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0例临床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0例临床分析小儿急性良性肌炎又称短暂性肌炎,多发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儿童,一旦发病家长都非常紧张和担心,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轻家长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和疑虑,并减少不必要的许多检查。
现将我院自2000~2009年收治的20例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4~12岁,平均6.3岁,其中4~7岁16例(80%),>12岁4例(20%)。
前驱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75%),消化道感染4例(20%),无明显感染史1例(5%),几乎均在感染后2~4天发病,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3]: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史,均出现双下肢肌肉疼痛,触痛及步态异常,急性期肌酸磷酸激酶异常升高,无关节病变及神经系统病理征,无皮肤感觉障碍,肌力,肌张力正常。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除1例无明显前驱感染史外,15例均出现各种上感症状,咳嗽,流涕12例,咽喉痛3例,发热6例,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均解黄色水样大便,无脓血。
所有患儿均于发病2~4天临床症状改善后,于夜间或晨起时突然出现双下肢肌痛伴行走困难或跛行。
其中18例(90%)双下肢小腿腓肠肌触痛,1例单侧大腿肌肉触痛,1例双大腿对称性肌肉触痛,表面均无红肿,膝跳反射及肌力,肌张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其他部位肌肉疼痛及触痛。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数正常15例,<4.0×109/L 4例,淋巴细胞异常升高11例,20例急性期抽静脉查心肌酶谱,所有病例肌酸磷酸激酶(C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正常<195U/L),最高的2176U/L,达正常的11倍,最低的230U/L 稍高于正常,肌酸激酶高者其肌痛及触痛相对较重,低者其肌肉疼痛及触痛相对较轻,另外LDH AST CK-MB α-HBDH 亦有下同程度的升高,电解质均正常,心电图除2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外余均正常,症状消失后均复查心肌酶谱,1周内CK均恢复正常,AST LDH α-HBDH 6例仍有轻度异常,0.5个月复查,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与文献[3]报告相似。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摘要: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肌肉病,其特点是骤然发作的肌无力和病理性疲劳。
本文将讨论该疾病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引言:儿童急性良性肌炎(Childhood Acute Benign Myositis,简称CABM)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
它通常发生在5岁至14岁之间的儿童身上,男孩和女孩都会出现该病。
虽然该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病毒感染被认为是其主要诱因之一。
本文将对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原因:目前,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但是,研究表明该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紊乱,使得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肌肉组织。
某些病毒被认为与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有关,包括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症状: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主要症状是肌无力和病理性疲劳。
患者经常会出现运动过度后肌无力的感觉,例如走楼梯、跑步或长时间活动。
肌疲劳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随着休息的增加而逐渐缓解。
此外,还可能伴随有肌肉酸痛、肌肉痉挛、肢体乏力、关节活动度下降等症状。
诊断: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肌肉损伤或疾病的可能性。
医生通常会问询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其他病史等信息。
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注意患者的肌力、感觉、反射等方面。
在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测试、肌电图等。
治疗方法: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和提供支持性治疗。
首先,休息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避免过度运动,以防止病情加重。
此外,疼痛缓解剂和抗炎药物可以帮助缓解肌肉酸痛和炎症。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辅助治疗,如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等。
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恢复,且不会留下任何持久性后遗症。
预防措施:虽然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无法完全预防,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发病风险。
首先,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勤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
小儿急性良性肌炎的28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良性肌炎的28例临床分析
刘利群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下半月刊)》
【年(卷),期】2010(019)00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实验室检查特点极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7月住院治疗的28例小儿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 a.结果:28例小儿全部治愈,随访1 a无复发及后遗症.结论:小儿急性良性肌炎应早发现,早治疗.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刘利群
【作者单位】653100,云南省玉溪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小儿急性良性肌炎32例临床分析 [J], 龙继凤;杨瑞平
2.1例急性喉炎并发急性小儿良性肌炎患儿的护理 [J], 王晓燕
3.小儿急性良性肌炎38 例临床分析 [J], 贾利芳;韩虹;王文徽;石凯丽
4.小儿急性良性肌炎42例临床分析 [J], 李燕华;王乐
5.小儿急性良性肌炎26例临床分析 [J], 傅雅珠;顾承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豆衣、 茜草 根 、 地 , 生 加减 : 高烧 加 犀 角粉 、 羊角 粉 。水 肿 加 羚 车前子, 泻 、 泽 关节 疼 痛 加 秦 艽 、 血 藤 , 虚 加 生 黄 芪 或 党 鸡 气
艽 、 蛇 、 斑持 久 不退 加 鸡冠 花 、 鸟 红 凌霄 花 。② 毒 热 型 : 用 , 方
双 花 、 翘 、 英 、 地 、 茅 根 、 玳 瑁 、 皮 、 芍 、I 、 连 公 生 白 生 丹 赤 川 连 绿
综合版. 0,1)8 2 7 (6: . 0 9 7 【】刘宪红. 2 以肺炎就诊的多发性肌炎 2例[. J临床荟萃,0 8 35:2 . ] 20 , () 1 2 3 1]李 文 莉 -、 急性 良性 肌 炎 3 临 床分 析 l. 3 /儿 J 5例 J 中国 医师 进 修 杂  ̄2 0 ,0 1 0 73 (13 . 2)7 : []刘 向 辉 .'L 4 4 J 良性 肌炎 九 例 误 诊 f. 床 误 诊 误 治 , 0 ,11 ) 6 J临 ] 2 8 (1: . 0 2 6
强 的松 等 激 素治 疗 ,氢 化 可 的松 3mg( g d ,~ 脉 点 /k ・ )3 5d静 滴, 后改 为 强 的松 1 ~ . m /k ・ )3 5d, 疗 程 7 1 , . 1 g( g d ,~ 总 0 5 ~ 0 d 均 于 3 6d下地 行走 , - 疼痛 消失 , 温 正 常 。 体
21 0 0年 l 第 7卷 第 2 0月 9期
・
医 护论 坛 ・
儿童急性 良性肌炎 临床 疗效 观察
李 伯 良
( 吉林 省 长春 市 吉大 二 院 民康 医院儿 科 , 林 长春 吉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疗效观察作者:李伯良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29期[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发病原因、诊治方法及疗效。
方法:将治疗组17例采用西药治疗与对照组18例采用中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2例(治愈率为70.59%),总有效率为94.12%。
对照组治愈7例(治愈率为38.88%),总有效率为66.6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为良性自限性疾病,起病突然,恢复快,采用西药治疗后肌炎恢复较快,疼痛现象迅速消失,但是临床诊断需与流感过程中的骨痛、流行性肌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相鉴别,以便对症治疗。
[关键词] 儿童;肌炎;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726.8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135-01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又称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流感肌炎等,是冬春季发生较多的疾病[1]。
临床症状特征有发热、咳嗽、流涕、咽部不适或颈肩、上肢及下肢肌痛(多为钝痛)现象发生。
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治疗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病程3~7 d。
对照组18例(采用长春市某医院病例),男10例,女8例;年龄6~12岁,平均9岁;病程4~6 d。
两组病例的年龄、病情及病程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西医治疗(治疗组)限制患儿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
治疗方案:①抗病毒治疗,以病毒唑肌注或静脉滴注:每天每千克体重10~15 mg,分2次,静滴宜缓慢进行[2]。
②口服双黄连为主,一次5~10 ml,每天3次。
辅以维生素B1、B6、维生素C等治疗。
③细菌感染者加以青霉素钠治疗或者静脉点滴炎琥宁针剂或喜炎平针剂、能量合剂补充ATP及静脉点滴钙剂(葡萄糖酸钙针)治疗[3]。
6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6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
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48例,显效19例,死亡1例。
死亡原因是突发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应引起注意,及早发现及诊断,可有效控制合并症,才能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系由病毒感染引起。
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下,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有些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也会发生猝死。
当人们处于细菌感染、寒冷、劳累、缺氧、营养不良等情况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导致病毒感染而发病[1]。
由于心脏损害的恢复期要远远长于损害期,一般约半年左右,甚至1~2年,而且极易复发,因此,必须坚持长期规律治疗。
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例,早期诊断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现对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者,均符合我国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
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8~45岁,平均30.5岁。
主要表现为心悸者28例,呼吸困难者26例,其中有10例患者平卧困难、夜间憋醒等临床症状;阵发性胸闷者24例,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阵发性胸痛者28例;发热17例,全身乏力者19例,头晕、头痛者12例;急性发病期晕厥3例。
少数患者在发病期间伴有咳嗽、咽痛、腹泻、呕吐等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
1.2 实验室检查常规心电图及Holter改变:频发室性早搏43例(含二、三及四联律),频发房性早搏18例,交界性早搏9例;ST—T改变52例,其中5例T波倒置或持续数小时T波倒置。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改变:CK—MB、LDH同工酶均升高。
1.3 治疗方法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至今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案,主要仍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保证充足休息、抗病毒、加强心肌营养、提高免疫力及其他对症治疗。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于1957年由Lundberg首次报道,是儿童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病程中发生的肌炎,以流感病毒多见。
发病年龄主要为5~13岁儿章,文献报道发病年龄最小为1岁。
男孩较女孩多见,可能与男孩活动有关。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部分病前2~5天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随后常于晨起时突然出现下肢肌肉明显酸痛,以腓肠肌为主,其次为大腿肌肉。
小腿肌肉常有明显触痛。
因腿痛而致步态异常、跛行、拒走,严重者行走困难。
肌力下降不明显。
患儿皮肤无感觉异常,无红热,神经反射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为血清CPK显著增高,增高水平可达正常的数倍及10倍以上。
随着病情恢复CPK迅速下降,并与临床恢复相平行。
本组男性儿童18例,占75%。
年龄最小为14个月。
16例有前驱期症状,持续2~3天,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岁以上18例均以小腿肌痛及步态异常为主,其中4例伴大腿肌痛。
6例1~2岁幼儿以烦躁哭闹、拒站、易摔倒发病,查体均有腓肠肌触痛(表现为挤压腓肠肌时表情痛苦、哭闹加剧),其中4例闻心前区奔马律。
本组急性期血清肌酸肌酶(CPK)均显著增高,最高达1600U/L,可能为病毒感染后患儿肌肉出现高反应性炎症损害。
4例闻及奔马律的患儿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也明显增高,表明急性良性肌炎可合并心肌损害。
该4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且改用大环内酯类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故考虑肺炎支原体也可能是儿童良性肌炎的一个病因,目前尚未见类似报道。
本组患儿经治疗肌痛缓解后,CPK和CK-MB迅速降至正常,病程5~7天。
本病为一良性疾病,发病率不低,诊断并不困难,根据患儿有上呼吸道前驱症状,有晨起肌痛,步态异常,无神经异常征,急性期血清CPK显著增高,即可正确诊断。
但往往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够,特别对一些小于2岁,不会表达的婴幼儿,极易漏诊。
本组6例1~2岁幼儿,突发烦躁哭闹、拒站、拒走数日,多次在院外就诊未果,Zafeirion等报道急性良性肌炎误率达到78.1%,并认为是儿童突发腿痛及步态异常的主要原因。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3例临床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3例临床分析目的:通过对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症状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全部患者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和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利巴韦林、炎琥宁,大剂量维生素C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肌痛剧烈及肌酶显著增高者加用果糖治疗。
结果:患儿2周内恢复。
出院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及后遗症。
结论: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急性期均有肌痛表现,且大部分患儿肌酸肌酶(CK)显著升高。
标签:儿童;良性肌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感染流行性感冒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
冬春季发病较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咳嗽、咳痰、颈肩及上下肢肌肉钝痛,常在运动后加重。
本文对本院就诊的良性肌炎患儿23例进行治疗,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良性肌炎患儿,患儿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伴有肌肉钝痛、触痛、身体乏力或肌肿胀;无关节病变或神经病理征,感觉无异常,急性期肌酸磷酸激酶(CPK)显著升高。
1.2 临床表现急性良性肌炎起病突然,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秋季发病最高。
前驱症状持续2~3 d,前驱症状改善,突然出现两下肢疼痛和触痛,主要累及两侧下肢肌肉,以小腿肌群如腓肠肌疼痛及压痛为多见,其次为大腿肌。
常于睡眠初醒时突然发生,可致跖屈状态及跛行,腱反射正常,感觉无异常。
1~2岁幼儿表现为哭闹、烦躁、拒站、拒走或易摔倒。
患者平素均体健,无神经系统家族性遗传病史。
23例均有发热、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并伴有颈肩及上下肢肌肉钝痛。
肌张力、腱反射均无异常表現,且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均阴性。
其中2例表现为易摔倒甚至拒走,4例拒站立。
肌痛部位:小腿肌痛17例,大腿肌痛及上臂肌痛各2例,颈部、肩胛部肌痛各1例,9例有受累肌肉局部肿胀,但无红热表现。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6例临床诊治分析
8 8 ・
中国药物与l 临床 2 0 1 3 年 1 月第 1 3 卷第 1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3 , N o . 1
儿 童急性 良性肌 炎 3 6例 临床 诊 治分 析
损害。
侧或膈肌 附着处剧烈难忍的发作性胸痛 , 深 呼吸或改 变体 位
射无异常 。 实验室检查 的特点为血清 C K显著增高 , 可达正常
状 。四季均有发病 , 其 中, 春季 1 4例 , 夏季 2 例, 秋 季 4例 , 冬 季1 6例 , 冬春季发病较高。 1 . 2 方法 : 回顾分析 3 6例急性 良性肌炎儿童 的临床表现 、 实
验室检查 、 治疗及转归。
霉素治疗 , 考虑支 原体也可能 为本 病病原体 , 因此 诊断本病 者可进一步检查支原体。
涕鼻塞 2 6 例、 咳嗽 2 3 例、 腹痛 5 例、 头痛呕吐 3 例。前驱症
状到肌痛时间为 1 - 3 d的 3 0例 , 4 ~ 7 d的 6例。3 6例均表现 为对称性双下肢疼痛 .多 以夜 间或晨起时突然 出现肌痛 、 活
生较 多的疾病 , 常突然起病 , 肌痛不能行走 , 极易引起家长恐
辅酶。 疼痛明显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 素治疗 3 ~ 5 d 。 经上述治
疗. 3 6例患 儿 1 ~ 2 d后肌痛均 有 明显缓 解 . 3 - 5 d后 疼痛 消
慌, 且易误诊 、 漏诊 . 故应引起儿科 医师 的重视 。其病原体不
动 时加剧 , 行走 困难 , 有不 同程度 的触痛 , 局部肌 肉无红肿热
病毒直接对细胞代谢 的影响可能是本病 发病机制 。 病毒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疾病研究报告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所属部位:下肢就诊科室:儿科病症体征:鼻塞,肌痛,腹泻疾病介绍: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怎么回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又称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等,冬春季发病较高症状体征:症状表现患儿平素均身体健康,病初均有发热、流涕、鼻塞、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3 D~7 D,或有腹泻,患儿于夜间睡醒晨起突然出现双小腿肌肉疼痛,肌痛以小腿肌肉为主,双侧多于单侧,大腿肌肉次之,偶可累及颈部、肩胛部及上肢,肌痛多为钝痛,常在运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查体双小腿肌肉有触痛,但无皮肤感觉异常,外观无红肿,神经系统病理征均呈阴性。
治疗后肌痛恢复较快,迅速消失,本本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4天。
化验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周围血象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均高,范围在394 U/L~2 759 U/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羟丁酸脱氢酶(HBDH)也有轻度升高,但以CK升高明显。
鉴别诊断: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流感过程中所见的肌痛:流感初期出现肌痛为酸痛,乏力且疼痛广泛,部位不固定,CK无显著升高;流行性肌痛: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特征性表现在发热头痛前驱期症状后出现突发的胸部两侧或膈肌附着处剧烈难忍的发作性疼痛,深吸气或体位改变后可使疼痛加剧;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进展缓慢,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近端肌群,往往并发皮肤损害,无严重肌痛和触痛;急性肌红蛋白尿症:多急性起病,发生于病毒感染的高热期,表现为严重肌痛和肌肉痉挛,肌肉肿胀,触痛明显,尿呈酱油色,尿隐血试验呈阴性,尿中有肌红蛋白,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肌活检可见肌纤维坏死,有时伴有吞噬现象,一般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预后差。
并发症: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流行性感冒其中的一个并发症,其本身的并发症比较少见,暂时还没有相关记录。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 0 1 3 年1 1 月第 1 1 卷 第3 2 期
・
临床 研 究 ・ 1 3 5
型的电极在肌瘤最为突出的部位 ,以纵形的方式将内膜及包膜切开,
并且将肌 瘤切割成碎 片 ,然后再 将其取 出来 ,尽量避免伤 到四周 的正 常 内膜 若患者无生 育要求 ,则 可从位于 官腔 内肌瘤最突 出的位置开 始 ,在直 视的角度 下 ,把 电切环行 至肌瘤后部 ,沿着宫底 朝宫颈 的方 向进行切 割 ,要注意 深度 ,以避免 出现 出血 或是子宫穿孔 。将所切 除 的肌瘤组织进行称重后 再将 其送病理检查 。 2结 果 患者 出院后 对患者进 行 了4 - 2 4 个 月的随访 。其 中0 型 及I 型的患者 其成功治愈率为 1 0 0 %,其 中有1 例未进行完 全切 除 ,在手术后的3 个月 利用宫腔 镜对 其 官腔 内进行检查 发现无肿瘤 突出。进行手术 后 ,患者 的月经量有 显著的减 少 ,月经周 期也恢复规律 。所有患者 均未产生 官 腔感染 、官腔 粘连 、官腔积 血等 并发症 。有生育 要求 的患者有 7 例, 处 在妊娠 期的有 5 例 ,其 中有 3 例 是足月 分娩的 ,有 2 例 还在妊娠 中,
北 医药, 2 0 1 1 , 3 3 ( 3 ) : 2 1 3 .
儿 童急性 良性肌炎的临床诊 治分析
’
庞智 东
(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南宁 5 3 0 0 1 1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儿童 急性 良性 肌 炎 的 临床 诊 断及 治疗 。方 法 选 择 近年 来 收 治的 1 2例 急性 良性肌 炎患 儿病 例 ,对 其 易 发人 群 、 发病 症
状 、发 病原 因 、发 病时 间,检 查结 果 以及 治疗 结果 和预 后进 行 分析 。结 果 儿童 急性 良性肌 炎 易发 于冬春 季 节,学龄 期 为 易发人 群 ,主要 由流 感病毒 交叉感 染 引起 , 来诊 患 儿的血 清肌 酸磷 酸 激酶 ( c p k )呈 明显增 高 , 可达 数十 倍 以上 , 主要 症状 均 为下肢 肌 肉疼痛 , 休 息 可缓解 ,
儿童良性肌炎
儿童良性肌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病因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首先由Lundbeng于(1957年报道)在瑞士儿童中发现,本病可能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疾病,如柯萨奇病毒、A型或B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3型等,特别是B族流感病毒感染相关。
近年报道与EB病毒、HIV病毒等相关。
症状表现患儿平素均身体健康,病初均有发热、流涕、鼻塞、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3d~7d,或有腹泻,患儿于夜间睡醒晨起突然出现双小腿肌肉疼痛,肌痛以小腿肌肉为主,双侧多于单侧,大腿肌肉次之,偶可累及颈部、肩胛部及上肢,肌痛多为钝痛,常在运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查体双小腿肌肉有触痛,但无皮肤感觉异常,外观无红肿,神经系统病理征均呈阴性。
治疗后肌痛恢复较快,迅速消失,本本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4天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周围血象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均高,范围在394u/L~2759u/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L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也有轻度升高,但以CK升高明显治疗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
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以病毒唑或双黄连为主,辅以维生素(Vit)B1,VitB6,VitC等治疗,并细菌感染者加以青霉素钠治疗;。
或者静脉点滴炎琥宁针剂或喜炎平针剂、能量合剂补充ATP及静脉点滴钙剂(葡萄糖酸钙针)治疗。
5例患儿1d肌痛均有缓解,行走无困难,4d~5d肌痛完全消失。
较重者予以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等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3mg/(kg·d)×(3~5d)静脉点滴,后改为强的松1~1.5mg/(kg·d)×(3~5d)],总疗程7~10d左右,均于3~6d下地行走,疼痛消失,体温正常。
鉴别诊断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流感过程中所见的肌痛:流感初期出现肌痛为酸痛,乏力且疼痛广泛,部位不固定,CK无显着升高;2、流行性肌痛: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特征性表现在发热头痛前驱期症状后出现突发的胸部两侧或膈肌附着处剧烈难忍的发作性疼痛,深吸气或体位改变后可使疼痛加剧;3、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进展缓慢,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近端肌群,往往并发皮肤损害,无严重肌痛和触痛;4、急性肌红蛋白尿症:多急性起病,发生于病毒感染的高热期,表现为严重肌痛和肌肉痉挛,肌肉肿胀,触痛明显,尿呈酱油色,尿隐血试验呈阴性,尿中有肌红蛋白,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肌活检可见肌纤维坏死,有时伴有吞噬现象,一般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预后差。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症状,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治疗【专业知识】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症状,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又称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等。
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疾病病因
一、病因该病发病年龄主要为5-13岁儿章,也有个别病例发病年龄最小为1岁。
男孩患者比女孩多,可能与男孩活动频繁有关。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该病为流感病毒所致,有关研究人员猜想可能与柯萨奇病毒、A型或B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3型等有关,也有想关报道将其与EB病毒(疱疹病毒科R亚科,DNA病毒)以及HIV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
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考证。
症状体征
一、症状该病多发生在儿童感冒后,最初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厌食,全身肌肉酸痛,有的孩子还会出现一过性皮疹或胃肠道症状。
大约在1-4天后,前驱症状改善,但出现两侧下肢的肌肉,以小腿肌群为多见,其次为大腿肌发生疼痛,常于睡眠初醒时突然发生,活动时肢体疼痛加剧,即使能走路,也会有步态异常,腱反射正常,无感觉异常。
严重者行走困难。
而且皮肤无感觉异常,无红热,神经反射无异常。
大部分患儿在发病3-6天后两下肢肌肉疼痛及触痛可以消失,1-2周恢复正常,行走自如,只有个别儿童的步态异常可持续数周,而且该病预后良好,所以得了该病不必紧张,只要配合药物治疗以及减少肌肉活动,卧床休息,一般都能很快痊愈,而且没有后遗症。
用药治疗
一、西医1、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以及抗病毒、营养
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
关于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报告
关于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报告
郭晓敬;谭晓雪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5(21)10
【摘要】本文总结了自1997~2003年临床报告为急性良性肌炎的病例31例,急性良性肌炎是最初由Lundberg于1957年报告的一种少见的综合征,国内有过儿童病例的报告。
本文将收集整理的31例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3)
【作者】郭晓敬;谭晓雪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医院,116026;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11602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852
【相关文献】
1.关于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报告 [J], 郭晓敬;佟石一;谭晓雪
2.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血乳酸变化及临床研究 [J], 林世光;吴祖成;宋柳安;李建安;吴婉华
3.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6例临床诊治分析 [J], 杜媛媛;李淑华
4.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J], 庞智东
5.儿童良性急性肌炎:(附2例报告) [J], 李焰生;宰春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良性肌炎不会有后遗症
急性良性肌炎不会有后遗症
*导读: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又称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等。
……
上周末,小学生明明感冒了,不仅流鼻涕、打喷嚏,还感到双下肢肌肉疼痛,不能下地走路。
可是看看疼痛的部位既不红又不肿,但有压痛,妈妈带他到医院拍片,骨头也未见异常。
接诊的骨科医生问明详情,诊断为急性良性肌炎。
明明的妈妈不知这是一种什么病,担心留下后遗症。
骨科医生告诉她,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多由于儿童患感冒后,感冒病毒直接侵犯肌肉组织从而引起肌肉炎性改变所致。
此病最初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厌食,全身肌肉酸痛,有的孩子还会出现一过性皮疹或胃肠道症状。
大约在1-4天后,前驱症状改善,出现双下肢肌肉疼痛和触痛,并且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即使能走路,也会有步态异常。
大部分患儿在发病3-6天后两下肢肌肉疼痛及触痛可以消失,1-2周恢复正常,行走自如,只有个别儿童的步态异常可持续数周。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预后良好,因此,得了该病不必紧张。
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患肢活动,同时,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
绝大部分患儿疼痛可在一周内消失而痊愈。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怎么回事?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病理病因,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病因
*一、病因:
1.病毒感染(85%):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首先由Lundbeng于(1957年报道)在瑞士儿童中发现,本病可能是一种与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型或B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3型等,特别是B族流感病毒感染相关,近年报道与EB病毒,HIV病毒等相关,国外文献报道BACM的A,B流感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5%和33.9。
2.免疫力低下(15%):
儿童由于机体发育,免疫力发育并不完善,所以在易感环境中属于易感人群。
某些免疫系统疾病病人也属于易感人群。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病因,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
您!。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0例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病因及诊治要点。
方法对30例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支原体感染可能也是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病因。
结论血清肌酸肌酶(CPK)在急性期显著增高。
30例急性良性肌炎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16例,比例较高。
【关键词】急性良性肌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肌酸肌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患儿中男21例,女9例,其中首发27例,复发3例。
<2岁2例,2~6岁17例,7~14岁11例。
发病同时均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支气管炎8例,肺炎19例,同时有腹泻者4例。
1.2 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后3~14天出现双腿疼痛,2例为夜间睡眠中,28例为晨起后。
表现为两侧对称性疼痛,疼痛部位:24例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4例为大腿外侧肌肉。
2例表现为腘窝疼痛。
其中5例表现为拒走和易摔倒,3例不能站立。
典型的步态为身体重心后移,走路时脚在地面上平移,不敢抬离地面,膝关节因疼痛而不敢屈曲。
除双腿疼外无其他肌肉受累,无肌肉痉挛,肌肉肿胀,无尿色改变。
1.3 实验及其他辅助检查心肌酶检查:30例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PK)及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均升高,CKP948U/L~5488U/L,其中<1000U/L 2例,1000~2000 U/L 10例,2000~3000 U/L 8例,3000~5000 U/L 4例,>5000 U/L 6例,平均2407U/L(正常值为0~190U/L),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 38~89U/L,平均61U/L(正常值为1~24U/L)。
CKMB/CPK平均为2.5%。
16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
末梢血WBC降低16例(2.42~3.85)×109/L,PLT减少2例(81~96)×1012/L,CRP升高4例11.1~13.9 mg/L(正常值0~8 mg/L),ALT升高8例55~160U/L(正常值0~45 U/L),胸片肺炎18例,肌钙蛋白、肾功、抗O及类风湿因子均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诊断、临床热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及诊治情况。
结果本病起病急,冬春季发病高,多发生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其中36例有呼吸道感染,7例有消化道感染。
血清肌酸肌酶(cpk)激增高达数十倍以上。
结论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期的独特的综合征,儿童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结合cpk显著增高可基本诊断本病,其预后良好。
【关键词】良性肌炎;急性;儿童
【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42-02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benign acute childhood myositis,bacm)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是流感病毒直接侵犯肌肉组织而引起的肌肉炎性改变所致,又称儿童病毒性肌炎、急性短暂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等冬春季发病较高[1]。
由于该病发病突然,极易误诊、漏诊,现对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63例,诊断均符合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标准[2]。
其中男47例,女16例。
年龄4~11岁,平均8岁。
入院前病程1~3d,住院3~10d,平均住院7d。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季22例,夏季6例,秋季6例,冬季29例。
可见该病发病以春冬为主。
前驱症状持续2~5d,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36例,消化道感染7例,无明显症状6例。
患儿既往体健,无神经系统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大多起病前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不适或腹泻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前驱感染史,均于夜间睡醒或晨起时突然出现肌肉酸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临床表现:均有下肢肌肉疼痛、乏力,双下肢肌肉触痛阳性,56例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酸痛,大小腿肌肉均酸痛者仅7例。
63例均为双侧对称性疼痛,44例有明显触痛,皮肤感觉无异常。
37例走路跛行,18例脚尖踮地,8例完全不能下地。
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1.2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只有16例降低至
2.6×109/l,其余47例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但63例周围血象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均高,最低580u/l,最高达1600u/l。
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也有轻度升高,31例天冬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30 iu/l),但以ck 升高明显。
血沉轻度升高34例,抗o抗体、类风湿因子、血电解质均正常,心电图异常者19例。
病原学检查:痰病毒分离3例为流感病毒,6例柯萨奇病毒igm抗体阳性,12例为b流感病毒, 42例未找
到病原体,24例摄x线片未见异常。
1.3 诊断、治疗及预后根据患儿根据患儿病史、病症、晨起突发小腿肌肉酸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的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血清
cpk显著增高可明确诊断。
确诊后给予综合治疗,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
治疗以病毒唑或穿琥宁为主,抗病毒,同时均给与维生素b12 0.25mg,立即肌注,维生素b1 10mg+维生素b6 10mg,一日三次,口服。
其中有17例疼痛剧烈者给与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3d。
肌痛剧烈及肌酶显著增高者加服强的松1mg/(kgd),2~3天。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63例患儿肌痛及触痛均于4~7d消失,5~10d行走正常。
63例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7d,连上呼吸道感染一起治愈出院。
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及后遗症。
3 讨论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病程中发生的肌炎,于1957年由lundbergt首次报道,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自限性疾病。
多数资料表明流感病毒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3]。
本组资料中6
例血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说明柯萨奇病毒也可能是致病病毒之一。
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为主。
男孩发生率高,本组男性47例,占74%。
这可能与男孩好活动有关,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尚未知的代谢障碍相关[4]。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本组有51例发病在春冬季节,占81%。
可能与冬春季呼吸道病毒感染增多有关。
急性良性肌炎肌痛以双小腿肌肉疼痛为主,有的还可累及大腿肌肉,偶
可累及颈部、肩胛部及上肢肌肉,肌痛多为钝痛,常在运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为血清cpk显著增高,增高水平可达正常的数倍及10倍以上。
随着病情恢复cpk迅速下降,并与临床恢复相平行。
由于年龄因素,患儿常不能表述可拒绝行走,治疗后肌痛恢复较快,迅速消失,本组病例经过积极治疗,63例患儿肌痛及触痛均于4~7d消失,5~10d行走正常。
应加强对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认识,注意与多发性肌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
该病为一良性疾病,发病率不低,诊断并不困难,根据患儿有上呼吸道前驱症状,有晨起肌痛,步态异常,无神经异常征,急性期血清cpk显著增高,即可正确诊断。
bacm无特殊治疗方法,以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和抗病毒等综合治疗为主。
一般均于1周左右症状缓解,肌肉酸痛消失,能下地行走,且无后遗症,无复发病例。
参考文献
1. 朱彦碹,严小光.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4例临床特点及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6):78.
2. 吴喘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l8.
3. 凌春瀛.林俊儒.急性良性肌炎2o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0.12(9):408.
4. 王家勤.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j].河南医药信
息,2002,10:6-7.
(责任审校:陈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