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3

合集下载

电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第3章

电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第3章

净电荷
α
偶极层
3.2.1 “孤立相”的几种电位
(1)外电位(Ψα)
将试验电荷自无穷远处移至距球面约 10-4~10-5厘米处。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认为 球体与试验电荷之间的短程力尚未开始作 用。根据电位的定义,此时所做的功为:
W1 = Zie0ψ α
ψ α = W1
Z ie0
球体α的外部电位
试验电荷电量
当试验电荷从相内逸出到相外时,这一过 程所涉及的能量变化(-Wiα)相当于试验电荷从 该相逸出而必须摆脱与该相物质之间的短程 相互作用及越过表面时对表面电势所做的功。 这部分功称为试验电荷在α相的“逸出功”, 显然应满足下列关系式:
−Wiα = μiα + Zi Fχ α
3.2.1 “孤立相”的几种电位
(b)内电位差,又称“伽伐尼(Galvani) 电位差”,定义为φα-φβ。直接接触的两相 间的内电位差,用 αΔβφ 表示。由于表面电 位无法测量,所以该值不能测量。也无法理 论计算。
3.2.2 相间电位差
φα −φ β = (χ α +ψ α ) − (χ β +ψ β ) = (ψ α − ψ β ) + ( χ α − χ β )
(1)相间电位差的种类 两相之间出现“相间电位差”的原因只可
能是界面层中带电粒子或偶极子的非均匀分 布,并形成了界面荷电层。
根据以上关于孤立相电位的讨论不难推 想,所谓α、β两相之间的电位差也因此可 能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其中较常用的有下面 三种:
3.2.2 相间电位差
(a) 外电位差,又称“伏打(Volta)电位 差”,定义为ψα-ψβ。直接接触的两相间的 外电位差,用 αΔβψ 表示。两相均为金属 时,为金属接触电位差,可直接测量。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电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电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一、原电池1.概念和反应本质: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一看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但在燃料电池中两电极都为Pt 铂电极,不参与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起导电作用)(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要两电极直接或用导线相连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4)四看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Cu-Zn-CuSO 4) 单液原电池、 双液原电池负极(锌片):Zn -2e -===Zn 2+(氧化反应)(1) 正极(铜片):Cu 2++2e -===Cu (还原反应)电池反应:Zn + CuSO 4 = Cu + ZnSO 4(2)电子流向:由负极(Zn 片)沿导线流向正极(Cu 片)(3)离子移向:正正负负(4)盐桥 ①盐桥中通常装有琼胶的KCl (KNO 3)饱和溶液。

②盐桥的作用: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③盐桥中离子移向:正正负负。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 (正)=v (逆),电流表指针归0.(5)单液原电池的缺点:负极与电解液不可避免会接触反应,在负极析出Cu ,形成无数微小的Cu-Zn 原电池,造成原电池效率不高,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6)双液原电池优点: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彻底分开,形成两个半电池,避免负极与电解液直接反应。

一般电极材料与相应容器中电解液的阳离子相同。

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强调:负极首先是能与电解液直接反应,其次为较活泼的一极。

如:Mg-Al-NaOH 原电池中,Al 作负极。

Al-Cu-浓HNO 3原电池中,Cu 作负极。

另外还可以根据:(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失氧化阴移向,正得还原阳移向。

(2)根据现象判断。

金属溶解质量减轻的一极为负极,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产生的一极为正极。

电化学反应的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反应的原理与应用

lay的用法和例句一、Lay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在英语中,动词"Lay"是指将物体放置在某个位置或表面上的行为。

因此,它通常被用来描述人们将物品放在桌子上、床上或地板上等情境中。

"Lay"是一个及物动词,意味着它需要有一个宾语来接收动作。

与之相对的,"Lie"这个词则是指在水平位置或躺下的动作。

二、Lay和Lie的区别虽然"Lay"和"Lie"有着相似的发音和外观,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甚至让很多人混淆。

1. "Lay"和"Lie"的含义区别:- "Lay": 通过外力在某个位置放置物体。

- "Lie": 自身以平躺方式存在于某处。

2. "Lay" 和"Lie" 的语法结构区别:- "Ley": 是一个及物动词,需要有一个宾语来接收动作,即主体施加动作于客体。

- "Lie": 是一个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宾语。

3. 举例说明:- (Correct) Please lay the book on the desk.(请把书放到桌子上。

)- (Incorrect) Please lie the book on the desk.(请把书躺到桌子上。

)三、Lay的用法和例句1. 描述物体的放置行为:- He laid the newspaper on the table.(他把报纸放在桌子上。

)- She laid the clothes neatly in the cupboard.(她将衣服整齐地放在衣橱里。

)2. 描述动物产下或放置卵的行为:- The hen laid an egg this morning.(母鸡今天早上下了一个蛋。

)- The bird laid its eggs in a nest.(鸟将它的蛋放在一个巢中。

电化学原理-第3章: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性质-4

电化学原理-第3章: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性质-4
(2)参与建立或改变双电层。由于形成有一定电 极电位的双电层结构,只需要一定数量的电量,故这 部份电流的作用类似于给电容器充电,只在电路中引 起短暂的充电电流。
为了研究界面的结构 和性质,就希望界面 上不发生电极反应, 使外电源输入的全部 电流都用于建立或改 变界面结构和电极电 位,即可等效为图3.1 (b)中的电路。
( ) ' ln a

根据(3.21)或(3.22) 求得该浓度下的离子表 面剩余量 v
(v v ) RT ln a ( ) '
v ( ) ' (v v ) RT ln a
当电极表面带负电时,(曲 线右半部分),正离子表面
1.界面电场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
界面电场是由电极/溶液相间存在的双电层所引起的。
而双电层中符号相反的两个电荷层之间的距离非常小, 因而能给出巨大的场强。 例如 双电层电位差(即电极电位)为1V,而界面两 个电荷层的间距为 108 cm 时,其场强可
达 10 V cm 。
8
已知电极反应是得失电子的反应,也就是有电荷在相 间转移的反应。 巨大的界面电场下,电极反应速度必将发生极大的变 化,甚至某些在其他场合难以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得以 进行。
特别有意义的是,电极电位可以被人为的,连续的加
以改变,因而可以通过控制电极电位来有效地,连续 地改变电极反应速度。这正是电极反应区别于其他化
学反应的一大优点。
2.电解液性质和电极材料及其表面状态的影响
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浓度,电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 表面状态均能影响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对电 极反应性质和速度有明显的作用。 例如在同一电极电位下,同一种溶液中,析氢反应
这样,可以把电极电位 改变到所需要的数值, 并可定量分析建立这种 双电层结构所需要的电 量。 这种不发生任何电极反 应的电极体系称为理想 极化电极。

理论电化学第三章

理论电化学第三章
曲线特征:具有最高点的抛物线
1、双电层界面带有剩余电荷,产生排 斥作用,使界面扩大,界面张力减小。
2、带点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的要小。 3、电极表面电荷越多,界面张力就越
小,q=0时,界面张力最大,但φ 不一 定为0.
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的推导
由Gibbs等温吸附方程:界面张力的变化 与表面剩余量Гi有关
第三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 与性质
重点要求
研究双电层结构的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 优缺点和用途;
界面结构的物理图像(模型); 特性吸附对双电层结构、性质的影响; 相关概念
第一节 概述
一.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 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和表面状态对电极
反应速度和反应机理有很大影响 界面电场强度对电极反应速度可控制的、
对理想极化电极: di 0无反应
∴ =-q
或:
q



u
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 ( Lippmann方程 )
对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的实验解释
当电极表面存在正的剩余电荷时:
q 0 : 0
对应电毛细曲线左半部分(上升分支); 当电极表面存在负的剩余电荷时,
基本线路
交流讯 号源
交流电桥
直流极 化回路
电极电位测量 回路
交流电桥法测定微分电容的基本线路
电解池的设计及其等效电路分析
Cab
Ra
a
Rf
R
, f
Rl
Rb
b
Cd
C
, d
由于电极本身是金属材料,导电性能好, 可不考虑Ra和Rb;同时由于两电极间距离 大,所以Cab<<Cd,此时,电路简化为:

第三章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

H 2 2 H 2e
O2 2 H 2O 4e 4OH
பைடு நூலகம்
(3)氧化还原电极/惰性金属电极
金属/溶液界面上只有电子可以交换,只有电子可迁越相界面 的一种金属电极。
例如:将Pt臵于FeCl3溶液中,将存在下列反应平衡,并有一定 的电位,被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Fe3 e Fe2
非平衡电位特点: 电荷平衡,物质不平衡 不满足Nernst关系 只能通过实验获得
Fe Fe 2+ + 2 e ( ia)
2H+ + 2e H2 ( ic)
Fe
Fe 2+
Fe 2+
Fe
H2 2H+
H2
2H+
(*)非平衡电极电位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
3.4 腐蚀过程热力学判据 问题???
宏观腐蚀电池异种金属相接触如电偶腐蚀浓差电池1金属离子浓度不同浓度低电位低容易腐蚀2氧浓度不同氧浓度低电位低更容易腐蚀温差电池如金属所处环境温度不同高温电位低更容易腐蚀4活态钝态腐蚀电池铜铆钉铝板微观腐蚀电池化学成分不均匀组织结构不均匀微观腐蚀电池金属表面的物理状态不均匀金属表面膜的不完整33电极与电极电位电极的概念电子导体金属等与离子导体电解质相互接触并有电子在两相之间迁移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
Mg=Mg2++2e Al=Al3++3e
Ti=Ti2++2e Mn=Mn2++2e
Cr=Cr2++2e Zn=Zn2++2e
Sn=Sn2++2e Pb=Pb2++2e
Fe=Fe3++3e H =2H++2e

电化学原理与应用-第3章 电极 溶液界面的基本性质

电化学原理与应用-第3章 电极 溶液界面的基本性质

的电极体系来说,可以把电子看成是一种能自由移动
并在界面发生吸附的粒子。
若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为q(C/cm2),则电子 q 的表面吸附量为: e F
其化学位变化为: de Fd
G zFE
因此: e de qd
dσ i d i 0 d
3.1.3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研究方法
界面结构—在这一过渡区域中剩余电荷和电势的分 布以及它们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界面性质—界面层的物理化学特性,特别是电性质。
研究方法:
反映界面性质的参数: 界面张力σ、微分电容Cd、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 用实验方法测定界面参数,把这些实验测定结果与根据理论 模型推算出来的数值相比较,如果理论值与实验结果比较一
相对
在0.1M各种 电解质溶液中
zF
3.3 双电层微分电容
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 平行板电容器 微分电容Cd
dq Cd d
σ q i
Cd 2

从电毛细曲线 可求得微分电 容值(F/cm2)
dq Cd d
dq Cd d
2. 电毛细曲线的微分方程
一般体系,Gibbs-Duham方程:
SdT Vdp ni di 0
其中:ni — 组分 i 的摩尔数, i — 组分 i 的化学势。 存在相界面的体系,Gibbs-Duham方程:
SdT Vdp Ad σ ni d i 0
Hg
其中:A — 界面面积 σ — 界面张力
致,那么该结构模型就有一定的正确性。
电毛细曲线法
双电层微分电容法
3.2 电毛细曲线
1. 电毛细曲线及其测定 对电极体系,界面张力(σ)不仅与压力、温度和界 面层的物质组成有关,而且与电极电势()有关。这 种界面张力随电极电势变化的现象叫做电毛细现象。

腐蚀电化学原理课件第3章极化与混合电位理论

腐蚀电化学原理课件第3章极化与混合电位理论

涂层保护
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耐腐蚀的涂层,将 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以减缓腐蚀速率。
缓蚀剂
通过在腐蚀介质中添加能够抑制腐蚀反应的 物质,降低腐蚀速率。
其他实用的腐蚀防护措施
控制环境因素
如温度、湿度、pH值等,以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
改高其耐 蚀性。
根据混合电位理论,可以通过选择适 当的材料组合或表面处理方法,使不 同金属在腐蚀介质中形成低电位差, 从而降低腐蚀速率。
防腐涂层设计
在防腐涂层设计中,可以利用混合电 位理论优化涂层材料的选择和搭配, 以提高涂层的保护效果。
混合电位理论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局限性
混合电位理论的应用受到腐蚀介质、金属种类和接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难以准确预测腐蚀行为。
发展趋势
随着材料科学和电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电位理论有望与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预测腐蚀行为的 准确性。同时,研究不同金属在复杂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机制,有助于拓展混合电位理论的应用范围。
04
CATALOGUE
电化学阻抗谱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电化学阻抗谱的基本原理
阻抗谱是一种测量电极系统在交流电信号作用下的阻抗值随频率变化的电化学技术 。
概念
极化现象是腐蚀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现象,它涉及到金属表面的电 荷分布和电子转移过程,对腐蚀 速率产生影响。
极化现象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01
02
03
降低腐蚀速率
当金属表面发生阳极极化 时,金属的腐蚀速率会降 低,因为阳极反应受到抑 制。
加速腐蚀
当金属表面发生阴极极化 时,金属的腐蚀速率会加 速,因为阴极反应得到促 进。
通过对比不同极化条件下金属在腐蚀 介质中的失重程度,可以验证极化现 象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电化学原理讲解

电化学原理讲解

电分析成为独立的方法学
• 三大定量关系的建立 1833年法拉第定律Q=nFM 1889年能斯特W.Nernst提出能斯特方程
1934年尤考维奇D.Ilkovic提出扩散电流方程 Id = kC
近代电分析方法
(1) 电极的发展:化学修饰电极、超微电极 (2) 多学科参与: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3)与其他方法联用:光谱-电化学、HPLC-EC、
更灵敏的检测方法
循环伏安法
检测限10-5 mol/L
改变加载 电位的波形
示差脉冲伏安法(DPV) 方波伏安法(SWV)
检测限10-8 mol/L 扫描速率快
示差脉冲伏安法DPV Differential-Pulse Voltammetry
示差脉冲伏安法的激发信号(施加的电压)
示差脉冲伏安图
Differential-pulse voltammograms for a 1.3 × 10−5 M chloramphenicol solution.
方波伏安法SWV Square-wave Voltammograms
方波伏安法的激发信号(施加的电压)
方波伏安图
Square-wave voltammograms for TNT solutions of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from 1 to 10 ppm (curves b–k), along with the background voltammogram (curve a) and resulting calibration plot (inset).
无/有液体接界电池
化学电池的阴极和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 原反应的电极叫做阴极。
一般把作为阳极的电极和有关的溶液体系写在左边,把

电化学原理第三章

电化学原理第三章
从理论上解释微分电容的变化规律,说明界面结构及影响因素对 微分电容的影响,正是建立双电层模型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微分电容曲线所提供的信息来研究界面结构与性质的实验 方法叫微分电容法。
2021/12/31
微分电容曲线可求给定电极电位下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q Cd=dq/dQ 积分后可得
qCdd积分常数
无电荷排斥作用,界面张力最大; 此时的电极电位称为零电荷电位,常用符号Φ0表示。
q( )i
3.6
无论电极表面存在剩余电荷符号如何,界面张力均随剩余电 荷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由上式
可直接由电毛细曲线斜率求某一电位密度下电极电位 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判断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符号 及零电荷电位。
2021/12/31
由微分电容定义和李普曼方程,由电毛细曲线很易求得微分电容 值

q
所以 Cd2
2
(3.25)
2021/12/31
可根据电毛细曲线确定零电荷电位φO,从而可利用式(3.24)求得 任-电极电位下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即
q
qodq
oCdd
(3.3)6
故可计算从零电荷电位φO到某一电位φ之间的平均电容值Ci
即由3.21和3.22求得该浓度下的离子表面剩余量。
2021/12/31
§ 双电层的微分电容
一、 双电层的电容
界面剩余电荷的变化将引起界面双电层电位差改变,因而电极/溶 液界面具有贮存电荷的能力,即具有电容的特性。
理想极化电极可作为平板电容器处理,即把电极/溶液界面的两个 剩余电荷层比拟成电容器的两个平行板,由物理学知,该电容器 的电容值为一常数,即
d为紧贴电极表面排列的水化离子的电荷中心与电极表面的 距离,也为离子电荷能接近表面的最小距离。紧密层厚度为d, 若假定d内介电常数为恒定值。则该层内电位分布是线性变化的。 从x=d到溶液中远处剩余电荷为零的双电层部分即为分散层。其 电位分布是非线性变化的。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含答案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含答案

专题三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考纲要求】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高考考点】选择题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电极产物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及计算【知识要点】考点1、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考点2、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①一般电池:先负后正[负极:M-ne-(+反应离子)=M n+(M n+对应沉淀);正极:总反应-正极反应]②燃料电池:看酸碱性,先正后负。

正极:(酸性)O2+4e-+4H+=2H2O (碱性)O2+4e-+2H2O=4OH-;负极:总-负极(注意:把O2消去)电解池:阳极:一看电极,二看放电。

[注意:4OH—-4e-=2H2O+O2]阴极:找离子,排顺序。

M n++ne-=M 2H++2e-=H2↑考点3、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及电解质溶液PH值的变化和简单计算PH值的变化:①电极附近看电极反应方程式(PH升高,有OH-生成或H+被消耗);②电解池看总反应方程式。

计算:电子守恒法,分电极,分步骤计算。

考点4、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应用:新型电池的应用、金属的防护、精炼铜、电镀、电解NaCl、MgCl2等)【习题精讲】( )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 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 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2、据报道,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一种以甲醇为原料,以KOH为电解质的用于手机的可充电的高效燃料电池,充一次电可持续使用一个月。

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式:O2+4e-+4H+==2H2O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式:CH3OH-6e-+8OH-==CO32-+6H2OC. 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D. 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3、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

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思考题&公式

第五章思考题1.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答: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通常是指扩散层,可以同时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和扩散),但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电迁移传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流体力学,电极界面附近液层的对流速度非常小,因此电极界面附近液层主要传质方式是扩散。

三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可用各自的电流密度J来表示。

2.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答:当电极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和扩散补充来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就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平衡。

这时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仅仅是距离的函数;扩散层的厚度不再变化;离子的浓度梯度是一个常数,这就是稳态扩散过程。

理想条件下,人为地把扩散区和对流区分开了,因此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层有确定的厚度;而实际情况下,扩散区与对流区是相互重叠、没有明显界限的,只能根据一定的理论来近似求得扩散层的厚度。

二者在扩散层内都是以扩散作用为主。

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但推导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动力学公式需要借用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公式。

3.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优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么重要用途?答: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是均匀的,因此电极表面各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

这克服了平面电极表面受对流作用影响不均匀的缺点。

它们可以测量并分析极化曲线,研究反应中间产物的组成及其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

4.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

扩散层中有没有剩余电荷?答:根据扩散传质理论,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薄层,此层内存在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这层叫做扩散层;电极表面的荷电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倾向于均匀分布,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所谓分散层;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层叫做边界层,越接近电极表面,其液流流速越小。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两类导体: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

三个电化学体系:原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叫电解电池或电解池。

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电解质分类:定义: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

分类:1.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 2.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3.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

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

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

活度与活度系数:活度:即“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规定:活度等于1的状态为标准态。

对于固态、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1。

离子强度I:离子强度定律:在稀溶液范围内,电解质活度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为:注:上式当溶液浓度小于0.01mol·dm-3 时才有效。

电导: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值为电阻的倒数。

符号为G,单位为S ( 1S =1/Ω)。

第二章是电化学热力学界面:不同于基体的两相界面上的过渡层。

相间电位:两相接触时存在于界面层的电位差。

产生电位差的原因是带电粒子(包括偶极子)分布不均匀。

形成相间电位的可能情况:1。

残余电荷层:带电粒子在两相间的转移或外部电源对界面两侧的充电;2.吸附双电层:界面层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吸附量不同,使界面和相体带等量相反的电荷;3.偶极层:极性分子在界面溶液侧定向排列;4.金属表面电势:各种短程力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表面电势差。

电化学原理第三章.ppt

电化学原理第三章.ppt

六、电池可逆性所具备的条件: (1)电池中的化学变化是可逆的,即物质的 变化是可逆的。 (2)电池中的能量的转化是可逆的。
七、能斯特方程:
v a RT E E0 ln 生成物 v nF Πa反应物 v Π a RT E E0 ln 反应物 v nF a生成物
(2.24)
八、原电池和电解池、腐蚀电池的区别与联系
2 H
对于标准氢电极已规定 :

0 H2 / H
0 且 H / H
2
0 H2 / H
RT a ln 0 2F pH2
2 H
所以: E (
0 2 Zn / Zn
RT aZn2 ln ) Zn/Zn2 2F aZn


一般情况下,可用下式表示一个电极反应 O + ne → R 可将上式写成通式,即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尽管第二类可逆电极本质上是
对阳离子可逆的,但因为阳离子的活度受到阴离子活 度的制约,所以该类电极的平衡电位仍然依赖于阴离 子的活度。 第二类可逆电极由于可逆性好,平衡电位稳定, 电极制备比较简单,因而常被当作参比电极使用。
3.第三类可逆电极
第三类可逆电极是由铂或其他惰性金属插入同一元素的两种
一、电极的可逆性

按照电池的结构,每个电池都可以分成两半,即 由两个半电池所组成。每个半电池实际就是一个 电极体系。 电池总反应也是由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所组成的。 因此,要使整个电池成为可逆电池,两个电极或 半电池必须是可逆的。

什么样的电极才是可逆电极呢?
可逆电极必须具备下面两个条件: 1、电极反应是可逆的。 如Zn|ZnCl电极,其电极反应为: Zn≒Zn2++2e 只有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度相等时,电极反 应中物质的交换和电荷的交换才是平衡的。 即在任一瞬间,氧化溶解的锌原子数等于还原的 锌离子数;正向反应得电子数等于逆向反应失电 子数。 这样的电极反应称为可逆的电极反应。

3电化学腐蚀原理动力学0512

3电化学腐蚀原理动力学0512
速度控制步骤 在稳态条件下,各步骤中阻力最大的步骤决定了整个电极反
根据控制步骤的不同,极化分为两类: 电化学极化 ( 活化极化 ) 浓度极化 ( 浓差极化 ) 〔* 电阻极化〕
如果电极反响的活化能很高,电化学极化步骤变得最慢,成为 控制步骤,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或活化极化
如果反响物由液相向电极外表或产物自电极外表向液相深处运 动的液相传质步骤最慢,由此导致的极化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 极化。
外电流为阴极极化电流时,其 电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称 为阴极极化
a
a k-a
k
k
阳 极 极 化
k-a
阴 极 极 化
通路前 通路后
t
*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的极化程度和 方向都不相同。
k - 阴极开路电位,伏 a - 阳极开路电位,伏
*混合电位〔腐蚀电位〕(思考题?)
过电位 为了表示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程度,把某一极化电流密 度下,极化电位与平衡电位之差的绝对值称为该电极反 响的过电位, 。 阳极极化时, a= - e 阴极极化时, k= e-
3
吸氧腐蚀
影响因素: 1 溶解氧浓度的影响 2 温度的影响 3 盐浓度的影响 4 溶液搅拌和流速的影响
nFD
iL C
1 溶解氧浓度的影响
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加, 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增大, 吸氧腐蚀速度增加。 但如果腐蚀金属具有钝化 特性,氧浓度增加反而使 金属转化为钝化态,腐蚀 速度会显著降低。
过电位类型 〔1〕活化极化过电位 〔2〕浓差极化过电位 〔3〕混合极化过电位 〔4〕电阻极化过电位
〔1〕活化极化过电位〔电化学极化过电位〕 过电位不仅与电极系统有关,与电极反响的电流密度之 间还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1905年,Tafel发现许多金属在很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 析氢过电位与电流密度之间呈半对数关系,称为Tafel关

电化学原理-吴金平-2012第三章302-1-wu

电化学原理-吴金平-2012第三章302-1-wu

编辑版ppt
31
由图可知:
因为 2 < 0
所以 q <0
a
编辑版ppt
x
32
Ⅰ:静电作用。 Ⅱ:短程作用。如特性吸编附辑版、ppt偶极子定向排列等。20
1、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图象
静电作用:使符号相反的剩余 电荷相互靠近,形成紧密双电 层结构。
热运动:促使带电粒子倾向于 均匀分布,形成具有一定分散 性的双电层结构。
紧密双电 层结构
考虑热运动干扰时的的双 编辑版p电pt 层结构:紧密层+分2散1 论解释
编辑版ppt
4
q qs 电极溶液界面存在着剩余电荷
来源于电极 表面电子的 过剩或不足
q qs
来源于溶液中 各离子在界面 层中的吸附
电极表面(金属一侧):
q
i
溶液一侧界面: qs ZiFi
MA νM ZνA Z ()RTlna
编辑版pp t ()RTlna5
定义一: 电极表面剩余电荷为零时 (q=0)的电位.用
符号 表示 0
定义二: 电极/溶液界面不存在离子双电层时的电极电位
思考q≠:0
q=0
q=0
q=0
当 0时,对应的q=0,MS 0 对吗?
编辑版ppt
26
思考:
当 0时,对应的q=0,MS 0 对吗?
思考:q≠0
q=0 q=0
q=0
当 0时,对应的q=0,MS 0 对吗?

由图可得如下结论:
①当 < 即0 q <0时,主
要吸附的是正离子,且 越
负Γ+↑。
正、负离子吸附行为符合静 电作用规律。

②当 > 即0 q >0时,主 0 要吸附的是负离子,且

电化学原理1—3小结

电化学原理1—3小结

离子表面剩余量
i i , ji
RT

ln
,
当电极表面带负电时,正离子表面剩余量随 电极电位变负而增大;负离子表面剩余量则 随电位变负而出现很小的负值,表明有很少 的吸附。

微分电容
dq Cd d
Cd 2
2

积分电容

微分电容曲线 微分电容曲线的应用 利用 0 判断q正负 ; 研究界面吸附 ; 求q、 Ci
q Cd d
0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结构
a 紧+分=a 1 1



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电位—pH图
第3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外电路流向“电极/溶液”界面的电荷 可能参加两种不同的过程

理想极化电极 滴汞电极

电毛细现象 电毛细曲线

电毛细曲线微分方程—李普曼公式 q u

零电荷电位

M
M
M
1
d
Na2SO4溶液
Na2SO4+KI混合溶液
零电荷电位时双电层的结构及电位分布

超载吸附:电极表面带正电荷,不带电 时就吸附负电荷,带正电时又会吸附等 量负电荷,形成超载吸附。
a
M
1
有机分子的特性吸附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吸附
充电曲线法
第1段-氢吸附区 第2段-双电层区 第3段-氧吸附区
双电层电容看作串连模型
C紧
C分
d a d a 1 d 1 1 1 1 Cd dq dq dq C紧 C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任何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构成原电池所测 得的电动势作为该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池电动势是在电流强度趋近于零、电池 反应极为微弱、电池中各反应物浓度基本 上维持恒定的条件下测定的。电池电动势 是指电池正负极之间的平衡电位差。
29
比较下列概念
• 标准电极电位(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 • 平衡电极电位(equilibrium electrode potential) • 电极电位 (electrode potential)
– 第(2)(3)类最常用的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氧化汞电极以及硫酸亚汞电极等。这些电极都可 用做参比电极。
33
饱和甘汞电极示意图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SCE)
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Hg2Cl2 (s) + 2e- → 2Hg (l) + 2Cl-(a ) 以饱和氯化钾溶液为电解液 的甘汞电极25℃下的电极电 势为0.245V,饱和氯化钾溶 液浓度高,起着盐桥的作用
– 对比:界面电位差(interfacial potential difference): 两相间内电位之差。
10
内电位=外电位+表面电位差
Φ=Ψ+Χ
M
r0
10-4~10-5 cm
试验电荷q


表面电位差
Mq
r
2
r0
dr
Mq
r0
外电位 内电位
11
3.1.3 电化学势
(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 化学势:恒温恒压下,向指定组成 的体系中加入微量组分所引起的 Gibbs 自由能的变化。
E Qr zFT ( ) p T
22
zFE r H m Qr
1.
E 0, Qr 0 T p
E 0, Qr 0 T p
E 0, Qr 0 T p
无热交换
2.
向环境放热
3.
从环境吸热
18
严格来说,凡是由两个不同电解质溶 液构成的具有液体接界的电池,都是 热力学不可逆的。
两个可逆电极浸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构 成的电池,在无限小电流通过的条件下 才是真正的可逆电池。
19
可逆电极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
(1)第一类电极:这类电极一般是将某金属或吸附了某种气 体的惰性金属置于含有该元素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包括 金属电极和气体电极(氢电极、氧电极、氯电极等)。 M|MX+,(Pt)H2 |H+ (2)第二类电极:包括微溶盐电极和微溶氧化物电极。 这类电极是将金属覆盖一薄层该金属的微溶盐或微溶氧化物, 然后浸入含有该微溶盐负离子或含有 H+(OH-)的溶液中构成 的。 Pb,PbSO4|SO42-,Pb,PbO|H+ (3)第三类电极:氧化还原电极,系由惰性金属如铂片插入 含有某种离子的两种不同氧化态的溶液中构成的。 Pt |Fe2+,Fe3+
32
3.2.4 可逆电极 (reversible electrode)
• (1)金属电极:金属浸在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 液中所构成的电极。 • (2)金属-难溶盐电极:由金属表面覆盖一层该 金属的难溶盐组成的固体浸入含此难溶盐阴离 子的溶液中构成。 • (3)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由金属表面覆盖一 层该金属的难溶氧化物组成的固体浸入碱溶液 中构成。
第3章 平衡的电化学体系
1
3.1
电动势
( ElectroMotive Force,EMF )
原电池:借助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变成电 能的装置。 电动势:断路的情况下,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 等于组成电池的各个相界面间的电位差的代数 和。(实际中→正确断路) 由进行反应的性质和条件(T、c)决定; 与电池的形状和尺寸无关。
1.物质的转移要可逆; 2.能量的转移要可逆。
17
可逆电池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 (1)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可逆电极。可 逆电极是指电极反应是可逆的。 • (2)电极上通过的电流无限小,也即是电极 反应进行得无限缓慢。无论电极上通过正向电 流还是反向电流,电极反应均在平衡电位下进 行,电池的能量转换是可逆的。 • (3)电池中所进行的其他过程也必须可逆, 即当反向电流通过电池时,电极反应以外的其 他部分的变化也应当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如果测量仪表两个终端相是由相同的物质组成,即它们的 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完全相同时,则它们的表面电位差相 等,两相间的内电位差与外电位差相等。这样一来,内电 位差的测量就可以转化为外电位差的测量。由于外电位差 是可测的,当然内电位差也就可以测量了。
• 正确断路下测得的两个接线端的电势差既可以看成 是各串联界面内电位差的代数和,也可看成是各串 联界面外电位差的代数和。
34
使用甘汞电极时须注意: ① 因甘汞电极在高温时不稳定,故它一般适用于 70℃以下的测量; ② 甘汞电极不宜用在强酸或强碱性介质中,因此时 的液体接界电位较大,且甘汞电极可能被氧化; ③ 若被测溶液中不允许含有氯离子,则应避免直接 插入甘汞电极,这时应使用双液接甘汞电极; ④ 保持甘汞电极的清洁,不得使灰尘或局外离子进 入该电极内部; ⑤ 当电极内部溶液太少时应及时补充。
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
3
原电池表示方法
• (-)负极|电解质|正极(+) • 1.两相界面用单根垂线表示, • 2.若相接触电解液间的液体接界电位已经消除则用 双根垂线表示。 • 3.如果电极除了电子导体和电解液外,还包含其他 物质(如有气体吸附)需用逗号分开 • 4.应注明电池中各种物质的聚集状态(s、l、g)、热 力学温度、压力(若T=298.15K,P=100kPa可不标注) 及浓度(或活度) • 5.两种电解液相接触的界面有时也用垂直虚线表示
38
习 题
1.可逆电极有哪几种?各举一例说明。
39
3.3 液接电位 (liquid junction potential)
• 液接电位: 两个组成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接 触,其界面上产生的电位差,又叫扩散 电位(diffusion potential)。
①组成相同,但浓度不同; ②组成不同,而浓度相同; ③组成和浓度均不相同。
( H / H2 ) 0
o
25
氢标电极电位 (hydrogen scale electrode potential)
• 以待测电极为正极,标准氢电极为负极组成电 池,该电池的电动势称为某待测电极的氢标电 极电位,简称电极电位 。 (Pt) H2(pH2=1p0) | H+(a H+=1)| 待测
23


1.什么是原电池电动势? 2.什么是实物相的内电位与外电位? 3.可逆电极的分类与可逆电池需满 足的条件?
24
3.2 电极电位 (electrode potential)
• 标准氢电极 (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 SHE): 分压为100kPa的 氢气饱和的镀铂黑的铂 电极浸入H+离子活度为 1的溶液中构成。-相对 数值 • 任意温度下标准氢电极 的电极电位均为零
20
热力学公式(可逆状态下)
r Gm zFE
RT B EE ln B aB zF

Nernst’s Equation
21
Enthalpy-焓
E r H m zFE zFT ( ) p T
Entropy-熵
E r S m zF ( ) p T
9
(2)外电位与表面电位
• 外电位ψ(outer potential):用外力把单位正 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距实物相表面约10-6-10-7 米处(镜像力与短程力尚未开始作用,仅有库 仑力) 所做的功。 • 表面电位χ (surface potential):不考虑试探 电荷与实物相的化学作用,用外力将单位正电 荷从实物相表面移到实物相内部所做的功。
4
3.1.2 实物相的内电位与外电位
• 电位:在电场中,逆向施加与电场力平衡的外 力把+1C的试探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场点A, 此过程中外力作的功定义为A点的电位VA.
–即A点的电位VA为把单位正电荷从场点A移到无穷 远处电场力作的功。
• 电位差:A,B两点间的电位差等于把单位正电 荷从B点移到A点外力所作的功(或A点移到B 点电场力所作的功)。
–在电场力推动下,正电荷从电位高处向低处移动, 负电荷从电位低处向高处移动。
5
(1) 内电位
• 内电位φ(inner potential) :不考虑 试探电荷与实物相的化学作用,用外 力将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实物 相内部所做的功。
–又叫伽伐尼电位、绝对电位
6
讨 论
• 1.导电相中A、B两点的内电位是否相等? • 2.如果导电相带有剩余电荷,A、B两点 的内电位是否相等? • 3.导电相中剩余电荷如何分布? • 4.如何改变导电相内电位?
7
• 高斯定律:用任意假想曲面S(高斯面) 闭合一个空间,该曲面内净电荷q可由电 场对整个表面的积分求得。
8
结 论
• 1.导电相内电位恒定。 • 2.如果导电相的剩余电荷发生变化,则它的 电荷将要发生运动,结果是剩余电荷全部分布 在整个相表面上。 • 3. 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条件下,表面的电荷分 布状态使相内的电场强度等于零。 • 4.导电相内电位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相表面 或相周围的电荷分布来达到。
35
银-氯化银电极
silver-silver chloride electrode
由一根表面镀AgCl 的Ag丝插入到用 AgCl饱和的KCl溶 液中构成。电极端 的管口用多孔物质 封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