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和儿童诗的.ppt
《儿歌儿童诗古诗》课件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打包和分享发布
制作完成后,将PPT课件打包成zip文件 将zip文件上传至网盘或云盘,方便他人下载 分享链接至社交媒体或电子邮件,让更多人了解 发布至教育平台或相关论坛,让更多人受益
07注意事项注来自版权问题尊重原创,避免侵权 引用他人作品时,注明出处 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 鼓励原创,支持正版
设计PPT:根据素材设计PPT的版式、颜色、字体等
制作PPT:将素材和设计好的PPT进行整合,制作成PPT课件
测试PPT:在电脑上进行测试,确保PPT课件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修改和完善:根据测试结果对PPT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达到满意 的效果
检查和修改完善
检查内容:确保所有内容准确无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等 修改错误:发现错误后及时修改,确保课件质量 完善细节:对课件进行细节优化,如调整字体、颜色、布局等 测试播放:在正式使用前,进行多次测试播放,确保课件运行流畅
色彩调整:根据主题选择合 适的色彩,使图片更加生动 有趣
图片叠加:将多张图片叠加 在一起,增加图片的层次感
和趣味性
图片特效:使用滤镜、模糊、 锐化等特效,使图片更加生
动有趣
动画效果应用
动画类型:选择合适的动画类型,如淡入淡出、缩放、旋转等 动画速度:控制动画速度,使其与内容相匹配 动画顺序:合理安排动画顺序,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动画与内容结合:将动画与内容相结合,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辅助色:选择 对比色,如橙 色、黄色等, 以增加视觉冲
击力。
字体颜色:选 择易于阅读的 字体颜色,如 黑色、白色等, 以保持文本的
清晰度。
背景色:选择 浅色背景,如 白色、浅灰色 等,以突出文
本内容。
儿童诗歌优质教学课件
• 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个,我一个。 弟弟睡着留一个
• 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爬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爸爸妈妈没我高
• 具体形象,具有稚拙美。
大西瓜 金近 大西瓜,
• 闹了一点小矛盾, • 就东躲西藏不见面。 • 一个在晚上耍, • 一个在白天玩。 • 太阳,你认个错, • 月亮,你也道个歉。 • 他们听了我的话, • 红着脸儿见了面。 • 不信你请看, • 早晨,晴朗的天边。(戚万凯)
• 太阳哥哥要下山, • 忙叫妹妹来接班。 • 月亮妹妹羞答答, • 躲在帘里巧打扮, • 巧打扮,怕露脸, • 邀来星星作伙伴, • 哥哥见了笑眯眯, • 挑起灯笼就下山, • 太阳哥哥慢点走, • 请到我家吃晚饭。(邹景高)
(徐鲁)
拖地板
• 帮妈妈拖地板,
• 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 姐姐洒水,
• 我在洒过水的地板上玩耍,
• 像在沙滩上走来走去,
• 留下很多脚印,
• 像留下很多鱼
• 然后,我很起劲地拖地板
• 从头到尾,像捕鱼一样
• 一网打尽。
(林奂彰)
秋风娃娃
• 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
• 悄悄钻进树林里。
• 它跟那树叶亲亲嘴,
作家作品
• 圣野 《神奇的窗子》 • 任溶溶 《爸爸的老师》《没头脑和不高兴》 《天才的杂技演员》 • 鲁兵《小猪奴尼》《老虎外婆》《十二生
肖歌》 • 金波 《小鹿》 • 谢武彰 《春》
课后思考题
• 1、儿歌在艺术上有何特点?儿歌的传统艺 术形式有哪些? 2、何谓儿童诗?儿童诗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3、分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4、说说如何在小学教育中进行童诗教育?
2024版儿童诗教学ppt课件
感受生活
鼓励儿童体验生活中的喜 怒哀乐,关注自己的情感 和感受,为诗歌创作提供 灵感。
记录素材
指导儿童用笔记、拍照或 录音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 有趣事物和瞬间,作为创 作的素材。
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表达效果
比喻和拟人
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让儿童将抽象的事物具象 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 生动性。
夸张和反复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介绍了儿童诗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帮助学员对儿童诗有更深入 的理解。
儿童诗的创作技巧
详细讲解了儿童诗的创作技巧,如选题、构思、语言表达等,提升 学员的创作能力。
儿童诗的欣赏与评析
通过实例分析,指导学员如何欣赏和评析儿童诗,培养学员的审美 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代
儿童诗雏形出现在一些童谣、儿歌中。
近现代
随着儿童文学的兴起,儿童诗逐渐成为 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当代
儿童诗创作繁荣,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 和诗人。
儿童诗与成人诗区贴近儿童生活。
面向成人,语言较为深奥,主题 多元。
02
成人诗
儿童诗与成人诗区别
01
儿童诗
02
语调和语气
引导儿童注意语调和语气的运用, 通过不同的语调和语气表达诗歌中 的情感和意境。
04
课堂教学实践:引导孩子 创作儿童诗
激发孩子创作兴趣,培养自信心
通过欣赏经典儿童诗、讲解儿童诗的特点和魅力,激发 孩子的创作兴趣。 鼓励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特色的儿童诗。
对孩子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和创作动力。
设计奖励机制,对优 秀作品给予奖励,激 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
字头歌示例
从西头,到东头,
这边来了个小老头。
穿着靴头,带着帽头,
腰里掖着个小斧头,
上山头,砍木头,
砍了这头砍那头,
跟上山来个小丫头,
拿着一篮小馒头。
摔了一个小跟头,
碰了丫头的花花头。
小丫头,不啼哭,
数数歌示例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妞妞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
栗子、梨。
数数歌示例
还有一类数数歌,不仅能帮助幼儿 识别简单的数和数序,还能训练初
步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 这首儿歌节奏鲜明,中间虽有换韵,但音
韵流畅,音乐性极强;语言简洁单纯,句式 错落有致又不失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 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儿歌音韵美
儿歌可唱可诵,不仅显现出鲜明的节奏, 而且极富音韵美。在诵唱之中充分体现其生 命力,它那和谐的韵律入耳入心,从听觉上 给幼儿以愉悦。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低幼儿 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先天的,因 音乐韵律合乎人的心律跳动,因而会引起幼 儿生理上的快感。儿歌之所以能在各种儿童 文学体裁中最早对低幼儿童产生影响,原因 就在于此。
你拍十,我拍十,脏的东西不要吃
作品示例
这首儿歌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操 作,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歌戏操作 中,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使他们学会合作与 分享,并能感受到儿歌生机盎然 的趣味。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古代名
《儿歌儿童诗古诗》PPT课件
梦想与追求
描绘儿童的梦想和追求, 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 理想。
儿童诗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
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塑造出鲜明、可爱的形象,如“小星星”、 “月亮姐姐”等。
意境
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温馨的生活场景,营造出充满诗意和艺术感染力的意 境,引发儿童的想象和共鸣。
儿童诗对儿童心灵的滋养
起源
儿歌起源于民间,是民间歌谣的 一部分,后经过文人加工和传播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儿童 文学体裁。
儿歌的韵律与节奏
韵律
儿歌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使得语言 更加和谐、优美,便于儿童记忆和传 唱。
节奏
儿歌的节奏明快、简单,符合儿童的 听觉习惯和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引起 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
儿歌的主题分类
激发想象与创造力
引导儿童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进行再创作。
04 儿歌、儿童诗与 古诗的异同比较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异处
儿歌更侧重于游戏性和娱乐性,语言简单、节奏明快;儿童 诗更注重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语言较儿歌更为丰富。
同处
两者都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韵律感、节奏感, 适合儿童阅读和朗诵。
唐诗、宋词
古代诗歌的巅峰,代表了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 。
元曲、明清诗歌
诗歌形式的演变与革新, 体现了文学的多样性与时 代特色。
古诗的韵律与格律
平仄与押韵
古诗的音韵之美,通过平仄相间和押 韵等手法表现出来。
格律与节奏
古诗遵循一定的格律规范,形成独特 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仗与排比
古诗的句式结构,运用对仗和排比等 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适合年龄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儿歌、儿童 诗和古诗,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 的内容。
创作儿童诗共45张PPT
插图风格要符合儿童的审美习 惯,采用生动、可爱的卡通形 象或手绘风格。
插图与文字的融合度要高,避 免过多的文字覆盖在插图上, 影响视觉效果。
20
色彩搭配及视觉效果营造
色彩要鲜艳、明快, 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营造出轻松、愉悦 的氛围。
可以运用渐变、对比 等色彩技巧,增强视 觉效果和层次感。
2024/1/26
色彩搭配要协调,避 免过多的颜色混杂在 一起,造成视觉混乱 。
21
版面布局及字体大小设置
版面布局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背景。
字体大小要适中,既要保证儿童能够看清文字内容,又要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的视 觉疲劳。
2024/1/26
可以运用不同的字体和排版方式,增加版面的层次感和趣味性。同时,要注意字体 的易读性和美观性。
3
注重词汇和语言的积累
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诗歌的表现力。
2024/1/26
9
想象力培养与拓展
2024/1/26
进行创意思维训练
01
通过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培养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尝试不同创作主题
02
挑战自己,尝试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儿童诗创作。
结合艺术手段表现诗歌
03
将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融入诗歌创作中,丰富诗歌的表现力
的向往。
《彩虹小镇》
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 激发儿童对多彩世界的探索和创
造欲望。
《小树的梦想》
通过小树的成长历程和坚持不懈 的精神,鼓励儿童勇敢追求自己
的梦想。
2024/1/26
25
现代优秀儿童诗欣赏及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诗歌的语言应简洁生动、富有节奏感和 音乐美,适合儿童阅读和朗诵。
儿童文学-儿歌和儿童诗ppt课件
儿童诗的分类
7、儿童科学诗:用凝练生动的诗句来描绘科 学现象、反映科学规律赞颂科学精神的诗。
8、儿童题画诗:为画面或照片题写的诗。其 特点是诗情与画意有机融合,内容源于画面, 但又不囿于画面。
(四)儿歌与儿童诗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形象性强,语言简练,音韵和谐
不同点:
(1)对象上:儿歌多为婴幼儿创作,童诗则为少年 儿童创作
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4.问答歌
•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
我家来? •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
来。
•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 什么花秋天第一香?什么鸟秋天排成一字 长?
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金箍棒,有力量,
老妖婆,真正坏,
妖魔鬼怪消灭光。
6.谜语歌
一张笑脸庞, 总是朝太阳, 生的儿女多, 谁吃都说香。(拟人)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比喻)
7.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说十四是四十, 就打谁十四,
– 谁说四十是十四,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页。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3、意境优美隽永
《月亮》
刘饶民
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4、想象丰富奇特
《海 带》
谢采筏
我真想见见海的女儿 但每次都没找着 今天总算不坏
• 桂花秋天第一香;鸿雁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第二讲 儿歌、儿童诗
绕口令
用许多双声、叠韵词语和发音相近的字词来组 成具有简单意义和浓郁韵昧的传统儿歌形式。 功能:训练儿童的口齿,活跃思维。
河南传统儿歌《后门有个盆》:“后门有个盆, /盆里有个瓶,/忽听丁当一声响,/不知是 盆碰瓶,/也不知是瓶碰盆。”
数数歌
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 童认识数的儿歌。
押韵
押韵
句句押韵 隔句押韵 不断变换韵脚
一字韵
好孩子 圣野
张家有个小胖子, 自己穿衣穿袜子。 还给妹妹梳辫子。 李家有个小柱子, 天天起来叠被子, 打水扫地擦桌子。 王家有个小妮子,
找了钉子找锤子, 修好课桌修椅子。 周家有个小豆子, 拾到一个皮夹子, 还给后院大婶子。 小胖子,小柱子, 小妮子,小豆子, 他们都是好孩子。
作品欣赏:
野牵牛 金波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嗒!嘀嘀嗒!”
颠倒歌
指使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某些事物和 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 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太阳从西往东落, 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 雷没有响, 地上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 蛋, 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炎热直流汗, 六 月寒冷打哆嗦。 妹照镜子头梳手, 门外口袋 把驴驮。
容易上口,吟唱起来动听,但用韵范围较窄。
欣赏几段儿歌。
隔句押韵举例
“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包饺子,蒸甜糕,奶 奶笑得直揉眼,爷爷乐得胡子翘。” 《新年到》
逢双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相比较灵活得 多,因此,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押韵方式。
不断变换韵脚举例
孙悟空打妖怪
《儿歌与儿童诗》课件
儿童诗鼓励孩子们想象和创造,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育和娱乐
儿童诗既有教育的目的,又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欢笑。
பைடு நூலகம்
儿歌和儿童诗的教育意义
文化意义
通过儿歌和儿童诗,孩子们可 以了解各种文化、传统和价值 观。
教育价值和作用
儿歌和儿童诗可以提高孩子们 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 力。
幼儿园应用
儿歌的历史和演变
1
古老起源
儿歌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是一种流传至今的口头传统。
2
文学发展
随着文学的发展,儿歌开始被记录和出版,丰富了儿童文化。
3
现代形式
现代儿歌融合了音乐、动画、互动元素,成为多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诗的定义和特点
韵律和节奏
儿童诗通过韵律和节奏给孩子带来愉悦感,同时有助于他们发展语言和记忆能力。
儿歌和儿童诗在幼儿园教育中 被广泛使用,帮助孩子们学习 和发展。
总结
儿歌与儿童诗是儿童文化的珍贵瑰宝,它们通过歌曲和诗歌的形式,让孩子 们享受美妙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在孩子的成长中,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儿歌与儿童诗》PPT课 件
《儿歌与儿童诗》PPT课件将带您探索儿歌和儿童诗的美妙世界。我们将介绍 它们的定义、历史、分类,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让我们一起 来领略它们的魅力吧!
什么是儿歌和儿童诗
1 儿歌
短小易记的歌曲,特别适合儿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和表达情感。
2 儿童诗
具有韵律、想象力和故事性的诗歌,通过文字呈现美妙的意象和情感。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共5张PPT)
《教程》和《作品选》里的所有儿歌和儿童诗 都要反复去读,要能背诵一些。
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 一、作家链接(同学们自己看)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一星期后交);
(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或情调。
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特点。
“红杏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
4、儿童诗歌的分析:主题,结构,表达方式, 重押韵上口,音乐性鲜明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优、缺点等。 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4、多朗读(有表情地)。 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1、两者合称儿童诗歌。
3、分析修辞手法。 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红杏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4、多朗读(有表情地)。
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一星期后交);
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特点。
4、多朗读(有表情地)。
(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儿歌 儿童诗-素材.ppt
一、儿歌的特征
• 一、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 • 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 三、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二、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
• 篇幅短小 • 结构不固定 • 句式多样 • 艺术表现手法灵活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72020/12/17Thursday, December 17, 2020
• 猫走了,再玩玩。 阳光,在溪上流着,•来自阳光,在妈妈眼睛里亮着。
儿歌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 含义: • 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
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 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
类。 •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
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2020/12/172020/12/172020/12/17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ppt课件
儿歌特征
音乐性在儿歌中的重要性决不 亚于语义。有些儿歌在内容上没 有多大的意义,但其和谐的音律、 明快的节奏却从听觉上给幼儿以 愉悦,因而深受幼儿欢迎。所以,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 性的特点,是儿歌区别于其他文 学样式最显著的特征。
.
儿歌特征
(二)语言浅显,内容单纯 因为儿歌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
之间决无意义上的联系,只是用“跟 字” 和“随韵”的方法将4个互不联系的 形象连接成篇,造成特殊的谐趣。
.
欣赏《做习题》 小调皮,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燕。 小燕飞,画乌龟。 乌龟爬,画小马。 小马跑,画小猫。 小猫叫,吓一跳
.
问答歌
(四)问答歌 又叫问答调或对歌,也叫盘歌。采用
问一句答—句,或连问几句再答几句 的形式。它之所以成为儿歌的一种主 要表现形式.是因为它适宜于组织游 戏。有问有答,一般有两人以上参加 歌唱,这样游戏就能开展起来,利于 培养孩子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如 吉林儿歌《十数对花谣》:
.
摇篮曲示例
睡吧.我可爱的小宝宝 睡吧,睡吧, 月儿静悄悄 把你摇篮照。 我给你讲故事, 我给你唱歌摇。 你闭上小眼快睡觉, 睡吧,睡吧!
.
数数歌
(二)数数歌 这是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儿歌。低
幼儿童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 对抽象的数字观念不易理解,要掌握 基本的数字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数数歌成了一种符合低幼儿童理解能 力和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 数数歌的特点是把抽象的数字和具体 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由抽象概念变为 具体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并把它们 识记下来,从而达到学会数数的目的。
.
问答歌示例
我说一来谁对一,什么开花在水里? 你说一来我对一,菱角开花在水里 我说二来谁对二,什么开花把道沿? 你说二来我对二,马来花开把道沿 我说三来谁对三,什么开花叶尖尖? 你说三来我对三,韭菜开花叶尖尖!
第二章儿歌儿童诗
第二章:儿歌诗歌儿童诗歌是具有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节奏,以优美简洁的语言表现儿童生活,抒写儿童情感的充满童趣、洋溢真情,张扬童心的儿童文学体裁。
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具体形式。
第一节儿歌导入: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小老鼠阳光小老鼠,上案板,阳光,在窗上爬着,见猫来,打战战,阳光,在花上笑着,猫走了,再玩玩。
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睛里亮着。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歌的审美特征:1、单纯形象,具体稚拙美。
单纯: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幼儿的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明地说明某一种道理。
形象:表意方面与儿童直观形象思维相吻合,儿歌所描绘的任何事物,所介绍的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具体的,突了形、色、声的特点,能给幼儿造成感官上的印象。
例1:《学鸭子》(薛卫民)例2、算术题鸭子走路,算术题,一道道,一摇一摆,一排等号像小桥。
小孩学它,算对了,就过桥,一瘸一拐。
算不对,过不了。
身子左扭,老师引我上金桥,屁股右歪。
向着科学大路跑。
左扭右歪,注:两层次,结构清晰简单,表意形象。
绊倒挨摔注:形象,幽默,稚拙。
《今天我来当爸爸》N0382、重音乐节奏,具音乐美。
音乐性是一切诗体作品的共同特征,儿歌与其他诗体作品相比,更强调音乐性。
因为儿歌以幼儿儿童为接受对象,而幼儿对文学的接受更侧重于感官性接受。
因此,儿歌强调听觉,重音韵效果,有很强的音乐性。
儿歌的音乐性表现在鲜明节奏和押韵上。
(1)鲜明的节奏——由诗句的停顿构成明显的节拍。
节拍有三种构成情况:节拍字数一致例:《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了留一个”。
第四章儿歌儿童诗
儿童歌谣是民间歌谣的一部分。古人 对歌谣的解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 谣。”也就是说,歌是有曲谱的、有歌 词的歌曲,谣是没有固定曲调、唱法 自由的“徒歌”——歌词。可见,童谣 是长期流传于儿童中间的、一种用韵 语创作的、没有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
作品示例
拍手谣
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天天要带小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换衬衫
你拍四,我柏四,消灭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有痰不要随地吐
你拍六,我拍六,瓜皮果壳别乱丢
因为儿歌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 的,便于低幼儿童念唱和记忆,又因 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多,掌握的知识有 限,词汇也不丰富,所以,作为一种 听觉艺术,它的语言要求十分浅显, 要明白易懂;内容也要求单纯浅近, 往往用较短的篇幅集中描述某种事物 或某种现象,简洁明了地表述一个意 思,让幼儿一听就懂,很容易领悟其 小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朗上口。
儿歌音韵美示例《雨叮当》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他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这首儿歌语言浅显传神,偶句押韵,
且适当地运用象声词,富音韵美, 仿佛淅淅沥沥的雨声伴着悦耳的铃声 不绝于耳,春雨下得多好听呀。
韵流畅,音乐性极强;语言简洁单纯,句式 错落有致又不失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 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儿歌音韵美
儿歌可唱可诵,不仅显现出鲜明的节奏, 而且极富音韵美。在诵唱之中充分体现其生 命力,它那和谐的韵律入耳入心,从听觉上 给幼儿以愉悦。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低幼儿 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先天的,因 音乐韵律合乎人的心律跳动,因而会引起幼 儿生理上的快感。儿歌之所以能在各种儿童 文学体裁中最早对低幼儿童产生影响,原因 就在于此。
儿歌与儿童诗 (2)
,
书中收录了吴越地区儿歌48首。
我国童谣的收集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
期,
、 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关
于童谣的零星记录。
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 产生,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 的“歌谣运动”。
代表人物:顾颉刚、周作人、朱自清
一、儿歌的一般形式Fra bibliotek儿歌的句式 句式
二言句式 三言句式 五言句式, 六言句式 七言句式 杂言句式
什么花冬天满树黄? 什么鸟屋檐底下藏? 腊梅花冬天满树黄; 麻雀鸟冬天屋檐底下藏。
三、儿歌的特殊艺 术形式
(三)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
一种 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结构诗文使前一句诗的
末尾一 词作为后一句诗的开头,且每个层次转换韵脚的
传统 儿歌形式。 特点:修辞特点——顶针手法应用,
也是从明代开始,一些文人开始专门搜集民间 儿歌。如,文学家杨慎就在他的《古今风谣》 中辑录了大量童谣。
1593年,吕坤所编辑的《演小儿语》可以说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个人搜集的儿歌集。全书共 收录了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儿歌46首。这 些儿歌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编者在每首儿歌下面加上评语,在序言中提出 了一些关于童谣的理论问题,它为后人的儿歌 创作提供了借鉴。
(七)时序歌 时序歌,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来引
导儿童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 现象的传统儿歌形式。 时序表现和几种情况: 春、夏、秋、冬季节顺序; 十二个月顺序; 二十四节气顺序;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儿歌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童谣在各种文 献中还有“童子歌”、“儿童谣”“小儿 童谣”。
荧惑说
由于中国古代童谣被当时人们普遍看作 是一种预示朝代兴亡的征兆,因此, “荧惑说”渐渐成为中国古代关于儿歌 的一种主要理论。
儿童诗欣赏PPT课件(2024)
32
16
04 儿童诗欣赏方法指导
2024/1/29
17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及代 表作品
分析作者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理解诗 歌创作的背景和影响
2024/1/29
掌握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 治等方面
18
把握诗歌主题思想
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和象征手法
在诗歌中设置起承转合,让情节发展更具吸引力。
2024/1/29
29
运用语言,锤炼文字
精选词汇
选用准确、生动的词汇 ,增强诗歌表现力。
2024/1/29
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 手法,提升诗歌韵律和 美感。
注重音韵和谐
合理安排押韵、平仄, 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
30
修改完善,呈现佳作
反复修改
多次修改草稿,不断完 善诗歌内容和形式。
2024/1/29
请教他人
向老师、家长或同学请 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
建议。
认真誊写
分享交流
将修改后的诗歌认真誊 写在纸上,注意书写工
整、美观。
31
在班级或家庭聚会上朗 诵自己的作品,与他人
分享创作喜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9
特点
叙事诗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生动、形象 ,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举例
《长恨歌》、《琵琶行》等。
11
03 儿童诗的艺术表现
2024/1/29
12
丰富的想象
想象是儿童诗创作的核心,通过 想象创造出独特、新奇的形象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
一、荐作家链接(同学们自己看)
二、作品导读:学会分析儿歌和儿童诗,学会 指导儿童阅读欣赏,可以从内容主题、语言特 点、结构、修辞、类型等方面去分析。
三、课堂作业:写出《矮矮的鸭子》、《手套》 的导读。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 (一星期后交);
《教程》和《作品选》里的所有儿歌和儿童诗 都要反复去读,要能背诵一些。
1、反复朗诵——体会情感倾向。 2、分析、理解意象——再现意境。
(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 的境界或情调。)
3、分析修辞手法。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 “红杏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
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
(诗眼:点睛之笔,用得灵动、贴切、有张力的关键 性词语。)
4、儿童诗歌的分析:主题,结构,表达方式, 优、缺点等。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 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 特点。
3、配合游戏。
4、多朗读(有表情地)。
三、阅读欣赏儿童诗的一般方法(领悟情感、再现意 境、揣摩语言、探究写法)
第三节 儿歌和儿童诗的 阅读指导
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合称儿童诗歌。 2、区别:
儿歌 多用口语, 重押韵 更通俗 上口, 音乐性 鲜明
亲切、幽默、
语音层 重情感流露 欣赏、精神
形式较
提升
自由
3、联系: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 维;从中得到感悟启发;有助于语文学习。