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颜面发生
〖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 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向口腔长出突起
演化为腭大部分 硬腭、软腭、腭垂
3. 口腔鼻腔的分隔
腭形成 口腔、鼻腔分隔
后鼻孔使鼻咽相通
正中腭突 外侧腭突
鼻腔 鼻甲 腭
四、牙的发生 五、颈的发生
自 学 !!!
六、四肢的发生
4周末--肢芽(limb bud)
•上肢芽:臂、前臂、手 •下肢芽:大腿、小腿、足
手和足的形态演变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p:///jnejcl xh / 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正 常有一 核心, 由脱落 的上皮 结石
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 粪块或 异物组 成,无 机盐或 有机物 再层层 沉积核 心之上 。由于 受累器 官的不 同,结 石形成 的机理 所含的 成分、 形状、 质地、 对机体 的影 响等均不相同。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 、膀胱 结石、 输尿管 结石、 胰导管 结石、 唾液腺 导管结 石、阑 尾粪石 、胃石 、包皮 石和牙 石等。
第4周
眼
上颌突
下颌突
2. 左、右下颌突愈合 3. 出现口凹 (stomodeum)=原始口腔
出现口咽膜--口凹底部
第5周
内侧鼻突 鼻窝
外侧鼻突
5. 额鼻突之下缘-鼻板 (nasal placode) 鼻板中央凹陷-鼻窝 (nasal pit) 鼻窝内侧---内侧鼻突 (median nasal process) 鼻窝外侧---外侧鼻突 (lateral nasal process)
系结石的70%-80%。目前,仅有少数 含钙结 石病例 能明确 其病理 病因, 而大多 数含钙 结石的 病因尚 不十分 清楚。 按结石 化学成 分可分 为含钙 结石、 感染结 石、尿 酸结石 、胱 氨酸结石 四类。 含钙结 石可分 为:单 纯的草 酸钙、 草酸钙 和磷酸 钙、以 及除草 酸钙还 有少量 的尿酸 ;感染 结石主 要成分 是磷酸 镁铵和 羟磷灰 石;尿 酸结石 成分可 分为: 尿酸、 尿酸胺或除上述成分外还含有少量的 草酸钙 ;胱氨 酸结石 可分为 :纯胱 氨酸或 含有少 量草酸 钙成分 。 编 辑 本 段 结 石病因 :
颜面发生及其常见
颜面发生及其常见畸形
• 胚胎早期头部侧面观
Frontonasal Prominence
额鼻突
眼原基
上颌突
下颌突
Maxillar Prominence
1
2
3 4 5
Mandibular Process Heart Prominence
鳃弓
Branchial Arch
心隆起
6
颜面形成
时间: 第4周至第七周
腭的发生
第五周开始,第九周完成 √ 正中腭突(Median Palatine Process) 1个,来自融合的内侧鼻突 √ 外侧腭突(Lateral Palatine Process) 1对,来自上颌突
常见畸形
• 唇裂 • 腭裂
• 面斜裂同侧上颌突与外侧鼻突未愈合,裂沟在口角与眼内眦之间。 • 巨口上下颌突愈合不够导致口裂过大
唇腭裂
唇裂
唇裂
多见于上唇,系上颌突未 与同侧的内侧鼻突融合所 致
腭裂
前腭裂
外侧腭突未能与正中腭突 融合 ,严重者可伴有上唇 裂或上颌裂
上唇正中裂
较少见,系由于双侧内侧 鼻突未融合所致
后腭裂
左右外侧腭突未能在中线 融合
下唇正中裂
罕见,系由于双侧下颌突 未在中线融合所致
全腭裂
前腭裂和正中腭裂同时存 在,多伴有唇裂
•第5周人胚头部
内侧鼻突
鼻 窝 口 凹
鼻板
外侧鼻突
内侧鼻突
鼻窝 外侧鼻突
•第6~7周人胚头部
额鼻突
内侧鼻突 外侧鼻突
上颌突
第6周 第7周
下颌突
口凹
第6、7周颜面的主要变化 • 颌唇:
人中:左右内侧鼻突愈合 上颌与上唇(人中除外):左右上颌突中线愈合 下颌与下唇:左右下颌突中线愈合 • 额鼻:额鼻突→前额、鼻根 外侧鼻突→鼻外侧壁、鼻翼 鼻窝→转向下方,形成外鼻孔 • 脸颊:上、下颌突愈合,口裂渐小 • 眼:先在头部两侧,向中线迁移形成 • 外耳:4周,第一对鳃沟形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知识点之第20章颜面的发生
第20章颜面的发生【学习重点】颜面的发生主要介绍了鳃器的发生,颜面的形成,口腔与鼻腔的形成,颈的形成,以及颜面的主要畸形。
重点掌握颜面、口腔与鼻腔发生的原基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理解颜面的主要畸形。
了解颈的形成。
学习本章时,注意个体发生有重演种系发生的特点,这样就不难理解鳃器的出现了。
【主要学习内容】一、鳃器的发生鳃器包括鳃弓、鳃沟、鳃膜和咽囊四部分。
人胚的鳃器存在时间短暂,鳃弓将参与颜面和颈的形成;咽囊内胚层则是多种重要器官的发生原基。
人胚早期鳃器的出现,是人个体发生重演种系发生的现象,也是生物进化与人类起源的佐证。
1. 鳃弓:胚体头端两侧,因间充质增生,形成背腹方向行走的棒状隆起,左右对称,共六对鳃弓,其中1-4对明显。
由表面的外胚层与内面的中胚层组成。
2. 鳃沟:相邻鳃弓之间的沟称鳃沟,共5对。
3. 咽囊:原始消化管头端(原始咽)两侧壁内胚层向外膨出形成左右对称的囊状结构,共5对,正好与鳃沟相对应,两者之间仅隔以鳃膜。
二、颜面的形成第4~5周,胚体颜面由额鼻突、左右上颌突、左右下颌突以及这五个突起包围的口凹构成。
额鼻突(一个):头端正中的一个大的圆形突。
是脑泡与脑泡腹侧的间充质增生形成。
上颌突(一对)和下颌突(一对):位于左右两侧,为第一鳃弓腹侧份分叉而成。
口凹即原始口腔,它的底是口咽膜,口咽膜于第4周中破裂,原始口腔与原始咽相通。
额鼻突下缘两侧,局部外胚层组织增生变厚,形成左右一对鼻板,鼻板中央凹陷为鼻窝。
鼻窝周缘的间充质增生而突起,鼻窝内侧的称内侧鼻突,外侧的称外侧鼻突。
鼻窝将演变为原始鼻腔。
颜面的演化是从两侧向正中方向发展的。
①左右下颌突愈合形成下颌与下唇。
②左右内侧鼻突愈合并向下延伸形成人中及上唇正中部分。
③左右上颌突向中线生长,与内侧鼻突愈合形成上颌与上唇的外侧部分;与外侧鼻突愈合处形成鼻泪管。
④外侧鼻突形成鼻翼和鼻外侧壁。
⑤额鼻突形成前额、鼻梁、鼻尖和鼻中隔。
⑥眼原基由侧面移向腹面。
胚胎学各论颜面的发生
外耳道由第1鳃沟演变而成,鳃沟周围的间充质增生 形成耳廓。外耳的位置原本很低,后来随着下颌与 颈的发育而被推向后上方(眼与耳的发生详见第26 章)。至第2个月末,胚胎颜面初具人貌。
三、腭的发生与口腔、鼻腔的分隔
腭起源于正中腭突与外侧腭突两部分,从第5 周开始发生,至第12周完成。 1.正中腭突
左右内侧鼻隆起愈合后,向原始口腔内长出一个 短小的突起,即为正中腭突(median palatine process )。它演化为腭前部的一小部分。
2.外侧腭突
上颌隆起向原始口腔内长出的左右一对扁平突 起,即为外侧腭突(lateral palatine process)。外侧 腭突起初是在舌的两侧斜向下方,以后随着口腔的 扩大及舌变扁和位置下降,左右外侧腭突逐渐在舌 的上方呈水平方向生长,并在中线愈合,形成腭的 大部。其前缘与正中腭突会拢愈合,两者正中交会 处残留一小孔即切齿孔。以后,腭前部间充质骨化 为硬腭,后部则为软腭。软腭后缘正中部组织增生 并向后方突出,即为悬雍垂。
一、鳃器的发生
鳃弓、鳃沟、鳃膜与咽囊统称鳃器
人胚第4周和第5周,伴随额鼻隆起与心隆起的出现, 头部两则的间充质增生,渐次形成左右对称、背腹方
向的6对柱状隆起,称鳃弓(bronchial arch)。人的
前4对鳃弓明显,第5对出现不久即消失,第6对很小 ,不甚明显。
相邻鳃弓之间的5对条形凹陷为鳃沟(bronchial
五、颈的形成
颈是由第2、3、4、6鳃弓与心上嵴发育而成(4~5 周)。 (图)
六、肢体的发生
(4~8周)
(图)
胚胎学各论(颜面、消化、呼吸发生)
神经管 前肠 羊膜 脑泡
脊索 中肠 后肠 尿囊 体蒂 卵黄囊
眼
咽 心脏 肝 中肠袢
卵黄蒂 尿囊
泄殖腔
弓A
背胰
(二)咽的发生及咽囊的演变
• 原始咽分化为咽,第4周口咽膜破裂,咽与原 始口腔和原始鼻腔相通。
• 咽囊的演变 1、第1对咽囊:内侧份 咽鼓管
外侧份 中耳鼓室 第1鳃膜 鼓膜,第1鳃沟 外耳道 2、第2对咽囊:内侧份 腭扁桃体
• 外侧腭突:左右上颌突向原始口腔长出 的一对板状的扁平突起,以后在中线愈 合,形成腭的大部分。
.腭的形成
正中腭突
外侧腭突
四、颈的发生
• 第2鳃弓向尾侧迅速生长,覆盖在3、4、 6鳃弓的表面,其间的间隙称颈窦,以后 闭锁。
• 由于胚体躯干、食管、气管的生长及心 脏的下降,颈部逐渐延长成形。
五、先天性畸形
(2)肠袢退回腹腔时,再旋转180度。
(3)肠袢头支先退回腹腔,形成十二指肠远 段,空肠和回肠大部。
(4)肠袢尾支后退回腹腔,形成回肠远段、 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右侧2/3段;尾支上 出现盲肠突,是盲肠与阑尾的原基。
(5)卵黄蒂退化闭锁与肠分离。
阑尾的发生
阑尾的不同位置
2、泄殖腔的分隔(图)
外侧份 退化
3、第3对咽囊:背侧份 甲状旁腺(下)
腹侧份 胸腺原基
4、第4对咽囊:背侧份 甲状旁腺(上)
腹侧份 退化
5、第5对咽囊:形成后鳃体
甲状腺
部分细胞迁入
分化为滤泡旁细胞
(三)甲状腺的发生
• 第4周初,原始咽底壁内胚层上皮细胞向下内 陷增生形成一盲管,称甲状舌管,向尾端生长、 延伸,末端膨大 甲状腺侧叶
(八)胰的发生(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前腭小个别
图5
• 上颌突向口腔长出扁平突起→外侧腭突
• →腭大个别
• 外侧腭突与正中腭突融合, 形成腭
• 腭形成后将口腔与鼻腔分隔
• 额鼻突→鼻中隔(与腭融合)→鼻腔被分隔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第4页
四肢发生
图6.7
• 肢芽: 胚体左右外侧壁出现上下两对小突起, 由中胚层和表面外胚层组成
• 上肢芽→臂、前臂和手 • 下肢芽→大腿、小腿和足 • 手足: • 桨板状手(足)板→四条指(趾)线→指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第11页
畸形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图14 并指、 并趾畸形
第12页
本章重点
• 唇裂和腭裂成因 • 颜面、腭发生普通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第1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图 1 人 胚 外 形 实 物 图 , 示 鳃 弓 演 变
第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图10 腭裂 (A 双侧前腭裂合并唇裂 B 正中腭裂 C 腭裂合并单侧唇裂)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第8页
畸形
图
11
腭裂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第9页
畸形
• 四肢畸形: 无肢畸形;短肢畸形;四肢分化 障碍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图12 上肢畸形
第10页
畸形
图13 左: 短肢畸形 下: 马蹄足内翻
第19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图 6 肢 体 发 生 与 手 形 态 演 变
第20页
图2 第4周人胚头部
第1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颜面发生
——滤泡旁细胞
本章重点 唇裂和腭裂的成因 颜面发生的一般过程
颜面发生
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第四周
脑泡发育增大,头端腹面形成明显突起, 为额鼻突
第一腮弓腹侧分叉为上颌突和下颌突 额鼻突、左右上颌突及下颌突共同围成口凹 口咽膜破裂,口凹与原始咽相通
第五周
额鼻突下缘两侧外胚层形成一对鼻板,鼻板凹陷 形成鼻窝,鼻窝下缘与口凹相通 鼻窝内侧隆起称内侧鼻突,外侧隆起为外侧鼻突
左、右下颌突→下颌、下唇
左右上颌突与同侧外内侧鼻突愈合
→上颌、上唇的外侧部 外侧鼻突 →鼻翼
左右内侧鼻突、额鼻突
→鼻梁、鼻中隔、鼻尖、人中
同侧上颌突与外侧鼻突之间
为鼻泪沟→鼻泪管
额鼻隆起 鼻窝
上颌隆起
下颌隆起
常见畸形
1. 唇裂: 上颌突与同侧内侧鼻突未愈合所致
2. 面斜裂 上颌突与同侧外侧鼻突未愈合所致 鼻泪管同时不能形成
腮膜:咽囊与腮沟相互对应,腮沟底外 胚层与腮囊顶的内胚层相对形成 的薄膜
咽囊的分化
第1对咽囊 内侧份——咽鼓管 外侧份——中耳鼓室
第1对鳃膜分化为鼓膜 第1对鳃沟形成外耳道
第2对咽囊 内侧份——腭扁桃体 上皮和隐窝 外侧份——退化
第3对咽囊 背侧份——下一对甲状旁腺 腹侧份——胸腺(胸腺上皮细胞)
鳃弓与咽囊的
发生及演变
口凹 原 始 咽
上颌隆起 第一鳃弓 下颌隆起 外胚层 鳃沟 中胚层 内胚层 咽囊
鳃弓:第四周时,头部两侧的中胚层 细胞增生,从头侧向尾侧形成 背腹方向的圆柱形隆起 左右对称,共六对
腮沟:相邻腮弓之间的外胚层下陷成 沟为腮沟 左右成对,共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大弯 大网膜
胃原基(梭
肝发育 快固 胃纵轴 900 顺
胃大二指肠的发生
C 字形袢
前 2/3 :前肠末端
十二指肠
凸向腹侧
胃旋转
常见畸 形 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
后 1/3 :中肠头端
增生的管壁上皮退化吸收不完全右或侧未退化吸
泄殖腔膜移至腹侧
扁平胚盘
圆柱状胚
内胚层分 化
内胚层→原始消化管→消化、呼吸系统原基
一、 原始消化管的形成与分 化
来源:原始消化管 (primitive gut)
前肠 肠for前egu2t/3
咽、食管、胃、十二指
肝、胆道、胰
、中胸肠腺 mid肠gut、 盲
甲状腺、甲状旁腺 十 二 指 肠喉后、1气/3管、、空肺肠 、 回
胚
4
周: 食 管 很 短
心肺下降 颈部伸长
食管迅速增长
管腔的变化
迅速增生
食管内胚层细胞
单柱上皮
复层
上皮,
过度增生的上皮退化吸收
管腔一度堵塞 胚 8 周
管腔重新出现
上皮吸收不完全
常见畸 食形管 狭 窄
(四)胃的发生
胚 4周 性膨大)
胚 7 周 形态变化 方位变化
食管伸长 定右侧
胃下降 时针旋转 胃背侧缘发育快 侧 左侧
外侧鼻突
lateral nasal process
右上颌突
口凹
额鼻突 左上颌突
口凹 分
口咽膜
鼻板 层增厚 鼻窝 内侧鼻突 外侧鼻突
5 个突起所围成的中央凹陷部
口凹底部的外胚层 前肠头部的内胚层
额鼻突下缘双外侧方外胚
鼻板处外胚层凹陷 鼻窝内侧突起 鼻窝外侧突起
第4
第5
周
周
第6
第7
第8
周
颜面形周 成过程 周
肠襻突向脐
90o 逆时针旋转
常胚 10 周 肠襻退回腹腔
180o 逆时针旋转
见 畸 形
先天脐疝 失
内脏易位
转位
肠襻不退回或退回但脐腔不消 肠襻未旋转或旋转不全或反向
头支在左下方
空肠、回肠
结肠
尾支在右上方
横结肠、降
畸正中唇裂
常见畸 形
2 .合并与畸形
两侧外侧鼻突
鼻翼 鼻侧壁
2 .合并与畸形
额
向表面 隆起
额鼻突
向下 垂直 生长
鼻梁 鼻中隔
鼻尖
单侧唇裂
双侧唇裂 正中唇裂
颜面畸 形
面斜裂
三、腭的发生
两侧上颌突内面 鼻突
lacteral palatine process
两侧内侧
median palatine process
maxillary
右上颌突
process
口
凹左
上
颌
突
mandibular process
左下颌突
额鼻突的演变
板 额鼻鼻突
nasal placode
右上颌突
口凹
左上颌突
额鼻突的演变
鼻
板
鼻
nasal
p窝额it
鼻
突
右上颌突 口凹
左上颌突
鼻板
鼻内额窝侧鼻鼻突突的 演 变
median nasal process
鳃 沟 branchial groove 位置
外胚层向内凹陷( 5 对)
branchi咽al 囊 pharyngeal pouch m相em对brane
内胚层向外突出( 5 对)
鳃膜
鳃沟底的外胚层
咽 囊 顶侧的 内 胚 层 面 观
腹面观
侧面观
二、颜面的发生
1 .颜面的发生的原基
5 个突起
额鼻突
Frontonasal process
天脐疝、脐瘘、回肠憩室、不通肛、内脏 易位、先天巨结肠、直肠瘘
一、 原始消化管的形成与分 化
来源:原始消化管 (primitive gut)
消化、呼吸系统原 基
二胚层胚盘形成(第 2 周)
上胚层(羊膜腔底)
内细胞群
绒毛
胚外中胚
体蒂胚盘 ( 胚体原基 )层
羊 膜 囊下 胚 层 ( 卵 黄 囊 顶 )
第 1对 近端狭长
( 第 1 对腮沟 远端向外膨大
( 第 1 对腮膜
咽鼓管 外耳道 ) 中耳鼓室
鼓膜 )
第 2对 内侧:腭扁桃体隐窝与上皮
第 3 对 ( 下降 )
背侧:下一对甲状旁腺
腹侧:下降到胸腔
胸腺
左右合并
第 4对 背侧:上一对甲状旁腺 腹侧:腮后体
甲状腺
滤泡旁细胞
(三)食管的发生
长度的变化
左、右外侧腭突 中腭突
左、右正
(上 )
pa中lat线e 处合并 分割 原始鼻腔
常见畸 形
腭 原始口腔 ( 下 )
消化系统的发 生 Develop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陆欣
【大纲目的要求】
熟悉
1 .咽囊的衍化 2. 胃的发生及转位 3. 肠的发生和泄殖腔的分隔 4. 肝和胆道的发生 5. 胰的发生 6. 消化系统先天畸形:肠狭窄或闭锁、先
上胚层
下胚层
卵黄囊
胚外体腔 绒毛膜
第 2 周末 胚的剖面
三胚层胚盘的形 成(第 3 周)
体蒂 羊膜囊 原沟 外胚层 原条 中胚层 内胚层 卵黄囊 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
腔)
(羊膜
外胚层
胚盘
中胚层
内胚层
囊)
第3 胚的
周剖(初面卵
黄
胚体形成和胚层分化(第 4-8 周)
胚体形成
头褶 口咽膜移至腹侧
尾褶
侧褶 体
颜面与腭的发生
【大纲目的要 求】
熟悉
1 .腮器官的发生 腮弓、腮沟和咽囊的发生
2. 额鼻突、左右上颌突和左右下颌突的演 变 和颜面的发生
3. 腭的发生 4. 唇裂、腭裂和面斜裂
一、鳃器官的发生
鳃 器 官 branchial apparatus
鳃 弓 branchial arch 对)
中胚层间充质增厚( 6
胃与十二指肠的发 生
2 .十二指肠以下肠的发生
胚 4周
直管
胚 5 周 “ U” 字形
C头ae支cal bud
中肠襻 尾支
突 Midgut lop
盲肠
盲肠与阑尾的原基 退化不全
大肠与小肠的分界 不退化
襻 顶 连 卵常黄见管畸
十 二 指 肠 以 下 肠 的 发 生
胚 6周
生理性脐疝
腔Physiological umbilical hernia
2 .合并与畸 形
两侧下颌突
下唇 下颌
2 .合并与畸形
同侧内侧鼻突 + 上颌突
上唇 上颌 部分面颊
唇裂
cleft lip
(愈合不完全)
常见畸
2 .合并与畸形
同侧外侧鼻突 + 上 颌突
面颊
面斜裂
oblique facial cleft
常(见未畸愈 合 ) 形
2 .合并与畸 形
两侧内侧鼻突
人中 上唇正中部分
hin结dgu肠t 前 2/3 后肠
肠、阑尾、升结肠、横 横结肠后 1/3 、降结肠、乙
原始消化管
内胚层 上皮及腺 脏壁中胚层 和肌组织等
消化管、呼吸道的 管壁结缔组织、软骨
三、消化系统的发生
(一)原始咽的演变
咽的形成: 前肠头端膨大部分 胚 4 周末口咽膜破裂 前通口,后连食管
(二)咽囊的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