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镜头视角角度

合集下载

学观影---视听基础:角度

学观影---视听基础:角度

学观影---视听基础:⾓度⾓度⼜称之为视点。

摄影⾓度决定了拍摄距离关系,⽅向关系和⾼度关系,这是⾓度⾃⾝的三位⼀体关系构成。

距离关系是指画⾯透视关系,即摄影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在画⾯透视上形成的是:距离越近,画⾯透视越⼤;距离越远,画⾯透视越⼩。

⽅向关系是指画⾯背景关系,摄影机朝哪个⽅向去拍,造成了拍摄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度,产⽣不同的画⾯造型效果。

⾼度关系是画⾯⾓度的核⼼,理论上有五种⾓度可供采⽤:1、鸟瞰;2、俯拍;3、平视;4、仰拍;⼀.垂直变化1、鸟瞰⾓度是在上空拍摄地⾯,由于我们平时很少从这个⾓度看世界,对所摄景物会觉得抽象和难以辨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度具有极强的表现⼒。

从鸟瞰的⾓度拍摄,能令观众如翱翔于场景上空⼀般,像全能的上帝⼀样,。

俯视⼀切。

画⾯中的⼈物犹如蚁群,显得⼗分渺⼩。

尤其在表现围绕⼈类命运的主题时,导演会喜欢使⽤这种俯拍镜头。

《杀死⽐尔》鸟瞰镜头2、俯拍镜头对于⼀般的俯拍镜头来说,如果不是过于极端,并不暗⽰命运和前景。

对拍摄对象⽽⾔,俯拍镜头能使之降低⾼度。

运动的镜头速度要放慢,也就是说俯拍镜头不适宜表现速度,但⽤来显⽰沉闷是有效的。

俯拍镜头中,背景和环境的重要性被突出了,画⾯会呈现出⼀种空间构成关系,会带有⼀种宏观表征意义。

⽐如《⼤红灯笼⾼⾼挂》中的陈家⼤院,常运⽤⼤俯拍的全景,强调了院落的封闭格局和对称感。

⽽⼈物会显得弱⼩,削弱了其⾃⾝的⼒量和重要性,这种⾓度⽤来表达⼈物的⾃卑和渺⼩也是有效的。

俯拍对画⾯主体表达有⼀种俯瞰、客观、公正、强调、压抑的效果,显⽰出⼀种严肃、规范、形式、象征、低沉的⽓氛。

《⼤红灯笼⾼⾼挂》俯拍视点3、仰拍镜头能产⽣与俯拍镜头相反的效果。

这类镜头能增加被摄主体的⾼度,加强画⾯的垂直感。

实际应⽤中,它能使⾝材不⾼的演员显得⾼些。

运动的速度会显得更快,使得狂暴的场⾯显得更为混乱。

在仰拍镜头中,周围的环境缩⼩了,天空或天花板成为单⼀的背景,使得银幕上的形象在观众感受中变得⾼⼤,也会在观众⼼理上渐渐形成⼀种压⼒,并产⽣不安全感和压抑感。

用拍摄角度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用拍摄角度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用拍摄角度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拍摄角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可以通过改变拍摄的角度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和观看体验。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拍摄角度,并介绍它们在创造视觉效果方面的应用。

一、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低的位置,从下往上拍摄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使被摄体显得更加庄重、威严,给人一种仰视的感觉。

低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高大的建筑物、雄伟的山脉等,可以突出被摄体的威严和壮观。

二、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从上往下拍摄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使被摄体显得较小、较弱,给人一种俯视的感觉。

高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人群、城市街景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广阔和繁忙。

三、鸟瞰角度拍摄鸟瞰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从上方俯视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全貌和布局,给人一种鸟瞰的感觉。

鸟瞰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城市、景区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整体结构和规模。

四、仰视角度拍摄仰视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低的位置,从下往上仰视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使被摄体显得更加高大、威严,给人一种仰视的感觉。

仰视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高大的建筑物、雄伟的山脉等,可以突出被摄体的威严和壮观。

五、近景拍摄近景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近的位置,拍摄被摄体的细节。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突出被摄体的细节和纹理,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近景拍摄常用于拍摄花朵、昆虫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美丽和细腻。

六、远景拍摄远景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较远的位置,拍摄被摄体的整体景象。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广阔和壮丽,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远景拍摄常用于拍摄风景、城市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壮丽和宏伟。

七、斜角度拍摄斜角度拍摄是指摄影师将相机放置在斜角度的位置,拍摄被摄体。

这种拍摄角度可以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的感觉,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斜角度拍摄常用于拍摄运动、舞蹈等,可以展示被摄体的动态和活力。

摄影角度名词解释

摄影角度名词解释

摄影角度名词解释
摄影角度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从哪个视角去捕捉画面。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正面角度:摄像机正对拍摄物体,这种角度主要用于展示物体全貌或者突出人物面部特征。

2. 侧面角度:摄像机与拍摄物体成一定角度,这种角度可以展示物体的立体感和运动方向。

3. 斜侧面角度:摄像机位于正面和侧面角度之间,这种角度可以同时展现物体的多个面,使画面更加丰富。

4. 背面角度:摄像机从背面拍摄,这种角度可以突出人物情感和背景环境。

5. 高角度角度:摄像机从高处向下拍摄,这种角度可以使物体显得更小,产生一种压迫感。

6. 低角度角度:摄像机从低处向上拍摄,这种角度可以使物体显得更大,产生一种膨胀感。

此外,还有仰视和俯视等角度,这些角度的选择会影响画面的氛围和观众的感受。

选择合适的摄影角度是摄影师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镜头角度是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影视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指的是镜头所取景物体与拍摄者的角度关系。

根据角度不同,可以将镜头角度分为以下四类:
一、高角度(俯视角度):镜头向下拍摄,视角高于被拍摄物体,适用于表现被拍摄物体的弱势、被动、无助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动感。

二、低角度(仰视角度):镜头向上拍摄,视角低于被拍摄物体,适用于表现被拍摄物体的威严、威力、强势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张力。

三、中心角度:镜头与被拍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适用于表现中性、客观、稳定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平衡。

四、斜角度:镜头与被拍摄物体成斜角度,适用于表现戏剧性、动感、创造性等情感,同时可以增强场景的变化。

镜头角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情感: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传达影片中的情感。

二、增强场景的感染力: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现场景的动感、张力、平衡、变化等,从而增强观众对场景的感染力。

三、丰富影片的创意及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创造独特的表现效果,从而使影片更具创意和艺术性。

四、引导观众视线: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从而更
好地引导观众关注影片中的重要元素。

总之,镜头角度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运用可以让影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情感和意图。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镜头角度是指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摄影机在拍摄时所采用的视角和摄像机的位置。

镜头角度的不同,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常见的镜头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低角度:摄影机位于物体下方拍摄,能够突出物体的高大、威严等特征,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用于表现英雄、权威等形象。

例如,电影《英雄》中,拍摄武则天时使用了低角度。

2. 高角度:相对于低角度而言,摄影机位于物体上方拍摄,能够表现物体的小巧或无助感,同时还能够表现出空旷感,常用于表现弱者、平民等形象。

例如,电影《大话西游》中,拍摄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相遇时使用了高角度。

3. 俯视角度:摄影机垂直于物体拍摄,能够表现物体的平面特征,常用于表现群体或一些平面场景。

例如,电影《大闹天宫》中,拍摄猴王大闹天宫时使用了俯视角度。

4. 仰视角度:相对于俯视角度,摄影机与物体垂直,拍摄时需要仰头,能够表现出物体的高大、神圣等特征,常用于表现宗教、神话等场景。

例如,电影《天龙八部》中,拍摄段誉跪拜释迦牟尼时使用了仰视角度。

5. 侧视角度:摄影机与物体平行拍摄,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宽度和深度,同时还能够展示物体的侧面特征,常用于表现物体的外形、轮廓等。

例如,电影《霸王别姬》中,拍摄程蝶衣登台表演时使用了
侧视角度。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镜头角度,不同的角度会带给观众不同的观感和情感体验。

在影视创作中,合理运用镜头角度可以更好地表现情节、展示人物形象,营造气氛和情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效果。

摄像头角度与镜头

摄像头角度与镜头

一、常见镜头视角角度
二、监控摄像机镜头使用场所及角度:
1、广角镜头:视角在90度以上,一般用于电梯轿箱内、大厅等小视距大视角场所;如2.8MM 2.5MM
2、视角在60度以上用于5*5米左右场所 3.6MM 4MM
3、视角在50度以上用于8-10米左右场所 6MM
4、视角在40度以上用于10-18米左右场所 8MM
5、视角在30度以上用于20-30米左右场所 12MM 16MM
6、视角在20度以上用于30-50米左右场所 25MM
7、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的范围从几十毫米到上百毫米,用于远距离监视
8、变焦镜头:镜头的焦距范围可变,可从广角变到长焦,用于景深大,视角范围广的区域;
9、针孔镜头:用于隐蔽监控。

镜头越小,监控的面积越大,而图像物体相对较小。

镜头越大,监控的面积越小(窄),而图像物体相对较大。

可以简单的计算方法:可视距离÷2就相等于所需镜头,再参考视角。

简述拍摄角度

简述拍摄角度

简述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指相机或摄像机所选择的视角,也称为镜头角度或镜头高度。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讲述不同的故事,使观众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一、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以相机在低于目标视线的角度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拍摄的对象在画面上显得更加威严和强大,同时也可以突出背景的高度感,创造出震撼人心的效果。

低角度拍摄常用于表现英雄人物、超级英雄和壮丽的场景,例如英雄站在背景高大的住宅建筑物前,拍摄人物时距离地面不足2米,亦或是飞机在建筑物前飞行的镜头。

低角度拍摄的效果适合强势的场面,但是在处理人物形象时需要慎重,过度的处理可能会在视觉上创造出扭曲的错觉,强调力度容易使人产生压迫感。

二、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是指以相机在高于目标视线的角度拍摄,对拍摄场景造型的制作和动线的布置要求很高。

这种角度可以从高于目标拍摄,全面展现拍摄地点的状况,通过范围感和动感来体现出氛围感和艺术感。

高角度拍摄常用于表现群体和宏伟场景,例如城市或者建筑物的拍摄。

高角度拍摄取得的效果,可以使画面显得更加广阔,飘渺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三、正常角度拍摄正常角度拍摄是指以相机平视拍摄,与人眼视角相近,无特殊视角的拍摄方式,是最为常见的拍摄方法。

正常角度拍摄最适合于讲述某些生活片段或者日常场景,可以呈现出真实、自然的感觉。

这种拍摄方式以逼真的叙述、亲近的感觉取胜,让观众与生活中的人物更亲近。

四、鸟瞰拍摄鸟瞰拍摄是指以较高角度向下俯视被拍摄景物进行拍摄。

这种角度重视画面中的空间感和视觉感,常常用于描述广阔的风景或者大型的场面,比如城市飞行、建筑等高度的拍摄。

视角较高,可以透过画面更好地展现出整体的场景,使观众能够更好的认识到整个场面。

五、特殊角度拍摄除了以上四种基础的拍摄角度外,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也会采用很多特殊的拍摄角度,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水下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选择与被摄者同处水中,实时记录被摄者在水下的状况,创造视觉上的新奇感和美观感。

电影拍摄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

电影拍摄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

电影拍摄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电影拍摄是一门艺术,它通过镜头的选择和角度的运用来塑造故事情节,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拍摄角度和镜头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元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影拍摄中的拍摄角度与镜头语言,以及它们对电影表达的影响。

一、拍摄角度的作用拍摄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物体或景物时的位置和角度。

不同的拍摄角度会给观众传达不同的视觉信息和情感体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及其作用:1. 高空俯视高空俯视是指从上方往下拍摄,可以给观众提供全貌视角,突出场景的宏大和壮丽。

这种角度常用于展示大规模场景,如城市全景、人群等。

例如,《泰坦尼克号》使用了高空俯视的角度来展现船只沉没的惊人场景,增加了观众的触动和恐惧感。

2. 低角度低角度是指从物体或人的下方往上拍摄,可以让物体或人看起来更加庄重和威严。

这种角度常用于烘托英雄形象,给观众一种仰望和敬仰的感觉。

例如,在《指环王》系列中,导演经常使用低角度来拍摄亚拉岚、甘道夫等英雄角色,让他们显得更加高大和崇高。

3. 平视平视是指在与物体或人的视线平行的位置进行拍摄,可以与观众建立直接的视觉联系,让观众感觉与电影中的角色共同经历。

这种角度常用于情感场景和对话场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例如,《泰坦尼克号》中,导演使用平视角度来展示杰克和露丝的对话,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镜头语言的运用镜头语言是指通过不同的拍摄方式和技巧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镜头语言及其运用:1. 镜头切换镜头切换是最基本的镜头语言之一,它通过不同角度的切换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和场景转换。

例如,在动作片中,追逐戏份常常通过快速而频繁的镜头切换来展现紧张感和速度感。

2. 运动镜头运动镜头是通过摄影机的移动来表达动态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追逐场景中,导演可以运用跟随镜头来模拟人物的奔跑,增加观众的紧迫感和参与感。

3. 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对物体或人面部特定部位进行近距离拍摄,突出某一细节或情感表达。

视频创作如何选取合适的拍摄角度

视频创作如何选取合适的拍摄角度

视频创作如何选取合适的拍摄角度视频创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主要内容之一。

无论是在个人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选取合适的拍摄角度对于视频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选取合适的拍摄角度来创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视频作品。

一、理解不同的拍摄角度在开始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拍摄角度。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1. 上俯视角:从上方向下拍摄,可以突显被拍摄物体的小巧、脆弱或无助感。

这种角度常用于拍摄婴儿、小动物或脆弱的物体,以及强调某人的无助状态。

2. 下俯视角:从下方向上拍摄,可以突出被拍摄物体的力量、威严或权威感。

这种角度常用于拍摄高大的建筑物、领导者或具有威严形象的人物。

3. 虚拟主观角度:将摄像机放置在人物的角度,以模拟人物的视角。

这种角度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与被拍摄物体产生共鸣,增加亲密感。

这种角度常用于拍摄旅游、户外运动等场景。

4. 侧面角度:从物体的侧面拍摄,可以展示物体的形状、轮廓和细节。

这种角度常用于拍摄产品、汽车等物体,突出其线条和外观。

5. 正面角度:直接正面拍摄被拍摄物体,常用于采访、讲述故事情节等场景。

这种角度可以建立与观众的直接联系,增加情感共鸣。

了解这些常见的拍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二、根据内容和目的选择拍摄角度在进行视频创作时,我们需要根据内容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指导原则:1. 内容类型:拍摄角度应该与视频内容相匹配。

比如,如果是拍摄体育赛事,可以选择使用虚拟主观角度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如果是拍摄纪录片,可以选择使用侧面角度来展示物体的细节和形状。

2. 视频主题:拍摄角度应该能够突出视频主题。

如果视频的主题是力量和威严,可以选择使用下俯视角度来突出被拍摄物体的威严感;如果视频的主题是柔软和温暖,可以选择使用上俯视角度来强调物体的小巧和温馨感。

4、 镜头的角度

4、 镜头的角度
角度是摄影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 视听语言和理解中的重要技术要素。
角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角度是一种重要的画面造型手 段 (二)角度体现人物位置关系和叙
事信息 (三)角度是一种塑造人物形象,
表达对人物和场景情感态度的手段。
(一)角度作为画面的造型手段:
按照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在平面中的位置 不同、正逆不同,可将其分为:
1、背面所呈现的,是人物的后脑勺, 演员表演所呈现的信息,几乎为零。
2、积聚了越来越大的悬念。 3、是恐怖片里常用的手段。
(一)角度作为画面的造型手段:
按照摄影机和被摄主体在高度上的落差可 将角度分为:
俯拍、平拍、仰拍
不同高度的摄影角度,会使主体呈现的面 积大小,主体与陪体的关系,前后景物的 透视关系不同。
俯角度用于拍摄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征, 也可以丑化人物的形象。
俯拍经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
俯拍的画面特点 :
① 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展示空间。 ② 拓展观众开阔视野,扩充了画面信
息量。 ③ 不宜表现人物,可美化面部特征,也可 丑化人物的形象。
⑤造成空间深度感与透视感:俯角度 结合广角镜头拍摄能造成空间深度感与 透视感, 使纵向线条得以充分展示 , 给人 以深远辽阔的视觉感受。
3、创造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有时 也被用来模仿儿童的视角
正面、侧面、背面
摄影机处于被摄物正面。 最能准确表现被摄物的主要特征。 构图对称、画面稳定、平稳大方。
正面:
正面的拍摄角度的作用
1、便于全面地展示自我。 2、给观众制造一种近距离、无障碍沟
通的幻觉。 3、通过镜头把观众的视点缝合进叙事
情境中的一种常用的手段。
正面:

摄影摄像的焦段与拍摄角度

摄影摄像的焦段与拍摄角度

MT学院
客观角度: 旁观者或观察者的 视角,会让观众思 考剧情。
主客观角度: 在一个镜头里存在主 观边客观或者客观变 主观的视角转换。让 观众增加参与感增加 趣味性。
MT学院
3:由于空间距离的透视原理影响人脸宽窄
MT学院
MT学院
宽度有弧形透视所以影响人脸宽度,高度没有透视所以不影响高度。
MT学院
2,拍摄角度
●水平夹角
正面角度: 介绍人或物的全貌, 是体现主体主要外 部特征的角度。 外部特征,又能更好 地利用光影等手段刻 画角色形象。
侧面角度: 适合表现画面主体 与背景的运动关系, 或用于人与人的交 流。
背侧面角度: 更为疏远,通常表 达人物的不友善与 神秘感。
背面角度: 适合表现人物与背 景的关系,产生角 色心理悬念引发观 众的想象。
示意图
正面角度 政侧面角度 侧面角度 背侧面角度 背面角度
MT学院
●垂直夹角
平视角度: 镜头与拍摄主体焦 点在同一水平高度 ,表达公平客观的 态度。
MT学院
1,焦段 ●焦段分类:超广角、广角、标准焦段、中焦段、长焦段。
焦段开角示意图
8-16 :超广角,拉伸空间
16-35 :广角,风光焦段
MT学院
35-85 :标准焦段,类似人眼视觉
85-135 :中焦段,人像焦段
135以上 :长焦,压缩空间
●焦段特性: 1:空间距离的拉伸与压缩 2:焦外虚化的景散效果
示意图
仰视角度: 镜头高度低于被摄 主体焦点,表达敬 仰、崇敬的态度。
顶视角度: 从主体的顶部拍摄。 大景别展示环境与 人物关系,小景别 展示角色的无助。
俯视角度: 镜头在高于被摄主体 焦点。大景别介绍环 境与场面的宏大,小 景别展示角色渺小或 蔑视。

镜头角度的分类和作用

镜头角度的分类和作用

镜头角度的分类和作用
镜头角度是指摄影师或电影导演在拍摄影片时所选定的视角。


可以影响观众对影片人物、情节、场景的理解和感受。

不同的镜头角
度有不同的效果和用途,本文将会对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和解析。

一、低角度。

低角度拍摄是指镜头向上拍摄,能够使被拍摄的对
象看起来更加的威严和庄重。

这种角度的运用通常在拍摄超级英雄或
者战争场面时使用,可以突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

二、高角度。

高角度拍摄指镜头向下拍摄,可以使被拍摄的对象
看起来微小且无力。

这种角度的运用通常在拍摄恐怖电影或者犯罪电
影时使用,可以制造出恐怖以及紧张的氛围。

三、俯视角度。

俯视角度拍摄指镜头俯瞰被拍摄的对象,能够对
场景进行全面的展现。

这种角度的运用通常在拍摄大型场景和群众场
面时使用,可以突出人群数量的庞大和场面的壮观。

四、仰视角度。

仰视角度拍摄指镜头仰望被拍摄的对象,可以突
出被拍摄对象的高大形象。

这种角度的运用通常在拍摄建筑、雕塑以
及喜剧场景时使用,可以制造出夸张的形象效果。

综上所述,不同的镜头角度能够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和效果。


电影拍摄中,摄影师需要根据情节需要的要求去使用不同的镜头角度。

精准掌握这些角度的特点和作用,对于提升电影质量和传达情节意图
具有重要意义。

拍摄技巧拍摄角度

拍摄技巧拍摄角度

拍摄技巧拍摄角度在摄影中,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合理选择角度,可以突出被摄主体的特点,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拍摄角度,供参考。

1.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被摄主体的上方,从上往下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较小,并强调其被环境所包围。

适用于拍摄人物、建筑、景观等。

2.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被摄主体的下方,从下往上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较大、较高,并增加戏剧性效果。

适用于拍摄人物、动物、建筑等。

3.心理视角拍摄心理视角拍摄是指以观察者或被摄主体的视角进行拍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角度可以增加照片的真实感和亲近感。

适用于拍摄人物、风景、日常生活等。

4.平视拍摄平视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与被摄主体平行的高度上进行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正常、自然,并展现其真实形态。

适用于拍摄人物、风景、建筑等。

5.斜视拍摄斜视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与被摄主体呈斜线的高度上进行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增加照片的动态感和立体感,使照片更富有层次感。

适用于拍摄人物、动态物体等。

6.镜头特写镜头特写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距离被摄主体很近的位置,进行近距离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突出被摄主体的细节和特点,增加照片的冲击力。

适用于拍摄人物、动物、物体等。

7.高空拍摄高空拍摄是指使用无人机等设备从高空俯瞰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拍摄到平地无法触及的景象,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体验。

适用于拍摄风景、城市、建筑等。

8.俯视拍摄俯视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较高位置,从上方俯瞰被摄主体。

这种角度可以使被摄主体显得较小,并展现其整体形状和结构。

适用于拍摄人物、建筑、地图等。

9.对角线拍摄对角线拍摄是指将拍摄器材放置在被摄主体左上角或右上角的位置,从一侧拍摄。

这种角度可以使照片呈现出一种动感和不平衡的感觉。

适用于拍摄人物、运动场景等。

10.远近对比拍摄远近对比拍摄是指在同一照片中,将远处的景物和近处的景物同时表现出来。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论述镜头角度的分类及作用
镜头角度是指摄影或电影拍摄时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角度关系。

根据角度的不同,镜头角度可以分为低角度、高角度和平视角度三种。

低角度是指摄影机向上拍摄,使被拍摄对象显得高大威猛、神秘或威严。

这种角度常用于表现权威、威严和强势等形象,如拍摄古代帝王、超级英雄等。

高角度是指摄影机向下拍摄,使被拍摄对象显得微小、弱小或不重要。

这种角度常用于表现无助、害怕、被支配等情绪,如拍摄被恶势力追逐的人、弱小的动物等。

平视角度是指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显得平视正常。

这种角度常用于表现平静、自然、真实等情感,如拍摄日常生活、自然景观等。

不同的镜头角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特点,能够增强影片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在拍摄时,应根据情节和角色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角度,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 1 -。

常见镜头视角角度

常见镜头视角角度

常见镜头视角角度焦距规格角度2.1 mm小镜头1/3 150°2.5mm小镜头1/3 130°2.8mm小镜头1/3 115°2.8mm固定光圈1/3 115°3.6mm 1/3 96°4mm 1/3 78°6mm 1/3 53°8mm 1/3 40°12mm 1/3 23°16 mm 1/3 17°3.5-8mm 1/3 96°- 45°6-15mm 1/3 54°- 23°6-36mm电动变倍镜头1/3 51°- 9°8.5-51mm电动变倍镜头1/3 57°- 10°6-60mm电动变倍镜头1/3 52°- 6°(5)从镜头焦距上分短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宽,可提供一个较宽广的视野中焦距镜头: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视CCD的尺寸而定长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狭窄,故仅能提供狭窄视景,适用于长距离监视变焦距镜头:通常为电动式,可作广角、长焦变化摄像机镜头的分类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镜头品种繁多,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景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镜头等。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非球面镜头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针孔镜头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鱼眼镜头2/3" 17mm(1)以镜头安装方式分类:所有的摄像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像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

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短视频的拍摄角度选择与镜头运动技巧

短视频的拍摄角度选择与镜头运动技巧

短视频的拍摄角度选择与镜头运动技巧短视频的流行和普及使得拍摄技巧变得越来越重要。

拍摄角度和镜头运动是影响短视频质量和观赏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的拍摄角度选择和镜头运动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拍摄角度选择在拍摄短视频时,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角度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视觉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拍摄角度,供您参考:1. 俯视角度:俯视角度可以营造一种威严和权威感。

它适用于展示大场景或高耸建筑物等具有震撼力的元素。

例如,可以使用俯视角度来拍摄宏伟的城市风景或广场上的人群。

2. 仰视角度:仰视角度常用于强调对象的英雄主义或庄严感。

它可以使被拍摄对象显得更加高大或崇高。

例如,可以使用仰视角度来拍摄超级英雄飞翔的场景或庄重的建筑物。

3. 前置角度:前置角度可以使观众与被拍摄对象产生亲近感。

它适用于展示主体的细节或表达情感。

例如,可以使用前置角度来拍摄美食视频中的细节或人物的微笑表情。

4. 逆光角度:逆光角度可以创造出神秘或梦幻的效果。

它适用于拍摄夕阳或灯光下的场景。

例如,可以使用逆光角度来拍摄日落时的海滩或城市夜景。

5. 侧面角度:侧面角度可以展示对象的轮廓和线条美。

它适用于展示身体动作或特定表情的细节。

例如,可以使用侧面角度来拍摄舞蹈演员的舞姿或音乐家的指法。

二、镜头运动技巧除了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灵活运用镜头运动也是短视频拍摄中的一项重要技巧。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镜头运动技巧:1. 倾斜运动:通过倾斜镜头来改变画面的视觉角度。

这种运动可以创造出异于常规的视觉效果,突出被拍摄对象或场景的独特之处。

2. 推拉运动:通过推拉变焦镜头来改变画面的视角和焦点。

这种运动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从某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营造出连贯而富有层次的观影体验。

3. 平移运动:通过平移镜头来跟随被拍摄对象或记录场景中的活动。

这种运动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并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4. 龙门运动:通过镜头从上方向下方或从下方向上方的运动,来展示场景的垂直空间。

常见镜头视角角度

常见镜头视角角度

常见镜头视角角度现实主义者希望观众能忘记摄影机的存在,而形式主义者则希望观众能注意到它。

角度由“摄影机”的位置来决定,与被摄物体没有关系。

所以,形式便是内容,内容也是形式。

物体被摄角度通常也代表某种对题材的看法。

比如仰角与俯角所摄下的人物意义自然是相反的,虽然内容是同样的人或物,但观众所得到的信息却是完全不同。

拍摄时的角度如果只是略有变化,则可能象征了某种含蓄的情绪渲染,如果趋于极端的角度变化,则代表了一个影像的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镜头角度有鸟瞰镜头、俯角、仰角、倾斜、水平角度五种。

鸟瞰镜头、俯角镜头都属于高角度镜头,这种镜头多用来表现画面中的人物的困境、无力感或者遭受到攻击的情况。

鸟瞰镜头和俯角镜头经常会给人一种全知的感觉,如同“上帝的视角”注视着事物的命运。

高角度镜头同时也会凸显环境,使环境看起来似乎可以吞噬角色,人物自然会显得卑微而无助。

高角度镜头(鸟瞰镜头、俯角镜头)画面效果与俯角相反,仰角镜头会增加被摄物的高度,并且带有垂直效果,动作速度感也会增加,尤其是暴力镜头。

仰角镜头会增加主体的重要性,使物体在观众前方展开,甚具威胁性。

由仰角拍摄的效果通常会引起恐怖、庄严及令人尊敬的感觉。

所以在宣传片和强调英雄主义的电影中,这类镜头角度最常见。

仰角镜头画面效果倾斜角度的水平线大多是斜的,镜头里的人物看起来就好像快要跌倒。

这种镜头有时候用于主观镜头的表现,例如醉汉的视角。

另外,在比较特殊的场景环境中,倾斜角度对应景物的构图,能够达到扩展视野的效果。

倾斜角度画面效果有些导演很不愿意随便使用主观镜头,于是采用水平镜头表现事物。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摄影机通常是离地面四尺高——完全是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看事物的高度。

小津视其角色与自己平等,让他们崭露自己,不特别具备美德,也不特别堕落,完全不通过镜头角度来做价值判断。

因此,他的镜头是中性的,不带有情感,让观众自己做判断。

水平镜头画面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镜头视角角度焦距规格角度2.1 mm小镜头1/3 150°2.5mm小镜头1/3 130°2.8mm小镜头1/3 115°2.8mm固定光圈1/3 115°3.6mm 1/3 96°4mm 1/3 78°6mm 1/3 53°8mm 1/3 40°12mm 1/3 23°16 mm 1/3 17°3.5-8mm 1/3 96°- 45°6-15mm 1/3 54°- 23°6-36mm电动变倍镜头1/3 51°- 9°8.5-51mm电动变倍镜头1/3 57°- 10°6-60mm电动变倍镜头1/3 52°- 6°(5)从镜头焦距上分短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宽,可提供一个较宽广的视野中焦距镜头: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视CCD的尺寸而定长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狭窄,故仅能提供狭窄视景,适用于长距离监视变焦距镜头:通常为电动式,可作广角、长焦变化摄像机镜头的分类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镜头品种繁多,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景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镜头等。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非球面镜头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针孔镜头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鱼眼镜头2/3" 17mm(1)以镜头安装方式分类:所有的摄像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像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

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

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像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

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

C型安装的摄像机可用CS型镜头,但CS安装的摄像机不能使用C型镜头。

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像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像机镜头规格分类:摄像机镜头规格应视摄像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

即摄像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

摄像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

摄像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

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1/2英寸的镜头可用于1/2英寸、1/3英寸的摄像机;而1/3英寸的镜头只能用于1/3英寸的摄像机,不能用于1/2英寸的摄像机,这是因为1/3英寸镜头光通量只有1/2英寸镜头光通量的44%,不能满足1/2英寸的摄像机的光通量要求。

(3)以镜头光圈分类:固定光圈镜头、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像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

固定光圈镜头,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

主要用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它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这种视频输入型镜头内包含有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称为视频输入型Video driver(with Amp);另一类则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它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内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摄像机内没有放大器电路,称为DC输入型(DC driverno Amp)。

二种驱动方式产品不具可互换性,但现已有通用型自动光圈镜头推出。

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

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 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换画面。

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 =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

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

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在1/3英寸C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mm。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

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

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现。

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

注: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自动光圈。

镜头的主要参数焦距(f,也称视场角):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

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

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

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

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

F=焦距(f)/通光孔径(相对孔径,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机的照度,摄像机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

)。

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

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

镜头与CCD感光元件的配置CCD的成像尺寸,也就是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与电视机画面宽度和高度比例一样,通常为4:3。

这样保证了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在显示器上的图像不变形。

镜头焦距的配置、确定合适的焦距,是决定图像质量重要因素。

f=v*D/V或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成像尺寸的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成像尺寸的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D代表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假设用1/3" 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500毫米,高40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5000毫米。

由公式可以算出:焦距f=4.8×5000/500≈48毫米或焦距f=3.6×5000/400≈45毫米。

注(CCD尺寸):规格长宽1/4 3.6 2.41/3 4.8 3.61/2 6.4 4.82/3 8.8 6.63/4 9.6 6.61 12.7 9.6提示:一体机镜头倍数的计算:倍数=f最大值/f最小值例如:22倍=85.8/3.9 27倍=94.5/3.5镜头焦距和最佳照射距离:例如,假设用1/3" 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7.2米(十个成年男人的宽度,标准最佳照射宽度),高5.4米(一个成年男人显现占屏幕的1/3的高度,标准最佳照射高度),镜头焦点距物体30米。

由公式可以算出:焦距f=4.8(1/3"CCD 宽度尺寸)×30/7.2=20mm或焦距f=3.6(1/3"CCD高度尺寸)×30/5.4=20mm。

镜头焦距2.8mm 3.5mm 4mm 4.8mm 6mm 8mm 12mm 16mm 25mm 60mm 73.8mm物体距离4.3m 5.4m 6m 7.3m 9m 12m 18m 25m 38m 120m 150m******************************************************************CCD摄象机的选择参考市场上大部分摄像头采用的是日本SONY、SHARP、松下、LG等公司生产的芯片,现在韩国也有能力生产,但质量就要稍差一点点。

因为芯片生产时产生不同等级,各厂家获得途径不同等原因,造成CCD采集效果也大不相同。

在购买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检测:接通电源,连接视频电缆到监视器,关闭镜头光圈,看图像全黑时是否有亮点,屏幕上雪花大不大,这些是检测CCD芯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其它专用仪器。

然后可以打开光圈,看一个静物,如果是彩色摄像头,最好摄取一个色彩鲜艳的物体,查看监视器上的图像是否偏色,扭曲,色彩或灰度是否平滑。

好的CCD 可以很好的还原景物的色彩,使物体看起来清晰自然;而残次品的图像就会有偏色现象,即使面对一张白纸,图像也会显示蓝色或红色。

个别CCD由于生产车间的灰尘,CCD靶面上会有杂质,在一般情况下,杂质不会影响图像,但在弱光或显微摄像时,细小的灰尘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用于此类工作,一定要仔细挑选。

******************************************************************红外摄像机关键的技术和不良因素1、成像偏色摄像机使用CCD是感应所有光线(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的,这就造成在白天所拍摄的影像和我们肉眼只观察到可见光所产生的影像很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