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
试述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学内涵
![试述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学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c6fbc7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0.png)
试述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学内涵一、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学内涵1. 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2. 质量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3. 质量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4. 实施质量管理的成本与收益分析5. 企业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一)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质量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对产品、服务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提高。
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其次是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从而建立起可持续的市场生态。
(二)质量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质量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减少成本。
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企业可以发现并修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缺陷和不良现象,从而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和返工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次是提高了产量。
通过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产量且不影响品质。
最后是提高了销售额。
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不断改进的生产和服务水平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和订单,从而提升了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三)质量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质量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密不可分。
如果一个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表现出色,便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
随着竞争加剧,企业必须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否则将被市场所淘汰。
此外,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品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四)实施质量管理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实施质量管理的成本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人力成本、培训成本、设备和技术成本等。
这些成本将带来一些直接的收益,比如减少了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等,间接的收益则是提高了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顾客、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等。
一般来说,直接的收益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间接的收益更加长久和持续。
企业应该在实施质量管理方案时注意平衡这些成本和收益。
(五)企业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面向数字化的变革和智能化的发展。
简述管理的内涵
![简述管理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f5c0dac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8.png)
简述管理的内涵管理是一种组织和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它是一种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涉及到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等方面。
管理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基础,它是指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达到既定目标。
组织包括组织结构、职权、职责、工作流程等方面。
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二、计划计划是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计划包括目标、任务、时间、资源等方面。
计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三、领导领导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指导、激励、协调等手段,使员工积极参与工作,达到既定目标。
领导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能力、领导行为等方面。
领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发展。
四、控制控制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指通过监督、检查、评估等手段,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调整和纠正,以达到既定目标。
控制包括控制标准、控制过程、控制方法等方面。
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五、协调协调是管理的重要任务,它是指通过沟通、协商、调解等手段,解决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和冲突,以达到既定目标。
协调包括协调机制、协调方法、协调效果等方面。
协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关系。
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重要动力,它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等方面。
创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管理的内涵包括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协调和创新等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管理的整体框架。
只有在这个框架内,企业才能实现高效、高质、高效益的运营和发展。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00233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6.png)
企业管理名词解释1.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组织调配,以达到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
它涉及诸如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益,确保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期生存和发展。
2. 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指将企业的结构和职责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它涉及确定企业的部门划分、职权分配、职责和岗位要求等方面。
通过良好的组织设计,企业能够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流程,促进内部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人为核心,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和管理人力资源的活动。
它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评价和激励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满意度,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4. 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指通过分析内外环境,并制定长期目标和发展策略来指导企业发展的过程。
它涉及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目标市场和业务重点等方面。
战略规划帮助企业制定明确的方向和行动计划,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优化是指通过分析和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周期的过程。
它涉及对现有流程进行识别、评估和优化的工作。
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实现更高的效益和利润。
6.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以提升团队和员工绩效水平的过程。
它涉及绩效目标的制定和沟通、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反馈的交流等方面。
通过绩效管理,企业可以激励和奖励高绩效员工,发现和改进低绩效问题,提高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7.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指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产品推广和销售策略,以获取和保持客户的过程。
它涉及产品定位、市场分析、渠道选择、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市场营销的目标是提高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2b9ad5ddad51f01dc381f104.png)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5.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2管理具有怎样的性质?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的性质1。
管理具有二重性。
2。
管理具有科学性。
3。
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那哪些?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
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1。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2。
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的环境因素。
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那哪些?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只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制定科学的工作定额2.为每一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标准化管理 4.实行刺激性的计酬制度 5.提倡雇主与工人合作的“革命精神” 6.主张工厂中的计划工作与执行工作分开7.推行职能长工制8.实行例外管理原则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许多复杂产品和现代化工程需要组织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
企业行政管理的内涵与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的内涵与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6b65c7e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9.png)
企业行政管理的内涵与职能篇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企业行政管理广义上包括行政事务管理。
办公事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产会计管理四个方面,狭义上指以行政部为主。
负责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
具体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
日常办公事务管理。
办公物品管理。
文书资料管理。
会议管理。
涉外事务管理。
还涉及到出差。
财产设备。
生活福利。
车辆。
安全卫生等。
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人为努力使部门之间或者关系企业之间形成密切配合的关系。
使整个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成为一个高速并且稳定运转的整体,用合理的成本换来员工最高的工作积极性。
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公司目标发展任务。
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对做好企业行政管理的几点认识1、明确岗位职责。
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
组织实施。
信息沟通。
协调控制。
检查总结以及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
使用。
保管及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文书资料管理包括印信管理。
公文管理。
档案管理。
书刊管理,会议管理包括会前准备。
会中服务。
会后工作,其他事务视各公司具体情况而定,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分析中,要注意这点。
2、加强沟通。
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分析中,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沟通和与下级部门沟通。
与上级沟通主要是要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意思。
把握住方向。
同时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很好的传达给上级。
这需要行政人员有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的决定以及收集整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
这就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横向沟通包括公司内部相关职能部。
与关系企业窗口部门和外界媒体政府机关等等。
在传达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时。
务必真诚。
谦虚。
与外界沟通需要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李博群:管理咨询界唯一具有国家媒体、全球500强、跨国外企和知名民企经历的讲师。
管理的内涵和职能概述
![管理的内涵和职能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0b08e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e.png)
管理的内涵和职能概述首先,管理的内涵包括领导、决策、组织、沟通和控制等方面。
领导是管理的核心,具有激励、激励和指导员工的责任。
决策是管理者在面对问题时做出选择的过程,它需要理性思考和权衡,以便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组织是指管理者建立和维护组织结构、流程和制度,以实现组织目标。
沟通是管理者与员工、各部门之间交换信息和意见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协调和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控制是管理者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其次,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规划是管理者确定组织目标并为其制定战略和计划的过程,是组织成功的第一步。
组织是管理者设计和建立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和指导员工,以支持实现规划目标。
领导是管理者激励员工、提供方向和指导的过程,以保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工作。
控制是管理者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以纠正偏差并确保目标的达成。
在组织中,不同的管理层级和部门具有不同的管理职能和内涵。
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规划和组织,中层管理者主要负责组织和领导,一线管理者主要负责领导和控制。
在不同的部门中,如市场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等,管理者也会侧重于不同的管理职能和内涵。
总的来说,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其内涵和职能涵盖了领导、决策、组织、沟通和控制等方面。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组织需求。
只有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管理者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管理是组织活动的核心,不仅仅是企业、组织或机构的专有领域,而且在个人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管理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各种决策,组织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与他人有效地沟通,以及进行自我监督与控制。
因此,管理不仅是商业领域的重要技能,也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的内涵和职能更加复杂而丰富。
为实现企业目标,管理者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企业管理概论自考重点
![企业管理概论自考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ae87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4.png)
企业管理概论自考重点一、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活动的过程。
企业管理包括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
学生应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和职能。
二、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的总体安排。
管理层次是指企业内部管理职位及其层级。
学生应该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特点和设计原则,以及管理层次的划分和职责。
三、领导力与管理能力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对员工的影响力和激励力。
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者在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活动中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
学生应该了解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特点和培养方法,以及领导风格和管理风格的区别。
四、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管理的过程。
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和开发、绩效评估、薪酬设计等。
学生应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在市场上进行产品推广、销售和市场调研等活动的过程。
学生应该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市场定位、市场调研、产品定价和推广等。
六、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包括财务分析、资金预算、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等。
学生应该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运用。
七、企业文化和创新管理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组织氛围的总和。
创新管理是指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时进行创新和变革的过程。
学生应该了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以及创新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方法。
八、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的道义义务。
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长期平衡发展的目标。
学生应该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了解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和责任。
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管理的定义与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a0b7cf6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7c.png)
管理的定义与内涵定义:管理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
内涵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是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管理的实践性。
管理的职能与内容职能: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内容科学管理的内容①劳动方法标准化原理②培训工人科学化原理③实行奖励工资制原理④管理职能专业化原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①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②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③管理的14条原则;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①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1、技术技能是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是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既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原则:(1)社会性:企业的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利益,决策时牢记社会整体利益。
(2)效益性:选择最佳方案时,经济效益的好坏是一条重要的选择方案的标准。
(3)满意性:人们在决策时,希望决策实施能带来“最优结果”。
但实际上最优方案往往是不存在的。
因此西蒙提出决策的“满意”原则(4)适应性:也就是决策的弹性,即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变化有适应能力。
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902d5e2bddccda38376baf5f.png)
管理的内涵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管理的内涵:1、管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管理作为组织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必须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这是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管理活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管理作用于组织之上,离开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就毫无意义。
下面通过柯达相机的成功诠释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1886年,乔治·伊斯曼研制出第一架自动照相机,并给它取名为"柯达",柯达公司从此诞生。
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掉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1966年,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2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l/6;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柯达设计之初的目标就是:"人人都会用"。
1877年,照相机已被发明出来,但当时的照相设备极为庞杂,包括一个黑色的大帐篷,一个水箱,一个装着厚厚的玻璃感光板的容器……带它出去旅行就像带着一座实验室,必须单雇一匹马驮着才行。
这还算简单,复杂的是操作,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谁也无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
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时,就忍不住想:照相机能不能做得小一些呢?摄影艺术能否弄得像"用铅笔写字那么简单"?这些伟大的疑问加上伊斯曼坚持不懈的追求终于给感光业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1886年,小型、轻便,"人人都会用"的照相机诞生了,伊斯曼为它起了一个字母不多,但读着响亮的名字:"柯达"。
1888年,柯达打出了第一个广告,画面上一只手举着一架柯达相机,旁边是伊斯曼写的自信而自豪的承诺:"你压下按纽,其余由我负责。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d501f0d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e.png)
>>
-
1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2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1
管理的内涵与 本质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管理是指在特定 环境背景下,通 过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等手 段,协调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资 源,以达到组织
目标的过程
管理并不仅仅是命令和控制,而是一种协调和合作的 过程,它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
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
管理的方法包括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等。计划是指确 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 策略和步骤;组织是指建立 组织的结构和流程,明确各 部门的职责和权力;领导是 指指导和激励员工,使他们 能够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 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的 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最后,人才竞争也是当今管理活动的重要时代背景。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更加注
4 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加
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A
总之,管理活动面临着许多新的挑
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B
企业应积极应对全球化、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竞争等挑战,加
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作
管理的本质在于 通过协调和整合 各种资源,实现 组织的目标,同 时提高组织的效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1159d3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f.png)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关于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企业管理精髓是效率。
管理各处透露着效率,效率的高处与低处是评价管理的一个紧要的标准,高效率凸显着一个好的个管理。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关于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希望对大家有用。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5、管理是围围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
6、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将来目标的活动。
7、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
什么是管理理论1、管理理论是近代全部管理理论的综合,商管教育依据其进展历程将其分类为: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系统理论及权变理论等阶段;2、管理学形成前可分两个阶段包含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管理学形成后分为三个阶段包含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和当今管理理论阶段;3、作用有促进管理者自身感召权的加强、兼顾员工的价值与充足度、企业竞争的价值链联盟、程序重于资源,制度流程、中层管理的核心是程序。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的本质是提高效率和效益。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引导、实施、掌控的过程。
而且管理的核心是人,在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激励问题激励不是控制,不是牵制,而是对人的需要的充足,是通过充足需要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
而且人的需要就是人的天性,认得人性的特点,适应人性的特点,是激励有效性的保证。
管理本领包含哪些管理本领包含很多方面,下面介绍的几种比较关键,第一,就是要有领导本领,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用自身的个人修养和魅力来影响下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下属卖力的工作。
第二,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工作中会有很多问题,有本领解决才略够有效化解冲突,处置冲突,不至于团队是一盘散沙。
第三,进行工作计划的本领,工作的过程紧要,结果也很紧要,有认真的过程,才略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d3086e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9.png)
• 组织结构的协调 • 组织运行的协调 • 人际关系的协调
2.4 组织结构设计方法
2.4.6 组织优化
• 特点:以过程的方式来审视组织的经营活动 经营过程优化 缩小边界
• 内容 组织结构优化 扩大边界 边界融合 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经营管理优化 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3.2 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环境分析
3.2.2 战略目标的构成
• 彼得·德鲁克的战略目标层次结构
• 贝叶斯:盈利能力;为顾客、客户或其他受益者的服务; 职工的需要和福利;社会责任
3.2 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环境分析
3.2.3 企业战略环境与分析
SWOT分析基本思路
3.2 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环境分析
2.3 组织工作与组织结构设计
2.3.3 组织结构设计工作的内容
2.4 组织结构设计方法
2.4.1 职能结构设计
•职能目标的形成应是由粗到细的分解过程,经过分解,可能形成多级 的职能目标体系。 •职能目标的粗细应适度。
2.4 组织结构设计方法
2.4.2 管理层次设计
高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
本章重点知识归纳
• 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及对管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要求管理者必须 抓好环境管理,能动地适应环境,谋求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 组织一般环境因素是指可能对企业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 性及其程度并不十分清楚的各种因素,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技术、 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具体环境因素是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 有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 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本章重点知识归纳
企业创新管理
![企业创新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2bc0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f.png)
02
企业创新管理的理论体系
企业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
• 企业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创新理论、组织理论、资源理 论和战略理论等。
• 创新理论:研究创新的本质、过程、动力和影响因素,为企业 创新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 组织理论: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行为和变革,为企业创新 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 资源理论:研究资源的种类、性质、配置和更新,为企业创新 管理提供资源支持。
• 产品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 服务创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 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 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市场创新:开拓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市场风险 • 企业创新管理的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和创新氛围等方面。 • 创新意识:企业员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主动寻求创新机会,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 创新机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 • 创新能力: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成果 • 创新氛围:企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鼓励员工创新,容忍失败,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
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创新管理,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 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 促进企业发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创新管理,企业可以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 品,提高市场份额,实现持续发展。 •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创新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附 加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 创新资源不足:企业投入创新资源不足,影响创新项目的实施 和成果的应用。
管理的内涵和职能概述
![管理的内涵和职能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f56f4dfb4daa58da1114a60.png)
讲座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一讲管理的内涵和职能第一、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第二,管理的主要职能第三,管理者的技能和素质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产生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都包含了人类早期的管理活动;管理又是现实最热门的话题。
b5E2RGbCAP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说:“管理的兴起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性事件”。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戴维?赫尔茨说: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
两个轮子一根轴:三分技术和七分管理,比喻:管理+技术+人才一、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要素刘邦平定天下,宴请主群臣,说大家畅所欲言,说说我隔阂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一点我不如张良;镇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官,不绝粮道,这我比不上萧何;行兵部阵,攻城克敌,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之杰,我能够重用他们,所以我就得天下。
而项羽只有范增是真正的人才,却不能信任,所以他就失去天下。
plEanqFDPw美国管理学界曾自豪地说: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管理革命发生在美国,使美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
据统计,美国经济位居世界前列,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同样日本的经济奇迹,靠的是管理,有人说,是全面质量管理帮助日本的产品走向世界,使日本成为第二号经济强国。
中国的高层、中层和基层已经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但到目前,我们不得不面对下列事实:DXDiTa9E3d(1)粗放型。
据统计:中国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 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RTCrpUDGiT(2)重复建设:200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5.7%。
虽然与2004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降低了0.9个百分点,但应该看到这是在从2004年上半年就开始的大力度的宏观调控以后,在土地、环保已经严格控制,在2003 年投资过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价格大幅下跌的条件下出现的。
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及要素分析
![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及要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0ad517c281e53a5802ff63.png)
理, 以使有 效达到既定组织 目标的过程 。 关键词 : 和谐 管理 ; 内涵 ; 素 要 中图分类号 : 7 .3 F2 2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32 2 0 )2— 15— 2 1 7 7 1 (0 8 0 0 和 谐 管理 的 内涵 及 要 素 分 析
郭 扬, 侯渡舟 , 杨海珍
(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管理学 院, 陕西 西安 705 ) 1 5 0
摘 要 : 世 纪 9 2 0 0年代 以来 , 息技 术的飞速 发展 对企 业 管理模 式产 生 了深远 的影响 , 信 和谐 管理 理念 应运 而
Co no a i n a d Fa t r An l sso a m o i u n t to n c o a y i fH r n o s
M a a e e ti tr rs s n g m n n En e p ie
GUO n HOU Ya g, Du-h u, z o YANG iz e Ha - h n
e s i n o t l n i e “ a mo i u d a ’t c i v e o g iai n Sg a f cie y h sa t l a i l r hp a d c n r l g w t t oi hh h r n o s ie ’ o a h e e t r a z t o l e t l.T i r ce h man y h n o e v i s c rid o h h o y a ay i a d t e d s u so fte e tr rs amo iu n a e n y a ay i gt e c n oa in a r n t e t e r l ssn i s in o n e i e h r no sma g me tb l zn h o n t t e n h c h p n o c a a trs c n e e s n i a tr . h r ce t sa d t s e t fco s ii h l a
2011年工商管理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作用与构成
![2011年工商管理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作用与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b4ed5b2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9.png)
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作⽤与构成 (⼀)内涵: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主建⽴的、通过企业领导权限划分⽽形成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其内涵体现在以下三⽅⾯: 1.领导体制建⽴在企业领导权⼒划分的基础上。
权⼒和责任的统⼀尤为重要。
2.领导体制通过建⽴企业领导组织机构加以实现。
3.企业领导体制的核⼼是制度规范。
(⼆)作⽤: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的作⽤主要有三⽅⾯: 1.科学的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活动有效开展的组织保证。
这种组织保证主要体现在两⽅⾯:⼀是可协调领导机构和领导⼈员的内部分⼯;⼆是可协调与被的关系。
2.科学的领导体制是提⾼企业整体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
企业效能=⽬标⽅向×⼯作效率,决定领导活动效能的⽬标⽅向和⼯作效率都与特定的领导体制有直接的关系。
3.科学的领导体制是规范企业领导⾏为的根本机制。
(三)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的基本构成:(注意掌握各部分的作⽤) 1.决策系统:是企业领导系统的核⼼,是进⾏领导决策和战略设计的指挥部,⼀般由企业的领导组成,直接关系到领导系统功能的体现和⼯作效率的⾼低。
2.参谋系统:为决策系统服务,根据实际需要可在企业组织外部也可在组织内部。
3.执⾏系统:其任务是履⾏并落实战略决策和⾏动⽅案,企业内各级直线部门和职能部门及其主管⼈员构成了该系统的主体。
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标的顺利实现。
4.监控系统:分析企业决策的执⾏,指导并协助领导活动的各个环节。
根本任务主要表现在四个⽅⾯:1)对执⾏系统的运⾏进⾏必要监督和控制;2)随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和⽅案中存在的问题;3)防⽌部门和单位的⼯作不及时或不到位;4)在损失出现之前就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该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准确、全⾯和经济。
例1: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是(), 或企业领导系统的核⼼是() 例2:企业领导体制的监控系统的根本任务有() A.监督执⾏系统 B纠正偏差 C制定⽬标 D防⽌损失 E制定决策 例3.直接关系到领导系统功能的体现和⼯作效率的⾼低的是() A.决策系统 B信息系统 C监控系统 D执⾏系统。
企业合规管理制度
![企业合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5db4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7.png)
企业合规管理制度一、引言: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遵守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和行业规范,保障企业运营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
在当今社会,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和严厉的法规环境,合规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二级标题,对企业合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二、合规管理制度的内涵及要素合规管理制度包括合规管理框架、合规指导方针、合规流程和合规监管等要素。
合规管理框架是企业合规管理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合规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和流程建设等内容。
合规指导方针则是对企业合规要求的具体表述和指导,如道德规范、法规解读和行业标准等。
合规流程是指企业在业务操作中实施的各项合规措施,包括审批流程、监控措施和风险评估等。
合规监管是指企业对合规管理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以确保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三、制定合规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对企业而言具有多重必要性。
首先,合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合法合规性,减少违法风险,避免企业面临巨额罚款或法律诉讼的风险。
其次,合规管理制度可以建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信誉度和公信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长久经营。
再次,合规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运营顺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持续性经营的目标。
四、合规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制定合规管理制度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企业需要对相关法规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企业合规的基本要求。
其次,企业需要对内部流程和业务操作进行审视,确定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点,为制定合规措施提供基础。
然后,企业需要召开内部会议,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共同制定合规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
最后,制定好的合规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内部审查,确保其合理有效,并通过培训和宣贯等方式,使全体员工熟悉并积极履行。
五、合规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管制定好的合规管理制度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共同执行和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要素摘要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
企业的管理会影响公司的运作,在发展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公司内部的建设。
但是没有一个企业管理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乞求制度可以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那是不现实的,如果真的如此,你的企业就可以不要任何层次的主管,有制度就可以了。
[1]事实不是这样,制度是否有效的关键是主管如何宣贯执行,制度是对程序化的问题有效解决的方法,非程序化的就要靠各级主管自己解决了,主管就是要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才真正起作用。
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企业管理的内涵和要素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企业。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涵要素一、前言企业管理是摆在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面前的巨大课题,是企业管理者们冥思苦想常感头痛的重要问题,是企业管理者们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才是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
可能之所以企业管理使人头痛,是因为管理的头绪太多,管理的环节太多,管理的目标不确定等等,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
那么什么是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呢?当我们拨开企业管理层层神秘面纱,当我们直接切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质与核心,我发现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是企业的流程。
[2]企业管理的要素有: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奖惩制度,改革与创新,学习培训。
二、企业管理的内涵大家知道,企业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而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是企业的流程。
因此,企业流程的优化,企业流程的合理,企业流程的高效直接影响到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企业的成功来自于优异的企业流程运营。
一个优秀的企业流程首先是有效率的,同时是简洁的,可创造效益的;其二才是可调整的,可适应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改变的;其三是制约的,可复制和可控制的。
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牢记这一点,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体会和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在制定企业流程上下功夫,因为优异的企业流程运营要有优异的企业流程管理。
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企业管理与企业流程的关系,使流程对管理创造价值,从而为企业客户创造价值,是每一个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
企业的流程制定,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特别是一个具有管理能力的企业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企业的流程是否是高效的和精细化的,是否是为企业和企业客户创造价值的,就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了。
必须要深入地对现行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评估,要设定一套标准和规则,通常这种评估采用的是标杆法则和价值综合法则。
[3]企业管理要适应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的管理流程在企业管理战略、经营战略、市场战略、服务战略、生产战略的综合指导下,重组和构建,改造和创新。
在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是企业内部及外部流程的规划和实践。
精细化企业流程各个环节,减少或摒弃不创造价值的流程枝节,通过流程将企业能力贯穿和体现,达到企业组织之间的共同协调,是摆在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决策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企业流程一定是与企业特点、与企业发展实力水平、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的。
合理高效的企业管理流程具有内耗最少,效率极大,分工明确,责任分明,扭转清晰等特点。
近几年火热起来的企业管理咨询、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等都是因为广大的企业管理者们看到了企业管理带来的价值,而借助外脑帮助企业重新规划的结果。
这种方式也确实改造了一大批企业,使它们无论在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上,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运营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使企业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提升了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企业管理首先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是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们尽情表演的剧目。
既然是学问就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既然是艺术就会遵从一定的法则和规律;既然是剧目就有一个表演和创新的机会。
[4]说企业管理是一门学问,是因为企业管理有许多的知识领域等着去探索、等着去实践、等着去总结;说企业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方法是可以创造和选择的、不同的方法会带来明显不同的效果。
什么是企业管理流程,概括的说就是通过有限、有效的执行步骤完成企业一个特定业务作业的内容。
当这个操作步骤是没有冗余的时,当这个操作步骤是简单的且明确的时,当这个操作步骤是对于完成特定内容直接有效的时,我们称这个操作步骤是一个流程。
企业管理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它随社会整体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而改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企业管理的流程体现是不同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企业管理流程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流程不可复制。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发展规划和业务及服务的优质流程。
流程的特点是有先后次序的,对于具体的一项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是有严格的定义的,粉末倒置不行,前项工作做不到位也不行,流程就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在一个大流程中,可以套用小流程,但流程是闭环的,而不是开环的,了解这一点对于企业流程设计非常重要。
之所以我们在现实中总感到有效率不高,过程繁杂的事件发生,就是因为我们的某些流程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
流程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根据企业的战略,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同时流程是靠人来执行,但不应因人而改变,这是规范化流程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一旦某个流程因人的作用或关系而改变了,说明这个流程中存在弊端,不是简约化的和能够创造价值的。
[5]那么什么流程设计就可以被称之为流程呢?其实只有一个判别标准,那就是衡量这个流程能否为企业及企业的客户创造价值,能创造价值的业务处理过程就是流程,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流程。
企业具有了优质的流程,并不等于企业处在了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并不等于企业具有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优异的流程对于企业发展,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企业流程是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但是还是要看流程的执行效果,要看流程执行过程的绩效。
因此,设计企业流程只是第一步,在设计流程的过程中,制定流程运作的考察点和考察指标,制定流程运作的效能指标是伴随流程设计万万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内容。
只有企业流程设计和流程执行判定都加以重视,企业的流程在执行中才有可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我们讨论企业管理的内涵就是要让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和企业决策者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企业流程是企业管理的真正内涵,企业管理的效率是通过企业流程体现的,因为重视流程的建设对于企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6]三、企业管理的要素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老板的价值观及其理念演绎的系统。
那什么是价值观呢?也没有什么高深的,说白了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比如讲究诚信、助人为乐、孝敬父母,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要不然,就一生也不会成功。
价值观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必须合于“道”,或者说符合客观规律。
当今时代,要做好一个企业,可能都得遵循三大法则:第一,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即通常所谓“以人为本”;第二,集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即通常所谓“团队精神”;第三,用户的价值高于企业利润的价值,即通常所谓“用户至上”。
任何企业,任何企业管理者,如果违背这三大法则,企业管理就高不好,企业也不可能真正做大做长。
战略规划,指是企业管理者要时刻想到大局,要随时看到长远,要有对大局和长远的规划,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鼠目寸光,当然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我国有不少民营企业是靠投机发展的。
[7]奖惩制度,就是简单一句话:奖勤罚懒。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贞观之治”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过之前的“文景之治”与之后的“康乾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如此祥和,这是很难得的治理。
唐太宗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赏罚分明,贞观17年,外甥赵节犯了死罪,李世民的亲自下诏判其处死,并且将为外甥开脱罪责的宰相杨师道也降为吏部尚书。
人类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偷懒或企图不劳而获是常态,经成功引导,唯有奖勤罚懒,奖要奖到心动,罚则罚到心痛,人心自然因势利导。
我们企业就办有自己的报纸和月刊,一者主要是正面表扬和鼓励,一者主要是反批评与鞭挞,从而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达到良性互动、企业和谐的目的。
奖勤罚懒必须制度化,有规可循,不能凭老板之随心所欲,也不容任何个人喜恶行事。
奖罚制度还必须做到该奖则奖、该罚则罚,要避免不奖不罚、该奖不奖、该罚不罚。
不奖不罚是缺少正义感的企业,该奖不奖则员工失去向上的动力,该罚不罚则导致“破窗定律”,结果是大家都去砸玻璃。
只奖不罚,或只罚不奖,尽管比不奖不罚要好,但不太可能见效明显。
[8]改革与创新,指的是就是企业要不断求变,永远也不固步自封。
我们的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靠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成不的,主要是5次,即2000年的分配机制改革,2002年的同心圆多元化创新,2005年的“调结构、促转型”的创新,2008年的禅让式传承创新,2009年的MBO体制创新。
企业要继续发展,仍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头脑中要永远绷紧求变求新的弦。
[9]学习培训,这一点不言而喻,谁都知道当今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据称知识更新的速度已达到5年一期,不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极其可能就沦为“桃花源中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仅老板和管理者要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计划的培训。
这当然是有成本的,甚至很贵,但千万不能心痛培训费。
事实上,现在许多大学生就业,关心的不仅是待遇,也关心企业是否有培训计划,一旦发现企业从来不搞员工培训,很可能就跳槽走人。
[10]四、结语通过对企业管理的内涵和要素的理解和掌握,对我们今后对企业的管理有所帮助,只有真正理解了企业管理才能很好的管理企业,几即使不管理企业,也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对社会和企业有所理解,对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帮助。
[11]参考文献[1]/blog.aspx?bid=252792[2]/p-220811622.html[3]/detail/77224427/1.html[4]/z/q265870264.htm[5]何德华;周德翼;周向阳;杨顺江;;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03):10-22[6]马春光.国际企业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23-26[7]谭力文.国际企业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9),34-36[8]世界著名企业研究组编.世界著名企业管理模式[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67-69[9]柯荣浦.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56-58[10]包晓闻.中国顶级企业经典管理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25-131[11]胡志刚,赵效.管理制胜10家外资企业顶级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