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山神 观后感

合集下载

浅评《最后的山神》

浅评《最后的山神》

《落日民族情》一一浅评《最后的山神》作为传统的游牧民族,鄂伦春族承载了太多岁月的洗礼。

《最后的山神》是孙曾田与影片里的男主角孟金福在鄂伦春族聚居地前后生活了半年创作出来的纪录片。

影片通过对孟金福一个鄂伦春族人最原始纯朴的游牧生活的刻画,表现了对即将消失的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的悲哀以及唤醒人们关注、保护古老民族文明的意识。

光线是位出色的雕刻家,不仅为银幕也为屏幕世界创造了一位光线诱人的艺术女神。

影片中的逆光的使用就极富有特色。

首先,逆光可以勾画出物体轮廓,体现出事物的高大,具有象征意义。

如一棵画有山神的大树被砍伐了,孟金福觉得像是自己被砍伐了一样,很久都没有再上山打猎了。

这时沉重灰暗的光线从孟金福夫妇背面射过来,孟金福夫妇黑色的剪影映照在灰暗浑浊的天空上,光线微弱,似乎山神已经离他们渐渐远去,体现了山神就是孟金福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心中权威神圣的象征; 山神被砍伐后内心的无助与悲痛。

其次,逆光可以衬托出人物的心理,谊染感情。

如孟金福在影片的最后,在无比耀眼的金黄色巨大的落日中,表演着萨满跳神,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表演萨满跳神了,无不衬托出了孟金福对民族衰落的悲哀与无奈,渲染了孟金福饱满而又炽热的民族情。

一部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那些不同的景别与镜头的运用,在淳朴与沉默中像一首耐人寻味的诗。

影片中多处空镜头的运用,如影片的一开头就是在画山神;每到一处地方定居就会找一棵树画山神; 打猎前和打猎后都会祭谢山神。

黑色的炭笔刻画出了一个个威严神武的山神画像,空镜头多次推向山神的画像,象征着山神是鄂伦春族特有的文化,是鄂伦春族人原始游牧生活中的一种信仰与精神依托,抒发了鄂伦春族人对自己民族的感情。

影片的结尾,孟金福骑着马在看不到尽头的雪地上行走,渐渐地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的这么一个空镜头,长串绵延漫长的脚印,一望无垠的皑皑白雪,孟金福孤独的骑着马前行的身影在镜头里慢慢的变小,直到渐渐模糊,抒发出对逐渐消失的民族文明的悲哀,烘托出悲凉,感伤的气氛,也象征着人们要关注和保护人类古老的民族文明。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赏析《最后的山神》故事简介:讲述鄂伦春族一个61岁的老人孟金福,同时也是鄂伦春族最后的一个萨满,他在原始的山林间自由的过着原始而平静自足的生活。

但是,随着对大兴安岭森林的砍伐和动物数量的减少,老人生活受到了极大地冲击。

可是,即使在山下安稳而舒适的定居点生活,老人却难以适应,最终回到山林。

恢复了自己向往却注定孤独的生活。

山上和山下,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鸿沟在渐渐加深,这一代人在不断地发展中远离了自己原来的家乡,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失去赖以身存的山林。

而失去了信仰的民族,靠消费自然资源来发展的民族,又该何去何从。

《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真实的再现了鄂伦春族老人孟金福和妻子的原始并且逐渐窘迫孤独的生活。

借此表达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信仰的问题。

这种与老百姓同一口气喘气,却又表达宏大的未来寓意的表达方式是典型的京派纪录片。

而纪录片的导演是孙曾田,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任摄影导演,这更是让这部电影打上了“京派”的金漆招牌。

另外,《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从时空安排方式上分,以时间结构来描写这位老人的故事。

由一年之暮----冬季开始。

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草木枯萎,满眼都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仿佛也代表孟金福这个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个萨满现今的处境一般。

夏季,那青山绿水的生机勃勃的大兴安岭突兀的出现在画面中。

孟金福老人用桦树皮制作桦皮船的高超手艺仍在我脑海中深深印记着,但是,如解说员所说,曾经鄂伦春族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品,个个制作技艺高超。

而现在,会做桦树皮船的只有少数的几个老人了。

孟金福老人在这生机勃勃的夏季去捕猎,去一无所获。

看似生机勃勃的夏季,其实正如山下大多数的鄂伦春人,他们生活在山下定居点,生活轻松快乐。

可是在这安逸的生活中,他们远离了自己原来的信仰。

慢慢的,又一个冬天来临。

画面中一个鄂伦春族老人去世了,画面又回到了苍白颓败。

最后,孟金福老人独自骑着他的代表萨满的神马,在一片枯树枯草环绕的雪地上,渐行渐远。

《最后的山神》影评

《最后的山神》影评

当习俗成为一种过去孟金福老人今年67岁,与52岁的妻子丁桂琴老人常年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做为鄂伦春人的他们以山林打猎为生。

孟金福是鄂伦春族的萨满。

他们信奉神明,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有神的影子,山神、火神、月神。

都是神明的化身,因为山神给他们住所和食物,所以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刻下山神的样子膜拜。

后半部分还真实的记录了鄂伦春人做船的过程,把这种古老的工艺记录下来也是对他们文化的尊敬。

但是随着鄂伦春老一辈人们的去世,这种古老的传统也就随着消失了。

《最后的山神》中孟金福老人以打猎为生,常年居住在山里,编导把他的一言一行都完完全全的表现了出来,也体现出了最真诚,最真切的猎人的思想与生活,同时也反映了环境的变化,把时刻在变的环境与老人打猎的经过都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

其实《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展现了一位鄂伦春猎人的真实生活,也展现了环境的日益恶化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这是一种文化上的灾难,因为社会变化,所以常年打猎的人们不得不放弃打猎来到村寨里群居起来。

这样一方面是为了给人们更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消失的原因之一。

一开始,老人因为打不到猎而求山神赐予他好的运气开始,就是在诉说一种古老文化的落后的地方。

他们不会把一切归咎于人类,而是归咎于神灵,他们认为森林在缩减是神灵慢慢离开了他们,他们认为打不到猎也是神灵在惩罚他们。

所以把一切归咎于天地间不存在的东西这也反映出了对自然的一种无奈。

因为他们根本无力去改变着些,只有尽量的保护。

从割树皮做船就可以看出来。

孟金福老人在割树皮的时候用的力非常适中,只割了皮而没有割到树干,这也恰好说出了他们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态度。

从整部片子来看,所用的光线都是以逆光为主的,运用这种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突出神秘的效果,而是为了体现出人们在自然中的渺小。

以太阳光的晕眩照在人的剪影下,有一种神圣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了神的样子,也许这也是取名为《最后的山神》的原因吧。

摄影师表达的还有在黄昏的日光下跳萨满舞的镜头,这一次的镜头让我觉得有一点昏暗,而且是随着太阳的下山,光线越来越暗才拍出来的镜头,这也正好寓意山神正在离开他们的这一说法吧。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最后的山神》讲述的是鄂伦春族最后一个萨满孟金福与其妻子在山林中生活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全文围绕着山神这一抽象的事物展开。

该部影片全片都充斥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在影片中,孟金福每次出门狩猎,寻找食物时都会双手合十跪拜山神,即使是有时候狩猎失败,他也会跪拜山神,在他心中,山神是神圣的存在。

在我看来,山神于他而言,不仅是神灵,而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信仰,山神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他的宗教信仰,是他对山林的热爱。

在观看这个纪录片时,令我印象最深的段解说便是孟金福在祭拜一位死去的老人时,解说到:死了一个老人,代表又远离了山神一步和孟金福开始在夕阳降落的夜晚,作为最后一个跳萨满舞的人,舞动。

可是她的母亲无奈了——“神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些话语,都表达了对于一段古老文明逝去的无奈。

在我看来,《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不仅记录了最后的一个萨满的生活形式与状态,更记录了一段古老的文明和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很多古老的文明正在不断的消失,人们不断地遗忘过去的传统文化,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的最多的是一段文明的逝去,。

随着最后一个萨满的离去,这段文明也就消散了,而这个名族最后的信仰也就消失了。

这不仅让我想去一句话:时代的必然变迁,即使孤独,也无力反抗。

影评、纪录片分析范文《最后的山神》

影评、纪录片分析范文《最后的山神》

影评、纪录片分析范文《最后的山神》寓情于事——评《最后的山神》中的细节最后的山神给我们这样的思考:当我们看到鄂伦春人每天从大自然中吸收,必然感谢山神时我们会想到什么,当我们看到大树被砍,鄂伦春人心如刀割的时候,我们又会想到什么,《最后的山神》以纪实风格拍摄了鄂伦春人孟金福两口子的山林生活。

这部经典的纪录片讲述的是孟金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该片表面上没提到人与自然应怎么样相处,但其内容本质已说明一切。

导演的高明之处也就在于他将自己的呼唤蕴藏于内容的一个个细节之中。

当孟金福于火堆边向火神祈福是,我刚开始只是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细节,只是导演想表现孟金福对于火神的信仰。

而当我孟金福祈求月神感谢山神时。

我就明白导演的用意了,金木水火皆出于自然。

导演想通过孟金福祈福这件事情,来表现孟金福对于自然的感谢,他祈求的是自然,而山神火神月神都是自然的代表。

导演将其对“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呼唤蕴藏其中。

导演还通过孟金福对于自然的感谢和我们普通人无限制的向自然汲取进行对比,来告诉我们“自然赐予我们一切,我们不该破坏自然”。

导演这样寓情于事的手法真是无声胜有声啊~导演还将片中两个细节进行对比,将自己的感情蕴藏其中并强烈地表达出来。

孟金福在去树皮的时候,解说词是这样说的:一年后还会长出新皮。

可见孟金福并没有对自然进行破坏,而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解说词还说:大自然赐予人类资源的同时,还将智慧赐予人类。

可见人与自然相处的多么和谐啊~而紧接着的细节是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了,孟金福坐在旁边。

这两细节无疑做了强烈的对比,解说词使这对比更强烈了,解说词是这样说的: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了,孟金福有种自己被砍伐的感觉。

这样的细节对比将自己强烈的愿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这些细节之外,片中还有很多的细节,都蕴藏了导演的情感。

这些细节就像是符号一样,看到之后会给人无限的遐想。

当孟金福驾驶树皮做的小船载着妻子肆无忌惮地在湖面上伐行,我们会想:他们没掉下去过吗,他们不怕吗,后来在一想,他们有山神的保护,他们怕什么,导演这一细节表面是叙事,实则表现自然不仅赐予人类资源还赐予人类智慧。

最后的山神

最后的山神

[影评范文]纪录生活习俗纪录内心世界----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浅析世界, 纪录片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是中央电视台编导孙曾田的代表作,这是一部荣获“亚广联”电视纪录片大奖和第九届“帕尔努”影视人类学电视节特别纪录片奖的优秀电视作品。

这部创作于1992年的作品,既表现了老一辈鄂伦春人对传统的山林生活的眷恋,也表现了新一代鄂伦春人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反映了鄂伦春人由游猎生活到定居生活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文化碰撞,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

无疑这一主题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片中是通过真实纪录主人公孟金福的狩猎和祭拜活动、表现日常生存状态来完成主题呈现的,《最后的山神》表现了鄂伦春人独特的生活习俗,这些反映民俗的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画面,带我们走进了生活在兴安岭深处鄂伦春人中间,更重要的是也走进了鄂伦春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纪录片开始,主人公孟金福在一棵粗大、古老的落叶松树旁,在距根部一米左右处用斧子砍削树皮,那“咔咔”的斧砍树声非常悦耳,冬天的树被冻后是很脆的,因此砍上去便会产生这种铿锵声。

在露出白茬的树上,用黑炭画上山神“白那恰”的图像,然后对着这一神像叩拜,推出片名“最后的山神”。

这个开头就是很吸引人的,它让我们感到神秘、玄妙,促使我们要探个究竟。

孟金福在猎马马尾巴上系上红布带,这是萨满教的习俗。

鄂伦春猎人爱马是出名的,鄂伦春族在清代时被称为“使马部”,猎马在鄂伦春人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视优秀的猎马为珍宝。

鄂伦春马是经过鄂伦春猎人长期的培育、驯养、调教,形成独特的品种和特殊的禀性,鄂伦春马一般个体较小,但驮运能力强,速度快,尤其擅长在塔头甸子里飞奔,它不怕枪声,可以用野生动物的血、肉充饥。

马与猎狗、猎枪一样,是和鄂伦春猎人须臾不可分的,鄂伦春人与马有着特殊情感,因此有人称鄂伦春人为“马背上的民族”,鄂伦春马被称为“山林之舟”。

作为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孟金福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可亲可近,而不是一个让人捉摸不定的、不食人间的烟火的神。

纪录片分析《最后的山神》

纪录片分析《最后的山神》

纪录片分析——《最后的山神》纪录片中,解说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画面做一个补充解释的作用。

在这部纪录片中却常用潜台词,暗含一个为主题服务的寓意,而在这时,就不只是单一的画外音解说,而是有字幕的穿插。

画面里,常常会出现孟金福坐在雪地静静地狩猎,或者是划动小船仓促心急地寻找猎物,即使拜了山神,即使被妻子用柳条打了,他还是空手而归。

在充满疑惑中。

解说词是这样说的:现在,动物越来越少了,可是真的只是动物越来越少了吗?孟金福用小船打猎却空手而回,此时他打算再做一条船——“船老了,人也老了。

”孟金福做好了船,空空一人枯坐再那棵断腰死去的松,什么也没说——“又一棵圆木松被砍伐了,好像自己被砍伐了一样的感觉。

”孟金福在祭拜一位死去的老人——“死了一个老人,代表,有远离了山神一步……”孟金福开始在夕阳降落的夜晚,作为最后一个跳萨满舞的人,舞动。

可是她的母亲无奈了——“神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些话语,引领着故事的一点一滴,那些话语,暗示了鄂伦春族的秘密——古老民族的传承是艰辛的,正如老了,砍伐了,心痛了,也无法阻止现代文明的脚步。

正如再下一背的心中,只有树林。

却没有山神。

解说令故事完整,而画面才让故事生动。

在刻画外界景物上,特别注重色彩的唯美,情绪也随之波动。

白的雪,惨白着,还有白树,在那样单薄的季节,孟金福们在狩猎;黄色夕阳使真个树林黄了,孟金福们却还没有扳动他们手中的枪。

红的火把、绿的夏,那是欢乐轻松的微笑。

而在刻画人物上,手法就多起来了,常常会出现逆光的运用,凸显出一个深刻的轮廓。

在拜山神,拿枪行走,或划动船桨。

那种轮廓,勾勒出古老的鄂伦春族的生息。

在他们住的篷里,透过篷顶射入一束圆白亮透的侧光,人依偎在这柔美的光下,连火也要变得温柔,再配上篷的土黄色,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呈现在眼前。

导演在很多画面处理上的唯美,也许也正是表明它与现实强烈的冲撞吧!最后,在运用音乐、景物转场方面是非常巧妙独特的。

每次转场都会运用一个长镜头加上一段似悠扬似忧愁的音乐。

《最后的山神》影评作文800字.doc

《最后的山神》影评作文800字.doc

《最后的山神》影评作文800字《最后的山神》是一部记录片,讲述了孟和他的妻子在山里的生活。

生活很枯燥,但它描绘了他们与山林的共生关系以及他们对山林的热情。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孟作为一个巫师对自然神论的完美诠释,整部电影笼罩在一种古老的基调中。

电影开始的时候,孟去山上拜神,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当崇拜山神时,他向山神磕头。

这幅画采用全景,固定长镜头,生动地描绘了最后一个萨满和虔诚的形象。

这是他们的信仰,是庄严而严肃的。

没有任何粗心大意的余地。

然后在现场,孟正坐在一棵被雪覆盖的倒下的树干上。

背景音乐主要由悲伤和苍凉的情绪组成,这些情绪引发了从小与山林一起出生的萨满们的不同寻常的感受。

随着山林越来越小,我觉得山神离我很远,但我无法恢复心中的空虚感。

这一幕是拍孟的背影。

孤独者的背影映衬在周围的树上,反映出人物力量的渺小。

在孟的心中,山神是寄托,但不仅仅是寄托,也许已经是一种习惯,也许也是一种坚持孟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敬意,从老式的步枪,从坚决使用动物陷阱,从用桦树皮当船,从小心翼翼的害怕伤害桦树。

一切都是最原始的,一切都是最传统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鄂伦春族特有的善良。

他们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他们有一颗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心。

老鄂伦春族传播精湛的工艺,但仅限于老一辈。

这似乎意味着鄂伦春族的古老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萨满信仰正在逐渐消失。

这部电影以孟景福遇见一本刻有山神的书开始。

砍下刻有山神的树意味着没有人把这种特殊的树视为对自然和山林的崇敬。

这意味着大多数人不再理解萨满文化。

但对孟来说他们砍的是他心中尊敬的神,但他们却被如此随意地对待。

他没说什么,但他感到内心很沮丧。

他与山神和这片山林融为一体。

他流着萨满的血,他的灵魂是萨满的灵魂。

可以看出当山神之树被砍倒时,他受到了多大的冲击。

在这一幕中,砍下的山神树的宽阔树桩是主要的画面,以孟景福为背景。

后台的孟瘫坐在树桩旁边,微微低下了头,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历史在传承中变迁——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历史在传承中变迁——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历史在传承中变迁——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由孙增田编导的《最后的山神》通过采访孟金福一家的山林生活,充分展示了鄂伦春人古老的山林文化与纯美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展示了新一代鄂伦春人与老一代鄂伦春人完全不同的精神生活、美好愿望和追求。

影片以黑白影像将观众带入居住在大小兴安岭上最后一代鄂伦春人孟金福和老伴丁桂琴一家对山林的依恋与固守的情感生活之中。

短短几十分钟就让我们既了解了古老的原始狩猎生活状态即人与自然融合的情况,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传承与发展。

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以具体感人的细节塑造出生动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片编导多次运用人物动作、物件和语言等细节,展示人物的心灵和品格,塑造出了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鄂伦春老人形象。

当孟金福老人的猎枪老了,老得都不容易找到同型号的子弹时,他在打猎中仍然坚持不用套索和夹子,反映了鄂伦春人不“涸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呵护生命的优良品质。

他割桦树皮时从不伤树干,当有人砍了大树时他无限的伤感和不快,体现出鄂伦春人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当夏天来临,他用匕首给自己刮胡子,与老伴一起在岸边和小野鸭嬉戏的画面,既展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又反映出两位老人更加生活化的童心未泯。

当记者问他是喜欢在山上还是山下时,他说:“山上舒服,在家不行,三天两头感冒。

”但当问到是山上好还是定居点好时,他却回答:“定居点好。

”这个细节反映出老人内心世界对历史传统习俗与时代变化进步的矛盾心理。

大量的细节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血液里流淌着古老鄂伦春老人——最后的山神,生动感人的形象。

二、交叉剪辑的表现手法配之以黑白、彩色影像的鲜明对比,凸显出两代鄂伦斯人的思想变化与生活的变迁,进一步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中变迁的主题。

如老人住的帐篷,本来是鄂伦春人生存的住所,却变成了郭宝林、葛小华后辈们打造民族风情园游人休闲的场所,供游人们体验古老的鄂伦春人的民族习俗;本来用以狩猎、捕鱼的桦皮树船这一日常工具,被派上了新的用场,做成了一个个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山神孟金福是游牧、狩猎,而郭宝林是家庭驯养;老孟金福骑的是马,小郭洪波骑的是“电驴子”;孟金福不愿换猎枪,体现的是猎人的技术,而葛小华要学习的技术是进一步掌握旅游文化管理方面的知识,新一代的郭洪波在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不愿意再过老一辈鄂伦春人的旧的山林生活,他们追求的是更加现代化的理想,反映出历史的进步和生活的美好。

记录片《最后的山神》影评

记录片《最后的山神》影评

记录片《最后的山神》影评第一篇:记录片《最后的山神》影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评看了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感受颇深。

序幕从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早晨拉开。

在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孟金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靠狩猎生活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永远地结束了狩猎生活,居住在了山下的定居点。

而孟金福,则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信奉火神、月神,万物皆神,尤其是信奉山神,相信是山神给了他猎物和住所。

孟金福在很多树上雕刻了山神的摸样,对他膜拜。

本片忠实记录了这些鄂伦春人的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尤其是他们制作桦皮船的工艺,但是随着这些老鄂伦春人的逝去,古老的传统就渐渐遗失了。

《最后的山神》表层记录了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孟金福夫妇在山林中的生活,内在却“自始至终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以自然万物为神灵,日月水火,山林草木,都可以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

”在人物塑造上着重塑造了孟金福以他的一板一眼一言一行形象的刻画了这位鄂伦春族游猎者,突出了他的纯朴、善良、真诚营造了他的原始气息。

影片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层层展开描绘,结构严谨叙事清晰情节真实感人,无不表现了孟金福纯朴,善良,真诚的一面。

细节可以说是所有影片的重要环节。

该片最突出的就是对动作细节的运用。

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行为中必然带有很多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也就是把大自然的万物都看作是神来崇拜。

比如:虔诚地在松树前雕刻山神,并顶礼膜拜;每次进山打猎都要请求山神赐予他猎物;当打猎有所收获时,他就认为这是山神的意思,便要虔诚地给山神进贡祭品。

有时没有祭品时就给山神点根烟,这些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

孟金福老人身上的很多传统反映了鄂伦春人的心灵。

比如:孟金福老人的猎枪老了,老的很不容易找到同型号的子弹;他在打猎中坚持不用套锁和夹子打猎,反映了鄂伦春人不“涸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生命的品质;他捕鱼时用大眼渔网的动作细节,反映了他内心的善良;当它割树皮时不伤树干,不正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爱吗!物件细节比如:马尾上的红布带、猎枪上的红布、松树上雕刻的山神像等等,反映了原始的宗教崇拜。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范文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范文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范文《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孟金福夫妇定居山林生活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后的山神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最后的山神观后感范文1《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孟金福夫妇定居山林生活的故事。

生活很平淡,但刻画出了他们与山林共生,对山林饱含热忱的情感。

该纪录片主要叙述孟金福身为萨满对神论的完美诠释,全片笼罩着古老的腔调。

影片开头,孟金福进山拜神,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拜山神时,向山神磕头,画面用全景,固定长镜头,把最后一个萨满,虔诚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这是他们的信仰,是庄重严肃,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而后场景中,孟金福坐在积雪的,倒下的树干上。

背景音乐以悲寂,苍凉的情绪为主调,烘托出从小与山林中共生的萨满一族,对山林非同寻常的情感。

由山林越来越小,感受到山神离自己远去,而自己却无力挽回时内心的空落感。

场景拍摄的是孟金福的背影,以孤独一人的背影与周围丛生的树木相衬托,反衬出人物力量的渺小。

在孟金福心中,山神是寄托,但又不只是寄托,或许已是一种习惯,或许也是一种执着。

孟金福对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充满尊敬的,从老式步枪,从坚决不用捕兽夹,从用桦树皮做船,又小心翼翼的怕伤到桦树,一切都是最原始的,一切都是最传统的,一切又都是从内心所表现出的自信和专属于鄂伦春人的善良。

他们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有一颗与自然共生共亡的心,老一辈的鄂伦春人流传着精湛的手艺,但却仅限于老一辈人,这像是在暗示着鄂伦春的古老文化在逐渐消失,萨满信仰在逐渐消逝。

影片由孟京福遇见一棵被砍伐的雕有山神的书开始推向高潮,一颗雕有山神的树被砍,意味着无人将这颗特殊的树作为崇敬自然,崇敬山林的象征,暗喻着萨满文化已不被多数人所了解,所理解,但对于孟金福来说,对于最后一个萨满来说,他们所砍伐的是他心中所敬重的神,但却被如此随意对待。

他没有过多言语,但内心有一种自己被砍伐了的感觉。

他已将自己与山神,与这片山林融为一体,他流淌的是萨满血,他的魂是萨满魂,可见看到山神树被砍,他所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电视作品分析之电视纪录片分析案例——《最后的山神》解析

电视作品分析之电视纪录片分析案例——《最后的山神》解析

电视作品分析之电视纪录片分析案例消逝的精神家园——《最后的山神》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

以电视栏目为依托、以精英文化形态为主导的纪录片呈现一片繁荣,其创作者大多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强烈的思辨意识和人文关怀从民俗学、人类学角度挖掘题材。

、而《最后的山神》就是我国人类学纪录片的代表之一。

《最后的山神》将镜头对准鄂伦春民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萨满类似于汉族的巫师,也就是与山神沟通的灵媒),通过他在山林间自由的原始的生活,让我们看到鄂伦春人走出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后,老一辈人对传统狩猎生活的留恋以及与山林割不断的精神联系,也反映了新的生活对他们的冲击。

作品的格调始终笼罩着一种淡远的忧伤,树木和动物的减少、定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鄂伦春人的生活。

山神在逐步消失,作为最后一个萨满,孟金福是孤独的。

当他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之后,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在拍摄者的要求下,他表演了最后的一次“跳神”,然后,孤独地上路了,带着,种行将消逝的文化形态。

本章结合人类学纪录片的特点,对《最后的山神》进行一些分析。

一、人类学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是在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和影像表达手段,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将所取得成果用形象化方式表述出来的一种纪录片类型①。

最早创作者可推至纪录片的始祖弗拉哈迪,他的作品《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人类学纪录片的滥觞,也是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

另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是瑞格纳特,l989年他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非洲民族学博览会上用电影纪录了非洲沃格夫妇女制作陶器的过程①。

在《北方的纳努克》中,弗拉哈迪跟随纳努克一家远行,用镜头纪录了一种正在消亡的文明——原始的爱斯基摩人。

弗拉哈迪的创作在“非虚构”的原则之下,采取一种积极介入的方式进行拍摄,比如为了便于拍摄而搭建新的冰屋,运用“重演”和“主观干预”的办法,等等。

这点在《最后的山神》这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要求孟金福表演“跳神”。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在我生活的城市里,有一座古老神秘的山,被称为山神观。

这座山伫立在城市的边缘,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感觉。

这座山的历史可追溯到几百年前,曾经是道教的圣地,人们相信山神住在山顶上,保佑这座城市的安宁和繁荣。

上个周末,我终于有机会去参观山神观。

一到山脚下,我就被山的雄伟和神秘所吸引。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上行,我顶着夏日的炎热,坚持爬上山顶。

当我走进山神观的大门时,一股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大殿内有一座高大的山神像,被供奉在神坛上。

香火缭绕,气氛庄重而安宁。

在殿内,有一位道士正在念经,众多信徒静静地坐在地上,闭目养神。

我也找了一个空位,静静地坐下,闭上眼睛,与他们一起沉浸在神圣的气氛中。

在这片宁静中,我的思绪开始飘忽起来。

我开始思考人们为什么会信仰山神,为什么会来到山神观寻求它的庇护和祝福。

也许是因为山是大自然的产物,是永恒不变的存在,人们期待山神能带来稳定、固定的力量。

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安宁和平静,希望能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安定。

而山神观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寻求心灵慰藉的场所。

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我感受到了高处的寂静和远离尘嚣的悠然。

城市的喧嚣,在山的脚下变得微不足道,山神的庇佑给予了人们安宁和力量。

人们相信山神的神秘力量可以保佑他们远离邪恶和困扰。

这种信仰不仅仅是对山神的崇拜,更是对生活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山神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决定将这种寻求心灵慰藉的信仰带回到我的生活中。

我迷失在这个喧嚣城市的生活里,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奇迹。

通过与山神观的接触,我明白了要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衡,我们需要与大自然和宇宙建立联系。

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才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梦想。

回到家后,我开始寻找与大自然建立联系的方法。

每天早晨,我都会起床后到阳台上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第一缕阳光的温暖。

在城市中的公园里,我寻找花草树木的美丽,观察鸟儿和蝴蝶的飞翔。

我发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候,心情会变得宁静和愉悦。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最后的山神观后感

《最后的山神》有感王君昌看完这部影片,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了前不久的被国人轰轰烈烈推行的“塑造中国梦”的运动。

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也是这民族强盛的梦,这个梦的实现其中一点必然靠的是文化的和谐繁荣。

但是,我们停下脚步,看一下周边的世界,是不是每天都在有千千万万各种文化随着现代化的脚步淹没掉呢?而这部纪录片又恰恰是反映这样的现实,从1992—2002年这十年时间,不是,应该是建国后60多年的时间里,是我们国家快速发展的阶段,而随之没落的确实我们所熟悉的文化。

有的时候,当现代化的小区建成了之后,是不是就能让现代化的文化,可以完全的取代掉原有的乡土文化,就像身边的宏仁新村,作为一个现代化背景下的城中村,他们所熟悉的花灯戏,当这个社区被拆迁之后,谁会再去跳起那种在别人看来已经不算美丽的舞蹈,还有谁可以真正去用心去说出“宏仁村是个好地方”?在影片之中,可以说是当鄂伦春族最后一个拥有其民族习性的萨满——孟金福,死去之后,也许我们大多数人会感觉,这样的事情确实会让我们悲伤,因为我们不会再看见这样的文化。

也许我们会替他们高兴,因为她们可以走进现代化,不再受那种整天游猎的生活,不用再受自然的各种伤害。

但是当我们深深去思考这个事情,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影片中,提到,当后来鄂伦春人把原来的桦皮船,还有帐篷,还有种种,作为一种文化纪念,进而成立起旅游场地。

当然不可置疑,这个是作为保护的措施之一。

但是我们是不是就从根本上在保护它呢?这个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就好比田汝康先生20世纪30、40年代写的《芒市边民的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已经很少去探寻,了解了?这究竟是文化的庆幸,还是悲哀?还是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去进行这样的文化保护?第一,我觉得文化需要继承。

需要选好自己的继承人。

这个事情说容易,做起来难。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不难看出,每个人都在随着社会化的脚步,思想不断前进,同时也被物质化着。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无数的人都在围着金钱转,也许这里面有着我们的身影,这个不可否认。

《最后的山神》影评

《最后的山神》影评

《最后的山神》影评赞美与叹惜的二重奏——评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主题:纯美和传统一起远逝孙曾田编导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反映了生活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腹地的老一辈鄂伦春族人的游猎生活。

整部片子唯美、抒情,展现了以主人公孟金福为代表的老一辈鄂伦春人的纯美的精神世界,他们对祖祖辈辈信奉的萨满教诸神,尤其是对山神怀着圣洁的、虔诚的赤子之心,内心里充满对山林、河流等自然万物的热爱和留恋。

他们自信、自在,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令人赞叹,他们朴实、善良,有着自己恪守的生活原则和信念,他们安静、平和,在美丽的山林过着简朴而富于温情的生活。

孟金福在这部纪录片中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文明象征符号。

在现代文明的重重包围之中,在历史车轮的重重辗压之下,孟金福正和传统文明一起被边缘化,直至渐渐消逝。

整部片子一方面赞美古老鄂伦春传统文明的美丽,另一方面又在叹惜纯美将逝的无奈和孤独。

从孟金福这个象征符号里,我们不仅反思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替中,历史是不是正在无情地将一些美的事物抛却,我们不仅反问,在老一辈人和传统神灵的关系上,倒底是谁守护着谁,结构:散文和诗歌共同演绎《最后的山神》的结构自由而松散,就像一篇散文诗。

影片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孟金福夫妇的山林生活为主视点,点滴记录了他们的平凡的日日夜夜,讲述他们刻画山神、祈祷、狩猎、制桦皮船、餐风、露宿等生活细节。

这些细节虽然没有明显的情节关联,却有着情感上的统一和连贯,正是在这些细节上,展现了他们抱朴怀素的精神世界。

自然景物的烘托和演染更给这篇影片增添了如诗般的隽永和美丽,如果说孟金福的生活点滴是编导在用明线叙事的话,那么统摄这些细节的诗意和情感内蕴便是这部影片的暗线脉络,这条暗线如筋骨一样,将一个又一个细节串联起来,形成一首隽永、深沉的散文诗。

镜头:情景交融,唯美而深刻该部影片的镜头极富表现力,这种表现力主要包括审美的穿透力和情感的张力。

影片呈现了两类主要的镜头,分别是表现人物的镜头和表现景物的镜头。

影视作品分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影视作品分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文明逝去的渐近线-------浅评《最后的山神》影视纪录片定居就像一条线划开了鄂伦春的过去与现在。

《最后的山神》是纪录片导演孙曾田1992年拍摄的,该片以兴安岭一个部落为拍摄对象,以孟金福夫妇为主要人物,用镜头表述了鄂伦春人的文化样貌与生活面貌。

鄂伦春人的文化是独特的,他们以林为灵,对身边周遭的物象充满了虔诚,但从导演的镜头告诉我们了一幕幕关于鄂伦春文明,也关于鄂伦春文明的消逝。

本片从具有深意的解说词、表现力丰富的镜头语言、动人的细节与音乐,为观众画出了一条逝去在鄂伦春文明上的渐近线。

解说词是直白的,浸染着关于信仰、关于虔诚的深意。

“孟金富的枪太老了,老到找不到相同型号的子弹”,他不愿意换枪,不愿意用捕猎架子,因为他认为“像那种不分老幼的猎杀,山神是不会高兴的”内心的话语,解释了孟金富对山神的敬畏,族人的生灵的虔诚。

“孟金富的山林是又神灵的,这是一种无形的渐隐,与生活方式无关。

“死去一个老人,,这里的解说词显然已经成了一种隐喻,死去的老人,关的故事片段。

本片中多处运用了空镜头,于感叹动物越来越少处进了孟金富,同样本片在鄂伦春文明的印记上,孟金富每一次拜山神,仿佛导演想用这固定的镜头让大家孟金富感觉到自己也被砍伐了一样,哀婉的音乐油然抽着烟的沉思着,应该是沉思着关于山神去哪儿了吧,一曲舞蹈过后,响起的同样与砍伐“山神新年为马系红带祈求福祉、捕猎前跪拜树上的山神像、夏天孟金富刮胡须让他能匹配上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正月十五跪拜月亮之神、没有铁钉的桦皮船、动物越来越少的静默、悬于山林间的“风葬”以及最后一支萨满舞,这就是鄂伦春,一张张来自这里的文明画面,都一一的存在了本片的解说词中,镜头下,细节与音乐里,最后也全都一一部交付给了屏幕前的观众。

当片尾以定格于孟金富走在一片白茫茫蜿蜒曲折的雪地里时,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回味且清晰想法:鄂伦春的文明走在逝去的渐近线上。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赏析

《最后的山神》141032136杨劲豪《最后的山神》将镜头对准鄂伦春民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萨满类似于汉族的巫师,也就是与山神沟通的灵媒),通过他在山林间自由的原始的生活,让我们看到鄂伦春人走出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后,老一辈人对传统狩猎生活的留恋以及与山林割不断的精神联系,也反映了新的生活对他们的冲击。

作品的格调始终笼罩着一种淡远的忧伤,树木和动物的减少、定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鄂伦春人的生活。

山神在逐步消失,作为最后一个萨满,孟金福是孤独的。

当他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之后,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他表演了最后的一次“跳神”,然后,孤独地上路了,带着,种行将消逝的文化形态。

说实话,再见到和观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我国少数民族里面有撒满这一族。

最开始知道萨满一词却是通过一些具有历史性题材的网游--萨满族—天生的猎人。

我真的我该如何去评价它。

纵观整部片子,无时不刻都感觉到一种古老的苍凉和厚重感。

最后一个萨满族人,将要从历史长河消失,消逝的是一种文明,一种最原始和最淳朴的文化。

一.人物的形象言行、内心意识世界山神是他们这个游牧民族的心里上,灵魂的寄托。

纪录片一开始便是主人公孟金福在砍着一块树皮,在树上刻着山神的像进行跪拜。

那种虔诚,就如同我们对先人一样,整个过程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山神头像作为一种心灵的具象,立刻在观众心中扎下了根。

虔诚地在松树前雕刻山神,并顶礼膜拜;每次进山打猎都要请求山神赐予他猎物;如果打猎有所收获,他也会认为这是山神的施舍,便要虔诚地给山神进贡祭品。

他往山神嘴里塞食物。

有时没有祭品时就给山神点根烟,这些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其实也是对大自然的感谢,他们信仰山神,不反映着这些人的内心世界。

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行为中带有很多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我们不难发现,他把大自然的万物都看作是神来崇拜。

除了雕刻山神图像来作为山神体外,孟金福这样的鄂伦春人也是载体,在他们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山神,也就是鄂伦春的民族之魂。

电视剧

电视剧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分析初看这部纪录片,它给了我一个震撼一个欣慰和一个遗憾。

震撼的是在当今社会,居然还可以看到这么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欣慰的是鄂伦春先辈们的生活习俗、聪明才智可以代代相传、流传至今;遗憾的是,这是最后的一家鄂伦春人沿袭着他们的传统,鄂伦春的萨满今后只能从它的史册中找到了。

总体感觉是朴实自然、寓意深刻。

无论是从内容构思、画面表现、同期声和解说词,都可以体现它的这一特点。

内容构思:以时间的循序贯穿整部影片。

从冬天到夏天再回到冬天,记录了孟一家人生活的一个周期。

由冬天的狩猎到夏日里划船打猎,做桦皮船,接下来郭保林一家,同辈的老人逝去到最后的跳萨,在真实表现孟家人生活的同时,还表露出社会的发展给他们一家人给鄂伦春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面对着树木越来越稀,野兽越来越少,以自然万物为神灵的原始自然宗教的衰落。

从总体而言,该片没有刻意追求构图上的造型,大部分都以记录人物活动为主,从整体和细节上表现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表情。

片子起初先是刻画孟金福雕刻山神、拜祭山神,直入主题,渲染了浓重的民族气息,接着再出题目,红色的字体显得特别醒目。

本片的过渡也十分自然,如在表现夏天来临时,运用了一系列绿色的画面,与背景音乐配合得相当巧妙,表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夏天,为下面的孟刮胡子迎接夏天作了铺垫。

在拍摄完孟看到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后的失落时马上接拍了一个灰沉的天空,表现了其心情的压抑与沉闷。

孟金福在落日前跳萨满的大绳,落日预示着结束,这是萨满的结束,也是古老鄂伦春文化的结束。

结尾镜头以孟金福在宜旷的雪山中远去,也表现了萨满文化的消沉与跌落。

解说词朴实简洁、运用恰当、一语道破。

在介绍五要素和背景时,只用了两句解说就交代清了,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不该用解说词的地方也没有多用,在介绍身份时,并没有用解说词,而是用画面和字幕,(字幕)“孟金福67岁猎人萨满”。

在一些画面里,我们很难理解它的深沉含义,这时的解说词就用到好处了,一语道破。

论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论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论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最后的山神》是一部纪录片,它以真实的镜头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在这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生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该纪录片中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的表达。

首先,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通过生动的影像向观众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及其独特之处,从而引起观众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通过镜头的巧妙运用,纪录片展现了山脉、森林、江河等自然景观的美丽,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和神秘力量。

观众在欣赏这些景色的同时,不禁感叹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从而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深深敬佩之情。

其次,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通过采访当地居民的讲述,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在片中,当地村民们生活在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地方,他们依靠山水与森林为生,与自然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村民相信山神的存在,并且尊重和崇拜山神。

他们通过祭祀和仪式来表达对山神的敬畏之情,也通过对自然的保护来传承对山神的信仰。

他们深知,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共同生存并获得自然的恩赐。

同时,纪录片还展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对此产生的反思。

在片中,观众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城市与自然景观的对比,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破坏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安和愤怒,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试图通过保护环境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这种反思表明了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并且提醒观众自身对待自然的态度。

最后,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通过展现自然界的力量和威严,传达了观众对自然的敬畏和无力感。

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山洪暴发、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瞬间,这些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自然的力量超乎人类的想象,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观众在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时,不禁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通过生动的影像、当地居民的讲述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展示,全面地呈现了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楼
最后的山神》记录是鄂伦春族最后一个萨满,67岁的猎人——孟金福对山林的特殊情感。

山神不仅仅是影片中孟金福在树干上画的山神,也是精神的向往,更是古老鄂伦春人对神灵的崇敬和庇护。

而最后的山神,是心中神灵的消失,是鄂伦春古老文化的消失,更是精神向往的一种消失。

鄂伦春人以他们特有的文化生活习惯为人们讲述着它独特的历史。

以下便是我对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分析。

镜头与场景的运用
该片多次采用特写镜头,生动形象的描绘出鄂伦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

比如影片的开始,主人公为马尾扎红绳祈求神的保佑,又或是老人用刀刮胡须都采用了特写镜头。

长镜头也是导演惯用的手法之一。

老练的作船手法以及主人公打猎的镜头都是用长镜头所刻画的。

影片的最后,采用俯拍、远景的拍摄手法,暗示影片的结束。

在场景方面,导演选取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能够更真实的展现出传统鄂伦春人的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

传统的住房及生活器皿。

使纪录片更具有真实性。

光线、色彩及蒙太奇的运用
在这部纪录片中,光线变化较多,色彩也较为强烈,蒙太奇的运用也较为娴熟。

在影片中多次采用背光、逆光等手法,真实生动的描绘出烟雾缭绕的环境,再现了神秘的鄂伦春人的生活环境。

在体现新老两代鄂伦春人对神及生活习俗的差异。

巧妙的运用了蒙太奇手法,使观众更加能够清晰明了的发现两代人的差异,这些都是本片的特点及导演的特色。

背景音乐、声音及思想内涵
本片最大的特色是声画对位。

它生动描绘出影片中的场景,声画结合让观众深入其中。

影片的背景音乐是影片的亮点之一。

它采用民族器乐所奏而成,更加具有神话色彩。

为这个神秘的民族披上了又一层面纱。

在描绘美景时,则选用了舒缓的民乐合奏,声画同步让人领略这个民族的美丽。

在思想内涵方面,多次用暗喻的手法,富有哲理和寓意。

如影片中老枪暗喻主人公生活上的守旧,及结尾鼓声、华服,最后一代撒满的最后神舞,暗示着这个神秘民族被同化慢慢的消失。

小结。

一幅生动的山神画像。

一位年迈的鄂伦春老人。

一份虔诚的敬仰。

随着激烈的手鼓声,慢慢的,随着老人渐渐走远。

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