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闸重建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报告20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3 工程设计审查意见落实
4 工程标准
5 设计变更
6 设计文件质量管理
7 设计服务
8 工程评价
9 经验与建议
1 工程概况
xx联围位于xx市xx区,全长50.06km,为广东省西、北江三角洲重要海堤之一,是xx市城市规划西区的防洪挡潮的安全屏障。xx联围包括东堤、东堤二段和西堤共三段堤防,全堤共有穿堤水闸27座,总净宽419.26m,保护人口10.39万人(包括流动人口1.65万人),捍卫农田面积达到15.29万亩。
xx河水闸位于xx联围东堤段11+376桩号处,为xx水道右岸xx河出口的拦河水闸,是xx联围防洪挡潮、潮排潮灌水闸之一。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各口门及其附近海域的泥沙淤积加剧,造成各水道泄洪能力下降,由此加剧了xx河水闸的防洪排涝压力。而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围内土地开发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围内河涌淤积、过水断面缩窄、滞蓄涝(洪)能力降低的情况也在不断加剧,内、外不利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围内涝(洪)灾频繁发生。
xx联围xx河汇水区目前没有设置外排泵站,仅依靠现状包括xx河水闸在内的12宗主要穿堤水闸承担排除围内涝(洪)水的重责。
现状的xx河水闸总净宽为30m,共6孔,单孔净宽5m。闸门为平板钢闸门,固定式卷杨机启闭,设有启闭排架,没有启闭机房。
2006年5月,xx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对xx河水闸进行安全鉴定,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查,确定xx河水闸为四类闸,建议报废重建。
我院受xx市xx区提防管理中心委托,进行“xx河水闸重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并于2008年5月中完成可研报告。2008年6月,xx区水利局组织专家组对可研报告进行了审核,我院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后于2008年7月初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修订。
xx市水务局于2008年10月提出可研报告的审查意见。xx市发展和改革局
于2008年12月对可研报告进行了批复,同意工程规模和设计标准,批复的工程总估算为5190万元。
我院随后开展xx河水闸的初步设计工作,根据审查意见和xx区水利局的意见,对可行性研究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化修改完善。并于2009年1月完成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工作。
重建的xx河水闸为总净宽30m的中型水闸,共设3孔,最大过闸流量288m3/s,闸墩长18.0m,闸底板高程为-3.3m。并设12m通航孔,可通行300吨级船只。根据防冲消能计算,上游(内江)消力池长12m,深0.5m,海漫长度为33.0m,海漫端部设抛石防冲槽深1.5m,宽5m;下游(外江)消力池长12m,深0.5m,海漫长度为30.0m,海漫端部设抛石防冲槽深1.5m,宽3m。上下游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两侧均为翼墙。通航孔布置在水闸左侧,与水闸相接。通航孔从外江到内江依次布置有外江引航道、通航孔、内江引航道。通航孔为整体式钢筋砼空箱结构,引航道导航墙根据地形、水流情况采用扶臂式挡墙或空箱式挡墙结构。
本工程投资2959万元,施工工期为370日历天,主体工程要求在300日历天内完成。工程于2009年11月17日进场开工,全部工程要求在2010年11月18日完工验收。
2 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1 水文
2.1.1 流域概况
xx河水闸位于xx联围东堤段11+376桩号处,为xx水道右岸xx河出口的拦河水闸,是xx联围重要的防洪挡潮、潮排潮灌水闸之一。xx河水闸汇水区域的集雨面积为88.64km2。
xx联围西侧自上而下紧邻xx溪、xx河和xx水道;东侧濒临xx主流xx水道。xx水道自xx区xx镇xx溪口进入xx境内,为xx主要出海水道,xx水道自xx 头分出xx溪,向南至xx镇xx沙仔尾,与xx河相接;xx河北起xx沙仔尾,与
xx溪和xx水道相接,南至xxxx;xx水道北起xxxx,向南流经xx湖、xx镇、xx 镇堤围至xxxx闸止。
2.1.2 气象
降水:本地区雨量充沛,根据xx站1956~1998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52mm,最大年降雨量为3339mm(1973年),最小年降雨量为1177mm (1963年)。地区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匀,汛期(4~9月)占全年降雨总量的84.3%,其中前汛期5月、6月两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36%;非汛期(10月~次年3月)仅占全年总量的15.7%。
径流:本地区年径流与降雨量分布规律相一致,由北向南逐渐递增,根据《广东省水文图集》(1991年),查得xx联围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130mm。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37.3℃(1990年8月23日),最低气温1.7℃(1975年12月4日)。
风况:xx河水闸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出海口门,是台风频繁侵袭的地区之一。xx区台风风向以北风到东北风至东风为主,占总台风风向的43.4%。
2.1.3 外江洪水
本次xx河水闸的外江设计水位直接采用2002年6月颁布的《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网河河道设计洪潮水面线》成果。
2.1.4 围内江洪水
围内各河涌没有实测水文资料,围内洪水需用暴雨推求,故围内洪水大小用暴雨量代替,与外江洪水进行遭遇分析。围内洪水选用xx站的降雨量资料作为代表;外江则分别选用xx站和xx站的实测洪(潮)水位资料,作为xx联围东、西两侧水道的洪水代表。
xx联围堤防及其穿堤建筑物既受到外江洪(潮)水的威胁,又受到围内洪水的
影响,因此,围内洪水与外江洪水遭遇分析考虑两种组合方案。(1) 方案Ⅰ:围内洪水为主,遭遇外江相应洪水。以围内洪水为主时,遭遇外江相应5年一遇最高水位,即xx 站相应最高潮水位为1.33m 、xx 站相应最高潮水位为1.26m ;(2) 方案Ⅱ:外江洪水为主,遭遇相应围内洪水。以外江洪水为主时,遭遇围内相应5年一遇日降雨量,本次采用遭遇分析确定的偏大值,即xx 站相应日降雨量为66.1mm 。
2.1.5 设计暴雨
本次采用广东省水文局2003年编制颁布的《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中各历时点暴雨均值Ht 和变差系数V C 值,S C =3.5V C ,计算设计点暴雨,由点暴雨根据时、面、深关系推求设计面暴雨量。
2.1.6 设计洪水
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围内设计洪水:
(1) 方法一:径流系数法
(2) 方法二:扣损法
两种方法计算的24小时设计洪量误差在0.8%~6.3%之间,总量差值很小,偏于安全考虑,本次采用扣损法计算的24小时设计洪量作为围内设计洪水成果。
2.1.7 施工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