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怨诗摘抄--经典
李清照的闺怨诗
![李清照的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f31f17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b.png)
李清照的闺怨诗
闺怨诗的代表诗人是李清照。
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宫怨诗。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以下是李清照的经典闺怨诗,希望你喜欢!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点绛唇——[清]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共28页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共28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f4c898f27284b73f342505d.png)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宫廷闺怨诗7
![宫廷闺怨诗7](https://img.taocdn.com/s3/m/8212bc29a5e9856a56126039.png)
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 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 怨悲愤。 争重 久 宫词 的。 己 朱庆余 复宫 失 杂庭 宠 寂寞花时闭院门, 残统 , 美人相并立琼轩。 酷治 感 。的 怀 含情欲说宫中事, 严无 鹦鹉前头不敢言。 酷限 ,, 朝怨 廷恨 纷深
5.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 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宫女 黄莺 月亮 泉水 画屏 飞蛾 杨柳 衰草 落叶
技巧罗列
乐景写哀愁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 烘托 渲染 衬托 对比 抑扬
语言特色 绚丽 含蓄 凄冷 伤感 哀怨 悲慨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 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 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 用得好,好在哪里?
香闺幽怨谁识得 ——宫廷闺怨诗鉴赏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 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 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 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 感情。
【主要类别】
1、闺怨诗。
宫闺怨诗
![宫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5249973b0912a21614792936.png)
商妇怨诗······ 商妇怨诗
常见意象
1言愁意象 言愁意象 2行为类意象 行为类意象 3室内用具类意象 室内用具类意象 4庭院建筑类意象 庭院建筑类意象
1言愁意象 言愁意象 2行为类意象 行为类意象
月、梦、泪、雁、寒 笛声、 蝉、笛声、更漏等 织布、捣衣、缝衣、登高、 织布、捣衣、缝衣、登高、 凭栏等
宫怨诗2 宫怨诗2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赏析: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 赏析: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描述了宫人悲 惨的一生,反映了宫人生活的痛苦与悲伤。 惨的一生,反映了宫人生活的痛苦与悲伤。
闺怨诗——1 闺怨诗——1、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功名利 —— 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 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 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2、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 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 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太行路
白居易
太行之路能摧车, 若比人心是坦途。 太行之路能摧车, 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 若比人心是安流。 巫峡之水能覆舟, 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 好生毛羽恶生疮。 人心好恶苦不常, 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 岂期牛女为参商。 与君结发未五载, 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 当时美人犹怨悔。 古称色衰相弃背, 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 妾颜未改君心改。 何况如今鸾镜中, 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 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熏衣裳, 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 君看金翠无颜色。 为君盛容饰, 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 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 行路难, 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 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 难于山, 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 难于山, 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 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 近代君臣 亦如此。 君不见: 左纳言, 右纳史。 亦如此。 君不见: 左纳言, 右纳史。 朝承恩, 暮赐死。 行路难, 不在水, 朝承恩, 暮赐死。 行路难, 不在水, 不在山, 只在人情反覆间! 不在山, 只在人情反覆间!
闺情宫怨诗
![闺情宫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0fcd2159cc1755270722088b.png)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者在 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 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 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 东西。
• 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 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 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著:亦写作“着”。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 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 呢?
• 注释 •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 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
遥远,故称“千里”。 • 孤坟:孟启《本事·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
“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 “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 顾:看。 •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 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
《行宫》
•
唐代元稹
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 之感的诗,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
(完整版)闺情宫怨诗
![(完整版)闺情宫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dbc96a8052d380eb63946d30.png)
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情宫怨诗学习目标:1、总结闺情宫怨诗的特征2、归纳闺情宫怨诗的思想感情3、规范答题学习重难点1、归纳闺情宫怨诗的思想感情2、规范答题一、专题总论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
闺怨诗都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二、分析总结闺情宫怨诗的特征1、题目:宫、闺、怨、思2、人物:女子形象3、常见意象(1)工具类意象:书信、剪刀、边衣、征衣、更漏、沙漏、水漏、回文机等;(2)行为意象:戍边、织布、捣衣、缝衣、梳妆、登高、凭栏等;(3)室内用具意象: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4)庭院建筑意象:闺房、高楼、宫殿、玉阶、窗等(5)自然类意象:月、落花(6)动物类意象:雁(7)言愁意象:泪三、闺怨诗、宫怨诗主题归纳1.表现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后悔、怨恨《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表现对丈夫的思念,对战争的怨恨《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杂诗》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担忧、牵挂《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美人迟暮的哀怨《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5、寄托个人身世,《闺意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四、典型例题,规范答题玉楼春欧阳修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7b691c0b1711cc7931b716f4.png)
3.表现闺中人的别离苦情,及独处的冷清寂寞。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像玉一般的台阶。罗袜:用丝罗 做成的袜子。却下:放下的意思;水晶帘:指用水晶做成的帘子。 玲珑:晶莹剔透的样子。
翻译:玉砌的台阶在寒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 水浸湿了我的罗袜。寒冷的我,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 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夜中那一轮圆月。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 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眉的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髻蓬松如云,将 我洁白的香腮似雪欲盖未盖。我懒洋洋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 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 镜,又对后镜,镜中的鲜花与我的容颜,交相辉映。穿上刚贴上装 饰的绫罗裙襦,我只爱这裙襦上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
译:我像长门宫的阿娇盼望重被召幸,尽管约定了佳期,而皇上却一再延 误,都只因太美丽遭人嫉妒。我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 深情向谁倾诉?奉劝嫉妒我的小人不要得意忘形,难道没看见玉环、飞燕都化 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 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 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思妇的寂寞幽怨。
4、表现思妇怨战、厌战的情绪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简译: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 雁声直到天亮尚清晰可闻。由鸿声我想要给边塞亲人寄 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一打听,唉,听说居延城外 戍守的丈夫又开始随大军调往别处。
乐府诗集 怨诗行
![乐府诗集 怨诗行](https://img.taocdn.com/s3/m/377083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a.png)
乐府诗集怨诗行
《怨诗行》
退宠辞金屋,见谴斥甘泉。
枕席秋风起,房栊明月悬。
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
丹庭斜草迳,素壁点苔钱。
歌起蒲生曲,乐奏下山弦。
新声昔广宴,馀杯今自传。
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
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
昭台省媵御,曾阪无弃捐。
后薪随复积,前鱼谁复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宫怨诗。
诗歌以大量的用典见长。
陈阿娇、王昭君等历来是文人笔下宫怨的代表。
诗歌反用“金屋藏娇”的典故,讲述陈皇后一朝失宠后幽居长门,班婕妤见斥甘泉。
开篇即定下“怨”的基调。
接着诗人具体描绘了女子遭弃后的清冷与孤寂和鲜有人至:枕席边秋风乍起,窗外明月孤悬。
曾经热闹的庭院如今斜草丛生,墙壁斑驳,点点青苔如铜线般着于其上,空旷冷清的庭院形象正是女主人公空虚寂寞的内心情感的外化。
失宠妃嫔远离帝王宠爱、欢宴之娱,唯有从追忆往昔中寻找些许心灵上的慰藉。
然往昔越好,今日越悲。
无歌、无酒、亦无人,唯剩余杯自传,是何其的悲凉!下句又转入用典,引昭君出塞、乌孙远嫁自喻与君王遥遥相隔。
昭君鸿雁传书终究了无音讯,
“前鱼”遭弃无人爱怜揭示出后宫女子渴望重蒙圣恩、远离冷宫希望的破灭和最终的悲惨结局。
诗作格调哀婉、辞情兼具。
全篇五言共二十句,长篇的铺排有利于情感的展开与表述。
诗中对偶鲜明且典对工整,如“金屋”与“甘泉”、“王嫱”与“宗女”等,将后宫女子如江河般浩荡的怨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宫怨诗词经典
![宫怨诗词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91ffab4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a.png)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谢赐珍珠》
唐·江采萍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宫词·故国三千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长信秋词五首》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2013宫怨闺怨诗
![2013宫怨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8e0cf039eefdc8d376ee3230.png)
• 春宫怨 杜荀鹤 •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 • • • • • • • • • • • • •
【注释】 ①婵娟:形容形态美好。 ②若为容:又叫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③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④碎,鸟鸣声细碎 【译文】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 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 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春风和暖,鸟儿啼声繁碎; 太阳升高,花影显得浓重。 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子,我真想念; 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 • • • • • • • • • • • • • • •
《宫词》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 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 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注解】: 1、十二楼:指一清早宫人就在梳妆以待幸。2、望仙楼: 意谓望君如望仙。3、水滴句:指铜壶滴漏,古时计时仪器。 4、袍袴宫人:指穿着短袍绣裤的宫女。 【韵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感到十分凄冷;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麝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2013宫怨闺怨诗
• 一、东都望幸 章碣 •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绢恨不开。 •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 诗译: • 居住“东都”(洛阳)的宫女们懒得梳妆打扮, 佩带珠翠,登上高台,盼望皇帝临幸; • 她们那双象初月一样美的弯眉,也因为怨恨而紧 锁着。 • 她们为什么这样神情黯然、满怀怨恨呢?后两句 诗作了回答: • 原来她们知道,即使皇帝从长安东巡到洛阳来, 也是要领着他的“美人”来的。 • 也就是说:她们盼望临幸的愿望是要落空的。
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
![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4f83b62528ea81c758f578f2.png)
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宫怨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宫词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宫词 _译文朱庆余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题解]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
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宫怨(唐)司马札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香儿倚在门边,心里很不是滋味。
过了这个春分,又有一些调门的了。
可她总也撞不上,并不是她不够贴心,以前她主子还在的时候,她还是很得宠的。
只是现在人去楼空,不免又是冷清又是寂寞。
原来同她一道的姐妹夏莺也因为讨另外一个妃子喜欢,也喜气洋洋地归位新主子了。
于是这冷门儿便是越来越冷了。
她又怕沾上一个脾气暴的主子,又难以忍受现在的孤独。
夜半时分,她总会孤零零地倚在窗边,看星星看月亮。
可是最令她心酸的是,这天从来都想泼了墨一样,没星星,月亮也是残月。
这种时候她一般都会想起才被送进来的时候。
那个时候,她可是个冰清玉洁的小美人儿,还是选秀女时被招进宫的。
怨女诗
![怨女诗](https://img.taocdn.com/s3/m/389911d304a1b0717fd5dda6.png)
这首词选择了特定的 佳 节,而主人公的心情却是 , 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因 而 瘦似黄花、容颜憔悴的女子。
宫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1.失宠或宫中生活本身 引起的孤独寂寞、冷清 凄凉之感 •2.青春已逝、盛衰无常 的感伤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 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 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2007高考上海卷)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描绘的主人公形象如何?
• 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 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 拨弄清泉。她热爱生活,热爱自 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 色之中。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 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 的情调。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 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 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 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 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 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 ,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 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怨女诗:
1.宫怨诗 2.闺怨诗
唐代宫怨诗
![唐代宫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53d63d7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1.png)
唐代宫怨诗一、原文:《长门怨二首·其一》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二、衍生注释:1. “长门怨”:是古乐府诗题。
这一诗题通常用来描写皇后失宠后的哀怨悲苦之情。
2. “天回北斗挂西楼”中的“天回”意为天空转动。
北斗星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3. “金屋”:源于汉武帝刘彻“金屋藏娇”的典故,这里用来借指受宠的宫殿。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本诗的主题是宫怨。
诗中描绘了一位失宠的宫妃所处的孤独凄凉的环境,表达出她深深的哀怨忧愁之情。
- 从“金屋无人萤火流”可以看出,曾经的金屋如今无人居住,只有萤火飞舞,形成鲜明对比,那种从得宠到失宠的落差感让人唏嘘。
2. 表现手法- 诗人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如“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将月光拟人化,本来月光是客观的事物,但诗人说月光到了长门殿就变成了一段愁,巧妙地把宫妃的愁绪融入到景色之中。
而且天空北斗星的移转、金屋中的萤火以及月光等景象,层层递进地渲染出宫深人怨的氛围。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
他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虽然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最终未能实现理想抱负。
他在诗歌创作上才华横溢,无论是乐府诗、绝句还是律诗都有杰出的成就。
这首《长门怨二首·其一》,很好地体现了他对宫妃不幸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宫廷生活阴暗面的揭露。
五、运用片段:1. 小红和小美闲聊古代宫廷剧剧情的时候。
小红说:“哎,那些失宠的妃子真可怜啊,就像李白诗里写的‘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曾经得宠的妃子一旦失宠,就只能孤独地待在冷冷清清的宫殿里,看着萤火乱飞,多凄惨。
”2. 在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描述一下古代宫廷女性失宠后的状态。
小明站起来说:“就像李白诗里描绘的那般,‘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啊。
失宠的妃子所在的长门殿很是孤寂,连月光洒到那儿,都会变成一种哀愁,可见她们内心的焦虑和痛苦有多深。
闺怨诗、宫怨诗赏析
![闺怨诗、宫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5e3d29dd36a32d737581ef.png)
闺怨诗、宫怨诗《闺怨》作者: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春宫曲》作者: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解】: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韵译】: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华。
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评析】: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
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
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
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
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春宫曲》作者: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解】: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韵译】: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华。
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评析】: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
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
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
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
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春怨》作者: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
![唐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14108ed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4.png)
唐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唐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咏诗书,十七为君妇。
但一旦入宫,一般事务性的宫女则往往要等到30岁才能出宫嫁人。
至于那些与皇帝亲密接触过的宫女,则不得出宫,直至发白命尽。
如元稹《行宫》所说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时说宫廷是个“不得见人的地方”。
宫怨诗有三类:(一)诗人替怨。
如《西宫春怨》、《长信秋词》五首。
《西宫秋怨》云:“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二)诗人观怨。
如王建《宫词》“往来旧院不堪修,教近宣徽别起楼。
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三)宫女自怨。
玄宗天宝年间宫人《杏叶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唐宣宗年间宫人《红叶诗》云:“流水何太急?宫中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唐诗纪事》卷七十八《开元宫人》条云:开元中,赐边军纩衣,制于宫中。
有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曰:“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阿落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梅妃不接受,诗云: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终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闺怨诗担任官吏的情况如《孔雀东南飞》所描述的:“十七为君妇,心中长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征戍边塞的的情况如高适《燕歌行》所描述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出外经商的情况如《琵琶行》所说的:“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一是男性替怨:如金昌绪《春怨》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是外在视角观怨。
王昌龄《闺怨》诗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白居易《闺妇》诗云:“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15首宫怨诗词)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15首宫怨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8d1d74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2.png)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
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
宫词 /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
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
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谢赐珍珠 /江采萍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江采萍是唐玄宗的宠妃,因癖爱梅花,唐玄宗昵称她梅妃。
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
另外,由“新承宠”三字,
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
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
宫词·故国三千里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
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
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
她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
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妤对汉成帝而言亦妻亦友。
自从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后宫争宠愈演愈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注释: 纨wan,二声,细绢即很细的丝织品。 箧qie,四声,箱子一类的东西。 笥si,四声,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皎洁句:“皎”一作“鲜”。 团圆句:“团圆”又作“团团”。 凉风句:“风”一作“飚”。
Hale Waihona Puke 春怨 作品原文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释译文 [注释] 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诗歌简介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陵园妾》,描述了为皇帝守陵的宫女形象: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时光换,春愁秋思知何限。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官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不令出。松门到晓月裴回,柏城尽日风萧瑟。松门柏城幽闭深,闻蝉听燕感光阴。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把花掩泪无人见,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三朝不识君王面。遥想六宫奉至尊,宣徽雪夜浴堂春。雨露之恩不及者,犹闻不啻三千人。三千人,我尔君恩何厚薄。愿令轮转直陵园,三岁一来均苦乐。 这些守陵的宫人也曾拥有青春美丽的容颜,但是命途多舛,薄命如叶,在后宫得不到皇帝的恩宠,只能长年奉守陵园中的宫室,在无尽的愁思中虚度年华,任凭红颜老去。被遣派守陵的原因是在宫中的争宠斗争中失败,被猜忌、被迫害,成为牺牲品。告别亲人,被宫中太监押送到陵园来,锁住的是大门和无望的青春,到死都出不去。陵寝前面植松为门,四周植柏筑墙,环境清冷寂寥,甚至阴森恐怖。重阳节、寒食节,一年年的菊花黄梨花白,泪落无人见。长安大明宫的宣徽殿、浴堂殿曾经留有与君王欢聚的情景,但是失宠或者从来就不曾得到君王眷顾的宫人何止三千人呀。这些无宠的宫人不妨轮流来这里守陵,共同分担这份凄苦无助。最后这想法其实是与制度不符的,因为山陵的嫔妾本为已经侍奉前朝的宫人,在皇帝死后来守陵,不存在轮转的可能。 把守陵作为制度始于西汉。不仅皇帝死后要命令那么多宫女去陪着他,有时候皇后、太后单独下葬,也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守陵宫女。西汉初年,吕后妒恨刘邦的宠妃,在高祖驾崩之后,吕后便把那些没有生育子嗣的嫔妃打发到陵园去居住。汉武帝后宫人数膨胀,他死后,守陵的嫔妃宫女人数更多。
团扇歌
题解
本诗见于《昭明文选》及《玉台新咏》,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载入《相和歌·楚调曲》中,题为汉班倢伃作,亦作《团扇诗》。据《玉台新咏·序》曰,班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幽居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一说此诗乃古辞,或曰古辞已失传,此乃后人托名之作。本诗中作者借物以抒其哀。
宫怨诗名作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 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 相忆采芙蓉。 吴宫怨 吴宫四面秋江水 江清露白芙蓉死 吴王醉后欲更衣 座上美人娇不起 宫中千门复万户 君恩反覆谁能数 君心与妾既不同 徒向君前作歌舞 茱萸满宫红实垂 秋风袅袅生繁枝 姑苏台上夕燕罢 他人侍寝还独归 白日在天光在地 君今那得长相弃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 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宫怨诗的类型 1.诗人替怨。举例:王昌龄《西宫春怨》、《长信秋词》。《西宫春怨》云:“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2.诗人观怨。举例:王建《宫词》:“往来旧院不堪修,教近宣徽别起楼。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3.宫女自怨。举例:玄宗天宝年间宫人《杏叶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作品原文 上阳白发人(1)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2)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3)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4)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5)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6)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7)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8)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9)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1]
陵园妾
诗歌原文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时光换,春愁秋思知何限。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官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不令出。松门到晓月裴回,柏城尽日风萧瑟。松门柏城幽闭深,闻蝉听燕感光阴。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把花掩泪无人见,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三朝不识君王面。遥想六宫奉至尊,宣徽雪夜浴堂春。雨露之恩不及者,犹闻不啻三千人。三千人,我尔君恩何厚薄。愿令轮转直陵园,三岁一来均苦乐。
宫怨诗代表作 唐代诗人写了大量的宫怨诗。但它不同于六朝及唐初那些专门描写宫庭绮靡生活的宫体诗,而是以描写宫女幽怨为主题的。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陵园妾》,刘方平的《春怨》,顾况、刘禹锡、朱庆余的《宫词》,王维的《秋夜曲》,杜牧的《秋夕》,李白的《玉阶怨》,谢眺《玉阶怨》等等,不胜枚举。绝句圣手王昌龄则更写了著名的《西宫春怨》、《长信秋词》。这些宫怨诗大都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宫女(或嫔妃)们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但是,它们却有个共同之点,都把宫妃们的怨恨,归之于失宠或不得宠而生的怨望,而且都只表露宫女们生活的一角,或则说得很含蓄。
宫怨诗
宫怨诗的简介 在中国封建社会,宫廷的婚姻制度颇为畸形而不合理。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具见白居易诗)。而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则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浪费青春,发抒怨情:“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于是,有了为数众多的宫怨诗。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正如孙月峰所说的“此后世宫词之祖”。唐宋是宫怨诗的鼎盛时期,写宫怨诗的诗人多,诗作更多,不少诗词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都写过宫怨诗,只不过数量有多有少罢了。
上阳白发人
《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淫欲的罪恶行径提出强烈的控诉。全诗兼用叙事、抒情、写景、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语言浅显,含义深刻,充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评析
从字面看,本文似是一首题咏扇子的咏物诗。然否,虽句句不离扇,却字字不离人,寓情于物,委婉地写出了一位薄命女子的怨情。 开头四句:“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字面简洁,然语气凄切。其表面赞美团扇的精美,实乃借喻人物的高洁秀丽。这也是作者对自身经历精炼而心酸的回忆。其本民间女,有如齐纨素一样无瑕。被选入宫后,仍光彩夺目。这为其后文作了一铺垫。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然夏日之无长,其用久将置。“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一句点出了作者的恐惧之情。炎热的夏日不能常驻,其青春美貌也会随时光流逝,她预感自己终将被新宠代替。“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时,她就象搁置在箱匣中的团扇一样,被人遗弃,幽居冷宫。 全诗突出一“哀”字。虽语言清丽,不尚新巧,读来平平淡淡,但其哀怨之情却充斥于字里行间,具有深远幽长的艺境。正如有评曰:“不尚奇巧,平直感人”。此评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