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正式)
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
一、洞口工程〔一〕洞口工程1、洞口开挖前,应先清理洞口上丹方侧方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疏通排水沟渠,排除积水。
洞口边、仰坡上方的天沟应及时施作,对土质天沟隧挖遂作,不使水冲刷坡面。
2、仰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洞门端墙处土石开挖应结合地层不变情况、施工季节和地道施工方法进行。
3、洞口开挖的土石方应防止因弃渣堵塞造成排水不畅、过大土压力引起山体滑坡、坍塌和对桥梁墩台的偏压,以及对其他建筑物的危害和交通运输安然的影响。
4、处于陡峭、高边坡的洞口应增设安然棚、安然栅栏或安然网,危险地段应采纳加固办法。
5、当采用大管棚、抗滑桩、注浆、地表锚杆等办法进行洞口地层加固时,应符合以下规定:管棚施工时应遵循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然规程,并严格按钻机操作规程程序进行作业;抗滑桩使用打桩机施工时应采纳办法加固和不变重型机械;采用人工挖孔作业时,应设置人员上下升降设施、通风设备并采纳防护办法,防止坠物伤人。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查抄,施工人员应有完好的庇护用品,堵管措置应采纳先减压再措置的办法。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纳办法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好防护用品。
施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安稳,设扶手雕栏,并有安然检算。
〔二〕、明洞施工1、明洞应避开雨天施工,当确需在雨天过施工时,应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同时应加强对山体不变情况进行监测、查抄。
开挖前应采纳洞顶四周的防水、排水办法,防止地面水冲刷造成边、仰坡落石、坍塌。
2、明敞开挖应符合以下规定:按照地形、地质条件、边仰坡不变程度和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全段或分段开挖及边仰坡的坡度,开挖自上而下的挨次进行;石质地段开挖应控制爆破用药量,减少爆破震动的影响,开挖后应当即进行边仰坡防护。
在松软地层开挖边、仰坡时,应遂挖遂支护;开挖的土石不该堆弃在危害边坡及其他建筑物的处所。
3、明洞的根底应设置在安定的地基上。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的造成和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一、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工作面坍塌;2、找顶不彻底;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突泥、突水。
二、隧道洞身开挖、洞身开挖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开挖方法选择不当;2、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3、找顶不彻底;4、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5、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
三、隧道内装渣与卸渣、装渣与卸渣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围岩失稳坍塌;2、洞内照明光照度不足;3、找顶不彻底;4、作业区域机械、车辆对人的伤害;5、卸渣车辆溜车、倾翻、挂碰;6、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
四、运输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1、运输计划制订不当,车辆管理混乱;2、隧道运输最小行车限界不能满足,或临时设施、支撑侵入限界;3、警示标志、联络信号设置不当,或有缺陷;4、进出洞人员不走人行道,不遵守有关安全规定;5、运输线路不按规定设置和养护;6、车辆装载不合理,超限、超载、偏载、捆扎不牢,人货混装;7、车辆运行时发生碰撞、擦剐、挤压等车辆伤害事故;8、载人列车缺乏安全保证措施,车未停稳上、下人员。
五、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工作面光照度不足;2、找顶不彻底;3、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一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4、高空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5、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
六、衬砌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作业面光照度不足;2、衬砌时机选择不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过长;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缺失或下降;5、电线路短路,防水板施工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
七、监控量测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监控量测方案不合理,元器件损坏,采集数据失真;2、监控量测工作面未找顶、支护不及时,照明光照度不足;3、作业平台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4、富水和岩溶隧道安装量测仪器或钻孔作业时,出现突水、突泥等异常情况;5、施工安全性评价等级不准。
隧道建设中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有哪些
隧道建设中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有哪些隧道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由于其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存在着多种潜在的风险。
为了确保隧道建设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隧道建设中的风险类型1、地质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不良地质如断层、破碎带、岩溶、软弱围岩等,可能导致坍塌、涌水、突泥等事故。
2、施工技术风险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施工工艺不合理、支护不及时或不足等施工技术问题,都可能影响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安全风险。
3、环境风险隧道建设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建筑物损坏等。
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暴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给隧道施工带来风险。
4、人员与设备风险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违规作业、安全意识淡薄等,以及设备故障、老化、维护不当等,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5、管理风险项目管理不善,包括施工组织不合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会影响整个隧道建设的安全和质量。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1、现场勘察与调查在隧道建设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环境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
2、经验类比法参考类似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下的隧道工程案例,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对当前隧道建设的风险进行评估。
3、理论分析与计算运用地质学、力学等相关理论,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受力等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潜在的风险。
4、风险矩阵法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进行评估,然后将两者组合在风险矩阵中,确定风险的等级。
三、预防措施1、地质勘察与超前预报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准确掌握地质情况。
同时,采用先进的超前预报技术,如地质雷达、TSP 等,及时发现前方不良地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2、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案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掘进机法等。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一、前言隧道施工是一项高风险工程,由于工艺复杂,存在许多施工安全隐患。
因此,要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应对。
本文将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介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1.施工现场环境安全风险在隧道施工现场,存在地质灾害、高地应力、地面塌陷等风险。
此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崩塌、坍塌等事故。
应对措施:•通过多次勘探,详细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情况,合理绘制施工图纸和技术方案。
•加强监督,使用高精度的地质勘探设备和实时地质监测技术,避免出现地质灾害。
•落实现场管理,设置钢支撑、架设隧道内部脚手架等,提高地下施工的安全性。
2.机械设备安全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重型机械设备。
如果这些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
应对措施:•择机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对机械设备作业进行严格的操作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定期巡查设备和配件,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3.人员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是隧道施工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施工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身体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对措施:•严格落实施工安全制度,加强工人的培训和技能提高。
•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强化现场管理,加强对工人的监管和督促。
三、风险应对措施1.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应急预案和灵活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应对措施:•制定完整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做好应急救援设备的准备,及时投入救援。
•对应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基础,是实现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应对措施:•制定科学系统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工作职责。
隧道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
隧道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且危险性较高的工程活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施工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点,必须加以分析和预防,以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地质风险地质风险是隧道施工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由于地质结构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隧道坍塌、地层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隧道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和勘察工作,以获得合理的地质数据和信息。
此外,还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例如钢架支撑、衬砌等,以减少地质风险。
二、爆破风险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爆破是常用的施工方式之一。
然而,爆破作业存在着爆破震动、噪声、飞石等安全隐患。
因此,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制定科学的爆破方案,并进行严格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合理的爆破参数、爆破前的警告措施、远离爆破区域的工人疏散等。
另外,还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以避免对附近建筑物或线路的损坏。
三、有毒气体风险隧道施工中,常常会产生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
这些有毒气体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通风处理,将有毒气体排除。
同时,也需要提供足够的呼吸器材,以确保工人的个人安全。
四、火灾风险隧道施工现场的大量施工材料和设备容易引发火灾。
为了预防火灾风险,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并配备灭火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和灭火。
此外,还需要加强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符合安全规范,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五、事故风险隧道施工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活动,往往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人。
因此,事故风险也是隧道施工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此外,监督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遵循操作规程和标准,也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六、环境污染风险隧道施工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正式)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文件编号:KG-A0-1947-90Word格式/完整/可编辑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K概述隧道与地下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其隐蔽性、施工复杂性、地层条件和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的突出特点,从而加大了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建设的风险性。
目前对隧道及地下工程中风险的认识没有统一,对风险与危险的区别没有明确认识。
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又要求每个企业及投资者对所经营的项目必须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而言,风险是在以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为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如果某项活动或客观存在足以导致承险体系统发生各类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那么就称这个项目存在风险,而这项活动或客观存在所引发的后果就是风险事故。
2、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隧道施工风险具有风险的所有特点:(1)由于地基岩土性质、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隧道施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2)由于勘察设计资料有限,设计计算理论不完善和在隧道施工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突发偶然事件等原因,使得隧道施工的风险具有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发生的必然性;(3)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试验数据离散性大, 勘察报告提供的场地性质资料有限,地下情况的不可预知性,施工风险的可变性就更加明显;(4)由于隧道施工对场地周围土体的扰动大,造成了对场地周围建筑物、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除本身的技术因素影响外,隧道施工还不得不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这样使得隧道施工风险不但具有内部因素的多样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详细]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任何工程都有风险,需通过风险识别评价与管理的手段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识别评价与管理,可识别及分析风险发生概率及后果、评价风险对策的成本与效益,寻求可行的风险处理措施,达到防止损失或补偿损失的目的一、1、风险识别:风险隧道明洞边、仰坡易产生滑坍失稳,对洞内或洞口施工安全造成重大威胁.2、风险应对措施:洞口工程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工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及时清除悬石、处理危石,并应进行不间断监测.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洞口石方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挖应采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二、1、风险识别:隧道出口明洞地段,容易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2、风险应对措施:隧道出口明洞段施工前应先进行地表加固,制定详细的加固方案.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地表沉降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当发现监测异常时,应及时采取超前小导管支护措施,并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必要时可采取地表注浆处理措施.根据围岩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合理确定开挖进尺,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尽早进行仰拱落底施工,及时使支护结构封闭成环,以减少围岩变形,并严格控制落底进尺.隧道Ⅴ级围岩采用短台阶留核心土的开挖方法,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架立钢架,施做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措施,必要时增设临时仰拱,并遵循“管超前、勤量策、及封闭、强支护”的施工程序.三、1、风险识别:隧道施工坍塌、变形影响2、风险应对措施:应按“短开挖、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衬砌紧跟、弱爆破”的原则进行.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既有线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及既有线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施工前与产权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严格按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确保既有线安全.四、1、风险识别:突然涌水对洞内人员安全造成危害.2、风险应对措施: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手段,提前了解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地下水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②施工中宜采用注浆堵水结合超前钻孔限量排水.③掘进循环进尺宜为0.5~1.0米.支护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②根据支护的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隧道施工时应采取加强防排水的技术措施.防排水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衬砌混凝土应按防水混凝土要求施工,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处理必须满足质量要求.②防水层铺设前应对喷射混凝土基面作平整和清除浮碴处理.③防水层铺设应平顺,并密贴喷射混凝土基面,接缝应采用常规法、充气法或真空法检查,确保严密可靠.④必须先进行注浆并达到止水目的后,方可铺设防水层.防水层铺设后,严禁在铺设防水层范围内注浆.⑤排水盲管安装前应对岩面进行平整,纵横向排水管和水沟应在衬砌施工前完成,基底应清理干净,确保排水顺畅.隧道的衬砌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复合式衬砌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施作时间.②仰拱必须及早施作,形成封闭结构.五、1、风险识别:隧道浅埋段、地层破碎带和Ⅵ围岩段施工中易出现局部掉块现象,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2、风险应对措施:施工中加强控制光面爆破,减少超挖现象,对局部掉块地段挂网喷混凝土回填密实,在局部节理发育,有基岩裂隙水渗出地段,局部设钢架进行加强,同时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加快仰拱及二次衬砌的施做.六、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防范施工要点(一)开挖要求1 钻爆法施工的石质隧道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超欠挖.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米2不>0.1米2)侵入衬砌,不应大于5厘米.拱脚和墙脚以上1米范围内严禁欠挖.2 当出现欠挖需要补炮时,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进行.超挖部分在清碴后初喷时应喷平.4.4.3 局部<50厘米超挖部分应采用喷混凝土喷平.当全断面均有>30厘米超挖时,可采用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当设置钢架时,钢架可以放大尺寸,以贴近岩面设置,在保证设计要求的初期支护厚度情况下,富裕部分采用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二)锚杆、钢筋网施做要求1 锚杆必须在开挖面清碴之后及时施做.2 系统锚杆可在清碴后、岩面初喷混凝土之后施做,在爆破面稳定,危石清理干净,无掉石块危险的情况下也可在初喷之前施做.3 系统锚杆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内灌浆饱满,其安装角度和间距可略微调整,锚杆间距调整范围不应大于设计间距的10%,但是每个断面的根数不应少于设计数量.4 局部锚杆根据开挖后岩面裂隙情况设置,有裂隙的位置应施做锚杆,锚杆尽量垂直裂隙打入,每条裂隙面上应不少于2根锚杆,锚杆长度应穿过裂隙面进入稳定岩层长度不少于1.0米.5 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垫板应与喷混凝土面密帖.6 除在砂土地层中开挖隧道外,钢筋网宜在初喷混凝土后铺挂,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三)超前大管棚、小导管施作要求1 超前大管棚、小导管的定位必须准确,仰角、环向间距和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 大管棚、小导管安装后应及时压浆.3 无水地段,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1∶1.0~1.5,采用425号水泥.4 有水地段,注浆可采用纯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双浆液,水泥浆水灰比1∶1.0,水玻璃一般采用30~40波美度.混合液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一般为1∶0.5~1.0,现场可根据试验确定.5 为满足环保要求而采取的堵水注浆,注浆浆液应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宜采用1:1.5~2.0.6 注浆采用压力与注浆量双重控制:大管棚:单根钢管当注浆量>0.20米3,注浆压力>0.5米Pa时可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1.2米Pa,注浆量>0.10米3时可结束注浆.小导管:单根钢管当注浆量>0.10米3,注浆压力>0.5米Pa时可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1.0米Pa,注浆量>0.050米3时可结束注浆.(四) 钢架施工要求1 钢架应在开挖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2 钢架与锚杆可以同时进行,为减少施工干扰,用以固定钢架的锚杆先施做,其余锚杆可以在钢架固定后施做.3 对于围岩稳定性较好地段,也可以先施工锚杆后架设钢架,但是都必须在下一循环开挖开始之前施工完毕.4 用以固定钢架的锁脚锚杆不能代替系统锚杆.5 钢架安装间距以图纸要求为准,纵向允许偏差不超过设计间距的5%,竖向偏差不能侵入设计轮廓线.6 钢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40米米.7 局部设置钢架时,隧道纵向每段设置长度不应<5米,两榀钢架间距不应>1.2米.五喷混凝土施工要求1 喷射混凝土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2 喷射混凝土宜采用湿喷工艺.3 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应用水或高压风管将岩面的粉尘和杂物冲洗干净.二次喷混凝土时,初喷混凝土表面的浮尘也应冲洗干净.4 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时,应首先对涌水进行处理,封堵或引排后在进行施工.(六) 二次衬砌施工要求1 Ⅰ~Ⅲ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时,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形规律,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2 Ⅳ~Ⅵ级围岩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应根据开挖方法和开挖掌子面距离,按照设计要求及时施作.3 二次衬砌宜采用全断面一次灌筑混凝土.4 混凝土浇筑必须确保拱顶混凝土密实;振捣时不应破坏防水层.(七) 防排水施工要求1 防水板铺设之前,对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点必须注浆封堵,出水量较大处可预埋引水管引至排水沟.4.7.2 环、纵向盲沟质量必须可靠,有足够的抗压能力,环向盲沟与纵向盲沟应可靠连接,保证施工后排水通畅.2防水层铺设之前,应仔细检查并消除初期支护表面和盲沟周围凸露的尖钉和钢筋,以防扎破防水层.3 防水层铺设应留有余量,避免凸露处在二次衬砌浇筑时撕破.4 橡胶止水带厚度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安装必须准确,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严禁止水带在混凝土内卷曲、弯折.5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必须安装在先施工混凝土预留槽内,预留槽内壁应平整,止水条与壁面应密贴.(八) 洞口施工要求1 洞口施工前应首先做好洞口周围排水设施.2隧道暗挖进洞之前必须处理好边仰坡,保证边仰坡稳定,清除边仰坡上部危石,防止爆破震动时危石滑落.3 设有明洞的洞口,在暗洞开挖之前应完成明洞施工;无接长明洞洞口,暗洞开挖之前应完成洞门及挡墙施工.(九) 断层破碎带施工要求1在施工到设计图纸标明或超前地质预报显示的断层破碎带之前,应采用超前钻探明断层破碎带是否含水及水压大小,然后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2 如果探明的断层破碎带地质及地下水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停止开挖,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按照设计确认的施工方案开挖.。
隧道主要危险源与应对措施
3)加强超前支护施工质量。
4)拱部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完成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
5)及时加强背后回填注浆。
6)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小范围的局部坍塌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封堵开挖面,待制定可靠的防止继续坍塌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加强监控量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4)进行背后注浆回填时,随时监测初支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有毒气体
1)有害气体预防采取送风方式,隧道内通风采用大功率、高性能通风机,采用风管送风至开挖面。
2)加强隧道内空气质量检测,超过安全标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爆炸
1)编制钻爆专项施工方案,须经专家论证后,公司总工签字,监理总工程师签字之后方可实施。
2)实施爆破人员须持专业资格证书上岗。
3)须与公安部门协作,加强火工品的保管。
4)对所有爆破人员、工长、安全员进行交底。
5)爆破时须拉安全警戒线,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
3)对于洞口端开挖的掌子面,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
4)做好掌子面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变形量超过范围值时,及时撤了人员,进一步做好加固防护。
洞身开挖
掌子面坍塌
1)开挖前掌子面测量及开挖作业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有松动岩石或裂块,应及时清除或支护处理后,方可进行作业。
2)站在碴堆上作业时,应注意碴堆的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3)在工作面内,时刻注意周边情况,不得拆卸、修理风钻。
4)隧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根据其断面和作业环境合理选择机型,划定安全作业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5)隧道采用人工开挖时,作业人员应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并设专人指挥。
铁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
铁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摘要:在铁路施工阶段铁路隧道施工是重要环节,与常见铁路工程施工存在差异,当前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难度较大,施工中面临的施工风险要素较多。
施工企业需要结合风险问题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铁路隧道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工程施工建设质量。
本文主要对铁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规避措施,促进我国铁路隧道施工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主要风险;规避措施目前铁路隧道施工环节各项建设活动较为复杂,在施工中存在诸多变化性问题以及施工风险,常见的风险有施工现场风险、工期风险、施工技术风险以及地质风险等,每项风险都会对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造成影响。
为了在铁路隧道工程项目施工对各类风险因素将进行控制,相关施工部门需要采取施工风险规避措施,全面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确保工程施工效率全面提升。
一、铁路隧道施工中主要风险因素分析(一)自然环境要素导致的风险因素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各项风险中,自然环境导致的风险性较为重要,也存在一定客观性。
自然风险实际发生概率较高,规避难度较越大。
所以当前在施工活动开展之前,施工企业需要对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这是对自然环境风险因素进行探析的主要依据。
从目前诸多资料中能够看出当前铁路隧道施工自然风具有较大复杂性,在施工地层以及地下水位方面的复杂程度更高。
岩土介质材料具有一定差异,地下水位高度不同,水源腐蚀性存在差异等,此类问题导致隧道工程自然环境风险复杂程度较高。
此外,在建筑长期施工发展过程中,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会呈现出动态化变化特征,在水文勘查过程中各项地质条件具体勘查情况不具有全面性,单方面选取相应测试点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或是从实验室中开展试验得出结论,但是各项结果真实性有待提升。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周边岩体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固定性较低,数值并不是呈现相对集中状态,也具有较大变异性,这样会导致隧道施工过程中自然风险系数不断增加[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详细]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措施任何工程都有风险,需通过风险识别评价与管理的手段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识别评价与管理,可识别及分析风险发生概率及后果、评价风险对策的成本与效益,寻求可行的风险处理措施,达到防止损失或补偿损失的目的一、1、风险识别:风险隧道明洞边、仰坡易产生滑坍失稳,对洞内或洞口施工安全造成重大威胁.2、风险应对措施:洞口工程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工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及时清除悬石、处理危石,并应进行不间断监测.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洞口石方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挖应采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二、1、风险识别:隧道出口明洞地段,容易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2、风险应对措施:隧道出口明洞段施工前应先进行地表加固,制定详细的加固方案.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地表沉降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当发现监测异常时,应及时采取超前小导管支护措施,并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必要时可采取地表注浆处理措施.根据围岩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合理确定开挖进尺,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尽早进行仰拱落底施工,及时使支护结构封闭成环,以减少围岩变形,并严格控制落底进尺.隧道Ⅴ级围岩采用短台阶留核心土的开挖方法,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架立钢架,施做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措施,必要时增设临时仰拱,并遵循“管超前、勤量策、及封闭、强支护”的施工程序.三、1、风险识别:隧道施工坍塌、变形影响2、风险应对措施:应按“短开挖、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衬砌紧跟、弱爆破”的原则进行.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既有线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及既有线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施工前与产权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严格按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确保既有线安全.四、1、风险识别:突然涌水对洞内人员安全造成危害.2、风险应对措施: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手段,提前了解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地下水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②施工中宜采用注浆堵水结合超前钻孔限量排水.③掘进循环进尺宜为0.5~1.0米.支护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②根据支护的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隧道施工时应采取加强防排水的技术措施.防排水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衬砌混凝土应按防水混凝土要求施工,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处理必须满足质量要求.②防水层铺设前应对喷射混凝土基面作平整和清除浮碴处理.③防水层铺设应平顺,并密贴喷射混凝土基面,接缝应采用常规法、充气法或真空法检查,确保严密可靠.④必须先进行注浆并达到止水目的后,方可铺设防水层.防水层铺设后,严禁在铺设防水层范围内注浆.⑤排水盲管安装前应对岩面进行平整,纵横向排水管和水沟应在衬砌施工前完成,基底应清理干净,确保排水顺畅.隧道的衬砌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复合式衬砌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施作时间.②仰拱必须及早施作,形成封闭结构.五、1、风险识别:隧道浅埋段、地层破碎带和Ⅵ围岩段施工中易出现局部掉块现象,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2、风险应对措施:施工中加强控制光面爆破,减少超挖现象,对局部掉块地段挂网喷混凝土回填密实,在局部节理发育,有基岩裂隙水渗出地段,局部设钢架进行加强,同时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加快仰拱及二次衬砌的施做.六、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防范施工要点(一)开挖要求1 钻爆法施工的石质隧道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超欠挖.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米2不>0.1米2)侵入衬砌,不应大于5厘米.拱脚和墙脚以上1米范围内严禁欠挖.2 当出现欠挖需要补炮时,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进行.超挖部分在清碴后初喷时应喷平.4.4.3 局部<50厘米超挖部分应采用喷混凝土喷平.当全断面均有>30厘米超挖时,可采用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当设置钢架时,钢架可以放大尺寸,以贴近岩面设置,在保证设计要求的初期支护厚度情况下,富裕部分采用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二)锚杆、钢筋网施做要求1 锚杆必须在开挖面清碴之后及时施做.2 系统锚杆可在清碴后、岩面初喷混凝土之后施做,在爆破面稳定,危石清理干净,无掉石块危险的情况下也可在初喷之前施做.3 系统锚杆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内灌浆饱满,其安装角度和间距可略微调整,锚杆间距调整范围不应大于设计间距的10%,但是每个断面的根数不应少于设计数量.4 局部锚杆根据开挖后岩面裂隙情况设置,有裂隙的位置应施做锚杆,锚杆尽量垂直裂隙打入,每条裂隙面上应不少于2根锚杆,锚杆长度应穿过裂隙面进入稳定岩层长度不少于1.0米.5 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垫板应与喷混凝土面密帖.6 除在砂土地层中开挖隧道外,钢筋网宜在初喷混凝土后铺挂,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三)超前大管棚、小导管施作要求1 超前大管棚、小导管的定位必须准确,仰角、环向间距和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 大管棚、小导管安装后应及时压浆.3 无水地段,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1∶1.0~1.5,采用425号水泥.4 有水地段,注浆可采用纯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双浆液,水泥浆水灰比1∶1.0,水玻璃一般采用30~40波美度.混合液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一般为1∶0.5~1.0,现场可根据试验确定.5 为满足环保要求而采取的堵水注浆,注浆浆液应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宜采用1:1.5~2.0.6 注浆采用压力与注浆量双重控制:大管棚:单根钢管当注浆量>0.20米3,注浆压力>0.5米Pa时可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1.2米Pa,注浆量>0.10米3时可结束注浆.小导管:单根钢管当注浆量>0.10米3,注浆压力>0.5米Pa时可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1.0米Pa,注浆量>0.050米3时可结束注浆.(四) 钢架施工要求1 钢架应在开挖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2 钢架与锚杆可以同时进行,为减少施工干扰,用以固定钢架的锚杆先施做,其余锚杆可以在钢架固定后施做.3 对于围岩稳定性较好地段,也可以先施工锚杆后架设钢架,但是都必须在下一循环开挖开始之前施工完毕.4 用以固定钢架的锁脚锚杆不能代替系统锚杆.5 钢架安装间距以图纸要求为准,纵向允许偏差不超过设计间距的5%,竖向偏差不能侵入设计轮廓线.6 钢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40米米.7 局部设置钢架时,隧道纵向每段设置长度不应<5米,两榀钢架间距不应>1.2米.五喷混凝土施工要求1 喷射混凝土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2 喷射混凝土宜采用湿喷工艺.3 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应用水或高压风管将岩面的粉尘和杂物冲洗干净.二次喷混凝土时,初喷混凝土表面的浮尘也应冲洗干净.4 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时,应首先对涌水进行处理,封堵或引排后在进行施工.(六) 二次衬砌施工要求1 Ⅰ~Ⅲ级围岩复合式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时,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形规律,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2 Ⅳ~Ⅵ级围岩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应根据开挖方法和开挖掌子面距离,按照设计要求及时施作.3 二次衬砌宜采用全断面一次灌筑混凝土.4 混凝土浇筑必须确保拱顶混凝土密实;振捣时不应破坏防水层.(七) 防排水施工要求1 防水板铺设之前,对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点必须注浆封堵,出水量较大处可预埋引水管引至排水沟.4.7.2 环、纵向盲沟质量必须可靠,有足够的抗压能力,环向盲沟与纵向盲沟应可靠连接,保证施工后排水通畅.2防水层铺设之前,应仔细检查并消除初期支护表面和盲沟周围凸露的尖钉和钢筋,以防扎破防水层.3 防水层铺设应留有余量,避免凸露处在二次衬砌浇筑时撕破.4 橡胶止水带厚度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安装必须准确,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严禁止水带在混凝土内卷曲、弯折.5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必须安装在先施工混凝土预留槽内,预留槽内壁应平整,止水条与壁面应密贴.(八) 洞口施工要求1 洞口施工前应首先做好洞口周围排水设施.2隧道暗挖进洞之前必须处理好边仰坡,保证边仰坡稳定,清除边仰坡上部危石,防止爆破震动时危石滑落.3 设有明洞的洞口,在暗洞开挖之前应完成明洞施工;无接长明洞洞口,暗洞开挖之前应完成洞门及挡墙施工.(九) 断层破碎带施工要求1在施工到设计图纸标明或超前地质预报显示的断层破碎带之前,应采用超前钻探明断层破碎带是否含水及水压大小,然后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2 如果探明的断层破碎带地质及地下水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停止开挖,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按照设计确认的施工方案开挖.。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隧道施工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1. 地质风险: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可能较为复杂,比如岩层不稳定、软土层、水文条
件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坍塌、泥石流、涌水等事故。
2. 环境风险:隧道施工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噪音、振动、扬尘等,
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
3. 安全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事故,因此需要制定
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交通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交通产生影响,比如道路封闭、交通拥
堵等,需要制定交通管理方案,保证交通畅通。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1.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 预防措施: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加固岩石、加固软土层、地下水抽排等,预防坍塌、涌水等事故。
3. 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比如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加
装扬尘防护设施等。
4.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培训、安全巡查、紧急救援等,保
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5. 交通管理: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方案,提前通知周边交通管制措施,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总之,隧道施工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是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和控制风险。
隧道施工风险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隧道施工风险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地面沉降量过大原因分析:盾构选型不当;土体自立性差;地下水化勘察失误;土层变化较大;土层受扰动较大;平衡压力设定偏低;推进速度慢;出土量过大;施工监测小及时准确;管片拼装时盾构后退;注浆量不够;补脏浆小及时;注浆压力不适当;注浆材料不合格;注浆浆液配合比不当;汴浆部位不合理。
防范措施:合理选择盾构类型;采用辅助工法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地质水文变化较大地段加密勘察;精心施工,减小对土层的扰动;加强开挖面土压力的岭测,保持开挖面土压力的平衡;加强推进速度控制,尽量不使或少使前方土体受挤压;严格控制出土量,保证盾构切口方土体能微量隆起;加强对监测点是的临控;加强盾构千斤顶的维修保养工作,管片拼装时保证安全溢流阀的压力达到规定值;盾尾脱出后及时压浆;压浆量要充足;严格控制压浆压力;采用两次以上的压浆;浆液的选择、采购、储运、配比和拌制必须合理;合理选择注浆部位,保证注浆均匀。
治理办法:进行土体探测,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原因;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和信息反馈;提高同步注浆率,改善注浆效果;进行壁后补压浆或地面跟踪补压浆;调整盾构推进参数,使其更科学更准确。
(2)隧道越江时江底冒浆原因分析:江底覆土厚度过浅;盾构切口水压波动量大;开挖面泥水压力没定值过高;同步注浆压力不合理,对江底土层扰动较大;盾构纠偏时超挖严重。
防范措施:在冒浆区采用江面抛土,加大覆土厚度;控制切口水压波动范围;严格控制开挖面泥水压力,在推进过程中要求手动控制开挖面泥水压力;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并存注浆管路中安装安全阀,以免注浆压力过高;适当提高泥水各项质量指标;合理设置盾构推进速度,保证开挖而的稳定;盾构推进时,检查掘削千砂键,控制超挖现象。
治理办法:当发现江底冒浆时,如果是轻微的冒浆,在不降低开挖面水压的情况下向前推进,同时,适当加快推进速度,提高拼装效率,使盾构尽早穿过冒浆区;当江底冒浆严重不能推进时,适当降低开挖面切口水压;提高泥水密度和粘度;掘进一段距离后,进行充分的壁后压浆。
分析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分析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一、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安全组织机构不完善隧道施工的组织体系一般采用传统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机构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通常把施工的进度、效益放在第一位。
另外,一些隧道工程的承包商把工程分包给民工队伍,对民工队伍的施工又缺乏指导与监督检查,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机构或是组织机构不完善,不能正确处理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使得施工安全没有保障。
(二)人为因素影响施工安全施工队伍怕麻烦,不按工序施工,抢工图快,盲目追求进度,忽视安全生产造成的后果,在隧道施工中不按规程、规范操作,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喷锚支护不及时;锚杆或超前管棚型号、规格不对,长度、数量不够,安设不当;喷射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未及时进行量测或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决策失误,措施不力;围岩爆破用药量过多,造成围岩扰动,使围岩软弱面强度大大降低;不重视围岩检查,处理危石措施不当等。
(三)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隧道施工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比较缺乏,技术干部不足,班组安全教育不彻底,班组长人员管理组织能力差,工人的技术水平低。
在隧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有章不循、纪律松散、无知蛮干。
出现隧道施工中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落后于掘进,锚喷支护不符合设计要求,掘进尺度过大,通风除尘不畅等现象,给施工安全留下了很大隐患。
(四)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一旦发生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其处理方案往往根据经验来进行处理,由于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在事故发生前如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则往往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事故,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一)完善安全组织机构隧道施工的主要组织机构是由公司总部、施工单位、基层单位组成。
因此,也就应该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即应该有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组织,施工单位安全监督组织,基层安全管理组织。
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
隧道施工的紧急源分析及防范措施(一)担忧全因素(紧急源)分析隧道施工一般可能遇到的不良地段和特殊地段有:滑坡、坍塌、岩堆、偏压地层、岩溶、高应力高强度地层、松散地层、软土地段,膨胀地层、软弱黄土地层、含水未固结围岩、溶洞、断层、岩爆、流沙、瓦斯溢出地层等。
依据“两阶段设计图”说明,本合同段米家寨1#、2#隧道属:“隧址区地表均为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老黄土,下伏晚第三系半固结砂砾岩”;“隧址区主要为半固结砂砾岩及半固结粘土岩”;“本次钻孔中未见地下水,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简洁”;“隧道洞身稳定性分析评价:隧道洞身穿越晚第三系半固结砂砾岩,未发觉断层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整体稳定,适宜修建隧道”。
半固结砂砾岩的特点是:围岩稳定性差,侧壁处理不当会产生较大的坍塌,地表水极易下渗,属强~中透水层(弱透水层),雨季时有滴水现象。
分析设计单位供应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报告,L2合同段米家寨1#、2#隧道在施工中可能发生地事故主要紧急源是“坍塌”。
坍塌对隧道施工会造成严峻的平安生产事故,对工程平安、施工人员平安、设备平安受到极大地平安。
另外其他的紧急因素还有:民爆物品爆炸、触电、火灾、运输事故、机械物体打击、高处作业坠落等。
后附《紧急源辨识、评价和限制措施一览表》。
(二)隧道施工坍塌防范及处理措施1、隧道坍塌预防措施(1)发生坍塌的缘由1)地质因素①当通过各种积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
工程地质灾难所引发的事故也特殊多,这是在不清楚前方不良地质状况下,仍沿用不变的施工手段,没有刚好实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造成的。
掌子面前方围岩裂开、节理发育、岩石走向垂直、岩石间有渗透水、岩层间有泥夹层、前方出现断层带等,这些不良地质极易引发塌方事故。
②地下水、渗透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塌。
2)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①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支配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的过长,地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坍塌的发生;②喷锚不刚好,或喷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③接受钢支撑时,支撑架质量欠佳,支撑和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连接不够坚实,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须要的强度要求;④有时抽换支撑不当,或当支撑已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前未刚好加固;⑤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⑥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水利、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给施工现场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1. 地质风险: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可能导致突水涌泥、地面塌陷等事故。
此外,地质断层、岩层破碎等地质问题也可能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2. 支护风险:隧道开挖过程中,如果支护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坍塌事故。
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都可能引发支护风险。
3. 施工机械风险:隧道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多,如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泵等。
机械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4. 施工用电风险:隧道内施工用电量大,电线老化、乱拉乱扯等现象普遍存在,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5. 施工通风风险: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风不良可能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危害施工人员健康。
6. 火灾爆炸风险:隧道内施工过程中,电线短路、机械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7. 高处坠落风险:隧道工程施工中,高处作业较多,如防水、钢筋绑扎等。
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8. 物体打击风险:隧道内施工过程中,失控的物体可能在惯性力或重力作用下打击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 加强地质勘查:详细进行地质勘查,了解地质条件,为隧道工程设计提供准确数据。
对不良地质地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降低地质风险。
2. 完善支护结构:根据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支护结构,确保支护质量。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护,及时封闭开挖面,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3. 强化机械设备管理:加强机械设备检查、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机械风险。
4. 加强施工用电管理:施工用电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电缆线路布局合理,确保用电安全。
(完整版)隧道施工危险源与管控措施
(完整版)隧道施工危险源与管控措施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隧道施工中的危险源及相应的管控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二、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1. 地质灾害:
- 危险源:地层塌方、滑坡等
- 管控措施:
- 详细勘测地质情况,并根据勘测数据制定施工方案
- 定期监测地质活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爆破施工:
- 危险源:爆破过程产生的震动和飞石
- 管控措施:
- 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志
- 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爆破网和防护墙
3. 有害气体:
- 危险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 管控措施:
- 提高通风设施的管辖能力
- 建立警示系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
4. 机械设备操作:
- 危险源: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风险
- 管控措施:
- 为操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和证书
- 定期检查和维修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使用
5. 坍塌风险:
- 危险源: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坍塌
- 管控措施:
- 采用适当的支护结构,如钢支撑和混凝土衬砌
- 定期检查支护结构,确保其稳定性
6. 火灾和爆炸:
- 危险源: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
- 管控措施:
- 建立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
- 提供消防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
三、结论
隧道施工中存在多个危险源,但通过合理的管控措施,可以有
效减少事故和风险。
各相关方应密切合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1947-90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概述隧道与地下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其隐蔽性、施工复杂性、地层条件和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的突出特点,从而加大了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建设的风险性。
目前对隧道及地下工程中风险的认识没有统一,对风险与危险的区别没有明确认识。
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又要求每个企业及投资者对所经营的项目必须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而言,风险是在以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为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如果某项活动或客观存在足以导致承险体系统发生各类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那么就称这个项目存在风险,而这项活动或客观存在所引发的后果就是风险事故。
2、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隧道施工风险具有风险的所有特点:(1) 由于地基岩土性质、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2) 由于勘察设计资料有限,设计计算理论不完善和在隧道施工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突发偶然事件等原因,使得隧道施工的风险具有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发生的必然性;(3)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试验数据离散性大,勘察报告提供的场地性质资料有限,地下情况的不可预知性,施工风险的可变性就更加明显;(4) 由于隧道施工对场地周围土体的扰动大,造成了对场地周围建筑物、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除本身的技术因素影响外,隧道施工还不得不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这样使得隧道施工风险不但具有内部因素的多样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施工期的风险由于其事故的高发性和对经济效益的制约性而成为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的焦点,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导致的自然风险和环境风险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是隧道设计和施工最重要的基础资料。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①地层方面体现在地层层次分布情况、不同岩土介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参数、岩土介质在切削搅拌后的流动性、粘性和变形以及各种不良地质情况(如潜在有害气体的侵入)等。
②水文资料方面,主要包括:岩土的渗透性、含水量、流向与流速;水位、水压和水的冲刷力;水的腐蚀性;水的补给来源等。
③地层中的其它障碍物,主要包括:建筑或其它构筑物基础、各种管线设施、废弃构筑物、其它孤立物,如孤石或江底沉船等。
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其介质特性表现出很大的随机变异性。
同时,地层中还存在大量水的活动与作用,如地表径流、地下潜水和承压水等。
由于地质勘探、现场和室内试验等设备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通过个别测试点的现场试验和若干试样的室内试验对岩土性和水文参数作近似的量测估计。
大量的试验统计结果表明,岩土体的水文地质参数是十分离散、不确定的,具有很高的空间变异性,这些复杂因素的存在给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本质上的风险,如: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洪水、雷击、严寒、高温、雨季等,以及开挖造成的围岩扰动,岩体内有毒气体释放,影响地下水流,引起噪音、废气、废渣污染等。
(2) 建设中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和技术方案的复杂性引起的施工风险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建设队伍、机械设备、施工操作技术水平等对工程的建设风险都有直接的影响。
由于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复杂,且不同的工法又有不同的适用条件,贸然采取某种方案、技术和设备势必会产生风险。
同时,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条件差,这些对施工单位人员都很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出现各种意外风险事故。
①施工技术风险因素: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困难或失败,施工工艺的落后,施工技术与方案不合理,施工进度不合理,现场工作不均衡系数大,隧道施工技术问题的不确定性,爆破控制不当,隧道轴线定位偏差,隧道变形超出控制以及质量检测技术失误等。
②施工现场风险因素:地质资料的不确定性、工作面塌方、密封漏损、岩爆、瓦斯爆炸、有毒气体释放(硫化氢气体等)、岩溶、突涌水、洞外危崖落石、危石、洞口滑坡、施工用电事故、通讯不畅以及安全措施不力等。
③设备风险因素:包括隧道掘进机损坏、刀具磨损过快、施工设备备件短缺、施工设备维修不当、设备安装调试失误以及机电设备安装事故等。
④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材料风险因素: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的订货或供应不足、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品种和数量的差错、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质量和规格不合格、运输存储和施工损耗以及特殊材料或新材料质量稳定性等。
⑤进度施工管理及人员素质:施工控制计划不完善、施工控制计划可操作性差、施工控制计划组织机构人员不落实、施工控制信息不畅通、有效控制方法落后、管理人员素质差以及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不合作等。
(3)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和组织方案的复杂性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的全寿命周期内,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建设的决策、管理和组织。
隧道及地下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由于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突出特点,工程投资风险很大,无论是哪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决策、管理和组织问题。
从工程立项规划开始,如何选择合理的工程建设地址、技术方案、如何减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何评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保持整个工程建设的"绿色"和可持续性,每一个问题的决策与执行都需要综合各种的风险和效益。
(4)工程建设周边环境(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的复杂性所建工程周围的地面构筑物和周围环境设施一般都很复杂,尤其是城市繁华地带。
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①地面构筑物的使用年限、结构类型(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结构)、基础类型(如条形基础、桩基等)和文物价值;②构筑物与隧道及地下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③临近已有的隧道和地下工程情况;④周边道路及管线的类别、年限、材料及施工方法;⑤周围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群体等。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工法或工艺都会不可避免的对以上这些构筑物和人群造成直接的影响或一定程度的破坏。
(5)重大事故风险:火灾、爆炸等。
可以看到,由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孕育风险的环境,加上致险因子的诱导,就有可能引发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对各种承载体造成损失。
以城市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工程施工风险为例,承险体包括盾构隧道、地面建筑物、路面系统、地下管线、已建隧道、社会群体和生态环境,其发生的损失模式也是不同的。
3风险分析及风险规避措施虽然影响隧道施工风险的因素很多,但客观的因素是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主观的因素就是人们对地质的认识能力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根据施工的具体缓和条件实施动态的管理是进行工程风险规避的重要手段。
对隧道工程的风险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质条件的变化和对地质认识能力的不足是最大的风险。
地质条件是隧道设计最重要的基础。
目前各设计院普遍采用由区域地质到工点地质,由宏观到微观的认识方法进行地质工作。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有的还在勘测过程中增加了"地质工作子阶段"或"加深地质工作"的工作安排。
重要隧道的综合勘探、深孔钻探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超前预报等工作都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各设计院的勘探装备也有了质的提高,普遍配置各式钻机和各种现代物探仪器。
随着勘探手段的更新和大量的经验积累,设计院对地质的认识及判断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虽然如此,因受超前投入与收益相对平衡的影响,设计阶段的地质工作不可能尽善尽美,局部的地质工作和对地质认识能力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
(2)化解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隧道工程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的责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施工企业身上。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在项目上的经济效益,而且涉及到企业取信市场的发展目标。
①采用先进测试技术,及时反馈信息,以防范风险提高信息保证隧道工程界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到"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或重要的隧道,学校、科研、厂商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一起开展技术攻关,研制出了实用的测试仪器,开发出了先进的测试技术,为隧道工程施工实施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防范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证。
②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为化解风险提供有力保证《铁路隧道施工规范》规定:"选择施工方法,应以地质条件为主,结合隧道长度、断面、结构类型、工期要求、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和经济效益等,综合确定,并优先采用喷锚构筑法。
对地质变化较大的隧道,选择的施工方法要有较多适应性,以便在围岩变化时易于变换施工方法而较少地影响施工进度。
变换施工方法时,应有过渡措施。
"这为隧道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随着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长足进步,新的施工方法层出不穷,针对特定的隧道工程,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也是施工单位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大量的事实证明,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不但能够化解因"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对地质认识能力的不足"所带来的风险,而且还能够锻炼队伍,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③建设一支懂管理、精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智力保障随着工程的实践,一大批从事隧道工程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脱颖而出,机械装备能力日益增强,施工队伍得到锻炼,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但与目前我国隧道工程发展的趋势,与世界隧道工程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进步相比,差距很大。
实施了风险管理的隧道工程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桥梁、路基等工程的管理,管理工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
静态管理条件下,处在现场的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有出入时,仅有提出变更的权利,而没有变更的决定权利,一项Ⅲ类变更设计要经过施工单位提出召集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现场踏勘调研再作决定,从提出到解决至少需要半天时间,如果是Ⅰ、Ⅱ类变更程序则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