鉴了少儿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在诚斋体中,人
们还可以看到人类对大自然永不泯灭的童稚心态与
对人生哲理之追求的高妙的艺术组合。这也正是诚 斋体最高的艺术境界。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提升延学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舟过 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 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安仁: 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篙: 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 船桨。
怪生: 怪不得。
一叶小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 篙,停下了船桨。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 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 让船前进。
作者对儿童的喜欢之情。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过安仁
五年级语文教案
《舟过安仁》赏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
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
讲给他听的。
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原文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安仁:县名。
在____(省、市、区、县)东南部,宋时设县。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
“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使:使用,利用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拿雨伞当帆,让船开动.体现出儿童的聪明、天真。
释文
一只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使船。
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
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那时候,天空被白白的雾笼罩着,远看像座白塔;近看,大地被披上了一层薄纱。
这种白雾不是一片片的,而是整个的,天地连着,什么都看不清,什么都是白茫茫的,两旁的芦苇是深绿色的,偶尔有一两只翠鸟飞到了芦苇上头,叽叽喳喳的叫着,它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
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
杨万里看见了另一艘船在行驶,船上悠悠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那两个小孩穿着鲜艳的衣服,他们没有划船,而是无忧无虑的坐在那里,脸上总是嘻嘻哈哈的,只见他们拿出了一把雨伞,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诗人对这两个小孩充满了童真和稚气的行为感到羡慕,因此,他当时作了一首诗《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