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

合集下载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加强临床研究与规范化推广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穴位埋线疗法,需要加强 临床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
3
拓展穴位埋线疗法的应用领域
除了疼痛治疗和慢性疾病管理,穴位埋线疗法还 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05 穴位埋线疗法安全性与注 意事项
安全性评估
安全性高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中医疗法,经过长 期的临床实践验证,不良 反应和并发症较少。
埋线完成后,对穴位进 行压迫止血,并观察患
者反应。
术后护理
01
02
03
04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在治疗后适当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日常护理
提醒患者保持治疗部位的清洁 干燥,避免感染。
观察与回诊
定期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如有 异常及时处理。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提供相应的饮 食建议,促进恢复。
03 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
儿科疾病治疗
小儿消化不良
穴位埋线对于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等常见儿科疾病有良好疗效。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状况,促进营养吸 收。
小儿遗尿
针对小儿遗尿问题,穴位埋线能够刺激膀胱经相关穴位,增强膀胱括约肌功能,减少遗尿现象。
04 穴位埋线疗法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疗法的机制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对穴位埋线疗法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对 穴位埋线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等方面的影响。
穴位埋线疗法禁用于局部感染、过敏 体质、精神疾病等患者,以及不能配 合治疗的患者。
特殊人群慎用
孕妇、严重心肺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 需慎用穴位埋线疗法,避免造成不良 影响。
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常见并发症
穴位埋线疗法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局部疼痛、红肿、感染等,需及

穴位埋线疗法PPT课件图文

穴位埋线疗法PPT课件图文
穴位埋线疗法ppt课件图文
• 穴位埋线疗法简介 •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流程 • 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 • 穴位埋线疗法研究与发展 • 穴位埋线疗法安全与风险
01
穴位埋线疗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结合针灸和埋植 技术的中医疗法,通过将可吸收的线 材植入穴位,以刺激经络、调和气血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4
对于出血或血肿,应立 即压迫止血,并进行相 应的处理。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势与效果
操作简便
穴位埋线操作相对简便,患者 痛苦小,易接受。
效果持久
穴位埋线疗法作用时间长,疗 效较为持久。
综合调理
穴位埋线疗法通过刺激穴位, 调节整体功能,达到综合调理 的效果。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案例分享
01
王先生因长期胃痛求治于多家医 院,疗效不佳。接受穴位埋线治 疗后,胃痛逐渐缓解,生活质量 得到明显改善。
03
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
常见疾病治疗
01
02
03
04
肥胖症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内分 泌,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
效果。
慢性疼痛
针对各种慢性疼痛,如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等,通过穴位
埋线缓解疼痛。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痛、腹泻等,通过刺激相 关穴位改善胃肠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
如失眠、焦虑等,通过调节神 经功能改善症状。

穴位埋线疗法的科学研究不断 深入,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研究 ,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了科学
依据。
穴位埋线疗法在国内外学术交 流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成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分支。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埋线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埋线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埋线一、概念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即是一种经络疗法。

它是用特制的针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穴位,通过羊肠线这种异种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刺激,以此达到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现代针灸替代疗法。

二、作用机理1.针刺、埋针效应埋线时的针刺入穴位,通过刺激手法,均可产生酸胀感觉,埋入的药线,可代替针灸针在穴位内产生针刺效应。

同时药线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吸收,也达到埋针作用。

2.组织疗法效应药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穴位以后相当于异种组织移植,可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细胞致敏,其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药线,使之变成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

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产生变态反应和无菌性炎症,及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使活动趋于平衡,疾病得到治愈。

三、适应症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各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者。

在皮肤科常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银屑病、白癜风、神经性皮炎、慢性寻麻疹、皮肤瘙痒症等慢性病,也常常用于美容、减肥、人体疲劳综合症及保健等。

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

四、禁忌症一般说来,人体所有穴位,除去神阙、乳中等穴不能埋线外,一般没有绝对禁忌症。

但下列情况应予注意:1、5岁以下儿童患者禁用或慎用埋线。

2、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如必要时不宜强刺激,埋入的羊肠线不宜长。

3、精神紧张、过劳或过饥者禁用或慎用埋线,避免发生晕针。

4、妇女有习惯性流产者应禁用。

5、孕妇不宜在腰腹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埋线,妇女月经期慎用。

6、皮肤局部有破损、感染或溃疡时不宜埋线,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7、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疤痕体质及有出血倾向者等均不宜使用此法8、关节腔内禁止埋线,以免影响关节活动及关节腔内发生感染。

中医理疗之穴位埋线疗法

中医理疗之穴位埋线疗法

中医理疗之穴位埋线疗法一、什么是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即是一种经络疗法。

它是将人体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埋入穴位,达到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现代针灸替代疗法。

从渊源上说,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医针灸的一个分支,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穴位埋藏疗法改良而来。

针灸或点穴时,外力对穴位产生刺激,一旦针或手指离开穴位以后,对穴位的刺激就随之消失了,例如当胃溃疡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中医大夫就采用针灸治疗在患者"足三里”的穴位处扎一针,即刻就会缓解疼痛,但是起针后,疼痛依然会发作。

后来医生就把一根针埋在病人的“足三里”穴中,让它刺激穴位,这就是最初的穴位埋藏疗法。

从这个角度讲,穴位埋藏疗法是一种长效针灸疗法,弥补了针灸原有的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陷。

二、穴位埋线疗法适应哪些人群呢?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痤疮、黄褐斑、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

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

三、现代穴位埋线法,相对以往的老式穴位埋线法,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现代穴位埋线法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的改良:一是器具的改制。

经过改制后的专利器具就像一支圆珠笔,装在“笔芯”中的载体被快速弹入皮肤,埋进相应的穴位,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皮肤表面还不留明显痕迹。

埋线过程不必以外科手术的无菌标准来限制,局部使用麻药也可以免去,操作快速简单、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二是载体的改良。

经过改良的载体是一种经过药物处理的、特制的蛋白线,能在15天之内被人体慢慢吸收,可避免人体对载体的排异反应。

目前载体所带药性分为四种,具有清热开窍、活血化瘀、补气补血及滋阴的作用。

载体在人体内将发生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反应,产生全身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促进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当人体气血循环缓慢时,机体就容易生病,而针灸和按摩都可以促进人体的气血循环,穴位埋线则相当于天天扎针,天天做按摩。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应用
一、穴位埋线疗法操作
1、穴位定位:穴位埋线疗法的基本操作是从经络穴位定位和穴位埋线开始,以病人本身的内症、外症和体质进行诊断,结合时间、地点和风格,确定每个病人最佳的穴位。

2、埋线:接下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一根特殊的脍炙针经由指定穴位埋入皮肤,将穴位埋线,有时要根据病人的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埋线的次数,达到调节活血、益气、止痛等疗效。

3、拔线:穴位埋线疗法的最后一步是拔线,在埋线时所用的针头保持在穴位,让它可以自行渗出毒素,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埋线时间一般约为10-30分钟,拔线时间一般只需2-3秒即可,无需任何特殊的技术。

二、穴位埋线疗法的应用
1、穴位埋线疗法可以用来治疗头痛、腰痛、肩痛以及腿、手臂等关节炎症痛。

2、穴位埋线疗法可以用来缓解风湿痹症症状,如关节痛、肌肉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等症状。

3、穴位埋线疗法可以用来缓解咳嗽、喉痛、气喘和哮喘。

穴位埋线疗法原理与作用机制

穴位埋线疗法原理与作用机制
基于疾病的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疾病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穴位和埋线方法进行治疗。例如,对于慢性疼痛患者, 可以选择具有镇痛作用的穴位进行埋线治疗;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可以选择调节脾胃 功能的穴位进行埋线治疗。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如针灸、中药等,与穴位埋线疗法相结合 ,形成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感谢观看
起源
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古代的针灸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 伸和发展。它结合了针灸的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的埋线 技术,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穴位埋线疗法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其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了 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现状
目前,穴位埋线疗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中医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许多医疗机 构都开设了穴位埋线疗法科室,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3
作用机制剖析
神经调节机制
01 穴位刺激与神经传导
穴位埋线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神经冲动进行传导 ,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02 中枢神经系统效应
穴位埋线可影响大脑皮层、下丘脑等中枢神经系 统结构,从而调节机体的内脏功能、痛觉和情绪 等。
03 自主神经系统调整
通过穴位埋线疗法,可以调整交感神经与副交感 神经的平衡,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
并发症预防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做好术前 评估和准备工作;术中注意无菌操作 ,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术后加 强护理和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05
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
国内研究
国内在穴位埋线疗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较为完 善的理论体系和治疗规范。同时,国内研究者还在不断探索新型穴位埋线材料 和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埋线疗法的简介以及十五种适应症

埋线疗法的简介以及十五种适应症

埋线疗法的简介以及十五种适应症穴位埋药线疗法是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它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药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主要效应包括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和组织疗法效应。

埋线疗法集多种刺激效应于一体,互相配合,相形益彰,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而持久柔和的非特异冲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埋线疗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

同时,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

此外,它还能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之,埋线疗法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它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都非常复杂。

不仅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还能对人体产生多种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提高人体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使活动趋于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埋线疗法具有多种效应,其中包括兴奋身体功能、提高免疫功能、补虚扶正等作用。

这种疗法的三大作用相互关联,通过双向的功能调整,可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消除病理因素,促进人体恢复正常功能。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经络疗法,是针灸的延伸。

它通过将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埋入穴位,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从渊源上说,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医针灸的一个分支,由穴位埋藏疗法改良而来。

它能够弥补针灸原有的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陷。

随着科学的发展,穴位埋线疗法使用一种动物蛋白载体,如羊肠线,代替银针埋在穴位中,通过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

这种方法因载体在一段时间内会自然溶解被人体吸收而得名。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

3、腰部减肥
3、背部减肥
华佗夹脊穴 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
4、腿部减肥
伏兔、风市、箕门、 局部排刺
5、胳膊减肥
臂臑、 肩贞、 臑会
6、面部减肥
颊车、大迎、下关 局部直刺
6、颈部减肥
颈夹脊、 局部高点
埋线方法及操作
微创埋线法 此为目前最常用 的一种方法。
术前准备
1.心理准备:在进行埋线之前,首先向 患者详细介绍本疗法的治疗特点,告知埋 线的手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3.过敏 :埋线后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瘙 痒、丘疹甚至线体排异,应给予抗感染处 理,严重者给予口服抗过敏药。
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埋线术后的局部反应,不仅与操作的方法 施术部位的杂质有关系,而且和线体材料 有关。羊肠线因含有动物蛋白和加工过程 中的杂质,容易导致感染和蛋白过敏反应, 应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线体PGLA则很少 发生感染和炎症现象。
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
羊肠线作为一种特异蛋白,埋入穴位后 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 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 解代谢降低,从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
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羊肠线入穴后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管新生, 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 到改善,从而加快炎症的吸收,减少渗 出、粘连。
药物羊肠线特点
药物羊肠线:由中药提取剂和羊肠线基础 材料融合一起,然后合成线体。
1、降低排异反应 2、提高稳定性,15天左右吸收代谢。 3、药物功效,根据辨证选择不同功效线体。
自主研发的产品
纳米银丝线 纳米银丝线发明专利:
20042008811.4 纳米银线:
200810112191.5 (遇水抗感染反应)

穴位埋线疗法简介与发展历程

穴位埋线疗法简介与发展历程
原理
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通过线体对 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气血,调 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 哮喘、慢性鼻炎、痛经等,以及部分 急性病症,如急性腰扭伤等。
禁忌症
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溃疡、出血性疾病 、严重心脏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等 禁用此法。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体质和耐受程度 ,制定个性化的穴位埋线治疗方案。 包括选择合适的穴位、确定埋线的深 度、数量和治疗周期等。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患者 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治 疗,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04 操作技巧与注意 事项
消毒和麻醉处理流程
消失。
生理功能恢复
评估患者肢体活动度、 肌力、平衡感等生理功
能是否改善。
生活质量提升
了解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睡眠质量、精神状态
等方面的变化。
客观检查指标
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 室检查等客观指标,综
合评估疗效。
无效或复发情况处理建议
01
02
03
04
重新评估病情
对无效或复发患者进行全面检 查,重新评估病情,明确原因
穴位埋线疗法简介与发展历 程
目录
• 穴位埋线疗法基本概念 • 穴位埋线疗法历史沿革 • 穴位选择与配伍原则 •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疗效评估与调整策略 • 安全性分析及风险防控措施
01 穴位埋线疗法基 本概念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将特制的线 体埋入人体特定穴位,通过线体 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 疗疾病目的的中医特色疗法。
传承与发展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穴位埋线疗法在理论和技术 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和 治疗方法的医学体系。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一、什么是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是传统中医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融合多种疗法(针刺、埋针、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组织效应等)于一体的复合性的治疗方法。

该法是以线代针,将可被人体吸收的一种蛋白肠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穴位埋线的作用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埋线的各种效应及刺激过程,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埋线疗法有“制其神,令气易行”,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

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埋药线的多种效应,一般具有兴奋的作用,对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者有一定效果,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总之,埋线疗法的三大作用,相互关联,其作用方式是双向的功能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提高了机体抗病力,消除了病理因素,从而促使人体恢复正常功能。

穴位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15天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

穴位埋线,每15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

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三、穴位埋线的适应症埋线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等疾病的治疗,特别对半身不遂、肥胖、面瘫后遗症、癫痫、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痿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脂血症、遗尿、尿失禁、神经官能症、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疗效显著,且能同时调节人体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

穴位埋线疗法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与康复

穴位埋线疗法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与康复

06
安全性分析与风险防范措施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局部红肿疼痛
埋线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一般 无需特殊处理,2-3天后可自行缓解 。若症状较重,可采取局部冷敷或热 敷,必要时服用止痛药。
过敏反应
线头外露或感染
埋线后线头外露或局部感染,应及时 到医院处理,取出线头并抗感染治疗 。
部分患者对羊肠线过敏,出现皮疹、 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埋线,并给 予抗过敏治疗。
05
临床效果评估及案例分享
疗效评价标准和方法
症状改善程度
实验室指标变化
通过评估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如疼痛、疲 劳、失眠等症状的减轻情况,来判断穴位 埋线疗法的疗效。
观察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如血常规、 尿常规、生化指标等,以客观反映体内毒 素排出及康复情况。
患者自我评价
总体有效率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对穴位埋 线疗法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以全面了解治 疗效果。
毒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损害器官功能
毒素长期积累可能损害 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

引发疾病
毒素可能导致机体免疫 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
疾病。
影响心理健康
部分毒素可能影响大脑 功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焦虑等心理问题。
加速衰老
毒素可能破坏细胞结构 ,导致皮肤松弛、皱纹
增多等衰老现象。
03
穴位埋线疗法促进毒素排出机 制
增强免疫力,提高排毒能力
穴位埋线疗法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对毒素的抵抗能 力。
通过提高排毒能力,使体内毒素得以更有效地被清除,从而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 康。
04
康复过程中穴位埋线疗法的应 用
针对不同病症的穴位选择

1穴位埋线

1穴位埋线

1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是一种经络疗法。

它是将人体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埋入穴位,达到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现代针灸替代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适能调理人体经络,使人的经络畅通。

人体十二经脉内连于脏腑,外达于肢节,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各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者。

如慢性肠炎、胃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等,也常常用于美容、减肥、保健等项目,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

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

在治疗过程中,操作者会根据临床症状,合理调理肝肾,滋补肝肾,补益气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起到了异病同治的目的。

2刺络放血
刺络放血疗法,
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针或粗而尖的针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施以针刺,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刺络放血主要通过泄热解毒、调和气血、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泻热定惊、清热开窍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使脏腑和谐、经脉畅通、气血和调、阴阳平衡、治病祛疾。

可以治疗头颈肩腰腿关节疼痛类疾病:如痛风性关节炎、各种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臂丛神经痛、网球肘、腱鞘炎、腱鞘囊肿、各种腰椎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风湿、类风湿、膝踝关节痛、足跟痛、腿脚抽筋、跌打损伤、各种痈疽疖肿等;其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急慢性病,也可以治疗急症,对许多疑难病,沉疴痼疾,奇病怪病常有神奇疗效。

穴位埋线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以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 的状态。 2、穴位埋线疗法可以通过针具埋线时进行手法补泻, 或通过羊肠线的粗细进行虚实的调节,因此也具有 补虚泻实的作用。 3、操作方法简便,副作用小,每次间隔时间长,患 者无需频繁往来于医院,满足现代人快节奏、高质 量的生活。
临床应用
• 穴位埋线在临床上可治疗哮喘、胃炎、十二指肠溃 疡、慢性肠炎、癫痫、中风、偏瘫等慢性、顽固性 疾病、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效果显著。除传统用于 治疗慢性病和虚症外,目前穴位埋线疗法还扩大到 治疗急症、实证等各种疾病,其治疗病种已达到 100余种,涉及传染、内、外、妇、儿、皮肤、五 官等各科。近几年,在各级刊物上报道的治疗病例 已逾百万例。
• 为一个疗程,调理月经者以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 程; • 羊肠线剪成1cm长短,需泡在75度的酒精内,每天 更换。面部及四肢末端需要埋入0.3cm左右的羊肠 线。
谢谢,祝您健康!
• 6、针出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并敷贴 医用胶布,继续下一个穴位操作。
注意事项
• 忌口:酒、碳酸饮料、油炸食品、动物内脏。 • 禁忌蒸桑拿、泡澡、泡脚。 • 针刺出血时容易出现皮下血肿,可以用土豆片热敷 缓解。 • 穴位下方有血管和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免深 刺,以防伤及血管和神经。 • 患者在埋线后的1-5天内会出现酸胀、沉重感或者 走路不适感。 • 穴位埋线一周一次,月经期不可埋线,肥胖者六次
穴位埋线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课件大纲
• 穴位埋线疗法概况 • 穴位埋线疗法定义 • 穴位埋线疗法的功效 • 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其优势病种 • 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具有中医特色 的中医外治法之一。 • 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灸手法,“留针”和“埋针”的基 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专用针具和线体在穴位内 产生持久、柔和、缓慢、良性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气 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 穴位埋线在经过了留针和埋针时期的雏形期、穴位埋线 的萌芽期,临床推广应用的发展期、和以辨证选线取穴 为特征的成熟期,迅速成为针灸疗法的一种独立分支。 • 埋线在针灸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针灸发 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医疗教育精品PPT
⑦穴位埋线:选准穴位,用制作好的埋线针快速 透皮,缓慢进针,得气后,缓缓推针芯同时退 套管,将医用羊肠线留在穴位内(羊肠线留在 皮下脂肪层与肌肉层之间,不可留在皮下或露 在皮肤外),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片刻以防出血,然后用制作好的纸胶布固定, 继续下一个穴位的操作。
2心俞 肝俞 阳陵泉(双)
3心俞 (右) 肝俞(右)
配穴:风火上炎型加胆俞(双)
风动痰阻型加风池
淤血内停型的加隔俞(双)
心脾两虚的加脾俞(双)
肾气不足型加肾俞(双)
37
医疗教育精品PPT
38
医疗教育精品PPT
顽固型失眠
心脾两虚取神门 三阴交 心俞 脾俞
心肾不交取神门 三阴交 心俞 肾俞 太溪
9
医疗教育精品PPT
10
医疗教育精品PPT
操作技术
①准备羊肠线:将医用羊肠线剪至5~7mm左右, 浸泡于75%的酒精半小时备用;
11
医疗教育精品PPT
②制作埋线针:用一次性医用7号注射针头做套管,将30 号华佗牌1.5寸针灸针剪至适当长度做针芯,将针芯穿入 套管内,做埋线针备用;
12
医疗教育精品PPT
3
医疗教育精品PPT
埋线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穴位 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方法,同时也 包含了埋线效应及后作用效应,是多 种方法和效应的集中和整合,形成了 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效果。
4
医疗教育精品PPT
而埋线使用的医用羊肠线是一种异种蛋白,可诱 导人体产生变化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 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 分解为对肽、氨基酸等。
处方三 肾俞(双)三阴交(双)气海
32
医疗教育精品PPT
过敏性鼻炎
以耳门 迎香 肺腧 为主 足三里 脾俞 肾俞为配穴
33
医疗教育精品PPT
34
医疗教育精品PPT
支气管哮喘
定喘 (双) 肺俞(双) 风门(双) 丰隆(双)足三里(双)
35
医疗教育精品PPT
36
医疗教育精品PPT
癫痫
主穴:1大椎 筋缩 丰隆 (双)
5
医疗教育精品PPT
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 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 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从而弥补 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等缺点, 符合现代人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
6
医疗教育精品PPT
7
医疗教育精品PPT
埋线方法及操作
微创埋线法 此为目前最常用 的一种方法。
8
医疗教育精品PPT
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 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 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
29
医疗教育精品PPT
遗尿
关元、气海、三阴交、中极、太溪、肾俞、膀 胱俞穴
30
医疗教育精品PPT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脘
天枢(双)
肝俞(双) 足三里(双)
脾俞(双)胃俞(双)
31
医疗教育精品PPT
溃疡性结肠炎
处方一 中脘 天枢,足三里 处方二 脾俞 大肠腧 上巨虚(双)
穴位埋线疗法 简介
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莹莹
1
医疗教育精品PPT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 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一 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疗法, 是外治法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2
医疗教育精品PPT
它将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经络学说 相结合,以达到长期刺激穴位、调 节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操 作简便,效优价廉的优点 。
适应证 临床主要适应于针灸所能治疗的各种慢
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 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支 气管哮喘、癫痫、顽固性失眠、抑郁性神经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甲亢、单纯性肥胖、多囊卵 巢综合症、黄褐斑、银屑病等。
19
医疗教育精品PPT
20
医疗教育精品PPT
21
16
医疗教育精品PPT
17
医疗教育精品PPT
微创埋线的线体植埋深度
一般来说,线体深度为 1.5~2.0厘米,四肢末端 由于皮下组织和骨头之 间肌肉较少,埋线比较 困难,尽量不用埋线。 有些穴位下方有血管和 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 该避免深刺,以防伤及 血管和神经。
18
医疗教育精品PPT
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
脾胃不和型取神门 三阴交 肝俞太冲
心胆虚怯型取神门 三阴交 心俞 胆俞
39
医疗教育精品PPT
抑郁性神经症
主穴:内关 合谷 三阴交 太冲 肝俞 气海 配穴 肝气郁结者配其门
气郁化火者配挟溪 阴虚火旺者加太溪 心脾两虚的配心是脾 抑郁伤神者配心俞 胆俞
40
医疗教育精品PPT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主穴 患侧曲池 合谷 环跳 足三里 丰隆 每次必取 配穴 肝胆湿热重者配肝俞 三焦俞 阳陵泉 久病肾虚者配三阴交 肌肉萎缩型配脾俞 条口 风市
③制作纸胶布:将医用纸胶布剪至5cm左右,消毒 干棉球做成黄豆粒大小,放至纸胶布的正中备用;
13
医疗教育精品PPT
④体位:患者先仰卧位后俯卧位,暴露所需部位; ⑤消毒:用75%酒精棉球局部常规消毒;
14
医疗教育精品PPT
⑥穿线:将准备好的医用羊肠线用止血钳穿入埋线 针内,根据所埋部位脂肪层的深浅,选用不同长 度的羊肠线,线体需完全置入埋线针内,所用止 血钳不可碰触针尖;
术前准备
1.心理准备:在进行埋线之前,首先向患者详
细介绍本疗法的治疗特点,告知埋线的手术过 程以及注意事项。
2.物品准备:物品准备包括一次性的微创埋线
针,埋线线体以及常规消毒所用的碘酒、酒精 及棉球等。
3术者消毒: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手心、指缝、手
背、手指、指腹、指尖、腕部时间不少于 10~15秒,流动水清洗。
医疗教育精品PPT
22
医疗教育精品PPT
23
医疗教育精品PPT
穴位埋线的应用举例
慢性胃炎
主穴:胃俞(双)、中脘、足三里(双)
随症配穴:大便秘结加天枢,烧心反酸加 梁丘
24
医疗教育精品PPT
顽固性、陈旧性面瘫
顽固性面瘫: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未能恢复者。
陈旧性面瘫:指病程在6个月以上未能恢复者。
穴位 地仓
地仓上、下各一寸
地仓向颊车方向一寸处 瞳子髎
25
医疗教育精品PPT
26
医疗教育精品PPT
萎缩性胃炎
上脘 梁门 脾俞
中脘 胃俞
27
医疗教育精品PPT
原发性痛经
关元、地机、三阴交、次髎、十七椎、合谷、 太冲、肝俞,
28
医疗教育精品PPT
顽固性便秘
大肠俞、天枢、支沟 、大横、上巨虚、下巨 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