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4年蓝莓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蓝莓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3093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8.png)
2024年蓝莓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水果,在全球市场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对蓝莓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状况、消费者需求、供应链等各个方面,旨在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蓝莓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蓝莓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蓝莓市场规模还将持续增长,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对蓝莓营养价值的认可。
3. 竞争状况蓝莓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包括国内外的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
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品牌,包括ABC、XYZ等知名蓝莓品牌。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和加强市场推广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此外,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给市场格局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4.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蓝莓作为一种天然的超级食品,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纤维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年轻人和都市白领群体,更加关注健康和保持身材,在他们的购买决策中,蓝莓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
5. 供应链蓝莓的供应链包括种植、采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种植阶段涉及到土地选择、种植技术、育种改良等因素,采摘和运输阶段需要确保蓝莓的新鲜度和品质不受损。
加工阶段主要是将蓝莓制成干果、果酱等加工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销售阶段则需要开拓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下超市、电商平台等。
6. 市场趋势蓝莓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食品市场的增长将推动蓝莓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会继续增加。
•科技创新将推动蓝莓种植技术的改良,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会更为突出。
•电商平台的兴起将为蓝莓销售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蓝莓产业情况汇报范文
![蓝莓产业情况汇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cfdf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d.png)
蓝莓产业情况汇报范文蓝莓产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汇报。
一、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蓝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目前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已经达到XX万亩,产量达到XX万吨。
同时,蓝莓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蓝莓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水果备受青睐。
同时,蓝莓具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被誉为“抗氧化之王”,因此在保健品、食品加工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据市场调研显示,蓝莓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三、蓝莓产业优势。
我国蓝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我国广大的适宜种植蓝莓的地区,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等省份,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蓝莓的生长。
其次,我国在蓝莓的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我国在蓝莓加工、包装等领域也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尽管蓝莓产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蓝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其次,蓝莓品质不稳定,影响了市场竞争力;最后,蓝莓产业链条中的一些环节还不够完善,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质稳定性、完善产业链条等措施,以促进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蓝莓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抓住产业优势,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推动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蓝莓产业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9cbb4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a.png)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蓝莓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的水果,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蓝莓在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利用蓝莓资源,蓝莓加工市场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蓝莓加工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1. 蓝莓加工市场的概述蓝莓加工市场是指将蓝莓进行深加工,制成各种不同的产品形式,例如蓝莓酱、蓝莓果酒、蓝莓干等。
这些产品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蓝莓的口味需求,还能延长蓝莓的保存期限,提高蓝莓的附加值。
2. 蓝莓加工技术的发展蓝莓加工技术是蓝莓加工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蓝莓的需求不断增加,蓝莓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蓝莓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蓝莓果酱的制作技术、蓝莓饮料的生产技术以及蓝莓烘干技术等。
3. 蓝莓加工产品的市场分析蓝莓加工产品市场饱含着巨大的商机。
蓝莓果酱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能,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蓝莓饮料则因为其方便携带和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
此外,蓝莓干作为一种方便食用的蓝莓制品,在休闲食品市场上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4. 蓝莓加工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蓝莓加工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蓝莓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保持竞争力。
然而,蓝莓加工市场依然有着广阔的机遇,因为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蓝莓加工产品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5. 发展蓝莓加工市场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蓝莓加工市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蓝莓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其次,加强市场营销,将蓝莓加工产品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最后,加强与种植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提高蓝莓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论蓝莓加工市场正朝着发展壮大的方向迈进。
在科技的推动下,蓝莓加工技术不断创新,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
面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推动蓝莓加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蓝莓加工产品。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探讨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f7c670ba76e58fafab0039c.png)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探讨摘要伊春市是我国蓝莓的主产区之一,蓝莓产业的发展逐渐已成规模,是地方支柱性产业。
通过调查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产品蓝莓的资源分布、引种栽培、生产加工企业现状等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蓝莓产业;发展;黑龙江伊春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
根据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对国外引种的14个蓝莓品种分析,鲜果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达163 mg/100 g,VE含量9.3 μg/100 g,是其它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1]。
蓝莓在伊春被称为“兴安小雪莲”,它生长在伊春的高寒、高海拔、高洁净、无污染的原始大森林,而且是永冻层的沼泽地带。
由于野生蓝莓适宜生长在有苔藓的水湿地或部分湿润的山坡,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北部的山地。
1 资源分布情况伊春市的野生蓝莓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友好、上甘岭、五营、红星、新青、汤旺河、乌伊岭7个林业局和嘉荫县,这些地区蓝莓集中分布面积为2.4万hm2,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75%以上[2]。
翠峦、美溪、金山龙3个林业局也有少量分布。
据1991年的调查显示,伊春林区野生蓝莓蕴藏量12.15万t,年可采摘量6.56万t。
但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蓝莓分布面积缩减,结果量下降,年采集量约为2 000 t[3]。
2008年,市政府制定了《伊春市笃斯越橘等野生浆果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重点保护野生笃斯越橘资源,实行承包管护经营,使资源得到了保护和有序利用。
2 组培蓝莓引种栽培情况蓝莓每年6月为开花期,8月为果熟期,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采摘季节,旺果采收期近50 d。
黑龙江省引进种植蓝莓的时间不是很长,现在只有大兴安岭地区、绥棱农场、伊春的五营和友好等地。
目前,全市共有组培蓝莓种植点4处,分布在友好、五营、铁力、带岭4个林业局,总面积0.35 hm2;有种植矮丛的美登,半高丛的北村、北青、北陆和圣云5个品种。
3 蓝莓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伊春市野生蓝莓加工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伊春地区蓝莓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伊春地区蓝莓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b71c59aa0116c175f0e48c7.png)
52特种经济动檀/201a年07搠
万方数据
G蹴
新生事物和新科学技术能力较差,种植比较粗放, 管理缺乏科学化。由于推广力度不够,如地表覆 盖、平衡施肥、田间科学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在生 产中实际应用面积较小,直接制约了单产、总产的 提高。另外,部分管理者对蓝莓生产技术认识不 足,理解不到位,抱有“有苗不愁长”的思想,土壤调 酸不彻底,甚至认为pH为5.5—6的已经是酸性土 壤了,直接栽植就可以了,以致于生产田蓝莓长势 不一,苗小、苗弱,甚至有死苗发生。整形修剪是蓝 莓综合管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技术含量 较高、比较复杂、费工的一项作业,是蓝莓实现长期 壮树、丰产、优质、高效所不可缺少的措施。修剪方 式也仅仅是剪掉距地面10cm左右主枝上的侧枝和 弱枝,未达到整形修剪的标准和目的。 2.3投入普遍不足 蓝莓产业是资金和技术的复合型产业,需要方 方面面的支持和关注,才能保证蓝莓产业升级。但 从生产环节上看,技术和资金投入程度与蓝莓未来 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一是技术投入不足,全市主抓 蓝莓的技术力量捉襟见肘,真正懂技术的农技干部 仅几人,没有技术储备,缺乏发展后劲;--是资金投 入不足,尤其是硫磺粉调酸、地表覆盖、除草管理方 面的投入不足更为明显。目前,伊春市蓝莓生产靠 企业投资运营,自发生产蓝莓的农户很少,一是对 发展蓝莓产业缺乏正确认识,顾虑较多,等靠要思 想比较严重,认为生产蓝莓投资和风险大,成本回 收慢,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快,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愿 差距大;二是由于历史原因,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 思想,他们没有开拓意识,不敢进行长期投资;三是 蓝莓生产从业者大部分是留守的农民和务农职工, 大多数为中老年人,文化素质的低下,接受和应用 新技术比较困难。因此,他们只愿意从事驾轻就熟 的粮食生产,习惯于传统粗放管理的农业生产模 式,而不愿意尝试新的产业。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af0300f12d2af90242e665.png)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伊春市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相对独立,尚未形成良好的链条模式,目前存在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和蓝莓产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
现针对伊春市蓝莓产业的现状进行阐述。
1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尚未形成链条模式1.1 自有种植基地不足,原料供应受限伊春市现有的蓝莓生产企业中拥有蓝莓种植基地的只有4户,其中1户企业的基地正在建设中,绝大多数原料都靠收购。
1.2规模化龙头企业少目前只有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型高科技企业。
其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丹东龙升蓝莓研发中心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聘请了国内3名从事蓝莓研究多年的知名专家担任技术总监和顾问。
在蓝莓品种引进与选育、种植基地选址、促成栽培、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冷冻贮运及深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引进了一系列成型技术,并开始了蓝莓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
当前,公司正致力于从产业化种植、果品销售、产品深加工3个方面打造全新的蓝莓产业链。
1.3企业间信息共享滞后各个企业之间相对独立,生产信息、工艺技术较封闭,制约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借鉴。
另外,企业各自有不同的销售网络,网络最多的忠芝大山王有限公司几乎遍布全国,而大多数企业只能在省内销售,甚至个别企业只能在本地销售,网络资源不能共享,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成本投入很大,一般开拓1个地级市场广告等宣传费用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上。
2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2.1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蓝莓产品是森林食品的一种,但以伊春市名义注册的“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品牌,在蓝莓产品的种植、生产到销售环节没有一家企业应用,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
2.2蓝莓产品品牌小而杂,未形成规模优势伊春市的蓝莓生产企业现有品牌小而杂,各打各的品牌,据统计伊春现有蓝莓产品商标73个,一些企业有自主品牌,但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伊春市比较有知名度的品牌是林都、宏达、森娇这3个注册商标,这3个商标分别属于3户蓝莓产品生产企业.2.3缺乏整体策划,存在恶性竞争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销售网络,品牌宣传缺少整体策划,有的1家企业甚至有几个商标,更有的企业频频更换品牌,甚至企业之间经常恶性竞争,互相掣肘,严重制约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82c897e53a580216fcfeb3.png)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分析摘要从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包括独特的自然优势、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优势、不断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特色突出等。
关键词蓝莓产业;发展优势;黑龙江伊春1 独特的自然优势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山脉纵贯全境,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一是地处林区,生态环境好。
伊春市土地肥沃,空气无污染,为发展蓝莓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目前伊春市以野生蓝莓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已有60多家,其中16个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产业发展有较高的起点。
二是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大。
伊春市现有耕地面积24万hm2,其中9.3万hm2为森工多种经营用地,这些林地归林业局管辖,租给职工耕种,地租相对较低,租期短,短期内可利用和调整的土地较多。
三是土壤养分丰富。
现在蓝莓生产中土壤改良的主要方式是利用草炭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山脉,富含草炭土,而且林业生产废料如树皮、锯末等,都能用于土壤改良。
四是劳动力资源富足。
伊春市全面已停止主伐,进行封山育林,将有大量林业职工闲置,可以成为蓝莓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
2 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的市场需求蓝莓产业发展已经上升为黑龙江省级战略。
省领导多次对黑龙江省的蓝莓产业发展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了多项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还制定了全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
从国内外蓝莓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全世界蓝莓种植面积迅猛增长,但市场需求增加得更快,从而导致蓝莓价格不断上涨[1]。
伊春小兴安岭的野生蓝莓从2008年的8~10元/kg,涨到现在市场上46~48元/kg。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迅猛,据2011年上半年统计,全市蓝莓种植面积已有360 hm2以上,到2013年底已突破666.67 hm2,伊春市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蓝莓种植育苗公司,成为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
全市各县(市)、区(局)党委、政府对蓝莓产业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市政府专门制定了今后3年全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把蓝莓产业确定为林区经济转型的战略产业,使投资商、种植商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a4a42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b.png)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蓝莓是一种富含抗氧化物和维生素的小型水果,近年来在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蓝莓加工产品也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蓝莓加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市场概述近年来,全球蓝莓市场呈现增长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蓝莓加工市场作为蓝莓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起到了关键作用。
蓝莓加工产品包括蓝莓干、蓝莓果酱、蓝莓汁等多种形式,适应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竞争格局蓝莓加工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知名品牌和小型企业参与竞争。
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但小型企业通过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创新的产品形式也在不断挑战着知名品牌的地位。
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对蓝莓加工产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需求: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蓝莓加工产品富含抗氧化物和维生素,符合健康饮食的需求。
2. 方便需求:蓝莓加工产品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享用,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3.多样化需求:消费者对蓝莓加工产品的种类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希望能够选择到不同口味和形式的产品。
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当前蓝莓加工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以下几个趋势: 1. 品牌建设: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的蓝莓加工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通过创新形式吸引更多消费者。
3. 渠道拓展:加大对线上销售渠道的开拓和推广,与电商平台合作,提升销售额。
市场挑战与对策蓝莓加工市场面临以下挑战: 1. 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应对竞争,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2. 原材料供应:蓝莓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企业应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
3. 营销策略:制定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突出产品的优势和独特性,吸引更多消费者。
结论蓝莓加工市场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ba6f13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d.png)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蓝莓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小果,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
蓝莓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营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由于蓝莓的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蓝莓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本文将从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蓝莓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截至2019年,国内已经有近20个省区市建立了蓝莓种植基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统计,全国蓝莓种植面积已近百万亩,2020年全国蓝莓总产量达到约35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从蓝莓加工和销售方面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另外也有不少在西南地区。
二、蓝莓产业面临的问题1. 蓝莓品种单一,品质参差不齐目前,蓝莓的品种主要以北美和智利引进品种为主,并且大多数地区的生产都是以一到两个主要品种为主,导致全国蓝莓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
这也影响到了国外市场的开发和销售。
2. 产业链条不完整蓝莓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包括种植、繁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目前由于相关政策缺乏支持,国内生产和销售链存在一定程度上不成熟。
3. 成本过高蓝莓是一种质量要求较高的水果,在栽培、繁殖、收获、销售等过程中的成本较高,影响着当地的市场竞争力。
三、蓝莓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1. 加强品种研发和扩大种植规模对蓝莓进行差异化开发,研发具有较高产量、高品质和长产期的品种,并通过引进国外新品种和基因组编辑培育来加强品种的繁殖和选育。
加大种植面积,并且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采用全量化、自动化、生态化等新颖种植方式,提高蓝莓种植效益。
2. 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和链条拓展针对产业链环节不齐全的问题,应当从政策规范、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方面入手,支持农业科技研发、行业协会或组织的建设、组织贸易协会等措施,引导蓝莓产业向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方向拓展。
3. 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利用现代科技,尽可能降低蓝莓种植、繁殖、收获、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情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648f02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2.png)
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情况调查蓝莓,这一小小的蓝色浆果,近年来在黑龙江省的农业领域中崭露头角。
为了深入了解黑龙江省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黑龙江省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蓝莓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蓝莓果实中糖分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同时,黑龙江省的土壤肥沃,多为黑土和黑钙土,能够为蓝莓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种植方面,黑龙江省蓝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过去,蓝莓种植主要集中在一些小规模的农户和个别农业合作社,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型农业企业也加入到蓝莓种植的行列中来。
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传统种植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科学化的种植模式转变。
例如,采用智能温室、滴灌技术、精准施肥等手段,提高了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蓝莓的品种也日益丰富。
除了常见的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还有兔眼蓝莓等品种。
不同的品种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市场需求,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加工环节,黑龙江省的蓝莓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许多企业纷纷投资建设蓝莓加工厂,将新鲜的蓝莓加工成果汁、果酱、果干、蓝莓酒等多种产品。
这些加工产品不仅延长了蓝莓的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还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一些大型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但仍有不少小规模种植户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导致蓝莓的产量和品质不稳定。
其次,市场销售渠道不够畅通。
尽管蓝莓加工产品丰富,但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优质产品未能及时有效地推向市场,导致产品积压。
再者,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黑龙江省的蓝莓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大,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黑龙江省蓝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管理水平。
中国蓝莓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将呈现六大态势发展
![中国蓝莓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将呈现六大态势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d25eb0b84ae45c3a358ca0.png)
7、中国蓝莓种植成本主要为地租、种子和种苗投入
我国蓝莓成本在13000-14000元左右。
8、中国已初步形成由北到南6个生产区域
我国已初步形成由北到南6个生产区域:以保护地栽培为特色的辽东半岛产区,鲜食与加工兼顾的山东半岛产区,加工与鲜食品种兼顾的长江流域,以加工品种为主的贵州、四川产区,以早熟鲜食品种为主的云南产区以及正在形成中的以鲜食为主的华南产区,各产区的生态特征不同,其相应的试验品种也各异。
按照蓝莓产品用途可以分为栽培类和野生类两大类,目前,栽培类鲜果鲜食比例较大,一部分经过初级加工制成冷冻果成为深加工原料。而野生类鲜果酸度较大,因而主要成为加工原料,进一步制成果汁、酒类、乳制品、糖果、果酱、烘焙等产品。
从产业链来看,蓝莓行业上游为良种培育和种植相关行业,主要包括育苗、肥料和农用机械等。蓝莓行业下游为应用市场,包括医疗保健、食品加工和终端消费者。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富含花青素,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蓝莓栽培最早的国家是美国,但至今也不到百年的栽培史。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近年来我国蓝莓种植面积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9年种植面积为6.03万公顷,产量为211855吨。我国蓝莓产业需求量为23.07万吨,产值为41.31亿元。
中国蓝莓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将呈现六大态势发展
1、蓝莓行业基本概况分析:定义、分类、应用、产业链
蓝莓,又名笃斯、黑豆树(大兴安岭)、都柿(大小兴安岭、伊春)、甸果、地果、龙果、蛤塘果(吉林)、讷日苏(蒙古族语)、吉厄特、吾格特(鄂伦春语)等,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低灌木。原生于北美洲与东亚,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欧洲、北美洲以及中国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等国家和地区,生长于海拔900 ~ 2300 m的地区。
伊春市蓝莓产业健康发展措施探讨
![伊春市蓝莓产业健康发展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4eaabeffab069dc5022019c.png)
伊春市蓝莓产业健康发展措施探讨摘要当前,以全面停止森林主伐为标志,伊春市已经进入了森林经营的新时代,为实现伊春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应大力发展蓝莓产业。
该文详细探讨了伊春市蓝莓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蓝莓产业;发展措施;黑龙江伊春伊春市加速林区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促进蓝莓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提高蓝莓食品质量控制,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发展蓝莓产业之路。
伊春市蓝莓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就要进行整章建制。
1 制定切实可行的蓝莓原料产地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总体形成了比较科学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下一步需要以食品安全法为主线,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设置情况,以及我国食品企业和所生产产品的具体情况,建立其他法律法规相辅助的多层次的立体框架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在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典的同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蓝莓原料产地管理制度。
至少体现以下几项措施:①由政府制定管理条例,以林政部门为领导机构,严格按要求进行采摘、运输和贮存;②由专业技术人员对采摘人员进行培训后上岗,培训内容应包括采摘、运输和贮存等方式,使采摘人员能够正确采摘和运输。
③由政府制定指导价格,在杜绝市场无序竞争,保证原料质量的同时也保护了蓝莓加工企业的利益;④制定政府扶持和奖励政策,在适宜地理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蓝莓种植产业,并不断优化种植蓝莓品种。
2 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戒手段,不能引起违法者足够的重视,违法成本过低,威慑力过小。
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应掌握以下原则:一是本着从重的原则,对恶意性、明知故犯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可能造成人体生命安全等的违法行为应严惩;二是本着一个尺度原则,对同一违法行为,无论是谁,无论何种地位,无论谁执法,无论在何地都是相同的处罚措施和力度,不应有弹性;三是本着可操作性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处罚决定都有法可依,而且要做到罚与“打”并举,提高惩戒力度,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7d5ded941ea76e58fa049c.png)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摘要伊春是蓝莓的主产区之一,蓝莓产业发展得很快。
该文对蓝莓生产中存在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工艺水平低、储运条件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指导蓝莓食品的生产。
关键词蓝莓;产业;问题;黑龙江伊春1 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制剂,没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就不会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因此,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原则和最大使用量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我国由于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仍屡禁不止。
食品添加剂按照标准要求添加合理使用是安全的,如果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危害会很大。
在蓝莓食品的检测中曾多次发现个别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白砂糖的使用量,超量使用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有的为了延长货架期而大量加入山梨酸钾等防腐剂[1-2]。
在日常蓝莓食品生产监管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的主观故意行为。
有些不法者为了降低成本、改变外观状态或延长货架期等而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为了改变蓝莓果汁饮料的色泽和香气,加入人工色素和蓝莓香精,使饮料看起来原汁很浓,但其实果汁含量很少甚至没有;二是原附材料中含有或携带进来的。
所用的原料中已有某种添加剂,但是未标明或没有告知所造成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如:蓝莓的收购期是每年的秋季,时间短,有的生产厂家不具有贮存大量蓝莓原汁的条件,依靠外进,所进的原料中并非是蓝莓原汁,已含有大量防腐剂、甜味剂等;三是所购买的单一添加剂中复合添加剂含有其他不应该有的成分所造成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如甜蜜素中含有糖精钠等甜味剂成分;四是生产者缺少对添加剂相关知识和了解所造成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如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添加剂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清楚,即哪种添加剂应该加,哪种添加剂不应该加,应该加多少,都凭主观臆测;五是虽按添加范围和添加量去添加,但在产品标签上未标注或标注不规范造成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如在蓝莓果酒中按添加量范围用山梨酸钾做防腐剂是允许的,但是在该产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没有标注山梨酸钾,该产品也是不合格产品。
伊春市乌伊岭区蓝莓产业发展概况及措施
![伊春市乌伊岭区蓝莓产业发展概况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b0138a71fe910ef12df8e4.png)
爽 宜人 的香 气 . 为鲜 食佳 品 。 蓝 莓花 具 观 赏价 值 。 莓 的花 为总 状 花 序 【 花 序 大 部 蓝 8 J 。 分 侧生 , 有时 顶生 。 花单 生或 双 生在 叶腋 间 。 莓 的花 芽 一 蓝 般 着生在 枝条 顶部 。 季花 芽 先萌动 ,— 春 3 4周后到 盛花 期 。 当 花 芽萌 发后 , 叶芽 开始 生长 , 到盛 花 期时 叶 芽才 萌发 生 长到
其 应有 的长 度 。 莓 的树体 形 态为 特征 灌 木丛 生 , 高差 异 蓝 树
悬殊 , 眼蓝 莓 树 高可 达 1 栽培 中常 控 制在 3i 兔 0m, n左右 ; 高丛 蓝 莓树 高一 般 1 3m; 高丛 蓝 莓 树 高 5 ~ 0 m; ~ 半 0 10c 矮 丛蓝 莓树 高 3 ~ 0c 蓝 莓叶 片 互 生 , 丛 、 高丛 和 矮 丛 0 5 m。 高 半 蓝 莓 在入 冬 前落 叶 , 兔眼 为 常绿 。 片在 树体 上可 保 留 2 3 叶 ~ 年【。 l 叶片大 小 由矮 丛蓝 莓的 07 3 m到 高丛蓝 莓 的 8 m, q .~ . c 5 c
现 代农 业科技
2 1 年 第 7期 01
农村 经济 学
’
伊春 市 乌 伊岭 区蓝 莓 产 业 发展 概 况 及 措施
何 平 南极 月 程 明 谢 同颖
( 黑龙 江 省伊 春 市乌 伊 岭 气 象 局 , 龙 江 伊 春 1 3 3 ) 黑 50 8
摘要 阐述 了伊春 市 乌伊 岭 区蓝莓 产 业发 展 的概 况及 未来发 展 的任 务 , 总结 了该 区蓝 莓 产业 发展 采取 的措 施 , 并 以期 为乌 伊岭 区蓝 莓 产业 的发展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蓝 莓产 业 ; 概况 ; 任务 ; 措施 ; 黑龙 江伊 春 ; 鸟伊 岭 区 中 图 分 类 号 ¥ 6 . F 2 .3 6 79; 3 61 文 献 标 识 码 常见 的是卵 圆形 。
发展蓝莓产业壮大区域经济
![发展蓝莓产业壮大区域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c488f2a0f524ccbff1218492.png)
关于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蓝莓,又名笃斯越橘。
属杜鹃花科灌木。
果实呈蓝色,皮外裹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果味酸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质元素。
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的肌体免疫力等功能,极具营养保健作用,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蓝莓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
一、发展蓝莓种植的重要意义随着森林资源减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已提到日程上来,培育具一定科技含量和一定示范作用的替代产业已是燃眉之急。
由于伊春林区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森林资源严重匮乏局面,五营林业局的木材生产任务也在逐年调减,大量林业职工从木材生产岗位上转下来从事自营经济。
目前,五营区职工自营经济产业主要是黑木耳养殖,是职工群众养家糊口、乃至发家致富的主要项目。
但随着木材生产任务的逐年调减,养殖木耳所需主要原料锯末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伊春即将进入木材生产全面停伐的阶段,将更加制约木耳养殖这一产业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巩固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依托我区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另辟蹊径,发展特色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
蓝莓种植业具有其它种植业无法相比的利润空间,国际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国内市场也在迅速扩大。
蓝莓产业在我国起步仅仅十年时间,蓝莓种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伊春发展这一产业,速度较快,这是因为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结果。
市委、市政府把蓝莓产业未来五年时间的发展目标定位“四个最大”,即:要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蓝莓苗木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蓝莓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蓝莓销售市场。
并把蓝莓苗木组培繁育基地设在我区,而且是全国最大的蓝莓种苗组培繁育基地,这些因素为我区发展蓝莓种植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伊春蓝莓产业项目投资理性分析与评价
![伊春蓝莓产业项目投资理性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4aeed0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0.png)
探讨/管理理财Money66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在促使项目活动频发的同时,也给项目投资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产品寿命同期缩短,客户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更加多样,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发展的呼声,伴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平衡而越来越强,这使项目投资面临的外部约束越来越大。
面对全球化、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如何科学地遴选投资项目,已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概况伊春蓝莓,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的特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伊春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温偏低,降水量较充沛,土壤以暗棕壤为主,土壤成分偏酸、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蓝莓。
伊春野生蓝莓在冻土层中生长,具有无污染纯天然绿色的特点,被誉为“寒地生命之果”。
有多个产品获省著名商标,有22种蓝莓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伊春市被中国小浆果协会授予“中国蓝莓之乡”的荣誉。
为大力推进蓝莓产业发展,展示伊春蓝莓产业发展成果,打造和提升该市蓝莓品牌知名度,带动和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该市已连续举办了5届黑龙江(伊春)兴安蓝莓节,吸引了许多中外学者及商家,极大地促进了蓝莓产业的兴起。
近年来,伊春市伊春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商服兴区、工业富区战略,引进了一批低能耗、产值高、纳税大的好项目、大项目,积极推进蓝莓深加工产业发展。
现在伊春产出的蓝莓,不但可以鲜吃、制成果酒饮用,还可以制成蓝莓干、蓝莓糖、蓝莓果汁、蓝莓糕点等,小小的蓝莓在伊春正在发展成大产业。
要做大蓝莓产业,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必须对项目投资进行理性分析与评价。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项目投资与融资的主体,为追求自身价值与股东财富最大化,项目的长期投资是实现其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通过经营项目、新建项目、改建项目等创造的经济效益占中国GDP的70%以上。
无论是成熟企业的项目投资,还是新创企业的计划落实,无不涉及项目投资模式和融资方案的设计,涉及投资与融资决策。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c397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c.png)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蓝莓作为一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的水果,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蓝莓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使得蓝莓种植深加工产业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2. 市场竞争状况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已经有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开始投资蓝莓种植,并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
同时,一些农户也开始转向蓝莓种植,推动了市场的竞争。
3. 政策环境政府对蓝莓种植深加工产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扶持政策,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给予蓝莓种植者。
另一方面,政府还加大了对蓝莓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保证市场的公平和有序。
4.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蓝莓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水果,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对蓝莓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5. 供应链分析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的供应链主要包括蓝莓种植、采摘、加工、包装和销售环节。
蓝莓种植者通过与采摘企业和加工企业的合作,将采摘下来的蓝莓果实进行加工和包装,最终通过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
6. 市场发展趋势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蓝莓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蓝莓种植深加工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产业的发展。
7. 风险和挑战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由于蓝莓种植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种植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面临着竞争压力。
此外,天气因素、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带动市场的增长。
然而,新进入者进入市场需要面对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种植者和加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伊春市蓝莓、蓝靛果忍冬资源、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伊春市蓝莓、蓝靛果忍冬资源、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8b842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e.png)
伊春市蓝莓、蓝靛果忍冬资源、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刘运伟;张巍;惠大勇;李志新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
【年(卷),期】2024()1
【摘要】伊春市小浆果资源丰富,野生和栽培种以笃斯越橘、蓝莓、蓝靛果为主,产品种类多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森林食品支柱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规模企业数量少、种植品种急需更新换代、加工产品同质化较严重等问题,通过对伊春市蓝莓、蓝靛果忍冬资源及栽培现状分析,就促进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刘运伟;张巍;惠大勇;李志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3.9
【相关文献】
1.野生浆果资源-蓝靛果忍冬利用价值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2.蓝靛果忍冬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3.吉林省汪清县蓝靛果忍冬野生资源分布、人工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
4.蓝靛果忍冬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伊春市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相对独立,尚未形成良好的链条模式,目前存在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和蓝莓产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
现针对伊春市蓝莓产业的现状进行阐述。
1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尚未形成链条模式
1.1 自有种植基地不足,原料供应受限
伊春市现有的蓝莓生产企业中拥有蓝莓种植基地的只有4户,其中1户企业的基地正在建设中,绝大多数原料都靠收购。
1.2规模化龙头企业少
目前只有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型高科技企业。
其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丹东龙升蓝莓研发中心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聘请了国内3名从事蓝莓研究多年的知名专家担任技术总监和顾问。
在蓝莓品种引进与选育、种植基地选址、促成栽培、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冷冻贮运及深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引进了一系列成型技术,并开始了蓝莓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
当前,公司正致力于从产业化种植、果品销售、产品深加工3个方面打造全新的蓝莓产业链。
1.3企业间信息共享滞后
各个企业之间相对独立,生产信息、工艺技术较封闭,制约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借鉴。
另外,企业各自有不同的销售网络,网络最多的忠芝大山王有限公司几乎遍布全国,而大多数企业只能在省内销售,甚至个别企业只能在本地销售,网络资源不能共享,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成本投入很大,一般开拓1个地级市场广告等宣传费用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上。
2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
2.1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蓝莓产品是森林食品的一种,但以伊春市名义注册的“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品牌,在蓝莓产品的种植、生产到销售环节没有一家企业应用,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
2.2蓝莓产品品牌小而杂,未形成规模优势
伊春市的蓝莓生产企业现有品牌小而杂,各打各的品牌,据统计伊春现有蓝莓产品商标73个,一些企业有自主品牌,但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伊春市比较有知名度的品牌是林都、宏达、森娇这3个注册商标,这3个商标分别属于3户蓝莓产品生产企业.
2.3缺乏整体策划,存在恶性竞争
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销售网络,品牌宣传缺少整体策划,有的1家企业甚至有几个商标,更有的企业频频更换
品牌,甚至企业之间经常恶性竞争,互相掣肘,严重制约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3蓝莓产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3.1蓝莓生产企业加工工艺简单
伊春市现有60户蓝莓生产企业中,以蓝莓产品为主导产品的生产企业仅有13户。
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及加工人员中对蓝莓的产品特点、成分含量、加工质量标准了解深入的比较少,有的企业人员文化层次低,对工艺质量要求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工艺不合理或执行起来有偏差。
从全市蓝莓产品抽检情况来看,蓝莓果干加工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加入一定的甜味物质,干燥即可,但质量稳定性较差,究其主要原因有所用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工艺不尽合理和完善,干燥工艺温度及时间控制不当。
3.2技术人员水平较低
伊春市蓝莓生产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食品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仅有13人,对外聘请师傅的不足10户,其他都是仿效他人,摸着石头过河。
4结语
在伊春市蓝莓食品的现实状况中,蓝莓企业生产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
由于蓝莓食品加工企业投入资金少,技术要求不高,且行业门槛低,导致小作坊式的企业
过多。
因此,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提高门槛,进行资源整合,逐步向产供销链条模式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基础,打造品牌形象,逐步在全市实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宣传。
帮助企业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对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关技术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法人是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按标生产,确保蓝莓产品质量。
吴惠秋(黑龙江省伊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