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敢写风流-淮安音乐家孙歆
高一必备语文文言文
新课程高一语文必修必背文言文第一部分上册篇目【篇目1】荆轲刺秦王(节选)[汉]司马迁太子及宾客知其事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篇目2】兰亭集序(节选)[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篇目3】赤壁赋[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音乐修养的君子品性构成研究
音乐修养的君子品性构成研究作者:史文露宁汐来源:《音乐生活》2022年第02期“君子”一词由来已久,先秦时期便广泛运用于诸多典籍之中。
最初“君子”之意是指出身高贵的统治者。
《说文解字》曰:“君,尊也。
从尹,发号,故从口。
”[1]这里的“君”,便是指能够发号施令的最高统治者。
春秋时期,受到孔孟儒学思想的影响,“君子”一词,成为儒教推崇的理想人格,多用于品行高尚、高风亮节之人。
《荀子》曰:“君子宽而不侵,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2]这里的“君”,则是更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
由此可以看出“君子”之义是随着时间推移、社会阶级的变化而转变的,后来所见的对人格品性的内在追求的那类“君子”,与春秋时期礼乐文化有关,但不再囿于权力地位的象征,已经转化为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德行典范,成为历代世人所追崇的理想人格。
而“君子”在“乐”上的作用也有其价值显现。
“乐”除了外在音乐形式的审美意识,更是被赋予了音乐本体以外的特殊含义,“乐”成为评判君子的重要准绳之一。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君子的修身大致分为了诗、礼、乐三个阶段:人的修养要从学《诗经》开始,“礼仪”是以制度而立身的确立之本,音乐则是作为人修养的最后融合汇成阶段。
这足以见得“乐”对于人思想、人格所起到的积极影响。
孔子不仅对君子的自身品行有着严格要求,同时也充分地认识到“乐”能够修身、治学,对于个人素养全面、广泛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以德为基”的人文精神,通过“君子”为载体,用“制礼作乐”“以乐抒情”等方式,以展现出君子良好的伦理品性与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乐论对君子的影响君子的修成与音乐之间密不可分。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士对“君子”重新进行了诠释。
孔子将德性修养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旨在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君子,通过建立崇高的伦理道德体系,从而实现“以德治国”的礼制政治目标。
描写山西的古诗20首
描写山西的古诗20首1.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4.襄阳歌——[唐]李白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5.观兵——[宋]苏籀错捐金带子舆台,李典张辽安在哉。
济溺我应知大略,摧锋人自得高才。
伍符勤选加搜练,戎阃徐图妙鉴裁。
引领山西十万骑,中原失御实堪哀。
6.山西行——[宋]沈与求山西健儿好身手,气如车轮胆如斗。
十五射猎少年场,戏格黄罴同拉朽。
二十竄名尺籍中,铁马追风快驰走。
臂弓腰箭了一生,只喜论攻不论守。
蒯瞆的故事
蒯瞆的故事
摘要:
一、蒯瞆其人
1.蒯瞆的出身与地位
2.蒯瞆的性格特点
二、蒯瞆的贡献
1.蒯瞆对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贡献
2.蒯瞆对我国古代乐器制作的贡献
三、蒯瞆的故事
1.蒯瞆与师旷的对话
2.蒯瞆演奏“匏瓠之乐”
3.蒯瞆与孟尝君的交往
四、蒯瞆的影响与评价
1.蒯瞆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
2.后世对蒯瞆的评价与纪念
正文:
蒯瞆,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齐国的一个世族家庭。
他自幼聪颖过人,尤其擅长音乐,因此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蒯瞆对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提出了“五音”理论,即宫、商、角、徵、羽,这五种音阶,奠定了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基础。
同
时,他还对乐器制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匏瓠这种乐器的制作,他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蒯瞆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则是他与师旷的对话。
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音乐家,他的琴艺高超,被誉为“琴之元”。
蒯瞆与师旷的对话,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次重要交流,对后世的音乐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蒯瞆演奏“匏瓠之乐”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他利用匏瓠制作出了一种特殊的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
蒯瞆与孟尝君的交往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他对蒯瞆的音乐才华十分欣赏,曾多次邀请蒯瞆到他的府上演奏,两人的交往成为了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蒯瞆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贡献和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生僻字
生僻字——能准确读出多少1. 荼(tú)火荼(tú)白.2.茶(chá)壶(hú)茶(chá)碗.3.毫(háo)发毫(háo)毛,亳(Bó)州亳(Bó)县.4.祆(xiān)教拜火,棉袄(ǎo)御寒.5.豆豉(chǐ)下饭.6.油氽(tǔn)馒头,生汆(cuān)肉丸.7.戊(Wù)戌(xū)变法,执戉(yuè)戍(shù)边.8.义愤填膺(yīng),赝(yàn)品骗钱.9.贵胄(zhòu)甲胄(zhòu),胃(wèi)痛胃(wèi)酸.10.毒(dú)品真毒(dú),嫪毐(ǎi)假宦.11.彬(bīn)彬(bīn)有礼,湖南郴(Chēn)县.12.钹(bó)似镲子,钅发(pō)似大镰.13.《王风•兔爰(yuán)》,有兔爰(yuán)爰(yuán).14.世界第(dì)一,床笫(zǐ)之欢.15.令嫒(ài)贤淑,媛(yuàn)女婵媛(yuán).16.瑗(yuàn)形似璧,大孔小边.17.瑷(Ai)珲爱辉,龙江之县.18.昂(áng)首阔步,昴(Mǎo)宿(xiù)在天.19.不(dǔn)有一捺,不(bù)有一点.(说明:不(dǔn)字最后一笔是捺,但电脑字库里却是点,与"不"字无异了.) 20.篡(cuàn)夺篡(cuàn)改,纂(zuǎn)辑编纂(zuǎn).21.垞(chá)是土丘,坨(tuó)是一团.22.刬(chǎn)草除根,刬(chǎn)恶(è)锄奸.23.百刂划(huai)筹划(huà),计划(huà)划(huá)船.24.舂(chōng)谷舂(chōng)米,春(chū)季春(chūn)天.25.卮(zhī)是酒器,厄(è)运厄(è)难(nàn).26.夙(sù)志夙(sù)愿,凤(fèng)凰凤(fèng)冠(guān).27.江苏甪(Lù)直,浙江甪(Lù)堰.28.一龠(yuè)半合(gě),昆侖(lún)大山.29.萦(yíng)绕萦(yíng)回,兴致索(suǒ)然.30.畲(Shē)族住在,闽浙粤赣.31.三岁曰畬(yú),开垦三年.32.杳(yǎo)如黄鹤,一去不返.33.纷至沓(tà)来,一沓(dá)子钱.34.草菅(jiān)人命,无人敢管(guǎn).35.苋(xiàn)菜苋(xiàn)陆,笕(Jiǎn)桥空战.36.《说文•丏(miǎn)部》,丏(miǎn)谓不见.37.翰(hàn)林翰(hàn)墨,从中斡(wò)旋.38.唐代亓(Qí)志,复姓亓(Qí)官.39.盘盘囷(qūn)囷(qūn),曲折回旋.40.笱(gǒu)是渔具,笱(gǒu)门险关.41.筥(jǔ)是竹筐,山东莒(Jǔ)县.42.蔑(miè)视污蔑(miè),竹篾(miè)篾(miè)片.43.俳(pái)谐俳(pái)优,徘(pái)徊不前.44.萝卜艮(gěn)了,《易•艮(Gèn)》象山45.室幽幽,窗冏(jiǒn g)冏(jiǒng).46.坰(jiōng)是远郊,遥望郊坰(jiōng).47.湖北垌(Tóng)冢,广东儒垌(dòng).48.登高临下,河水泂(jiǒng)泂(jiǒng).《泂(Jiǒng)酌》也者,《大雅》篇名. 49.山西洪洞(Tóng),山洞(dòng)地洞(dòng).50.峰迴(huí)路转,迥(jiǒng)然不同.51.安徽烔(Tóng)炀,目光炯(jiǒng)炯(jiǒng).52.茼(tóng)蒿做菜,苘(qǐng)麻制绳.53.鬼祟(suì)作祟(suì),崇(chóng)山峻岭.54.葳(wēi)蕤茂美,蒇(chǎn)工竣工.55.刺(cī)溜刺(cī)棱,刺(cì)骨寒风.56.剌(là)戾乖剌(là),剌(lā)登哩登.57.茝(chǎi)是香草,用于人名.茝(zhǐ)药白芷,茝(Zhǐ)若汉宫.58.莴苣(jù)苣(qǔ)荬,都是菜名.59.宓(mì)汩(yù)流急,汩(gǔ)汩(gǔ)水声.汨(Mì)罗江名,流入洞庭.60.水中孑(jié)孓(jué),蚊子(zi)幼虫.61.硵(lǔ)砂硇(náo)砂,名异物同.硇(Náo)洲岛名,地在广东.62.羸(léi)顿羸(léi)弱,驘(luó)子杂种.63.蜾蠃(luǒ)寄生,背负螟蛉.64.赢(yíng)得天下,始皇嬴(Yíng)正.65.螣(téng)蛇乘雾,梧鼠技穷.去其螟螣(tè),螣(tè)是害虫.66.鰧(téng)鱼似鳜,万马奔腾63.(téng).67.《尚书•金縢(téng)》,謄(téng)写謄(téng)清.68.稳操勝(shèng)券,滕(Téng)县姓滕(Téng).69.田塍(chéng)田埂,賸(shèng)余劳动.70.媵(yìng)女媵(yìng)臣,买妾纳媵(yìng).71.徙(xǐ)居迁徙(xǐ),徒(tú)劳无功.72.翕(xī)张翕(xī)动,白发老翁(wēng).73.泠(líng)风清凉,冷(lěng)风寒冷(lěng).74.治(zhì)丝益棼,冶(yě)艳冶(yě)容.75.治(zhì)理淮(Huái)河,准(zhǔn)能成功.76.酒洌(liè)酒清,凛冽(liè)寒风.77.澌(sī)灭澌(sī)亡,流凘(sī)流冰.78.雾凇(sōng)树挂,吴淞(sōng)江名.79.姓冼(Xiǎn)姓洗(Xiǎn),洗(xǐ)耳恭听.80.除了荥(Yíng)经,其余读荥(xíng).81.崑崙(lún)青藏,昆嵛(yú)山东.82.修葺(qì)房屋,人参鹿茸(róng).83.瘦(shòu)骨嶙峋,弱不禁风.人焉廋(sōu)哉?察言观行.84.曾孙之庾(yǔ),如坻(chí)如京.85.瘐(yǔ)毙瘐(yǔ)弊,瘐(yǔ)死狱中.86.嗡嘛呢叭弥吽(hōng),吽(óu)牙两犬相争.怒吽(hǒu)吽(hǒu),似牛鸣. 87.哞(mōu)哞(mōu)哞(mōu),牛叫声.88.椅子牚(chèng)子(zi),牚(chēng)拒支撑.89.掌(zhǎng)上明珠,掌(zhǎng)管掌(zhǎng)灯.90.享(xiǎng)受享(xiǎng)用,万事亨(hēng)通.91.待(dāi)一会儿,待(dài)字闺中.92.侍(shì)立一旁,侍(shì)从侍(shì)奉.93.前秦苻(Fú)坚,后汉符(Fú)融.94.苻(fú)蓠药草,符(Fú)离地名.95.成都笮(Zuó)桥,汉代笮(Zé)融.96.苲(zhǎ)草鱼藻,生在水中.97.竹林曰箐(qìng),草木菁(jīng)菁(jīng).98.葱茏(lóng)茏(lóng)葱,草木茂盛.99.鸡笼(lóng)蒸笼(lóng),笼(lǒng)罩笼(lǒng)统.100.笭(líng)箵盛(chéng)鱼,茯苓(líng)治病.101.老师(shī)传道,将帅(shuài)冲锋.102.周朝邘(Yú)国,江苏邗(Hán)江.103.昜(yáng)者陽也,交趾曲昜(yáng).104.疆埸(yì)边界,疆場(chǎng)沙場(chǎng).105.两点冮(gāng),三点江(jiāng).106.盲(máng)人摸象,病入膏肓(huāng).107.翻个跟(gēn)头,踉(liàng)跄跳踉(liáng).108.座(zuò)无虚席,满脸痤(cuó)疮.109.一函(hán)信函(hán),水凼(dàng)粪凼(dàng).110.今往(wàng)后,来来往(wǎng)往(wǎng).111.住(zhù)户居住(zhù),住(zhù)宅住(zhù)房.112.倘(tǎng)若无事,倘(cháng)佯徜(cháng)徉.113.仿(fǎng)佛(fú)彷(fǎng)彿,彷(páng)徨旁皇.114.庤(zhì)者备也,痔(zhì)漏痔(zhì)疮.115.庠(xiáng)序学校,皮肤瘙痒(yǎng).116.蜀国费祎(Yī),袆(huī)衣祭服.117.唐代昝(Zǎn)殷,成都著书.118.既往不咎(jiù),咎(Gāo)繇咎(gāo)鼓.119.榖(gǔ)是楮树,穀(gǔ)是俸禄.120.轮毂(gǔ)插轴,车子毂(gū)辘.121.縠(hú)是绉纱,恐惧觳(hú)觫.122.入我彀(gòu)中,鷇(kòu)是鸟雏.123.夒(náo)是猴子,夔(kuí)兽一足.124.战战栗(lì)栗(lì),沧海一粟(sù).125.囟(xìn)门头囟(xìn),卤(lǔ)水盐卤(lǔ).126.未(weì)知未(weì)来,穷途末(mò)路.127.簟(diàn)是竹席,蕈(xùn)是蘑菇.128.莜(yóu)麦油麦,筱(xiǎo)是小竹.129.篠(xiǎo)即筱(xiǎo),蓧(diào)似锄.130.蚕蔟(cù)蚕山,作茧上蔟(cù).131.花团锦簇(cù),鲜花一簇(cù).132.篲(huì)是扫帚,王蔧(huì)地肤.133.箩(luó)筐笸箩(luo),萝(luó)卜萝(luó)芙.134.簌(sù)簌(sù)泪下,山肴野蔌(sù).135.洋芋(yù)山芋(yù),滥竽(yú)充数.136.性命攸(yōu)关,倏(shū)地(dì)倏(shū)忽.137.发(fā)愁头发(fa),赤犮(bá)拔除.138.郎欢妹(mèi)喜,桀妃妺(Mò)喜.139.天子朱巿(fú),巿(fú)是蔽膝.140.围之数帀(zā),金币(bì)银币(bì).141.鵩(fú)不出域,鹏(péng)飞万里.142.澙(xì)卤碱地,一瀉(xiè)千里.143.母(mǔ)亲母(mǔ)爱,130.毋(wú)庸置疑.144.童叟(sǒu)无欺,须臾(yú)不离.145.海虫宅(zhà)海蛰,海蛇(shé)委蛇(yí).(虫宅是一个字.) 146.圯(yí)上老人,张良所遇.147.圮(pǐ)坏圮(pǐ)废,毁坏曰圮(pǐ).148.乱(luàn)出主意,请仙扶乩(jī).149.荦(luò)荦(luò)大端,卓荦(luò)奇逸.150.荤(hūn)菜粥(zhōu)香,族名荤(Xūn)粥(yù).151.疆埸(yì)翼翼,黍稷彧(yù)彧(yù).152.或(huó)卧或(huó)坐,或(huó)蹲或(huó)立.153.为人仆隶谓之宦(huàn),房屋东北谓之宧(yí). 154.子午卯酉(yǒu),南北东西(xī).155.酒(jiǔ)瓶倒了,洒(sǎ)了一地.156.貘(mò)是兽名,其貌(mào)不一.157.苢(去掉艹)(yǐ)者以也,黄钟大吕(lǚ).158.佀(sì)者似也,情侣(lǚ)伴侣(lǚ).159.簸箕(ji)姓箕(Jī),煮豆然萁(qí).160.荀(Xún)子姓荀(Xún),竹筍(sǔn)筍(sǔn)鸡.161.凭藉(jiè)枕藉(jiè),狼藉(jí)姓藉(Jí).162.书籍(jí)国籍(jí),籍(jí)贯姓籍(Jí).163.皃(mào)者貌也,兒(ér)子兒(ér)媳.164.周朝兒(Ní)国,姓兒(Ní)姓倪(Ní).165.凢(fán)是凡之异体,几(jǐ)时买张茶几(jī).166.沬(Mèi)是地名,就是朝(Zhāo)歌.167.泡沫(mò)唾沫(mò),相濡以沫(mò).168.凌凙(duó)冰溜,沼泽(zé)湖泽(zé).169.佘(Shé)太君,实姓折(Shé).170.余(Xú)吾水,土拉河.余(Yú)象斗,编小说.171.一笔巨(jù)款,居心叵(pǒ)测.172.薄(báo)饼薄(báo)板,单薄(bó)姓薄(Bó).173.簿(bù)子帐簿(bù),簿(bù)籍簿(bù)册.174.箙(fú)是箭袋,莱菔(fú)萝卜.175.箨(tuò)是竹笋数层之皮,萚(tuò)是草木落皮落叶. 176.君子不器(qì),小人叫嚣(xiāo).177.父顽母嚚(yín),民俗嚚(yín)浇.178.卬(áng)首信(shēn)眉,卯(mǎo)时点卯(mǎo).179.篙(gāo)头篙(gāo)子,蒿(hāo)子黄蒿(hāo).180.苯(běn)胺苯(běn)酚,笨(bèn)手笨(bèn)脚.181.竹筒(tǒng)笔筒(tǒng),茼(tóng)蒿蓬蒿.182.篑(kuì)是盛(chéng)土之筐,蒉(kuì)是盛(chéng)土之包. 183.廖(Liào)国姓廖(Liào),病体全瘳(chōu).184.福建闽侯(hòu),公侯(hóu)姓侯(Hóu).185.等候(hòu)气候(hòu),官名虞候(hòu).186.陕西甘肃,都有豳(Bīn)州.北京一带,古称幽(Yōu)州. 187.篦(bì)子梳头,蓖(bì)麻榨油.188.炙(zhì)手可热,脍炙(zhì)人口.189.上肉下火,火上炙(zhì)肉.190.针刺曰针,灼烤曰灸(jiǔ).针刺灸(jiǔ)法,合称针灸(jiǔ). 191.鞭笞(chī)笞(chī)击,青苔(tái)舌苔(tāi).192.筊(jiǎo)是竹索,茭(jiāo)白做菜.193.有的放矢(shǐ),不致失(shī)败.194.祓(fú)除缢鬼,身服袯(bó)襫.195.笈(jí)是书箱,负笈(jí)从师.196.芨(jī)芨(jī)草叶,用于编织.197.三味(wèi)书屋,其中三昧(mèi).198.短尾之鸟,总名为隹(zhuī).199.《庄子•齐物》,“山林畏隹(cuī)”.200.才子佳(jiā)人,佳(jiā)肴美味.201.长袜(wà)短袜(wà),祙(mèi)是鬼魅.202.东汉厍(Shè)钧,库(kù)房库(kù)门.203.圹埌(làng)之野,一望无垠(yín).204.茄(qié)子蔬菜,香烟雪茄(jiā).205.东汉文姬,善吹胡笳(jiā).206.耎(ruǎu)者软也,耍(shuǎ)滑姓耍(Shuǎ).三国志中的生僻字董旻、何旻,mín,二声, 旻,秋天也。
《刘弇遇文化传承》原文及译文
《刘弇遇文化传承》原文及译文刘弇遇文化传承
原文
刘弇遇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
他继承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
刘弇遇的音乐作品,不仅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刘弇遇的音乐作品多样性丰富,涵盖了交响音乐、室内乐、钢琴独奏等不同形式。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和声技巧而闻名。
刘弇遇善于融合中西方音乐元素,他的音乐作品常常引人入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除了创作音乐作品,刘弇遇还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他关注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并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教育活动。
他倡导年轻一代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为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译文
Liu Yanyu's music works are diverse, covering symphonies, chamber music, piano solos, and more. His works are known for their unique melodies and harmonic techniques. Liu Yanyu excels at blen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usical elements, captivating audiences and providing a strong artistic experience.。
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鉴赏及译文参考
苏轼《⽔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鉴赏及译⽂参考 《⽔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是由苏轼所创作的,词的标题“赠赵晦之吹笛侍⼉”,表明了词作内容和写作对象。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的译⽂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家! 《⽔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 宋代:苏轼 楚⼭修⽵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
龙须半翦,凤膺微涨,⽟肌匀绕。
⽊落淮南,⾬睛云梦,⽉明风袅。
⾃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
嚼徵含宫,泛商流⽻,⼀声云杪。
为使君洗尽,蛮风瘴⾬,作霜天晓。
《⽔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译⽂ 楚⼭长长的蕲⽵如云彩遍布,特异的⽵⼦清秀,⾼出众多树⽊之天外。
笛⽵如长细的龙须⼀半在挥动,如凤凰的胸脯微微突起,如美⼈的肌体匀称满布。
笛⾳如江南树⽊稀疏,如云梦⾬后开晴,如⽉明星稀,微风吹拂。
⾃从蔡邕离世,桓伊仙逝,谁知空⾃寂寞,辜负了多少岁⽉。
听说岭南太守后堂深院,吹笛歌⼥⾮常娇美灵巧,在花饰窗下演奏,《梁州》曲刚刚奏完,《霓裳⽻⾐曲》余⾳未了。
笛声包含着徵调和宫调,流荡着商调和⽻调,最后⼀声飘⼊云彩、树梢间。
为了赵使君洗净污浊之⽓,我送你⼀曲《霜天晓⾓》。
《⽔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注释 ⽔龙吟:词牌名,⼜名《龙吟曲》、《庄椿岁》、《⼩楼连苑》。
⼀百零⼆字,前后⽚各四仄韵。
赵晦之:名昶,南雄州⼈,作此词时,赵知藤州(今⼴西藤县)。
楚⼭修⽵:古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出⾼⽵。
《⼴群芳谱·⽵谱》:“蕲州⽵:出黄州府蔪州,以⾊匀者为,节疏者为笛,带须者为杖。
”修,长。
异材:优异之材。
表:外。
龙须:指⾸颈处节间所留纤枝。
凤膺(yīng):凤凰的胸脯,指节以下若膺处。
⽟肌:美⽟⼀般的肌肤,指⽵⼦外表光洁。
淮南:淮河以南,指蕲州。
云梦:即古代云梦泽。
在今湖北省天门县西。
关于中国古典乐器的诗句
关于中国古典乐器的诗句中国古典乐器,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它们以独特的音色和优美的外形,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情感的表达,被誉为“乐器之王”。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这些乐器更是被赋予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成为他们诗词创作的灵感源泉。
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琴歌》中写道:“一弹一扫怨情急,千愁万恨寄西风。
”这句诗表达了弹琴者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悲伤,凸显了琴音的婉转和抒情之美。
在宋代苏轼的《琴诗》中也有“琴心剑胆三秋冷,万里深情一点灯”这样的诗句,将琴比作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宣泄,表现出诗人对琴音的倾慕和珍视。
古筝,一种古老的丝弦乐器,也在许多古代诗人的诗作中留下了独特的足迹。
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首诗以古筝为背景,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使人感叹时光易逝,生命脆弱。
而明代著名诗人文征明也曾有“瑶栏玉砌闲临水,古筝幽怨恨重来”一句,表现了对古筝清脆音色的喜爱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珍品,更是古代文人骚客钟爱的对象。
唐代诗人王建的《酬南州鲁卫士见示》中写到:“古琴声和韵,泠泠何可忘?”古琴在这首诗中被赞誉为声音和谐、意境空灵的乐器,展现出文人对古琴之美的钦佩。
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也有“古人琴瑟在,少妇琴瑟闲”这样的诗句,通过对古琴的历史渊源和琴音的神韵的讴歌,体现了古琴在文人心中的珍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古代文人墨客对中国古典乐器的赞美和歌颂,不仅展现了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感悟,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珍视。
这些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蕴,通过与乐器的结合,使诗歌更具渲染力和表现力。
中国古典乐器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为乐器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义。
中国古典乐器和诗歌,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激发了人们对音乐和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古代诗人的笔墨,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乐器那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共鸣,激荡着历史的波澜和人心的柔情。
枚乘的主要作品_枚乘作品七发赏析
枚乘的主要作品_枚乘作品七发赏析枚乘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字叔,是淮阴人(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西南),枚乘的重要作品就是辞赋,其中七发又是出名的一首。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枚乘的主要作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枚乘的主要作品枚乘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字叔,是淮阴人(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西南),曾经做过吴王的属下,后来因为吴王造反枚乘屡次上书劝谏吴王起兵反对阻拦无效后,便改投了梁孝王刘武,成了他的文学侍从。
汉景帝统治时期,曾经官拜弘农都尉,但是这并不是枚乘喜爱的东西,所以便称自己有病推辞了。
后来汉武帝继位后,又想要征用他,但是因为年纪比较大身体不好,在路途中便去世了。
枚乘的重要作品就是辞赋,他是西汉时期著名而文采昭著的辞赋家,《汉书艺文志》里面收录了枚乘作品九篇即“枚乘赋九篇”。
现在世上所流传下来的只有《七发》、《柳赋》和《菟园赋》三篇文章,其中后面的两篇因为语言和枚乘有些不符,所以有人说是后世之人传写,又因为有两处毫不避讳汉惠帝刘盈的名讳忌讳之类的,这在当时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还被怀疑是伪托之作。
《七发》又是世上流传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它属于讽喻性的文章作品,赋中主要是通过假喻楚国太子生病,前去探望时所说的对话来讽刺当时贵族社会的腐朽势力,再通过描述各种有乐趣的事儿希望可以解开楚太子的心结,让他从腐朽的物质享乐生活中脱离回来,回归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模式之中,将之前的不良习惯作风通通丢弃。
《七发》辞藻华美,语言气势滂沱,这一首赋的出现,标志着汉大赋从那时开始初步形成。
枚乘作品七发赏析枚乘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文人,主要擅长的就是辞赋,《七发》就是他辞赋中一个代表作品,是一篇很明显的赋作。
在作品中,枚乘通过一种设想及一问一答的方式来间接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因为在问答上,一共写了七件事,所以称为七发,也是赋体中的一个主要表现方式。
在《七发》中一问一答的主人公分别是楚国的一位太子和吴国的一位宾客,因为太子生病了,这位客人便去看望太子,问太子的身体恢复的怎样,太子回答到说还是不行,于是这位客人便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说太子生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原因,因为太子没有很好的把持自己的生活,经常喝酒还熬夜,时间久了,身体自然会受到影响。
2024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4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3北京第八中学高一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
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
而御才将尤难。
②六畜,其初皆兽也。
彼虎豹能搏、能噬,而马亦能蹄,牛亦能触.。
先王知能搏能噬者.不可以人力制,故杀之。
蹄者可驭以羁绁,触者可拘以福衡,故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
是故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
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
汉之韩信、黥布、彭越,才将也。
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
③或曰:“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翼赏耳,不如勿先赏以邀其成功。
”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
”是皆一隅之说,非通论也,不可用也。
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
④夫养骐骥者,丰其刍粒,洁其羁络,浴之清泉,而后贵之千里。
彼骐骥者,其志常千里也,夫岂以一饱而废其志哉!至于养鹰则不然,获一雉,饲以一雀;获一兔,饲以一鼠。
彼知不尽力于.击搏,则其势无所得食,故然后为.我用。
才大者,骐骥也,不先赏之,是养骐骥者饥之而责其千里,不可得也;才小者,鹰也,先赏之,是养鹰者饱之而求其击搏,亦不可得也。
是故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大者;不先为赏之说,可施之才小者:兼而用之可也。
⑤昔者,汉高帝一见韩信而授以上将,解衣衣之,推食哺之;一见黥布,而以为.淮南王,供具饮食如王者;一见彭越,而以为相国。
当是时,三人者未有功于汉也。
厥后追项籍垓下,与信、越期而不至,捐数千里之地以畀.之,如弃敝屐。
项氏未灭,天下未定,而三人者已极富贵矣。
何则?高帝知三人者志大,不极于.富贵,则不为我用,虽极于富贵而不灭项氏,不定天下,则其志不已也。
至于樊哙、滕公之徒则不然,拔一城、陷一阵,而后增数级之爵,否则终岁不迁也。
知其才小而志小,而先赏之,则彼将泰然自满,而不复以立功为事故也。
论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审美内涵
论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审美内涵当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易先生所谱曲的《钗头凤》是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歌曲以中国经典的诗文词句为基础,融合了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不仅深刻表达出了中国古诗词的意境与意象,还丰富了诗词本身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
本文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创作背景、诗词分析、艺术特征进行论述,探析该艺术歌曲的审美内涵。
一、《钗头凤》创作背景近年来,相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不在少数,经查阅资料,以《钗头凤》为文本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有多个版本,本文选取的是由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易先生所谱曲的这一版本。
在周易先生所创作的众多歌曲作品中,《钗头凤》无疑是流传度最广的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审美上也最具代表性。
(一)作者简介陆游,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生逢北宋灭亡之际。
他一生都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度过,这种矛盾在生活中的重叠也影响了陆游的创作情绪。
他一生创作诗词近万首,有很高的成就。
所作诗文措辞平易晓畅,章法规整严谨。
陆游的诗作对后世颇具影响,在艺术风格上,既有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风格。
周易,美籍华裔作曲家,幼年时便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专业,后被分配到上海歌剧院工作。
他的创作也是受到了工作的影响,因被选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所以最开始的创作是以毛泽东语录歌为开端。
周易先生创作的曲子旋律优美动听,深受大家的喜爱,后又对歌舞剧音乐的创作有所涉猎。
因热爱作曲,周易先生研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努力学习专业作曲知识,改革开放后去美国留学,获得芝加哥音乐学院作曲硕士学位。
他的创作领域较为广泛,尤对艺术歌曲创作十分青睐,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是周易先生在创作上的偏爱。
(二)创作背景《钗头凤》一词描写的是沈园绝恋一南宋诗人陆游与其表妹唐婉之间凄美、无奈的爱情故事。
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相传唐婉为陆游母舅唐闵的女儿,能诗善乐,文静贤淑。
二人喜结连理之后,举案齐眉,感情甚浓,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
不器与器
不器与器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8年第40期“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中,孔子如是说。
“君子当器。
”我说。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只求一技之长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
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追求起“小确幸”“佛系”等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正离先哲的教诲渐行渐远,而庸碌的我们,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致把自己活成了格言中单调的“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类真理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百科全书学者”,自成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雄心壮志,三十载踏遍华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
此番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人类星空中耀眼的群星们,可能从未耳闻“君子不器”,但他们明白,一个处于时代之中的人,所要坚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标。
他们或许身处不同时代,但都心怀天下,愿意为了人类的发展前进,不断追求真理,披荆斩棘。
木桶或高楼,都无法阻挡他们。
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当代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应该胸中有志,敢于跳出舒适的安全区,不甘为“器”,放远目光,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负千年之前,孔夫子对青年,对苍生的愿景。
君子,不为器——君子,也当器。
心怀天下,不囿于“器”,更当充实自身,学习于“器”。
学习“器”的包容,学习“器”的广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学习“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灑脱。
不畏过往,不忘初心。
不断涵养,为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养料;包含自己,要求我们努力奋斗,学习“器”丰富的内涵,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品质,锻炼自己,为接受知识、措置外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名士曲四首解析
名士曲四首解析
《名士曲四首》是一首描绘古代文人雅士的音乐作品,主要通过琴曲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由、高洁和超脱的追求。
这首曲子中的四首琴曲与诗歌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雅士的尊重和崇尚。
首先,从曲目的名字来看,《名士曲四首》显然是描述四个名士的故事。
这四个名士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和琴师嵇康,以及其他三位未具体指明的名士。
嵇康的四首琴曲《长清》、《短清》、《长侧》和《短侧》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琴曲之一。
在音乐表现上,这首曲子巧妙地运用了古风和现代的结合。
编曲中使用了戏曲里的“武戏三大件”鼓板、大锣、小锣等乐器,给人一种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听觉享受。
曲中战时用鼓,收时鸣金,先用鼓声刻画战事起,再用古筝结合铺设紧凑的环境。
箫声进入后,结合民乐和弦乐,战场的萧瑟感和气势恢弘的战场氛围也出来了。
在歌词方面,《名士曲四首》以北城萧瑟、天涯回望路漫漫、烽火燎原等词句描述了边关将士的苦战和壮烈牺牲。
这些歌词在讲述着边关的惨烈战斗和英雄的豪情壮志。
同时,也有一些词句如“无限山河宽”表达了对家国山河的无限情怀。
总体来说,《名士曲四首》是一首充满古典韵味和现代感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和歌词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怀和对自由、超脱的追求。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雅士的尊重和崇尚。
这首曲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名士精神。
杏花天吴绡赏析
杏花天吴绡赏析杏花天吴绡是一首古琴曲,是中国古代文人对春天樱花盛开景象的赞美和抒情之作。
它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杏花天吴绡的创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他是一位极具才华和情感的文人。
这首曲子是苏轼在山水之间得到灵感而创作的,他以杭州周围的美景为背景,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苏轼以杏花为主题,运用琴音将对季节的赞美融入其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渴望。
《杏花天吴绡》的音乐风格独特,以古色古香的琴音为主体,配以如泉水般的琴弦声,给人一种悠扬、清幽的感觉。
曲中旋律起伏跌宕,抒情激昂,将杏花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曲子的结构紧凑,一曲绵延,交由主视角变幻多重的抒情旋律。
音乐韵律和细腻的琴音使人仿佛在走进一幅美丽的画卷,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杏花的娇艳。
《杏花天吴绡》不仅仅只是一首音乐作品,它也是苏轼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美的表达。
诗人通过抒情、描写和比喻的手法,赞美了春天和杏花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首曲子中,苏轼用音乐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情和向往,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我价值和热爱生活。
《杏花天吴绡》所呈现的春天景观不仅仅是自然的美,更是文人情怀的写照。
苏轼在曲中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绘,使整个音乐作品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曲子一开始便以明快的琴音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景象,接着用琴音和弦声交替唱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愉悦。
随着曲子的进行,苏轼通过音乐带领人们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温暖和希望。
总的来说,杏花天吴绡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音乐作品。
它不仅仅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经典之作,也是对春天和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作为古代文人的创作,它注重表达情感,追求意境和美感的完美结合。
通过《杏花天吴绡》,人们可以感受到杏花的娇艳和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曲子不仅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带给人们思考和感悟生活的机会。
“座右铭”原来是酒具
“座右铭”原来是酒具
作者:
来源:《华声文萃》2022年第06期
很多人都知道座右铭是指放在座位右边用以警戒自己的格言。
但是在最初它指的却是一种称为“歌器”的酒具,并且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关。
歌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
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齐桓公死后,后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入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庙堂,见到这种器皿,不知是何物,便问庙中看管香火的人,方知是歌器。
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歌器,放在座右警戒自己。
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歌器。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改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座右了。
這便成了名符其实的警戒、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了。
(摘自《百科知识》)。
雅韵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雅韵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单选题】古琴制作工艺平均下来要多久参考答案:一年时间2.【填空题】冯梦龙先生的《三言》分别指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喻世明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通言3.【单选题】又名为“横吹”的乐器是( )参考答案:笛子4.【单选题】如果说世界上拿出一件乐器来说,我们用“高贵”两个字来形容()参考答案:古琴5.【单选题】皇帝制琴还会作曲,流传到现在还有一首什么曲子参考答案:华胥引6.【单选题】制作古琴不光要选择一个好木头,还需要选择()木头参考答案:阳面7.【单选题】有人说是尧帝发明了古琴,尧帝又写了首曲子叫?参考答案:神人畅8.【填空题】《高山流水》讲的时____和____关于____(知音)的故事。
参考答案:俞伯牙;伯牙###钟子期;子期9.【单选题】琵琶最早大约出现在汉朝。
参考答案:错10.【单选题】鼓的鼓皮大多是____、____、____。
(以视频顺序为准)参考答案:猪皮###羊皮11.【单选题】以下哪本著作中对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进行了加工,使得故事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答案:《三言》12.【单选题】《高山流水》在()朝代以后分为《高山》《流水》。
参考答案:唐朝13.【多选题】以下选项中,视频出现时间排名为第一、二名的乐器分别是( )参考答案:笙###二胡14.【单选题】二胡发源于哪里()参考答案:我国古代西北部地区一个少数民族。
【名人故事】竹林七贤阮咸简介
【名人故事】竹林七贤阮咸简介阮咸个人资料中文名:阮咸[读音:ruǎn xián]别名:字仲容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西晋所处时代:西晋时期出生地: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出生时间:不详逝世时间:不详职业:文学家,音乐家,官员职位:散骑侍郎代表作品:《三峡流泉》阮咸简介阮咸字仲容,西晋时期陈留尉氏人(今河南开封尉氏县),生卒年不详,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
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之孙。
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生平放浪不羁;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
代表作有《三峡流泉》一曲。
阮咸生平简介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人。
晋始平太守。
魏武都太守阮熙之子,步兵校尉阮籍从子,阮瞻、阮孚之父。
晋人所称的“竹林七贤”之一,是七人中最少受关注的一位。
存世的阮咸生平事迹甚少,散见于世说新语、晋书和一些类书中。
阮咸年龄比王戎稍长,在竹林七贤中是第二小的。
阮咸是阮籍的侄儿,性情放达不受拘束,阮咸的趣闻也一抓一大把,比之阮籍丝毫不逊色。
这个侄子在这方面比之阮籍可谓是青出于蓝。
他很崇拜叔父阮籍,时常跟着叔父一块儿游山玩水。
历仕散骑侍郎.山涛曾举荐阮咸为吏部郎,评之曰:“(咸)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武帝以其崇尚虚浮之谈、嗜酒如命为由不用。
阮咸为人放诞不拘礼法,为当世所讥。
阮咸私幸其姑母家的鲜卑婢女。
后来阮咸的母亲去世,阮咸服丧,姑母也要回夫家去。
起初姑母答应将此婢女留下,但离开时又私自把她带走了。
当时阮咸正在会客,闻之借客人的马去追。
追上后还穿着丧服与婢女共骑一匹马回来,说:“人种不可失”。
阮孚即阮咸与此婢之子。
七月七日,按当时风俗,阮氏各家都把华贵的衣物拿出来晾晒。
唯独阮咸在庭院里褂了一条寒酸的布犊鼻?。
别人问他,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儿。
”阮咸不喜与人结交,只喜与亲族一起饮酒弦歌取乐,尤其与从子阮?意气相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不器,敢写风流——淮安市音乐家孙歆
作者:李颖
访淮安市心连心艺术团副团长兼常务副理事长、中艺协江苏省理事、淮安市常务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淮安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大爱无疆,助梦飞翔”首届跨年公益晚会和全国第十二届“德艺双馨”淮安市颁奖典礼、2016淮安市青少年春晚以及由淮安市文广新局和淮安市关工委共同主办的2017年淮安市青少年春晚的总导演、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的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孙歆
在淮安大地上,有着一批“内心宁静、执着追求”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将学生今天的快乐与明天的幸福和谐地统一,他们有良知,有责任,有追求,有魅力,而孙歆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儒雅师者,铿锵书记”。
你不用天边寻觅,论音乐英雄,教师队伍里,眼前便是。
历尽辛劳不曾悔,只是许身孺子。
堪回首二十余年教学,无怨无悔尤吞折齿。
捧着丹心向红旗,忠与爱,无伦比。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的他身上承载有太多的荣誉:淮安市心连心艺术团副团长兼常务副理事长、中艺协淮安市常务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淮安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淮安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区心理咨询协会常务理事、名城淮安网、淮安在线艺术总监、“大爱无疆,助梦飞翔”淮安市首届跨年公益晚会和全国第十二届“德艺双馨”淮安市颁奖典礼暨2016淮安市青少年春晚、由淮安市文广新局和关工委共同主办的2017淮
安市青少年春晚的总导演。
他就是淮安外国语学校音乐高级教师孙歆。
他的人格魅力,在师生言行间不经意流露,成为流淌于师生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子曰:“君子不器”,他敢写一流,他充满爱与情义,创新与超越,他永远手举一面旗帜,站在教师前面,使得他的魅力更具备厚重感和亲切感。
博物馆学家、法国人布封有句名言:“风格即人的自身。
”著名学者孔懿先生说,风格即特殊的人格。
正因如此,风格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但人格应该是统一的。
孙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他的风格离不开他的人格。
担任淮安市心连心艺术团副团长、中艺协淮安市常务副理事长和副秘书长的孙歆、任教于翔宇教育集团淮安外国语学校的孙歆与淮安区心理咨询协会常务理事的孙歆,是三个不同的孙歆,尽管有这些不同,但还是同一个孙歆。
在这三位一体中,仍然有一种统一的伟大人格,这种人格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然而又是始终如一的。
孙歆,是阳光的、向上的。
俄国诗人巴尔蒙特说过:“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大合唱。
我想在淮安音乐界,孙歆应该是领唱的人选之一,他永远对生活、对教育有一种阳光的、积极的心态。
在他的言行举止之间,总会洋溢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微笑”。
正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周围的同事和学生,在他的团队中,许多人都有一种阳光、向上的性格元素。
他总是温文尔雅、温润如玉,总是如春风般平和地面对每一个师生。
他那么和谐、那么自然,绝无作秀与表演,有的只是真诚与质朴。
他以发展为己任,以奉献为快乐。
在担任学校团委书记期间,工作积极主动被团区委和团市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先
进个人”。
在担任学校工会副主席期间工作认真塌实,开创性开展工作,被教育工会表彰为“优秀工会干部”。
他倾己所能,只求奉献,无怨无悔,“教好本学科、带好一个班”,为学校长远发展尽献睿智。
孙歆,是进取的、奋发的。
他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他用这种教育哲学引领学校,使得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就有了方向感、愿景感。
他以创新促教改,以奋斗写人生,他的多篇论文获得市级教育奖项,成果颇丰,如《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之导引》、《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看法》、《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负担作用》、《关于教师队伍人才流动情况的调查报告》等等。
他认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说的是演员;用一生去准备一节课,这说的是教师。
2003年7月经推荐参加江苏省暑期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音乐学科培训;2008年3参加江苏省京剧进校园培训;2009年4参加江苏省音乐教师研讨活动。
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卓越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书育人上,他视质量如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若亲子!他的人生信条是:耐心辅导的效果要远大于加班加点;认真备课的效果要远大于耐心辅导;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效果要远大于认真备课。
他悉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深受家长赞誉,学生敬重。
当旭日东升,阳光以最完美的角度洒在他的身上,和他那身后的教育净土,格外灿烂耀眼,熠熠生辉。
孙歆是大爱的,情义的。
作为淮安区心理咨询协会常务理事,他多次到区社会福利院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他还经常协助政协、宣传部、统战部外出慰问留守儿童并进行文艺活动演出;他经
常为爱接力,体谅环卫工人的工作艰辛,呼吁大家环保节能。
同时他多次出任市、区两级声乐比赛评委,并亲自参加和组织市、区两级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活动。
此外他还担任名城淮安网、淮安在线、楚香阁餐饮集团艺术总监,细心耐心地进行艺术指导,为淮安的艺术天空
打造出绚丽的彩虹。
文学家冰
心曾言自己只钟情于玫瑰,是
的,玫瑰是绚丽的,高贵的,
充满魅力的。
而他只钟情于兰
花,它是高洁的、典雅的、贤
德的。
他兰心务教数十载,默
默耕耘育桃李;他训导何辞三
九寒,良策常孕酷暑日。
用心
工作,用力用作,用情工作,
已经成为他不变的誓言。
他就像一株君子兰,静吐芬芳,香气四溢,氤氲成淮安音乐界一段美丽的史诗。
看完孙歆的文字,听完孙歆的歌声,脑海中闪现他的身影,总会让人不禁想到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说过:“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他将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调和的恰到好处,恰如“金刚怒目”与“菩萨低眉”、“大江东去”与“杨柳岸晓风残月”。
余光中先生曾说只有完美诠释出来,才是完美的人生,我想孙歆是也!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
他有天地的外表,圣贤的内心,他骨子里是书生意气的文人,他永远把教育挂在嘴边,把公益挂在嘴边。
吴晓
波曾说要被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务上,而孙歆每一件事都做得极为美好。
如今,他将继续前行,将所在的学校装扮成一幅立体多彩的画;同时将继续做艺术创新之路的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