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原点的思考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5篇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5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5篇编辑一篇读后感能够加强我们对名著思想的领会,写读后感是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的,而且还能养成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回到教育原点的心得体会
在忙碌而喧嚣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的声音和压力所裹挟,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近年来,我有幸深入一线教育,重新审视教育的原点,体验到了教育的真谛。
以下是我对回到教育原点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原点是爱教育的原点是爱,这是我对教育最基本的理解。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爱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怀,它不仅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上,更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和包容。
在回到教育原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爱的力量。
当我放下教师的身份,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学生时,我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长,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而是理解和支持。
当我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时,他们回报给我的也是无尽的感激和信任。
二、教育的原点是尊重尊重是教育的基石,它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尊重意味着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朋友和伙伴。
回到教育原点,我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约束。
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失去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而尊重则要求教师放下身段,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比如,在课堂讨论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我的预期不符,我也会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这种尊重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平等和自由,也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教育的原点是启迪教育的原点是启迪,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潜能。
启迪是一种激发,一种引导,一种唤醒。
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发现自我,探索未知。
回到教育原点,我更加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我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培养未来的希望。
然而,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已经远离了原本的初衷,变得功利化、应试化、功利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需要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指出了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书中提到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让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分数竞争。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人。
然而,当下的教育却更多地偏向了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这样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热爱,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甚至失去了对自己的热爱。
这种教育不仅无法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反而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浮躁化,甚至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
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初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品德、思维、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好,培养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同时,回到教育的原点也意味着要改变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而不是灌输式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一种自主的教育,而不是被动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种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
告别整词儿,回归教育的原点的心得体会
告别整词儿,回归教育的原点的心得体会最近,我意识到在教育领域,我们应该告别整词儿,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和原点。
过度关注分数和表面的成绩,使得教育变得功利化,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真正的学习体验。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而教育应该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这些潜力。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追求他们真正喜欢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只有在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关注和尊重的情况下,他们才能真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
除了学术知识,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从而使他们具备全面的素养。
这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既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实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育应该强调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自信并富有价值观的人。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只有通过全面的发展,学生才能在人生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教育需要营造一个平等和包容的环境。
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关心,不论他们的背景、能力或特点如何。
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理解和包容他们的不同之处。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告别整词儿,回归教育的原点,意味着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并创造一个平等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育,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和美好未来。
回归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变革。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教育理念和实践在不断更新。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曾思考过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如何回归教育的原点,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本文将从回归教育的原点这一角度,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原点教育的原点,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在我国,教育的原点是“立德树人”。
这一理念源于《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明明德”指的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亲民”指的是关爱民众,“止于至善”指的是追求最高尚的境界。
这一理念强调了教育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
回归教育的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回归教育的原点的途径1. 转变教育观念。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 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育的基本载体。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就要改革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我们要减少应试教育的课程,增加实践性、探究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就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教育回归原点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也在不断推进。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再到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和实践都在不断地更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禁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让教育回归原点,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下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这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人格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
1. 德育为先。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基础。
我们要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2. 智育为基。
智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体美劳全面。
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的延伸和补充。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育回归原点的必要性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让教育回归原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应对教育功利化倾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
许多家长和学生将升学率、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教育的本质。
让教育回归原点,有助于纠正这一倾向,使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让教育回归原点,有助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提升教师素质。
教育回归原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
这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前言在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常常会陷入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争议中,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培养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在阅读过后,我深感教育应该回到最初的原点,关注学生真正的需求,以实现他们的潜力和个性的发展。
读后感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他提到了当代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灌输知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且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教育应该更注重终身学习和个人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求。
在这个变化迅速的社会中,只有具备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教育体系却没有及时调整。
现行的教育模式远远落后于社会的需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教育需要更加贴近实际,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育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现在的教育注重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关爱和支持,需要培养积极的情绪和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结语《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教育应该回到最初的原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该更加贴近实际,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教育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积极的情绪和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培训学习体会
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培训学习体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亟需回归到其原点,重新审视并实施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目标。
为此,我参加了一次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培训,通过学习与交流,深入思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我吸收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总结了一些体会。
首先,道德教育应该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展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石。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紧密联系着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全面而系统的教育。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道德教育的多元化特点,如智育与德育的结合、课程与课外活动的融合、学校与家庭的合力等。
这些特点使得道德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单一教学过程,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注重教育的内容,如法律法规、家庭伦理、社交礼仪等,还要关注教育的形式,如道德游戏、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
只有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全面而系统的道德教育。
此外,在道德教育中,我们还不能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兴趣,因此对道德教育的接受和理解也会有所差异。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关于个体差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如个别化辅导、情感教育、合作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发展全面而健康的个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本关于教育的畅销书籍,作者是著名教育学家李启发。
这本书通过讲述教育的历史变迁、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神圣的事业,同时也明确了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却往往受到了种种限制和扭曲。
课堂上的应试教育、家长的唯分数论、社会的功利观念等,让教育变得功利化和片面化。
这种局面不仅严重削弱了教育的内涵和深度,也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在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更需要能够适应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教育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和灌输信息的层面,而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此外,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担当和奉献精神的人才,而这些品质的培养需要从教育开始。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教育回归原点的关键之一。
但是,教育回归原点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教育变得功利化和功利化。
应试教育倾向和分数至上的观念,让学生沉溺于功利的成绩追求,丧失了对知识和学习的热爱。
此外,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评价也对教育造成了压力。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压力过于关注,社会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也更多以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
这种教育中的功利导向,让教育变得功利化和功利化,容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首先,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一个社会的命脉。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功利化、应试教育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从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
在古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使其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功利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让教育变得功利化,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也会让他们失去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才的初衷上来。
其次,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
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也会让他们失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内容,让教育回归到全面培养学生的初衷上来。
最后,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然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往往是一刀切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失去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方式,让教育回归到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初衷上来。
通过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是培养个性化的人才。
只有让教育回归到原点,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人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小编觉得,关于儿童的一切教育必须回到原点上来。
至于何为教育原点是什么,不太好说,那么下面带来一篇文章帮助你理解。
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在济南的一次演讲中说得好:“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我们应该从行为养成的道德要求出发,严禁我们的幼儿园去教孩子学写字,去教孩子学算术,去教孩子学英语,而应从自己提书包、帮同学做事、向长辈行鞠躬礼开始,从小学会如何尊敬长辈,如何跟同伴打交道,如何料理自己的事务。
”可是当今中国学前教育现象是许多家长、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和财源,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名拔苗助长,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的文化课程。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完全是不懂教育规律谋私利造成的社会教育乱象。
这是“残忍”的教育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教育工作者丧失了自身的责任和良知的行为,更是教育犯罪的行为。
因此,中国的教育士改革与发展必须要以特有的敢为人先的胆略和气魄,力求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一个政府一个部门系统如果在前行途中,因为路走得远了、走得久了,而忘了出发的原点,就会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好心办坏事,就会脱离群众、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现实中,很多政策的出台、工作的启动,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走着走着就变了形、走了样,滋生了无数脱离实际的“下有对策”。
所以,当我们的工作遇到矛盾、困难的时候,内心感到苦恼、困惑的时候,对未来迷惘、无措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回到原点,问一问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
道路的起点、江河的源头,婴儿的降生、种子的发芽,工程的奠基、项目的启动,求学、入职的第一天,这些都是纯粹质朴、孕育希望、饱含力量的原点。
对于党员干部来讲,这个“原点”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群众的感情,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作风。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忘记这个“原点”,始终用这个“原点”来校正观念、行动和方向,我们才能继续更多的辉煌,教育同样如此,让中国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然而,如今的教育系统已经变得繁杂、功利化,忽视了教育的本真。
为了让教育回归本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重视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我们应该尊重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培养创造力: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创造力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调综合素养: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包括情感、社交能力、健康与体育、审美和人文素养等方面。
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平衡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4. 培养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守法守纪,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总结起来,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我们需要重视个体差异,培养创造力,强调综合素养,以及培养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未来社会的有价值的人才。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层出不穷,各种新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然而,在这一切变革和创新的背后,我们是否也应该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思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呢?这正是我在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后的感悟。
这本书是由教育学家张三丰所著,他在书中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如何回到教育的原点。
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张三丰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观点,让人深思。
首先,张三丰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往往只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上来。
其次,张三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能力、性格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因材施教的理念很难得到贯彻。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最后,张三丰呼吁教育要回归到人文关怀的本质上来。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人格。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往往只注重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观,让教育回归到人文关怀的本质上来。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作者在书中深刻地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深刻思考。
首先,书中对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了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功能和意义。
从古代的师徒制到现代的大规模教育体系,教育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然而,作者也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并未改变,那就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获取高薪工作,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有思想、有情感和有责任心的公民。
其次,书中对现代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作者指出,现代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这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机械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这让我深感现代教育的弊病,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和方法。
最后,书中对未来教育的展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个性化教育、终身学习和跨学科教育等。
这些新颖的理念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开始思考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相信,只有在教育的原点上重新思考和探索,才能够找到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通过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
只有在教育的原点上重新思考和探索,才能够找到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回到教育的原点》的书,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似乎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而这本书则提出了一种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让我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作者首先谈到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品格和智慧。
然而,现代社会的教育似乎偏离了这一初衷,过分注重了分数和竞争,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作者呼吁我们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让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工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维能力。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励,而不是一种灌输和压迫。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育应该是为了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而不是为了塑造学生的模子。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另外,这本书还提到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现代教育似乎过分注重了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和开放的过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励,而不是一种灌输和压迫。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维能力。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励,而不是一种灌输和压迫。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维能力。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励,而不是一种灌输和压迫。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但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已经远离了最初的初衷,变得功利化、应试化,甚至失去了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升学。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教育,老师们不仅注重我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我们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
他们会鼓励我们多读书、多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数。
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待每个学生。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老师,他们总是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让我们在个性化的教育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而如今,教育似乎更多地是在追求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这让我感到遗憾和心痛,也让我意识到了教育需要回归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上来。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老师们,他们总是能够在课堂上注重培养我们的品德和情感,让我们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
而如今,教育似乎更多地是在追求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
这让我感到心痛和无奈,也让我意识到了教育需要回归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上来。
总的来说,《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也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升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
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回归到最初的初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关爱。
回到教学原点的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事业的伟大与责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创新,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回归教学原点,关注学生的需求,才是教育事业的根本。
以下是我对回到教学原点的心得体会。
一、回归教学原点,关注学生的需求1.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回归教学原点,提高教学质量1. 教师要注重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要关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三、回归教学原点,提升自身素质1.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2. 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 教师要善于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回到教学原点,关注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素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本让人深有感触的书。
作者在书中深刻地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回到教育的原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使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活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却常常被功利化和标准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取文凭。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环。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学生常常被一刀切地对待,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和关怀。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方法,注重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另外,教育的目的也需要重新思考。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文素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人文活动。
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到教育原点》心得体会
——读窦桂梅《回到教育原点》有感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 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胶州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北 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博士学 位。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党总 支书记、校长、清华大学附小一 体化集团总校校长 。
2020年9月4日,被教育部 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回到素养
回到本原
《回到教育原点》
回到教研
回到教改
回到课堂
一、提升自身教育素养是关键
与经典为友 多读名著,阅读儿童经典,要读文学社科经典......
练好“内功” 写得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写一篇好的文章......
二、提高课堂实效是根本
不断深入新课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如:
针对不同年段,把握好不同课型:,阅读精讲课,阅读分享课, 习作教学课等。
三、写作沉淀教育智慧
第一、为什么写? 第二、写什么? 第三,坚持教育写作有什么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回归原点的思考
《人民教育》杂志2011年第1期刊载了五位记者的“年终综述”,分别是李帆的《让教育回归“常识”——写在岁末年初的一些思考》(以下简称“李文”)、冀晓萍的《人,究竟该怎样成长——2010年末,关于人格教育的思考》(以下简称“冀文”)、余慧娟的《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以下简称“余文”)、钱丽欣的《开创学生美好的未来》(以下简称“钱文”)、程路的《何来善缘结恶果——反思2010年发生的两起青少年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以下简称“程文”)。
说是“年终综述”,其实这五篇文章都没有对2010的工作业绩做“年终盘点”,也没有对当前的教育形势作系统陈述,而是不约而同地回到教育原点,对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在前不久我参加的一次“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的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与会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还埋怨这样的话题离我们太远,对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指导意义。
然而这五篇文章会给我们新的启发,就像一个出远门的人走了一段路又停下来思考:我出发的方向对吗?我走的路对吗?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讨论。
从上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到90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到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
的综合素质评价,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都是在探讨这一问题。
虽然我们搞了近二十年的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现实的课堂教学”。
正如“余文”所质疑的:“不补课就是素质教育吗?搞唱歌、跳舞、社会调查就是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
”
“人的核心素质”是什么?核心素质是“人格”,所以几篇文章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人格教育”的问题。
如“冀文”中提出目前的教育“忽视了人的情感、理想等形而上的应然追求,特别是人格培养被排挤在教育的边缘”。
呼唤“教育良知的回归,希望找回人格教育应该占据的重要席位”。
“程文”通过三个青少年杀人案件的分析,说明目前许多受过教育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缺乏起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名词,都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孙云晓老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
”前者就是健康人格,后者就是不健康人格。
这些可供我们参考。
创造了“美国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的教师)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
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的课题?或许是因为稍稍提高分数很容易,教导诚信和道德的难度却很高。
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
”
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个雷夫式的人物,这就是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他从1980年起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实验”,成功地完成了三轮持续17年的教学改革实验(2002年因癌症去世)。
他从初一接新生,当班主任,教数学,直到高三毕业,六年一循环。
他曾创造了一个非重点中学的实验班55%的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奇迹,然而孙老师去世后,他的一个学生写了5000多字的长信寄给报社,她说:“人们提起孙老师,总会因为‘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而说他神奇,可这55%并不是孙老师看重的,他最想做的是把我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
”每届实验班他都建立班规,如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是:第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争取为人民做较大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
他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的,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
二、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
“李文”中谈到的一个案例让我感到震撼:印度政府为了阻止一个5岁的小男孩辛格参加500公里的马拉松长跑,竟然出动警察封锁了辛格长跑的路线。
因为“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所以“钱文”中谈到“成长规律是最大的教育规律”。
我们经常说要尊重教育规律,但我们真的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吗?如“钱文”中所谈的医学中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知道?“一二年级小学生为什么觉得数学难?”仅仅是因为学生不努力吗?“6岁的孩子握笔和写字姿势都不对”,仅仅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吗?“钱文”在医学中找到了答案:“医学研究表明,学好数学需要注意力、空间排序、记忆、语言等6种神经功能发育成熟。
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
”“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过程中,握力不够,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能用得上力;而这个姿势,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有把头歪下去才能看得见。
”对于这些成长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
如果说在生理学上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心理学上是否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倡对孩子要赏识和激励,但仅仅有赏识和激励是不够的,没有必要的惩罚教育也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如“程文”所分析的,有时候“善良会培养凶残”,“善缘会结出恶果”。
当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事情都百依百顺、无原
则地赏识时,“当孩子显著的错误被一而再、再而三故意视而不见的时候”,当“善良”被无限放大后,就开始播撒极恶的种子,善缘很可能会结出恶果。
当孩子“向外归因”成了人格的一部分时,“这个人将会放弃对自己的责任,凡事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是世道的错,实在没得怪了就会怪自己运气不好”,不健全的人格就这样形成了。
所以在教育中应该保留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在新加坡的教育中至今还保留了“鞭”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确实起到了一种威慑的作用。
三、教育者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是不道德的行为
“冀文”中提出一个很尖锐的社会现象:“教育者是否在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如果说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而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如有的学校与企业联手大搞商业化运作,通过显性或隐形的广告宣传吸引参观者,学校靠收取门票费提高教师待遇。
在这样的学校,学生每天“被参观”、“被表演”,他们耳濡目染的是教师在拿他们赚钱,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学校整天熙熙攘攘得像闹市、像公园,学生还能安静地读书吗?原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理想中的校园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校园要安静。
“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的学校可以不豪华,但一定要很安静。
”这几年“大家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搞丢了,就是如何让老师和学生安静地坐下来看书、想问题”。
第二个标准是校园要纯净,学校应该坚守社会道德的高地。
再如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许多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和财源,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名拔苗助长,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的文化课程。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完全是不懂教育规律的行为,而是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牟私利。
所以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在济南的一次演讲中说:“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我们应该从行为养成的道德要求出发,严禁我们的幼儿园去教孩子学写字,去教孩子学算术,去教孩子学英语,而应从自己提书包、帮同学做事、向长辈行鞠躬礼开始,从小学会如何尊敬长辈,如何跟同伴打交道,如何料理自己的事务。
”
对于教育的诸多问题,我们很多人往往埋怨各种客观因素,而很少考虑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责任和良知,正如“李文”中所说的:“尽管教育要受社会的影响,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教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有健康的人格。
总之,五位记者的文章给我们的启发不止上述几点,他们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暗示和导向: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一些教育乱象所迷惑,而应回到教育原点认真地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作者作者:王敏勤系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