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测备掌握特值法的奥秘.doc

合集下载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觉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了解历年公务员入围分数线,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高分来!
>>>我想看看国考课程。

特值法是当题目中未知量比较多的时候,可以假设某个未知量为一个特殊数值,然后进行计算的方法,它的本质就是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能够将一个解题过程复杂的题目变得简单,是国考数学运算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节省时间,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领略一下特值法的无穷魅力。

1.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

那么今年上半年该市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2012-国考-70】
A.9.5%
B.10%
C.9.9%
D.10.5%。

公务员行测考试特殊值解题

公务员行测考试特殊值解题

公务员行测考试特别值解题很多同学在行测考试中都会将数量关系放在最后的时间去做,一样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由于本身时间就非常有限;第二个是由于数量关系确切有些题目是比较难做的,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特别值解题,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特别值解题为何说可以挑选出来做呢?由于工程问题中的多者合作问题有一个相对好用的方法——特值法,各位同学熟练掌控了特值法之后,在做多者合作问题时就没有那么“头疼”了,特值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给题干中的某未知量赋特别值,有三种设特值的方法:常见题型 1.已知多个主体完工的时间,一样将工作总量设为1或多个完工时间的公倍数例1: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要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要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要15天,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要多少天?A.8天B.9天C.10天D.12天【解析】这道题告知我们多个主体完工的时间,可以将工作总量设为90(30、18、15的最小公倍数),则甲的效率是3,甲乙效率之和是5,乙丙的效率之和是6,多者合作问题的解题核心是效率可以加和,甲乙丙的效率之和是3+6=9,那么,甲乙丙的合作时间是90÷9=10天,挑选C项。

2.已知多个主体效率关系时,一样根据效率关系将效率设为最简比对应的份数例2:某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6天可以完成。

若甲、乙、丙的工作效率比为3∶6∶8,则乙单独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小时?A.10B.17C.24D.31【解析】这道题已知甲乙丙的效率比例关系,设甲的效率是3,乙的效率是6,丙的效率是8,则工作总量为(3+6+8)×6,即乙单独完成的时间为(3+6+8)×6÷6=17小时,挑选B项。

3.已知多个劳动力的效率相同时,一样设每个劳动力的效率为1例3:一批零件,有3台效率相同的机器同时生产,需用10天完成。

生产了2天之后,车间暂时接到工厂通知,这批零件需要提早2天完成,若每台机器的效率不变,需要再投入多少台相同的机器?A.1B.2C.3D.4【解析】这道题已知每台机器效率相同,设每天机器每天工作的效率为1,则工作总量为1×3×10=30,工作2天后工作总量剩30-3×2=24,由于已经工作2天,还剩10-2-2=6天,则每天需要24÷6=4,每天机器每天效率为1,则需要再投入1台,挑选A项。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巧用特殊值法解数学运算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巧用特殊值法解数学运算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巧用特殊值法解数学运算数学运算作为行测考试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看作行测考试的风向标,直接决定了广大考生的行测成绩。

要想在数学运算上有所突破,关键就在于数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今天专家给广大考生介绍一下最重要的方法之——特殊值法。

特殊值法,又叫做特值法,即通过设题中某个未知量为特殊值,从而通过简单的运算,得出最终答案的一种方法。

这个特殊值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无论这个量的值是多少,对最终结果所要求的量的值没有影响;其次,这个量应该要跟最终结果所要求的量有相对紧密的联系;最后,这个量在整个题干中给出的等量关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量。

特殊值法,最大的特点是变未知为已知,对计算的简化有极大的帮助,但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解题,我们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两种比较典型的可以采用特殊值法的题型。

例1.已知a=1999x+2000,b=1999x+2001,c=1999x+2002,则代数式a2+b2+c2-ab-bc-ca 的值为( )。

A.0B.1C.2D.3中公解析:由于题目中的x取值未定,因此a,b,c的取值也未定,而a,b,c的取值可以有无数种情况,但是看题目选项发现答案应该有确定的解,因此任意找一组符合题目要求的a,b,c代入就可以得到答案。

为了计算简单,这道题令x= -1,这样对应的a,b,c 就分别为1,2,3,将1,2,3代入代数式经计算结果为3,因此这道题的答案就是3。

例2.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1%和9%,而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相同。

那么该市上半年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A.9.5%B.10%C.9.9%D.10.5%。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特值法快速解.do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特值法快速解.doc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特值法快速解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特值法快速解。

有很多考生认为数量运算是比较难的一个版块。

复习到后来就准备放弃了,但实际上数量关系题目找对了方法,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更可以助我们。

而且历年考试题量都在十道题左右,完全放弃是很不划算的。

所以掌握解题方法很重要,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用特值法快速解决数量关系题。

用特值法解题需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被设特值的量是未知量,二是所设特值需对结果无影响。

要满足这两个原则,实际只需所设特值的量具有任意性。

当然有同学就会说,这个量是否有任意性怎么能确定,那么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几种题型,减少大家去判断特值量是否有任意性的时间,看到以下题型直接设特值解答就行了。

一、纯文字、纯字母、无单位时,一般设方便计算的简单数据,几何问题将一般设为特殊图形例: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除以被减数,所得的商是多少?A.0B.1C.2D.3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无数据、无单位的题型,所以可以直接设特值计算,不妨设被减数为2,减数为1,那么差就为1,则(2+1+1)2=2二、题目中含有M=AXB的关系,且对应量未知。

常考的题型里面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价格问题等都会出现这样的特征,特别是已知条件是什么量,问题也求什么量的题型,故都可用特值法解决,一般设总量为特值。

1、行程问题例: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

已知慢车从B到A需要12小时,问:快车从A到B地需要多少小时?A.4B.5C.6D.7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中已知时间求时间的题型。

所以直接设路程为12,则慢车速度加快车速度为3,慢车速度为1,得出快车速度为2,那么12 2=6,所以快车时间为6小时。

2、工程问题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0天,乙单独做要15天,合作期间,甲因病请假,工程9天完工,问甲请了几天病假?A.3B.4C.5D.6答案:C。

带你认识行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法

带你认识行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法

带你认识⾏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法 想要备考好公务员⾏测考试,掌握⼀些答题技巧⾮常的重要,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带你认识⾏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带你认识⾏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法 对于要准备参加国考的⼩伙伴们来说,数量关系是⾏测试卷中很重要的⼀部分,⽽数量关系作为⾏测考试内容五⼤部分之⼀,对于不同的题型其解题⽅法也可能会有多种,接下来⼩编就针对数量关系中特值法常见的⼏种设法做⼀简要概括,希望对⼴⼤备考的考⽣能有所帮助。

特值法的应⽤整体上要把握所设的值要尽量⼩且尽量整,具体技巧有以下⼏种情况: ⼀、设相关量的的最⼩公倍数(在M=A×B的关系式中设M为A或B的最⼩公倍数) 【例1】植树节时,某班学⽣平均植树6颗,单独⼥⽣完成,每⼈应植树15颗,那么单独男⽣完成,每⼈植树 ( )颗。

A.8B.9C.10D.11 【答案】C。

解析:从已知条件可知,植树的总数=每个⼈植树数量×⼈数,存在M=A×B的关系,此时我们可以直接设植树的数量是6和15的最⼩公倍数30,那么可求得全班⼈数为5,⼥⽣⼈数为2,那么男⽣⼈数为5-2=3⼈,因此平均每个男⽣植树为30÷3=10棵,答案选择C选项。

⼆、设最简⽐为特值 【例2】某市有甲、⼄、丙三个⼯程队,⼯作效率⽐为3:4:5。

甲队单独完成A⼯程需要25天,丙队单独完成B⼯程需要9天。

若三个⼯程队合作,完成这两项⼯程需要( )天A.6B.7C.8D.10 【答案】D。

解析:题中已知了甲、⼄、丙的效率⽐,直接设三者效率⽐分别为3、4、5,由此可求A⼯程的⼯作总量为25×3=75,B⼯程的⼯作总量为5×9=45,即总的⼯作量为75+45=120,甲、⼄、丙合作完成A、B两个⼯程所需时间为120÷(3+4+5)=10天,答案选择D选项。

接下来,我们再来练习⼀道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利润问题的特值解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利润问题的特值解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利润问题的特值解法对于国考行测考试来说,利润是常考的一类题型。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好利润问题问题,掌握技巧快速解题是关键。

那么特值法就是解决利润问题常用的一种技巧。

下一、特值回顾我们所说的特值法,就是设题目中的某个未知量为特殊的值从而来简化运算的一种方法:特值法在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例1.某商店出售某种商品,可获利润35%,今以原售价的8折出售,问仍可获利百分只几?中公解析:设定商品成本100,则卖135,打八折后售价为135×0.8=108,所以利润率等于8÷100=8%。

以上是我们说的特值法在利润问题里的最基础的应用。

对于特值法解决利润问题来说,我们常设成本和数量为特值,而且往往都设为100。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特值法在利润问题中进阶型的用法。

二、进阶真题例1.老王两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市价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该艺术品按市价的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7万元。

问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多少万元?A.42B.50C.84D.100解析:对于此题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方程法,但我们会发现这种类型的题目竟然也可以用特值法。

设老王的艺术品买进时100万,则上涨后150,打八折后150×0.8=120,在扣除交易费后120×0.95=114,则赚了114-100=14万。

假设购进价100赚了14万,但实际赚了7万,所以实际的购进价就是50万。

例2.某商店花10000元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 )A.九五折B.七五折C.六折D.四八折解析:对于此题,10000元购进一批商品,数量未知单个成本未知。

所以设一共购买100件一件100。

则定价125,前期卖了30件,125×30=3750。

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特值法可是个超厉害的解题技巧哟!比如说这道题:“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求另一个内项。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设两个外项都为 1 呀,那另一个内项不就一下子算出来啦!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哇塞,代入排除法也是超好用的呢!就像这道题:“小明有一些糖果,给了小红一半后还剩 10 颗,问小明原来有多少颗糖果。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
选项代进去试试呀,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了呢!
3. 嘿呀,画图法也很绝呀!比如算这道几何题的时候,画个图立马就清楚多啦。

能够让那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好直观呀,一下子就能找到解题的方向啦,你说棒不棒?
4. 哈哈,比例法也超有用哦!比如这道题:“已知甲乙的速度比是 3:2,相同时间内甲走了 15 米,问乙走了多少米。

”根据比例一换算,答案不就出来啦!
5. 哇哦,尾数法也不能小瞧呀!碰到那种算个位数的题,一用尾数法,答案立马就锁定啦!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难题的锁呢!
6. 哎哟喂,归纳推理法也是很牛的哟!当遇到一系列有规律的数或者图形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规律呀,接着解题就轻而易举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行测数学题快速解题技巧真的超实用,大家一定要掌握呀,能让我们在解题的时候事半功倍哟!。

2020军转干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带你认识行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

2020军转干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带你认识行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带你认识行测数量关系中的“特值”数量关系是行测试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不同的题型其解题方法也可能会有多种,接下来中公教育就针对数量关系中特值法常见的几种设法做一简要概括,希望对广大备考的领导能有所帮助。

特值法的应用整体上要把握所设的值要尽量小且尽量整,具体技巧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设相关量的的最小公倍数(在M=A×B的关系式中设M为A或B的最小公倍数)【例1】植树节时,某班学生平均植树6颗,单独女生完成,每人应植树15颗,那么单独男生完成,每人植树( )颗。

A.8B.9C.10D.11【答案】C。

中公解析:从已知条件可知,植树的总数=每个人植树数量×人数,存在M=A×B的关系,此时我们可以直接设植树的数量是6和15的最小公倍数30,那么可求得全班人数为5,女生人数为2,那么男生人数为5-2=3人,因此平均每个男生植树为30÷3=10棵,答案选择C选项。

二、设最简比为特值【例2】某市有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工作效率比为3:4:5。

甲队单独完成A工程需要25天,丙队单独完成B工程需要9天。

若三个工程队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需要( )天A.6B.7C.8D.10【答案】D。

中公解析:题中已知了甲、乙、丙的效率比,直接设三者效率比分别为3、4、5,由此可求A工程的工作总量为25×3=75,B工程的工作总量为5×9=45,即总的工作量为75+45=120,甲、乙、丙合作完成A、B两个工程所需时间为120÷(3+4+5)=10天,答案选择D选项。

接下来,我们再来练习一道题目。

【例3】甲、乙两支工程队负责高校自来水管道改造工作,如果由甲队或乙队单独施工,预计分别需要20和30天完成。

实际工作中一开始由甲队单独施工,10天后乙队加入。

问: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共用时多少天?A.15B.16C.18D.25【答案】B。

中公解析:题目中已知甲乙两队单独施工分别需要20天和30天,因此我们就可以假设工作总量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60,根据工作总量和时间我们可以求出甲乙的效率分别为3和2。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经典总结(五)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经典总结(五)

浓度问题一、考情分析浓度问题对多数考生来说相对简单,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考题型。

只要掌握了浓度问题的公式,弄清楚溶质与溶剂的变化,正确答题还是相对容易的。

但是要想快速解题,就需要多加练习,熟练运用解决浓度问题的各种方法,即方程法、特值法以及十字交叉法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和公式什么是浓度问题呢?化学定量分析常涉及溶液的配制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溶液配比的问题,由此产生的许多问题归为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里面涉及到溶液、溶剂、溶质这三种东西。

这些是什么呢?溶液就是把某种固体或者液体放入水里面,两者混在一起的产物。

溶质就是放进去的那种固体或者液体,溶剂就是水。

举个例子,把盐放到水里,得到盐水,这个盐水就是溶液,盐就是溶质,水是溶剂。

浓度是什么呢?浓度就是溶质占到整个溶液的百分比,比如说,同样的一杯水,盐放得多,它占盐水的百分比就要更大一点,那么得到的盐水也就更咸一点,我们称之为盐水的浓度更大一些。

我们以盐水为例子,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盐的质量+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浓度=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浓度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浓度把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到一起会怎样呢?大家注意一下,我们要讲一个浓度问题最重要的结论了:混合溶液特性一种高浓度的溶液A和一种低浓度的同种溶液C混合后得到溶液B,那么溶液B的浓度肯定介于溶液A和溶液C的浓度之间。

三、解题方法(一)方程法方程法适用于大部分浓度问题,具有思维过程简单的特点。

考场容易紧张,因此以不变应万变的方程法需要优先而扎实地掌握。

一般来说,方程法有两个要素,第一是设未知数,要求易于求解;第二是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浓度问题中往往以浓度作为未知变量,这样等量关系易于表达,但也伴有浓度数值大部分是小数不好计算的弊病,还需要考生在实际做题中细加体会。

例题1: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多少克?A.12.5B.10C.5.5D.5【答案详解】设应加盐x克,则(200×15%+x)÷(200+x)=20%,解得x=12.5。

2016国考试行测数学题技巧:特值法

2016国考试行测数学题技巧:特值法

2016国考试行测数学题技巧:特值法特值法就是通过设题中某个未知量为特殊值,从而通过简单的运算,得出最终答案的一种方法。

这个特殊值应该满足的条件:首先,无论这个量的值是多少,对最终结果所要求的量的值没有影响;其次,这个量应该要跟最终结果所要求的量有相对紧密的联系;最后,这个量在整个题干中给出的等量关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量。

特值法在解决应用题时以其简单的思维和便捷的解题过程深受广大考生青睐,中公教育专家在本文中结合真题对“特值法”进行全面介绍,以便各位考生能快速准确地利用特值法解决比例相关问题。

一、特值法题目中没有涉及某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且这个量大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特值法,进而简化计算。

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特值法可以根据题目的实际需要,选取最有利于快速计算的任何数值。

二、适用题型• 从题型上看:特值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价格问题、浓度问题等。

• 从题目特点上看:符合下列特点之一的可用特值法:特点一、题目中出现比例关系,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具体实值;特点二、题目中出现不变量或相同量,进行多次不同的分配。

三、真题讲解【例1】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

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A. 10B. 12C. 18D. 24【答案】B【中公解析】该题涉及所有的数据中出现比例关系,属于特点一,因此用特值法解决。

设2010年该货物的进口量为2,则2010进口金额为15×2=30;进口量增加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后,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为2×(1+1/2)=3,2011进口金额为30×(1+20%)=36;所以最后单位进口价格=36÷3=12,因此答案选C。

【例2】矩形一边增加10%,与它相邻的一边减少10%,那么矩形面积()A.增加10%B.减少10%C.不变D.减少1%【答案】D【解析】该题涉及所有的数据都是百分数,属于特点一。

2017国考行测技巧:掌握特值法的奥秘

2017国考行测技巧:掌握特值法的奥秘

2017国考行测技巧:掌握特值法的奥秘在各类公职考试中,行测数学是最难的一个专项。

数学的难在于很多考生缺乏解题思想,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题。

其实数学题解题思想是有很多的,但最重要、使用的最多的还是特值比例法。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特值法的奥秘。

在很多的数学题目中,某个数据是未知的但它到底是多少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我们称这个数据具有任意性。

特值法指的是将具有任意性的数据设为特值,以利于计算。

然而,特值法含义易于理解却是很多人不敢用的,因为在这题目没有解决之前,我们很难判定某个量是否具有任意性。

所以学习特值法的关键在于掌握特值法的应用环境。

首先,如果题干表述或明或暗具有任意性可以使用特值法。

比如题干中含有“若干”、“一批”、“动点”等词语或者题干中没有、缺乏数字时,一般是有任意性的。

举例:已知a、b满足+=2,则?明显此题只有一个数据,缺乏数据,所以可以使用特值法。

只需要找出a、b两个数满足+=2即可。

可以让a=b=1,结果是。

满足这种应用环境的往往是缺乏数据的计算类题目或者几何类题目。

然而,满足这种应用环境的题目是比较少的。

其实特值法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它的第二种使用环境。

其次,当题干中具有A=形式的公式,并且A、B、M三个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时候是可以使用特值法的。

在A=公式中,当一个量是已知的,或者说是固定的,那么剩下两个量其实是成正比或者成反比,一一对应的。

当设出某个量为特值,那么最后一个量自然就固定了。

而这两个量到底是多少并不对已知量造成干扰。

所以这时候就可以用特值法。

由于含有A=形式的公式非常多,所以这种应用环境是非常广泛的。

比如在行程、工程、利润、浓度、买卖等问题中都可以广泛应用。

举例:已知小明要买A、B两种糖果,单价分别为4元、6元。

小明买A、B两种糖果的钱数是相同的,求A、B糖果的平均价格。

因为这是买卖问题,含有单价=的公式,并且题干只知道单价,所以必然可以用特值法。

202X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怎样用特值法速解工程问题.doc

202X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怎样用特值法速解工程问题.doc

202X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怎样用特值法速解工程问题为您整理《202X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怎样用特值法速解工程问题》,希望广大考生们都能及时报考202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并好好复习,通过考试!202X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怎样用特值法速解工程问题202X国考备考正在如荼如火的进行,熟练掌握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是考生拿到高分的必要条件。

工程问题是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工程问题难度系数不大,只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解题方法,拿到相关的分数并不难。

告诉大家怎样用特值法来速解工程问题。

一、基本知识1.工程问题基本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字母表示:W=Pt2.什么是特值法:通过设题中某些未知量为特殊值,从而简化运算,快速得出结果的一种方法。

3.工程问题中合作问题关键点是求效率,无论是普通合作问题还是交替合作问题,首先应把分效率求出来,再求和效率或周期效率。

二、特值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特值法的应用环境其一是这样描述的:题干中存在乘除关系,而且对应量未知。

那么此时可以设不变量为特值。

而工程问题中,W=Pt,存在乘除关系,如果题干中告诉的条件有未知的对应量,我们就可以设对应量为特值来解题。

【例题1】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

甲、乙、丙三人合作共同完成该工程需多少天?A.8B.9C.10D.12【答案】C。

解析:题目中只告诉工作的时间,对应的工作总量以及工作效率都未知。

遇到已知时间求时间的题目时,设工作总量为特值。

设W=90,则P甲=3,P甲、乙=5,P乙、丙=6,所以P乙=2,P丙=4,则P 合=P甲+P乙+P丙=9;t=90÷9=10(天)。

所以答案选C。

【例题2】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完成一项工作的效率比为2:3:4。

某项工程,乙先做1/3后,余下交由甲与丙合作完成,3天后完成工作。

问完成此工程共用了多少天?A.6B.7C.8D.9【答案】A。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工程问题如何设特值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工程问题如何设特值

⾏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程问题如何设特值 ⾏测⼯程问题怎么解决?⼩编为⼤家提供⾏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程问题如何设特值,⼀起来看看吧!希望⼤家好好学习答题技巧为考试做准备! ⾏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程问题如何设特值 在⾏测考试当中,许多考⽣只想做⼀些简单的⾃⼰能够驾驭的题型,那么⼯程问题就在⾸选之列。

这种题型传统,对特值法的依赖较⾼,所以会熟练应⽤特值法,就能够解决很多⼯程问题。

特值法⽐较灵活,因情况不同设法也不同,今天⼩编就讲解⼀下在⼯程问题各种的情况中该如何设特值。

⼀、设什么? ⼯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W=P×t,题⽬中往往只给出t,结果还是让求t,那么我们就可以设W或t为特值。

设的时候是设⼀推⼀,⽽不是同时设。

⼆、怎么设? 1. 设W为特值 当题⽬中出现两个以上完成⼯作总量且中途效率不变的时间时,设“时间们”的最⼩公倍数为⼯作总量。

例1.⼀项⼯程,甲、⼄合作 12 天完成,⼄、丙合作 9 天完成,丙、丁合作 12 天完成,如果甲、丁合作,则完成这项⼯程需要的天数是:A.16B.18C.24D.26 【答案】B。

此题给出的12天、9天、12天三个时间都是完成⼯作总量且中途效率不变的时间,此时我们设⼯作总量为 12和9的最⼩公倍数为36,则甲+⼄=3,⼄+丙=4,丙+丁=3。

因此甲+丁=(甲+⼄)+(丙+丁)-(⼄+丙)=3+3-4=2。

甲、丁合作完成这个⼯程需要 36÷2=18天。

2.设P为特值 情况1:当题⽬中给出或者我们可以推出效率⽐值时,我们设⽐值为各⾃的效率。

例2.甲、⼄、丙三个⼯程队完成⼀项⼯作的效率⽐为 2∶3∶4。

某项⼯程,⼄先做了三分之⼀后,余下交由甲与丙合作完成,3 天后完成⼯作。

问完成此⼯程共⽤了多少天?A.6B.7C.8D.9 【答案】A。

题⽬中已经明确给出,.甲、⼄、丙三个⼯程队完成⼀项⼯作的效率⽐为 2∶3∶4,于是我们设甲、⼄、丙的效率分别为 2、3、4,甲丙合作 3 天,完成(2+4)×3=18,则⼯作总量为 18÷2/3 =27,故⼄做三分之⼀⽤了 9÷3=3 天,即完成此⼯程共⽤了 3+3=6 天。

数学百科知识点:特殊值法

数学百科知识点:特殊值法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查字典数学网初中频道编辑了数学百科知识点,欢迎参考!特殊值法有些选择题,用常规方法直接求解比较困难,若根据答案中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或选择某些特殊值进行计算,或将字母参数换成具体数值代入,把一般形式变为特殊形式,再进行判断往往十分简单。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数学百科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国考行测备考:掌握特值法的奥秘
在历年国考、省考等其他公职考试中,行测数学是最难的一个专项。

数学的难在于很多考生缺乏解题思想,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题。

其实数学题解题思想是有很多的,但最重要、使用的最多的还是特值比例法。

今天华图教育专家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特值法的奥秘。

在很多的数学题目中,某个数据是未知的但它到底是多少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我们称这个数据具有任意性。

特值法指的是将具有任意性的数据设为特值,以利于计算。

然而,特值法含义易于理解却是很多人不敢用的,因为在这题目没有解决之前,我们很难判定某个量是否具有任意性。

所以学习特值法的关键在于掌握特值法的应用环境。

首先,如果题干表述或明或暗具有任意性可以使用特值法。

比如题干中含有若干、一批、动点等词语或者题干中没有、缺乏数字时,一般是有任意性的。

举例:已知a、b满足+=2,则?明显此题只有一个数据,缺乏数据,所以可以使用特值法。

只需要找出a、b两个数满足+=2即可。

可以让a=b=1,结果是。

满足这种应用环境的往往是缺乏数据的计算类题目或者几何类题目。

然而,满足这种应用环境的题目是比较少的。

其实特值法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它的第二种使用环境。

其次,当题干中具有A=形式的公式,并且A、B、M三个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时候是可以使用特值法的。

在A=公式中,当一个量是已知的,或者说是固定的,那么剩下两个量其实是成
正比或者成反比,一一对应的。

当设出某个量为特值,那么最后一个量自然就固定了。

而这两个量到底是多少并不对已知量造成干扰。

所以这时候就可以用特值法。

由于含有A=形式的公式非常多,所以这种应用环境是非常广泛的。

比如在行程、工程、利润、浓度、买卖等问题中都可以广泛应用。

举例:已知小明要买A、B两种糖果,单价分别为4元、6元。

小明买A、B两种糖果的钱数是相同的,求A、B糖果的平均价格。

因为这是买卖问题,含有单价=的公式,并且题干只知道单价,所以必然可以用特值法。

知道的是单价,所以我们可以设总价格或者数量。

我们应该设不变量为特值,这样有利于计算,所以设总价格。

而总价格是分子,将要去除以数量或者单价这些分母,所以最好把分子设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设A 和B的总价格都为12元,A数量是3,B数量是2,一共数量是5,平均单价是4.8元。

由例题可以看出,在A=形式的公式中,若知道其中一个量,就需要把剩下两个量中的不变量设为特值。

若设分子为特值,就设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若设分母为特值,最好设为1或者100,以利于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