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小常识
公文基础常识

公文基础常识一、公文分类(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一)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的行文。
如报告、请示。
(二)平行文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
如函。
(三)下行文上级机关向属下的机关行文。
如命令、决定、批复、通知、通告、通报。
二、15种公文文种(顺口溜:一命三通要报请批,二公二决当议函议)1.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3.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该文种适用于:影响比较久远的事,时间跨度长,人、财、物牵涉较多。
4.命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 1 —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该文种通常由国家或县级以上的行政机关发布。
5.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6.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7.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特点:①告知范围区域性;②内容专业性。
#分类:①制约性通告。
例,《XX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②内容专业性。
《XX关于办理燃气复核业务的通告》8.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该文种行文方向最多。
9.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该文种适用频率最高。
#分类:①批转性通知。
例,《转发XX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②发布性通知。
③知照指挥性通知。
例,《XX关于配合做好营商环境专项调研的通知》10.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 2 —知重要情况。
11.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不需要上级回复)#注意:请示属于呈阅性,不得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12.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公文基本常识一、前言公文是政府机关、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务活动时使用的正式文件。
公文具有法定性、约束性和证明性,对于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公文的基本常识,包括公文的定义、分类、要素、格式、语言规范等内容,以供参考使用。
二、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和公务活动中产生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的正式文件。
公文包括公告、通知、函、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决议等形式。
三、公文的分类1. 根据用途不同,公文可分为内部公文和外部公文。
内部公文主要用于机关内部沟通和协调工作,外部公文则用于与外部单位或者个人交流职务和权责。
2. 根据内容不同,公文可分为行政公文和业务公文。
行政公文主要与行政管理相关,业务公文则与具体业务活动相关。
四、公文的要素1. 发文单位:指发出公文的机关、部门或者单位的全称或者简称。
2. 文种:指公文的种类,如通知、决定、指示等。
3. 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4. 正文:公文的主体部份,阐述具体内容。
5. 来文字号:表明公文的呈送、发文日期和编号。
6. 呈批:对公文进行审批或者请示的单位。
7. 抄送:将公文副本发送给相关单位或者个人。
8. 附件:公文中附带的资料、文件或者说明。
五、公文的格式1. 公文的纸张大小普通为A4纸(210mm×297mm)。
2. 公文的字体普通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12pt)。
3. 公文的对齐方式普通采用分散对齐。
4. 公文的标题应居中罗列,字号较正文略大。
5. 公文的正文要求段落分明,适当缩进,首行空两格。
6. 公文的开头普通应写明发文单位、文件种类和标题。
7. 公文的结尾普通应标明发文单位、发文日期和文件编号。
六、公文的语言规范1. 公文的语言应准确、简炼、通顺,避免废话和冗长的修辞。
2. 公文的用词应规范、规范、准确,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和含糊不清的词汇。
公文写作常识与技巧

公文写作常识与技巧一、公文的种类、作用和特点公文,公务文书,是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规范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指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简而言之,就是处理公务的文书。
(相对于私文,社交应酬类如信函、电文、明信片等,证明类,记录类如日记、自传、家谱、遗嘱等;有别于社会通用事务类文件,礼仪类如柬帖、致(贺)辞、欢迎(送)词、答谢词、悼词等,书信(电文)类如申请书、投诉书、感谢信、倡议书、慰问信、决心书等,证明类如请假条、收条、借条、欠条等,告启类如启事、讣告、海报等)公文处理工作作为秘书部门各项业务工作中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持办公室工作的正常运转,搞好“三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文的种类公文的种类,可分为法定公文和常用应用公文两大类。
法定公文,即国家和党内有明文规定的规范性公文,如条例、规定、办法等。
常用应用公文,是指除法定公文之外的其他经常使用的公文,如指导性的有命令(令)、指示、批复、决议、决定、通报、通知等;陈请性的有请示、报告、议案等;公布性的有公告、通告等;商洽性的有函;证明性的有证明、介绍信、合同等;记录性的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还有计划、规划、总结简报。
专用公文,如财经类的有会计文件、统计文件、审计文件,人事类的,涉外类的,司法类的,教学类的,作战类的。
1996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14种常用公文为: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13种主要公文为: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公文写作基础

c.规范性用语不同 报告用“ 以上报告如有 不妥,请指示”,“特此报告”等;请示用 “当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批复” 。
目前,这两种文种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请示、报告混用
如《关于请校领导出席毕业典礼的报告》 b.请示、报告并用
如《关于召开新一届学代会的请示报告》
2.随意请报 “请报”指以单位名义向上级报送“请示”、“意 见”“报告”。随意请报主要有三种情况: a.主送个人,如“x书记”、“x校长”。 b.多头主送 ,如“教务处、科技处并实验室管理处” c.越级上报
C.奖惩决定。 如《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
2.通告
(1)功能
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 的事项
(3)分类 a. 法规性通告 b. 知照性通告
通告不写抬头,无主送单位。
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a. 内容重要性不同 b. 对发文机关限制性有较大不同 c. 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3.通知
(1) 功能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 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 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2) 分类
a.发布指示的通知
b.颁发规章的通知 因在行政公文文种中没有条例、 规定、办法、细则、方案等文种,所以在发布这类规 章性文件时,都要用通知,也就是加一个文件头。
3.公文组成要素不全 a.上行文缺签发人,“请示”缺联系人姓名、电话。 b.缺附件说明。 c.成文日期不全,如“二OO六年一月”、“06年1月14日” 等。 d.缺主题词或主题词不全,如缺类别词、文种等。
4.公文标题病误
a.标题缺少行文单位
公文标题通式为:行文单位+关于+事由+的+文种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写作基本常识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
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三、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
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
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任免通知”,“财务管理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送、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本文件内容的有关单位。
送的单位被上级列为副本,被下级列为副本。
抄报纸和抄的单位名称列在文末,也就是公文最后一页的最下面。
为了整洁美观,文末的抄送单位、打印机关、打印时间一般用两行隔开,主题词打印在第一行,文号打印在第二行。
八、文件版头。
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
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xxxxxx(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
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 ]”),“5号”是发文顺序号。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沟通工具,是用于在机构、组织或政府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正式文书。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标题和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主题,是吸引读者关注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文档的主要内容。
2. 正文结构和段落:公文的正文结构应该合理有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每个段落应该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通过相关论据和细节来支持主题句。
3. 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公文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指定具体的词汇和短语可以确保读者理解文字的意义。
4. 段落和句子的连贯性:在公文写作中,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短语,以便使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更加流畅,帮助读者理解和跟随思路。
5.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是必不可少的。
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传达正文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正确的拼写可以增加文档的可信度。
6. 适当的公文格式和布局: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布局要求。
学习并遵守正确的格式和布局规范是确保公文专业性和整洁性的重要因素。
7. 注意公文的风格和语气:公文通常应该保持正式和客观的风格和语气。
避免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或个人意见,而应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来表达观点和建议。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点涉及标题和标题、正文结构和段落、语言清晰简明、连贯性、标点符号和拼写的准确性、格式和布局要求以及风格和语气的选择。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和专业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实现目标。
【公文提升小知识之六】会议纪要之——会议认为与会议指出

会议纪要之——会议认为与会议指出
【会议认为】:“认为”是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会议认为”用于对会议讨论或研究的某事项作客观性的描述,反映参会者的一致意见或大多数参会者的观点和态度,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是对某事项的看法和评价。
二是对研究事项作出的前瞻性、权威性判断。
“会议认为”一般在程序类提示语之后最先出现,表明会议对某事项的总体观点,语气较“会议充分肯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要轻。
【会议指出】:“指出”是指点出来,或提出论点看法。
“会议指出”用于指出某个重要观点,或指出某项工作的基本情况、重要意义、取得成绩或存在问题等,主要有5种用法。
一是指出某个重要观点、原则、理念等。
二是指出某事项或某工作的基本情况。
三是指出某事项或某工作的重要意义。
四是指出某项工作取得的成绩。
五是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会议认为”,“会议指出”语气更重、态度更严肃、意思更明确,甚至有些观点是首次提出,侧重于定调,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公文提升小知识之十一】会议纪要中如何用好“会议强调”与“会议要求”

会议纪要中如何用好“会议强调”与“会议要求”
【会议强调】
“强调”是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
(1)“会议强调”用于对重要事项、关键信息的重点阐述或强调说明,对主要问题、主要矛盾的定调定性,对相关工作提出相对宏观的要求,主要有4种用法。
A、对某项比较重要的工作进行着重阐述。
B、对之前已经说过的话或正在进行的事,作再次定调或重新部署。
C、对某项工作提出延伸性要求。
D、对具体要求中的某个片段予以强调。
语气上,“会议强调”较“会议认为”“会议指出”更严肃、庄重。
(2)内容上,“会议强调”介于“会议指出”和“会议要求”之间,“会议强调”的内容比“会议要求”宏观一些,没有那么具体,同时其强制性也弱一些。
【会议要求】
“要求”作为动词是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
(1)“会议要求”是对即将开展的某项工作提出直接而具体的要求,包括工作任务、责任部门、时间节点、组织安
排、落实保障等。
(2)“会议要求”往往指令性较强、比较具体,是对“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的进一步细化安排和可执行性措施,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需按要求执行和落实。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一)拟稿1.公文拟稿要注意用A4纸,Word页面设置为上37mm、下35mm,左28mm,右26mm。
2.公文标题用小标宋二号字(不需要加粗)。
公文正文用仿宋体三号字。
如果文中有标题需要强调,不能用仿宋加粗,而应该用黑体三号字。
段落行距为固定值30磅。
3.电子公文不需要落款,成文时间必须要用中文格式。
例如:“二00四年十月十二日”。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在文件的标题后用圆括号注明。
例如:“《某市国家税务局关于2008年××××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某市国税办〔2008〕444号)”。
5.草拟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6.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空一行再空两格、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并把附件放在附件栏中。
例如:“附件:1.××××××2.××××××××3.×××××××”7.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8.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上报的公文,标题中不标发文机关。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9.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事由摘要转发,但不能以上级机关公文的发文号代替。
10.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以下是 6 条关于“公文基本常识”的内容:1. 你知道吗,公文的格式就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得整整齐齐!比如通知,那可是有特定要求的。
就像你参加重要活动,总不能随便穿吧?公文的标题要醒目,就像给它戴上一顶合适的帽子,清楚地告诉别人这是什么事儿。
然后内容呢,得条理清晰,把事情说明白,不能含含糊糊的呀。
这难道不重要吗?2. 公文的语言啊,那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它要准确无误,就像走钢丝不能有一丝偏差!比如说报告,用词必须精准,不能有歧义。
难道能像咱们平时聊天那样随便说吗?“准确”这两个字在公文里可是超级重要的,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带来大麻烦呢,你说是不是?3. 嘿呀,公文的行文规则就跟交通规则一样!一辆车在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安全行驶,公文也是如此啊。
比如不能越级行文,这就好比你不能直接跳过中间步骤去做后面的事。
你想啊,如果都不按规则来,那不就乱套了吗?所以说,得好好遵守行文规则呀,这多关键呐!4. 公文的种类可不少,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花园!命令、决定、通告等等。
每种都有它独特的用处和特点。
好比决定是个果断的决策大师,通告就是个广而告之的大喇叭。
你想想,要是用错了种类,那不就好比在错误的场合说了不该说的话,多不合适呀,是不是得搞清楚它们呀?5. 哇哦,公文的办理过程那可真是个精细活!从起草到印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就像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得小心翼翼。
你看起草,得字斟句酌吧;审核,得严格把关吧。
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呀,难道不是得认真对待吗?6. 哎呀呀,公文的印章可不是随便盖的哟!它就像给公文盖个权威的戳儿。
比如在一些重要文件上,印章就是一种保证。
没有合适的印章,就像一件物品没有了身份证明。
你说印章重要不重要呢?可不能小瞧了它哦!我的观点结论是:公文基本常识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才能把公文处理得妥妥当当。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公文基本常识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由机关、组织或企事业单位发出,用于传达文件、意见、决策、通知等事项的正式文件。
公文具有权威性、正式性和约束力,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格式。
二、公文的结构公文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署名和附件等部分。
1·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内容,并突出重点。
标题应置于文件正文前,采用居中、加粗的方式呈现。
2·正文:公文的正文是最主要的内容部分,通常按照章节划分,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正文应采用宋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3·落款:公文的落款是出文机关全称,包括单位名称、日期和文号。
落款应置于正文之后,左对齐呈现。
4·署名:公文的署名一般由文稿负责人签字,签字后需注明姓名和职务。
署名应置于落款之下,左对齐呈现。
5·附件:公文的附件是与正文内容相关的文件、资料等内容。
附件应在公文正文结束之后明确注明,并按顺序列出。
三、公文的格式公文应注意以下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A4,边距设置为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
2·字体和字号:正文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标题和落款可以使用黑体,字号适当增大。
3·行距和段距:●正文行距设置为1·5倍,段前和段后距离设置为0·5行。
●标题和落款行距可以适当增大,使之与正文相比更加醒目。
4·对齐方式:●标题和落款采用居中对齐方式。
●正文采用两端对齐方式,确保左右边界对齐。
5·缩进和分段:●正文段落首行缩进为2个字符。
●不同的章节内容应分段,以增加段落间的空白。
四、常用的章节内容1·引言:简要介绍文件的缘由、目的和要求,可以包括文件的背景信息和重要性说明。
2·正文:根据文件的具体内容划分为各个章节,以逻辑性和条理性为原则进行组织。
3·结论:对文件的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决策或处理意见。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技巧,用于在组织和行政机构中传递信息、表达意见、下达指示或决策。
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以帮助您提高您的公文写作技巧。
首先,公文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一份典型的公文通常包括标题、正文、附件和签名。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的内容,正文应该明确、清晰地表达要传达的信息,附件可以包括相关的数据、图表或其他支持性的材料,签名应该包括发文人的姓名、职务和日期。
遵循这些标准格式可以使您的公文看起来更专业,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其次,公文写作需要使用简练、明确的语言。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以免让读者感到困惑和疲惫。
相反,使用简单、直接的词汇和短句子来表达您的意思。
在写公文时,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此外,公文写作需要注重逻辑和推理。
在正文部分,清楚地陈述事实、观点和建议,确保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贯性。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有序和分段的结构来组织信息,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在行文中,通过使用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提供充分的依据和证据来支持您的观点。
第四,公文写作需要注意文化和风格的因素。
由于公文可能涉及不同的组织和文化背景,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不同的文化差异和风格要求。
尽量使用中立和客观的语言,避免使用贬损或偏见性的言辞。
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礼貌和尊重的措辞,以维护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沟通效果。
最后,公文写作需要注意准确性和专业性。
作为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形式,公文需要准确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
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和含糊不清的措辞,以免给读者留下歧义和误解。
此外,公文需要体现专业性和权威性,使用准确的术语和标准来描述相关的概念和程序。
总结起来,优秀的公文写作需要遵循规范的格式和结构,使用简练、明确的语言,注重逻辑和推理,考虑文化和风格因素,以及追求准确性和专业性。
通过掌握这些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您可以提高您的写作技巧,并有效地传达您的意见和决策。
公文常识

四、常见公文例文
(八)报 告
关于进一步做好投资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摘录) 市政府: 今年头几个月,我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3月GDP比 上年同期增长12.2%。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增长29.3%,财政总 收入增长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均呈现较快增 长势头。经济增长中,投资继续发挥着主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1-3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 投资同比增长172.4%。以上建议如何 行,请批转各县(市、区)为有关部门执行。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二OO三年七月
三、公文写作格式
4.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 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如发动机本部向全员发文, 一般简称为:本部各部门、分公司。 5.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6.公文除用专门的会议纪要格式和以电报形式发 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 7.公文的排版格式如字体、字号、间距等见附件。 8.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依据《宪法》规定的权限,制定的法 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规章,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包括命令 (令)、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指挥性公文, 是指向所属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领导机关的方针政策,体现 领导意图,实施工作指挥的公文。包括命令(令)、决定、决议、 批示、批复、意见等。知照性公文,是指向受文机关通报情 况,知照事项,要求遵守或办理的公文。包括公告、通告、通知、 通报、公报、函、简报等。报请性公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 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示问题的公文。包括 报告、请示等。 记录性公文,是指用于记载、归纳会议议 定事项的公文。包括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群众 来信反映四川省德阳市、黔江县、石柱县和山东省临邑县乱集资、乱收费问题进 行了调查,现将主要问题和处理决定通报如下:ffff1995年8月10日,四川省德阳 市政府为承办1998年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解决修建体育场馆资金不足,先后 两次发文,对全市办理工商执照午检和机动车辆年检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进行强制性无息集资,集资期限为三年。截止1996年8月26日,已集资855万元, 其中拨付体育场馆建设790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一、公文的基本格式公文格式是公文的各个部分在页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公文的外观形式。
它是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形式上的体现,对公文内容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1996年5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17项组成。
一、公文版头部分公文的版头部分包括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等6项。
位于公文首页上半部,约占整个页面的1/3,与公文主体部分用一条红色横线相隔。
红线中间一般有一颗红星,表示与政府机关、军队机关公文的区别。
1、版头。
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二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括号里填注“通知”、“报告”、“函”等。
均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半部,通称“红头文件”,表示是机关的正式行文。
下面留一定位置(备填注发文字号),下加一条断开的红线,在红线断开处点缀五星衬托(小字头文件一般不用星线,只有一条红线即可)。
例如:“中共中央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复)”等。
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一家或并用联署机关的名称。
在公文版头使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是:(1)版头中发文机关要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要使用不规范化简称。
如有个区的区委公文版头是“中共××市××区委员会文件”,“中共”是简称,“委员会”是全称,前简后繁,体例不统一,发文机关名称应改为“中国共产党××市××区委员会”或“中共××市××区委”。
(2)要注意版头上发文机关不要前后词意重复。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工厂党委公文版头中,出现“中共××厂党委文件”字样。
公文写作基本常识

三一文库()〔公文写作基本常识〕写作基本常识通报等,叫普发,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
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三、正文。
这是的主体,是叙述具体内容的,为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
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从何时开始生效。
发文日期位于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
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任免通知”,“财务管理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报、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此内容的有关单位。
送往单位是上级机关列为抄报,是平级或下级机关列为抄送。
抄报、抄送单位名称列于文尾,即末页下端。
为了整齐美观,文尾处的抄报抄送单位、印刷机关和印发时间,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主题词印在第一条线上,文件份数印在第二条线下。
八、文件版头。
正式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
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
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
学生常见公文归纳总结

学生常见公文归纳总结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公文文件,这些文件包括通知、申请、请假条、证明等等。
了解和掌握各类公文的写作格式和要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学生常见公文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和撰写这些公文文件。
一、通知类公文通知类公文通常用于向学生们传达一些重要或紧急的消息、活动安排等。
在撰写通知类公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题:通知标题通常简明扼要地概括出通知的主要内容,使用中文书写即可。
2. 正文格式:通知公文的正文需要分为几个部分,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等。
每一部分都需要明确简洁地表达出来,尽量不使用较长的句子,以保持通知的清晰易懂。
3. 签名:通知公文需要由相应的负责人签名并注明单位名称和日期。
二、申请类公文申请类公文包括学生向学校或者其他相关单位提出的各种申请,例如奖学金申请、活动费用申请、课程选择申请等。
在撰写申请类公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开头:申请公文的开头需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及申请的对象,并简要说明申请的目的与原因。
2. 主体内容:在写申请的主体内容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包括所需的材料、时间安排、相关要求等,尽量详细地向读者阐述自己的需求。
3. 结尾:在结尾处,可以对申请的结果表达一些期望或感谢的话语,并再次表示自己的愿望与决心。
三、请假条类公文请假条是学生经常需要撰写的一类公文,它通常用于向老师请假或向学校请假。
在写请假条类公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开头:请假条的开头应注明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和联系方式,并明确向谁请假。
2. 请假事由:请假条需要清楚地说明请假的原因和请假的具体时间。
3. 辅助材料:如果请假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如病假需要附上医院的病例证明等,需要在请假条中注明。
4. 签名:请假条需要由学生本人签字,并注明日期。
四、证明类公文证明类公文通常用于学生申请各类证件或向某些特定机构证明自身情况。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导读: 1.公文的概念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
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2.公文的特点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
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
领导人是由法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
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
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
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公文高度的严肃性。
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
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2) 法定效力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
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公文提升小知识之一】“阅示、阅处、阅研、审阅”的含义和用法

“阅示、阅处、阅研、审阅”的含义和用法
阅示、阅处、阅研、审阅等,是公文拟办意见和领导批示中常用词语。
这些词语因受使用主体和公文性质不同等影响,存在些微差别。
一、阅示
“阅示”的意思是“阅读后给予批示”。
“阅示”多在兼语句中充当后一动词,前一动词多是“报送”“呈”“呈送”“报请”“请”等。
二、阅处
“阅处”的意思是“阅读并处理”。
“阅处”可做谓语动词,也可带宾语,或兼语句的后一动词。
三、阅研
“阅研”的意思是“阅读并研究”。
常用来对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阅读并研究”的要求,可用于叙述某种“阅读并研究”的要求,或叙述主动采取的“阅读并研究”的行动,以及对某种做法的评议。
“阅研”常做兼语句的后一动词,可带宾语,或做宾语。
四、审阅
“审阅”表示“审看、阅读”,也就是“审读”的意思。
常用来表示请对方审读。
“审阅”也常表示提出送达领导或专家“审读”的要求,或叙述他人的某种“审读”之举,以
及表示某种过程。
“审阅”可充当兼语句的后一动词,可做谓语动词,或做宾语。
总起来看,“阅示”是说请对方“阅读后提出批示、指示”,“阅处”是说“阅读后进行处理”,“阅研”是说“阅读后进行研究”,“审阅”是说请对方“审读”。
“阅示”“阅处”“阅研”“审阅”均有“阅”,蕴含对“(认真)阅读(文件或材料)”的请求或要求。
从词义说,“阅示”“审阅”会较多用于上行文,“阅处”会较多用于下行文,“阅研”则上、下行文都会用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小常识
一、常用的公文种类(有14种)
(一)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
(二)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三)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四)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六)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
(十一)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
(十三)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用“会议纪要”。
我行最常见(用)的有8种,分别是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意见、会议纪要。
在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中用得最多。
上行文:上行文就是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报(发)送的公文,是自下而上的行文,故称上行文。
比如,支行所报送省行的报告和请示就是上行文。
平行文:平行文就是指同级机关(部门)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
比如,省行各部门之间,我行与各二级分(支)行之间,及我行与南昌市各区(县)政府都是平级平行单位。
上述这些部门或行之间,在相互联系或协商工作问题时,一般都适宜于使用“函”来行文。
下行文:下行文就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
比如,省行所发到我行的文件就是下行文,洪都行下发至所辖各网点的行文也是下行文,一般常用的通知、通报、批复等。
二、公文格式
(一)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版记)三部分组成
1.眉首部分: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红线)与正文部分隔开(1)发文机关(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2)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3)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文字号
的同行右端。
(4)紧急文件分“急件”、“特急件”两种,标于眉首右上角。
(5)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绝密”、“机密”、“秘密”,标于眉首右上角。
(如我们常见的:中国建设银行南昌洪都支行文件)
2.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件等
(1)公文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系统内上行文标题中不需要标注发文单位)
(2)【特别要我们注意的,也是我们日常行文中最容易出错的是】
●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符号)依次为:“一、”“(一)”“1.”“(1)”,这是我行公文用得最多的数字符号(模式),也是正确的用法。
但其中较为容易混淆的是:“1.”【是实心圆点“1.”,而非“1、”顿号或“1。
”句号】;“(1)”【是双括弧(1),而非单括弧1)】。
●若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条、款、项标明层次。
如我行的《精细化经营管理操作规则》采取的就是这种结构层次。
●我行上报省行的文件中以业务文件居多,涉及的数据较多,原则上,内容中的金额单位要一致,超过亿元的金额要写成****亿
元,而非****个亿或****亿(这是口语化的叫法);不足“亿元”的要写成****万元(或精确到万元),而非****万或****元。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不用书名号括入;不引文号。
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与公文正文一样具有同等效力。
●“请示”类文件必须标识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用3号彩虹粗仿宋,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日期下1行。
如:(联系人:×××电话:××××××)。
(3)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并与附注必须在同一页面上。
【说明:如果成文日期排在最后一行过页时,应适当调整行距,在加行距时,必须保证下页首行显示正文内容】(4)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
加盖印章的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3.文尾(版记)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及日期等项
(1)主题词: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
为提高请示事项办理时效,主题词中类别词的选择应与事项承办部门相对应。
(2)抄送栏:在主题词横线之下。
抄送单位可使用规范化的简称。
(3)印发机关及日期栏: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
(二)公文文字排版(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1.公文用纸为A4型,采用word编辑公文, 页面设置:上下边距各3.3厘米、左右边距各
2.7厘米。
页眉为0,页角为2.6厘米。
2.建设银行公文统一使用彩虹字体,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正文用3号彩虹粗仿宋,大标题用2号彩虹小标宋,正文中的一级标题应使用3号彩虹黑体(排版时注意不能沉底),二级标题用彩虹粗仿宋加重。
3.公文标题置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彩虹小标宋,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注:第1行最多18个字】;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标题过长时可适当变通,但必须保证首页显示正文。
4.主送机关置于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彩虹粗仿宋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注:主送不允许写个人,可放在抄送栏;像一些处分类的公文需发到个人,可将个人名字放在抄送】
5.公文正文置于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字体为3号彩虹粗仿宋,行距不能小于最小值28号。
数字(小数点用半角标识)、年份用阿拉伯数码标识,不能回行。
【注:正文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将表格列入】
6.附件置于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彩虹粗仿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
三、公文签阅处理意见
(一)各部门作为文件主要承办部门,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根据文件内容等情况签署文件阅处意见:
1.各部门负责人在签署文件阅处意见时,要把握文件是否要呈行领导阅示(含夏行长和其他行领导),若需要呈行领导阅示的文件,必须具体明确哪位行领导,不得笼统写“呈行领导阅”等等。
如果各部门负责人在签署文件漏签具体阅处意见时,分管行领导也可以根据文件内容在阅示是增签其他行领导阅。
2.如果该文件需要呈行领导阅示但承办部门未签署并未明确呈哪位领导阅示的,办公室有权将该文直接流转回承办部门,导致文件精神不能及时落到实处并影响业务发展的,签署文件意见的责任人(负责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3.各部门负责人在签署文件阅处意见时要注意“文字”规范,原则上:①文件需行领导(即上级)阅示的,应写“呈***领导阅示”,以示尊重;②承办部门的文件需平级部门或**负责人协办(或会签)的,应写“请(会)**部门或**负责人阅(办)等等;③文件需所属员工或经办人阅处的,应写“请***阅处。
(二)协办部门收到协办的文件对应“协办部门办理情况最终意见”栏填写处理意见,并将“最终意见”提交承办部门。
【注:“过程意见”栏只针对本部门知晓,其它部门OA人员无法阅知】(三)办公室作为OA电子文件流程承上启下处理的中枢环节,根据各部门负责人提出的意见将文件流转至相关行领导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