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三、重读课文,品味语言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2.教师解释并板书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欣赏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四、深度阅读,探究思想1.教师提问:树和小男孩的关系是怎样的?树为什么会变得“光秃秃的”?2.学生思考后,交流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五、作训练,编写童话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童话。
2.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童话故事。
六、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童话阅读和创作的兴趣。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教师出示目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研究内容。
2.板书生字、词语,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
二、复生字,练朗读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拼读、认读、书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三、深度阅读,探究思想1.教师提问:小男孩和树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2.学生思考后,交流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中表达的“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思想。
四、作训练,修改童话1.教师介绍修改符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
2.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意见,提高作质量。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发挥想象,创作优秀的童话故事。
1.课件展示:鸟儿和树之间的友情,为什么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我们身边的友情是否也能像他们一样坚定不移?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友情故事,思考如何珍惜和维护好友情。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友情的重要性和珍惜友情的方法,如信守诺言、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等。
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友情需要双方共同维护,不能只靠一方付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单元的主题
——秋天的美景。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描述秋天的景色和
感受。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秋天的美丽和丰富,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三首》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和《秋天的雨》是散文,《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歌。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美景和特点。
2.难点:《古诗三首》中的诗意和意境,以及不同作者对秋天的不同感受和表达
方式。
四、教学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需XX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古诗三首》2课时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
3.《秋天的雨》2课时
4.《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5.单元复习与测试1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秋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朗读、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如“^”、“//”、“×”等,明确它们的作用。
2.师出示一篇学生作文,让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
3.生自己拿出一篇作,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
三、自主修改1.生自己拿出一篇作,进行自主修改。
2.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3.生相互交流修改经验,分享修改心得。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并积累本单元生字词,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2.积累关于讲理的谚语,理解其含义。
3.认识修改符号,并能用它们修改自己的作。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解句的能力,初步养成自己修改作的惯。
教学重点:1.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2.积累名言,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1.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
2.培养自主修改作的惯。
教学准备:课件、练本、作文本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老师: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生字,而且很多生字长得很相似,你们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呢?2.(幻灯片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界——介(介绍)棕——宗(祖宗)忆——乙(乙方)招——召(召开)教——孝(孝顺)3.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识字规律。
(减一减,再把新的字进行注音、组词)4.练巩固。
二、我来归归类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和“口”有关的字:咬、叼、嚼、咽、啃、吞、含叫、喊、嚷、吼、吵、啼、唤啪、哗、吱、嗡、嘟、呜、嘀2.明确:第一组:是和嘴有关的动作。
第二组:是和语言有关的词语。
第三组:都是用口模仿出来的象声词。
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作适当的补充。
三、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三句名言,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明确:这是关于道理的谚语。
)2.说说你的理解。
3.老师明确谚语含义。
4.学生读背谚语。
第二课时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谈你的收获。
2.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3.老师出示提示内容: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几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包括……从它们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4.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重点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教学难点1.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平时也喜欢读童话吗?(生:喜欢)今天刚好是童话王国对外开放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交流平台(插入童话王国守门神豆豆的录音)(师扮演门神豆豆):小朋友们,我是童话王国的守门神豆豆,听说你们第三单元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你们想进入童话王国,先要看看你们是否真的喜欢童话?1.请你们回顾这四篇童话,这几个故事分别有哪些主要角色?哪一个角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哪个情节你最喜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刚刚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已经用思维导图来展示了对这四篇童话故事的了解,我们来看一看。
(PPT出示这单元童话故事的思维导图)(师)把思维导图读一遍2.(师)欢迎大家进入童话王国!我们现在来到交流平台区,这些小朋友在交流自己对童话的认识及读童话的感受。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
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课文《小猫钓鱼》的内容和要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课文。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小猫钓鱼》的内容和要点。
2.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教具:课件、黑板、教学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渔夫钓鱼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钓鱼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预习(10分钟)
让学生预习课文《小猫钓鱼》,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小猫能钓到鱼吗?为什么?
3. 阅读理解(3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解读生词和难句。
然后进行问题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4. 情感教育(10分钟)
通过课文中小猫的努力和勇敢,引导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5. 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图片、预习、阅读理解和情感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态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生词和难句的理解还存在困难,下节课需要加强词汇和语法的讲解。
同时,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需要更加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案
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目标】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能尝试运用语文园地中学会的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培养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能给习作加上恰当的题目。
3.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一、创设情境,走进童话。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一定都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也一定看过很多童话故事,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世界里发生的有趣故事。
2.交流童话故事,领悟表达手法。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许多与童话故事有关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能想到什么童话故事?你能说出童话故事的名字吗?①课件出示与童话故事有关的图片。
②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③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2)同学们都度过很多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哪一个?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①学生自由发言。
②师生评议。
③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把童话故事的名字、作者、主人公、主要情节等交代清楚。
(3)加深交流:是啊,童话故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妙幻想,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难怪大家说起来津津乐道、滔滔不绝,那你们知道童话故事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吗?①学生交流,代表发言。
②师生总结:大胆的想象,恰当的拟人、夸张,给人启迪。
(4)总结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知道那么多童话故事,而且连童话创作的奥秘都能发现!童话就是作者通过大胆地幻想,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编织出的一个个奇异有趣,并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故事。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在童话的世界里,大树能说话,河水会唱歌,花儿中会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真是太吸引人了。
要是我们也能创编出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那该多好啊!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中国的安徒生吗?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始创编我们自己的童话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前解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利用童话的手法讲述了两只小蟋蟀在玩耍时有一只不小心被牛吞进肚子里。
另一只利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故事。
这篇课文将科学知识与童话融为一体,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吸引读者。
关注文本:本文特别应该关注的就是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而这个路线就是本篇文章所要讲明的一个科学知识:反刍。
关注结构:课文按故事发展“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写两只蟋蟀玩耍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7-19段)写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1段)写红头脱离危险后的情形。
关注表达:拟人的表达手法是童话不可缺少的因素。
本课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的手法比较多。
通过朗读感受两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
另外,本课从孩子们熟知的事物着手,素材贴近生活,让读者有亲切之感。
关注实践:心理描写和童话的丰富想象是本课的重要特点。
所以,阅读本课,既要边读对话边感受两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又要边讲边演,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难点】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案(含范文赏析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案(含范文赏析与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我来编童话教材分析:本次作的主题是“我来编童话”,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词语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故事情节必须具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重点)。
2.能够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作,初步形成修改作的意识(重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学生准备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小故事。
课时安排:本次课程为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交流导入:本学期我们班涌现了很多童话小书迷,你们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呢?快来和老师分享一下。
2.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3.过渡:童话故事真的很有趣,它用了很多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使故事非常生动、有趣。
有些故事还告诉我们许多道理。
你想不想也来编一个童话呢?4.板书课题:“我来编童话”。
设计意图:通过读书交流,把学生带入童话的世界,让学生去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并在积极的交流中积累学生的阅读经验。
二、明确特点,自主想象1.讨论交流: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学了好几篇童话,你能根据这几篇童话说一说童话有什么特点吗?2.交流明确: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有生命的物品,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
作者把它们当成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
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
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啄木鸟”和“森林超市”词卡,引导学生想一想:啄木鸟在森林超市里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预设情境:森林超市开业了,非常热闹。
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超市老板XXX合不拢嘴。
小麻雀买了一双彩色的翅膀,披上可漂亮了!小兔子买了一个粉嘟嘟的蝴蝶结,可美了!一只画眉鸟路过,奇怪地问:“啄木鸟不是森林医生吗?不忙着给树木治病,怎么还有闲工夫开超市?”啄木鸟老板什么也没说,用手指了指森林,画眉鸟顺着啄木鸟所指的方向望去,它发现,树木都挂起了塑料袋,就像在打吊瓶一样。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2.理解童话中掌握的道德与智慧,掌握用深刻的符号来使故事更加生动的方法;3.认识童话中的人物特点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4.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运用故事加以编排表达,创作独具特色的童话。
二、教学重难点1.童话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儿童的关系;2.童话中角色的塑造方式;3.利用符号制造更鲜明的生动和独特的童话效果。
三、教学内容1. 童话的基本特征1)得体的人称2)虚构、想象3)寓意性4)伦理性2. 童话中角色的塑造方式1)反面人物鲜明而真切2)形象生动、颜色丰富3)人物特点鲜明4)动态3. 利用符号制造更鲜明的生动和独特的童话效果1)认识符号2)利用符号传达情感3)漂亮的符号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轻度引导法;3.学生自主探究法;4.积极互动法。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童话的基本特征教师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详细介绍童话的特征,并向学生展现典型的童话名篇,比如《灰姑娘》《小红帽》等等,引领学生慢慢了解并产生爱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背景调研以班级为单位,收集同学们所喜爱的童话故事、原因及对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想象。
3. 学生编写并讲述自己的童话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想象以及所感而编写自己的童话,并分享给同学们听,并听取同学们的宝贵意见,欣赏每一个特别的童话。
4. 分析讨论,找出童话故事中的情感和符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自己或异性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或愿望,分析童话中人物、符号与情感相关的特点,并表达。
5. 文学创作,塑造属于自己的童话人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并运用故事让自己创作的人物更加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6. 形成反馈教师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总结。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单元学习,学生们对童话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从童话中了解到道德和智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封建伦理、盲目个人主义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日积月累是一句我们常听到的话,意思是“每日积累,月复一月,坚持不懈,才能取得长期的成果”。
这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和能力。
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我们就要学习日积月累这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思想。
下面是一份适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积月累”这个重要学习方法和思想。
2.学会了日积月累的方法,能够在语文学习和其他学习上进行积累,提高学习水平。
3.练习“细节观察”、“发现问题”、“积累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些练习提升自己的语文整体素养。
二、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谚语来向学生们介绍日积月累的概念。
比如说,讲一个小熊通过每天坚持学习才最终成功攀上高山,或者讲一些名人名言来说明做好日积月累的重要性。
2.掌握日积月累的方法(1)观察细节老师把一组图片展示给学生们看,并引导他们观察每个图片的细节。
例如,一张书本的图片,学生们可以观察它的封面、书名、作者、目录等等。
然后,老师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书的名称、作者、出版社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及对日积月累的作用。
(2)发现问题老师将一些常见的错误语言用例展示给学生们,如“我去得比他更早”,请学生们慢慢察觉话题中的问题所在。
学生们可以对这些例子进行判断修正,并总结出“比”和“更”用法的规定。
(3)积累知识老师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进行记录和整合。
学生们可以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知识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将会有一份关于日积月累所学知识的集合,方便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查阅。
3.自主学习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一段文章或者一篇课文,通过细节观察、问题发现和知识积累的方式,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4.总结在课堂结束前,老师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总结。
请学生们分享自己在观察、发现和积累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和收获,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提高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携手童话形象--漫游童话王国》-大单元主题情境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单元主题情境式教学设计第3单元《携手童话形象 ,漫游童话王国》人文主题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引导学生“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
结合这一任务,本单元选编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两篇精读课文与《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两篇略读课文。
这是4篇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中外童话作品,读来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 同时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童话 ,写童话”。
在“交流平台”中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 ,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力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另外 ,本单元还设计了“快乐读书吧”栏目 , 以“在那奇妙的王国里”为主题 ,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等 , 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其对应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二学段中的“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 ,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
在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安排童话单元 , 旨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 比如 ,展开想象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心灵 ,感受她的三次情感变化 ;带着问题走进故事 ,体会一粒种子从种子到阳台上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 画出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惊险旅行的路线并讲讲这个故事等。
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 ,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 ,一起悲伤 ,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 ,真正体会童话世界的奇妙。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为“试着自己编童话 , 写童话”。
其对应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二学段中的“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 ,发展想象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详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详案)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等四个多音字,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通过朗读、品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2.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清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
解决阅读中因年代久远或国情不同产生的疑问。
理清文章脉络。
3.品读交流课文第1-4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谈话导入,学习课题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首先我们把课本翻到第27页,请大家一起朗读第三单元篇章页中的小诗: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
童话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一起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爷爷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3.学习课题字理识字:柴。
“”字,本意是边吃边烧火,旁边放了一捆木柴。
我们可以用拆一拆的方法来记这个字,树木(圈“木”)停止生长了(圈“止”),我们就用刀(圈“匕”)把它砍了带回家当柴火烧。
这个字为上下结构,上下宽窄相当,大家写的时候注意横要长,在横中线稍稍靠下。
(学生尝试书写)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一)学习字词。
1.检测易读错词语。
出示易读错的词语:火柴火焰旧围裙痛苦温和蜷着腿清晨可怜打成卷2.出示易错的多音字:薄暖着喷晃3.句子中检测学生对“挣、几、晃、喷”的掌握情况。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优质版教案
1.阅读思考《拇指姑娘》片段。(出示课件6)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拇指姑娘》片段。
教师提问:(1)拇指姑娘在鸟儿的背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哪一个场景触动了你?此时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学习小贴士。(出示课件7)
提问:为了让我们读童话是更有乐趣,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同学自由交流。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1.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3本童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在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
【教学难点】
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关注教材文本:教材安排的四个板块中,导语部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贴士则是活动的阅读要素:边读边发挥想象和将自己融入故事中去读。“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了脍炙人口、贴近儿童生活的《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三本书。并用举例、展示片段、简介内容的方式让读者看到这些经典读物的强趣味性、想象奇特性、语言生动性。
安徒生的《打火匣》《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
格林兄弟的《布勒门镇上的音乐家》《雪白和玫瑰红》
【板书设计】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阅读方法1.阅读时发挥想象 2.把自己当成童话中的主人公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分层展开,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愿意读、会读,都去读,并且都有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阅读思考《拇指姑娘》片段时,我引导学生在猜测与想象中阅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拇指姑娘的生活方式,很快进入文本,带着高昂的兴趣去解构文本,在阅读中“遇见自己”,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童话世界的奇妙。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名师教学设计
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提示,了解童话故事构成的基本要素,能从角色、时间、地点三方面构思童话故事。
2.迁移运用多种童话故事情节结构图,小组合作构思愿望型、买卖型、改变型、困难型等不同类型的童话故事情节。
3.梳理总结课文里的写作方法,发挥想象,小组合作创编童话故事。
【教学流程】一、重温童话故事1.回顾四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人物图片:人物很可怜,令人同情。
《在牛肚子里旅行》出示情节图:故事发生的地点很特别。
《那一定会很好》出示情节图: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情节反复又反复。
《一块奶酪》出示录音:主人公像人一样会说话,会做事,角色拟人化。
二、构思童话故事1.明确童话基本要素角色:童话故事里的角色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甚至还可以是我们身边任何一种事物,万物皆可以成为童话故事里的角色。
时间:可以是某个时间段,某一天,某个季节,甚至更长更长的时间,童话故事的时间可以很多样。
地点:可以是家里、公共场合或是大自然,甚至还可以是某一个虚拟地点,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可以放开来想象。
2.选词构思童话故事(1)学习任务一:设定角色、时间、地点你的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可以从上面这些词语中任选一个或几个,也可以自己再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小组合作,讨论确定好童话故事里的角色、时间、地点。
(2)学习任务二:设计故事情节回顾我们众多童话故事,看看童话作家们是怎么设计故事情节的。
A情节反复:愿望型:《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看看这两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同是愿望型故事,重复相似的事情或相似的话,情节反复又反复。
求助型:《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棉花姑娘》反复问相似的话、做相似的事情,去向别人求助。
买卖型:《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哪个词语特别适合创编这样的买卖童话故事?森林超市。
累加型:《拔萝卜》《猴子捞月亮》人物一个又一个加进来,就像在玩加法游戏一样,累加型的故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动物、植物等童话人物奇妙的经历,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童话。
本组由四篇课文组成。
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
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比如,体会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画出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复述故事,了解围绕一块奶酪展开的故事。
教材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想象因素。
一、本组教材的的特点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本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导语中提出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揭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2、联系单元专题,加强了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本组单元围绕“童话”这一专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快乐读书吧与语文园地、习作紧密结合。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组课文的语言生动灵活,适于阅读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语言;二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
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适时安排“小练笔”。
二、教学目标:⒈认识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认45个字,会写34个生字;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⒊能展开想象,体会任务心情的变化。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响应的语气;⒋读懂课文内容,能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等故事讲给别人听;⒌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⒍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够自己编童话故事。
四、教学重点:⒈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⒉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五、教学难点:⒈读懂童话故事,体会故事表达的情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⒉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秋天的雨》、《秋天的颜色》、《秋天的快乐》三篇文章。
通过学习这三篇文章,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运用生字词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三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学习《秋天的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2)学习《秋天的颜色》:分析文章中颜色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3)学习《秋天的快乐》:通过讲解文章中描绘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美好》2. 主要内容:(1)秋天的雨:清凉、滋润(2)秋天的颜色:金黄、多彩(3)秋天的快乐:丰收、欢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美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秋天的美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故事等,下节课分享,进一步感受秋天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本教案选取的《秋天的雨》、《秋天的颜色》、《秋天的快乐》三篇文章,既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发学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8去年的树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生字卡片、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1.找出角色对话。
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
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小鸟与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小鸟与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鸟与小姑娘“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一、演一演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去年的树树与鸟儿相约鸟儿寻找树信守诺言珍惜友情《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
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
9*那一定会很好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
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 pt。
1课时一、导入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
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ppt出示练习题。
那一定会很好舒服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成长快乐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服务他人也快乐课文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后被人们做成手推车,做成椅子,铺成木地板,“很好”二字一直贯穿其中。
要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这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快乐的心态很重要。
因此,教学中抓住含有舒服的词语的句子反复读、感悟、体会,效果还不错。
《去年的树》这个童话故事,意在让学生感悟信守承诺的重要,两篇课文的不同点因为学生年龄小,说不全面,需要好好引导。
10在牛肚子里旅行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1课时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
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
(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
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
(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
(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
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
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归纳小结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
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是啊。
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
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
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在牛肚子里旅行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
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
课前,有老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口语训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以说,这一席话让我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