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芦柴花
浅谈江苏民歌《拨根芦柴花》艺术特点及演唱方法
浅谈江苏民歌《拨根芦柴花》艺术特点及演唱方法本文以《拨根芦柴花》为例,从扬州民歌演唱的方言特点、演唱技巧、情感处理,发音处理,文化传承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歌及民族独特的艺术。
本首歌的情绪欢快、激昂,同时又有含蓄,羞涩,扬州的地区优势,使得扬州民歌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风格特色,既有南方方言的优美柔情同时也具有北方方言的豪放爽朗,因而在江苏民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民歌文化源远流长,各地民歌风格各异,江苏民歌极具个性、明快又优美的旋律、淳朴的歌词、具有特色的方言是江苏民歌的独特魅力,尤为突出的是扬州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本首民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扬州民歌;演唱方法;文化传承一、江苏扬州民歌演唱中方言的特点(一)发声方法,语言特色江苏扬州所在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方言区。
扬州属于江苏中部地区,方言特色有着苏南方言的轻柔圆润,同时也有苏北方言的干练豪爽,有着地方优势的扬州,方言极具特色,扬州传统的方言特色和地方民歌婉转优美的旋律结合在一起,使得扬州民歌存有不一样的风韵,画龙点睛。
扬州方言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通常区分不开“n”和“l”两个声母,前后鼻音没有区别,如“牛”,“刘”不分;“你”,“里”不分;“凝”,“林”不分等;平仄不分:如“早”,“找”不分;“cong”和“chong”,如“丛”,“重”不分等;扬州方言有许多的合音字,如“忙”是“马上”的合音,我忙来就是我马上来的意思;“供”就是“告诉”的合音,我供你就是我告诉你的意思等。
扬州方言的韵母特点,双元音变成单元音。
扬州方言也不区分尖音与团音(二)方言特征,地方色彩民歌通俗易懂就是人民的歌曲,它是从生活中创作的。
以各地方言为语言基础,从而有不同的韵味,通过方言的声调、语调的不同,形成优美的旋律。
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泥土气息,它的创作是即兴的,传播是口头的,内容是生活中而来。
扬州百姓地道的方言演唱更是为其地域性增加风韵。
拔根芦柴花教案
拔根芦柴花教案教案:拔根芦柴花教学目标:1. 了解芦柴花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学习正确的拔根方法,避免破坏芦柴花的生长。
3. 培养学生对芦柴花的保护意识,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关爱。
教学准备:1. 芦柴花的图示或实物。
2. 教学中使用的绳子或标签。
教学过程:1. 导入:与学生分享芦柴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芦柴花的外观特征。
2. 探究:与学生一起讨论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如湿地、水边等地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芦柴花的感受和认识。
3. 拔根方法的教学:a. 老师示范正确的拔根方法:先用绳子将芦柴花根部系住,再慢慢用手抓住花茎,一点点向上拔根,保持根部完整。
b. 学生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使用绳子将芦柴花根部系住,再慢慢用手抓住花茎,一点点向上拔根。
c. 教师巡回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操作,确保学生能正确拔取芦柴花。
4. 学生实践:在校园或附近的湿地区域,让学生给芦柴花拔根,可以使用绳子辅助拔取。
5.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拔根芦柴花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提出对芦柴花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6. 拓展:邀请学生进行自主调研,了解芦柴花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状况,并展开相关主题讨论或写作。
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操作和参与学生的讨论来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拔根芦柴花的正确方法,并能够表达对其保护的意识。
可以提醒学生在拔取芦柴花时要注意不要破坏花朵和根部,避免对芦柴花的生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024年大班《拔根芦柴花》教案
2024年大班《拔根芦柴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涉及植物的根系结构、生长过程以及拔芦柴花的实际操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根系结构,认识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根系结构及其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学会拔芦柴花的正确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系结构图、实物芦柴花、投影仪等。
2. 学具:小铁锹、手套、塑料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根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植物根系结构图,讲解植物根系的结构、功能及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拔芦柴花,强调操作要领和安全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一棵芦柴花,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拔取。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分享拔芦柴花的经验,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拔根芦柴花》2. 内容:植物根系结构植物生长过程拔芦柴花的正确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根系结构和生长过程,并尝试拔取一棵植物。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描述其根系结构和生长过程,阐述拔取植物的方法及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植物的生长,了解不同植物根系的适应特点,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与分享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含教学反思】引言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音乐教育中,拔根芦柴花是一个非常适合大班幼儿的曲目。
通过学习该曲目,幼儿可以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份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拔根芦柴花;2.认识简单民族乐器“芦笙”;3.学习音乐节奏;4.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拔根芦柴花歌曲原版音频;2.芦笙;3.大班音乐教材;4.音乐教材册子。
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步:认识拔根芦柴花1.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歌曲原版音频;2.介绍拔根芦柴花的来源和特点;3.与幼儿一起唱一遍拔根芦柴花。
第二步:认识芦笙1.介绍芦笙的来源和特点;2.演奏芦笙,让幼儿听一听;3.让愿意尝试的幼儿试玩芦笙,感受芦笙的音色。
第三步:学习音乐节奏1.让幼儿跟着拍子;2.教授节奏;第四步:合作演奏1.将幼儿分为两组;2.一组演奏芦笙,一组唱拔根芦柴花;3.重复演奏和唱歌,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第五步:练习与回顾1.回顾课堂学习内容;2.让幼儿重复拔根芦柴花和芦笙演奏等内容。
教学反思该教案中,通过对拔根芦柴花、芦笙、音乐节奏等的介绍和演奏,为幼儿学习音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同时,将大班幼儿分为两组合作演奏,可以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由于幼儿年纪小,很容易分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避免有的学生被落下。
最后,希望该教案可以为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有趣的植物”,第二节“拔根芦柴花”。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植物的生长特点、拔芦柴花的技巧以及相关的植物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掌握拔芦柴花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芦柴花样品、教学PPT、视频资料、绳子。
学具:小铲子、小桶、手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生长的芦柴花,引导学生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环境。
2. 知识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通过PPT、视频资料等形式,讲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拔芦柴花的技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拔芦柴花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拔芦柴花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拓展延伸(5分钟)讨论如何保护植物,爱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芦柴花的生长特点2. 拔芦柴花的技巧3. 植物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拔芦柴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
3.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
4. 课后拓展延伸环节的讨论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掌握拔芦柴花的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
3. 作业设计: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特点。
《拔根芦柴花》大班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
《拔根芦柴花》大班精品教案幼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自然与生活》中的第三节《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认识植物的根系结构,了解植物根系与生长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幼儿了解植物的根系结构,认识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的根系结构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根系模型、实物投影仪、植物生长过程图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园内寻找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根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根系模型,讲解根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幼儿认识根系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根系,用画纸和彩笔记录下来,并分享观察结果。
4.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根系对植物的生长很重要?如何保护植物的根系?5.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植物根系模型,加深对根系结构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拔根芦柴花》2. 内容:植物根系的结构根系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植物的根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画一幅植物根系图,并简单描述根系的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对植物的根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保护植物根系”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关注植物生长,提高环保意识。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
‘拔根芦柴花’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多彩的秋天”,详细内容为“拔根芦柴花”。
此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秋天的植物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知道芦柴花是秋天的代表性植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能独立完成拔芦柴花的动作。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动作技巧,观察芦柴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芦柴花植株、小铲子、小桶、放大镜、白纸、画笔。
2. 学具:小铲子、小桶、画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芦柴花,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环境和外貌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讲解芦柴花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b. 演示拔芦柴花的正确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每组派一个代表拔芦柴花,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拔芦柴花的动作。
4. 课堂互动(10分钟)a. 幼儿互相分享拔到的芦柴花,交流心得。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5. 板书设计(5分钟)a. 在黑板上画出芦柴花的图案。
b. 写出芦柴花的生长特点和拔芦柴花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芦柴花图案2. 生长特点: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花,花朵呈淡紫色。
3. 拔芦柴花注意事项:用小铲子沿根部挖出,轻轻拔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拔到的芦柴花。
2. 答案: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拔芦柴花动作不规范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秋季植物,开展观察和实践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动作技巧,观察芦柴花的特点。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课堂互动。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拔根芦柴花(精选10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拔根芦柴花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拔根芦柴花(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拔根芦柴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拔根芦柴花篇1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做到在演奏中注意乐器打击时音量、音色与乐曲和谐一致。
2、能根据图谱,按照不同的节奏型学习用乐器进行演奏。
3、在与教师、同伴的相互学习中,创编节奏图谱,创造性地改变配器方案,丰富演奏内容。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VCD,音乐碟,白纸,油性笔,乐器。
2、幼儿经验准备:已积累打击乐演奏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1、欣赏音乐《拔根芦柴花》,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了以后心情怎么样?2、再次欣赏音乐,边听音乐边拍手,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拍手表现二拍子的节奏型。
(1)根据幼儿的表现依次出示不同的节奏型。
(2)启发幼儿根据乐曲中不同的音乐特性匹配相应的的节奏型,创编节奏图谱。
(3)师幼一起根据图谱内容边听乐曲边拍手。
(4)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身体乐器表现节奏型,创编身体动作图谱。
3、幼儿根据节奏图谱,集体讨论、设计配器方案,并根据图谱用乐器进行演奏。
4、在音乐的伴奏下,收拾乐器,根据乐曲节奏自由做律动出活动室。
结束语:这首乐曲还有其他不同的配器方案,你们回班以后再试试(留下继续探索的空间)。
说课《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民歌,表现了欢快愉悦的情绪。
全曲以民间乐器二胡为主奏乐器,再配以其他的乐器伴奏,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音乐风。
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喜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重要的内容。
一首乐曲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演唱;既能创编律动又能开展音乐游戏。
我把打击乐演奏作为《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的表现形式,对大班幼儿来说既能引起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农村》第四章《农作物的一生》,详细内容为“拔根芦柴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过程,认识农作物的多样性。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及其与农作物的关系。
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拔芦柴花,观察其特点,了解农作物的一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芦柴花、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小铁锹、小桶、手套、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农田,观察芦柴花的生长情况,引导幼儿关注农作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芦柴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其与农作物的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动手拔芦柴花,观察其特点,体验劳动的乐趣。
4. 分组讨论(5分钟)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拔芦柴花的感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观看视频(5分钟)观看芦柴花生长过程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农作物的认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芦柴花的生长过程2. 拔芦柴花的注意事项3. 农作物的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农作物,画一幅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画。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拔芦柴花,记录拔芦柴花的感受。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幼儿的纪律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其他农作物,了解其生长过程,提高幼儿对农作物的认识。
同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芦柴花生长过程及其与农作物的关系4. 作业设计的观察记录和感受分享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农田,确保芦柴花的生长状态良好,便于幼儿观察。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民间歌曲》,详细内容为拔根芦柴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拔根芦柴花的演唱技巧,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歌曲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拔根芦柴花的演唱技巧,尤其是换气、节奏的掌握。
重点:培养学生对民间歌曲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钢琴、歌词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铃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观看一段拔根芦柴花的视频,引发兴趣。
2. 新课内容:(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拔根芦柴花,注意指导换气、节奏。
(2)分组练习,每组挑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3. 实践情景引入:(1)设置一个农田场景,让学生扮演农民,演唱拔根芦柴花。
(2)学生边演唱边模仿拔芦柴的动作,体验农民劳动的乐趣。
4. 例题讲解:教师挑选一首类似的民间歌曲,分析其演唱技巧,引导学生运用到拔根芦柴花的演唱中。
5.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演唱练习,互相纠正不足之处。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拔根芦柴花2. 歌词:略3. 换气、节奏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拔根芦柴花,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注意换气、节奏,表情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演唱技巧上仍有不足,需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所学歌曲,了解其他民间歌曲,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和答案。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换气、节奏的概念。
2. 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学生对换气、节奏的感知和掌握。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精选4篇)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精选4篇)大班:拔根芦柴花篇1一、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1、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认识芦柴花。
根据幼儿演奏打击乐器能力的发展所指出的:开展节奏乐教学必需要有幼儿能演奏打击乐器的基础。
也就是说要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名称,会识别乐器的音色,初步学习演奏乐器的正确方法和姿势。
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大鼓、串铃、铃鼓、碰铃、园舞板五种打击乐器,作为大班幼儿在中小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第二个知识点是认识芦柴花,这首乐曲的名称就叫《拔根芦柴花》,那么幼儿就有必要认识了解什么是芦柴花。
在课前我就启发幼儿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芦柴花就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芦苇,当地人叫它芦柴,芦柴花的颜色多为白色。
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要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
这两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确掌握2/4拍节奏,奏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培养节奏感。
3、知道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并能使用打击乐器合拍的演奏。
制定重点的依据是:节奏乐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练习,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识别音乐的强、弱拍,知道应该在不同的强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击打击乐器。
《拔根芦柴花_王宝珍》歌词 中国民歌宝典二
拔根芦柴花_王宝珍
拔根芦柴花
专辑:
歌手:m2 (梦莹&梦珂)
叫啊我这么里呀来我呀就里来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
清香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
蝴蝶那个恋花啊牵姐那个看呀
啊鸳鸯那个戏水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呀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呦
金黄麦那个割下秧呀来的栽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
洗好那个衣服忙把桑来采
洗衣那个哪怕啊黄昏那个后呀啊采桑那个哪怕露水湿青苔
小小的郎儿呀
月下芙蓉把呀花儿开呦
泼辣鱼那个飞呀跳网呀来的抬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
姐郎那个劳动来呀比赛
姐声那个情郎啊山歌那个唱呀
啊情郎那个声姐情抛腮
小小的郎儿呀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呦
( music )
--- end ---
以上就是关于拔根芦柴花_王宝珍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拔根芦柴花》含反思完整版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拔根芦柴花》含反思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拔根芦柴花》是一首富有童趣、节奏欢快的歌曲,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趣味童谣》。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以及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
详细内容涉及歌曲的歌词理解、旋律学唱、节奏打击和动作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热爱民间歌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会演唱歌曲《拔根芦柴花》,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拔根芦柴花》的演唱和表演。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学具:小乐器(如小鼓、沙锤等)、动作道具(如花环、头饰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拔芦柴的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对芦柴花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分组学习歌词,教师指导幼儿正确发音,注意歌词的连贯性。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歌曲中的一段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通过拍手、跺脚等形式,让幼儿模仿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5. 动作表演(10分钟)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模仿。
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音乐创作(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和节奏,创作属于自己的芦柴花歌曲。
分组展示创作成果,共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拔根芦柴花》2. 歌词卡片:贴在黑板上,方便幼儿观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表演《拔根芦柴花》的歌曲和动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能熟练演唱歌曲并展示动作。
大班音乐活动拔根芦柴花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拔根芦柴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民间音乐》,详细内容为拔根芦柴花。
拔根芦柴花是我国江苏一带的民间舞蹈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和体验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和体验拔根芦柴花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拔根芦柴花的舞蹈动作,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3. 了解拔根芦柴花的民间背景,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拔根芦柴花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感。
2. 教学重点:拔根芦柴花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以及民间文化背景的渗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拔根芦柴花音乐CD、舞蹈视频、图片等。
2. 学具:手绢、花环、舞蹈服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拔根芦柴花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播放拔根芦柴花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韵律。
b. 讲解拔根芦柴花的民间背景,让幼儿了解其文化内涵。
c. 播放舞蹈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模仿舞蹈动作。
3. 实践环节:a.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拔根芦柴花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感。
b. 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动作熟练度。
c. 随堂练习:挑选几名幼儿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拔根芦柴花2. 内容:a. 拔根芦柴花音乐韵律特点b. 拔根芦柴花舞蹈动作要领c. 民间文化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拔根芦柴花舞蹈表演答案:幼儿需在课后练习拔根芦柴花舞蹈,下节课进行表演。
2. 作业题目: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答案:幼儿需向家长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开展“民间音乐我知道”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我国各地民间音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主要涉及第三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拔根芦柴花的实物、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拔根芦柴花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其外貌特征,引导幼儿说出拔根芦柴花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图。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2. 板书内容:(1)拔根芦柴花的实物图片(2)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图(3)植物的基本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图。
2. 答案:(1)画出拔根芦柴花的实物(2)按照生长过程,画出拔根芦柴花的各个阶段(3)在图画旁边用文字描述生长过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拔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
(2)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拔根芦柴花幼儿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拔根芦柴花幼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二节“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拔芦柴花活动,使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芦柴花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掌握拔芦柴花的正确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芦柴花、放大镜、植物生长图、小铲子、小桶等。
学具:记录本、彩笔、小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展示芦柴花,引导幼儿观察芦柴花的外观,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植物生长图,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介绍拔芦柴花的方法,强调安全事项。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共同完成拔芦柴花任务。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拔芦柴花,观察芦柴花的生长过程,记录在记录本上。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讨论拔芦柴花的感受,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拔芦柴花方法安全事项、正确姿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物观察活动,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阐述。
3. 随堂练习中幼儿分组拔芦柴花的操作方法。
4. 小组讨论与分享环节的组织和引导。
5.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要求。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拔根芦柴花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拔根芦柴花》。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芦柴花”,详细内容为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作用等;第二章“体验拔芦柴花”,详细内容为拔芦柴花的技巧、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及其作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爱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技巧、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作用;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芦柴花实物、图片、教学PPT。
学具:小锄头、小篮子、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芦柴花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芦柴花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芦柴花的生长过程、作用,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拔芦柴花活动,讲解拔芦柴花的技巧、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
4. 随堂练习: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体验拔芦柴花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芦柴花的生长过程2. 芦柴花的外形特征3. 芦柴花的作用4. 拔芦柴花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植物生长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其他植物的认识和观察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拔芦柴花的技巧、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芦柴花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作用;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拔芦柴花活动,讲解拔芦柴花的技巧、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
4. 作业设计: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植物生长过程。
一、拔芦柴花的技巧与注意事项1. 技巧:(1)选择合适的时间: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拔芦柴花,此时气温较低,土壤湿润,便于拔取。
拔根芦柴花教案
拔根芦柴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拔根芦柴花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掌握拔根芦柴花的种植技巧和养护方法;3.学会制作拔根芦柴花茶和药膏。
教学内容一、拔根芦柴花的基本知识拔根芦柴花,又称为拔根芦荟、拔根芦荟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的主要产地在中国南方,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拔根芦柴花的药用部位为其根和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
二、拔根芦柴花的种植技巧和养护方法1.土壤选择:拔根芦柴花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0-7.5之间。
2.播种时间:拔根芦柴花的适宜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4月份。
3.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压实,最后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4.养护方法:拔根芦柴花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三、制作拔根芦柴花茶和药膏1.制作拔根芦柴花茶:将拔根芦柴花干燥后,取适量泡水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
2.制作拔根芦柴花药膏:将拔根芦柴花煮熟后捣碎,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涂抹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拔根芦柴花的基本知识和种植技巧,让学生了解拔根芦柴花的特点和药用价值。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拔根芦柴花的种植和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交流法: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考试的形式,测试学生对拔根芦柴花的基本知识和种植技巧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估:通过实际操作的形式,测试学生对拔根芦柴花的种植和制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3.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讲解法、实践操作法和互动交流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拔根芦柴花的特点和药用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有些单一,需要更加丰富和细化;考试评估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记忆,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江苏民歌演唱家雪飞是演唱这首歌曲的 第一人。1956年7月,北京举行全国民 间文艺调演。雪飞在大会上演唱了《拔 根芦柴花》,受到了热烈欢迎。接着这 首歌又被选送到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首 长欣赏。
歌曲歌词
❖ 叫呀我这么里呀来,我呀就的来了, ❖ 拔根的芦柴花花,清香那个玫瑰玉兰花儿开。 ❖ 蝴蝶那个恋花啊牵姐那个看呀,鸳鸯那个戏水要郎猜。 ❖ 小小的郎儿来哎,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 ❖ 金黄麦那个割下,秧呀来的栽了, ❖ 拔根的芦柴花花,洗好那个衣服桑呀来采。 ❖ 洗衣那个哪怕黄昏那个后呀,采桑那个哪怕露水湿青苔。 ❖ 小小的郎儿来哎,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 ❖ 泼辣鱼那个飞跳,网呀来的抬了, ❖ 拔根的芦柴花花,姐郎那个劳动来呀比赛。 ❖ 姐胜那个情郎啊山歌那个唱呀,情郎那个胜姐亲桃腮。 ❖ 小小的郎儿来哎,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
❖ 古时候,邵伯是有名的戏曲之乡,会唱的人可很多,但 唱得最好的要数莺歌了。那时,邵伯地区有个风俗,每 年六月十九观音会,都会有对歌竞赛,唱得好的就能得 到"歌王"的称号。 然而比赛前,莺歌却生病了,恰巧,遇见一位神医,叫 莺歌到水急浪大的地方拔根芦柴花煎水服饮,连服三剂, 保证药到病除。结果,莺歌一试,果真好了。
❖ 比赛这天,莺歌便干脆唱了芦柴花,大家都惊呆了。 从此,民歌《拔根芦柴花》在邵伯湖岸边唱响开来,并 流传到了全国。
❖ 后来由钱静人,费克等人带队到扬州、江都 采风,收集了大量民歌,并对其进行了加工。 于是便有了现在大家听见的《拔根芦柴花》 了。
讲解
❖ 在中国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 用法大约有三种:一种是以花喻人,借花表达 情爱,如《茉莉花》和"花儿"令曲《上去高山 望平川》;一种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 如各地的一些《对花》;另有一种是借花起兴, 以花为歌唱的媒介,而花本身无特定的含义。 如山西北部的"开花调"和这一首《拔根芦柴花》 等等。
❖ 歌曲赏析 ❖ 这首秧田歌表面上看歌词分为三段,实际上每段只有第一句
是"实词" 芦柴花,其后便是固定衬词"拔根芦柴花"和以虚代 实的"清香玫瑰玉兰花儿开"。这样的唱词结构,说明此歌是 借"花"寄兴,而不在乎唱的是什么,这也是一般劳动歌曲的 特征之一。此歌50年代初由音乐家费克记录下来,它有两种 乐谱,一种是本书所收的这一种;另一种是舞台用谱,为了加 强抒情性,记录者在倒数第6小节处增加了两小节的短句, 并再反复一次,使音乐产生了复沓缠绵的新意,而且还使曲 体因扩充而取得平衡,使原来不规则的三句变为四句,扩充 句起到了"转"句的作用。全曲音调在明快、奔放、昂扬的基 调中糅合了一点委婉的因素,刚柔相济,兼融江南与江北和 劳动歌曲与抒情山歌的特色,这也是它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歌曲影响
❖ 《拔根芦柴花》原是当地在水田劳动中唱的歌, 属"秧田歌";稻农为了解除疲劳、自我调节,便 以歌寄兴,他们所唱的内容有很大的即兴性, 而曲调和衬词衬腔则是相对稳定的。由桑子和 口才最好的栽秧能手,即领趟的妇女领唱"打头 号子",接着众人"吆号子"。赛号子时有对唱、 独唱。大多数"领唱"节奏舒展自如,音调明亮 悠扬,优美动听,"众和"节奏明快,跌宕起伏, 洋溢着欢乐的劳动气氛。
请欣赏《拔根芦柴花》
拔根芦柴花
《拔根芦柴花》是扬州民歌,是 中国著名的民间曲调,原流传于 江苏扬州一带的地方民歌,因曲 调优美、歌词上口,现广为流传。
代表传唱者有雪飞。 《拔根芦柴花》曾在1956年7月的 全国民间文艺调演上演出,雪飞 在大会上演唱该曲,受到了热烈
欢迎。
歌曲背景
❖ 《拔根芦柴花》原是一首江苏江都的地方民歌,属于邵 伯秧号子,来源于歌会中的一段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