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
客家婚俗[精选5篇]
![客家婚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7c5b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f.png)
客家婚俗[精选5篇]第一篇:客家婚俗客家婚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客家人男的到20岁,女的到16岁左右,做父母的就会开始操心他们的婚事了,当时客家人结婚有哪些程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第一步:说媒,一般是男方委托媒人、媒婆、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女方的家里面“说亲”,挑选合适的对象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两者的身份、学识、以及地位都不能相差太多,如果媒人把两家的家长都说动了心,那么就直接进入第二步叫做“看妹子”,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见面”,如果男女双方都觉的对方还可以,彼此都情投意合,那么就进入我们的第三步“写庚帖”。
怎么写呢?首先要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合的来,没有相冲相克,那么就把他们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色的单子上,然后放在祖宗的香案上,如果三天之内没有发生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基本定了下来,定下婚事了,就进入第四步叫做“编红单”,又叫做“讲财礼”。
比如小庄我今天结婚,那么我就会和我父母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把我要给女方的财物列出一个单子,这个送给丈母娘家多少东西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定下多少财礼以后丈母娘会请我们吃午饭或者晚饭,在我要走的时候,也就是临出门的时候,丈母娘会送我一袋我们这边的特产花生,这袋花生可是大有作用的,大家猜猜看它有什么用?就是我拿了这袋花生以后,我要把这袋花生分给所有我认识的没有结婚的妙龄少女,意思就是小庄现在已经名花有主了,请各位姐姐不要打我主意了。
那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贵宾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家平时都很忙,但到了周末也要休息放松一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江苏卫视现在一档非常火的综艺节目,叫做“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现在已经是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第一名了,第二名是“快乐大本营”,第三名是天天向上。
刚开始播“非诚勿扰”的时候,我很爱看,经常上网看好几期,现在不太爱看了,因为这个节目作秀的成分太多了,而且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让人无法接受,比如里面的一些女嘉宾要求男嘉宾有车有房。
【客家习俗】客家婚俗知多少?
![【客家习俗】客家婚俗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b376f12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7.png)
【客家习俗】客家婚俗知多少?客家人重视婚嫁风俗,解放前养育成人的女子,在媒人的周旋下,如果门当户对就互换年庚喜帖,时辰八字,没有相克就选择良辰吉日,筹办婚事,在出嫁时需例行几项风俗。
叫夜谱(“叫”称“哭”实意“唱”)婚前两晚,女子的闺房中有一群女伴作陪衬活动,俗称“就妹仔”。
出嫁女通过传统的哭唱,向女伴通报自己喜事将临,深感依依不舍。
有的人很早就学会传统的唱词,不会唱的就由中年妇女领教,直至自己背诵训唱为止,不唱就是不尊重陪人,或者不吉利。
这种习俗在解放后就渐渐消失了,今天只有80岁左右的妇女,还可以唱出来。
哭唱和唱山歌有所不同,哭唱是喜中有闷,唱起来没有延长腔。
迎接娶亲队娶亲队由男方组成,四个儿童举着彩旗先行,接着媒人带路,两个抬轿老、酒担、六个六音吹鼓手,抬嫁妆若干人。
酒担由好命的人肩挑,两个箩中有一坛酒、猪肉、鸡蛋、大乌咸鱼和槟榔等食品,还有一个圆型红色的酒托盆,装着两枝柏叶和两封利市。
吹鼓手路过村庄要奏乐,向人通报以示兴意。
进入女家作一定时间演奏,接着新娘就哭唱:扫净上厅接酒担,扫净下厅接媒人;扫净门坪放花轿,扫净屋檐绷彩旗。
拜别祖宗拜别祖宗前还有一场闹剧,那称“拖妹仔”(新娘)。
房门外由中年妇女组成,强行进入嫁女房中请她出来上轿,但陪女们坚持不准进入,互相发生推拉的嬉戏,甚至用口喷酒来防患。
为了不耽误新娘回男家的时间,最后由老陪娘扯着新娘出来拜别祖宗,后拜父母亲就哭唱。
开伞出门开伞是由新娘的亲兄弟开的,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
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打开伞后,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
走到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还流泪哭唱,甚至用脚踢轿门,陪娘就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回去早生贵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
从拜别祖宗上轿两段时间,是真正的哭唱,因为10多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突然离开深感依依不舍,怎不令她流泪而唱:往日担伞去趁街,今日开伞送妹行;妹嫁开哥唔好哭,好好照顾父母亲。
送轿送轿是由村中的男女老少送的,送的里程一般是一华里左右,但中途要停三次轿,以示依依不舍离开亲人。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fc8161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e.png)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客家民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客家地区的风俗文化礼仪丰富多样,反映了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婚俗、丧葬、节日等方面介绍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首先是客家婚俗。
客家人认为婚姻是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婚礼往往是非常盛大的。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白马去接新娘,这被视为祈求美满姻缘的象征。
新郎接到新娘之后,伴随着锣鼓喧天的鞭炮声,阖家欢乐地前往新郎家。
在抵达新郎家后,双方亲友都要进行热情的互动,以表达美好祝福。
婚宴上,客家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上新娘仪式,新娘要坐在红色布上,由家中长者领导,然后由新郎跪拜向新娘行礼,并敬酒,以示尊重和感恩。
其次是客家丧葬。
客家人对待丧葬非常重视,讲究礼仪和风俗。
客家家庭在有人去世时,会举行盖棺仪式和告别仪式。
盖棺仪式是指把逝者的遗体放入棺材,在家人和亲友的陪同下,将棺材盖好。
告别仪式则是在丧家设席,亲友来吊唁的场合。
客家人认为,告别仪式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安慰和告别,因此要烧纸、燃香,举行祭祀仪式,以帮助逝者在天堂找到归宿。
丧家礼仪非常注重,亲友必须穿上孝服,依照客家民间传统的规矩来安葬逝者,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心情。
此外,客家节日也是客家风俗文化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民热爱传统节日,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仪式。
例如,“赶坟节”是祭祖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前的一天,家人会一起前往祖坟扫墓,祭扫祖先,烧纸燃香,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平安。
这是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和纪念的方式,也是一种家族凝聚力的表现。
另外,农历七月的“鬼节”也是客家人盛行的节日。
他们相信在这个月里,鬼魂会出来游荡,为了不惊扰到鬼魂,人们会在门口点上纸灯笼,烧纸钱,以示对鬼魂的尊重。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f1e707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7.png)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客家人是一个重视传统风俗的族群,结婚也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仪式。
以下是关于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详细阐述了婚礼前、婚礼当天以及婚后的一系列仪式。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客家人结婚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婚庆公司,他们负责筹备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包括场地布置、婚车、音响等等。
其次,要选定婚期,客家人非常重视这个日期的选择,通常会在农历的黄道吉日结婚,以求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最后,要进行亲事。
一般情况下,客家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间进行商议,然后再由媒人牵线搭桥。
有时,也会进行一些婚前聘礼的交换,以示双方的诚意。
婚礼当日的仪式:客家人结婚的仪式通常分为三个环节:迎亲、拜堂和敬茶。
首先是迎亲环节,新郎会带领一群亲朋好友去新娘家迎接新娘的到来。
迎亲队伍会在新郎家门口等待,一般会有鞭炮和锣鼓相迎,喜气洋洋。
随后,新娘父母会在门口摆放七碗饭,象征着祝福新人七世同堂。
然后,新娘会跨过七座门槛进入新郎家,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接着是拜堂环节,新郎新娘会在家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神坛,摆放神位和合家欢的照片,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新人会一一拜神,然后向双方父母行礼。
在此过程中,还会进行三拜九叩的仪式,分别向天地、先父先母和对方父母行三拜九叩,以示对祖先和双方家庭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最后一个环节是敬茶,新人会分别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双方家庭的感谢和尊敬之意。
在敬茶过程中,双方父母会给新人传授一些婚姻和家庭的道理和经验,希望他们能够幸福和睦。
婚后的习俗:客家人结婚之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首先,新郎新娘会回到新娘家中拜访,称之为“回门”,象征着女儿嫁出去了,但并未忘记自己的亲人。
其次,婚后的第三天要进行新娘的“闹洞房”仪式,亲朋好友会躲在门口,等待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突然闯入,戏弄新人,并为他们布置一些小惊喜,以此增加新人的情趣和幸福感。
最后,新郎新娘还要进行一些其他的习俗,如重阳节给双方父母送礼、新父母中午给新人准备丰盛的饭菜等等。
客家婚嫁风俗
![客家婚嫁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1685bcc44028915f804dc2c3.png)
第四章客家民俗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民俗。
客家保留的传统民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
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
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民俗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
尽管如此,客家民俗的基本内涵又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颇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终凝聚在一起。
客家民俗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事项。
或是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节日的叙情、娱乐和竞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饰、生产……客家人在民俗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民族正气的崇尚以及乡党联欢和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
一客家衣着风俗客家衣着最突出的特点是"质朴无华"。
一个民族或民系是否讲究穿戴,从妇女身上反映尤为明显。
客家妇女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她们不崇尚时髦,朴实无华,对衣服十分爱惜,平日穿打补丁的衣服,新衣服除过年或走亲戚偶尔穿一两回外,总舍不得穿。
在家唔怕旧,出屋唔怕新,这些俗语很能说明她们的穿戴观。
客家人的简朴是与整洁连为一体的。
客家人常用服饰因城乡贫富而有不同,乡村居民大都穿着朴素,但求耐穿、舒适、大方,而城里人穿着较讲究,注意时尚和整洁,一般都讲求身份和环境。
旧时有句俗谚"不怕衫烂,最怕人烂。
"衣服虽破,只要补得好,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就不会被人见笑。
客家人重面子,极为注意正式场合的穿戴。
如梅县人有谓"锅里无米煮,出门衣官样"。
客家人对于破旧衣服不会随便抛弃,有句俗话说:"烂衫烂裤不要丢,留待年老好遮羞。
"更典型的是,大裆裤(约6寸宽)的裤头,多用质地较差的白布接成,驳接部分被上衣遮住,无伤大雅。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f1194b0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1.png)
客家人结婚的礼仪各地的结婚礼仪都不一样,想知道客家人的家婚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一、婚前习俗:1、合八字“和巴子”也可以说是“庚”,在现代被称为“相亲”。
男人让媒人去女人家求婚。
如果女人打算结婚,她会把自己生日的八个字交给媒人,交给男人。
这名男子让“先生”去“计算”双方的八个字,通常被称为“合子”,看看他们是否能“战胜对方”。
这个过程叫做创耕。
进入新时代后,这种“八字”仪式已经非常罕见。
2、过聘即订婚相亲被允许结婚后,这位女士选择了一天,并带着一群亲戚到男子的住处“看房,选择家庭风格”。
届时,该男子将在各方面保持礼貌。
在用美酒和美味佳肴将女子带来的亲属灌醉后,他将在宴会上与他们谈判,商定养老金、礼物、鱼、米酒和嫁妆的数额,并最终确定结婚日期。
如果你不能在不久的将来结婚,在每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里,男人都必须带礼物到女人家里“过节”——安慰女人的长辈。
婚礼是婚礼的第一步,也就是完成订婚。
首先,媒人会在男女之间交换“出生八字”。
请算命师计算出生的八个字符是否一致。
如果他们与婚姻不相容,他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
在改变了八个字之后,媒人会在某一天带他去庆祝订婚。
典礼是一件大事。
男人会送一份厚礼给女人。
礼物多少通常由媒人决定给女孩送什么礼物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古代择日一般请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择日后来有通书和日历参照进行择日发请柬,由嫁娶者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
二、婚姻礼仪和习俗:1、哭嫁同一天,新郎陪同唢呐手李生和媒人来到新娘家迎接新娘。
他们将带着一个木箱,里面装着衣服、洋葱和大蒜、新娘的衣服和鞋子,还有一只大公鸡和一条鱼挂在外面。
同时,男子必须完成以下仪式:向30多个帮助婚礼的人分发红包,如丈夫在女子家的礼节、为新娘洗澡和穿衣的人、厨师、大厅里拿盘子的人、美化和化妆新娘的人以及福轮的伴娘。
除了化妆,新娘还应该崇拜她的祖先。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程序“哭泣婚姻”。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结婚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a24e4c6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3.png)
客家人结婚礼仪
客家人的婚礼仪式通常非常庄重和热闹,以下是客家人结婚的一般礼仪流程:
1. 准备阶段:
- 安排婚期:通常由男方家长与女方家长商量决定。
- 婚礼筹备:包括婚纱、喜字、喜糖、婚车、酒席等准备工作。
2. 订婚仪式:
- 由男方家长带上一份女方聘礼,正式向女方家长送聘礼,表示结婚的意愿。
- 女方家长接受聘礼后,分配一些喜糖、羊肉之类的礼品给男方家人。
3. 迎亲仪式:
- 男方在婚礼当天派出队伍前往女方家接新娘。
- 队伍通常由招鼓队、仪仗队、车队等组成,一路上热闹庆祝。
- 到达女方家后,女方家人会用红绸将新娘遮盖起来,让新郎解谜,以示新郎对新娘的爱和承诺。
4. 宴席仪式:
- 新娘在抵达新家后会穿上新衣,向祖先行拜祭。
- 举行喜宴,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 宴席中,有舞狮、喜酒敬酒等热闹的节目。
5. 结束仪式:
- 婚礼当晚或第二天结束后,女方家人会送些礼品给男方家庭,表示谢意和祝福。
总体来说,客家人结婚礼仪重视亲友团聚和传承文化,注重宴席的热闹氛围,以及以新娘为中心的仪式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现代元素也被加入其中,但基本的传统仪式和习俗仍然得到保留和尊重。
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
![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08d7bf7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1.png)
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表示“开红婚帖”,或叫做谈财礼。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至女家,将男方必须赠送给女家的财礼出具出。
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下上回婿礼品,例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双方可以讨价还价,最后协商谈妥。
红单打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互换信物例如戒指、手帕等。
最后男方去人在女家剩饭剩菜中饭回来。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
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
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科穴方即女方至男方回去看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小乌”前,有的在“小乌”后,女方回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必须回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拎礼品,就是拎一点,男家也不敢直奔。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运货和拽聘礼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必须恳请宗亲将白单规定的嫁妆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至女家,回去时就把妆奁、家俱等送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
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客家婚娶风俗礼仪
![客家婚娶风俗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2226d2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8.png)
客家婚娶风俗礼仪各个民族有着其特色的婚嫁习俗,那么作为民系庞大的客家人又有着怎样婚礼风俗呢?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客家婚娶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结婚仪俗1、传庚——也称开八字男方家长托媒人去女方家为子求婚,媒人大部分以亲戚朋友为主,也有职业媒人,男媒称媒人公,女媒叫媒人婆,民间一般称媒人为“红叶公”,做媒者不拘男女,这种成全好事常为人们所热衷。
女家若有意联姻,就于红纸书写女儿的生辰八字(即庚书)交媒人带回男方,名为传庚,俗称“开八字”。
男方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算一卦,如谓“相克”,则不成,女方所开“八字”即退还;如说是“相生”,则将双方的生辰八字放致神台上,要放一七【即七天】,七天内男方家里不能出现任何不吉利的事,甚至连小鸡都不能死一个,然后再请媒人前往女家开礼贴即讨价还价罗列彩礼回奉的红贴。
男家经过斟酌,开出回贴,女家可再搓商以至无异议,就开始下一个程序---看妹子、踩家风了。
2、看妹子、踩家风“看妹子”是男方到女方一种正式求婚的礼仪。
由男女双方约定吉日,男方备酒、肉、饼、果等礼物在媒人和长辈陪同下去女家,俗称“看妹仔”,女方同样请亲友长辈作陪且热情款待,坐定后由媒人主持介绍双方子女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如双方没有异议,期间男方要向女方送红包作为见面礼。
红包礼金要以九作尾数,视为天长地久;女方笑纳礼物和红包,此即意为允婚了。
“踩家风”是联姻过程中重要的一种礼仪,是由女方组织长辈和伯叔娘亲到男家视察家境和“写茶单”,此时,男方备盛宴款待女方来宾,席后双方按“看妹子”时商定的彩礼写出“茶单”,写“茶单”的时候男女双方按同样的格式各写一张“茶单”并签上家长的名字,媒人分别在两张签字,最后两张合在一起骑缝写上“天长地久”或者“好合百年”字样,成为合二为一的正式茶单,双方家长再举行互换茶单仪式,男方同时当付一定数量的聘金作为压茶单,仪式完成后双方家长就以亲家的称呼对方了,随后求婚男女互赠定婚礼物,男方一般都是以红包作为礼物,女方一般都是以自己亲手做的布鞋和亲手刺绣的花袜底作为回赠,此仪式为正式订婚仪式,这实际上就是“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等三大礼为一体的议婚过程。
客家习俗:婚嫁喜庆“说好话讲四句”
![客家习俗:婚嫁喜庆“说好话讲四句”](https://img.taocdn.com/s3/m/682e8fbb9b6648d7c0c746db.png)
客家习俗:婚嫁喜庆“说好话讲四句”客家人的“说好话讲四句”从前,台湾南部的客家人婚嫁喜庆常有人“说好话讲四句” !其实,在大陆,各地客家乡亲都有这种习俗比如:新娘靓靓,新郎瞪瞪.茶盘金金,茶壶深深.新郎新娘,两人相斟. 那不相斟,茶我不饮.梅州客家人的婚礼,听说牵新娘进屋时要说四句,是吗?答:每个地方风俗不一样,说好话,吉祥的话就可以了。
喜结连理,富贵堂皇;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客家人的结婚仪式是怎样进行的?答:客家人的结婚仪式:1、拜堂仪式:新郎、新娘首先是同拜天,然后再拜祖宗,然后夫妻相拜。
拜堂完毕入洞房,洞房内点红烛,桌上放着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新娘新郎共同进餐,吃交杯酒。
这是新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
新床上放的东.. 除了这些习俗,最重要的是:食好事酒、做人客,都爱说四句。
关于客家人的老传统习俗,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远古中原汉文化介影子,厘兜“影子”系经历无数次历史、区域环境等变迁洗礼,有意或无意保留落来,到今日还存在,细细品味推敲的确十分如宰。
就涯个人觉得所谓“说四句” 系“一句 4 字,一共 4 句”,句句精炼闲带押韵,厘种精炼简约介客家话吉利语言隐含汉字功底,为喜庆带来浓浓介欢乐气氛。
(说明:此非“说四句”介官方定义,纯属个人觉得)。
比如新阿嫂刚茶奔小娘姑食,小娘姑说四句:阿哥阿嫂,相相好好,和和气气,白头到老。
后来因为文化浩劫、传承断节,说四句简单化为:讲好煨。
(唔一定4字4句辽)。
又拿新娘刚茶打比方,客人接到茶推下秋,讲“祝仪早生贵子!”红包摘落去就号辽,似有千篇一律之势,比传统说四句呛人欠缺什么?嗯,欠了点古味。
听讲也有纯大白话介“说四句”,系祝贺“ g墩”窝“ c墩” 人结亲,超过 4 句,达到7 句:g 墩一个墩, c 墩一个墩,新娘心肝头两个墩。
新娘两个墩,新郎两个春,墩墩春春,千子万孙。
唔妹小看哦,7 句煨包含村寨描述、新郎新娘身体器官描述、激情描述、可持续发展战略描述。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b7ba1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8.png)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婚习俗:客家人注重婚姻的家族传承,通常会进行严肃
的婚姻仪式。
女方嫁入男方家庭后,通常需要进行"上新
房",由长辈主持仪式,祈求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2.祭祀仪式:客家人信奉神佛,常常会进行家庭祭祀或庙会
祭祀活动,如除夕守岁、拜财神、祭祖等。
他们认为祭祀
能够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丰衣足食。
3.客家茶文化:客家人热爱饮茶,将茶叶制作成压制的茶砖,
以便携带和保存。
茶艺在客家文化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
有独特的品饮习惯和传统茶具。
4.客家建筑:客家人的传统建筑是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
筑形式,通常由土和石材料构成。
土楼外形宏伟壮观,是
客家文化的象征。
5.客家菜:客家人以农耕为主,他们的饮食习惯偏向简朴,
注重营养和口感。
客家菜以烧煮和腌涮为主,在烹饪方法
和调味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些只是客家人的一部分传统风俗,并且因地域和地方习俗的差异,客家人的风俗也会有所不同。
客家婚礼流程
![客家婚礼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e441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b.png)
客家婚礼流程客家婚礼是客家文化中重要的传统仪式,它承载着家族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
在客家人的婚礼上,有着一系列严格的流程和仪式,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客家婚礼的流程。
1. 订婚仪式。
客家婚礼的第一步是订婚仪式。
在这一阶段,男方家长会带着亲朋好友前往女方家中,正式向女方家长提亲。
在这个环节中,男方家长通常会带上礼物,表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诚意。
女方家庭则会准备茶和糖果招待客人,以示欢迎和接纳。
2. 迎亲仪式。
在客家婚礼中,迎亲仪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婚礼当天,新娘穿着华丽的嫁衣,由娘家亲友陪同,前往新郎家。
而新郎家则会派出迎亲队伍,准备好鞭炮和锣鼓,热烈迎接新娘的到来。
在迎亲队伍到达新郎家门口时,通常会有燃放鞭炮和锣鼓喧天的场面,以示喜庆和热闹。
3. 迎宾仪式。
新娘到达新郎家后,会进行迎宾仪式。
这个环节中,新郎和新娘会向亲友敬茶,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谢。
同时,亲友们也会给新人送上祝福和礼物,场面热闹而喜庆。
4. 敬茶仪式。
在客家婚礼中,敬茶仪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新娘和新郎会分别向双方长辈敬茶,以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这个环节也是家族传统和家庭情感的表达,非常具有仪式感和意义。
5. 交杯酒仪式。
在客家婚礼中,交杯酒仪式是新人的第一次共饮酒水,象征着夫妻情深,相互扶持。
在这个环节中,新郎和新娘会交杯饮酒,然后互相喂酒,以示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6. 宴席。
最后,客家婚礼会在宴席上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宴席上,新人会与亲友共同品尝美食,畅饮美酒,场面热烈而喜庆。
同时,宴席上也会有亲友们的祝福和助兴的表演,为整个婚礼增添欢乐和温馨的氛围。
客家婚礼流程繁复而又充满仪式感,每个环节都承载着家族情感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通过这些流程,不仅能感受到客家人的热情和喜庆,更能体会到家族传统和情感的重要性。
希望每一对新人在客家婚礼中都能感受到幸福和温馨,共度美好的人生旅程。
客家结婚活动完整流程
![客家结婚活动完整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21bf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f.png)
客家结婚活动完整流程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而其独特的结婚活动也是备受关注的。
在客家人的传统婚礼中,有一整套严格的流程和仪式。
下面将为您介绍客家结婚活动的完整流程。
1. 提亲:在客家文化中,男方家庭要派代表前往女方家庭提亲。
代表团通常由父亲、兄弟或其他亲戚组成,携带礼品前往女方家中。
男方代表会向女方家庭表达他们子女的意愿,并与女方家人商讨婚事。
2. 定亲: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双方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定亲仪式。
这时,男方代表会将聘礼交给女方家庭,显示出男方的诚意。
女方家人则会准备回礼,一般是一些物品和嫁妆。
3. 纳彩:纳彩是客家婚礼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在这一天,男方家庭会派人送彩礼给女方家庭。
彩礼通常包括一些金银饰品、布料、糖果等。
4. 婚礼筹备:在结婚前几天,双方家庭都会进行婚礼的筹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婚车、布置婚礼场地、购买婚床等。
双方家庭亲友也会相互之间联络,商议婚礼的细节和安排。
5. 婚礼仪式:客家结婚仪式通常会在清晨举行。
婚礼开始时,新郎穿着古装,新娘穿着旗袍。
婚礼现场会有烟花、鞭炮和锣鼓声,喜庆气氛洋溢。
仪式包括拜堂、交换婚戒、敬茶、行拜礼等环节。
6. 婚宴:在婚礼仪式之后,双方家庭会举办婚宴,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喜悦。
客家婚宴以丰盛和美味的食物为特色,如客家酸菜鸡、卤味、客家糕点等。
婚宴期间,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唱客家山歌、跳客家舞等。
7. 送新娘:在婚宴结束后,新娘会被男方家庭的亲友送到新房。
送新娘的队伍通常由新郎的亲友组成,他们会高举花轿,伴随着锣鼓和礼炮声,将新娘送入新房。
8. 敬茶:新娘进入新房后,会向新郎家族的长辈敬茶。
新娘将为长辈们倒茶,并行拜礼以表示敬意和孝心。
以上便是客家结婚活动的完整流程。
这些传统的仪式和流程体现了客家人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也展示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https://img.taocdn.com/s3/m/cb90324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7.png)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1(一)提亲客家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
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
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
《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
”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
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
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
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
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通女家。
因客家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客家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
客家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
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二)过大礼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
在传统聘娶婚姻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
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
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
饼食也是必备之物,客家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
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
客家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
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客家人结婚风俗
![客家人结婚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ce7d37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2.png)
客家人结婚风俗(实用版)目录一、客家婚俗简介二、客家婚俗的具体流程1.说亲2.送定3.报日4.安床5.迎娶6.拜堂7.洞房三、客家婚俗的特点正文一、客家婚俗简介客家文化习俗传承千年、自成一家。
客家婚俗是客家文化习俗中较有特色的一种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客家人结婚的习俗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二、客家婚俗的具体流程1.说亲男孩长大成人后,父母会请人来为他做媒,在附近寻找合适的未婚女子。
媒人会向女方父母说明男方的家庭情况、男子年龄、品貌等。
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便进一步相亲,称之为“探人家”。
2.送定说亲合适后,女方会提出条件,如聘金、猪、酒、鸡、鱼等。
男方则提出要嫁妆若干。
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
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
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
3.报日送定以后,男方会择吉日结婚,并告知女方。
女方会根据吉日准备嫁妆和婚礼相关事宜。
4.安床在结婚前一天,男方会安排人将新床安放好,并摆放各种吉祥物品,如红枣、桂圆、花生等,寓意着新人早生贵子。
5.迎娶结婚当天,男方会带领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新娘穿上婚纱,戴上首饰,由姐姐或妹妹陪伴,一起前往男方家。
6.拜堂新娘到达男方家后,需要进行拜堂仪式。
新人在祖先牌位前拜三拜,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然后,新人在媒人的引导下,拜见男方家长,并接受他们的祝福。
7.洞房拜堂仪式结束后,新人进入洞房。
洞房内布置得非常喜庆,有着各种吉祥的图案和物品。
新人在洞房内喝交杯酒、吃红枣、桂圆等,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三、客家婚俗的特点客家婚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时男女青年终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来决定。
2.门第条件限制:过去的客家婚俗,受到门第条件的限制,因此,先结婚后恋爱者居多,同床异梦者也不少。
3.独特的婚礼仪式:如送定、报日、安床等,都体现了客家婚俗的独特性。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30d95a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3.png)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是一个新的家庭伦理形式,从古代开始,结婚礼仪就一直有着严
格的规定,至今有一些遵循着古老的礼仪,而客家人的结婚礼仪还有一些
特别的习俗,被客家人称为“酌破”,有客家人也有广东省其他民族的客
属宗族的结婚仪式。
一、客家人的结婚礼仪
1、比武:当男方和女方一边完成了婚宴之礼之时,比武一般是由男
方主办,以过礼的形式助兴,男方从亲戚朋友中挑选几个代表来进行比武,旨在表示男方婚礼的豪华盛大。
2、“请盐”:这是客家结婚的一个传统习俗,是由男方邀请几位要
亲的朋友和亲戚组成的“请盐团”,他们一般会在夜晚前往女方家中,向
女方家人请求接纳,同时邀请女方出门,由男方准备的礼品代表女方的价
值成为礼物。
3、礼仪酒:男方家人和亲戚朋友会到女方家,向女方家人献上礼仪酒,表示对女方的尊敬和感谢,这是客家人结婚习俗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男方家人准备的礼品和礼物都要放在礼仪酒上,表达他们对女方的尊重。
4、吃饭:客家人的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特色就是特别注重客家菜,
客家人认为客家菜可以开胃,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而且这也是客家人结
婚必备的活动,由亲戚朋友统一准备客家菜,常见的有客家粥、客家面、
榆树腊肉等。
二、广东省民间的结婚礼仪。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87b411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e.png)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
客家人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在华南广东等地区度
过了几百年的历史,一直保存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其中结婚习俗更
是充满了浓郁的客家味道,令人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劳努力和厚重的家庭观念。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客家人的结婚习俗礼仪。
一是请客,客家人的结婚习俗礼仪是按规定从最近的家庭开始请客,
且请客必须按照年龄大小的原则逐步向外请,有些礼仪仪式需要客户们陪伴。
比如,洞房婚宴上,新娘的家人有必要陪伴,陪伴的客人也会按照规
定准时参加洞房婚宴,参加朋友家的洞房宴,总是很兴奋的。
第二是新房装饰,结婚之后,一般都会新装修一套房子,布置房子的
装饰也会按照客家的规矩来做,准备的新房用品诸如桌椅、枕头、被子等,客家人在装修新房时往往会准备一些客家传统物品,比如客瓷、客衣等,
以传达客家人体贴家人、注重家庭的观念。
第三是婚宴,客家的婚宴比较奢侈,准备的菜肴也比较丰盛,有一些
客家特色的菜肴,比如糖醋鱼、酸辣汤和烧鸡等。
客家人在热闹的打闹声
中烹调,一旁的客人也着手准备客家风味的菜肴,把热闹活泼的气氛提升
至极致。
第四是客家的喜糖,在客家婚礼活动中。
客家人结婚风俗
![客家人结婚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35acb2c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2.png)
客家人结婚风俗引言结婚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结婚风俗。
客家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介绍客家人结婚的风俗习惯,包括婚前准备、婚礼仪式和婚后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一、婚前准备1. 订婚仪式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婚姻不仅关乎两个人的幸福,也涉及到两个家族的联姻。
因此,订婚仪式是客家人结婚的第一步。
通常,男方的家人会前往女方的家中,由男方的长辈代表向女方的长辈提亲,表示男方对女方的真诚爱意。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双方家长会商定具体的婚期。
2. 婚前准备工作在确定婚期后,双方家庭会开始进行婚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婚礼所需的物品、安排宴席、选购婚纱、婚车等。
客家人婚礼注重细节和热闹,因此准备工作通常会提前数月进行。
二、婚礼仪式1. 迎亲仪式在婚礼当天,新郎一般会带领一队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
迎亲队伍通常由新郎的亲友组成,会手持花束和礼品,高唱欢快的歌曲,以示喜庆。
到达新娘家后,新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关门关”、“猜灯谜”等环节,才能进入新娘的房间。
2. 婚礼仪式客家人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拜堂和敬茶两个环节。
拜堂是新郎和新娘双方家长见证下的重要仪式,代表着双方家庭的联姻。
在拜堂仪式中,双方父母会为新人敬献茶水,并给予祝福。
敬茶仪式则是新人向双方长辈敬茶,以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3. 宴席婚礼当天,新人和双方家庭会举办盛大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喜悦。
客家人的婚宴通常以客家菜为主,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盛的菜肴而闻名。
宴席上,亲友们会为新人祝福,并表演歌舞等节目,为婚礼增添欢乐气氛。
三、婚后习俗1. 返娘家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女儿是娘家的财富,因此在结婚后,新娘通常会返回娘家探亲。
这一习俗被称为“返娘家”。
返娘家的时间通常是在结婚后的一周内,期间新娘会带上一些礼品,向父母和亲友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2. 安床仪式新婚夫妻在入洞房后,会进行安床仪式。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19961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d.png)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过大门:在结婚当天,新郎要带领着一群好友过大门,但不能直接进入新娘家,需要先进行一番“闹门”的娱乐活动,如回答问题、挑战游戏等,以展示新郎和他的好友的智慧和勇气。
2. 安床:新婚夫妇在婚礼后新房的床上摆放玫瑰花瓣、叠放被褥等,象征着美满幸福的未来生活。
3. 请亲:新婚夫妇在结婚后的几天内,要亲自拜访双方父母亲戚,向他们表示谢意和尊敬,并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
4. 七拜礼: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娘进行七次拜访,分别是天地、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亲戚、好友、子女,拜访的顺序和文化内涵有细微差异。
5. 敬茶:婚宴上,新娘要敬茶给新郎和双方父母,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6. 走门礼:新娘在出嫁后要走过“门槛”,以示告别娘家,同时也表示归顺新家。
7. 求婚媒人:在客家人传统的婚礼仪式中,有一名媒人扮演重要角色,负责撮合男女双方。
求婚时,男方要做一份求婚信给媒人,由媒人转交给女方,表示真挚的爱意。
8. 婚车队伍:在结婚当天,新娘要坐着花车从娘家出发,由婚车队伍陪同到新郎家,以示新娘进入新家的喜庆。
这些习俗礼仪展示了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也体现了婚姻的庄重和祝福。
每个环节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象征,使整个结婚过程更加隆重和有仪式感。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丰富多样,仪式庄重且富有意义,不仅彰显了客家文化的传承,也向新人传达着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祝福。
以下将深入探讨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的相关内容。
首先是“过大门”仪式。
这是客家人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标志着新郎进入新娘家庭的开端。
在进入新娘家之前,新郎要经历一番娱乐活动,包括回答问题、挑战游戏等,其目的是考验新郎和他的好友的智慧和勇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婚礼的趣味性,也让新娘家庭能够更好地认识新郎和他的朋友,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安床”仪式。
在结婚后的第一晚,新婚夫妇要一同进入新房,摆放玫瑰花瓣、叠放被褥等,以象征美满幸福的未来生活。
客家婚嫁习俗
![客家婚嫁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d976929a6bec0975f465e241.png)
谢谢
二、婚事礼俗 ❤
1、哭嫁 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
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
2、送嫁 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
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 乐相迎的新郎家
3、拜堂-闹房 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
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 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 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2、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 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 丰登,财丁兴旺
小总结:
客家婚礼的习俗多,程序也多,于是给人一种繁琐 的感觉。结婚程序、礼节是挺繁琐的,但却也给我 们一种婚嫁重要性的认同感。这正是客家婚嫁和其 他族群的不同之处,也正体现出了客家婚嫁的特别 之处。与其他族群的婚嫁习俗相比,赣南客家族群 的婚嫁习俗,没有包办婚姻的遗迹,它处处都表现 出对青年男女的自由和意念的尊重。这与我们现在 这个时代有着很大的联系,也让我们发觉人权的位 置越来越重要。
4、入夜 青年宾客相聚友 是否厚道
三、婚后礼俗 ❤
1、婚后的第三天叫“拉三朝”,也叫“回门” 新郎 新娘要到女方家拜见父母、兄妹,一表孝心,二报平 安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 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 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客家婚嫁习俗
组员:邱春梦 吴柳杭 吴敏玲 吴阳 吴雪榕 严欢 许慧
一、婚前习俗❤
1、合八字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 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 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后,看是否“相克”,这 个过程即为传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
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
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
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
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
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
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
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
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
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
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
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
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
”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
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
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
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
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
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
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
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