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培训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浆液应严格按照设计配方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应均 匀,不应离析。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施工过程中抽样检验2次。监理单 位每工班平行检验2次。检验方法:观察,并用浆液比重计检测浆液密度。
(4)搅拌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 单位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现场清点。
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质量,通过 现场工艺性试验确定。采用块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60cm;碎石类填料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采用砂类 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 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
准确 50
垂直 ≤1.0
500 不小于设计 值
按设计 不小于设计 值
按设计 ≤50
(2)制浆:水泥浆严格按照设计配比配 置。配置水泥浆时,水要清洁、酸、碱 适中。首先将水加入桶内,再将水泥倒 入,开动搅拌机搅拌均匀,时间不小于3 分钟,并经过筛后放入灰浆池备用。制 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
(9)搅拌桩处理后的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检 测机构抽样检验总桩数的2‰,且每工点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3.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3.1填料选择及要求 3.2工艺性试验 3.3路基堆载预压
3.1填料选择及要求
3.1.1基床表层填料选择要求
(3)钻进:双向搅拌桩机开启正、反向旋转叶片下沉至设计桩顶高程后,停 止下沉。严格按照设计速度下沉,由正、反向旋转叶片将土体搅拌,直到设 计桩底高程,下沉速度控制在1.2m/min(通过试桩确定),完成第一次搅拌 过程。
(4)喷浆搅拌、提升:搅拌头下沉到设计桩底高程后,停止下沉,原位喷浆 30s后(喷射压力0.3MPa),保持开启正、反向旋转叶片,按设计提升速度边 提升,边由正、反向旋转叶片将水泥浆与土体再次搅拌,直到设计桩顶高程, 提升速度控制在1.2m/min(通过试桩确定),完成二搅一喷。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
李英杰 2014.01.05
目 Contents 录
01 双向搅拌桩施工工艺
02 双向搅拌桩质量控制
03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1.双向搅拌桩施工工艺
1.1施工工艺流程
原地面处理---测量放线---桩机就位 ---钻进,记录钻入地层的反应,核 查地质资料---钻进至设计深度,桩 长符合设计要求---边提钻边喷射注 浆---搅拌钻进---边提钻变喷射注浆 ---钻机移位---桩头处理
3.1工艺性试验
3.1.1试验目的
(1)确定施工机械的最佳组合; (2)确定压实机械的数量及规格; (3)计算松铺厚度; (4)确定碾压遍数及压实速度
3.1.2试验流程
以某客专为例介绍工艺性试验。该项目试验段200米(试验长度不宜小于 100m),平均宽14.15米,填方数量900m3。
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对细粒土、粉砂、改良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 作为控制指标;对砂类土(粉砂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 指标;对砾石类、碎石类、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应采用地基系数和孔隙率 作为控制指标。
3.1.3路基本体填料选择要求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宜选用A、B、C组填料。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 取加固或土质改良措施;严禁使用E组填料。
(3)上土
从一端开始,以25m为一个施工段根据摊铺用土量计算卸土车数.首层填土平均 宽度为14.75m,虚铺厚度30cm、35cm、40cm分别试验(路基两侧分别挂 30cm、35、40的线),每一个施工段需166方土。本试验段需用5辆30T以上 自卸车,每车装土18m3,每辆自卸车需卸土10车。卸土现场由负责人指挥, 要左右成排前后成行布置卸土点位,要求点位呈梅花形布置等距离布土。路基 填方材料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
2.双向搅拌桩质量控制及检测
2.1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机具设备性能及工艺应满足喷粉(浆)均匀性、桩的连续完整性及加固深度 的要求。
(2)搅拌机械应配置灰度自动记录仪,且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3)成桩过程中,如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应小于0.5m。
若停机超过3h,应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干净,在原桩位旁边补桩。 (4)配置好的浆液不应离析,供浆必须连续,固化剂与外掺剂的用量、泵送浆液时间
(5)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完成四搅二喷。
(6)清洗: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 水泥浆,管内、机内不留残存浆液。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7)成桩、移位:把钻机等极具设备移动到新的桩位上,进行下一根桩的施 工。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3-0.5m。施工完 毕在其混合料初凝后,进行打桩弃土清运,清运完毕后人工开挖其下保护土 层,保护土层清除后,截除桩顶设计标高以上桩头,桩顶允许偏差50mm。
(5)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施工设备贯入地层的反应,核查地质资料, 桩底应置于设计桩底地层中。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 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平行检验。检验方法:设备贯入地层过程中,记录电 流表或其他能反应贯入阻力的仪表读数和对应地层标高。每贯入1m及仪表突 然变化时记录。
(6)搅拌桩单桩加固料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全部检验。检验方法:检查自动记录仪打印记录。
2.1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机具设备性能及工艺应满足喷粉(浆)均匀性、桩的连续完整性及加固深度 的要求。
(2)搅拌机械应配置灰度自动记录仪,且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3)成桩过程中,如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应小于0.5m。 若停机超过3h,应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干净,在原桩位旁边补桩。
加水量按下式估算:m=(w-w0)Q/(1+w0)
m——所需加水量(kg)
w0——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I级铁路应选用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当缺乏A组填料时,经经济比选后可 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
II级铁路应优先选用A组填料,其次为B组填料。对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应采 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对细粒土、粉砂、改良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 作为控制指标;对砂类土(粉砂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 指标;对砾石类、碎石类、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应采用地基系数和孔隙率 作为控制指标。
2.3主控项目
(1)粉体喷射搅拌桩加固用的水泥种类、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受潮、 结块、变质的加固料。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 泥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500t时也按一 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检 验方法:查验水泥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检验,在材料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 凝结时间。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对细粒土、粉砂、改良土应采用压实系 数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对砂类土(粉砂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 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对砾石类、碎石类应采用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作为控制指 标;对块石类应采用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
注:括号内为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中渗水土填料的压实标 准;
3.1.2基床底层填料选择要求
I级铁路应选用A、B组填料,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II级铁路可选用A、B、C组填料。当采用C组填料时,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500mm地区,其塑形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否则应采取土质 改良或加固措施。
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2)成桩28天后,应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在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 直钻孔取芯,观察桩体完整性。均匀性,取不同深度的不少于3个试样作无侧 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查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3)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或复合地基承载力在成桩28天后采用现场载荷 试验进行检验,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8)搅拌桩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 量:施工单位抽样检验粉喷桩总数的2‰,且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 位检验数量20%见证检验。检验方法:搅拌桩完工28天后,在每根检测桩桩 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 芯样的照片,在上、中、下各1/3范围的中部分别取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钻芯后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
应有专人记录。 (5)施工中随时检查加固料用量、桩长、复搅长度,评定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
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桩或其他处理措施。 (6)施工中废弃的加固料不应任意排放。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中溢出的浆液应及时回
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2.2质量检测
(1)成桩7天后,可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面下0.5m,目测检 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1)原地面压实
路基正式填筑之前,以进行清表及原地面压实处理。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实测结果大于90%)。监理工程师在现场验收完毕并认可。用灌砂法作压 实度的试验。
(2)测量放线
按每20米桩号分别测设左右两侧边桩,控制填筑边线及路面高程,桩面用红 漆写清里程桩号。采用 5*5cm木桩作为测量标志。根据设计测设路基边坡线, 测量出各桩位的高程,作好记录,并用红漆将该填筑层顶面高程在木桩上标 记清楚。填土宽度为每侧设计宽度再加50cm(规范规定30~50cm),以保证 边坡的压实度和压路机械的行驶安全。放边线点,用白灰撒出边线作为填土宽 度的明显标记。
1.2操作要点
(1)移机对位:将双向搅拌桩机安置在测设的孔位上,使钻头对准桩位, 对准偏差不得大于5cm。双向搅拌桩机就位后必须做水平校正,使搅拌头轴 线垂直对准孔位中心位置,通过吊线锤校正机架垂直度(见图),使垂直度 偏差满足下表。
名称
Hale Waihona Puke 单位桩位mm
桩垂直度 %
桩径
mm
桩长
mm
桩顶标高 mm
指标 允许偏差 值
(4)配置好的浆液不应离析,供浆必须连续,固化剂与外掺剂的用量、泵送浆液时间 应有专人记录。
(5)施工中随时检查加固料用量、桩长、复搅长度,评定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 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桩或其他处理措施。
(6)施工中废弃的加固料不应任意排放。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中溢出的浆液应及时回 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2)浆体喷射搅拌桩所用的加固料和外加剂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 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加固料和外加剂,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 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 检验。检验方法:查验水泥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检验,在材料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 安定性、凝结时间。
(4)推土机粗平 上土完毕后由推土机将土均匀摊铺平整。 (5)测含水量
精平前由试验人员测填土含水量,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内 (该种土最佳含水量为12.8%),如含水量偏高则应将土摊铺凉晒。(这个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闷料或者摊开洒水)如含水量偏低则应采用洒水
车洒水的办法调整含水量,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需要加的水应在碾压的前 一天用洒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机械拌和均匀。
(7)搅拌桩成桩长度及复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喷粉中断时,第二次喷粉 接桩的喷粉重叠长度不应小于1m。因故停浆时,恢复供浆后的喷浆重叠长度 不应小于0.5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量的20%平行检验。检验方法:测量钻杆长度,并在施工中检查是否达到设 计深度标志。检查施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