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作文精选4篇-实用word文档 (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作文精选4篇
我知道的艺术家有:齐白石,梅兰芳,郭兰英·······但是,我最喜欢的当然是齐白石爷爷了。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李斯特
只要他往钢琴前一坐,拨动那神奇的琴键,你便会听到:有时如狂风骤雨之来袭,有时则柔美温雅如泉流之洋溢,使你沉醉。他仿佛有一个“魔网”操纵着听众们,把每一个人都紧紧缠绕住,要他们上那儿,就引他们到那儿。德国诗人海涅称他是一位“伟大的鼓动家”,而更多的人称他为“钢琴之王”,因为他把钢琴的表演能力、音色变化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名字叫李斯特·费伦茨。
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梭普隆州的多布良(今雷丁),他从小就喜欢民间歌唱和舞蹈,并在他爱好音乐的父亲教导下学习音乐。9岁起已参加公开表演并即席作曲。一次,在维也纳的音乐会因为即席演奏了贝多芬所指定的主题,得到贝多芬的赞扬。12岁随双亲迁居巴黎,随当时的名音乐家帕爱尔和雷赫学习。1825年创作了哥剧《唐·山乔》,曾在巴黎大剧院上演。这期间,他在法国各地和伦敦经常举行表演,获得很高的声望。
1835年起,一直到1847年,李斯特在欧洲10多个国家举行演奏会,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29岁那年,他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为自己的同胞演奏,匈牙利人民象欢迎自己的民族英雄似地接待了他。他到全国各地演奏,处处受到祖国同胞的热烈欢迎,使他很为感动。
1848年1月,李斯特迁到德国文化城魏玛定居,放弃了演奏家的生活,改向创作、教学、评论方面努力,一直到1861年。这十几年,是他音乐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著名的12篇交响诗及《浮士德交响乐》、《但丁交响乐》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1861年李斯特迁居罗马,并且信奉天主教,但1873年又回到魏玛城。1886年7月31日逝世于拜勒特。
李斯特一生留下几百件作品,他用音乐作武器鼓舞本民族的解放斗争,他同情法国的革命运动。他留下来的许多优秀作品,是人类进步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篇二: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过不少课外书。
其中,令我深受启发的一本书是《名人故事》,这本书里的一个个故事,
让我百看不厌、受益匪浅。《名人故事》里的小故事—《乐坛“拼命三郎”》
讲叙了我们最喜欢的音乐家聂耳的故事。聂耳自幼喜欢音乐,二十世纪三十年
代初,他考上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成了一名小提琴练习生。当时,剧社条件
非常艰苦,但爱好音乐的聂耳却十分知足。聂耳知道自己基础差、起点低,于
是在大家去逛商店,或看杂耍的时候,聂耳却抓住这宝贵的时间,勤加苦练,
每天至少要练上七八个小时。因此,被人们称为“拼命三郎”。正是凭着这股
勤奋和拼命劲儿,聂耳在他短暂的一身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作品。
《墨池的故事》讲述了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酷爱书法的王羲之每
天勤学苦练。有一次,他在书房练字,书童给他送来馒头和蒜泥,劝他趁热吃,而他心思全在练字上,母亲来书房看他,却见王羲之右手拿着笔,左手拿着半
个馒头蘸着墨汁往嘴里送。王羲之每次练完字后,总要到门口的池塘边清洗毛
笔和砚台。起初,池塘里的的水还很清澈,可由于他不停地练习书法,不停的
清洗笔和砚台,天长日久,清澈见底的池塘竟变成了黑黑的墨池……
读完《名人故事》这本书,使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功并没
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天上掉馅饼这等好事,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只
有经过一番磨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勤学苦练,不断的探索,才能向成
功的道路一步步迈进。
篇三: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李斯特·费伦茨
只要他往钢琴前一坐,拨动那神奇的琴键,你便会听到:有时如狂风骤雨
之来袭,有时则柔美温雅如泉流之洋溢,使你沉醉。他仿佛有一个“魔网”操
纵着听众们,把每一个人都紧紧缠绕住,要他们上那儿,就引他们到那儿。德
国诗人海涅称他是一位“伟大的鼓动家”,而更多的人称他为“钢琴之王”,
因为他把钢琴的表演能力、音色变化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名字叫李斯特·费
伦茨。
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梭普隆州的多布良(今雷丁),他从
小就喜欢民间歌唱和舞蹈,并在他爱好音乐的父亲教导下学习音乐。9岁起已
参加公开表演并即席作曲。一次,在维也纳的音乐会因为即席演奏了贝多芬所
指定的主题,得到贝多芬的赞扬。12岁随双亲迁居巴黎,随当时的名音乐家帕
爱尔和雷赫学习。1825年创作了哥剧《唐·山乔》,曾在巴黎大剧院上演。这
期间,他在法国各地和伦敦经常举行表演,获得很高的声望。
1835年起,一直到1847年,李斯特在欧洲10多个国家举行演奏会,受到
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29岁那年,他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