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
“先学后讲,当堂训练”。
把时间还给学生[ 华晓瑜 2009-6-9 20:32:00 执笔 ]推荐有句话说:老师的最大的师德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我觉得蛮有道理的。
科学课应该是带着“科学味”的,科学教学强调“做中学”。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这里的“自己”就是要把课堂时间充分还给还给学生。
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相信学生。
因为只要你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我相信学生会还你一片精彩。
学生比我们想象得要聪明多。
我们的科学课堂应该更要追寻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科学味”。
过程正确比结果正确更重要,因为只要“过程是美丽的,结果一定是精彩的”。
教学的模式不能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
正确的做法首先应该是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讨论,寻找合理的答案。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还能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转变。
这样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是我们的责任。
让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思维出发,让课堂充满意义与实效。
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活力与激情;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把时间还给学生,让科学课更具有“科学味”!这是我们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老师应该做的、而且也必须做好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只要我们大家都能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实践。
相信我们的课堂将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
真正成了播撒了爱的种子、培育了沃土、创建了兴趣乐园、编织了成功摇篮的和谐课堂。
阅读全文(20) | 回复(0)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格2008年12月10日作者:波来源:光明日报创造性人格是独立开放式人格,它体现为理智的诚实好奇,经验的客观开放,态度的专注自信、思维的敏锐灵活以及精神上的挑战批判倾向。
教学心得 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心得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知道教师的工作什么。
只有教师明白了自己的工作重点,才能很好的做好工作。
那么,教师的工作是什么呢?古人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也就是说,教师是给学生讲授人生道理,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
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有启迪心智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才是课堂的主题。
可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教放在首要位置,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
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热情洋溢的表演,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昏昏欲睡。
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教师辛辛苦苦的付出,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收获。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好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作为主题,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刚刚接到二年级语文的时候,首先,我会教学生学会查字典;接着,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注意这个字的读音、偏旁部首、字义、笔顺、容易写错的地方等等;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查字典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经过一周的训练,学生大部分都会自学生字了。
那么,在讲新课之前,我总会抽出一节时间让学生独立自学生字,然后,再指学生说说自己对生字的理解,集体点评。
这样坚持一学期之后,班级里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主动自学生字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明显的改变。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教语文的呀,不能也让学生查字典啊?我想,课堂还给学生不仅仅是查字典,而是教学中的每项活动都要放手给学生。
刚刚接触我们班的时候,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差,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好。
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的小动作不断,还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这时候,我就在讲课时加大对班级学生提问的次数,每节课每位学生都有一、二次的回答问题机会。
有时候是开火车认读生字,有时候是有侧重点的指名回答问题,有时候是小组比赛活动……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是学习的参与者,是班级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如何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和丰县夏孜盖乡中心小学----许琼自课程改革以来,各校都在想办法转变过去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用自己亲身的教学实践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教师教,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法。
在探索的过程中,诸多教师都提出了,要把教学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在思索和总结,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我们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我们教师要把学习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
过去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新的课标提出了注重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学习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如果学生连学习探究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把课堂还给学生呢?说来容易做到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老师都急于求成,每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知识时,教师总是自己把学生想知道、想去思考探索的问题急于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机会。
为了把新的教学理念和个人的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中我是这样做的:让班里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里的每个学生都准备不同大小的圆形。
首先,每个学生量出自己手中圆形的周长、直径,再通过计算分析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再在组里去探索总结出圆的周长总是所在圆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一规律。
教师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一规律。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总结规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还应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当老师的都知道,学习探究需要一个过程,有过程就需要有时间。
在平时,我也听过我校年轻老师的公开课、示范课。
一些老师虽然做到了把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但是她们只是从形式上这样做,未能真正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往都是提出一个问题,还没有容学生去思考,去合作探讨,紧接着就让学生回答。
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在语文课堂实践中体现学习自主性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 语 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 。所 以, 教师 应根据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 ,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 , 为 学生提供 充分尝试学 习的机会 , 拓展学 习渠道 , 鼓励学 生主 动发现 , 大胆探索 , 真正把语 文课 堂变成学 生主动学习 、 主动 发展 , 开发创造潜能 的重要 阵地 。
・
2 3・ 5
唱 , 仅 有 利 于记 忆 , 能 让 学 生 理 解 诗 文 。 不 更
学生作 为活生生 的学 习个体 , 对课 文内容理 解是不尽相 同的。既然 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独特理解 , 师就应鼓励学生 教 自己去读 去体会 。 如学朱 自清 的《 》 春 一课 , 教师就 可让学生 自由读课 文 , 边读边想 , 圈点批注 , 通过多种形式 的朗读 , 让学 生尽 情发挥 想象空间 , 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透 露的感情 。 通过读 , 学生理 解 了内容 ; 通过读 , 学生体会到了文 中的感情 , 生发 现了作 学 者运用语言文字 的技巧和功力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
i 8 O
教 学 实践
把学 习的时 问还给学 生
在 语文课 堂实践 中体现 学 习 自主性
陈科 强
( 进 区寨 桥 初 级 中学 , 苏 武 江 常州 237 ) 1 17
语文教 学大纲指 出 :语 文教学过 程应突 出学 生主体 的 “
实 践 活 动 , 导 学 生 在 主 动 实 践 中获 得 知 识 提 高 能 力 ” 指 。
少 评 , 手 让 学 生 去 学 , 占用 学 生 学 的 时 间 , 学 生 有 困 难 放 不 当 时 , 当 点拨 引 导 学 生 探 究 , 学 生 始 终 参 与解 决 知 识 的 全 适 让 过程。 二 、 量 把 语 文 实践 的机 会 留 给学 生 尽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说 :在 人 的心 灵 深 处 都 有 一 种 根 深 蒂 固 “
还课堂于学生,实现高效课堂
还课堂于学生,实现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
但由于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任务不减反增,因此实现课堂的高效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崇高品质。
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情境的具体办法较多,语言、手势、图片、文物、模型、电子媒体等都能创设历史情境。
创设类似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或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比如,学生将《唐朝的民族关系》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
一位留恋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
这一剧情的安排,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
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
大唐皇帝气度非凡、胸襟宽阔,以汉藏两族关系为重,不乏泱泱大国的风范;吐蕃赞普热情豪爽、豁达朴实;文成公主善良美丽、感情细腻真挚。
这些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真实、可信,丝毫不矫揉造作。
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已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知识应通过更多的参与和体验来获得,使学生在参与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一种合作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比如,在教学《宋代的社会生活》(川教版)一课时,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衣、食、住、行”四个部分,让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研讨,然后请一位同学做代表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讲解的学生讲得很认真,在讲到“住”这部分时,有的同学拿出了自己画的茅屋、瓦顶平房、富丽堂皇的官邸的画……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所要学习的历史内容,但至少对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内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1“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是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
无疑“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部分,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
下面我以我校数学老师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为例,发掘丁老师的课堂还给了学生什么?(1)还学生时间,尤其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交流的时间。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二三十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的讲述,或口惹悬河的阐发,学生全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手;新课改后,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
要求教师营造出浓郁的课堂人文气氛,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在基本训练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画:3盘桃,每盘6个)教师没有越俎代庖,没有进行琐碎的提问:譬如有几盘桃?每盘几个?一共有几个?怎样连起来编出用乘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看图说话,自由发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宽松思维环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很快找出了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并顺利编出了三道分别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且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或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在教学双边活动中要突显出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把创造力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人格、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新兴人类。
由此看来,把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前提,更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针对学生的学习,把时间还给学生后,我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素质教育和二期课改精神的贯彻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切实改变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的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我们的二期课改改了这么多年,再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走地是传统路线。
仍然是“知识”课堂,而不是“生命”课堂,仍然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
教师讲,学生听,当然还有不听的,教师仍然没有转换好自己的角色,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加法运算,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而是经验的建构,是知识的重组再改造。
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行为是被实践一再证明不可取的,它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打消了学生主动自主探究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习本来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如今恰恰相反,我们的学生“谈学色变”,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课堂被学生比作为“地狱”教师比作为地狱里的“魔鬼”。
其实无论教师如何教得精彩,真正有效的要看学生是否学到了真知,又是如何获取这些知识形式技能的。
我们的广大教师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学生不再是一种知识的“容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也不光是为了传递多少知识,而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我们的世界,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和数学素养。
如今的课堂除了知识教育外,我们并未能给予学生生命成长中所需要的其他东西,诸如求知欲、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力……二、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差异教师要从主演的角色转变为导演的角色,这并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下降了,而是教师的作用和职能发生了改变。
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摘要】在当今社会,学生的时间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讨论了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需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让他们明白自主学习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部分强调学生需成为时间的主宰,回归学习的主人地位,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应该明白,掌握时间管理的能力是实现个人目标和追求成功的重要一步。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促进他们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旦学生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技能,他们将会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学生,时间管理,主人,学习,被动,自主学习,学习效率,学习动力,全面发展,时间主宰,学习习惯1. 引言1.1 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一个学生如果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就能更好地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每一刻宝贵的时间。
时间管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一个能够自我管理时间的学生,更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良好的时间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减轻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生活。
通过合理地规划时间,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节奏,提升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控自己宝贵的时间,才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个人价值和自我提升。
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学生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迎接未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1.2 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意义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将更加主动地探索知识的世界,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他们会循环同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
动地接受到他们所教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们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
生在课堂上产生思考和创造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表现,我们需要把课堂还
给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主动权。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探究和思考的机会。
教师应该在教
学中传递出对学生的信任,用鼓励和问询的方式,让学生们成为课堂发言的主力军。
学生
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对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估,收集、分析和转换信息,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因此教育应该更关注学生自我发展。
其次,应该避免只注重内容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意愿。
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
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是妨碍他们自身发展和兴趣的教育工具。
理
论知识和实践都应该成为课堂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鼓励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己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表达能力。
最后,在课堂中,学生们应该被赋予更多的责任,让他们拥有一些重要的学习任务。
负责组织小组讨论或考试,让学生发挥他们自身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来
实现自我目标。
总之,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整个教育团队,都应该投入到学生自我探究和思考的过
程中,通过新的教育方式来重新定义教学,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功的环境。
这样做可以
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投入学习中,并且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
广 ,包 含着 许多 方面 的知识 ,它与 教育学 、心理学 、社 会科 学 、历
史 、地 理等 都息 息相 关 。这就 要求 语文 教师 必须具 备博 览群 书 的优 在 自学 内化 的过程 中 ,学生 经过 自主 、合作 、探 究 ,一定 还会 秀品质 。只有博 览群 书 ,才能 使教 师不 断丰 富 、充 实 和发展 自己 , 有 这样 那样 的疑 难 。因此 就进入 第二 环 节—— 质疑 。这 一环 节的 目 才 会有 上好 语文 课 的能 力 ,才 会把 语文课 当 成是一 种享 受 ,而不 是 的就 是通过 质疑 问难解 决 学生 自学探 究 中不能解 决 的问题 。形 式 为
要 实现把 时 问还 给学生 ,就 必须 要从 减少 教师 的讲授 时 间着手 。但
的讲 授 中 占据着支 撑 的地位 ,如果没 有教 师必 要 的讲解做 支撑 ,学 标 、 自学 提纲 或思考 题 自学教材 。 生 学习要 走许 多 弯路 ,反而 浪 费了 时间 。所 以把学 习的 时 间还 给学 在 初始 时 ,教师 可 以为学 生提 供 “ 自学 问题单 ” ,问题 可 以细 生 ,笔 者建议 从一 下几个 环节 进行 思考 : 些 ,具 体 一些 。学生 自学 能力 有所 提高 以后 ,问题 可 以越 来 越概
诸如走近名人走进名著用字诊所成语接龙谜语竞猜关注社会热点以及办手抄报做剪贴报制读书卡讲故事查字典比赛等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深圳市红岭中学广东深圳518048本文从转变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为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做到精讲 ,转变教的方式 括 化 、纲要 化 ,并 且鼓 励学 生根 据 自己 的 自学实 际 自主设计 问题 。 从 当前 语 文课 堂教 学现状 来看 ,要 把 学习 的时 间还 给学生 ,关 这样 既避 免 了盲 目性 ,又兼 顾 了学生个 体差 异 ,实现 由他 主到 自主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作者:夏慧敏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12期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特级老师陶维林先生在《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在华中师大附中听课有感》一文中讲道:“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要把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来观察、来归纳、来探讨、来交流、来参与举例、参与定义、参与创造……让他们来表演、来张扬。
教师不要去占、去争、去抢,而是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去。
”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工具,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因此,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去使用工具,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一、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教学依然存在“满堂灌”的现象,甚至是以教代学。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仅仅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该摒弃老旧观念、丢掉老旧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规划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不断地运用说话方法、阅读分析、写作等,让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能够被充分地消化吸收。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分析占的时间比最多,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阅读分析方法阅读、分析课文,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学的目的,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在一整天的高强度学习下,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休息调整,不能一味地为了教学就紧压学习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得不到充分休息,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质量。
相反,如果教师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充分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做更多有利于学习的事情。
因而,将课后时间还给学生是很有必要的。
把课堂的表演时间还给学生
其他 同学也可以提出不同 的意见 。 最后 , 者又启发学 笔
生思考为什么会 出现各种 大气 压的现象 ,将学生 的思
学生 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 中, 通过小组合作
探究去解决 : 电压表与电流表 的使用异 同 、 电压表 串联
路引导至 “ 压差 ” 气 这个论 点上来 , 让学生 既知其然又
用激 光 笔 开 始实 验 。本 实 验 可 以很 好 地 演
影 响蒸发快慢 的因素 、影 响摩擦力 大小的因素等 内容 的教学 中, 笔者 也采 用类 似的方法 , 与传 统的教学方法
相 比, 这样 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的欢迎 , 取得的教学效
果也更让人满意 。
注 。因此 ,物理课程标 准》 《 中提出 : 物理课程应改 变过
笔者认为 , 实验课更应突 出学生 的中心 地位 , 多给 学生动手 的时间 , 即使学生错 了也不要 紧 , 因为从错误
中得到 的教训 ,往往 比直接 获得 的结论更让人 印象深 刻。 如在《 测量电压》 一节的教学 中, 笔者 就不按教 材原
意先 给学生讲 电压表 的使 用说 明再让学生 动手 实验 , 而是直接让学生动手实验 , 故意让学生 出错 , 从而激发
从 淡起 。
大小试管 、 两用 气筒 、 气球等实验器材 。 上课时 , 笔者先
演示 “ 瓶吞鸡蛋 ” 的实验 , 并提 出“ 是什么力量使鸡 蛋掉 进瓶中?” 的问题 , 让学生带着 问题分小组进行实验探 究 ,学生在实验 的过程 中既可 以同组互相讨论也 可以 与其 他小组进行交流 ,然后让 学生按小组派代表上 台 演示 本组所完成 的实验 ( 每组 一个 ,要求不与前组重 复 )并充当小老师为 同学们进 行讲 解 , 解的过程 中, , 讲
做“把时间还给学生”的践行者
做“把时间还给学生”的践行者作者:魏玉柱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05期一、“把时间还给学生”要重视课前预设体育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部分原因是课前预设不充分或者没有充分备好课。
一个简单的动作教学步骤分解过细、设计过程混乱等问题,很容易浪费学生的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课的成功从课前备课已经起步了。
所以,课前一方面要构建完整的教学计划,合理划分课时内容,正确确定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设计出简洁的教学步骤;另一方面,要研究学情,厘清学生现有基础、学习动机等情况,为针对性地分层与指导提供帮助。
在这样的预设下,教学有方法,学习有策略,师生的活动才有效。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要关注弱势学生,注重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理念,怎样把面向全体学生变成一种行动或者现实,那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才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才能关注差异与弱势。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会的学生也要按照事先预设的去练习,不会的学生也要勉强去练习,甚至掌握慢的學生常常遭到教师的“冷落”等现象。
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会做的学生在那里“磨洋工”,另一部分因为惧怕运动等原因而消极练习。
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起初阶段就应该分层,体育教师应根据已有经验,将学生进行分层,根据不同运动水平实施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各自的发展平台上不断地实现提高与发展。
另外,在引导较高水平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把精力放在“弱势”学生身上,无论从兴趣的激发还是学法的指导,都要做到“精准”,让他们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渐与其他学生缩小差距,进而减少因在教学中分层过多而浪费时间的情况。
三、“把时间还给学生”要抓好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既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是体育教师对自身的约束,因为体育教师的不当行为也会产生大量无效时间。
所以,依据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常规管理是双方的也是相互的。
提前候课,提前布置场地器材,不迟到、不早退,只有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发生,学生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有效利用。
少讲多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少讲多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县实施以来,我们进行了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点滴的进步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并以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为例,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探讨,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纵横古今中外。
所以,语文课应该是最有情趣、最有活力、最具表现情态的课。
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并不风光。
虽说“文无定法”,教学方法却似同出一门,多是“字词——段意——中心”这样的固定模式。
到头来,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语文,最不怕耽误的也是语文。
很多教师也抱怨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该怎么教了。
到底是什么让语文教学走进了误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模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为“学”服务,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变教师的主体为主导,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语文课才会有新的起色。
在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类比成舞台演出,认为教师只要“表演”到位即可。
其实,这种认识完全不合理。
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同样,它也不再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地方,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知识以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在课堂中,应尽量充分发挥师生的集体智慧。
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授语文课时,一般采用如下组织方式。
一、“读、查、找”三字预习方针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让他们按照“读、查、找”的三个字方针来预习。
所谓“读”,即读课文及相关材料。
“查”,便是查资料或工具书,让学生自己弄清课文中的新字生词、难解句段、作者情况、背景材料、文学常识等相关内容。
而“找”呢?就是找问题。
学生可以自个儿找,也可以小组间集体找。
找什么问题?找讲课文涉及的所有问题,大到文章特色、结构、主题、重难点、人物形象;小到一个词的用法、一句话的含义、一个修辞的理解。
找到的问题干什么?当然是上课时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姚福成李宏萍
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学校教导处133724
作者简介:姚福成,男,汉族,党员,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学校教导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延边州骨干教师,参与研究省级、州级科研课题,并顺利结题。
主要研究方向——中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有《班级管理中的“鲇鱼效应”》、《网上调查显示学生不满意老师的十种行为》、《山谷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秉烛炬气概,效春蚕精神》等多篇文章在省级、国家级期刊上发表。
李宏萍,女,汉族,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学校教师,多次出省级、州级、市级公开课,独立承担州级课题并结题,发表过《“导读自学互查总结”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等文章,研究方向——中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为了便于发表可以不介绍)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就应该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作为教师,就要高效利用课堂。
但是,当下大多数教师还是讲的太多,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把“讲”的机会还给学生
我们在讲课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中总觉得自己讲的要比学生说的多,一些本该由学生说的,很多由老师代替了,其实有些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而且可以回答得很好,可是却被老师剥夺了权利。
还有些重点,总怕只说一遍,有些学生听不着,记不住,于是重复二遍、三遍。
所以,教师不能太想“讲”、“讲”太多,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和开拓“说”的空间。
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着去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
复习旧知识时,变老师“倒片子”为学生说;探索新知时,让学生猜、议、评,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教师再加以点拨,并且考虑到同龄人的语言比教师成人化的语言更易于同龄人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也由学生讲感受,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概括,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而不是端着书,照书读完了之;讲评作业时,鼓励学生拿到作业本,经过独立思考后,主动对老师讲错在哪里,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给予讲解。
2、把“问”的机会还给学生
“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上,必须做到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炉。
少问一些“是不是”、“对不对”这种不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另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打乒乓球”式的提问,或“连环炮”式的提问,教师“问”得过多,且注重的只是形式上的完美,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不发问,但并不是问得越多越好。
日本的一些教育家就曾将课堂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
“重要的提问”是必须的,因为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我们需要减少的是“徒劳的提问”,直至没有。
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多问”。
3、把“写”的机会还给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板书的重要性,但这种板书应该既有教师的,又有学生的,不能使黑板仅成为展示教师“教路”的“屏幕”,也应成为学生展示“学路”的舞台。
很多情况下,教师少写而让学生多写,并学会尊重学生的板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结论,并提供黑板要他们去展示,有时甚至课题也让学生去写。
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的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
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其他学生去判断,这与教师自己包办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4、教师要避免课堂教学无效的时间
(1)多余、重复的话不要说。
有的老师唠唠叨叨讲了几分钟,可能还没把真正要讲的意思讲清楚;也有的老师喜欢重复学生的发言,不管学生讲的对与不对,都要重复一遍。
这些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节省。
(2)减少师生之间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如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对另一位学生的发言有意见,可以马上站起来发表不同的看法,然后立即坐下。
(3)避免无效问题提问的时间。
有时,老师随口提了一个问题,没有针对性,
有的问题很简单、易回答,但无太大的价值;有的很难,学生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出来,对于很难的问题,老师为了自圆其说,要绕一个大圈子,这样也会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效果不理想。
(4)不必要的表演形式,看似热闹却无实际效果的小组合作等。
这样的课堂看似学生活动面很大,其实效果甚微。
(5)活动缺少必要的前置性准备,课上耽误的时间太多,要让学生把工夫下在课前。
总之,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会有很多做法,但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之举,要更好地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去探讨和发现,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下去,教学实效性就会增强,教学水平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