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材第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

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学生1:我觉得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学生2:是啊,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教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1.用统计表整理调查数据。

出示教材第2页例1。

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课件出示例1中红、黄、蓝、白颜色的图片),选哪种颜色合适?(1)思考: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提示: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2)追问: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明确: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最喜欢黄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

(3)质疑: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明确:①虽然我们班上的同学只是全校的一部分,但是其他班级的同学选择的结果也许跟我们是相同的,依此类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应该是这样的。

②一般来说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我们班应该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③学校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班级组成的,我们班也是随机抽取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教师电子备课(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数学册数:二年级下册教师姓名:任教班级: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最新201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的任务不只是教授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参考资料。

这份教案将课程内容按照教材顺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安排,每一节课都包含了充足的练习和适当的拓展。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这份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初期,使用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在后期,加强课外练习与验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和方法。

我们来看一下教案中的一些具体内容:1.加减法的运用在这一部分,教案中详细介绍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各种运用方法。

其中,通过例题练习和课堂讨论,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表达思路和策略,提高了学生运算和思考的能力。

2.数的比较和排序通过生活实例,教案中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和排序方法。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概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在这一部分,教案中详细介绍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单位,以及时间的换算和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时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以上,只是教案的部分内容,还有很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使用。

因为,好的教案不仅仅是一份计划和安排,更是一份教师和学生技能提升的秘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

同时,要保障课堂秩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真正的将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乐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数学,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习惯。

总之,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是我们教学工作很好的帮手。

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总结和体验,让这份教案摇身一变,成为我们的数字化好朋友和学生的辅导员,真正地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学生59人,家庭学习环境良好,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3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

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

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

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二),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初步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现象。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刮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刮号。

5、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6、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位数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8、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9、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没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优秀1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优秀1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优秀15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

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教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帮助长颈鹿解决了问题。

如果有48只小鸟,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教师板书:48÷6=8(间)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二、问题探究1. 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 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

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

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三、课堂小结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篇二新课标人教板二年级下册第122页第一三、14题,练习二十四第11~14题。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

()仍分成用~的乘法口诀求商、用~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万以内数的认识。

()仍分两段: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如,在“克和千克”(第页的内容、第页第题)和“统计”(第页第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三)统计(以当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当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课时,认识数字201-300。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数字201-300,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201-300。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201-300,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01-300,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

2. 学习新知,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201-300的读法,并在黑板上书写这些数字,要求学生跟读。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读出这些数字。

4. 活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速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字。

5.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书写和读出数字201-300。

第二课时,认识三位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三位数的大小,并能够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认识三位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比较三位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出示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让学生说出这些数字。

2. 学习新知,教师向学生介绍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在黑板上示范比较大小。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练习。

4. 活动,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速准确地比较大小。

5.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第三课时,认识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三位数的加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黑板,彩色粉笔,小板书。

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出示数字卡片201-300,301-400,401-500,让学生说出这些数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材第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

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学生1:我觉得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学生2:是啊,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教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1.用统计表整理调查数据。

出示教材第2页例1。

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课件出示例1中红、黄、蓝、白颜色的图片),选哪种颜色合适?(1)思考: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提示: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2)追问: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明确: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最喜欢黄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

(3)质疑: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明确:①虽然我们班上的同学只是全校的一部分,但是其他班级的同学选择的结果也许跟我们是相同的,依此类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应该是这样的。

②一般来说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我们班应该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③学校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班级组成的,我们班也是随机抽取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8476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8476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和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和同伴的合作和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1.情境导入,实际操作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2.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3.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4.联系生活,感悟概念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1.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2.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一)辨析练习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名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概述:本教案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内容包括全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课后作业布置等。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教材内容,为二年级学生提供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体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学会辨别和拼组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加减法运算(1)100以内加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加法进位。

(2)100以内减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减法退位。

(3)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计算,注意运算符号。

2. 第二单元:平面图形(1)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

(2)学会辨别和拼组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3. 第三单元:简单几何(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和性质。

(2)学会计算周长、面积。

4. 第四单元:量的认识(1)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学会进行单位换算。

5. 第五单元:整数乘法(1)掌握乘法口诀。

(2)学会列竖式计算整数乘法。

6. 第六单元:简单的除法(1)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口诀。

(2)学会列竖式计算一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

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01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4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目标: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 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 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并接受其中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 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 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 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 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探究性实践作业。

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 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并将结果填入第(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 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 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 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 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 你有什么建议?三、巩固迁移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多, 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 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小组讨论, 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 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 因此, 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 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研究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游乐园,以及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学生观察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学生看到这个画面,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