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输入与输出设计

合集下载

计算机原理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

计算机原理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

1
2
3
为保证总线所传输的信息的有效性,总线 信息应具有单一性:在同一时刻至多只能有一 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但可以有多个部件同 时接收总线信息。
1. 总线电路: 输出挂在总线上的部件需通过“总线电路” 向总线发送信息。
总线电路由三态输出器件(TSL器件)承担。 input TSL control output
1. ISA总线:用于IBM PC/XT 微机系统,(8086),一共62根信号线, 其中20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4个读写信号,6个中断请求线,3 路DMA请求,还包括时钟、电源线和地等,总线带宽 8.33 MB/s。
2.EISA总线 (80386), 数据线扩展到了32位,带宽达到了33.3MB/s。 3. 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外围部 件互连) 总线频率为33 MHZ→66MHZ→133MHZ, 可以直接连接高速外部 设备。 同步时序总线,对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分时复用, 64根线,采用集中式的总线仲裁方式。 4.AGP总线(加速图形接口总线) AGP总线把主存和显存连接起来,不再走PCI总线。 5.USB总线(通用串行总线)主要用于连接低速输入输出设备。 带宽为1.5MB/s。
3. 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控制总线用来传送各类控制/状态信号。
包括I/O读写命令,MEMR/W存储器读写命令,应答信号,总线请求与 总线使用信号,复位信号,时钟信号等。
4. 电源线
许多总线标准中都包含了电源线的定义,主要有+5V逻辑电源;GND逻 辑电源地;-5V辅助电源;±12V辅助电源。
2.计数器查询方式
在计数器查询方式中,总线上的任一设备申请使用总线时,通过 BR线发出总线请求。

FORTRAN程序设计-格式输入输出

FORTRAN程序设计-格式输入输出
10 FORMAT(1X,I4,F5.1)
WRITE(*,10) 2345,67.8 格式说明包含3种编辑描述符X,I和F。分别用I4和F5.1来控制2345和67.8的输出格式, 1X也有特定的用途。
格式说明语句可以放在程序单位语句(主程序语句PROGRAM,子程序语句FUNCTION 或SUBROUTINE)之后,END语句之前的任何位置。
(1)格式说明符是一个“*”,表示输入使用表控格式。 (2)格式说明符是一个字符常量。例如 READ(*,'(I3,2I4)') I,J,K (3)格式说明符是格式语句(FORMAT)的语句标号。这是最常用的格式输 入形式。
u是设备号,用于指明具体使用的输入设备。u可以是一个无符号整常 量,也可以是一个整型变量或整型表达式,还可以是星号“*”。 “*”表示 由计算机系统预先约定的外部设备,一般为键盘。
(1)格式说明符是一个“*”,表示输出使用表控格式。这在前面几章已作介绍。 (2)格式说明符是一个字符常量。例如
PRINT '(1X,2F7.3)',X,Y (3)格式说明符是格式语句(FORMAT)的语句标号。这是最常用的格式输出形式。 例如 PRINT 100,A,B,C 100 FORMAT(1X,F9.4,2F7.3)
•FORTRAN程序设计-格式输入输 出
6.4常用的编辑描述符
编辑描述符分成两大类:可重复编辑描述符和非重复编辑描述符。
可重复编辑描述符
可重复编辑描述符是用来编辑输入输出项的输入输出格式的,所以它们 总是与输入输出项相对应。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项使用不同的编辑描述 符。FORTRAN提供的内部数据类型有整型、实型、复型、字符型和逻 辑型。相应地,编辑描述符也分五类介绍。

6.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6.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O O′
ω
A
U=IRx=Exr1 / l r1= Ex/ l
∴ U= Em ω2 /(k-m ω2)
输出电压U
P
B S C
例 7 :将金属块 m 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的箱中,如图所示, 在箱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箱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 当箱以 a=2.0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传 感器显示的压力为 6.0N,下底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 10.0N。(取 g=10 m/s2) m (1)若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 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 试判断箱的 运动情况。 (2)要使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 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情况可能是怎样的?
例 8. 在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主要元件是 PTC 元件, PTC元件是由钛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随温 度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 PTC 元件具有发热、 保温双重功能.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D
①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②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 小,后增大 ③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 在t1不变 ④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 和t2之间的某一值不变
两端的电压U 的变化情况是(
A. I 变大,U 变大 B. I 变小,U 变小 C. I 变小,U 变大 D. I 变大,U 变小
D a

E r A R1 R3 R2
b
例6.如图所示是一种热敏电阻(PTC元件)的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 关系图线,这种元件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常见的电热灭蚊器 中就使用这种元件来加温并控制温度.如果将该元件接到220V恒定 电压下,则( AD ) A.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C.当其发热功率等于散热功率时,温度保持在t1不变 D.当其发热功率等于散热功率时,温度保持在t1 到t2之间的某一 值不变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11) 2013.3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11) 2013.3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一、实验目的:1.了解在Visual C++ 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预习内容: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1章。

三、实验内容: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return 0;}2.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有语法错误),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直至程序无语法错误,然后运行程序,并观察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b,suma=3;b=4;sun=a+b;print(“%d+%d=%d\n”,a,b,sum);return 0;}四、实验结果:1. 运行结果(或截图):2. (1) 改正后的源程序:(2) 运行结果(或截图):五、思考题:1. 一个C程序上机的步骤有哪些?答:2. 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一个函数包括哪几个部分?答: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一、实验目的:1.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概念;2.掌握常量及变量的使用方法;3. 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4. 掌握++、--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2章。

三、实验内容: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Chapter6-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Chapter6-2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设计—结构化方法
2. 模块结构图的构造过程
变换分析法(Transform Analysis)
2.0 生成新订单
CSS“生成新订单” 的 DFD经过变换分析后 的重组示意图。这时 不重要的数据流可以 略去,以使图形更为 简洁
2.1 记录 客户信息 传入数据流 客户
2.2 记录 订单信息 变换中心 订单 订单条目 产品条目 库存条目
客户订单程序 选择
订单事务处理
查询可用商品 条目信息
生成新订单
修改订单
生成订单汇总 报表
生成交易汇总 报表
CSS订单登录子系统 的顶层模块结构图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设计—结构化方法
2. 模块结构图的构造过程
变换分析法(Transform Analysis) 变换分析法一般以顶层模块结构图及分析模型中的片断DFD为基础,其工作原 理是基于“变换”,即对顶层模块结构图中的每个事务模块,分析与该事务相应 的细化后的事件片断DFD,也就是该DFD是如何将输入的数据经过适当处理变 换成相应的输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大多片断DFD通常都按“输入-处理-输出”这 种模式建立。经过变换分析法所得到的模块结构图是对顶层结构图的进一步细 化,在这个模块结构图中一般包括三类子树:用于得到数据的输入子模块、实 现变换的计算处理子模块、用于得到结果的输出子模块。这些子模块由与该事 务相对应的片断DFD经转换而得到,转换的关键是分析并发现片断DFD中的传 入数据流部分、传出数据流部分及变换中心部分。 具体加工步骤: 找出详细DFD中代表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间最基本的变化过程, 其中输 入数据流被称为传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被称为传出数据流, 二者中间的过 程则被称为变换中心; 重新组合DFD, 将输入部分放在图中左边, 输出部分放在图中右边, 中心过程 放在中间; 根据上述重组后的DFD构造出相应的模块结构图草图, 在该草图中应体现出 模块调用层次及其数据耦合; 变换分析法的最后, 还需对上述的三类子模块做进一步分解细化.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6.5 设计确认:
6.5.1设计确认通常针对最终产品,在交付之前完成。试产合格的产品,由业务部负责联系送交顾客试用,提交《设计确认报告》,报告应反映出:顾客对试样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的满意程度,及对试样适用性的评价。或由工程部组织召开新产品鉴定会(包括拟参加人员,邀请有关专家,准备任务书、输出文件、评审验证记录、试产报告等相关资料),提交会议进行综合确认。
6.6.2.1 由设计变更申提案人通知工程部,若需要,附上相关资料送工程部审查变更的可行性,若审查不可行,则该提案取消。
6.6.2.2 设计变更提案经专案负责人初步研判其可行性,须对变更内容执行审查,以决定变更内容是否会对下列事项造成影响:
A 变更结果后的产品,其零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B 公司现有产品和过去已交货之产品的操作
文件修改记录
NO
修改日期
修改时版本状态
修改内容
页数
修改人
审核人
修改后版
本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一、目的:
对设计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设计能满足顾客和有关标准、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类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技术改进。
三、定义无
四、权责:
4.1业务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分析,依客户提供的样板或技术资料,向工程部提交《项目立项书》。总经理或工程部根据公司的产品规划和行业发展方向,也可以提出《项目立项书》。
6.2设计输出:
6.2.1各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规划书》及《设计开发进度日程表》的要求进行设计活动:包括指导采购、生产、检验、包装等活动的图样和文件,如各种形式的测试、产品爆炸图、单体配件图、BOM、零件承认书、成品图、产品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项目质量管理概念(输入与输出)

项目质量管理概念(输入与输出)
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一个新阶段,授 权开始该项目或阶段的一组过程
启 动

项目开发

2.规划过程组
明确项目范围,优化目标,为实现目 标制定行动方案的一组过程
4.监控过程组

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与绩效, 识别必要的计划变更并启动相应变更 的一组过程
控 4

3.执行过程组

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以 满足项目要求的一组过程
渐进明细是指随着信息越来越详细具体、估算越来越准确,而 持续改进和细化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简述
VX: chenyoux1017
项目管理过程组指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逻辑分组, 以达成项目的特定目标。过程组不同于项目阶段。
5.收尾过程组
正式完成或结束项目、阶段或合同所 执行的过程
收 尾
1.启动过程组
项目质量管理
汇报人:研发中心-Rainy
VX: chenyoux1017
目 录
CONTENTS
1
项目管理简述
2
质量管理发展
3
项目与质量
4
输入与输出
5
工具与技术
VX: chenyoux1017
项目管理简述
项目 管理
VX: chenyoux1017
项目定义
项目是为了创造独特性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项目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
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 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 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1 2
2.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 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 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ISOTS16949过程输入输出及过程描述和绩效指标

ISOTS16949过程输入输出及过程描述和绩效指标
行政部负责 培训的制定 和统筹
各部门负责提 出培训需求交 由行政部统筹 安排,并落实具 体的实施
员工受训平均 时间 培训合格率
人力资源及 员工培训管 理程序
S6
6.3 6.3.1
6.3.2 6.4
6.4.1 6.4.2基础设施 管理
公司业务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要 求
新设备设施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 紧急情况(供应中 断/劳动力短缺/关 键设备故障/售后 退货等)
生产节拍/搬运/转 移/人力疲劳等要 求
基础设施技术状 态
基础设施维护数
承包方管理
应急计划
基础设施更新计

现有操作的有效
性评价
基础设施维护保
养计划
基础设施的报废/处置
本过程定义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改 进环境管理和绩效所需的工厂、设施、 设备策划、提供和维护和工作环境管理 要求,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及相关 的设施;过程设备设施,包括生产设备、 工作环境保障设施、安全维护设施、硬 件和软件等生产性装置和设施;由多方 论证小组/项目小组来制定工厂、设施和 设备计划,使工厂的布局最大限度的减 少转移和搬运,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以 及最大限度的使场地空间得到利用,以 达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制造过程能力, 制定并实施对现有操作的有效性评价 和监视的方法,关注精益制造原则,尽 量减少或消除无附加值的过程和活动,
最高管理者的期 望
质量管理体系要 求(包括变更要 求)
顾客的期望和满 意度
相关方的期望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产品特点 公司经营状况和 资源状况
公司外部的经营理念、 经营战略、经营模 式
公司质量方针
公司长期业务计

公司短期业务计

公司数据分析 公司质量目标和 实施情况

第6章 输入输出及终端系统

第6章 输入输出及终端系统
外设状态端口地址为03FBH,第5位(bit5)为状态 标志(=1忙,=0准备好) 外设数据端口地址为03F8H,写入数据会使状态 标志置1 ;外设把数据读走后又把它置0。 试画出其电路图,并将DATA下100B数据输出。
51
状态端口地址:0000 0011 1111 1011 数据端口地址:0000 0011 1111 1000

外设应提供设备状态信息 接口应具备状态端口
48
查询工作方式流程图
开始
读入并测试外设状态
N
READY?
Y
进行一次 数据交换
N
每满足一次 条件只能进 行一次数据 传送
传送完?
Y
结束
防止死循环 超时?
N Y
读入并测试外设状态
N
超时错
READY?
Y
复位计时器
N
与外设进 行数据交换 传送完?
Y
结束
查询工作方式例
N 进行一次传送
修改地址指针
N
传送完否?
Y
结 束
查询工作方式

优点:

软硬件比较简单 CPU效率低,数据 传送的实时性差, 速度较慢
1号外设 准备就绪? N 2号外设 准备就绪? N 3号外设 准备就绪? N
Y
对1号外设服务

缺点:

Y
对2号外设服务
Y
对3号外设服务

n号外设 准备就绪? N
Y
对n号外设服务
按传输信息的类型分类:


模拟接口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33

按传输信息的方式分类:

接口特点

输入接口:

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

⊥ a2
an ⊥
Uo
+
倒R-2R型
早期的D/A集成芯片
只具有从数字量 到模拟电流输出量转 换的功能。
使用时必须在外 电路中加数字输入锁 存器(I/O或扩展I/O 口、参考电压源以及 输出电压转换电路
中期的D/A集成芯片 近期的D/A集成芯片
增加了一些与 计算机接口相关的 电路及引脚,具有 数字输入所存功能 电路,能和CPU数 据总线直接相连。
脉冲个数的检测 脉冲频率与周期的检测 脉冲宽度的检测
测频法原理
(a)
(b)
(c)
被测信号fx
脉冲形 成电路
脉冲信号
闸门
(e)
T
fx
N T
门控 电路
(d)
时基信号 发生器
测周法原理
计数器 振荡器
脉冲 形成电路
闸门
被测信号fx
脉冲
形成电路
门控 电路
计数器
6.4.4 计算机测试系统的设计
主机选型
设计任务 输入通道结构

电信号经过处理并转换成计算机能
工 业
。 。
道 开 关
识别的数字量,输入计算机中。
对 象
计算机将采集来的数字量根据
需要进行不同的判识、预算,得出
所需要的结果。
A/D
显示


打印



报警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分时地对被控对象的状态参数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与给定值
的差值,按照预先制定的控制算法进行数学分析、运算后,控制量输出
企业级经营管理计算机
到其他工厂的生 产数据运输指令
工业级集中监督计算机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3版十大项目管理知识领域输入输出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3版十大项目管理知识领域输入输出

有以下单三方面,项目的边界、对执行该做进行监控、防止范围发生蔓延
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
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保证有限的项目资源用在正确的地方,保证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

通常有以下单三方面,项目的边界、对执行该做进行监控、防止范
围发生蔓延
含义: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的最终完成期限所进行的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定出合理且经济的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检查进度是否按技术要求进行,保证在计划时间内完
成任务。

含义:就是要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任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成本管理尽量使项目的实际发生成本控在预算之内。

含义:一句话,质量质量性的活动。

通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来改进使其实现
沟通管理
风险管理
质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识别能够影响项目的受到项目影响的全部人员、群体、或者组织,分析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和期望,制定合理的侧率来调动干系人参与项目的决策
和执行。

管理是指为了质量质量性的活动。

部活动。

目的:是根据项目需要,规划并组件项目团队,对团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以保证他们可以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目标。

是确保及时、正确的产生、收集、分发、存储和最终处理项目信息所需的
过程。

干系人管理
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的审定、采购团队的建设、采购过程中的资源协调、采购过程监控、采购风险评估和应对,采购绩效评估,采购变更控制决策等。

的受到项目影响的全部人员、群体、或者组织,分析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和期望,制定合理的侧率来调动干系人参与项目的决策
和执行。

光伏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6.1 BOOST升压电路

光伏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6.1 BOOST升压电路

一、教案头本次课标题:BOOST升压电路授课班级光伏上课时间2课时上课地点理工南104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掌握BOOST升压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掌握BOOST电路分析BOOST升压原理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固定电压或电压可调的直流电能的电路称为直流斩波电路。

它利用电力开关器件周期性的开通与关断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因此也称为开关型DC/DC 变换电路或直流斩波电路。

直流斩波电路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直流电动机传动、开关电源、单相功率因素校正,逆变器以及其他领域的交直流电源等。

【案例引导】测试电路如下图6.2所示,测量输入与输出关系。

驱动信号通道2:输入直流电压信号通道2:输出直流电压信号Ud20 VL130mHC11µFRL10kΩXFG1R21ΩD1Q1I Lu o+-(a)BOOST测试电路(b)输出波形图6.2 BOOST升压电路(multisim)调试电路,输出电压会随着函数信号发生器占空比的改变而改变。

占空比越大,输出电压越高,反之较小,但是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BOOST电路的工作原理【项目任务】构建BOOST升压电路,输入15V,输出50V。

【预习练习】1. 在光伏控制电路中,BOOST电路是用来提升直流电压。

2. BOOST升压电路中,输出电压、占空比及输出电压之间关系为:1doUUD=-。

【信息单】一、直流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的直流变换电路原理如图6.3所示,T 为全控型开关管,R 为纯电阻性负载。

当开关T 在时间T on 开通时,电流流经负载电阻R ,R 两端就有电压;开关T 在时间T off 关断时,R 中电流为零,电压也就变为零。

直流变换电路的负载电压波形如图6.3(b)。

+-T onT offT sTu oTR(a) 直流斩波原理图 (b)输出波形图6.3直流斩波原理示意图定义上述电路中脉冲的占空比:on ons on offT T D T T T ==+ (5-1)其中T s 为为开关管T 的工作周期,T on 为开关管T 的导通时间。

6.4基于RBF网络辨识的自校正控制

6.4基于RBF网络辨识的自校正控制
RBF网络自校正控制程序为chap6_5.m
本方法的局限性
• 由于采用梯度下降法调节网络的权 值,无法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 收敛性。
yk 1 gyk ykuk
其中 u ,y 分别为对象的输入、输出,• 为非
零函数。
若 g• ,• 已知,根据“确定性等价原
则”,控制器的控制算法为:
u(k)
g• •
rk 1

若 g• ,• 未知,则通过在线训练神经网
络辨识器,由辨识器结果Ng• 、N•代 替 g•、• ,控制器的控制算法为:
u(k
网络的径向基向量为 H h1, , hm T ,h j 为高斯
基函数:
hj
exp(-
yk- C j
2b
2 j
2
)
其中 j 1,, m 。 b j 为节点 j 的基宽度参数,bj 0
,C j 为网络第 j 个结点的中心矢量,
, 。 C j c11,, c1m
B b1, , bm T
神经间接自校正控制结构如下图所示,它 由两个回路组成:
(1)自校正控制器与被控对象构成的反馈回 路。
(2)神经网络辩识器与控制器设计,以得到 控制器的参数。
辩识器的在线设计是自校正控制实现的关 键。
控制器设计
自校正 控制器
神经网络 辩识器
被控 对象
图1 神经网络间接自校正控制框图
自校正控制算法 考虑被控对象:
)
Ng• N•
rk 1
N•
用于辨识的神经网络采用RBF网络实现, 网络的权值采用梯度下降法来调节。
RBF网络自校正控制算法
采用两个RBF网络分别实现未知项g• 、•的 辨识。RBF网络辨识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 W和 V 分别为两个神经网络的权值向量。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语法。

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C语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C语言的特点:简洁、高效、灵活、跨平台。

C语言的基本语法: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

C语言的应用领域: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游戏开发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特点。

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应用领域。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C语言的认知程度。

通过课后练习和项目,评估学生对C语言基本语法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表达式:赋值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算术表达式等。

2.2 教学内容C语言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C语言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C语言的表达式:赋值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算术表达式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C语言数据类型的认知程度。

通过课后练习和项目,评估学生对C语言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控制语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3.2 教学内容C语言的控制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C语言控制语句的认知程度。

通过课后练习和项目,评估学生对C语言控制语句的掌握情况。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书目录1。

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项目背景 (4)1.3研究的前提 (4)1.3。

1目标 (4)1.3。

2条件、假定和限制 (4)2.任务概述 (4)2.1目标 (5)2.2运行环境 (5)2.3条件或限制 (5)3.需求分析 (5)3.1功能需求分析 (5)3.1.1门诊划价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3.1.2门诊收费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6)3.1.3门诊发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7)3.2需求概述 (8)3.3性能需求分析 (8)3.4性能概述 (9)3.4.1数据精确度 (9)3.4.2时间特性 (9)3.4.3适应性 (9)4。

数据流程 (9)4.1门诊子系统(见图1) (9)图1 (9)4.2病房管理子系统(见图2) (9)图2 (9)4.3药品管理子系统(见图3) (9)5.总体设计 (10)5.1处理流程 (10)5。

2各部门关系图(医院机构组织结构图): (10)5.3总体结构 (10) (10)5.4模块外部设计 (10)5.5功能分配 (10)6.程序设计说明 (11)6。

5软件结构 (12)6。

6.IPO图 (13)6.6.2门诊收费系统IPO图 (13)6。

6.3诊发药系统IPO图 (13)6.7数据字典 (13)7。

程序设计说明 (16)窗体1操作 (16)(2)查询数据库功能 (17)(3)计算合计 (17)窗体2操作 (17)实现功能 (17)(1)查找索引 (17)(2)计算找零 (17)窗体3操作 (17)(1)实现功能: (17)查找索引 (17)(2)整个系统流程图 (17)份 (17)8。

本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18)院医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1.引言1.1编写目的科技进步将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在业务处理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并对各行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除了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替人工作业,从而减少人员工作量,减轻工作负担,减少工作中因人为原因而产生的错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外,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准确畅通、简便的信息流通渠道,为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准确、即时的信息以帮助作出正确而及时的选择与决定,从而给采用这门技术的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可见或不可见的利益与效益.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信息处理的利器—计算机应用于医院的日常管理为医院的现代化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动力和机遇,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无限潜力。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完成给定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思考题61系统设计又称为物理设计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一阶段系统设计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总体设计其任务是设计系统的框架和概貌并向用户单位和领导部门作详细报告并得到认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一阶段一一详细设计因为这两部分工作是互相联系的需要交义进行所以将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进行介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前面所描述的变换型模块结构图和事务型模块结构图分别 由这两种典型的数据流程图转换而成。转化思想为:首先设计 顶层的模块,其次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最后得到一个满足 数据流程图所表示的用户要求的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即系统 的物理模型。
(1)从变换型数据流程图中导出变换型模块结构图的方 法
作为一个基本单位,整个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由于模块之 间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就可以单独地被理解、编写、测试、 排错和修改,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在模块之间扩散蔓延,提 高了系统的质量(可维护性、可靠性等)。因此,大大简化了 系统研制开发的工作。 2.高内(凝)聚、低藕合的模块性能评价标准 结构化设计方法将高内聚、低祸合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 的两个性能标准。 (1)模块的凝聚性 模块的凝聚性指模块内部自身功能的内在联系是否紧密。 模块的凝聚性被从高到低划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成功能、数据、时间、逻辑和偶然这5个等级,并目等级越 高凝聚性越强,如图6-1所示。
(2)模块耦合 模块祸合指的是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不同的信息联系
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模块祸合 形式。 1)数据祸合,即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
数据称为数据祸合,如图6-2 (a)所示。 2)控制耦合,即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不仅传递数
第二步,绘制中、下层模块结构图。 中、下层的模块结构图是围绕第一层的输入和输出模块来

第6章 MATLAB程序设计

第6章 MATLAB程序设计

如果用户调用toc时不指定输出参数t, 例如: >> tic >> toc elapsed_time = 4.0160 函数在命令窗口显示函数工作空间变量 elapsed_time 的值,但在MATLAB命令工作空间里不给输出参数t赋任 何值,也不创建变量t。
如果如果用户调用toc时指定输出参数t,例如: >> tic >> out=toc out = 2.8140 则以变量out的形式返回到命令窗口,并在 MATLAB命令工作空间里创建变量out。
function y = linspace(d1, d2, n) %LINSPACE Linearly spaced vector. if nargin == 2 n = 100; end n = double(n); y = [d1+(0:n-2)*(d2d1)/(floor(n)-1) d2];
function t=toc % TOC Read the stopwatch timer.
Global TICTOC If nargout<1 elapsed_time=etime(clock,TICTO C) else t=etime(clock,TICTOC); end
(8)全局变量可以为编程带来某些方便,但却破坏了函 数对变量的封装,所以在实际编程中,无论什么时候都应 尽量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如果一定要用全局变量,建议全 局变量名要长、采用大写字母,并有选择地以首次出现的 M文件的名字开头,使全局变量之间不必要的互作用减至 最小。 (9)MATLAB以搜寻脚本文件的同样方式搜寻函数文件。 例如,输入>>cow,MATLAB首先认为cow是一个变 量;如果它不是,那么MATLAB认为它是一个内置函数; 如果还不是,MATLAB检查当前cow.m的目录或文件夹; 如果仍然不是,MATLAB就检查cow.m在MATLAB搜 寻路径上的所有目录或文件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输出设计
☆1、输出设计的内容
(1)确定输出内容
用户是输出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因此,进行输出内容的设计,首先要确定用户在使用信息方面的要求,根据用户要求,设计输出信息内容。

图7-10 输出设备和介质一览表
(2)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
☆(3)输出设计的方法
设计人员要能选择合适的输出方法,并以清楚的方式表达出来。

输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表格信息,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一般用来表示详细的信息。

②图形信息,主要有直方图、圆饼图、曲线图等,可以充分利用综合信息,表达方式直观。

图7-11 昌吉市天气质量周报曲线图
③图标,用来表示数据间的比例关系和比较情况,易于辨认。

图7-12 各种图标
二、输入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输入所完成的功能是将机外或外地机的信息转换成机内信息,它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出发点,是信息处理的“源”,因此保证这个“源”的正确性是输入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输入设计的内容
(1)确定输入数据内容
输入数据内容包括确定输入数据项名称、数据内容、精度、数值范围。

(2)确定输入数据的输入方式
数据的输入方式与数据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处理的紧急程度有关。

(3)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
记录格式是人机之间的衔接形式,设计得好,容易控制工作流程,减少数据冗余,提高输入的准确度,并且容易进行数据校验。

(4)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
输入设计最重要的问题是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而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校验是保证输入正确的重要环节。

(5)确定输入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读卡机、磁性墨水字符识别机、光电阅读器、条形码识别机、声音识别仪、扫描仪等。

图7-13(a)光电阅读器图7-13(b)终端输入
2、输入界面设计的原则
(1)可靠性:保证输入界面提供的环境可靠性高、容错性好。

(2)简单性: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击键次数,采用启发式、交互式的操作过程,以提高操作速度。

(3)易学习与易使用性:由于用户的个人背景不同,对学习和使用的性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应该按照不同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设计。

(4)立即反馈性:一个良好的、效率高的输入界面应对用户所有输入都立即作出反馈。

☆3、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
(1)输入数据错误的种类
①数据内容错误。

由于原始数据填写错误或穿孔出错等原因引起的输入数据错误。

②数据多余或不足。

如数据的散失、遗漏或重复等。

③数据的延误。

由于输入数据延误而导致的数据处理推迟。

(2)数据出错的校验方法
✧重复校验。

对于同一组数据,由不同人员重复输入;然后由计算机比较检查一
致性,叫做重复校验。

重复校验可以将出错率降到0.l%以下。

✧视觉校验。

输入的同时由计算机打印或显示输入数据,然后与原始单据进行比
较找出差错。

✧校验位校验。

为代码本身设计一个校验位,来检验其正确性。

✧控制总数校验。

工作人员先用手工求出数据的总值,然后在数据输入过程中由计算机程序累计总值,将两者对比校验。

✧数据类型校验。

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否符合数据项的类型。

✧格式校验。

校验数据记录中各数据项的位数和位置是否符合预先规定的格式。

✧逻辑校验。

根据业务上各种数据的逻辑性,检查有无矛盾。

✧界限校验。

检查某项输入数据的内容是否位于规定范围之内。

✧顺序校验。

检查记录的顺序。

✧记录计数校验。

通过计算记录个数来检查记录有无遗漏和重复。

✧平衡校验。

检查相反项目间是否平衡。

✧对照校验。

将输入的数据与基本文件的数据相核对,检查两者是否一致。

(3)出错改正方法
①原始数据错。

应将原始单据送交填写单据的原单位修改。

②机器自动检错。

✧待输入数据全部校验并改正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舍弃出错数据,只处理正确的数据。

✧只处理正确的数据,出错数据待修正后再进行同样处理。

✧剔除出错数据,继续进行处理,出错数据留待下一运行周期一并处理。

【例】输入设计
(1)用户界面
图7-14 用户界面例图
(2)输入方式
入库单上除了数据项“财务记账标志”之外,其它数据项都由键盘输入。

其中“原料”相关信息只需输入相应编码,与“供货单位”相应的“供货单位名称”,与“原料”相应的“原料名称”、“规格”分别从供应商编码库和原料编码库中自动填入。

(3)输入校验
其中“数量”、“单价”、“金额”需全部输入,输入后,由计算机计算“数量*单价”,并与所输入的“金额”值进行比较,若二者相等则校验通过,否则给出警告信息,由操作员进行修改,确认。

三、系统设计说明书
1、定义
系统设计说明书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产物,其着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2、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引言。

说明项目的背景、工作条件及约束、引用资料和专门术语。

(2)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具体包括:
✧模块设计:用模块结构图表示系统模块层次结构,说明主要模块的名称、功能。

✧代码设计:说明所用代码的种类、功能、代码表。

✧输入设计:说明输入的项目、主要功能、输入要求、输入承担者、输入校验方
法。

✧输出设计:说明输出项目、主要功能、输出的接受者、输出数据类型与设备等。

✧数据库设计:说明数据库设计的目标、主要功能需求、需求性能规定、运行环境要求、逻辑设计方案、物理设计方案。

✧网络设计:说明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设计。

✧安全保密设计。

✧实施方案说明。

3、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应全面、准确和清楚地阐明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采取的手段、方法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环境要求,另外,系统建设的标准化问题也是系统设计说明书中应阐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