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
创新
关于《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商业银行应把握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业务创新,推动绿色信贷、CDM项目信用增级、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等金融服务在我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3-0035-06
[收稿日期]2011-02-28
一、低碳经济与中国的低碳战略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深层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低碳经济更是一次新型工业革命,各国都希望借此抢占市场规则的制定权、维护利益的话语权、制衡他国的主动权。[1]美国、欧盟、日本均已意识到低碳经济对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并着手从发展战略、经济模式、交易机制、标准确定、市场准入等层面进行积极的谋划与部署,以期在未来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位置。在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手段,快速推动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大力推动改革;欧盟则希望通过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交易市场,成为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者与规则制定者;日本出台“经济危机对策”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以低碳革命促进经济增长。低碳经济正演变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CO?2的排放量由1978年的13.8亿吨激增到2007年的60亿吨,1978~2007
年期间,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CO?2年均增速达到5.2%。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按照这种增长模式,中国缺乏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30年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坚持在发展中减排的同时,积极控制人口和发展森林碳汇、调整经济结构和实施节能措施以减少单位GDP能耗,以及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以降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但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缺乏和支持服务体系尚未确立,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仍存在不少难点和挑战。未来中国将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全面推行煤炭的绿化生产和清洁利用等四个方面采取行动,而这些都有赖于新技术的突破。
中国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清洁能源技术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节能。主要包括工业节能,比如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建筑节能,包括智能建筑、节能家电、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汽车节能,包括电池部件及原料、电池制造及组装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等。(2)减排。[LL]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处理、污水处理、固定废弃物的处理等,也包括清洁燃煤、IGC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CCS(碳捕获与封存)。(3)新能源。
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的生产与运营,如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水电及核电等;也包括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比如高压、超高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4)碳交易与陆地碳汇。主要包括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和农林产业减排增汇等。
二、碳金融市场与金融业的发展机遇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①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在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方面,2008年1月23日,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布共同[JP3]建立一个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涉及CO?2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这意味着CO?2排放权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扩展,是对CO?2排放权商品属性的肯定。在欧盟内部,建立有以减排CO?2为主要标的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ETS),欧盟内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dpool)、未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这些[JP]交易所希望通过CO?2排放权的交易
来套利,从客观上也促进了CO?2排放权交易量的增长。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了CO?2排放权交易机制。在亚洲,碳交易所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来买卖由CDM产生的CERs(核证减排单位)。
在碳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方面,随着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不断加强以及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看中了碳金融市场的商业机会。最初金融机构仅担当企业碳交易的中介机构,后来一些基金看准了排放权的升值潜力而直接投资。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金融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市场也更加透明,这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形式更加多样化。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宣布投资30亿美元于碳市场;2007年3月,参股美国迈阿密的碳减排工程开发商,间接涉足CDM减排项目;8月成立碳银行,为企业减排提供咨询以及融资服务。2007年,荷兰银行与德国德雷斯顿银行推出了追踪欧盟排碳配额期货的零售产品。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全球金融服务行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之一。
在碳金融市场的产品与服务方面,金融机构的产品重点已从最初的以配额为基础的排放交易向减排项目融资转变,被称为“碳资产”的减排项目正成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追逐的热点,投资者往往以私募股权的方式在早期介入各类减排项目。根据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尽管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成本要低于发达国家,但由于项目建设的周期长且审批手续繁复、项目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